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有教育目的的故事书

2022-11-05 06:30 作者:治愈的陌生人 围观:

推荐书本:科学与艺术整合的幼儿学习活动案例及评析,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治愈的陌生人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教育目的的故事书1

本书作者根据幼儿学习的过程规律与特点,在师生共同开展“行动研究”的基础上,研发并精选了一系列基于幼儿兴趣和需要的生动有趣的科学与艺术整合学习活动的案例,旨在让幼儿通过从师生共构的以“问题探究”与“审美表征”有机互动、相互促进的学习活动中,支持幼儿将想象变为现实,获得知识、智慧、情感、创造力等各方面的发展。本书集教育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理论性与操作性相结合、感性叙事与理性概括相结合,可为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与借鉴。


主要作者介绍

陈晓芳,北京教育学院教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国培计划2015—2016示范性学前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市“第二期、第三期名校长(园长)工程”学术导师。主持和参与“十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图书5本。


整体的学习,关联的经验


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儿童,这既是国家对未来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儿童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培养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的完整儿童也是世界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培养完整儿童,一直是我国学前教育努力奋斗的目标,广大幼儿园教师为此付出了青春和汗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成效。


实现儿童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目标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广泛探索,需要深入研究,创新实践。要避免学前教育的单一化、片面化、小学化,要用联系的、整体的眼光去构建学前教育实践体系,真正使儿童发展的各领域有机联系,使幼儿园的课程相互渗透。要像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和“五指活动”中所倡导的那样,关注儿童的生活,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注重健康、社会、语言、科学和艺术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渗透。因此,儿童的学习领域是一种相对的划分,它是以完整儿童的成长为前提的,以儿童整体的生活为基础的,不同领域相互支撑,共同作用,灵活协同,共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是两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领域,是幼儿园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不或缺的组成部分。科学领域,主要是通过儿童对外部自然世界和科学现象的观察、探究、实验、思考等不断获得新的科学经验,发展科学思维和科学能力。科学认知的过程,经常伴随着儿童的审美过程,关注自然现象和科学现象中的自然美、科学美是审美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幼儿园教室里的植物角,各种形状、颜色和花朵的植物,幼儿园内花草树木及其四季的变化,大自然中更为丰富多样的动植物,它们的形状、颜色、声音、动作等都是重要的审美对象。因此,除了艺术美,还有自然美、社会美及科学美。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与艺术是相容、相通的,是有机联系、相互渗透的。


艺术领域除了多种形式的审美,还包括多种方式的表达和表现美。其实,儿童对美的表达也是伴随科学认知的。秋天里,当儿童进入小树林,看到金黄的树叶,自然地会表达出赞美和欣赏的语词;当儿童走在落叶上,听到沙沙沙的声响,也可能出现赞美的诗句。这也是对自然美的表达。儿童对种植的植物生长过程的记录,对养殖的小动物生命历程的记录,都具有表达美的意味。儿童对大千世界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云卷云舒的再现,对科学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表达,都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儿童的很多诗歌、故事和戏剧都在以特定的方式表达着对自然和科学现象中美的关注。因此,科学是美的源泉,美是科学经验的延伸和深化。亲近自然既是对获取科学经验的要求,也是对增进审美经验的要求。


因此,深入研究并把握幼儿园课程中科学与艺术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渗透,对于儿童获得真实的、相互联系的经验至关重要。陈晓芳老师带领幼儿园一直在进行这个领域的研究,有较为深入的理论思考,也经过了几轮实践的探索,这个过程非常必要,也非常有价值。该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观念,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相信对整合科学与艺术领域的教育,让儿童获得关联和完整的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进一步推进幼儿园课程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培养完整儿童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希望课题组不断研究,进一步探索规律,提升经验,建构理论,为繁荣和发展新时代我国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做出新的贡献。


在人的思维体系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互启迪,从而产生无限的创造力。因而,在达成健康完整的人格、成就有价值的人生中,科学与艺术具有同等提升及互补作用。


本书试图在儿童科学与艺术学习发生发展及整合过程研究的基础上,着力于促进“科学”和“艺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认知”和“情感”的有机整合的实践性研究,通过对幼儿学习活动现场观察,获取学习过程关键要素的数据,以及通过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前后测对比,从不同的视角论证和建构幼儿科艺整合学习活动的新模式,开发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科艺整合学习活动的案例,让孩子们通过从师生共构的一种新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此成果必将对现有的儿童早期学习方式与创造力培养关系以及实践研究做一个有力的补充;也将促进儿童的形象和逻辑思维如何协同并进发展以及相互作用的机制与方法论的研究,以填补教育领域此项研究的不足。


本书是由北京教育学院陈晓芳副教授主持的全国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科学与艺术有机整合的幼儿学习活动创新研究”(DHA160361)的实践转化成果。全书由陈晓芳副教授策划、组织,指导参与课题的幼儿园教师撰写并统稿,由徐慧芳博士、解婷博士审阅、修改、校对。本书的第一篇为理论篇,全面阐释了科学与艺术整合的幼儿学习活动的内涵与特征、理论基础、意义与策略,并重点探讨了科学艺术整合的幼儿学习活动案例的采集、案例研究的过程、案例的特点及结构、案例评析的要求。第二章至第八章为实践篇,是部分课题实验幼儿园开展科学与艺术整合的幼儿学习活动实践研究成果的汇编,分别从生活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集体教学活动、民间游戏活动、戏剧活动和自主活动入手,通过对各自案例研究主题的概念与特征、意义与指导策略的论述、案例呈现与评析等方面的描述,向读者展示了基于各自幼儿园在自身课程特色基础上进行科学与艺术整合活动案例研究的过程全貌。这些活动各具特色,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幼儿在园学习的主要类型与形式,构建起科学与艺术整合活动的课程网络结构。通过这些案例过程的描述,读者也能够看到这些课程实验幼儿园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幼儿园的办园理念,教师秉持的教育观念及其对整合课程的设计、组织与实施能力的提升,教师对科学与艺术整合活动内在规律的探求和把握情况。


本书是一部集教育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应用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理性概括与感性叙事相结合的著作,既可为一线的幼儿园教师进行课程开发和案例研究,也可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科学与艺术整合的幼儿学习活动的内涵、特征与过程


近年,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具有高创造力和高创新性人才具有“对周围世界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情感”“问题导向的知识构架”“自主牵引的性格”“开放深刻而独特新颖的思维”等心理特征。童年时期,正是这些心理特征形成的关键期。研究表明,科学和艺术整合的学习,不仅能够满足儿童好奇、好问、好动、好玩、好探究的天性,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改善儿童的学习方式,促进其开展深度学习,还帮助儿童积累了科学经验、艺术经验以及跨领域经验。而经验的多样化和相互联结促进新思想产生,促成儿童创造想象和现实问题解决定向的有机结合,在发展了其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行动力的同时,多种经验整合迁移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能力也增强。


众所周知,儿童的科学与艺术学习确有其不同的目的、过程和方法。科学学习的目的是对自然事物的普遍、客观真理的探究;艺术学习的目的是对周围事物(包括自然和人文)的情感、态度的主观表达。科学学习是由于儿童“解决问题”的需要而发动,主要是“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并预测结果— 通过行动寻求验证—问题解决”环节组成的“问题探究”的过程。观察、比较、选择、判断、操作、探究、推理预测、实验等是其主要学习方式,并更多和人的分析、归纳思维联系在一起,是对事物之间 递进、因果、转折、矛盾关系的客观规律的探索过程,具有严谨逻辑与渐进推理的特点;而艺术学习是基于儿童情绪情感的表达和宣泄的需要,由潜意识层面存在的“具有吸收性张力结构的审美先在图式”发起或发动,主要是“审美感觉—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创造”的“审美表征”过程,视听感觉、模仿、幻想、直觉体验、知觉通感、联想想象、灵感、顿悟等是其主要学习方式,更多和人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联系在一起,具有先天性、创造性的特点。然而,儿童的科学与艺术学习又是可以有机结合的。儿童的“诗性”逻辑、“泛灵”的眼光以及常“以自身夺他物”的认知特点,是儿童科学与艺术整合学习的精神前提。儿童在科学与艺术学习中,左右脑的细胞同时工作的原理是儿童科学与艺术整合学习的物质基础。


那么,科学与艺术学习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如何整合?科学与艺术整合的学习活动(以下正文均简称“科艺整合活动”)具有什么特征?幼儿园如何结合各自课程开展科艺整合的活动而获得有益的成效?本文重点阐述科学与艺术整合学习活动的内涵、特征与过程。


一、科学与艺术整合的幼儿学习活动的内涵


科学与艺术整合的学习,本书是指3-6岁儿童基于自身兴趣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在教师的支持与引导下,通过与包括教师、行业专家等在内的成人的合作,以“把想象变为现实”为宗旨,把科学学习过程与艺术学习过程诸要素排列、组合起来,使之相互渗透、相互链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和相互生发,充分运用观察、操作、实验、模仿、体验、直觉、通感、联想、想象、创作等学习方法,把发现问题、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索过程与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创造的艺术表达过程融合渗透、相互穿插,以此获取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及情感表达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获取有益的科学经验、艺术经验、跨领域经验及经验整合的能力;在综合运用科学探究和艺术表现方法的同时,经历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促使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的协同发展;养成对自然、自身、社会的关注和热爱,最终获得智慧、情感、个性以及创造力的全面提升。


整合是新质产生的途径,即学习在精神层面(科学与艺术学习过程及内在关联)、物质层面(学习内容和方法)等实现融合,使幼儿获得科学与艺术思维、经验、方法、态度及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儿童科学与艺术整合的学习,既是科学的艺术学习和艺术的科学学习有机结合的过程,也是逻辑思维与感性思维协同共进的过程,又是认知和情感融合互补的过程。这一过程也符合幼儿“整体”认知事物的学习特点。儿童科艺整合学习活动是在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促进幼儿获得学习质量提升和思维促进的过程。


二、科学与艺术整合学习活动的特征


(一)目标的整体性


目标的整体性集中体现在真善美相统一的科学与艺术整合学习的价值定位上。


求真、扬善、立美,既是科学艺术共同的基础,也是科学艺术共同的目标,更是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本质诉求。求真,要求客观公正;扬善,意味着利他、利民、利于社会及生态与自然;立美,彰显了人性的自由、愉悦,与人际关系、生态关系的和谐。因而,要求我们在设计儿童学习活动目标时要“登高望远”,致力于儿童的全人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把儿童发展的大目标和当前学习活动的具体小目标相结合,基于对儿童的认知与思维、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考虑,把握住将科学问题探索的严谨思维过程与艺术审美表征的扩张发散的创造过程相结合的学习目标的顶层设计理念,从儿童自身的需要和兴趣出发,激发儿童对学习活动内容、学习过程本身保持愉悦的情感和良好的体验,而投入学习。


(二)内容的联结性


内容的联结性聚焦在自然与人文互动关系自组织范式的可科学与艺术整合学习的内容上。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本一体。世界万物之间,均是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虽一时荣辱有序,但终是共损共荣的。科学与艺术本就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世界万物既是科学客观的存在,又是艺术美感的呈现,自然事物的对称性、果实的圆弧型、海浪的曲线、苍穹的深蓝、地球的荧绿,无不给人圆满、和谐、柔软、刚硬、刚柔相济的审美感受,同时又具引人探究、发人深省的神秘。这就是儿童科学与艺术学习内容与对象的自组织范式。儿童的“诗性”逻辑,“泛灵”的眼光、形象的思维,是这些内容在儿童眼里本就一体的基础,儿童会认为新鲜的空气是甜的,黑色的云朵是苦涩的,因而,只有当我们从儿童的视角去看世间的一切事物,我们才不会仅仅去关注一个一个无法相连的“学科知识点”,而是把儿童的学习活动的内容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中,用自然事理的逻辑,遵循事物间有机联系的线索,更多采用“主题教学”“项目教学”“问题教学”的方式去连接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视界、不同层面的内容知识,让儿童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核心概念(价值观)——具体概念(事实与事理)——个别事实(现象与表象)的知识架构或知识网络。并在这个架构和网络中,有意识地找寻到自己:“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往哪里去?”,从而达到个体与类的共存共生的状态,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找到心灵的归属。


(三)过程的伸展性


过程的伸展性体现在问题探究与审美表征相结合的科学与艺术整合学习的过程建构。


科学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路径—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理智思维的过程,更是人获得安全保障的生命存在的过程。人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这是基本生活的过程。但人既是机体的存在物,又是心灵的存在物,不仅追求机体存在,还追求舒适、愉悦的精神存在。因而,直觉体验、同理心、共情作用等使得人类之间心灵相通,活得更舒畅,更自在。由于人的这一基本的“爱与归属”的需要,所以自人类有记载以来,祭祀、图腾等艺术审美表达,便伴随人类生产、劳动、斗争和生活的全过程。因而,艺术的审美表征是人类灵魂诉求的自然流露,是集体潜意识和个人无意识的确定性存在。


三、科学与艺术整合的幼儿学习活动的过程


幼儿学习科学与艺术整合活动的过程,经历了“融入审美感觉的问题提出—贯通审美知觉的推测猜想—渗透审美想象的行动验证—汇集审美创造的方案达成及评议”四个阶段。


以舞台剧“熊猫百货商店”为例,孩子们被《熊猫百货商店》的绘本故事吸引,提出要把它变成一个舞台剧的设想,“在哪儿演”“如何演”的问题随之产生——这是“融入审美感觉的问题提出” 阶段;接着,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原有经验,设想用什么材料搭建、舞台背景如何装饰、空间如何摆布、什么角色穿什么衣服等——这是“贯通审美知觉的推测猜想”阶段;然后开始确定舞台地点、搭建舞台、调配灯光和音响、分配角色、服装道具设计制作等——这是“渗透审美想象的行动验证”阶段;最后,开展戏剧情景、情节表现,角色互动与表演及评议等,最终完成整个戏剧表演的活动——这是“汇集审美创造的方案达成及评议”阶段。此过程,幼儿不仅要调动科学思维及其学习方式,在遵循“问题解决”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地计划、尝试、改进,还要调动艺术思维及其学习方式,最终使“设想”变为“现实”。


在问题提出阶段,联合幼儿的审美感觉,幼儿有更多机会去感受外界事物的形状、线条、光线、色彩、声音、气味、冷热刺激等信息,其与人体正常的感受性相适应,从而形成生理的快感和初级的美感。幼儿因为美感和快感的刺激,对环境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进行选择性注意,发现了已有经验和现实之间的分歧,即产生一种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心向,引发了学习兴趣。在贯通审美知觉的推测猜想阶段,幼儿在情感的调节作用下,将已有的经验、情绪、兴趣、意志融入对当下问题对象的知觉当中,在联觉作用下,自觉运用比较、选择、判断、推理和预测、讨论等学习方式,对问题的结果、条件之间的关系做出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和推理。这一阶段,幼儿感性和理性的进一步结合,推动了思维的流畅性和学习兴趣的延展。渗透审美想象的行动验证阶段,给予了幼儿更多“异想天开”的自由思考并在现实中发现和建立联系的机会,并且行动验证过程满足了幼儿好动、好模仿的天性,他们乐此不疲,乐在其中,因而会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脑力。在汇集审美创造的方案达成及评议阶段,幼儿通过语言描述、图形或符号记录、操作过程展示、戏剧表演等方式对行动验证的结果做出观察、反思解释,或去评议别人的成果,引起幼儿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的进一步思考,体会学习的成功带来的愉悦,最终在完成自己的意愿和目的中积极动脑、积极行动,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节选自陈晓芳等著《科学与艺术整合的幼儿学习活动案例及评析》


本书特色

1. 案例实操性强


体现了科学与艺术交融的学与教的智慧,阐释了“帮孩子将想象变为现实”的过程步骤和方法策略。


本书在汲取对科学与艺术关系的辩证认识论及幼儿科学与艺术整合学习活动开展的方法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呈现了北京、江苏、四川、福建、内蒙等省、市、自治区课题实验园研发的基于本土文化和满足幼儿兴趣与需要的科学与艺术整合学习活动案例,阐明了幼儿科学与艺术整合学习活动中,教师是如何帮助孩子将想象变为现实的过程步骤和方法策略。


2. 基于“问题串”的课程设计与组织构架


案例突显了教师如何通过巧妙创设一些有悬念和挑战的情境,这样的情境中,使儿童有机会链接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沿着“生疑—探疑—解疑—释疑”的线索链接起来,形成各个系列的“问题串”,在不断“探索—表达—再探索—再表达”的过程中,从依靠教师的支持解决问题到独立解决问题, 以此获得创造及各方面能力的提升的课程设计与组织构架, 展现了各个不同的课程图景。

有教育目的的故事书2

文学与法律联姻之后所带来的吸引力是无与伦比的,这种亲和力能够引导初学者逐渐走上法律道路,也无疑会对基层司法实践产生难以言说的力量。法律与文学在基层司法的相拥,定会呈现出与众不同且更具生命力的一面。




以通常的眼光来看,法律与文学无法发生必然关联,如同亚里士多德所言,“法律是远离激情的理性”。


法学的严谨和诗性的浪漫似乎是水火不容的。近代以来的法律也总被认为是理性、逻辑或者科学的化身,法律职业化的趋势就是在用稳定性和专业化来排除肆意的个体感悟和情感表达。


谈及法律,人们于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可能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严谨、刚性而冷静。而文学则总与艺术、浪漫、灵性等词语联系在一起,充满了个性化、不确定和天马行空。




司法的理性与感性之间





即便在学界,“法律与文学”自始至终也并不是一个热门话题或者显学。原因不外乎在于文学本身包含了太多无法以理性思维、逻辑判断所能够具体把握的内容,以至于不少学者质疑文学对于法律研究而言到底有何意义。


如果非要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不免生发出诸多疑问,比如文学之于法律,究竟是作为法律研究的对象或者只是载体而存在?抑或是法律本身的文学性问题值得探讨?这种“学术价值”在不少法律人看来都是存疑的。



图 | 成为研究经典的电影「秋菊打官司」 电影海报



但刘星教授「法律与文学:在中国基层司法中的展开」一书并不赞同前述观点。在他看来,法律源自生活,法学知识在“时隐时现”的各类知识背景中,并不能独立存在。法律与文学之间不但不相背离,反而恰恰充满各种纠葛,文学激发的“浪漫”与司法的专业和严谨并不冲突,这一点在基层司法中尤甚。


也因此,该书在关注中国基层司法中法律与文学命题的同时,还有着更为宏大的理论抱负,即试图为基层司法提供“新的法学理解”,乃至重塑部分司法理论——在基层寻求“司法的理性与感性、冷酷与温暖”之间的必要张力。




法律文本所蕴含的艺术力量





事实上,当法律人匍匐在地对法律理性顶礼膜拜,却经常发现,法律从来不只有一副面孔。


德国法学家拉德布鲁赫曾说过,“很多诗人都是从法学院逃逸的学生”。无数法律人最终反而投向了文学、音乐、绘画等的怀抱。


据不完全统计,离开法学院却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已有21位之多,更不用说还有诸如歌德、巴尔扎克、泰戈尔、海子这些研习过法律的大家。



图 | 海子,1989年3月26日卧轨自杀,年仅25岁



究其根源,可能在于法学是与“人”密切相关的学问,在浸润法律研究良久之后,或基于时局、或基于理想,这些法学院的逃逸者试图超越科学、理性之外,借助其他方式来关心人类的终极命运,于是在法律和文学不同视角的转换下,逃逸者们创作了大量非同凡响的作品。而在这些作品中,也能够时时看到理性的光芒和法律的滋养。


更为重要的是,对法律的表述始终离不开语言文字,不仅在于法律在大多数情况下体现为以文字为载体的各种文本:法律条文、判决书、证据文本等,也在于对这些文本本身附带的文学性所带来的说服人的力量。


中国古代的优秀判词所具有的字斟句酌、对仗工整、朗朗上口等文学效果,无疑在彰显判官个人的儒学素养、教化能力及统治魅力的同时,对诉讼各方产生了积极的约束以及感化力量。


而不少西方法官也认同判决书的文采所具有的作用,卡多佐就强调判决书的文学效果能“增强法律判决在读者心中的地位,对于加强法律权威颇有助益”。波斯纳也说“法律是一门修辞学问”。


包含修辞效果的法律文本,有着论证、说服和接受等功能,有助于法律活动有效性的产生。更有甚者直接声称“法律不是‘科学’,而是‘艺术’”“要用艺术思维感悟法律”。法律文本解释中始终包含着文学解释实践的印记,在修辞和文学叙事中努力突破体系和威权的约束。



图 | 电影「马背上的法庭」 电影海报



但是,文学对于法律的作用,应当不仅仅是一种点缀或者装饰。在刘星教授看来,文学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修辞叙事理论,在司法活动中本身应当拥有与其主体性相当的地位。比如文学叙事之所以必要,就在于它和法律叙事的逻辑不同,能够将法律与文化、伦理、生活等融合在一起,而法律叙事则是一种抽象和概括下对生活的剥离。


有时候,文学叙事能够更加有助于普通民众理解法律叙事中存在的“必要的武断”“时有的犹豫”和“法律的不近人情”等,也有助于在司法过程中追求科学、理性和逻辑的同时,让大众以更为轻松、愉悦的方式,感受到法律的温情与关切,进而对基层司法产生“接受”和“认可”。明确这一点,或许才能对法律与文学关系的解读产生更为客观和准确的认知。




法律与文学的关系如何在基层司法中凸显





当然,对法律与文学纠葛的认识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产生的“法律与文学”的学术运动已在中西方引发了诸多关注。不管是“文学中的法律” Law in Literature “作为文学的法律” Law as Literature 还是“文学的法律” Law of Literature ,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二者之间关系的丰富样貌。


那么,为何「法律与文学:在中国基层司法中的展开」要在中国的基层司法中再次强调法律与文学的关联?


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法律实践总是比理论更加的生动而鲜活,基层的法律故事也因此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在无数涉法文学作品中描摹出的基层司法图画,往往别具一格。


事实上,司法层级越往下,法律实践的内容就越复杂,也越呈现出与法律体系化、正规化努力相对疏离的样貌,当然也就更加精彩纷呈。


从文学角度看,在千篇一律、百无聊赖的日常生活中,“打官司”这一事件无疑具有超强的戏剧性效果,天然适宜成为文学题材,能与之相媲美的,可能只剩下战争和谋杀了。


也因此,多数基层司法中的法律事件总是从诉讼开始的。在这一过程中,讲好一个法律故事去说服法官,不仅是当事人要做的基本努力,也是研究者所关心的重点。


另一方面,在当下中国,针对基层司法“正规化、专业化”的话语势力仍为主流,而关注如何将法律与文学研究实践中的逻辑线索、理论内涵加以扩充并正当化,却并未彰显。


所以,对于深处时代转型漩涡的中国而言,借助“文学”方法观察基层司法,了解不同阶层人群、不同地域的司法人员对于司法的期待、需求和运作,或许是重新认识诸如“司法公正”等概念的一个契机与崭新视角。


而通过“故事”“修辞”“欣赏”以及“情绪波澜”“心灵打动”等理论工具和概念,使得大众和司法人员之间产生对“法律含义”的理解合作,也能够使得基层司法更加健康并充满活力。


毕竟,裁判的最终目的是消融争议、化解争端、消除分歧,而在多数情况下这需要诉讼双方的“认同”。在这一点上,“理解合作”有时候比简单的逻辑对错更为重要。就此而言,文学叙事中话语策略的作用恰恰更为突出。



图 | 电影「我不是药神」 电影海报



正是基于这种理由,作者在对当下法律与文学研究进路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试图用更为体系化、规范化的文学方法和理论框架,去分析中国基层司法中的诸多法律问题。


比如,既然作家会借助“文学叙事”和“细节社会因素”来谋划布局,占据读者的头脑,如果将其引入法官的基层司法过程,会发生什么样的作用?


再比如,在主流的“专业化”法律话语之外,如何更为适切地理解“蕴含着不同意见的社会法律实践”?


这其中就包括了法律领域存在的各种价值冲突、思想差异以及观念分歧所产生的根源。而面对基层司法中诸如“因果关系偏好”“一事归一事偏好”等对立的法律现象,如何借助“可能”的“试错”逻辑和“不断转换角色”逻辑来解决基层司法中的矛盾,也是探讨文学与法律之间关系的有益切入点和分析思路。


笔者学习法律已有些时日,仍会于不经意间记起初读刘星教授「西窗法雨」之类的法学随笔时所产生的触动与共情。


文学与法律联姻之后所带来的吸引力是无与伦比的,这种亲和力能够引导初学者逐渐走上法律道路,也无疑会对基层司法实践产生难以言说的力量。法律与文学在基层司法的相拥,定会呈现出与众不同且更具生命力的一面。


对此,笔者深信不疑。


————————

✲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法治周末报」。作者余涛,西北政法大学高教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教育研究」执行主编



- 书话 · 赠书 -


法治周末报联合北京大学出版社推荐「法律与文学:在中国基层司法中的展开」一书,围绕“法律与文学”(包括小说、影视作品等)这一话题,您有哪些问题希望得到刘星教授的解答 ?


法治周末报将从全部提问中选出三个问题,并在下周六发布刘星教授的回答。对于选出的这三个问题对应的三名热心读者,将各获赠签名版「法律与文学:在中国基层司法中的展开」1本。


活动通道 ➢ 周末书话|文学之于法律,绝不仅仅是“装饰”



- 推荐阅读 -



法律与文学:在中国基层司法中展开

刘星/著 2019年12月版


本书以中国基层司法实践为圆点,探索“法律与文学”研究的新路径。将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法律故事和中国基层司法实践中发生的真实法律事件相互对照,分析之中各类角色“讲什么”和“怎样讲”的修辞叙事策略,也分析作家和基层司法法律人建构叙述对象时的修辞叙事策略并讨论其异同,讨论作家意图对基层司法法律人的可能启发。本书还将以此为基础,研究针对基层司法而言的“法律与文学”对司法公正的意义,研究这种“法律与文学”对社会的政治伦理意义。

有教育目的的故事书3

关于生命意义的探寻,对于漫长的人类历史而言,从来不是新题。然而,人类生命的意义,却是由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意志汇聚而成,因此,对于每个鲜活的个体而言,这是一道生命的必答题。

当“中国教育报读书会”邀请我担任“领读者”,和全国教师读者一起,用21天时间共读一本书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活出生命的意义》。维克多·弗兰克尔在书中向人们讲述自己在纳粹集中营的痛苦遭遇,对此的心理分析,使读者领悟活着的意义。他的生命简直是奇迹,他从未放弃对未来的渴望、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最后获释出狱,生活重回平静,回顾这段经历,他写道:“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找寻到生命意义的三条途径:一是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21天、700多人集体共读,“找寻到生命意义的三条途径”,在我和读友们眼前越发清晰。甚至在我看来,共读本身,就是在这三条路径上一路播撒。生命的意义是需要一辈子追问、追寻、追求的,而追问、追寻、追求的过程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或者说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教育工作的意义:

助每个孩子成长、成功、成才

共读打卡分享中,读友“四方木”说:“我认为我工作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就是希望我工作的某一个瞬间或者是一句话,或者是一个行为能像一束光一样照亮学生心灵的某个角落,让积蓄在那里的种子由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努力成为光,是我不变的方向。”危东辉说:“对于工作于我的意义,我有了不一样的思考,更有了不同的认知:能工作,被需要,无可替代,是件多么幸运的事。”许禧娜说:“在最后一节课上,有个女生跑上来和我说:‘老师,我真舍不得结束这门课,我觉得太有意义了。’原来,我在课堂上带领他们感受别人的意义的同时,他们不但发现了别人的意义,也发现了我的意义。”……

的确是这样,人生最大的需要,是被需要。社会需要你,你就有做不完的事业;他人需要你,你就有交不完的朋友;亲朋需要你,你就有享不尽的欢乐。被需要,是因为拥有独特的价值。这种价值,可以是一种能力,可以是一种担当,可以是一颗炽热而乐观的心。人生最大的幸福,不是需求满足,也不是精神快乐,而应该是价值体现。价值体现层面的幸福,才是终极的幸福,才是恒久的幸福。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他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教师在享受教育的过程中要追求“新成功主义”。或许是平常一堂课的出彩,或许是网上一条帖的共鸣,或许是一回思维碰撞和思想交锋时自我的提升,或许是一次教育沙龙或学术研讨时内在的彰显……教师的“新成功主义”,是对教育充分的、活跃的、忘我的、集中精力的、全神贯注的体验,是对教育环境“积极的适应”。

我在领读中分享了一段我在贵州支教的经历和感悟。我们支教的学校办学条件十分艰苦,教师办公室没有电脑,更不用说人手一台了。教师们要做课件、出试卷,得去行政办公室或教务处。每个年级组办公室都有一张铁制的方桌,中间一个煤炉子,冬天就用它来取暖。1400多名学生,521名是国家登记在册的贫困家庭学生,他们中住得远的每天要走一小时的山路来上学……虽然条件艰苦,但师生状态很好。学校校长和我说:“我们的条件真的非常艰苦,但我们的老师很用心。我经常告诉我的老师,我们生在大山、工作在大山,但我们要用自己的百倍努力让我们的孩子走出大山。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我们的教风: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次教育机会,以一位母亲的胸怀关心、教育好每一个孩子,和他们一道描绘未来的精彩人生!”正是在这样一种明晰的目标激励下,这所学校“一年改变形象,两年打好基础,三年结出成果,四年走入前列”,从四年前的中考垫底,到四年后全县拔取头筹。我想说,这些大山里的教师,用他们百倍的努力和用心,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教育工作的真谛:

让每个孩子得到爱

“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曾经这样说:“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越亲子之爱、友人之爱。因为它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孩子的爱心可以使教师变得聪明起来。”爱心当然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教育的真正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他还指出,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劳动、花费许多精力的。有些人认为,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只要带领儿童去参观旅行,跟他们一起坐在篝火旁烤土豆吃,跟他们一起分享欢乐就行了。这些看法都是很错误的。建立跟儿童的友谊,这是要用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思考、我们的明智、我们的信念和我们的情操去鼓舞儿童的思想与情感的事。

苏霍姆林斯基从来不给小学的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如果儿童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他就说:“你试一试重做一遍,只要下点儿功夫,你就一定能做好。现在还没有给你打分数,你再努点儿力,就一定能得到好分数。要是你有哪一道题不懂,明天上课前到学校里来,咱们一起想一想。”上课前的半小时,是他跟学生一起进行最有趣的脑力劳动的时间,同时也是他跟学生的心灵相互交往的幸福时刻。在这半小时里,儿童是带着苦恼来找他的。要知道,儿童不会做功课,没有收获,是真正的痛苦。清晨,在校园里一棵繁花盛开的苹果树下,苏霍姆林斯基跟三年级学生尤拉坐在一起。他们面前有一道应用题,必须把它解答出来。苏霍姆林斯基帮助尤拉随时拨正思路航向。终于,尤拉发现了真理,内心充满了喜悦,觉得在认识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尤拉感到很幸福,苦恼消失了。

21天共读,我们远不止读了一本书。在我每天差不多半个小时的语音领读中,经常会引入一些这样的书籍和故事来佐证我的观点,引起读友的拓展阅读和思考。共读中我们形成共识:其实,无论是大城市还是边远山村,每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充满期待的家庭,乃至家族;每个家庭乃至家族,都希望他们的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教师的,做得好,可能成为学生生命中的“贵人”;做得不好,也可能成为学生生命中的“罪人”。我们一辈子都在寻找知己,我们有没有想过,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知己。我们要把我们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引领孩子的成长、助推孩子的成功上,我们要成为孩子一辈子遇到的最棒的老师。我们没有理由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成功。我们要和孩子们一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当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都用这样的心态面对班上的每一名学生时,教育就变得温暖起来。

当然,领读中我还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让每一个孩子得到爱”中的“每一个”,当然也包括教师自己的孩子。

教育工作的韧性:

克服困难的勇气

21天共读中,我们荣幸邀请到了两位伴读嘉宾,一位是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一位是湖南卫视节目主持人梁艺。

“他在网上征集民意,为中国教育仗义执言;他在网下开展实验,为素质教育探寻新路。他自费创办的教育在线网站成为中国最大的‘网上教师培训学院';他主持开展的新教育实验被誉为中国的‘新希望工程’。他带领志愿者每年赴西部义务支教,他几乎每个双休日都在全国奔走‘传道’。他是教育的理想主义者,也是理想教育的践行人。”这是当年中央电视台对“感动中国”候选人朱永新老师的介绍。如今的朱老师身份变了,但他的“新教育之梦”仍在继续。朱老师用自己对“新教育”20年不懈追求的故事,再一次点燃了参与共读教师的理想与激情,让大家知道,教育原来可以如此美丽,教师原来可以如此生活。

出生于1979年的湖南卫视主持人梁艺,讲述了她生命坚韧的亲身经历。人生前半程,她顺风顺水,学习优异,工作光鲜,成为著名电视台星光熠熠的主持人。但22岁那年,上天和她开了个玩笑,让她从此只能与轮椅为伴。她在轮椅上学习,考上研究生;在轮椅上工作,成为中国首位轮椅上的女主播;在轮椅上做公益,帮助像她一样的残障人士。她自信开朗,被冠以“阳光梁艺”的称号,获得“全球热爱生命奖”。梁艺用她的故事,和弗兰克尔在书中讲述的纳粹集中营中的故事交相辉映,启发我们拥有积极的心态,在人生至暗时刻,多坚持一会儿,勇敢地去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与苦难;启发我们,与其悲观叹息,不如用歌声去面对人生的苦难。事实上,教育工作中,并没有那么多苦难,而困难挫折在所难免。这些困难挫折,在真正的苦难面前,都可以像蛛丝一样轻轻抹去。诚如读友刘娟所说:“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我认为就是我们要能够学会转化苦难。弗兰克尔说当痛苦被赋予了意义,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是啊,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创伤对人的负面影响,还要看到实际上人是有积极应对创伤的能力和智慧的。作为教师,我们可以用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与学生分享。一切的遭遇都可以被转化,一切的经历都有价值和意义!”

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希望通过这21天的共读,我和700多位读友老师都能够更加牢固地将“好读书、读好书”作为一名教师的良好习惯。教师理应成为读书人,甚至只做读书人还不够,还要做领读者。因为我们面对的就是一个个走进学校的读书郎。真知总在书中,忽微忽著;精神永存行间,时隐时现。如果有人问我从教32年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我的答案是:我还算得上是一个读书人。

[作者:袁卫星 系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党委书记、校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