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松坎的红色故事有哪些

2022-11-05 06:08 作者:人民网 围观:

红色铁流 光耀千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人民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松坎的红色故事有哪些1

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腰界镇的红三军司令部旧址。本报记者 邝西曦摄

重庆市綦江区石壕红军烈士雕像。刘政宁摄(人民视觉)

记者在綦江区石壕红军烈士墓采访。王京华摄(人民视觉)

渝南黔北,有个石壕小镇。镇子青山环绕,流水潺潺处,入眼是一座石木结构的风雨廊桥。

1935年1月21日,红一军团将士列队穿过这座3米宽的小桥,自贵州松坎进入重庆綦江。站在桥上,水面仿佛依稀映照出战士们行军的倒影。

进占綦江石壕,佯攻重庆,红一军团借此成功牵制住川军兵力。这座百余年历史的小桥,自此烙下长征的印记,被后人称为“红军桥”。

80多年前,红军将士在重庆留下了一串串的战斗足迹:很多人知道遵义会议,不一定知道最前哨在这里;很多人知道四渡赤水,不一定知道前奏曲在这里;很多人知道红二、红六军团,不一定知道会师在这里……三大主力红军先后进入重庆,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创建苏维埃政权,播撒革命火种。

80多年后,记者再次踏上这片镌刻红色基因的热土,追寻那段光耀千秋的岁月。

遵义会议的最前哨,四渡赤水的前奏曲——

制造战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

为保障遵义会议顺利召开,红军长征开启了重庆战场的序幕。1935年1月15日,红一军团一师二团抢先攻占綦江羊角,扼守尧龙山下的酒店垭关隘,监视附近川军动向。

行进途中,红军与刘湘二十一军模范师三旅八团三营一连相遇,一阵激战后,击溃敌军,活捉了几十名敌人。“经过这次战斗,敌人退守到九盘子一带,遏制住川军进犯贵州遵义。”綦江博物馆馆长周铃说。

遵义会议召开之后,为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中革军委于1935年1月20日下达《关于渡江的作战计划》,“一军团明日应到达石壕口”,佯攻重庆,牵制川军。22日,迅速转道赤水,为四渡赤水制造了宝贵战机。

站在石壕镇山上眺望,远方山谷间有条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红一军团8000余人就是从这里走到重庆的。

4.5公里山路,记者走了两个小时。路依然保持着原貌,当地人称之为“红军路”。平均宽度只有几十厘米,非常陡峭,有些地方紧靠崖壁,有些地方需要手脚并行。

行军非常艰苦。1月下旬正值寒冬,平均海拔800多米的綦江南部地区很冷。

在石壕红军墓陈列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彭绍辉的《长征日记》描述了当时的情形:一军团于八时出发,一师前卫,二师后卫。全天尽是走山路,路滑不好走。部队到达石壕宿营,行程约55里。

“綦江是遵义会议的最前哨,中央红军过綦江是四渡赤水的前奏曲。”虽然只有短暂的7天多时间,但战略意义非常重要。

从前的酉阳县南腰界“猫洞大田”土坝,如今是修葺一新的红二、红六军团会师广场。“策应长征,军民携手共建根据地;会师仗剑,星火燎原映红苏维埃。”广场这副醒目的对联,讲述着那段激动人心的红色往事:1934年10月,红二、红六军团在此召开会师大会,万人攒动,红旗招展,雄壮的军号响彻云霄。

别看这个广场不大,当年刚刚收割的稻田里密密麻麻站满了七八千名红军,群众遍布后侧的小山岗,用几根木头和木板临时搭建了主席台。会师大会上,贺龙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任弼时宣读了党中央发来的贺电,宣布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阐明了红二、红六军团会师的意义及今后的任务。

会师后,红二、红六军团根据中央指示,挥师进入湘西,开辟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策应中央红军长征。

从此,红二、红六军团两支兄弟红军开始了团结战斗、胜利发展的新时期,他们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实现红军的伟大战略转移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创建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

宣传政策,播撒革命火种

从酉阳县城出发,经过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一路穿山越岭,2小时后,终于抵达重庆市唯一建立过省级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根据地:南腰界。1934年6月,贺龙率领红三军来到武陵山腹地的酉阳南腰界,建立革命政权,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选择南腰界,有3个原因,一是地处两省交界,交通闭塞,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二是层峦叠嶂,西有乌江天险,南有梵净山为屏,在军事上有广阔的回旋余地;三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酉阳县文旅委驻南腰界革命根据地文化工作人员何立双介绍。

以南腰界为大本营,红三军开拓了黔东革命根据地。红三军司令部设立在南腰界场上的余家桶子。院墙上,“活捉冉瑞廷,替为革命而牺牲的工农群众复仇”的红军标语苍劲有力。院内司令部里,挂着警卫班、参谋处、通讯科、湘鄂西中央分局办公室等机构的牌子。

不远处,有一条石板街,街上的民居标注着“红三军油印办公室旧址”“红三军宣传队旧址”等。现存的土地庙墙上,《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遗迹历历在目。红军在这条街上生活战斗了半年多,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之为“红军街”。

为了发动群众,红三军组织宣传队,深入南腰界村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红军的任务,办报纸,写标语,编演文艺节目等。46岁的杨继川是南腰界镇杨家寨人,从小就听爷爷讲当年红军驻在杨家寨的故事。

宣传政策,发动群众,革命的火种越播越多,越撒越广,红色区域也随之扩大。

进驻南腰界后,红三军开展了打击土豪劣绅的斗争,建立游击队,开辟游击区,打开了斗争局面,站稳了脚跟。在此基础上,以南腰界为中心,在周边唐家溪、大坪盖、龙池等地相继成立苏维埃政权。

1934年8月1日,南腰界区革命委员会成立,革命斗争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红军爱护百姓,百姓爱戴红军——

军民情深,长征精神薪火相传

石壕镇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石壕哪年不过兵,过兵百姓不安宁,唯独当年红军过,一来一去很清静,不拿东西不拿钱,走时地下扫干净。”

57岁的陈文全是綦江区石壕镇高山村村民,家住红军桥附近。他的父辈常说:红军在石壕期间住在街巷或屋檐下,从不乱住民房;在百姓家借灶烧饭时自带炊具和盐米,挑水劈柴;买东西公平交易,先付钱后取菜。

“红军实实在在为百姓好,不怕牺牲,我要学习传承红军精神。”秉持这样的信念,陈文全40年来一直义务维护红军桥,还无偿提供了3000块瓦翻盖红军桥。

红军爱护百姓,百姓爱戴红军。綦江羊角场,有个叫杜福生的村民,看见红军与群众像一家人一样,打心眼里把红军当做穷人的救星。红军宣传队离开羊角时,杜福生主动带路,送往贵州习水。返回羊角后,杜福生被当地团防队抓住,即使施以各种酷刑,也始终没有屈服,最终被杀害。

为了护好红军留下的标语,南腰界群众用加了盐巴的石灰水填写了标语,然后用黄泥巴、草木灰和锅烟灰进行涂抹,使得《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红军为土地归农民而战”等标语得以保存至今。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雅江镇江西村,有个高约1.5米、深七八米的天然崖洞。崖洞正上方,“红军洞”3个字赫然在目。洞口两侧的桂花树郁郁葱葱,碑文已重新描红,清净、庄严、肃穆。

洞口左侧的“红军洞记事”,清晰记载了一则当地农民救护开国将军段苏权的感人故事。1934年11月26日,红军黔东独立师政委段苏权负伤后与部队失散,因伤势过重晕倒在车田村苏家坡田埂脚,生命垂危。27日晨,身为裁缝的土家族农民李木富闻讯赶至,将其背至屋前灵官庙救治,两日后又乘夜将他藏于自家屋后山洞。李木富夫妇不顾个人安危,每天送饭送药,守护一个多月后,段苏权基本伤愈,告别李木富一家,继续追寻红军队伍。

80多年过去了,李木富已不在人世。他的儿子李之文告诉记者,父亲曾说过为什么要冒险救人:红军是给老百姓打天下的队伍,红军的战士是好人。现在,他把父亲的故事又讲给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听,红军故事和长征精神将会一代一代传下去。

松坎的红色故事有哪些2

綦江,是中央红军长征在重庆唯一经过的地方。这里自古是川黔边界军事交通要地,有“渝南门户”“黔蜀变,则綦江必先被兵”的说法。80多年前,红军在这里一次短暂的过境,给当地百姓留下了永恒的红色记忆。

记者再走长征路来到重庆市綦江区石壕镇。“綦江地处大娄山脉,山高林密、关隘重重,是由黔入渝、由渝入黔的必经之地。”綦江区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平介绍。

“为了保卫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红一军团先头部队一个团的兵力,在遵义会议召开前就来到兵家必争之地——綦江羊角,扼守瑶龙山下川黔交界的酒店垭关隘,监视川军动向。”陈平说。

1935年1月21日,遵照中革军委20日发布的《关于渡江的作战计划》,红一军团大部队从贵州松坎镇出发,当天下午到达重庆綦江区石壕镇。当晚,一部分红军留在石壕街上宿营,一部分驻扎在李汉坝一带。22日,部队开拔,进军赤水。“中央红军过綦江只有短暂几天,像一次过境式的穿插,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形成了红军主力直逼重庆的军事态势,成功牵制了国民党军队,对遵义会议的召开起到了重要保卫作用,也确保了中革军委经赤水北上渡江战略计划的完成。”綦江区委书记袁勤华说。

“过别的军队,吓得心慌。共产党的兵好,对人很客气,我们不怕。”94岁的陆远贞婆婆回忆起红军过石壕的情景,最让她触动的是红军司务长的故事。

红军司务长是在綦江牺牲的5位红军烈士中的一位。当年红军过石壕镇,红军司务长和两名后勤战士,留下来检查清点归还借用老百姓的物品,并用银元兑换战士们购买物品时付给群众的苏区纸币。尾随的国民党盐防军见红军势单力薄,突然发动袭击。司务长为了掩护受伤的战士突围,不幸落入盐防军之手。

綦江博物馆馆长周铃曾深入挖掘过这段历史。他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盐防军当年用“踩杠子”“灌石灰水”“烧烙铁”等酷刑,企图让司务长交代红军的组织概况、行军路线、作战部署,以及他的姓名和职务,司务长一句话都不说。农民赵兴伍见司务长奄奄一息,偷偷送去饭菜,并示意要喂给他吃。司务长怕连累百姓,坚持不吃。

“他怕连累百姓,不吃老百姓送的饭;为了革命,不向敌人透露一点信息。他的初心就是为了人民,为了革命的最后胜利。”周铃动情地说,“人们不知道司务长叫什么名字,我想他的名字就叫‘红军’。”

一首当地老百姓流传的民谣,也生动地诠释着这份初心:石壕哪年不过兵,过兵百姓不安宁。唯独当年红军过,一来一去很清静。不拿东西不拿钱,走时地下扫干净。

如今,石壕红军烈士纪念碑矗立在青山松树间,红军当年住过的禹王庙成为石壕小学校园内的“活教材”。一代代綦江人,耳濡目染红军故事,正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奋力前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吴浩)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松坎的红色故事有哪些3

来源:重庆日报网

原标题:

1935年1月,为了保障遵义会议顺利召开,中央红军红一军团转战綦江石壕一带。红军纪律严明,爱民亲民,秋毫无犯——

他们冒着雨雪住在街边屋檐下

綦江区石壕镇的红军桥。

綦江区石壕镇红军烈士墓旁的红军宣传标语碑林。

三月二十四日,在位于綦江区安稳镇羊角村的红一军团二团指挥部旧址,党员干部身着红军服装,聆听党史故事。通讯员 王京华 摄\视觉重庆

綦江区石壕镇的红军烈士纪念碑。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齐岚森摄/视觉重庆

3月17日,綦江区石壕镇猫儿山麓的红军烈士墓,两旁的松柏高大挺立,林间不时传出清脆的鸟鸣。

站在山脚仰望,一座红军烈士纪念碑高高耸立。重庆日报记者拾级而上,来到了18.6米高的纪念碑前。纪念碑上,镌刻着聂荣臻元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长征精神”“碧血酬马列,丹心映长征”“苍山永翠,浩气长存”……

红军烈士纪念碑的正前方是红军烈士墓,墓的上方矗立着5位红军战士的铜像,碑左侧的松柏林间,是一片碑林,立着七八十块红军宣传标语碑刻;碑林前方,是中央红军长征转战綦江历史陈列室。

“綦江是中央红军在渝唯一过境地。当年红一军团过綦江时,牺牲了5名战士。新中国成立后,为缅怀革命先烈,綦江县委县政府先后在白果村和石壕场附近修建了红军烈士墓。今天我们看到的红军烈士墓,就是政府将5位红军烈士的忠骨迁葬在这里后而修建的。”綦江区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主任陈平介绍。

当年红一军团过境綦江石壕时,究竟发生了哪些故事?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转战綦江又有着怎样的意义?近日,重庆日报记者走进石壕,追寻红军当年那段峥嵘岁月。

扼占咽喉

保障遵义会议顺利召开

从重庆主城出发,经G75兰海高速在綦江安稳互通下道后,再行驶40多分钟便到达红军桥遗址。

红军桥全长19米,是一座由石基加木质材料以及小青瓦搭建的风雨廊桥,横跨在洋渡河与高山河两河交汇处。

“这座桥可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当年红军先头部队、红一军团直属队和第一、第二师8000多人都走过这座桥。”陈平说,这座桥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原名两河口桥;由于红军走过这座桥,后来当地的老百姓便叫它红军桥。

据《红色綦江》一书记载,1935年1月,中央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城后,中共中央决定于1月15日—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也就是中共党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

但当时,扼守在川南地区一带的川军正虎视眈眈。为保障遵义会议顺利召开,1月10日,红一军团第一师在政委刘亚楼指挥下,攻克娄山关、攻占贵州桐梓县城。随即,先头部队继续向贵州新站、松坎方向挺进,进逼川黔边境地綦江,以防止国民党大部队从川南进入威胁遵义。

綦江,素有重庆南大门之称,自古就有“天下无事则已,有事黔蜀必变,黔蜀变则綦江必先被兵”之说。为扼占咽喉,1月15日,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二团在团长龙振文率领下经过两河口桥,迅速进驻綦江羊角,扼守瑶龙山下川黔交界处的酒店垭关隘,监视驻扎在川黔边境九盘子一带的川军和贵州盐防军。经过多番激战,红军将敌军击溃,抢占了安稳、羊角一线的有利战略位置,成功扼住了川军可能进攻贵州遵义的重要咽喉。

“中央红军在綦江牵制国民党军队,保障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陈平说,红军进入石壕一带,对遵义、桐梓形成了保护屏障,确保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同时也为部队休整提供了时间。

到达石壕

打土豪分粮食 深受百姓爱戴

遵义会议结束后,国民党军队对红军进行了疯狂的围追堵截。

据史料记载,为冲出敌人的包围,1月20日中央军委制订了《关于渡江的作战计划》,决定在宜宾与泸州之间北渡长江,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会合。此时,红一军团大部队从17日—20日,在贵州松坎休整了4天。

为响应这一计划,21日,红一军团8000多人到达了綦江石壕。“红军到达石壕造成了佯攻重庆的假象,牵制了川军兵力,为迅速转道赤水赢得了宝贵的战机。”陈平说,红军在石壕期间,打土豪劣绅,把粮食分给贫苦农民,深受农民爱戴。

“红军部队来到石壕头天早上,当时的反动军阀和劣绅做了反动宣传,爸爸和奶奶心里害怕得很,两个人跑得远远的,悄悄地躲到山洞里头。”石壕镇,50多岁的居民王宁说,红军到石壕那年,他的爸爸只有6岁,当时全家住的是木板搭建的板壁房,爸爸和奶奶躲起来后,只剩下年迈的祖母一个人在家守着。

“祖母曾给爸爸讲过,红军来时,正是寒冬腊月,晚上没有进屋,而是住在街边屋檐下,由于下着雨雪,红军就用油纸铺在地上,有一部分人住在奶奶家后的猪圈旁,离开时还打扫得干干净净。”王宁说。

陈平介绍,当地的一些老人曾给他讲述过,当时红军在安稳、石壕一带休整期间,没收了几家地主的100多石谷子及腊肉、衣物等,分给缺吃少穿的贫苦农民。红军还自带炊具、盐、米,在村民家借灶煮饭时,都亲自挑水、劈柴,不给主人添麻烦,让老百姓了解到了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纪律严明,亲民爱民。反动派污蔑红军的谣言也不攻自破。

后来,石壕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石壕哪年不过兵,过兵百姓不安宁。唯独当年红军过,一来一去很清静。不拿东西不拿钱,走时地下扫干净。”

舍身取义

红军司务长壮烈牺牲

“綦江是保障遵义会议顺利召开的最前哨,中央红军过綦江则是四渡赤水的前奏曲,虽然只有短暂的7天多时间,但战略意义非常重要。”陈平说,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红军的坚贞革命信仰以及和人民的鱼水之情,一直指引着石壕村民奋勇前行。

登上石壕红军烈士墓的186级梯坎后,58岁的綦江区石壕镇综合文化站干部赵福乾脸不红、气不喘。“从2010年开始,我就在石壕红军烈士墓做义务讲解了。”赵福乾说,他每年都要在这里义务讲解上百场,讲得最多的是一位红军司务长的故事。

中央红军转战綦江时,牺牲了5名红军战士,其中一名便是严格执行红军纪律的司务长。他叫什么名字、多少岁、来自哪里,没有人知道。“我是听着司务长故事长大的,他虽然没留下姓名,但留下了信仰。”赵福乾回忆,他小时候便经常听父亲讲述这位司务长的事迹,久而久之,他便熟稔于心了。

《红色綦江》记载:1935年1月中旬,贵州松坎盐防军被红一军团先头部队击溃,队长姜金全残部逃到川黔交界的瑶龙山寨驻扎,妄图阻止红军前进。1月20日,红军又将其残部打散。次日中午,红军某部在箭头垭场吃完午饭后继续前进,留下司务长和两名战士善后,检查清点和归还借用群众的东西。

姜金全见红军只剩少数后勤人员,便命令长枪班将箭头垭场包围,短枪班进场袭击。三名红军战士寡不敌众,一人牺牲,一人负伤后突围,司务长则负伤被捕。

盐防军立即将司务长的随身物品搜去,并对他施以“烧烙铁”“灌石灰水”等酷刑。当晩,司务长被吊在农民赵兴五家坝子边的桑树上。赵兴五见其伤势严重,又饥又寒,便偷偷送了一碗饭菜给司务长。司务长怕殃及赵兴五,坚持不吃。第二天,司务长被残忍杀害。“司务长始终坚贞不屈,未吐露关于红军的任何信息。”赵福乾说。

上世纪60年代,原綦江县石壕区羊叉乡政府在司务长牺牲地修建了红军烈士墓。1981年,其遗骸被迁葬于石壕红军烈士墓。

“父亲被这位司务长的事迹所激励,选择参军,曾参加过抗美援朝。”赵福乾告诉记者,“司务长和父亲都是我的榜样,我要一直把司务长的故事讲下去。”

代代相传

利用红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中央红军过境綦江期间,牺牲了5名红军战士,为缅怀革命先烈,1964年至1983年间,綦江县委县政府先后在白果村和石壕场附近修建了红军烈士墓,并逐步将5位红军烈士的忠骨迁葬在一起。1991年,当地又对石壕红军烈士墓进行了整修和扩建。

据了解,红军烈士墓由长征诗碑、烈士墓地、烈士塑像、烈士纪念塔、题词碑林、陈列室、红军宣传标语碑林等七个部分组成。如今,石壕红军烈士墓已是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国防教育基地。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去年下半年,綦江对红军桥进行了修缮加固,并将红军桥旁边闲置的土墙房改造成陈列室,供游客参观。

不仅如此,为让后人更好地瞻仰革命烈士,传承弘扬红军精神,目前,石壕镇正对红军烈士墓进行系统性修缮,预计今年7月1日将正式对外开放。

为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当地决定利用红色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石壕镇宣传统战委员令狐克军表示,石壕镇正在进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綦江主体建设区红魂小镇”的打造,推出石壕红一军团指挥部、红军桥、红军洞等红色遗迹旅游线路。同时,该镇还计划打造重庆红军长征纪念馆,集中展示红军在渝时的图文资料和藏品。

“在深入挖掘红军史料、修缮红军相关遗址的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推动石壕乡村的全面振兴。”令狐克军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