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家乡的童谣故事有哪些

2022-10-29 19:43 作者:西行探宝 围观:

恐怖的童谣(民间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西行探宝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家乡的童谣故事有哪些1

凶案网的“恐怖童谣”

美国得克萨斯州一个奇案网站的点击率飙升。得州退休警长西本思经常光顾该网站。一天晚上,一个奇怪的帖子引起了他的注意。网页上出现了一首诡异的童谣,这是一首欧洲的古老儿歌《鹅妈妈童谣》,西本思调查了发帖者的IP地址,发现这个人来自加州与墨西哥接壤的小镇马尔顿——居然会是马尔顿!

西本思之所以对马尔顿这个名字印象深刻,是因为退休后的两年,他曾经和一帮“恐怖童谣”的爱好者结伴去了欧亚等地收集素材,途经小镇马尔顿。在那里,他听闻了当地近几年来发生的诡异连环失踪案,他对那些新闻报道的内容至今记忆犹新。

第二天,心怀疑虑的西本思马上从警局调出了一桩1996年的陈案。资料显示,1996年2月,马尔顿镇的老匹克一家人在一个月内接连失踪,只有他七岁的小女儿得以幸免。而西本思通过马尔顿警局的老同学克拉苏,调查了当地的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最后确认那个发帖人居然就是那个幸存的小女儿海伦。按照时间推算,海伦今年应该20岁了。

当年负责老匹克一家案子的警官就是克拉苏,警方怀疑这是—起刑事案件。因为老匹克一家是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分别失踪的,并且没有留下一丝线索,警方最终只能把它当成悬案处理,而当时的幸存者海伦则被一家孤儿院收养,现在在当地的一家洗衣店工作。这件案子影响很大,老匹克的房子也成了小镇有名的“鬼屋”,没人敢靠近。

西本思向克拉苏展示了那首海伦贴在网上的童谣:“我的妈妈杀了我,我的爸爸在吃我,我的姊妹坐在餐桌底,捡起我的骨头,埋到冰冷的石碑下。”克拉苏大惊:“这太诡异了,世界上真有这么巧的事?”克拉苏向西本思演示了老匹克一家人失踪的顺序:老匹克的前妻病逝之后,又娶了一个女人罗拉,罗拉还带来了一个女孩海伦。老匹克有两个儿子,加在一起是五口人,先是小儿子失踪了,接下来是大儿子,再后来是老匹克,最后是继母,幸存的只有继母带来的小女孩海伦。

“如果真像那个童谣说的那样,那真是太恐怖了,要是他们的尸体被做成食物,只剩下骨头,这将是一起复杂的陈年白骨案,怪不得当初找不到尸体。也许那个海伦就是最后的线索!”西本思若有所思。

西本思和克拉苏找到了海伦。海伦说,她在网站上写那个故事只是觉得有趣:西本思让她回忆一下10年前的事情,海伦却说自己早忘记了,她的脑海里只有一些记忆碎片,无论怎样都串不起来。至于那首《鹅妈妈童谣》和注解故事,海伦说,自己是在家里的一本旧书上看到的,那本书上有很多离奇的童谣,每首童谣下都有一个故事作为注解,她就挑了一组发到了网上。

这一点西本思可以肯定,那些古老的鹅妈妈恐怖童谣和注解故事,的确在200年前就已经存在,但海伦发帖子的行为绝不是那么简单。她的失忆是有原因的,医学上称之为突发事件性失忆障碍,它和车祸失忆症、绑架失忆症一样,都是患者在突发性意外打击和强烈的刺激下,发生的脑神经海马体记忆障碍。也就是说海伦一定是受到了某种刺激,而她残存的记忆碎片和那首童谣产生了潜意识的共鸣,所以她才在网上发了那首童谣。

克拉苏同意西本思的论断,海伦有可能是a整个事件的目击者,现在的关键是找出尸骨。根据那个故事的描述,尸骨应该是埋在某个墓碑下的。但是,在当地风俗中,掘墓是对死者的大不敬。而老匹克一家人,只有他的原配妻子留下了墓碑。西本思对海伦说出了自己的推断,海伦也想找回记忆,弄清楚自己的童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便同意掘墓。

警察挖开了老匹克原配妻子的墓地。结果让在场的人都毛骨悚然,在墓穴深处,他们挖出了一堆白骨,包括头骨、胫骨、髌骨等。经过DNA测定,这些白骨分属于五个人,这个数目正好跟老匹克一家死亡和失踪的人数一致:而其中有两人和另外两人的DNA相似度非常高,初步判定存在血缘关系。西本思推断,这四人应该分别是老匹克、前妻和两个儿子,剩下的那块腿骨可能属于继母。为了证实他的推断,警方从老匹克的家里找出这些人的遗物,交给法医鉴定:结果证实,这些白骨就是老匹克一家,包括他自己,他的两个妻子和两个儿子的尸骨。除了他的前妻之外,每块残骨上都有利刃的痕迹。案子有了初步结论:老匹克一家死于分尸性他杀。

随着警方调查的深入,西本思心中那种诡异的感觉越来越强烈,这个恐怖的杀人场景和恐怖童谣的解释故事越来越相像。警方在储藏室的橱柜里发现了大量的苹果腐烂碳化痕迹,这说明故事中的苹果橱柜是真实存在的。就在橱柜前的地上,痕迹科警员提取了微量的脑髓痕迹,根据排查,可以判定这里就是第一现场:DNA显示,死者是老匹克的两个儿子,也就是海伦的哥哥,他们是最初的遇害者。

那么到底是谁杀了他们,动机是什么?根据恐怖童谣的提示,西本思断定凶手就是继母,也就是海伦的亲生母亲,可她为什么要杀两个男孩呢?接下来警方的调查给出答案,他们在海伦童年的内衣上提取了她两个哥哥的混合精斑,让他们震惊的是,上面居然也有老匹克的DNA精斑。

西本思推断,继母带着年幼的女儿海伦嫁到老匹克家,结果海伦不仅遭到了两个哥哥的轮奸,而且还遭到了继父老匹克的性侵犯。为了报复,继母杀死了两个继子,最后又杀死丈夫,而幼年的海伦恰恰是那场杀人分尸食人惨剧的目击者,甚至有可能还是参与者,结果导致她的脑神经受到强烈刺激从而失忆。

推论虽然有一定道理,但联邦调查局的警官认为,这是西本思在恐怖童谣的诱导下先入为主,如果继母是凶手,为什么她的腿骨也出现在墓中,她应该已经死了。而且作为一个女人,继母为什么会采取极端残忍的方式来处理尸体,还把这样一个大型的分尸案现场处理得滴水不漏,甚至瞒过了当时的警察?

毛骨悚然的真相

西本思建议,重新调查这个女人的身份。资料显示,罗拉生在中美洲加勒比海的一个封闭小岛。1995年,罗拉通过偷渡移居美国,短暂的婚史后,她带着3岁的女儿嫁给了老匹克。罗拉家乡的土居民十分野蛮,当地人相信,只要吃掉死人的肉体,那么他的灵魂就可以安息,直到近年,这些野蛮的习俗才被慢慢废除。而罗拉的父亲就是当地一个大祭司的助手,所以这种风俗在罗拉脑海里根深蒂固。

所有迹象显示,继母有深厚的食人背景,这和现场的杀人手法十分吻合。为了保证幼小的女儿不受侵犯,罗拉相继砍杀这家人,并且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他们的骨头埋到了坟墓里。联邦警员也越来越倾向西本思的推断,但是罗拉的腿骨同样被埋进了坟墓,难道是她自己杀死了自己?对于这一点,西本思和警探们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其中另有隐情?最后,他们决定在幸存者海伦身上寻找突破口,在征得海伦的同意后,联邦调查局心理犯罪科决定对海伦实行催眠,希望她能够回忆出当时的情景,但对于一个患有突发事件性失忆障碍的病人来说,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警方一共对海伦做了11次催眠,只获得一些零散抽象的记忆碎片,没有任何用处。不能揭开继母罗拉死亡之谜,西本思的推理就不能成立,这个案子再次成为悬案。此时,西本思早已回到得克萨斯州的家中,他为这个案子十分苦闷。西本思坚信恐怖童谣的暗示是对的,但事情远非他想的那样,到底继母是怎么死的?难道是海伦干的?西本思很快否定了这个假设,海伦当时只是一个瘦弱的幼女,她不可能杀死人高马大的母亲,而且她也没有杀人动机,就在这时,一封来自日本的邮件让西本思茅塞顿开。

发件人是他的老朋友浅见宏,浅见宏是日本“恐怖童谣”研究会的理事长,西本思曾经详细地把马尔顿小镇的凶案告诉过他。浅见宏在邮件里说,这起案子很像日本幕府时代的著名恐怖童谣“手球歌”中的一首。一语惊醒梦中人,西本思一拍脑袋大叫:“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节!”

日本的“手球歌”流传下来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伊豆半岛的手球歌预言。相传幕府时代,有七个武士战败后跑到一个村子,村民们为了得到武士的财宝而把他们烧死在山洞里。武士们刚来时,曾教会一个小女孩一首歌谣,名字就叫“手球歌”。此后,每当这个小女孩唱起这个童谣,就会有村民死去,从此,这个童谣成了可怕的预言和诅咒。而真正给了西本思启发的,是这个故事的结局。在此后的几百年间,有个聪明的侦探解开了真相:当年有个武士并没死,他砍下自己的手臂,连同同伴的残肢拼凑成7个人,瞒过了检查尸体的村民,实际上死的只有六个人,他自己则暗中杀死村民为同伴报仇。

马尔顿的凶案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于是,警方调查了1996年间全美医院的门诊外科腿伤记录,并终于找出了罗拉的藏身之地。此时的罗拉早已化名科丽亚,和亚利桑那州的一个工程师结婚。面对从天而降的警察,罗拉好像如释重负。据她交代,当年海伦不但被老匹克父子强暴,每天还遭到虐待;老匹克是小镇有名的恶霸,她忍无可忍。而她杀人的灵感就是来自那首古老的《鹅妈妈童谣》。为了不引起老匹克怀疑,罗拉先杀死了他的小儿子,然后又杀死了他的大儿子,最后结果了老匹克。杀人后,罗拉极度崩溃,她甚至疯狂地想杀死女儿海伦,然后自杀,但她不忍下手。最后,罗拉决定砍下自己的左小腿一起埋进坟墓,这样即使有一天东窗事发,警察也会认为她已经死了。

家乡的童谣故事有哪些2

重阳节儿歌童谣、传说故事

重阳节儿歌童谣

1、重阳到,重阳到,爷爷奶奶节日好,我们非常感谢您,向你们节日问个好。

2、红叶飘,黄叶飘,蓝天高高白云绕。九月九,重阳节,我跟爷爷来登高。我们俩,手拉手,上山顶四下瞧。

3、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饮菊酒,戴上茱萸避邪恶,吃了花糕多长寿。

4、小风车啊转呀转呀转得欢,今天正好赶上一个有风的天。 闯东邻啊转西院,找来好伙伴。 你我都拿小风车啊,开呀开心颜。转来了野花满山,转来了清清山泉,转来我多少梦幻。等到我长大的时候,再造那大风车儿,让风车抽水又发电。

尊老歌

小朋友们要知道,尊敬长辈品德好。

见了长辈问声好,礼貌用语不可少。

乘车主动来让座,老人有难我来帮。

家务小事学着干,休息在家不乱跑。

人见人爱好学生,孝敬长辈要记牢。

孝敬歌

学做菜,会洗衣,家务劳动要学习。

食和物,放整齐,自己事情自己做。

不挑吃,不挑穿,粮食水电要珍惜。

孝父母,敬长辈,点滴事情小做起。

感恩孝亲歌

中华美德传,百善孝为先。

父母养育我,恩情大如天。

规范己言行,懂事又能干。

儿女多行孝,双亲喜开颜。

关爱天天驻我家

一棵树儿开满花,树儿好像是我家。

爷爷是根他最大,奶奶并肩乐哈哈。

爸爸妈妈是枝干,我是枝丫一朵花。

树儿树儿充满爱,关爱天天驻我家。

《好娃娃》

爷爷年龄大呀,嘴里缺颗牙,

我为爷爷倒杯茶,爷爷笑哈哈。

奶奶年龄大呀,头发白花花,

我为奶奶搬凳坐,奶奶笑哈哈。

爸爸和妈妈呀,齐声把我夸,

尊敬老人有礼貌呀是个好娃娃

重阳节由来的传说故事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恒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

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恒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恒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

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恒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费长房给恒景一把降妖青龙剑。

恒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恒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恒景面前。

恒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恒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恒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

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恒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

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恒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重阳节诗词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唐·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赏析: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4、《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赏析: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5、《满江红·喜遇重阳》

清·宋江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 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赏析:群雄“开怀痛饮”之时,宋江显然想得远些。先强调弟兄情分再是为众人的前程的忧虑和思考。重阳节饮酒赏菊。宋江在这时候吟出“降诏”,“招安”自然为英雄们的悲剧打下了伏笔。宋江将时光催人老的恐慌,轻松消解进了佳节带来的神清气爽,这是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6、《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赏析: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首联二句概言边塞无事,重阳佳节,众人按照传统的庆祝方式,喝酒登高,一派和熙欢乐之景。“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颔联二句意指封常清治军雷厉风行,又能在和平时期时刻保持谨慎。“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颈联二句是诗人信手描写节日里战士们的欢愉活动,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笛声、歌声里都蕴含着深深的思乡之情。“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尾联二句是称颂在封常清的英明领导下,边境安宁,因而将士们能在重阳佳节高歌豪饮。

7、《九日龙山饮》

唐·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赏析:在咏菊诗中,“龙山之会”、“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愤懑、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

8、《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赏析:九月九日,勉强登高,却无人送酒同欢,遥想故园的菊花,大概在战场旁,寂寞地开放吧。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想和思旧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的情怀。

到了重阳,文人墨客,则常常诗思泉涌,情感难抑。南陈诗人江总的《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赋韵》和唐代诗人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就是两首著名的重阳佳作。

9、《蜀中九日 》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赏析: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之问:“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0、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赏析: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这一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耐人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11、 《贺新郎·九日》

宋·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赏析:少年时自负才高八斗,哪知世人不辨良玉瓦砾(从后面一句 “常恨世人”解),我这满腹经纶生花妙笔,随着年华,渐渐凋谢,年轻时的愤懑不满,都落成了满怀的萧瑟。只好空望着北去的大雁,无尽的黄昏。

12、 《九日五首·其一》

唐·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赏析:表现了诗人浓烈的生活情趣。诗人在客中,重阳到来,一时兴致勃发,抱病登台,独酌杯酒,欣赏九秋佳色。诗人酷好饮酒、热爱生活的情态,便在诗行中活现。

13、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宋·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赏析:汉文帝筑有一座高高的望仙台,这天登临时曙色正要散开。三晋的云山都向着北方,二陵的风雨从东边过来。当年守关的令尹谁认识?河上公一去就不再回来。不如就近寻找彭泽宰,一起畅饮陶醉在菊花酒杯中。

14、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赏析:白居易这首《重阳席上赋白菊》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此诗一、二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无限的欣喜;三、四两句是采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15、《折桂令·九日》

清·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赏析:这首小令,既写“重阳”的美好,更写了游子的愁肠。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同时万物也开始萧疏。大雁南归,更易引发游子思乡。秋野丰美多姿,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前三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意思是说,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的游子思念故家。这是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出达出困倦游子对家的思念。

家乡的童谣故事有哪些3

文/ 张亚宏

路过小城的幼儿园,看到里面在认真上课的小朋友,我不禁心想:现在孩子的童年生活都是在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中度过的,最多的室外游戏就是去游乐场,哪像儿时的自己,和小伙伴做的游戏便是团泥巴、打弹珠、丢沙包、过家家······而在童年游戏中最深的记忆就是与玩伴一起吟唱那些朗朗上口的童谣,甚至还总被妈妈教育:“看你背歌词比背书还快!”


童谣里,有妈妈暖暖的怀抱,有姥姥、奶奶的宠爱叮咛,有和小伙伴们的嬉戏打闹,有我们成长的种种印记。岁月飞逝,时光流转,伴着浓浓乡音,经典代代流传。它像一股清泉,在身体里缓缓流淌,像一束阳光,在心底闪闪发亮。

提到儿时的童谣,每每听到,总觉得温暖而亲切。依稀记得在一个月圆的晚上,姥姥把我背在她的背上,我便一边看着天上那轮圆盘似的月亮,一边听l姥姥哄我睡觉的童谣:“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口唱大戏······”姥姥一遍一遍的重复着童谣,我在她的背上便甜蜜的睡着了。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唱一方歌,传统习俗文化在家乡人心中根深蒂固。家乡的童谣短小精悍、简洁朴实、通俗易懂,吟唱起来朗朗上口。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你要是不会几句童谣,你都落伍了,就跟别人玩不到一起去,就算是斗个嘴你都斗不赢!玩伴经常一起诵童谣,或是一起齐声念唱,或是一句句的接龙,每次都会玩得不亦乐乎。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和经济的发展,现在吟唱童谣的人越来越少,自然也就渐渐的淡忘了儿时的那些童谣。

很多儿时的童谣,现在已经记不起来了。有一些可以读出来,但却不知道如何用文字来表达。这些陪伴着我们整个童年时光的童谣,大都是在我们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下或牙牙学语时习得的,只觉得念起来很顺口。现在回过头来想,这些童谣中,蕴含着一些生活常态,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老一辈人的大智慧。

今天就让我们坐着时光机,回到难忘的童年时光,一起听听那曾经欢笑着唱过的童谣,感受记忆中那些熟悉的童谣吧······


家长里短型


小时候家长里短型的童谣听到的、唱过的有许多,在小编的记忆里,最耳熟能详的要数下面这些: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 滚下来······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口唱大戏。请闺女,唤女婿,外甥女也要去,没穿的、没戴的,夹袄儿套了个坎肩子。

······

别看只是一些普普通通的童谣,但是也道出了村里生活中的家长里短,比如:“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 滚下来······”也就是说,在中国的旧时代,大多数普通家庭用油灯来照明,而在那时,他们通常使用从动物脂肪中提取的油脂加热来点燃照明,所以旧时代的老鼠会从灯台上偷油。

在那物质贫乏的年代还有那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里,感觉什么都能和童谣联系起来。


民俗民风型


每当过年过节,或是冬天到来之时,总会唱起这些妈妈教过的民俗童谣,这些民俗童谣其实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就像童谣《九九歌》一样,生动地记录了从冬至到来年春分的气候环境等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农业活动的规律。通过吟唱童谣,人们可以尽早的知道天气的变化,就不会耽误农时了。因各地的气候环境不同,这首童谣的版本也很多,但都是在朴素的词句中洋溢出盎然的生机。


儿童玩耍型


在那个全村的小伙伴几乎没有玩具的年代,聚在一起玩游戏时,就更离不开童谣了。


小皮球,香蕉梨,马莲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这是女孩子跳皮筋所配的童谣:女孩们三五成群,在一根充满弹性的皮筋上变换着花样有节奏的跳着。


还有那乡下、城市,乃至全国的小朋友们嘴里都念过的童谣:丢,丢,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从六十年代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发生过变化,一年一年的传承了下来。

不知你是否想起小时候与小伙伴玩跳皮筋、丢手绢的时光呢?


富有年代型


每一个时代的语言、文化,都会反映出那一时期的社会现状。以下的这些童谣,就真实的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状。

小分头,二两油,搞对象,不发愁。(解放初期)

分儿,分儿,社员的命根儿;没分就没有棒子糁儿。(人民公社时期)

学习李向阳,坚决不投降,敌人来抓我,我就上高墙,高墙不顶用,我就钻地洞,地洞有枪声,消灭日本兵。

······


这些童谣虽传唱于儿童之间,但那些词句却叙说了当时的现象和一些事物的特征。

幽默调侃型


大头,大头,下雨不发愁,人家有伞,他有大头······

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了个猪八戒。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了个沙和尚。沙和尚,挑着箩,后面跟了个老妖婆。

······


那时候不知道啥叫相依为命,但潜意识里会知道大的要保护小的。农忙时,姥姥把我和妹妹锁在家里。醒来不见家里的大人,院门也反锁着就开始哭,妹妹醒了也跟着哭,最后不知所措的我就想起了一些童谣来逗妹妹开心,最后又渐渐睡去,不知儿时的你有没有用这些童谣调侃过自己的小伙伴或者是哄睡自己的弟弟妹妹呢?!

一首首童谣,口口相传,陪伴我们度过童年。它们或古老睿智,或生动风趣,或简洁直白。已不仅是人们口中娱乐的童谣,更是我们代代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


现如今,儿时的童谣已渐渐远去,童年、童谣、岁月都渐行渐远,随着时间消逝和社会的变化,长大后的我们慢慢成为了自己眼中所谓的“大人”,却也慢慢丢失了一些童真,但唯有记忆却灿烂如新。只要回忆起来便会满是快乐,童谣就如生活中的缕缕阳光,曾伴着我们一路成长,是遗留在我们心中的快乐源泉。童谣用方言念出来才有趣,小时候念着有趣,现在念就都是回忆。那些和我一起玩游戏、唱童谣的伙伴们,你们还好吗?那些朗朗上口的方言童谣,你可曾还记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