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正面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2022-11-05 06:07 作者:中国教育报 围观:

在教育中追寻生命的意义——领读《活出生命的意义》随感,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教育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正面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1

关于生命意义的探寻,对于漫长的人类历史而言,从来不是新题。然而,人类生命的意义,却是由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意志汇聚而成,因此,对于每个鲜活的个体而言,这是一道生命的必答题。

当“中国教育报读书会”邀请我担任“领读者”,和全国教师读者一起,用21天时间共读一本书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活出生命的意义》。维克多·弗兰克尔在书中向人们讲述自己在纳粹集中营的痛苦遭遇,对此的心理分析,使读者领悟活着的意义。他的生命简直是奇迹,他从未放弃对未来的渴望、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最后获释出狱,生活重回平静,回顾这段经历,他写道:“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找寻到生命意义的三条途径:一是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21天、700多人集体共读,“找寻到生命意义的三条途径”,在我和读友们眼前越发清晰。甚至在我看来,共读本身,就是在这三条路径上一路播撒。生命的意义是需要一辈子追问、追寻、追求的,而追问、追寻、追求的过程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或者说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教育工作的意义:

助每个孩子成长、成功、成才

共读打卡分享中,读友“四方木”说:“我认为我工作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就是希望我工作的某一个瞬间或者是一句话,或者是一个行为能像一束光一样照亮学生心灵的某个角落,让积蓄在那里的种子由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努力成为光,是我不变的方向。”危东辉说:“对于工作于我的意义,我有了不一样的思考,更有了不同的认知:能工作,被需要,无可替代,是件多么幸运的事。”许禧娜说:“在最后一节课上,有个女生跑上来和我说:‘老师,我真舍不得结束这门课,我觉得太有意义了。’原来,我在课堂上带领他们感受别人的意义的同时,他们不但发现了别人的意义,也发现了我的意义。”……

的确是这样,人生最大的需要,是被需要。社会需要你,你就有做不完的事业;他人需要你,你就有交不完的朋友;亲朋需要你,你就有享不尽的欢乐。被需要,是因为拥有独特的价值。这种价值,可以是一种能力,可以是一种担当,可以是一颗炽热而乐观的心。人生最大的幸福,不是需求满足,也不是精神快乐,而应该是价值体现。价值体现层面的幸福,才是终极的幸福,才是恒久的幸福。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他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教师在享受教育的过程中要追求“新成功主义”。或许是平常一堂课的出彩,或许是网上一条帖的共鸣,或许是一回思维碰撞和思想交锋时自我的提升,或许是一次教育沙龙或学术研讨时内在的彰显……教师的“新成功主义”,是对教育充分的、活跃的、忘我的、集中精力的、全神贯注的体验,是对教育环境“积极的适应”。

我在领读中分享了一段我在贵州支教的经历和感悟。我们支教的学校办学条件十分艰苦,教师办公室没有电脑,更不用说人手一台了。教师们要做课件、出试卷,得去行政办公室或教务处。每个年级组办公室都有一张铁制的方桌,中间一个煤炉子,冬天就用它来取暖。1400多名学生,521名是国家登记在册的贫困家庭学生,他们中住得远的每天要走一小时的山路来上学……虽然条件艰苦,但师生状态很好。学校校长和我说:“我们的条件真的非常艰苦,但我们的老师很用心。我经常告诉我的老师,我们生在大山、工作在大山,但我们要用自己的百倍努力让我们的孩子走出大山。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我们的教风: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次教育机会,以一位母亲的胸怀关心、教育好每一个孩子,和他们一道描绘未来的精彩人生!”正是在这样一种明晰的目标激励下,这所学校“一年改变形象,两年打好基础,三年结出成果,四年走入前列”,从四年前的中考垫底,到四年后全县拔取头筹。我想说,这些大山里的教师,用他们百倍的努力和用心,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教育工作的真谛:

让每个孩子得到爱

“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曾经这样说:“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越亲子之爱、友人之爱。因为它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孩子的爱心可以使教师变得聪明起来。”爱心当然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教育的真正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他还指出,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劳动、花费许多精力的。有些人认为,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只要带领儿童去参观旅行,跟他们一起坐在篝火旁烤土豆吃,跟他们一起分享欢乐就行了。这些看法都是很错误的。建立跟儿童的友谊,这是要用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思考、我们的明智、我们的信念和我们的情操去鼓舞儿童的思想与情感的事。

苏霍姆林斯基从来不给小学的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如果儿童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他就说:“你试一试重做一遍,只要下点儿功夫,你就一定能做好。现在还没有给你打分数,你再努点儿力,就一定能得到好分数。要是你有哪一道题不懂,明天上课前到学校里来,咱们一起想一想。”上课前的半小时,是他跟学生一起进行最有趣的脑力劳动的时间,同时也是他跟学生的心灵相互交往的幸福时刻。在这半小时里,儿童是带着苦恼来找他的。要知道,儿童不会做功课,没有收获,是真正的痛苦。清晨,在校园里一棵繁花盛开的苹果树下,苏霍姆林斯基跟三年级学生尤拉坐在一起。他们面前有一道应用题,必须把它解答出来。苏霍姆林斯基帮助尤拉随时拨正思路航向。终于,尤拉发现了真理,内心充满了喜悦,觉得在认识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尤拉感到很幸福,苦恼消失了。

21天共读,我们远不止读了一本书。在我每天差不多半个小时的语音领读中,经常会引入一些这样的书籍和故事来佐证我的观点,引起读友的拓展阅读和思考。共读中我们形成共识:其实,无论是大城市还是边远山村,每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充满期待的家庭,乃至家族;每个家庭乃至家族,都希望他们的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教师的,做得好,可能成为学生生命中的“贵人”;做得不好,也可能成为学生生命中的“罪人”。我们一辈子都在寻找知己,我们有没有想过,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知己。我们要把我们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引领孩子的成长、助推孩子的成功上,我们要成为孩子一辈子遇到的最棒的老师。我们没有理由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成功。我们要和孩子们一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当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都用这样的心态面对班上的每一名学生时,教育就变得温暖起来。

当然,领读中我还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让每一个孩子得到爱”中的“每一个”,当然也包括教师自己的孩子。

教育工作的韧性:

克服困难的勇气

21天共读中,我们荣幸邀请到了两位伴读嘉宾,一位是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一位是湖南卫视节目主持人梁艺。

“他在网上征集民意,为中国教育仗义执言;他在网下开展实验,为素质教育探寻新路。他自费创办的教育在线网站成为中国最大的‘网上教师培训学院';他主持开展的新教育实验被誉为中国的‘新希望工程’。他带领志愿者每年赴西部义务支教,他几乎每个双休日都在全国奔走‘传道’。他是教育的理想主义者,也是理想教育的践行人。”这是当年中央电视台对“感动中国”候选人朱永新老师的介绍。如今的朱老师身份变了,但他的“新教育之梦”仍在继续。朱老师用自己对“新教育”20年不懈追求的故事,再一次点燃了参与共读教师的理想与激情,让大家知道,教育原来可以如此美丽,教师原来可以如此生活。

出生于1979年的湖南卫视主持人梁艺,讲述了她生命坚韧的亲身经历。人生前半程,她顺风顺水,学习优异,工作光鲜,成为著名电视台星光熠熠的主持人。但22岁那年,上天和她开了个玩笑,让她从此只能与轮椅为伴。她在轮椅上学习,考上研究生;在轮椅上工作,成为中国首位轮椅上的女主播;在轮椅上做公益,帮助像她一样的残障人士。她自信开朗,被冠以“阳光梁艺”的称号,获得“全球热爱生命奖”。梁艺用她的故事,和弗兰克尔在书中讲述的纳粹集中营中的故事交相辉映,启发我们拥有积极的心态,在人生至暗时刻,多坚持一会儿,勇敢地去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与苦难;启发我们,与其悲观叹息,不如用歌声去面对人生的苦难。事实上,教育工作中,并没有那么多苦难,而困难挫折在所难免。这些困难挫折,在真正的苦难面前,都可以像蛛丝一样轻轻抹去。诚如读友刘娟所说:“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我认为就是我们要能够学会转化苦难。弗兰克尔说当痛苦被赋予了意义,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是啊,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创伤对人的负面影响,还要看到实际上人是有积极应对创伤的能力和智慧的。作为教师,我们可以用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与学生分享。一切的遭遇都可以被转化,一切的经历都有价值和意义!”

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希望通过这21天的共读,我和700多位读友老师都能够更加牢固地将“好读书、读好书”作为一名教师的良好习惯。教师理应成为读书人,甚至只做读书人还不够,还要做领读者。因为我们面对的就是一个个走进学校的读书郎。真知总在书中,忽微忽著;精神永存行间,时隐时现。如果有人问我从教32年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我的答案是:我还算得上是一个读书人。

[作者:袁卫星 系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党委书记、校长]

正面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2

■听党代表的教育故事 融媒报道

10月16日,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现场聆听报告后,路丙辉倍感振奋:“报告中提到‘中国式现代化’,这个理念我觉得非常好。我们要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路丙辉看来,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1992年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后,路丙辉一直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0年过去,路丙辉始终认为,从中文系毕业做思政课教师,不是改行,而是本行。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从何而来?如何让思政课走进学生心里?自1992年起,路丙辉将思政教育从课上延伸至课下,搭建起思政教育辅助平台“丙辉漫谈”。近年来,又陆续通过现场版、网络版和手机版等形式搭建“心灵对话场”,讨论学生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在这个过程中,路丙辉亦师亦友,与学生们平等交流。

“路老师,什么是坚定的信念?”“路老师,读书的方法有哪些?”“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路丙辉把每次学生提问的小纸条贴在笔记本上,积累成了一本本厚厚的“问题书”。

“在我做学生的时候,我也有很多困惑,是我的老师帮我从这些困惑当中解脱出来,使我充分认识到思想的魅力。”30年来,这份思想的魅力不断延续——350多期的陪伴,累计10万多人次现场参与,“丙辉漫谈”还搬到了互联网,20余万字网络笔谈,微博阅读量达2000余万次……

有学生说:“在安徽师大,一定不能错过路老师的课,他的讲解总会点破我们的迷茫。”“路老师曾说师生之间是一次温暖的陪伴,是他教会我做一个温暖的人。”

“做带给学生温暖的思政课教师”一直是路丙辉的座右铭。为了让教学更贴近大学生,路丙辉先后8年担任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阶段学生的兼职辅导员,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惑。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路丙辉从未改变的初心。他将分享、互动、情景模拟等融入教学中,课堂深刻严谨、妙趣横生,矢志做一名有情怀的思政课教师。他还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模式,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带领学生到基层一线开展思政教育,把思政课上到田野天地间,讲在学生心坎中,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生活,洞察社会。

对路丙辉来说,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用心用情使思政课成为学生欢迎的“信仰课”“人生课”,是责任和使命。

“作为思政课教师,要立足本职,增强本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用实际行动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有这样的时代责任。”路丙辉说。(本报记者 段风华 武一 戚悦)

正面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3

关于生命意义的探寻,对于漫长的人类历史而言,从来不是新题。然而,人类生命的意义,却是由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意志汇聚而成,因此,对于每个鲜活的个体而言,这是一道生命的必答题。

当“中国教育报读书会”邀请我担任“领读者”,和全国教师读者一起,用21天时间共读一本书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活出生命的意义》。维克多·弗兰克尔在书中向人们讲述自己在纳粹集中营的痛苦遭遇,对此的心理分析,使读者领悟活着的意义。他的生命简直是奇迹,他从未放弃对未来的渴望、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最后获释出狱,生活重回平静,回顾这段经历,他写道:“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找寻到生命意义的三条途径:一是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21天、700多人集体共读,“找寻到生命意义的三条途径”,在我和读友们眼前越发清晰。甚至在我看来,共读本身,就是在这三条路径上一路播撒。生命的意义是需要一辈子追问、追寻、追求的,而追问、追寻、追求的过程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或者说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教育工作的意义:

助每个孩子成长、成功、成才

共读打卡分享中,读友“四方木”说:“我认为我工作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就是希望我工作的某一个瞬间或者是一句话,或者是一个行为能像一束光一样照亮学生心灵的某个角落,让积蓄在那里的种子由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努力成为光,是我不变的方向。”危东辉说:“对于工作于我的意义,我有了不一样的思考,更有了不同的认知:能工作,被需要,无可替代,是件多么幸运的事。”许禧娜说:“在最后一节课上,有个女生跑上来和我说:‘老师,我真舍不得结束这门课,我觉得太有意义了。’原来,我在课堂上带领他们感受别人的意义的同时,他们不但发现了别人的意义,也发现了我的意义。”……

的确是这样,人生最大的需要,是被需要。社会需要你,你就有做不完的事业;他人需要你,你就有交不完的朋友;亲朋需要你,你就有享不尽的欢乐。被需要,是因为拥有独特的价值。这种价值,可以是一种能力,可以是一种担当,可以是一颗炽热而乐观的心。人生最大的幸福,不是需求满足,也不是精神快乐,而应该是价值体现。价值体现层面的幸福,才是终极的幸福,才是恒久的幸福。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他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教师在享受教育的过程中要追求“新成功主义”。或许是平常一堂课的出彩,或许是网上一条帖的共鸣,或许是一回思维碰撞和思想交锋时自我的提升,或许是一次教育沙龙或学术研讨时内在的彰显……教师的“新成功主义”,是对教育充分的、活跃的、忘我的、集中精力的、全神贯注的体验,是对教育环境“积极的适应”。

我在领读中分享了一段我在贵州支教的经历和感悟。我们支教的学校办学条件十分艰苦,教师办公室没有电脑,更不用说人手一台了。教师们要做课件、出试卷,得去行政办公室或教务处。每个年级组办公室都有一张铁制的方桌,中间一个煤炉子,冬天就用它来取暖。1400多名学生,521名是国家登记在册的贫困家庭学生,他们中住得远的每天要走一小时的山路来上学……虽然条件艰苦,但师生状态很好。学校校长和我说:“我们的条件真的非常艰苦,但我们的老师很用心。我经常告诉我的老师,我们生在大山、工作在大山,但我们要用自己的百倍努力让我们的孩子走出大山。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我们的教风: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次教育机会,以一位母亲的胸怀关心、教育好每一个孩子,和他们一道描绘未来的精彩人生!”正是在这样一种明晰的目标激励下,这所学校“一年改变形象,两年打好基础,三年结出成果,四年走入前列”,从四年前的中考垫底,到四年后全县拔取头筹。我想说,这些大山里的教师,用他们百倍的努力和用心,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教育工作的真谛:

让每个孩子得到爱

“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曾经这样说:“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越亲子之爱、友人之爱。因为它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孩子的爱心可以使教师变得聪明起来。”爱心当然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教育的真正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他还指出,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劳动、花费许多精力的。有些人认为,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只要带领儿童去参观旅行,跟他们一起坐在篝火旁烤土豆吃,跟他们一起分享欢乐就行了。这些看法都是很错误的。建立跟儿童的友谊,这是要用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思考、我们的明智、我们的信念和我们的情操去鼓舞儿童的思想与情感的事。

苏霍姆林斯基从来不给小学的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如果儿童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他就说:“你试一试重做一遍,只要下点儿功夫,你就一定能做好。现在还没有给你打分数,你再努点儿力,就一定能得到好分数。要是你有哪一道题不懂,明天上课前到学校里来,咱们一起想一想。”上课前的半小时,是他跟学生一起进行最有趣的脑力劳动的时间,同时也是他跟学生的心灵相互交往的幸福时刻。在这半小时里,儿童是带着苦恼来找他的。要知道,儿童不会做功课,没有收获,是真正的痛苦。清晨,在校园里一棵繁花盛开的苹果树下,苏霍姆林斯基跟三年级学生尤拉坐在一起。他们面前有一道应用题,必须把它解答出来。苏霍姆林斯基帮助尤拉随时拨正思路航向。终于,尤拉发现了真理,内心充满了喜悦,觉得在认识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尤拉感到很幸福,苦恼消失了。

21天共读,我们远不止读了一本书。在我每天差不多半个小时的语音领读中,经常会引入一些这样的书籍和故事来佐证我的观点,引起读友的拓展阅读和思考。共读中我们形成共识:其实,无论是大城市还是边远山村,每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充满期待的家庭,乃至家族;每个家庭乃至家族,都希望他们的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教师的,做得好,可能成为学生生命中的“贵人”;做得不好,也可能成为学生生命中的“罪人”。我们一辈子都在寻找知己,我们有没有想过,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知己。我们要把我们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引领孩子的成长、助推孩子的成功上,我们要成为孩子一辈子遇到的最棒的老师。我们没有理由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成功。我们要和孩子们一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当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都用这样的心态面对班上的每一名学生时,教育就变得温暖起来。

当然,领读中我还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让每一个孩子得到爱”中的“每一个”,当然也包括教师自己的孩子。

教育工作的韧性:

克服困难的勇气

21天共读中,我们荣幸邀请到了两位伴读嘉宾,一位是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一位是湖南卫视节目主持人梁艺。

“他在网上征集民意,为中国教育仗义执言;他在网下开展实验,为素质教育探寻新路。他自费创办的教育在线网站成为中国最大的‘网上教师培训学院';他主持开展的新教育实验被誉为中国的‘新希望工程’。他带领志愿者每年赴西部义务支教,他几乎每个双休日都在全国奔走‘传道’。他是教育的理想主义者,也是理想教育的践行人。”这是当年中央电视台对“感动中国”候选人朱永新老师的介绍。如今的朱老师身份变了,但他的“新教育之梦”仍在继续。朱老师用自己对“新教育”20年不懈追求的故事,再一次点燃了参与共读教师的理想与激情,让大家知道,教育原来可以如此美丽,教师原来可以如此生活。

出生于1979年的湖南卫视主持人梁艺,讲述了她生命坚韧的亲身经历。人生前半程,她顺风顺水,学习优异,工作光鲜,成为著名电视台星光熠熠的主持人。但22岁那年,上天和她开了个玩笑,让她从此只能与轮椅为伴。她在轮椅上学习,考上研究生;在轮椅上工作,成为中国首位轮椅上的女主播;在轮椅上做公益,帮助像她一样的残障人士。她自信开朗,被冠以“阳光梁艺”的称号,获得“全球热爱生命奖”。梁艺用她的故事,和弗兰克尔在书中讲述的纳粹集中营中的故事交相辉映,启发我们拥有积极的心态,在人生至暗时刻,多坚持一会儿,勇敢地去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与苦难;启发我们,与其悲观叹息,不如用歌声去面对人生的苦难。事实上,教育工作中,并没有那么多苦难,而困难挫折在所难免。这些困难挫折,在真正的苦难面前,都可以像蛛丝一样轻轻抹去。诚如读友刘娟所说:“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我认为就是我们要能够学会转化苦难。弗兰克尔说当痛苦被赋予了意义,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是啊,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创伤对人的负面影响,还要看到实际上人是有积极应对创伤的能力和智慧的。作为教师,我们可以用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与学生分享。一切的遭遇都可以被转化,一切的经历都有价值和意义!”

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希望通过这21天的共读,我和700多位读友老师都能够更加牢固地将“好读书、读好书”作为一名教师的良好习惯。教师理应成为读书人,甚至只做读书人还不够,还要做领读者。因为我们面对的就是一个个走进学校的读书郎。真知总在书中,忽微忽著;精神永存行间,时隐时现。如果有人问我从教32年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我的答案是:我还算得上是一个读书人。

[作者系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党委书记、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2年10月19日第9版

作者:袁卫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