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玉佩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2022-10-29 19:37 作者:平侃楚味 围观:

「文物传奇」驭龙的楚人——神人乘龙形玉佩,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平侃楚味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玉佩的感人故事有哪些1

【文物传奇】驭龙的楚人——神人乘龙形玉佩

文/张卫平

凤凰,是楚人的图腾,但龙凤呈祥则是源远流长最中国化的故事,饱含着非常祥瑞的寓意。不过,楚人即使让龙走进了楚人的精神世界,但楚人仍然觉得从老家中原远道而来的图腾,比不上飞腾而灵异的神鸟——凤凰。

于是,考古人员从荆州楚墓中出土了许多凤鸟与龙造型的玉器。我们知道,北方古人尊龙,南方楚人崇凤又尊龙。

早在商周时期,凤就被尊崇为神鸟。而在楚国,凤鸟更是为楚人所崇拜,是楚国的图腾。

在荆州熊家冢楚墓里出土了一件造型优美的神人乘龙形玉佩。这条巨龙呈“W”字形,饰谷纹、云纹和涡纹,原为黄绿色,玉器表面因受沁呈灰白色,非常神奇的是龙尾上站立着一个神人,双手放在腹前,衣右祍,袍子上有方块形网纹。

神人乘龙形玉佩——战国早期玉佩饰 荆州市熊家冢楚墓出土 11.7厘米、宽7.9厘米、厚0.4I厘米 荆州博物馆藏

经考古专家研究,立在巨龙尾巴上的神人穿着楚人服饰。

非常有意思的是,这条巨龙的背上居然还有一个凤头,龙、凤与楚人聚合成一个奇妙的组合,在表现出一种特殊和谐之美的同时,还给人以思考的空间。

我想,这件神人乘龙形玉佩也许就是楚人“不服周”的霸气之所在吧!

玉佩的感人故事有哪些2

我终于等到您了,如果喜欢我的故事,请加关注!下次回来不迷路。

私塾放假后,陶育回到家里,多日没有回家,十分冷清。他忙前忙后,里外收拾了一番,才像是一个家庭。#聊斋故事#

陶育父母早逝,孤身一人,虽然学识超群,但还是一个穷秀才,每天只能凑活着过日子。

外面飘着雪花,眼看明天就是大年三十,陶育就前往集市上去了。

陶育买了一些过年的东西,自己随便做了些饭菜,填饱肚子,就上床休息了。

一会儿,忽然传来了敲门声,心想:这个时候,我一个光棍,谁来找我?

他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个女子,一身粗布衣服,头上戴着一顶破毡帽,冻得浑身发抖,慌慌张张地就挤进了屋子。

陶育正要询问,女子自言自语道:“这鬼天气,冻死人了。”说着,抖动身上的雪花,拿下毡帽。

他此时才看清楚,好一张俊俏的面孔。急忙问道:“你是哪里来的?我怎么没有见过你?”

这时,女子已经坐在了床边,急忙站起来说:“大哥,我从亲戚家回来,我前往疙瘩湾回家过年,路太远了,又遇到下雪,求你借住一宿,明天早上雪停了就走。”

陶育看见女子可怜兮兮的样子,难为情地说:“我这小家,孤身一人,恐怕多有不便。”

女子笑着说:“你就叫我圆圆吧!我不讲究,你别嫌弃,我凑活一下。”说着就脱掉了外面的破衣服。

陶育一看,吃惊不小。圆圆身穿粉色长袍,亭亭玉立,俨然一个大家闺秀。她急忙转身收拾屋子,一会儿,做了饭菜,端了过来。

陶育一看,食欲大开,一时高兴不已。圆圆热情大方,口齿伶俐,一点也不生疏,吃饭的时候,两个人的话就多了起来。

陶育一时心里热乎,看着眼前的女子,急忙大献殷勤。女子风情万种,性格开朗,就像一个美满的家庭,两个人你言我语,不觉互相有了好感,晚上就住在了一起。

第二天早上,就是大年三十。外面的雪下了一天一夜,差不多有半尺厚,还没有停。

女子没有走的意思,陶育看着天气,也不好催促,其实心里也不愿让她离开,园园就这样住下了。

大雪一直下了三天,他们就在一起过了年。这个新年,是陶育最高兴的一次。他一直梦想着有一个完整的家,贫穷压得他翻不过身来。

从此,园园也就住在了陶家。圆圆为人大方,聪明贤惠,持家有方,邻里都非常喜欢。不到一年时间,这个家里要啥有啥,已经成了数一数二的富有人家。

圆圆还生了两个儿子,长得虎头虎脑,着实令人喜欢。陶育也再没有去私塾,过起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他问圆圆道:“你哪里来得这么多钱?”圆圆慷慨地说:“我娘家有家底,你不要管了。”陶育本来想去看看岳长,圆圆一直借故推辞,也就不了了之。

时间长了,外人看到陶家的一切变化,就众说纷纭,有人怀疑圆圆来路不明,有人说圆圆是个妖怪。

育开始也没有在意,对圆圆十分相信,时间久了,他心里难免想得多了。

有一天,陶育假装外出有事,就在村口暗中隐藏,想看个究竟。他看见圆圆出来,就一直悄悄地尾随其后。

没有想到,圆圆一个人竟然向西山走去,陶育心里觉得有点蹊跷,就一直跟着。圆圆穿山越岭,最后进了一个山洞,陶育在草丛中趴着。

等了一个时辰,圆圆出来了,听见她大声喊道:“你出来吧!我知道你跟过来了!”陶育吓得低头不语。

圆圆笑着说:“你我夫妻一场,我也不瞒你了。其实我是一个白狐,仰慕先生为人,特意栖身你的怀抱,没有害你的意思。”

他们回到家里,圆圆拉住陶育的手说:“我父亲告诉我,我在人间尘缘未了,和你前世有缘,曾经有恩与我家,报答你的恩德是我应该的。如果你嫌弃,我现在就可以走了。”

陶育急忙说:“我没有嫌弃你的意思,感激还来不及。”

又过了两年,圆圆说:“男子汉大丈夫应该有自己的前途,你饱读诗书,才学出众,应该考取功名,将来也好光宗耀祖。”

陶育叹息道:“考取功名是我一生的心愿,只因家庭贫困,就一直这么拖着。”从此陶育专心做功课,圆圆料理家务。

到了秋试时间,陶育进京科考,连考三场,自己觉得也比较顺利,心里牵挂着家里,就急急忙忙地回家了。

他刚进家门,忽然外面吹吹打打,县衙送来了喜报,他考取了三甲进士。一时,惊动了整个村子,圆圆跑前跑后招呼来人,摆设酒宴,邀请村子里的邻居,热闹异常。

两个月后,陶育官授淮清县令,带着圆圆和孩子一同赴任了。

八年后,有一天,陶育从县衙回家,圆圆准备了一只丰盛的酒菜。

酒席上,园园连敬丈夫三杯,叹息道:“你我恩爱夫妻十几年,我也享受了人间的天伦之乐,心里十分满足。明天我就要走,今生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

陶育惊讶地问道:“其实我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但无从所适。”说完两个人抱头痛哭,难舍难离,催人泪下。

圆圆临走时,送给丈夫一个玉佩,她说:“这是仙家之物,已经有了仙气,你随身佩戴着,可保平安。”

圆圆走后,陶育整理床铺,在床下发现了无数的金银,他知道是圆圆留下的。

后来,有一天,陶育出任广西巡抚,路上遭遇一伙土匪,三十几个土匪包围了他们,既要抢夺财物,又要杀人害命。

情急之下,陶育想到了玉佩,就拿了出来。忽然一道白光把车马和家人笼罩,瞬间全都没有了知觉。

他们醒来以后,发现已经穿越到了广西地界,相距刚才的地方千里之遥,家人和财物都安然无恙。

陶育才知道仙家之宝的厉害,其实不同凡响,一直十分珍惜,出来不轻易拿出来示人。

后来,他的两个儿子都非常有出息,大儿子叫方廷,做了按察使,小儿子叫方恺做了太守。

陶育告老还乡后,隐居山林,过起来神仙一样的日子。


作者致力于民间文学的创作,写作不易,版权所有。如果喜欢我的故事,请加关注,留下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提醒】:本故事纯属虚构,取材于民间故事、传说、怪谈等素材,旨在传承和发展中国民间文化,切忌和封建迷信联系!

新聊斋故事:大老婆欺负小妾,竟然成了木头人,他在耳边说了句话

新聊斋故事:地仙报恩,娶了三个花妖老婆,妻子:这些年多亏你了

新聊斋故事:狐仙孝敬公婆,丈夫恩将仇报,狐仙:不准侮辱我丈夫

聊斋故事:救了妇人和孩子,天帝封他为神,六郎:我不能与你见面

玉佩的感人故事有哪些3

明朝万历年间,在一个名叫隋武县的地方,有2户人家。一家姓吴,家中有个六岁的女儿,小名青衣,一家三口以做豆腐为生,就在他家豆腐坊隔壁有一间小饭馆。店主姓胡,家中有一个八岁的儿子,名叫嘉宝。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2户人家就一墙之隔。除了生意上相互扶持,两个孩子更是青梅竹马,感情深厚。街上的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

嘉宝总是担任起护花使者的角色,小心翼翼地守护着青衣。胡老板一看,嘿,咱们两户本来就亲如一家,现在孩子们也这样要好,干脆就来个亲上加亲。

于是,在一次家庭聚会时,胡老板趁机就向青衣他爹提出给俩孩子定个娃娃亲,青衣他爹欣然同意。胡老板当即取出一对鸳鸯玉佩,上面分别刻有两个孩子的名字。胡老板将刻有嘉宝名字的玉佩交给了吴家,而自己家则留下了刻有青衣名字的玉佩。两个孩子的婚事就这样说定了,岂料就在这一年,祸事降临在了隋武县。

从三月份春耕开始,老天就没降下一滴雨,田里裂开的口子,能吞下人的半条腿。没有水,人们勉强种下的苗都旱死了。好不容易支撑到8月,一场山洪又袭击了隋武县,这一旱一涝,县里大部分人家都支撑不下去了,其中也包括吴胡两家。先是胡家人们吃饭都成问题,哪还有闲钱来光顾他家的饭馆。因此胡家饭馆很快就倒闭了,两口子没办法一番商议之后,决定投奔千里之外的表兄家。胡家人走后不到半个月,县城里又爆发了瘟疫,陆陆续续有人死去。

人们开始纷纷逃离隋武县,吴家两口子没办法也带着女儿踏上了逃荒之路。原本想着凭借他们做豆腐的手艺,逃到哪里都还能混口饭吃呢。走到半路吴氏夫妻就双双病倒了。他们明白自己这是感染了瘟疫,命不久矣。这一天,他们来到一个叫静宁县的地方,就再也支撑不下去了。夫妻二人凄惨地躺在路旁,旁边立着个纸板,上面书写着自己一家的来历,以及希望有好心人能够买走青衣,价格是两副棺材钱。

这也是两口子的无奈之举。这样既给青衣寻了个去处,又使自己不至于暴尸荒野。六岁的青衣懵懂无知,只知道跪在母亲旁边涕哭不已,旁边的群众纷纷摇头叹息,真是太惨了。恰巧季县令家的夫人去新国寺烧香归来时,路过这里,看见这一家子凄惨的境地,又见到生的可爱的青衣着实喜爱。于是当即跟吴氏夫妻表示要收养青衣。吴氏夫妻见孩子有了去处,放心地闭上了双眼。季夫人又派人将二人好好安葬,随后带着青衣回到了季府。

季羡林回到家,见到这样一个漂亮乖巧的娃娃,也是欣喜不已。原来季羡林与夫人举案齐眉,感情甚多。唯一遗憾的是夫妻二人成亲多年,却没有子嗣,县令又不肯纳妾,季夫人只好常常去新国寺烧香拜佛,希望菩萨能赐给自己一个孩子。

如今得到这么一个漂亮的女娃娃,虽不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但善良的季县令和夫人也一直将他当做亲生女儿般看待,并给他取名季云。或许是因为好人有好报吧。几年之后,季夫人连续生下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夫妻二人认为这是季云给他们带来的福气,因此对她更是疼爱有加。

就这样,在季羡林夫妻的关爱下,季云无忧无虑地长大了,十年后已是16岁芳龄,出落的亭亭玉立的季云带着弟弟妹妹们游玩踏青。夕阳西下,一行人尽兴而归。归途中,将要路过父母的坟墓,季云想着自己平时极少出府,现在顺路,便想去祭拜一下父母,于是让其他人先行。自己只带着个贴身小丫鬟拐进了路边的荒草堆里。

这些年,季夫人从未隐瞒过她的身世,每逢忌日什么的,也都让季云前来祭拜。因此,吴氏夫妻的坟墓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跟周围其他的荒坟堆子完全不一样。待到季云抹着眼泪,再回到大路上时,天已擦黑,丫鬟催促她赶紧往前走。刚走了没几步,迎面来了几个醉醺醺的酒鬼,看那样子应该也是出来踏青的读书人。

几人见到前面袅袅袅走来一位梨花带雨的美人,顿时骨头都酥了。趁着酒精上前就拦住了季云主仆。丫鬟大声呵斥道,你们想干什么?其中一人手臂一扬,可怜的小丫鬟就被扒拉到一边去了。见识不对,丫鬟大声喊着救命,而这几个人充耳不闻。他们围着季云步步逼近。季云握紧了袖子里藏着的匕首,她是个外柔内刚的女子。必要时她宁愿选择自尽,也不会受这些人的侮辱。危急时刻,只听见身后一声呵护,你们要干什么?接着一个人影冲上前来,将季云挡在自己身后。那几人定了定神,喊道,傅承安,你才来咱们书院几天就要来管爷爷们的闲事儿,赶紧观看,别坏了咱们的兴致。只见那名叫傅承安的书生正色道,你们这些斯文败类做出如此行径,真是败坏咱们书院的名声。奉劝你们赶紧离开,不要再骚扰这位小姐。

那几人不耐烦了,口中骂骂咧咧就扑了上来,与傅承安扭打在一起。这季云也不是个娇滴滴的美人灯,她和丫鬟捡了根木棒,时不时地从背后抽打那些败类,一帮人陷入混战之中。正纠缠间猛听到一声怒吼,大小姐,我来了。原来是弟弟,妹妹们见大姐许久没回来,哭闹着要找姐姐,同行的老家人也担心他主仆二人在野外出事,于是安置好孩子们,自己翻身寻了回来。谁知走到这里,就看到前面一帮人吵吵闹闹,小姐妹二人也在其中。老家人一激动,举着木棒就冲了过来,书生们占了下风,纷纷仓皇逃走,定了定心神。季云向傅承安行礼道谢,傅承安赶紧一回礼。在两人的问答间,季云得知傅承安也是趁着春光明媚出来游玩,现在正要急着赶回位于县城的家中。于是季云大方地邀请傅承安乘坐她家的牛车一同回去。傅承安赶紧推辞,连声说道,这与理不合,与理不合。

小丫鬟抿嘴偷笑,这一书生真是迂腐的可爱。老家人对傅承安感激不已,又见小姐发了话,不由分说拉着书生就往前走。来到前面茶寮处,傅承安见还有这么多孩子一起,于是放下心,勉强在外面和老家人并排坐了一行人,晃晃悠悠回到了县城,一直走到县衙附近。傅承安指着前面的府宅,说到了,那就是我家。季云一看,扑哧一声笑了,这不就是在自家隔壁吗?回去以后,老家人跟县令两口子提起今天的事,夫人紧张不已,拉着季云转来转去,看了好几圈,见她毫发无损,才放下心来。又听说是隔壁傅员外家的公子救了女儿,于是两口子商议,决定准备一桌家宴,好好感谢傅员外一家。

傅员外接到县令的请帖欣然前往,他早就想去隔壁拜访,又怕被别人说成是有心攀附。季夫人一见迈进来的傅承安眼前一亮,这孩子生的真是风流倜傥,一表人才。同样,傅夫人一见屏风后转出来的落落大方的季云也是喜欢的不行。两位夫人一见如故,携手坐在一起攀谈起来,言语之间都透露出想要结为儿女亲家的意愿。出去跟两位老爷说,他们也正有此意,于是两家人当即拍板,定下了季云和傅承安的婚事。

季云自从见到傅承安,她欢欢喜喜地准备自己的嫁妆,想要当个最美的新娘子。而傅承安他自然也是喜欢纪云的,并且深知能够娶到季云这样温婉端庄的女子,那是自己的福分。因此对这门婚事也是毫无异议,只是在内心深处,他始终觉得自己对不住某个人,因而时常坐在房里发呆。

傅老爷见状宽慰道,孩子啊,这么多年你找也找了,对方还是杳无音信。八成他们一家在那场瘟疫中早就没了。做人得向前看。季家小姐是个好孩子,你可不能辜负了人家呀。傅承安点点头,爹爹,我知道的。终于到了婚期这一天,季云幸福地出嫁了。婚后二人夫妻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傅承安对季云极其体贴,但季云始终觉得夫君似乎有什么心事,有时会见他一个人躲在书房里长嘘短叹。这一天,傅承安又在书房里暗自伤神。季云鼓起勇气敲开了房门。

郎君,夫妻之间是否应该坦诚相待啊?傅承安正色道,这是自然的。那为何总是见夫君一个人在书房闷闷不乐?夫君有什么心事是不能跟未婚妻诉说的吗?傅承安知道纪云是个倔强女子,如果一旦让他产生误会,那是十匹马,也难以将她拉回头了。于是他赶紧请季云坐下,想了想,便诉说起自己的身世。原来,他并不是富家亲子,而是认领的养子。他原名叫胡嘉宝,家居隋武县,后来天降灾祸。他跟随父母投奔远方的表叔,谁知没过几年,父母双双亡故,表叔家中困难,无力抚养他。恰巧同乡的傅员外,家中无子想要认养一个孩子。

表叔带着他去了傅家,傅夫人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乖巧可爱的孩子。从此他就认了傅家二老为爹娘,改名傅承安。他还记得,以前在胡家时,父母给自己定过一门亲,并且交换了玉佩为凭证。长大以后,他曾经回到隋武县去找过,只是经过那一场天灾和瘟疫之后,以前的老街坊死的死散的散,早已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了。

随着傅承安的讲述,季元的神情越来越激动,傅承安的话解开了隐藏在她心底多年的一个谜题。当年季家夫妇收养他时,她还太小了,只有六岁。虽然在父母的讲述中,她知道自己来自隋武县,也记得父母的姓氏,但是对于当年一直照顾自己的小哥哥,她是已经完全模糊了,没有记忆自己脖子上从小到大就挂着一块玉佩,上面还刻着嘉宝二字。她自然也弄不懂这是什么意思。问母亲此事,她只说是帮自己洗澡时就发现挂在脖子上记事,认为那是吴氏夫妇留给自己孩子的念想,就叮嘱她一直带着。直到成亲之前,她才将玉佩取下,并作为嫁妆带了过来。想到这里,她猛地起身奔向了婚房,傅承安见娘子扭头就走,心里郁闷不已。

他是因为自己是富家养子而嫌弃了吗?此刻,季云双眼通红的又出现在书房门口,手里捧着一个小纸盒子。夫君,你说你以前的名字是叫胡嘉宝。

是,那你可还记得跟你定亲的小姐叫什么名字?傅承安痛苦的闭了闭双眼。当然记得当时父亲特意买了一对鸳鸯玉佩,一块刻上我的名字,家宝一块刻上了她的名字,青衣。

听闻此言,季云用颤抖的双手打开手里的锦盒,一块鸳鸯玉佩正躺在盒子里面,背面刻着两个字儿。嘉宝。夫君,我就是青衣,傅承安惊的目瞪口呆。他赶紧从抽屉里拿出一块一模一样的玉佩,玉佩的背面刻着同样的字体。青衣。

夫妻二人惊喜万分,抱头痛哭。傅夫人听到小两口的哭声,以为二人拌嘴了着,急忙慌的赶过来。傅承安将一切都禀告给母亲。傅夫人听后也是惊叹不已,世间竟真有这样的奇缘。傅承安和季云深深的感叹,如若没有遇到季家和傅家这两户良善之家,夫妻二人是绝对不能再重续前缘的。因此小两口之后一直和和美美,与人为善,尽心尽力的报答两边老人的抚育之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