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新月派的诗歌主张(新月派的诗歌主张包括哪些)

2022-10-28 14:32 作者:正坛说史 围观:

徐志摩 近代新月派代表诗人,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正坛说史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新月派的诗歌主张1

明正德年间,徐松亭在硖石经商,家居于硖石,为硖石徐氏分支之始祖。徐志摩即其族人。

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清末民初的实业家,徐氏世代经商,早年继承祖业,独资经营徐裕丰酱园。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合股创办硖石第一家钱庄——裕通钱庄,后又开设人和绸布号。成为远近闻名的硖石首富。

清光绪[xù]二十三年(1897 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按族谱排列取名徐章垿,志摩是在1918年去美国留学时他父亲徐申如给另取的名字。说是小时候,有一个名叫志恢的和尚,替他摩过头,并预言“此人将来必成大器”,其父望子成龙心切,即替他更此名。

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的生活。沈钧[jūn]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折叠

求学历程

谁数得清恒河的沙:徐志摩情书集

1908年在家塾读书,进入硖石开智学堂,从师张树森,从而打下了古文根底,成绩总是全班第一。

1910 年,徐志摩满十四岁时,离开了家乡,来到杭州,经表叔沈钧儒介绍,考入杭州府中学堂(1913年改称浙江一中,现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和杭州第四中学前身),与郁达夫同班。他爱好文学,并在校刊《友声》第一期上发表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认为小说裨益于社会,“宜竭力提倡之”,这是他人生的第一篇作品。同时,他对科学也有兴味。并发表了《镭锭与地球之历史》等文。

1915年夏,徐志摩毕业于浙江一中,接着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暨神学院(沪江大学前身,现为上海理工大学),同年十月,由家庭包办,与上海宝山县罗店巨富张润之之女张幼仪结婚。

1916年秋,生性好动的徐志摩并没有安心念完浸信会学院的课程,离沪北上,到天津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预科攻读法科。

假如我是一片雪花:徐志摩情诗选

1917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也随着转入北大就读。在北方上大学的两年里,他的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因素。在校期间,他不仅钻研法学,而且攻读日文、法文及政治学,并涉猎中外文学,这又燃起他对文学的兴趣。这一时期他广交朋友,结识名流,由张君劢、张公权的介绍,拜梁启超为老师,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大礼。梁启超对徐志摩的一生影响是大的,他在徐志摩的心目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徐梁虽系密切的师徒关系,但他们二人的思想差别还是存在的,已经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徐志摩,他不顾一切,舍命追求他的理想的人生,他要争取婚姻恋爱自由。

他在北方上大学时期,亲身感受了军阀混战的场景,目睹屠杀无辜的惨象。他厌恶社会,决计到国外留学,寻求改变现实中国的药方,实行他心中的“理想中的革命”。

1918年,徐志摩离开北大,同年8月14日从上海启程赴美国学习银行学。留学第一年,进的是美国乌斯特的克拉克大学(Clark University),而后他进历史系,选读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课程,以期自己将来做一个中国的“汉密尔顿”。入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当年即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徐志摩也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哲学思想和政治学的种种知识。

1919年“五四”革命运动的浪潮波及到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中,徐志摩也为爱国心所驱使,参加了当地留学生所组织的爱国活动,经常阅读《新青年》、《新潮》等杂志,同时,他的学习兴趣,逐渐由政治转向文学,因而得了文学硕士学位。

1920年徐志摩已在美国待了两年,但他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掠夺的疯狂性、贪婪性,讲求物质利欲却感到厌倦,他又受到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吸引,终于摆脱了哥伦比亚的博士衔的引诱,买舟横渡大西洋,不料罗素个人生活发生意外的变故,致使他不曾达到跟随罗素从学的夙愿,结果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里混了半年,正感着闷想换路走的时候,这时,他结识了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因,并由于林长民介绍,认识了英国作家高斯华绥·狄更生。

1921年由于狄更生的介绍和推荐,徐志摩以特别生的资格进了康桥大学(现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开始创作新诗。

1921年-1922年,徐志摩在英国也住了两年,他在康桥接受资产阶级

剑桥大学康桥

的贵族教育,接受了“吸烟的文化”,他喜与英国名士交往,他广泛地涉猎了世界上各种名家名作,也接触了各种思潮流派,在这个时期,孕育了他的政治观念和社会理想,胚胎了他的自我意识——理想主义,他自己要成为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 康桥的环境,不仅促成并形成了他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同时,也触发了他创作的意念。他开始翻译文学著作,他翻译了英国作家曼殊斐儿的几个短篇,德国福沟的小说《涡堤孩》,法国中古时的一篇故事《吴嘉让与倪阿兰》,意大利作家丹农雪乌的《死城》和伏尔泰的《赣第德》。同时,他写了许多诗,他的“心灵革命的怒潮,尽冲泻在你(指康桥)妩媚河中的两岸”(徐志摩:《康桥再会吧》)最为经典。他崇拜的偶像不再是美国的汉密尔顿,而是英国的雪莱和拜伦,他“换路”走入诗人的行列。

文学历程

徐志摩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

1923年春,徐志摩在北京办起了俱乐部,编戏演戏,逢年过节举行年会、灯会,也有吟诗作画,徐志摩出于对印度诗人泰戈尔一本诗集《新月》的兴趣,提名借用“新月”二字为社名,新月社便因此而得名。同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

1925 年以前,徐志摩自己除了作诗以外,还联络新月社成员从事戏剧活动。10月,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同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

1926年4月1日,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这时,闻一多已由美国回国并参加了《诗镌》的编撰工作。除第三、四两期由闻一多和第五期由饶孟侃负责编辑外,其全各期均由徐志摩主编。发表的《诗刊弁言》和《诗刊放假》也是徐志摩执笔。《诗镌》的撰稿人努力于中国新格律诗的创作和关于诗艺的探讨,所以《晨报诗刊》的创办,标志着诗歌流派——新月诗派的形成。同年与陆小曼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创办《新月》杂志。

1927年春,新月社一些成员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及其它种种原因,纷纷聚集到上海。此时,徐志摩也与陆小曼结婚并移居上海。徐志摩四处访友,奔走联络,与闻一多、胡适、邵洵美、梁实秋、余上沆、张禹九等在上海环龙路环龙别墅办了新月书店,由胡适任董事长,余上沆任经理,后由张禹九接任。同年,徐志摩也出国游历英、美、日、印等国。

1928年3月,徐志摩一边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等校担任教授工作,一边又创办了《新月》月刊。同年11月6日,作《再别康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新月》一共出刊四卷四十三期。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1931年1月20日,徐志摩与陈梦家、邵询美、方玮德等又办了一个《诗刊》季刊,徐志摩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出了四期。

飞机罹难

1931年11月19日早8:00时,徐志摩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

徐志摩

他要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当飞机抵达济南南部党家庄一带时,忽然大雾弥漫,难辨航向。机师为寻觅准确航线,只得降低飞行高度,不料飞机撞上开山(现济南市长清区崮云湖街道办事处境内),当即坠入山谷,机身起火,机上人员(两位机师与徐志摩)全部遇难。关于他遇难的原因,除直接原因林徽因外,还与陆小曼迟迟不肯答应北上,以及大雾影响、主机师王贯一前晚准备女儿婚事忙到很晚,飞行时精神太差有关。蔡元培为其写挽联: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徐志摩逝世后,新月派为梁实秋、胡适等人所左右,到了1933年6月1日,《新月》出至四卷七期而停刊。在《新月》出版期间不仅刊出新月派成员的著作,其中也有郁达夫、巴金、丁玲、胡也频等思想倾向进步的作家作品。不过,这已是新月派活动的后期,后期新月派,其成员虽各有差异,就其整个政治倾向而言,却是日趋反动。但是新月派从事诗歌创作,研讨新诗的这条“连索”似乎还没中断。

主要成就

从新月社的成立及至新月派的形成和它的主要活动(尤其是文学方面的活动),徐志摩在其中都起着主角的作用,他确实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他对新诗发展曾经起过一定的推动和影响作用。但是,他们过分地追求形式和格律,又走向歧路,尤其是徐志摩到后期思想和创作都发生危机。

历史评价

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党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联着的。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人们看待徐志摩及其创作总是把他与新月派连在一起的,认定他为新月派的代表作家,称他为新月派的“盟主”,这是因为新月派的形成直至消亡,都与他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他参与了新月派的整个活动,他的创作体现了新月流派鲜明特征。从成立新月社到逐步形成一个文学流派——新月派,历时约十年,徐志摩始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为新诗的发展进行过种种试验和探索。他的诗歌有着相当鲜明的独特风格,有一定的艺术技巧。

作为那个时代的名人,徐志摩做到了一个普通知识分子能做的一切,他在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对民族命运有过深刻的思考。他与张幼仪的婚姻是那个时代的不幸,他与林徽因的淡淡情愫令人唏嘘,他与陆小曼的婚姻热烈而深情,却又坎坷多舛。

个人生活

与张幼仪

张幼仪与徐志摩

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劢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

和张幼仪的感情,除了半篇《离婚通告》(另半篇未查出)和徐志摩的那封大话连篇的信之外,没有任何确实的证据。无论离婚前还是离婚后,甚至徐志摩死后五十多年,张幼仪从不吐一点儿口风。1988年张幼仪在纽约去世,享年88岁。她的侄孙女张邦梅于1996年9月在美国出版了英文著作《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由道布里几出版社出版。两人关系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张邦梅,是张幼仪的八弟张禹九的孙女,她表示张幼仪看过她的论文,内容的真实性是可以信赖的。从婚前到婚后,徐志摩是一直是鄙弃张幼仪的。第一次见到张的照片时,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弃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婚后从没有正看张幼仪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义务之外,对其不理不睬。就连履行婚姻义务这种事,徐志摩也只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而已。

张幼仪与爱子阿欢

1920年冬,张幼仪出国与丈夫团聚, 之前都认为是徐志摩思念妻子,写了那封乞求父亲的信。这封其实是应张君劢之请而写的。在张幼仪怀次子两个月后,徐志摩对此置之不理,反倒要马上离婚,见张幼仪不答应,便一走了之,将其一人撇在沙士顿。1921年,张幼仪产期临近,无奈之际,她给二哥张君劢写信求救,她来到巴黎,后来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张幼仪的去向,却不予理睬。直到1922年要办理离婚手续时,才找到柏林。产后,张幼仪很快从悲痛中振作起来,入裴斯塔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回国后办云裳公司,主政上海女子储蓄银行,均大获成功。难能可贵的是,她回国后仍照样服侍徐志摩的双亲(认作义女),精心抚育她和徐志摩的儿子。台湾版的《徐志摩全集》也是在她的策划下编纂的,为的是让后人知道徐志摩的著作。

她表示“你总是问我,我爱不爱徐志摩。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可以肯定地说,张幼仪是最爱徐志摩的,因为她对徐志摩的爱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甚至不管徐志摩爱不爱她。

与林徽因

林徽因

1921年秋天,他认识了才女林徽因,徐志摩与她交往甚密,并有谈论婚嫁之意。于是,徐志摩在1922年3月向张幼仪提出离婚,认为他们不应该继续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这是徐志摩的单纯的理想主义,他在追求着一种理想的人生,因此他为林徽因写了诸多像《月夜听琴》、《青年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等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也就构成了他这期诗歌的重要内容。

徐志摩对在英国康桥这段生活分外留恋,他因为与林徽因的恋爱不无感慨,异常兴奋,大量作诗,他这时诗情汹涌暴发的情景,在他的题为《草上的露珠儿》一首长诗中有所反映。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见到的他的最早的一首诗。英国康桥的生活固然使他迷醉,后来林徽因经过理智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体现了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直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之后,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并常有书信来往。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之后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次见面的时候,已是四年之后。这期间,林徽因已嫁给梁思成。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

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3]

与陆小曼

1922年,徐志摩留学后回到北京,常与朋友王赓相聚。王赓的妻子陆小曼,对徐志摩影响甚大。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交际场相识相爱。徐志摩在与陆小曼热恋之时,写下了《爱眉小札》,浓烈炽热的文字,吐露着爱人的缠绵深情。在刚结婚的前段日子里,虽然徐父徐母对陆小曼依然心有不满,但是两人也过得浪漫、惬意。只是到了后期,由于陆小曼的病,由于徐申如的拒绝接纳,由于鸦片的侵蚀等诸多原因,陆小曼变得越发娇慵、懒惰、贪玩,早没了当初恋爱时的激情,似乎不再是一个有灵性的女人。徐志摩为了使妻子心喜,就一味迁就她。虽然在口头上常常婉转地告诫陆小曼,但效果不大。后来,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出于对陆小曼极度不满,在经济上与他们夫妇一刀两断。徐志摩要从父亲处拿钱是不现实的,因此,他不得不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三所学校讲课,课余还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1930年秋,即陆小曼29岁那年,徐志摩索性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以挣家用,仅1931年的上半年,徐志摩就在上海、北京两地来回奔波了8次。当时,人均的年薪为五块大洋,而徐志摩一年即可挣到几百大洋,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满足不了家庭的花销。陆小曼之所以会养成这样大手大脚的毛病,是因为她出身名门,又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因而养成小姐脾气。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不再出去交际。她默默忍受着外界对她的批评和指责。正如她在致志摩挽联中说;“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她怀念志摩,致力于整理出版徐志摩的遗作,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其中的苦辣酸甜一言难尽。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姻是冲破封建束缚的自由结合,其间虽也曾彼此伤害,但也深深相爱。

梁启超的“证婚词”虽然有名,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徐志摩这个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但很明显,梁启超是带有私心的,对徐、陆也不公平。梁启超在婚礼上大骂新人,至少对这对新人是不吉利的,赵清阁就在文章中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为了争取有力的支持,他们请了维新派名流梁启超老夫子作他们的证婚人。原想借助着块盾牌抗衡一下封建势力,不期梁启超夫子也是一个以封建反封建的权威人物,他假惺惺同情徐志摩陆小曼的结缡,而又在大喜之日当众批评了他们的反封建行经,使得两位新人一时啼笑皆非,只好委屈地承受了批评。

轶事典故

徐悲鸿画“无爪猫”揶揄徐志摩

徐悲鸿喜欢以画马言志,猫则大半是画来酬答友人的。1930年4月,徐悲鸿画展在上海举行,徐志摩因故未能参加。不久徐志摩发表散文《猫》,写到“我的猫,她是美丽与健壮的化身”。徐悲鸿遂画《猫》赠予徐志摩。画中题跋首句“志摩多所恋爱,今乃及猫”,字面上指的是物事,言外揶揄之意,朋友间都能一笑而解。徐悲鸿的幽默还体现在他画的是一只“无爪猫”,这也和“两徐”文艺论战有关。徐悲鸿倡导写实主义,此处他以猫比喻西方绘画,“去其爪”就是指需要改良,他通过这幅画再次强调了自己的绘画观。

新月派的诗歌主张2

知识点概论

1、 后期新月派作为主张纯文学诗歌的文学诗派,相比于前期“把创格的新诗当做一件认真的事请来做”,也有了一定深刻的思考与转变。

2、 前期新月派将中国现代新诗的探索推向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同时为纯文学诗歌的创作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贡献,而后期,由于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受到了社会以及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诗人在理论和创作上做出了相应的转变。

结合作品分析

1、 理论方面:相比于前期新月派“把创格的新诗当做一件认真的事情来做”,后期新月派则主张诗的格律不能成为表达情绪的框架与阻碍,因此,提出了向诗的自由化发展。同时提出了“贵族诗歌”的口号,坚持诗歌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立场。

2、 在诗歌的情绪方面,沦落为“普遍的颓废与幻灭”,以徐志摩的创作为例,有《志摩的诗》到《猛虎集》就从单纯的信仰沦落为一种“怀疑的颓废”,在《翡冷翠的一夜》中写道都市的生活已经压死了他诗歌创作的本能,陈梦家在诗歌《一朵野花》中也表现了幻灭与悲伤的情绪。

3、 在表现方式上,不同于中国诗歌会以叙事性为主的创作风格,新月派诗歌的抒情性大于叙事性,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表现了离愁别绪的心理情绪,仍带有前期新月派抒情的诗歌余绪,在后期,新月派主要的抒情特征在于揭示出来自灵魂的颤栗,表现大都市的精神病态以及现代人的精神异化,陈梦家的《都市的颂歌》,孙大雨的《自己的写照》都解释了现代人精神的错乱与异化。

4、 后期新月派在创作过程中,利用暗示与象征的方式建构了一个隐晦的艺术世界,如徐志摩的《两个月亮》中,一个老爱往瘦小里耗,最终消逝于星空,另一个则完美永不残缺,却难以捉摸,代表着作家心理矛盾的某种暗示。

5、 在诗歌的形式上,十四行诗的转接和创造成为了后期新月派诗歌中具有独创性的特征。早在20年代,闻一多就提出了十四行诗体的概念,并翻译文献为“商籁体”,这种诗体的概念发展到了后期,后期新月派则通过一系列的讨论与创作实践,促成了十四行诗在中国现代诗歌创作中的转借与创作。如孙大雨的《绝决》,卞之琳的《一个和尚》,都在古典诗歌的诗形基础上借鉴了西方十四行诗体的创作形式,实现了新诗的创新与发展。

加深印象

前后新月派发展轨迹的变化,实际上也是代表作家创作的发展轨迹,新月派代表作家中,考察重点多在于徐志摩与闻一多的理论与创作实践。闻一多凭借着《死水》为前期新月派的发展与成熟奠定了基础,而徐志摩由《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中对“三美”理论的实践以及昂扬向上的精神,到后期《两个月亮》中消耗殆尽的落寞感,成为了前后时期新月派发展的轨迹最为典型的印证。

新月派的诗歌主张3

说起诗人戴望舒,人们首先想起的,恐怕就是他那著名的作品《雨巷》,的确如此,《雨巷》可以说是戴望舒的最著名的代表作,他笔下的那位撑着油纸伞的,结着淡淡哀愁的,宛若丁香花一般的姑娘,曾经让无数人为之痴迷,为她神往,戴望舒也因此而被人称为是“雨巷”诗人。

我对于《雨巷》这首诗歌,也是情有独钟的,它的细腻和婉约,深深地打动了我,然而,这却并不是我最喜欢的戴望舒的诗作,我最喜欢的,永远都是他的那首《我用残损的手掌》,那诗中所涌现出来的深深的悲怆之情和浓浓的爱国情怀,深深震撼了我,让我每每读起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

众所周知,戴望舒是和徐志摩一起,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而被人记住的。那个时期的新月派,也被称为“前期新月派”。他们认为,伤感主义和伪浪漫主义是新诗发展的绝大危险,他们自己的使命是要结束这种“混乱”。

在他们看来,作诗不能只在自己情感的漩涡里沉浮旋转,如果那样的话,做出来的诗歌,不是无病呻吟,就是言之无物。他们强调要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就算是对社会黑暗的揭露,都要有节制地进行。为了贯彻他们那“节制感情”的理性原理,他们为诗歌制定了严格的格律。

但是,到了1927年以后,戴望舒开始逐渐地从新月派中脱离出来,并于1932年以后创立了现代派诗歌。那个时候的新月派,已经逐渐进入了后期新月派,可能是因为现实世界的不如意吧,后期新月派在诗作中流露出浓浓的幻灭伤感,空虚迷茫的情绪。

这和戴望舒的创作理念可能出现了偏颇,于是,《雨巷》便成为了戴望舒从新月派过渡道现代派的转折点。现代派诗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采用大量的象征意味,因为他们认为“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所以,要表现的是朦胧的、神秘的美。

然而,不管是新月派,还是现代派,诗人们都标榜超时代,超现实,想要在诗歌中寻求“灵魂的苏息,净化”,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值内忧外患的时候,诗人们又怎能真正地得到灵魂的安宁呢,而诗歌,作为现实生活的产物,必然会受到残酷现实的制约,因此,这些诗歌,只能是诗人们对现实不满的一种软弱表现。其实,所有的诗人们都看到了这一点,但是,他们却很难找到一个突破口。

而戴望舒,在逐渐的摸索中,在他诗歌创作的晚期,写出了《我用残损的手掌》这样的一首旷世杰作,在这首诗歌中,他从实际出发,没有无病呻吟,没有故作清高,而是从实际处着笔,描写了国家的破损,表达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抒发了对于在日寇铁蹄践踏下的祖国的深深担忧,同时,也表现了对于解放区的无限向往,对于伟大祖国的深深热爱。

作为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在这首诗歌中,同样体现了这两个诗派的特点,有新月派所崇尚的格律,也有现代派所倡导的象征意味,但是,这一切都不是刻意为之的,因为,这首诗歌中所涌现的那强烈的爱国情怀告诉我们,诗人戴望舒在写这首诗歌的时候,没有过多地考虑什么技巧、什么格律、什么意象,一切都是一气呵成的,都是诗人深深爱国情怀的体现。

既然这是一首反映现实的诗歌,而并非无病呻吟,那么就必须要谈一下它的创作背景。这首诗歌,是诗人戴望舒在1942年7月3日创作的,那一年,日寇的铁蹄侵占了香港,而戴望舒,由于在香港从事抗日的进步文化活动,而被日军逮捕入狱。在狱中,他深受残害,后虽被保释,但是却已经伤痕累累。这首《我用残损的手掌》,就是他在这一段时间中创作的。

这时候的戴望舒,已经不是那个整天吟风弄月,研究诗歌的格律美,脱离现实,脱离生活的诗人了,他已经完完全全地投身到爱国行动中去。残酷的现实,并没有将他的意志磨灭,反而是激励了他斗争的勇气。国土的沦丧和个人的苦难,使得他的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飙升,上升到了顶点,于是,这种情怀便再也不能抑制了,他再也不去管什么“节制感情”,而是用自己的笔墨,尽情地痛诉日寇的残忍,表达对困难深重的祖国的一片真情,同时,也毫不犹豫地抒发对于解放区的由衷向往。

戴望舒的这首《我用残损的手掌》用事实告诉我们,一首好诗,不是吟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带着自己浓浓的情感,宣泄出来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