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走不完的沙漠有哪些故事

2022-11-05 06:31 作者:中国日报网 围观:

绿色的“奇迹”这样写成——记塔里木油田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建设者群像,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日报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走不完的沙漠有哪些故事1

当荒漠“遇见”绿洲,会缔造出怎样的奇迹?

6月2日,塔里木油田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竣工,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的沙漠公路生态防护林维护全线采用光伏发电,成为全国首条零碳沙漠公路。

据测算,的总面积3128公顷的生态防护林每年可捕集二氧化碳约2万吨,负碳部分还可以中和过往车辆的碳排放;实现“零碳”运行后,每年将减少柴油消耗108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410吨。这是塔里木油田站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落实“双碳”目标的高度履行央企职责的生动实践,也是实现绿色环保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有力举措。

一块块蓝黑色的光伏板,浸润着阳光赋予的动能;一口口百余米深的水井,惠泽着耐干旱的绿植……俯瞰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那占据大半幅地域的流动黄沙与镶嵌其中的绿色“绸带”,用荒凉与生机的鲜明对比,讲述着改天换地的奇迹。

比风沙更顽强的是人,在荒漠中书写绿色奇迹的,也是人。

“前沿阵地”比沙海更火热

6月2日,站在这焕然一新的沙漠公路道路旁,每见到一辆疾驰而过的汽车,塔里木油田塔中油气开发部生产办公室副主任李剑心中的自豪感就油然而生。

“十几年前,石油人在沙漠里种出4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如今,这片生态防护林由柴油发电换成零排放的太阳能光伏蓄电,响应国家的‘双碳’目标!”从开工到告捷,140多天里“守护”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建设的李剑感慨万千。

为确保工程有序推进,塔中油气开发部指定专人负责,甲乙双方联合办公,科学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挂图作战、及时协调解决现场问题50余项。

作为“前沿阵地”,塔中油气开发部生产办公室成立“党员突击队”,以夙夜在公的工作状态,把好施工、验收各个关卡。李剑都记不清有多少次,为了确保光伏蓄电系统投运后运行正常,他与同事们趴在炙烤的沙地上,全神贯注地调试那些精密的设备。

“夏季,沙漠里的白天最高气温超过32度,地面就跟烤肉的铁板一样。我们搭建了临时‘设备间’,避免风沙对崭新的设备完成损害。工人在现场待多久,我们就在现场待多久,确保每套逆变器、每块电池都能正常工作。”李剑说。

如今,漫步在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436公里的绿色林带间,过去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不复存在;光伏发电设备的声响不超过60分贝,和一台空调发出的动静差不多——这是2004年以来、一直承担着防护林养护工作的塔中油气开发部生产办公室土地管理岗许波最直观的“新体验”。

这样的变化,响应着新时代的步调,更倾注了为工程方案有效落地的每一丝心血。5月31日,塔里木油田新能源事业部新能源管理室主任陈亚兵翻看着自己的工作记录,与“零碳”公路相关的内容,早在工程开工之前就列入了他的日程表。

“施工、管理如何精准对接?运行、维护如何充分保障?我们不断细化、优化方案,让一个个问号变成实实在在的工程进度,打造名副其实的零碳示范工程。”陈亚兵介绍,新能源事业部以专班模式推进工程建设,汇集了技术、管理等各方骨干力量,以办公室为“据点”,随时奔赴现场。他们还制定了“日碰头、周汇总、实时跟进”的问题协调解决机制,确保工程各个细节安全质量可靠,责任层层压实。

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的落成不是终点;这条荒漠里的“最美公路”永远跃动着生命的气息,托起绿水青山的一方愿景。塔里木油田秉持“开发一个区块、建设一片绿洲、撑起一片蓝天”的原则,积极推动塔克拉玛干地区光伏基地规划建设,在号称“死亡之海”建立多座绿色能源“特区”,全力打造“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治沙改土、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多位一体的循环发展模式,实现油气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添光增彩。

用责任守护阳光下的“绿色长城”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也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则高达2500毫米至3400毫米。干旱少雨,阳光充足的自然特征,为光伏发电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010年,塔里木油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试点建设了12座光伏发电灌溉示范站。另外,有11口水源井依托塔中油田电网供电,86口水源井采用柴油机发电灌溉。

今年,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作为塔里木油田落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战略部署、全力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清洁电力替代项目,对86口水源井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替代柴油机发电,使沙漠公路沿线109口水源井全部使用电力抽水灌溉。2000多万株梭梭、红柳、沙拐枣等耐盐碱、耐干旱的植物汲取着阳光“养料”,这条便捷交通、惠利民生的“幸福路”撑起防风治沙的绿色屏障。

如今,穿行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时,车窗外除了滚滚黄沙,还会有片片绿意;每隔4公里,就有一座水源井,每座水源井旁都装有太阳能光伏板,与红顶白墙的井房、葱葱郁郁的绿林相映成趣。常年驾车在沙漠中穿梭的司机杜有盛感触颇深:“路遇沙尘暴,只要驶入这片防护林,迷眼睛的沙子就被逼退了。”正是目所能及的绿色,让常年奔波的行者有了视觉上的慰藉。

“太阳能发电真是太好喽,干净环保!以前柴油机发电,噪音大得很,说话都要大嗓门。”沙漠公路49号水源井绿化工刘玉山、陈淑容夫妇对突然安静下来的工作环境感到“惊喜”。

实现“阳光养绿”以后,在水源井驻守的工人师傅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刘玉山说,过去靠柴油机发电时,每天白天连续抽水浇灌12小时,晚上就没电可用,面对“黑漆漆的沙漠”是他和老伴最难捱的时光;如今,用上太阳能,消除噪音的同时还实现24小时连续供电,可以用冰箱贮存蔬菜、水果等食物,看电视也不再是奢望。

对刘玉山而言,风吹日晒和漫天沙尘早都不算这片沙漠里的新鲜事儿。但每当有从上海、北京、云南等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时,他都会特别振奋。

“不少游客到水井房来歇脚,都说在沙漠里能看到这么多绿色植物,简直是奇迹。”刘玉山说,这让他觉得更要尽心养护好每一株树木,不管天多热、沙多大,保护好这条沙漠里的“绿色长城”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与时间赛跑为“零碳”全程护航

今年3月以来,全国多点发生疫情,给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的物资采购、运输造成重重困难。

“尤其是光伏发电设备特别紧俏,我们公司派出6名人员分赴各地工厂监造,一方面监督质量、进度,一方面防止产品被‘抢’走。”作为承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沙漠运输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马淼几乎住在了办公室,每日紧跟现场物资、施工动态,第一时间指挥督战。

逆变器、工业空调等设备,都需统一到位于成都的厂家集成为撬装房,调试合格方能出厂。沙动司路桥公开发中心技术部的张江直接守在成都,驻厂监造。厂家公司地处市郊,交通不便,张江每天一早步行四五公里,到厂里看当天的派产计划。他中午不回家,晚上跟着工人加班加点;遇到生产与合同计划不相符时,他就去找厂长协调。次数一多,厂长见他都躲,张江就“守株待兔”;多番软磨硬泡之下,厂家终于被石油人的执拗所折服。

5月13日,上海生产的20组电池发往成都,但卡车只能装16组,余下的4组发了快递,而快递要经西安再转运成都。考虑到当时的疫情管控形势,张江每天都要打数个电话,追问电池的快递信息。“我不得不从大男人变成了‘婆婆嘴’。”张江调侃着自己,眼神却非常笃定。“因为任何物资都不能出丝毫差错,为了保障工期,就算是一根线我也不能放过。”

为此,沙运司制作了物品清单。在成都货物装箱前,张江对着清单一一检查,齐备后方可装箱,确保万无一失。

4月,有一批光伏太阳能板需从安徽运回,但找不到愿意接活儿的司机,沙运司只能派司机乘坐飞机前往安徽,由其安徽的分支机构从机场直接接到货车上,也避免接触更多人。司机马不停蹄返回,路上不住宿,披星戴月与时间赛跑,将光伏板安全运至施工现场。

工期紧、任务重,沙运司联系厂家现场开展技术指导,采用撬装化模式,现场只需接线、调试,确保工程建设速度。在工程质量、安全受控的前提下,强化现场监督,对标对表快速推进工程进度。

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建设者们脸上“敷”着和了汗水的沙尘、衣褶里“兜”着沙风吹来的碎石,而沙漠里的植被依旧光鲜照人。

在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设计之初,塔里木油田就本着“占地面积最小、尽量避开高大树木”的原则,最大限度保护生态。施工中还进行苗木补种,在光伏太阳能板下面播撒草种,让这不断造就“奇迹”的绿洲生生不息。(文/王伟伟)(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记者手札:

一条“零碳”公路全新亮相,是塔里木石油人再一次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守护自然的壮举;是“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再一次被实践印证。

4.8个月,140多个与风沙相搏的日夜,时针走过3360多个轮回、记录下述说奋斗的每个瞬间。

还有很多人,把汗水洒在这熠熠生辉的沙海里,把青春奉献给祖国西部——说不完他们的故事、忘不掉他们的面孔。

“会呼吸”的“绿色长城”,将以生命和希望为“死亡之海”代言。这条勘探开发的希望之路、南疆经济发展的致富之路上,一直传唱着“一切为了大发展、一切为了老百姓”对新时代的铿锵回音。(塔里木油田 受吉相 王伟伟)

来源:中国日报网

走不完的沙漠有哪些故事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乌鲁木齐4月5日电 题:夹缝中的绿色故事:接续植绿护绿阻止两大沙漠合拢

作者 戚亚平 李嘉成

春季天干物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一团护林员王先华,时常带着“新人”们在林带里忙着清除杂草、预防火灾。

“春天来了,要做好防火工作。”王先华反复叮嘱。

三十一团位于新疆兵团第二师塔里木垦区,南接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邻库姆塔格沙漠,两大沙漠最窄处不足3公里。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塔里木河持续断流,两大沙漠每年以两米的距离逼近合拢。

“以前风沙特别大,刮起风来,三五十米内都看不见人。”三十一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宋财富记忆犹新。

面对两大沙漠的南北侵袭,新疆兵团开始持续不断植树造林,改变生态环境。王先华等也先后加入团场护林员队伍,接续守护沙漠边缘的绿色家园。

从2000年开始,三十一团累计投入1460万元(人民币,下同),在两大沙漠的夹缝地带建成长11公里、宽200米、总面积3300亩的生态林。

防护林建成后,幼苗弱小,需要人照料,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王先华一家搬到护林站居住。

护林站方圆5公里不见人烟,交通不便,很多地段是软沙,没有路,去团部一趟至少需要1个多小时。吃的是地下抽取的盐碱水,条件极其艰苦,而王先华一住就是20多年。

“我不怕吃苦。”王先华回忆,“刚来的时候,小孩上学、家里生活各方面都比较困难。一场风过后,满身是沙子,一天吃不上饭的情况都有。”

时过境迁,当年的漫漫黄沙,如今已满目苍翠,曾经栽下的小树苗长成大树,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

2018年,该团投资160余万元,在生态林与沙漠交汇处建起延绵1.5公里长的“人”字形栈道,方便游客。

“现在游客每天都有二三十人,大家都觉得这生态环境好。”王先华说。

明年,王先华将退休。“这些工具现在要交给你们了,一定要记得时常检修、保养。”王先华一边锄着杂草,一边事无巨细地向“新人”传授护林经验。

今年40岁的宋财富2002年退役回乡后主动到林管站工作,接过父辈植树造林工具,参与风沙抗争。

2019年4月底,团里补栽树苗,计划安装林床滴灌设施。宋财富和几名护林员早上8时出发,晚上9时回家,检查管道、安装滴头,每日要在沙漠里走3万多步。

“我作为第二代林业人,会继续建设生态屏障,把团场环境改善得越来越好。”宋财富说。

如今,三十一团绿化面积已达21.6万亩,绿色屏障在两大沙漠间逐渐扩展开来。年轻一代的加入,也让植绿护绿后继有人。

“作为一名‘90后’,看见团场生态管护得这么好,我也志愿加入护绿工作,接过前辈的护绿责任。”今年新入职的护林员郭亚鹏说。

新疆兵团多数团场建在沙漠边缘,是抵御风沙袭击、保护新疆绿洲的重要屏障。多年来,新疆兵团通过持续植树造林并对生态林进行有效保护等,逐步在沙漠边缘建起绿色生态带,有效抵御风沙侵袭,持续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

2021年,新疆兵团完成造林面积67万余亩,比上年增长1.7倍。新增沙化土地治理61万亩。(完)

走不完的沙漠有哪些故事3

记者 李静 张锡坤

也许在沙漠种一棵树不算太难,难的是,她用了整整20年种了千万棵。

2008年,媒体发现易解放在内蒙古沙漠种树的故事。人们得知,易解放的儿子在2000年去世,为了完成儿子的心愿,她走进沙漠,治沙种树。报道引起极大的反响,“大地妈妈”易解放的故事刺痛了很多人的心。

这个故事,其实一直在书写着续集。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甘肃敦煌,专访易解放,听她讲述她和“千万棵树”的背后。

走进沙漠

从敦煌市区开车,途经鸣沙山、月牙泉。再向前行,一条道路两旁,“泼洒”出满目的大漠戈壁。

一个半小时后,我们跟随易解放踏进阳关林场。这里漠海翻绿,成行的杨树已有树荫,密布的梭梭树在漠风吹拂下摇曳。

易解放说:“现在已经是秋天,夏天的时候,一片绿油油的才好看呢!”难以想象,这个上海女人已经在西北沙漠种树整整20个年头。

2000年5月22日,易解放失去了她的儿子杨睿哲。这也把易解放的人生折成两截。

那天早晨,正在日本中央大学会计系读大三的杨睿哲,像平常一样骑摩托车向学校出发。

与儿子分开20分钟后,正在上班的易解放接到学校电话,说杨睿哲发生车祸,已经失去呼吸和心跳,被送往医院抢救。

丈夫杨安泰作为医生,心里清楚“失去呼吸和心跳”意味着什么。当易解放与丈夫杨安泰匆忙赶到医院时,儿子已经离世。那一年,儿子杨睿哲不过22岁。儿子离世,对于易解放夫妻俩的打击,是致命的。

易解放回忆,儿子杨睿哲在去世前的一段时间,看到电视上关于沙尘暴的报道,曾提议父母在退休后可以到内蒙古去种些树。

2002年,易解放辞去工作,丈夫杨安泰关闭诊所。易解放还成立了特定非营利活动法人(NPO)“绿色生命”组织,她出任理事长。夫妻俩决定回国,完成儿子的心愿——去沙漠种树。

前半生

吃饭的时候,易解放还是保持着“上海胃”。她不太能吃辣,也不吃羊肉,只对甜口的、清淡的食物比较感兴趣。

谈起人生前半程,易解放像个孩子一样欢脱。1949年6月6日,她出生在上海。因为是家里的长女,易解放很早就养成了独立的性格。

易解放喜欢文艺,总爱唱唱跳跳。年轻时,她被选中送到上海师范大学文艺系培训,毕业后成为豫园中学的一名音乐老师。后来,易解放就职于上海的一所干部进修学院,担任汉语言文学老师。

1978年初,易解放与丈夫杨安泰结婚。杨安泰说:“当时我觉得她很外向,很活泼。”

结婚这一年,易解放29岁,丈夫36岁。当时夫妻俩都知道,易解放的白血球比较低,会影响生育。幸运的是,结婚这一年,易解放就怀孕了。

1978年12月1日,儿子杨睿哲出生。儿子的出生,给了易解放夫妻俩极大的惊喜。直到现在,易解放的手机里还保存着儿子小时候的照片。

1987年,38岁的易解放决定辞去教师工作,到日本留学。“我是不安分的,总想到外面看一看,闯一闯。”易解放说。

在日本,易解放举目无亲,语言不通,一边打工,一边上学,吃了不少苦头。1990年,易解放进入日本最大的旅游公司交通公社。

随后,丈夫杨安泰也来到日本,办了一家医疗诊所。夫妻俩把儿子杨睿哲接到身边,后来儿子顺利考上日本中央大学。

如果没有那场意外,一家三口的日子应该是圆满幸福的。

在沙漠种一棵树有多难

2003年初,54岁的易解放走进内蒙古,“那是我第一次到大沙漠。”

在内蒙古库伦旗,易解放安顿下来。“早上出门前,我把屋子里擦得干干净净,晚上回来的时候,被子上可以抓把沙。”易解放这才真正开始了解当地人们生活的真实状况。

从内蒙古东部到西部,易解放跟着当地工作人员去考察,寻找能够种树的基地。2004年,易解放代表NPO绿色生命组织,与内蒙古库伦旗政府签订协议,承诺用10年时间,在科尔沁1万亩沙地上种植110万棵树。

易解放说:“走了好几个小时,都看不到一棵树。”爬沙坡时,她手脚并用,走一步,退两步。好不容易爬到沙坡顶,易解放发现情况更加糟糕。“黄黄的沙漠连着蓝蓝的天,形成绝对的颜色对比。”面对这样的景象,易解放有些打怵:“我该怎么能把树种活?”

塔敏查干沙漠,素有“八百里瀚海”之称。“塔敏查干”,在蒙古语里,更有“魔鬼”和“地狱”之意。这里年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自然环境艰险恶劣。

2004年,易解放提供树苗,由当地老百姓义务种植。问题很快出现了,由于村民都不是专业的,缺乏相应的技术,导致幼苗存活率极低。无奈之下,易解放只能聘请当地专业人员指导。就这样,易解放在沙漠里种下了第一批树。

要问她为了种树一共花了多少钱,前前后后很难算得清楚。植树造林早期几乎没有捐款,易解放夫妻俩在日本打拼的积蓄、儿子的交通事故赔偿金和生命保险金、卖掉的上海三套房产,悉数投入其中,哪一笔都不是小数目。

这些年,仅需要开刀的腹部、腰部、锁骨等大手术,易解放就经历过10多次。

2008年,易解放被媒体发现,很快走进大众视野。当年,易解放荣获第三届“中国百位优秀母亲”的称号,大家称她“大地妈妈”。

亿万个人,亿万棵树

今年6月份,志愿者严明来到敦煌跟易解放汇合,已经在敦煌待了3个多月。严明说,易解放就像候鸟,春夏在北方沙漠种树,秋冬回到上海老家。而她又何尝不是。

自从丈夫去世,严明一直没有走出来。丈夫生前的心愿就是,包一片荒山种树。对此,严明始终耿耿于怀。

2012年5月的一天,严明在电视节目上得知易解放的故事,第二天一大早便打电话到易解放的办公室,想要报名绿色生命,并且捐两万元钱。

因为担心自己被骗,严明报名参加了植树活动。在植树基地,严明第一次见到了易解放。易解放一边拿着铁锹挖坑植树,一边给志愿者讲解。严明决定:“有生之年,只要易妈妈来植树,我就一定来。”

严明信守承诺,从那以后,每年她都跟着易解放来沙漠植树。严明自己的生活并不富裕,退休以后,她就外出兼职打工,每年捐两万元给绿色生命。

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跟随易解放“治沙植树”的脚步,走遍科尔沁沙漠、布乌兰布和沙漠、浑善达克沙地等内蒙古多个沙漠化地带。

就像易解放说的,“我们希望实现,亿万个人,种亿万棵树。”据易解放统计,20年来,团队参与捐款和参加植树活动的爱心人士有近10万人。

“我怕我干不动了”

从库伦旗,到磴口县,再到多伦县,2003年至2018年间,易解放带领志愿者在内蒙古完成了三块基地的植树造林,用800万棵树绿化了3万亩荒漠,成活率达到85%以上,全部捐给当地。

走到这里,易解放已经实现了自己对儿子的承诺,她也学会了与“失独母亲”这个身份和解。可是,她没有停下脚步。

2020年,易解放到了甘肃敦煌,开始了戈壁滩的绿化工作。两年多来,他们种植梭梭树、松树、沙枣树等,实现了1万亩公益造林。她看着这块土地,从刚开始的荒漠,一点点变成绿洲。

杨安泰说:“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能够做这样有益于大家的事情,而且做成了,就很有成就感。现在,这已经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不是一个家庭的事情,而是国家的大事。”

据国家林草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82亿亩,封禁保护沙化土地2658万亩,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走在戈壁滩的梭梭树中,易解放发现梭梭树开了花:“我今年73岁,丈夫80岁了。我怕我干不动了,希望有更多人继续做下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