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有故事的汉字课文图片

2022-10-29 14:57 作者:云中卧龙 围观:

老韩讲了一个故事:伟大的汉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云中卧龙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故事的汉字课文图片1

中国人曾经对自己的文字非常不自信,在外国的拼音文字面前感到无限的羞愧,甚至认为中国的汉字是万恶之源,中国的落后和汉字不无关系。

鲁迅就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在里面”“倘若不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因为汉字的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的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中国的人民,决不会聪明起来,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压榨,理解整个民族的危机。我是自身受汉字苦痛很深的一个人,因此我坚决主张以新文字来替代这种障碍大众进步的汉字。” 

胡适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象形文字的残根余孽能爬出中世纪的茅坑,多少算是救了汉字。”中国人是“又蠢又懒的民族”“一分像人,九分像鬼地不长进民族”“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我以为中国将来应该有拼音的文字。但是文言中单音太多,决不能变成拼音文字。所以必须先用白话文字来代替文言的文字,然后把白话的文字变成拼音的文字。”

蔡元培“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地改用拉丁字母了。”

陈独秀“强烈地主张废除汉字,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惟有先废汉文,且存汉语,而改用罗马字母书之。”

瞿秋白“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

吴玉章——汉字拉丁化的发起者和领导者,从二十世纪初就从政治上将汉字定性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压迫劳苦群众”的工具。

毛泽东也多次指出“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

真的是这样吗?曾几何时,汉字的优越性逐步显露,中国人终于可以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使用汉字的伟大国度。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失传,仅有中国的汉字沿用至今。汉字具有相当高的内敛性和稳定性,现在的中国人可以朗朗上口地读2000年前诗人屈原的楚辞。而英文具有相当高的发散性和不稳定性,它直到400年前才统一了拼写,现在的人们读沙士比亚的原著已困难重重,更不用说读400年前英国诗人乔叟的诗了。

汉字采用八类笔画构成偏旁部首,再用多种方式构成汉字。汉字的形成就是八类笔画按照一定的方式在平面上进行不同的排列与组合,它类似于二维码;拼音字就是把几十个字母按照一定的方式在线性上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它类似于条形码(或一维码)。方块字属于平面符号(或二维符号),拼音字属于线性符号(或一维符号),显然二维符号的信息量要远大于一维符号的信息量,就像二维码所含的信息量要远大于条形码(即一维码)。

汉字的重复利用率非常高,历代积累的汉字总数以万计,康熙字典就收录了4万多个,专家指出常用字仅三千五百个。选取当代的常用字作为学习和使用汉字的重点,是历代历朝整理和教学汉字的一个重要内容。历史上的《三字经》《千字文》都是用当时的常用字编成的识字课本。

中国国家汉字的扫盲标准是1500个字,理工科的大学生一般掌握2000个汉字。就凭这2000个字,大家可以读书、看报、搞科研。只要有小学文化就可以看懂绝大多数文章;有初中文化,其掌握的科学知识,就足以了解绝大多数产品的使用。比如高科技的电脑要求高吧,在中国那些考不上大学的高中生经过一年半载的培训就能熟练操作,一些没有条件上高中的初中生也能做到。

英语是从字母到单词,只有一次组合;而汉语从笔画到汉字,再到单词,是两次组合。汉字偏旁相当于字母,单个汉字相当于单词。一个汉字所占空间比一个单词小,汉字构字部件有1000多个,其中表意的形旁有200个,表声的形旁800多个。按左右与上下两种结构组字就可以轻松组合成200X800X2=320000个汉字。

英文真是笨人的语言,由于在表达方面的缺陷,靠字母的一维线性组合,试图给天下每一事物起一个名字,一种东西就是一个单词。宇宙无穷,英文词汇无穷——可惜人的精力有限!

在英文世界里,没有20000个字别想读报,没有30000个字别想把周刊读顺,大学毕业10年后的职业人士一般都懂80000字。

为什么英语单词的数量会如此之多呢?下面咱们具体看看。英语里,猪肉(pork)和猪和肉(pig,meat)没有丝毫关系。猪肉、羊肉、牛肉(pork,mutton,beef)也没有些许联系。公鸡是cock,母鸡是hen,小鸡是chicken,这就是鸡的一家子。能看出公母和大小吗?彼此毫无关联,真是愚蠢,让人受不了。不难发现:英语里的多种名词和它的分解词没有丝毫关联。英语词汇的主体就是这样的。新事物出现,新词汇发明,新词汇与原有词汇基本无关。上百万的英语单词就是这样出来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事物的复杂化程度越来越高,用以描述事物的词汇也必然越来越多。人类目前面临着知识爆炸的问题。各种新生事物及相关知识层出不穷,特别是专业化知识的高度发展。各种专业性名词呈爆炸性增长的趋势,现在英语词汇量已突破100万,普通人一辈子也记不完。据统计,英语每年还有1至2万的新词产生,而且新词汇与原有词汇的关联很小,例如火箭(ROCKET),计算机(COMPUTER)等。可汉语表达这些很轻松,不就是用“火”驱动的“箭”么,会“计算”的“机”么!可英文就不能这么干,不能靠组词,原因是“太长”了。如火箭将成为“FIRE-DRIVEN-ARROW”,计算机将成为“COMPUTAIONAL-MACHINE”等。人的视角有限,太长的字会降低文章的可读性与读者的理解能力。

突然感觉:英语好笨哦。再想想咱们的汉语,基本不必发明新汉字,仅仅依靠原有的汉字组词就可以了。如博客、微信、微博等。即使创造出一些专业性的词汇,也容易根据新词的偏旁来进行大概的理解。目前,所有字母性或拼音性文字都面临着文字体系全面崩溃的危机,而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不受知识爆炸问题困扰的语言,其信息容量是天文数字级别的,远非拼音文字能够比拟的,真是感谢和佩服充满智慧的祖先。

还有,消除歧义也是汉字特长;拼音文字往往造成人名、地名、法律名词等等难以理解,混淆不清。为了消除歧义,有些拼音文字中就不得不夹杂汉字。比如说,韩国的拼音文字谚文中就夹杂汉字,日本拼音文字假名也夹杂汉字。日本推行汉字拼音化最先发现了同音词汇问题,因此紧急刹车,保持拼音文字的假名夹杂汉字现状;韩国也毅然决然地采取果断措施,甚至试图全面恢复使用汉字。

现代所有学科领域,中国都有很好的学者,没听说哪位因汉语“不精确”而搞不好研究的。中国的火箭照样可以精确升空,中国的原子弹照样可以精确爆炸。所有的英文科技文献都可以翻译成汉语。

中国现在正以世界最快的速度复兴。汉语文献影响力正随着国力的增强而在世界范围内增强。未来的,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语将是汉语。

我们应该无比感激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如此宝贵的文化遗产。(作者 韩丽明)

有故事的汉字课文图片2

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教室。

昆虫,仿佛的大自然的精灵,即便很多孩子身居城市之中,也依旧可以看到昆虫们展翅高飞或在树上浅吟低唱。或许也只有昆虫有这样的魅力,能让好动的孩子停下脚步静静地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是啊,孩子比我们更靠近地面,地面才是最吸引它们的。

那说到昆虫,估计很多人都会想起法布尔的《昆虫记》,它是法布尔先生穷尽毕生精力在自然环境下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的结果,但即便现在很多出版社都出版了相关的书籍,可是却都是牢牢根植于原版的《昆虫记》。

但事实上法布尔写《昆虫记》的初衷是为了借其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了昆虫的世界,进而自己去大自然观察、记录昆虫的一举一动,而不仅仅是只停留在他的书籍里去了解昆虫精彩的世界。

11岁的万雨凡领悟到了法布尔的用意,由于自己从小就有饲养各类小动物的宝宝的经历,这也锻炼了其敏锐的观察力,于是在母亲的指导下,他将自己的对昆虫的观察所得写在了《我的昆虫记》中,他用自己独创的中国儿童原创昆虫故事,告诉每个孩子:你们都可以成为小小法布尔。


话说刚开始知晓这是一个孩子写的,我就有点犯触:他能表达的清楚吗,或者说他观察的够细致吗?

但是我看完介绍才知道,这位小作者从6岁就在身为大学语文老师的妈妈的指导下开始尝试写作了,他最擅长的就是用语言组织简介而有起伏的故事,并且他的知识储备量也是相当的丰富,他的书单从科普百科到成语诗词,从英语到汉字,从地理到历史,从绘本到故事,各种杂书都广泛涉猎。

当然这本书的内容创作也有专业人士的参与,出版过多本动物科普书籍的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博士齐硕对其内容进行审校,确保科普知识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另外还邀请了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的插画师刘嘉璐完成图片绘制,书中所有的昆虫图片都是用写实的插画来展现昆虫的外形特征,在画师细腻的笔触下,每一只小昆虫活灵活现。也正是因为强强联合的创作,其《英雄马哈的第一餐》入选了CI88全年插画双年展,并且此书还得到了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劲硕和语文特级教师蒋军晶的大力推荐。

所以现在看来,这套书里的知识并不是孩子信口胡诌的,所有的知识都是经得起推敲和查验的。

那在孩子眼中昆虫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呢?万雨凡从我们日常常见的五种昆虫入手——萤火虫、菜粉蝶、蚂蚁、马蜂、蜣螂,更加贴近现代城市生活,拉近了书籍与小读者的距离,并且因为这些昆虫都特别常见,也会让孩子萌生出一种自己去观察、探索的想法,启发孩子观察和写作的热情。

在科普时,作者给每一种昆虫都赋予了拟人化的身份,用脑洞大开的故事穿插着昆虫的习性,让孩子在看完故事后也就自然而然的了解了昆虫的特点。比如:

  • 两群蜣螂既然在草原上举行不吃屎挑战,只为证明谁更强大;
  • 萤火虫在幼虫阶段可谓是个吃货,为了吃竟然用幼小的身体去抓比自己大很多的鱼;
  • 身体是橘红色的蚂蚁在一场蚂蚁战争中知晓自己扑朔迷离的身世,但依旧愿意保护养育自己的黑蚂蚁,上演了一场蚁性的“红与黑”;
  • 一个菜粉蝶的卵一生要经历的三次险象环生的生死大考验才能羽化成蝶;
  • 一只破茧而出的马蜂在经历重重失败后捕获自己的第一份食物。

这些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话说连我这个成年人都看得津津有味,不得不说孩子眼中的世界总是色彩斑斓的,让人心之向往。

当然除了情节引人入胜外,作者在书中的语言也特别贴近孩子的认知,显得特别灵动活泼,比如在说到萤火虫幼虫在吃完田螺后的得意:

“耀夜兴奋地吸光所有的⾁汁⽔,然后打了个饱嗝,得意地游回了自⼰的窝。要知道田螺比萤⽕⾍⼤上百倍,可它死在了谁⼿里,它都不知道!想到这,耀夜更加得意了!”

简短的文字充分调动了人的各种感官,也符合孩子的心态与认知,使其更容易共情,进而获得阅读的乐趣,并且在阅读中轻而易举地掌握昆虫的习性。

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事实上一只小小的昆虫也投射着一整个世界:

在《星海耀夜》中,看到星海和耀夜的相互陪伴,孩子可以体会到友谊的美好,也懂得团结的意义。

在《朱莉喋变史》中,看到菜粉蝶险象环生的一生,孩子将会明白成长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也懂得父母无私的爱。


在《草原吃屎大战》中,看到圣蜣螂与巨蜣螂两败俱伤,孩子或许会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不能用世俗眼中的强大或弱小的标准来定义。

在《英雄马哈的第一餐》中,看到马蜂马哈一路跌跌撞撞地从幼虫到成为一个成熟的马蜂,孩子或许能窥探出自己的成长之路,也能明白没有经验也没关系,失败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坚持。

在《蚁族红与黑》中,孩子能从小橘红的抉择中会知晓一个人生哲理:在正确和善良之间,请选择善良。


小小的昆虫身上蕴含着大大的智慧,虽然它们的生命大多很短暂,但是它们的故事却十分精彩,相信孩子在阅读中,也能体会到这份专属于生命力量的感动,学会用心观察世界,感受生活。

最后:

人们总说,孩子最懂孩子,这套《我的昆虫记》可谓是一部真正由孩子创作的写给孩子看的昆虫童话,天马行空的想象配上美轮美奂的插图,借助小作者童真的眼睛,带孩子走进奇妙的昆虫世界。有专家说,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教室,不妨让这套书开启孩子探索大自然的启蒙之门吧,相信孩子一定会对这些小昆虫一见钟情。

有故事的汉字课文图片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金明珠近照

到中国之前,我没学过中文,连一句中文都不会说。第一次和中文相遇时,我觉得这门语言又难又复杂,也担心用1年时间能不能学会,甚至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时,我每天都在担心,但还是对自己说:“别发愁了,努力学习,做最好的自己就可以了。”

等我到中国开始学中文后,那些担心、紧张渐渐地消失了。现在,我不觉得中文难学,反而觉得很有意思,尤其是汉字更是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不断前进。

我很喜欢每个汉字背后的故事,它们都非常迷人。更令我觉得有趣的是,不同的汉字可以组合成新的汉字,比如,当我们把“月”和“日”两个字组合起来,就会变成“明”;“人”和“木”组合可以变成“休”。汉字的每一部分都有特定意义,比如,如果知道“提手旁”的意思,就能够猜出那些跟“提手旁”有关的字词意思。这也是一旦开始学汉字,会发现比想象中容易的原因,因为有规律可循。

汉字记录了中国的历史、社会、民俗等,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认知和价值取向;同时,汉字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内容。到中国之前,我就对中国文化和历史很感兴趣,通过学习汉字加深了我对其的了解。正是汉字,开启了我认识、了解中国的大门。

我也很喜欢中国书法,它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散发着艺术魅力,也是我一直想学的。但我知道,写得好并不容易,不仅需要关照运笔方法等书写技巧,还需要发自内心地爱这门艺术,落于纸上的字才能形神兼备。

挂一漏万,我和汉字的故事还有很多,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书写下去。

(作者为同济大学柬埔寨留学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