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郑州的古老历史有哪些故事

2022-11-05 06:34 作者:张小晨 围观:

中国城池史:郑州商都遗址,先周时期仅次于殷墟的庞大都城,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张小晨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郑州的古老历史有哪些故事1

2022年7月26日,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开馆。在它百米之外,就是郑州商城这座千年王都。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

张驭寰的《中国城池史》一书中,在写到郑州商城时,他是这样说:

它向人们展示了我国奴隶社会早期的城池面貌,展现了3500年前的商代文化,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座古老的商城,是商朝中期,仲丁所迁都的隞都,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在安阳殷墟出现前的300年,他就已经作为商王都,被使用了150多年,直到公元前1450年左右忽然被废弃,整座城池连同它的宫殿作坊,它的居民,一起从史书上消失了。此后的千年岁月里,安静地沉睡在新郑州城车水马龙的城市地表之下。

1950年秋,时任郑州南学街小学教师的韩维周,在二里岗一带散步时,路过一处建筑工地,偶然捡拾到几块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并报告相关部门。自此,郑州商城重现。

在经过20世纪50年代的发掘,60年代的停滞,70年代宫殿遗迹的寻找,八九十年代外城郭的发现,这座商城,逐渐显露出他完整又清晰的轮廓。

整座城池建于平地,是一个周长约7000米的长方形,南北长2500米,东西宽2000米。长方形的内城面积约3平方公里,大于20世纪60年代的郑州城面积;“C”形的外城面积为17平方公里,外城再向外扩,总面积达25平方公里。全城采用了夯土版筑的形式分层夯实,其中南部夯土层恰好与郑州明清老城南城墙重合

郑州商城布局规划明确,通过挖掘整理,共发现内城垣遗址、外城垣遗址、宫殿区遗址、居住聚落遗址、墓葬区遗址、手工作坊遗址、窖藏坑等七种遗迹类型。城墙是全城主体工程,主要城墙高7~9米不等,较低的为0.5~1米,有的才刚刚露出地面,残墙大部分掩埋于地面以下。城墙四周共发现11处大小不一的缺口,应该是当年城门的遗址。

随着考古挖掘的深入,1973年,在东北部发现了一个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结构复杂的宫殿建筑群,总面积达40万平方米,约占内城面积的三分之一。此处夯土建筑基址密布,到1979年,相继发现宫殿基址20多处,除此以外,还发现有宫城墙、人头骨坑、输排水设施、祭祀区等。

其余包括铸铜作坊、制骨作坊、制陶作坊等作坊的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墓葬区,则分布在内城与外郭城之间。

郑州商城是数千年前,世界规模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在遗址不仅发现了本地文化,还发现了来自北方、东方、南方的外来文化。

拍摄于《中国城池史》

郑州商城开创了中国都城的城郭之制,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对后世诸王朝的都城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的三重城池和宫殿区整体形制,奠定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基础。

它是商王朝的心脏与王都,亦是中华民族早期文明时期的统治中心。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商王朝早期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王都。它的出现不仅为安阳殷墟找到了文明的起源,更使得因“断代”而看似年轻的郑州,位列中国八大古都。

在遗址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发掘中,相继出土了青铜器、陶器、原始瓷器、玉器、石器、骨器、象牙器、习刻字骨等大量遗物。其中就有商代早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如今已成为郑州市象征的杜岭方鼎。更是首次发现了商代中期的金覆面。这些文物如今大部分藏于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与百米外的商城遗址一起,静谧无声地讲述着千年王都的故事与辉煌。


我是张小晨,希望你喜欢今天的分享

关注我,我们下一城见

郑州的古老历史有哪些故事2

下面继续和大家分享《列子》中的寓言故事:

一、不要轻视别人

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小国家叫梁国,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一带。虞氏是梁国的富人,家里什么都有,钱财布帛不计其数,自己都算不清自己到底有多少钱。

有一天,虞家人登上自己家盖的高楼,在面临大路上的一个位置上奏乐摆酒,宴请宾客,并且玩一些博戏来取乐。有一群侠客从高楼下面走过。楼上的宾客投掷骰子时,正好中了彩,并且连胜两局,所以就开怀大笑。而这时呢,天空中正好飞过一只老鹰,老鹰抓着的一只腐败的老鼠掉落下来,正好砸中楼下经过的一位侠客。

这些侠客们就说:“这个姓虞的家伙,仗着自己有钱,就瞧不起别人。我们也没有人招惹他,竟然拿死老鼠来戏耍我们。如果这样的仇我们都不报,那我们还算什么侠客呀?以后也就没办法在江湖上立足了。请大家召集自己的兄弟,咱们同心协力,一起灭了姓虞的一家,这才能报仇雪恨。”在场的侠客都点头同意,并约定好了一个时间。

到了约定的那个晚上,侠客们便集合队伍,拿着刀枪棍棒等兵器,攻进虞家,把虞家都灭了。

从这个故事内容来看,虞氏好像很冤枉,被误会了。但这个寓言说明什么道理呢?人越是有钱,地位越高,就越要谦虚低调,学会装孙子。如果觉得自己高高在上,觉得自己了不起,让别人觉得你轻视他,侮辱他,那就要遭遇杀人之祸了。现在社会上这种事情很多,你一句话说不好,让人误会你看不起他,他就会起嗔恨之心,有些年轻冲动的,克制不住,就容易闹出人命。

二、为不知己而死的人

春秋时期有个莒国,在现在的山东地带,是个小国。这个国家的国君叫莒傲公,柱厉叔是他的部下,但他觉得国君并不了解他,不是他的知己,所以就离开了,在海边过上了隐居的生活,条件很艰苦。

后来莒敖公遭遇危难,柱厉叔知道后,就告别朋友,要回到莒敖公身边拼死效劳。

朋友就说:“你既然是因为他不理解你,不是人生知己,才离开他的,他现在有难,你却跑去为他卖命,那知己和不是知己,又有什么区别呢?”

柱厉叔就说:“不是这样子讲的,过去我离开他,是因为他不是我的知己。他现在遭遇国难,就是因为不理解我,失去了我的辅佐。我现在为他***,就是为了证明他所犯的错误,羞辱后世那些不理解自己部下的君王,看看他们有多么糊涂。”

大家都知道“士为知己者死”,但这个故事却告诉我们一个反例,为不是知己的人***,就是为了证明国君不对,把自己性命都搭进去了。所以说天下什么人都有,什么想法都有,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郑州的古老历史有哪些故事3

说起渔父,大多会想起唐代张志和“渔父(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是多么隐逸休闲的诗句。

今天说的渔父和渔父歌,有两个佚名,做歌者谁?渔父是谁?

话说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开始了流亡的生活,奔逃途中为了逃出郑国在水边遇到了渔父,歌曰:

日月昭昭乎寝已驰。

与子期乎芦之漪。

日已夕兮予心忧悲。

月已驰兮何不渡为。

事浸急兮将奈何。

芦中人。

芦中人。

岂非穷士乎?

就是在前有大河后有追兵的情况下,终于有了一线生机,遇到了渔父。

《吴越春秋》曰:伍子胥逃楚。与楚太子建奔郑。晋顷公欲因太子谋郑。郑知之。杀太子建。伍员奔吴。追者在后。至江。江中有渔父。子胥呼之。渔父欲渡。因歌曰云云。子胥止芦之漪。渔父又歌曰云云。既渡。渔父视之有饥色。曰:为子取饷。渔父去。子胥疑之。乃潜深苇之中。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云云。子胥出饮食毕。解百金之剑以赠渔父。不受。问其姓名。不答。子胥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渔父诺。胥行数步。渔者覆船自沈于江。

故事经过不累述了,大意就是伍子胥在逃亡的路上遇到一个好心的渔翁,当这个渔翁给予他帮助以后,伍子胥却千叮咛万嘱咐,要求人家不要暴露了行踪。为了不让人怀疑,渔翁自沉江中而死。

为证明自己虽是渔父,不是贵族阶层,但也知道信诺,为了打消对方的怀疑,自己凿船自沉,这大概就是当时的春秋大义吧。

近日读书才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地在新郑,《新郑志》有记载,后来伍子胥伐郑的时候渔父的儿子还在,大概是唱了渔父当年在水上唱的渔歌,让伍子胥的回忆瞬间回到了当年郑之渔父的恩情才退兵吧。


历史记载了两个无名氏,做《渔父》歌的人和当时的渔父,虽然都是无名之辈,但是都名留史册。

这块土地上究竟还有多少故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