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肥西的神话故事有哪些

2022-11-05 06:05 作者:肥西发布 围观:

肥西“非遗”你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肥西发布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肥西的神话故事有哪些1

在这片一千七百平方公里的热土之上

千百年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其中

“非遗”作为一张响亮的名片

一颗璀璨的明珠

浓墨重彩地记录在肥西文化史册之上

目前,肥西县共有省级非遗项目4个

市级非遗项目10个,县级非遗项目16个

代表传承人近五十名

涵盖了传统文学、传统戏剧、

传统舞蹈、传统美术等多个种类

均具有极强的本土地域特色

对于肥西的非遗历史,大家了解吗?

又有哪些代表性非遗项目?

近年来又有着怎样的发展?

取得了哪些显著的成果?

一起随微小西来看看吧~~~

刘铭传故事

目前,肥西共有省级非遗项目4个

分别为刘铭传故事、紫蓬山庙会、

三河羽扇、庐州木雕(三河)

非遗传承人有4位

在这其中

具有代表性的是《刘铭传故事》

☟☟☟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号大潜山人,生于合肥西乡大潜山下四房郢(今肥西县铭传乡启明村)。因其在兄弟中排行第六,幼年生过天花,脸上留有稀疏麻点,乡人又称他“六麻子”。当时,正处内忧外患的晚清时代,农民起义撼动封建王朝,外国列强觊觎中国疆土,时局一派动荡。乱世中农民出身的刘铭传从贩私盐、啸聚山林,到办团练、跻身淮勇,一路金戈铁马驰骋沙场,勋高节钺登坛封疆,殊途人仕,官至直隶提督、台湾巡抚,留下了许多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和传说。

十多年前,肥西县相关部门在对非遗传承状况的普查中发现这一项目。随着时代变迁和岁月的推移,加之内容多为口传,具有随意性和不完整性,以及传承者文化层次的差异,这些民间传说开始出现误传、变形甚至消失的迹象。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非遗工作者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反复考证史料,发掘各类民间传说,搜集整理出数十篇相对符合史实的、有关刘铭传的民间故事和传说,逐级向上报告。2009年,《刘铭传故事》被列入合肥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9月,再次入选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文学类)。

在这支难能可贵的文史抢救大军中,涌现了一批杰出代表和优秀作品。官亭镇退休老干部解光忠,曾著有《奇人刘铭传》,其中一章“海上大摆尿壶阵”入选了《民间古今传奇故事集》。县文化局退休干部佘林明,曾用了2年时间完成了30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刘铭传》,先在《肥西报》上连载部分内容,后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曾任县政协副主席的黄松泉,2008年退休后开始创作长篇纪实文学《刘老圩透视》,2016年6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县志办原主任马骐,三十多年来在全国各地考察了刘铭传与淮军遗迹,先在其主编的《肥西县志》、《肥西淮军人物》、《淮军故里史料集》、《紫蓬山风光与传说》、《国家清史文献》、《淮军乡土资料》等书中,以及海峡两岸的报刊,发表数百篇文章。在此基础上,又潜心撰写37万字的《刘铭传家族》,2015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近年来,肥西县成立了以刘铭传传说和故事为主题的民间文学研究会,并在县非遗保护中心设立“肥西县民间文学资料文库”,对其内容用录音录像等多种手段,进行系统、全面的记录和整理,建立一套完整的资料档案。县政府重点支持出版一批书籍,诸如《肥西淮军人物》、《淮军乡土资料》、《淮军故里史料集》、《淮军故里圩堡群论文集》、《肥西淮军将领故事》、《刘铭传》、《刘铭传家族》、《刘老圩透视》等。2015年,出资协助大型电视专题片《刘铭传》的拍摄,通过央视四套向海内外广为传播。同年,县政府参与支持电影《圩堡枪声》,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影片,在国内放映,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此外,通过刘铭传故居解说词融合,以及文艺展演、故事比赛、文学讲座、专题演讲等形式,宣传刘铭传爱国爱乡、改革创新精神,推动项目的全面传承。

作为中国淮军文化组成部分,刘铭传故事无疑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这些传说和故事,不仅是一篇篇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更是一页页刻印着淮军文化发展脉络的历史典籍。“大海荡荡水所归,高贤愉愉民所怀”。民族英雄刘铭传是一块永垂不朽的丰碑。

十大舍不得

肥西县的市级非遗项目10个,分别为河蚌舞(三河)、庐州道情(丰乐)、三河米饺等美食系列(包心粑粑、桂花汤圆、老唐酱干、三河米饺、中和祥糕点)、小丰寺庙会(严店)、浮顶山宝筏寺庙会(山南)、小辞店(三河)、三河旱船(三河)、莲湘舞(柿树岗乡)、胡氏木雕(肥西经开区)、《三河十大舍不得》等。在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则是《十大舍不得》。

“一步跨三县,鸡鸣三县闻”,三河古镇,坐落在巢湖之畔,地处合肥、六安二市的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处,因环镇而抱的丰乐河、杭埠河与流贯镇内的小南河合而为一得名。水乡古镇,自然形成了江淮地区独有的“八古”景观,即古河、古圩、古民房,古桥、古庙、古战场、古茶楼、古街巷。

1938年,抗日战争的硝烟席卷安徽,芜湖、合肥先后沦陷,那些商家纷纷“跑(鬼子)反”到三河暂时避难。一时间,三河镇人口急剧膨胀,达八万之多,日夜开市,十分繁华,人称“小南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外地客商准备返回故里。临走之时,看看这也舍不得,望望那也舍不得,于是便产生了《十大舍不得》的旧时民谣:

一舍不得三河街花花世界,二舍不得大河水淘米洗菜,三舍不得中和祥焦切玉带(注:糕点),四舍不得凌宝泰雨前茶,水到茶开(注:谷雨前茶),五舍不得吴恒隆的虾米干子香飘门外,六舍不得石头大桥大鲫鱼摇尾鼓腮(注:鱼市),七舍不得小月埂上的拉拉拽拽,八舍不得吴宏兴大瓜子一磕两开,九舍不得天然楼油炸烧卖,十舍不得新华春的烧菜,一喊就来。

抗战时期,三河天然楼门前曾立有“十大舍不得”石碑。而到今天,口述文学“十大舍不得”又被改编成庐剧,呈现于各大舞台之上。同时,在《肥西非遗》一书中,三河古镇景区的宣传栏里,同样有它的身影。

灯塔舞狮

除了文学作品外,各类艺术作品同样丰富精彩。在肥西县的县级非遗项目中,民间音乐、庐剧、指书、剪纸、灯塔舞狮、柿树岗狮子舞、二龙盘珠、柿树岗门歌、柿树岗渔鼓等,这里介绍一下“灯塔舞狮”。

肥西县上派镇灯塔社区位于县城东南0.5公里处,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845户,3012人,派河大道、青龙大道以及王老堰湿地公园穿境而过。灯塔舞狮,便发源在这里。

舞狮非遗传承人张明好,一个朴实的农民,中等个头,一头长发,性格憨厚。“我今年56岁,自小便跟着爷爷、父亲、叔叔一起舞狮。灯张大庄舞狮已有三四百年历史,一代代传承下来。父亲去世后,我心想不能把舞狮丢弃了,于是便带着庄里的叔叔、大哥和我的儿子又组织起来玩舞狮。我们从父辈开始,到我这代经过不断学习开始尝试双狮、四人狮等多种表演形式。单狮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时,重新焕发勃勃生机,我们的队伍也越来越受广大群众的欢迎。现如今,我的儿子张正巧也组织了一批年轻人一起学习舞狮表演,我天天晚上给予他们指导,有了传承人自己也比较放心。下一步,我还将准备广纳贤才,接受来自各方人士前来学习,将舞狮一代代传下去!”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灯塔舞狮的来龙去脉,也表达了非遗传承人对舞狮的热爱和传承保护非遗项目的决心。

最先将灯塔传统舞狮搬上舞台,是撤区并乡前的九十年代中期,全县农村文艺调演,原北张乡文化站的几位同志,挖掘出灯塔传统舞狮,投资打造了四只威武雄壮的狮子,并编排了一整套动作,由八名女教师以民族舞蹈伴舞,节目被佘林明老师命名为《金狮庆丰》,荣获了全县一等奖。从此,灯塔舞狮一发不可收拾,数次代表县、镇参加省市文艺演出,受到各级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灯塔舞狮共有四个狮子,引狮1人,乐队10人左右,表演由16—22人组成。故此每逄喜庆佳节,打锣打鼓,舞狮助庆。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样,作出顶子的各种形态动作。一个手持彩球,引逗狮子做抖动、瘙痒、跌扑、跳跃、彩球、过板、登高等动作,配以锣鼓声,动作合拍,惟妙惟肖,逗人喜爱。春节期间,舞狮队都要进行走村串户表演,俗称“狮子拜年”,受拜各户人家,要挂红灯笼挂红包,让舞者搭人梯拿红包,这是一场惊险的技功表演。难度最大的是在32张重叠的24卯大桌子上表演。

灯塔舞狮以北狮为主,道型醋似真狮,狮头较为筒单,全身金黄毛色。舞狮者(二人舞一头狮)的裤子、鞋都会披上毛。舞时,由两人配合,一人执头,一人做尾,在后边的人跟着狮头动作,亦步亦趋,行动迅捷,尾巴不停地摇晃,其中有绿结者为雌狮。北狮表现灵活的动作与南狮着重的威武不同。北狮舞动是以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狮子吐球、踩梅花桩、长凳、八仙桌上翻飞、跳桌等为主要形式。灯塔舞狮表演一是雄雌成对出现,有装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领,身穿灯笼裤衫,红条束腰,手拿绣球,在狮前引导,并先开拳踢打,蹦蹦跳跳,以诱狮子起舞,引得狮子张牙舞爪,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卧地匍匐,忽而摇头摆尾,其动作活泼逼真。有时,一对大北狮会配一对小北狮,小狮戏弄大狮,大狮弄儿为乐,尽显天伦之乐。灯塔舞狮配器方面以京钹、京锣、京鼓为主,笛子、锁呐为辅。

2017年,灯塔舞狮列入肥西县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灯塔舞狮队曾参加央视七套《乡村大世界》专题栏目展演、省市民俗文化活动、县镇乡村巡演、施善义演等专题栏目展演活动。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以上只是几个非遗项目的展示

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非遗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不应该深藏于巷中,而需要展示出来

让更多的市民都能多了解,认识和熟知

非遗走校园,更要走公园

走广场,走到人们身边

激发广大市民的兴趣

提高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

让宝贵的非遗文化真正得以弘扬和传承

来源:束文杰

审核:张建春丨责编: 艾克发 |编辑:常燕茹

主办单位:中共肥西县委宣传部

转载或合作请联系:weimeifeixi2017@126.com

点分享

点收藏

肥西的神话故事有哪些2

作者:罗永能

自从盘古开天地,巢湖大地经历了多少个日月星辰、时空变幻,流淌了多少大浪淘沙、沧海桑田,它是一本永远写不尽、读不完的千古天书。


图1、有巢氏部落


巢湖究竟是怎么来的?是怎样形成和演变的?“有巢氏”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一“巢”贯史,千古不变?等等,都是多少年来人们共同关注并不断探索的奥秘。


古巢悠悠,源于何处?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们曾有过多种猜测和推说:


一说巢湖源于海洋。其理由是,有关专家学者经过多年地质勘探发现,巢湖近郊马家山、平顶山,深藏着世界罕见的地球中生代三叠纪地层奇观。说它奇,就奇在它清晰而完整地记载着距今2.5亿年至1.9亿年间海洋所拥有的鱼球类、双壳类、爬行类和鱼龙等生物与环境的信息。尤其是鱼龙,作为生活在恐龙时代早期海洋中的爬行动物,当时为“海洋的霸主”,早在七千万年前的白垩纪就突然灭绝了,然而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却在巢湖龟山、马家山、张家山一带奇迹般的现身了。发现和发掘的多个鱼龙化石,一个个有头有尾,栩栩如生,令人叫绝,曾轰动了国际地学界和史学界,被命名为“巢湖龙”和“张山皖龙”(现珍藏于安徽省古生物博物馆)。据此,专家们曾推测:巢湖或许是远古时期的海洋,或与海洋相通,抑或是地球上鱼龙类动物的起源地。他们誉称平顶山、马家山的地质遗迹为地球的“金钉子”,誉称巢湖为“鱼龙的故乡”。


二说巢湖源于江湖。远古时代,巢湖曾与长江连为一体,千里水域,一片汪洋,横跨在长江与巢湖之间的“江湖屏嶂”太湖山(海拔高441米),是湖中央的一个岛屿。过去民间文化人形容物大,常用手指比划,“大”字下面加一“点”为“太”,故称大湖为“太湖”,称湖中山为“太湖山”。这就是太湖与太湖山的来历。至于现在江苏太湖,古时曾称震泽湖、具区湖、五湖,并非叫太湖;湖中有东西二山,也不叫太湖山。至于何时称为太湖,或许是巢湖萎缩、退居“老五”之后的事,无从查考。抑或是“张冠李戴”,也未可知。据说巢湖上古时期曾叫“彭蠡”。《禹贡》云:“淮海惟扬州,彭蠡既潴,阳鸟攸居。”《书经》亦云:“东汇泽为彭蠡”。后因东汉史学家班固笔误,在《汉书》中竟然将“彭蠡”一名张冠李戴,安到了江西鄱阳湖头上。


图2、树上鸟巢


三说巢湖源于地陷。东汉淮南王刘安撰述的《淮南子》记述,“夫历阳之都,一夕反而为湖”。清代康熙《庐江县志》明确记载,巢湖本为陆地,“赤乌二年陷巢州”。历代文人在诗文中亦多有“巢湖地陷和沉水”的描述,唐罗隐说“借问邑人沉水事,已经秦汉几千年”.清石涛云“巢湖地陷赤乌事,四邑水满至今灾”。中国著名古典神怪小说《搜神记》,早就记述了魏晋时期《古巢老妪》“陷巢州”的神话传说,至于后来巢湖民间流传和编造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就更多,其中最具影响的是庐剧《陷巢州》,一时搬上舞台,成为千古传唱。


以上海洋说、江湖说,为今人研究巢湖的起源和演变提供了难得的资料,而巢湖地陷说,正是巢湖的科学成因。


据历史资料及地质学家调查考证,巢湖属于“断陷构造湖”,即因“构造盆地沉陷,经潴水而成湖”,是距今约1.95亿年左右三叠纪末的印支地壳运动和500多万年前的第四纪喜马拉雅地壳运动奠定与形成的,最终成湖的时间大约在晚更新世末期,距今至少已有1万—1.2万年。


原来,巢湖区域地质地层构造比较复杂,构造活动比较活跃。地底下至少有四组断裂构造,其中著名的“郯庐(山东郯城-安徽庐江)断裂带”正好斜贯巢湖而过,这是巢湖形成的主干断裂。受断裂构造活动的控制及气候变迁的影响,造成构造盆地逐渐下沉,由断陷盆地成为集水洼地,然后汇水而成为现在的湖泊。喜马拉雅运动时,这里有火山岩系喷发,局部地区还有辉长岩侵入和玄武岩喷发。现在湖中的姥山、姑山就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岛屿。今天游人到中庙、姥山岛一带,依然可以看到山岭相错和火山岩的明显痕迹。如果你乘飞机在300米上空俯视巢湖,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庙两边的红石嘴与黑石嘴,分别向东北和西北两个方向展开,这就是两组地块断裂交叉、陷落成湖的地质景观。


据史料记载,巢湖湖盆初始形成时要比现在的湖区大得多,而且是西半湖面积远大于东半湖。在距今8500-5500年间,巢湖面积达到鼎盛时期,北到合肥七里塘镇,西至舒城舒茶镇、六安张店镇,东至巢湖市柘皋镇、东黄山,东北达太湖山麓,与长江相连,东南至无为州,以及庐江白湖、黄坡湖的广大水域,面积达2900.22平方公里。那时巢湖南岸的齐山、双山、白石山,均为湖中岛屿,巢湖四周的杭埠河、南淝河、柘皋河、裕溪河,都是巢湖的湖湾。到了东汉末,湖区范围缩小到1184.3平方公里。北退至合肥大兴集,西退至肥西三河镇,东退至柘皋镇以下,太湖山麓,南边的白湖、黄坡湖已与巢湖不再相连。宋代之后,巢湖面积又缩小到812、51平方公里。据《庐州府志》记载,肥西三河镇1855年以前,还是河流入湖口的一个小沙洲,到1907年却远离了巢湖口,现在已与巢湖相隔十五六公里了。


图3、猿人古洞


为什么巢湖如此萎缩?泥沙淤积,湖岸崩塌,当代人围湖造田、建闸筑坝,是巢湖变浅和变小的重要原因。


“巢湖”一词始见于春秋《国语》“满于巢湖”。宋《通鉴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巢湖”为“五湖”之一。不称“太湖”,也不名“彭蠡”,为什么叫巢湖呢?这要从中华人文始祖有巢氏说起。


巢湖地处安徽江淮之间,位于北纬30度这一纬线上。北纬30度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也是一条“最适于人生存”的温度带。大约2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他们住在银屏山下、巢湖岸边的一个叫银山的小山洞里,以抓鱼、捕鸟、采果为生,称为“银山智人”。这是安徽继“和县猿人”化石之后的又一次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发现。智人与猿人的最大区别,就是已经脱离了动物的特性,向现代人大大进化了一大步。经过大约10万年的生存繁衍,到了约一万年之前,智人进化成为现代人,即有巢氏族。《通志·三皇纪》云:“厥初,先民穴居野处,圣人教之结巢,以避虫豸之害,而食草木之实,故号有巢氏,亦曰大巢氏”。意思是,古时候条件非常恶劣,“先民”们混居在野外洞穴里,经常受到动物伤害,后来“圣人”有巢氏受鸟儿在树上筑巢做窝的启发,发明“构木为巢”,在树上建造房屋,率领先民们走出洞穴,实行“巢居”,从此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开创了人类最古老的文明。后来将“巢居”改为“房居”,人们从树上移到地下,又由单体“房居”变成一个个氏族部落,氏族部落再经过一代一代的生息繁衍,发展壮大成凌家滩那样的“聚落中心”,在夏商代之前形成了“氏族方国”——巢国,又称巢伯国。因位于中原之南,被称为“南巢”。巢国春秋时称居巢,秦朝置居巢县,唐代正式定名为巢县,后曾改名巢州,又复名巢县,直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设立巢湖市。历经1360多年的改朝换代,名称始终没有离开一个“巢”字。此后从1984-2011年30年间,巢湖由县级市改为地级市,又从地级市还原为县级市,改来改去,级别动了,名称一直未动。这就是巢湖的前世今生。


图4、北京奥运体育馆鸟巢


有史书总结说:“巢国,因巢父以巢为居得名”,“巢之为国最古”。意思是,有巢氏缘于人类始祖首创巢居,古巢国源于有巢氏所建方国。那时候人随国姓,因为国之姓“巢”,所以这里的天、地、人,也多以“巢”字命名:山谓巢山、湖谓巢湖、城谓巢城,民为巢姓,首领谓巢父。这已成为一条千古不变的定律。然而岁月悠悠,人海茫茫,也不知什么时候,一不小心,偌大一个巢姓却在巢湖大地上神秘地失踪了。多少年来,人们只知道“巢”是地名,不知道“巢”是姓氏,巢湖本土人居然不知道人世间还有巢姓,外地巢姓人也不知道自己祖籍居在何方,直至历代走进现今的大开放、大数据年代,才揭开了这个“巢姓之谜”。原来,古巢国人确姓巢,巢为全国最早的六姓之一,时迁徏到河南登封,后定居到江南常州、江阴,经过一代代地繁衍生息,现在子孙遍布九州、海峡两岸,以江西、北京、辽宁、香港等地较多。据最新人口普查统计,全国巢姓有25万多人。珍藏的《巢氏宗谱》上明确记载,巢氏源于有巢、巢父,古巢县(今巢湖市)是他们的祖籍地。近年来他们纷纷回巢湖,登巢山,谒拜先祖,认祖归宗,都以身为中华第一人文始祖有巢氏后代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图5、银山智人头枕骨图


纵观巢湖起源和有巢氏传承这一宗漫长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猿人、智人进化到现代人,从穴居、巢居演变到室居,再从原始群、氏族部落演进成国家,这几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演进,都集中发生在巢湖大地上。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巢湖是一方古老而神奇的沃土,巢湖历史是一部浓缩的人类文明史,巢湖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的核心和灵魂就是—个字,“巢”:从大自然的“鸟巢”,到有巢氏“构木为巢”,从人间“筑巢安家”,到建设美丽乡村、现代化城市,直至回归北京国际“鸟巢”,无不闪烁着东方文明的灿烂光辉!若问一个“巢”字为什么具有如此神奇般魅力?答曰:因为“巢”是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家是源,是根,是血脉,它是温馨的,神圣的,永恒的!



肥西的神话故事有哪些3

合肥本地人从小就会听到关于巢湖的美丽传说“陷巢湖”,相传古巢湖为州,有一年大旱,小白龙私自降雨除旱,触犯天条,被打下凡尘,遇焦姥相救。为报焦姥救命之恩,小白龙告知天帝将陷巢州的天机,焦姥及时告与巢州百姓,众人因此而得救。

而焦姥母女却因告知众邻而延误了逃生的机会,被涛涛洪水吞没。后人敬仰焦姥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遂将所陷之湖命名为“焦湖”,将湖中一山命名为“姥山”。

那么你知道巢湖的真实历史,以及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吗?

巢湖本名漅湖,起名于汉末。就现存文献考勘,始见于《后汉·明帝纪》:是岁,漅湖出黄金,庐江太守以献。是岁,即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曾任合肥知县的左辅是个作风严谨的学者,在纂修《合肥县志》引辑此载时曾特作提示:宋范蔚宗追书也。这个宋范蔚宗,即指撰写《后汉书》的南朝宋史学家范晔。

“漅”字是人们缘“巢”加“氵”而创制的,目的是为区别于政名“巢”、城名“漅”而专用于湖,古代习惯于文书中取用地名的简称。晋文学家郭璞《江赋》、木华《海赋》赋漅湖均如此,唐学者李善注“漅”时确指:“漅湖在居巢。”《康熙字典》解:“漅:湖名。在今庐州合肥县。”《汉语大辞典》解:“漅,湖名。即今巢湖。

据地质学家考证,巢湖是由于地层局部陷落潴水而形成的,为一典型的构造断邢陷湖。从其形态看,至少由四组断裂所组成,其中以北北东、北西西两个方向的活动性断裂为主。巢湖区域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我国东部巨大而著名的"”郯城(山东郯城)-庐江(安微庐江)断裂带"正好斜贯巢湖而过,很可能是巢湖形成的主干断裂。

追溯到大约7000万年前,巢湖一带白垩纪沉积盆地的产生,就明显地受北北东向的郯庐断裂和西、东西向的断裂构造控制,形成了古河、肥北和古城等断裂凹槽。凹槽好比是水库,沉积物好比是水库中蓄的水,凹槽断陷越深,沉积物堆积越厚,反过来沉积物的厚度,基本上就可以代表当时地壳断陷的深度。据钻探资料,古河凹槽中的白垩纪地层厚度达1~2千米,说明当时断陷是十分强烈的。到了约2500万年前的早第三纪时,这种构造控制更为突出。在上述凹槽的基础上又形成了长条状的花岗凹槽或肥东凹槽,沉积了湖相红色砂砾岩和火山岩等。

王洪道等:《我国的湖泊》,第136~137页。从巢湖区域内断裂作用、地震活动、温泉出露种种现象均说明直到今天,地壳的这种升降运动仍然还在继续,只是表现比较缓慢而已。初始形成的巢湖湖盆比今天的湖区要大得多,西可能到六安的双河镇,北近合肥,南与庐江的白湖水域串连相通成一体。以后,由于湖盆内不断接纳了杭埠河、丰乐河、派河、南肥水等带来的大量泥沙,还承受了湖区周围山地洪水期挟带的大量泥沙,致使湖区不断被充填淤塞。堆积填淤的泥沙,主要来自巢湖的西部和西北部,湖盆内河流三角洲州发育,所以湖盆的面积西部菱缩也最快,最显著。

据《庐洲州府志》记载,肥西县三河镇1855年以前,还只是河流入湖口刚出现的一个小沙洲,而到1907年,它的位置却远离了湖滨,而现在与巢湖相隔已有十五六千米了。这里的填淤速度平均每10年推进1千米,十分惊人。这也是现在巢湖水西部浅东部深的原因。目前,巢湖的主体有不均衡的缓慢下沉趋势。如北岸中庙一带,已北移数百米,原来沿岸的村庄、农田已没入湖区;而南岸却又相对上升,湖岸线弯曲不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