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世界环境日的诗歌(世界环境日的诗歌朗诵)

2022-10-28 14:25 作者:人生行色 围观:

世界环境日:只有一个地球,中国古诗中的人与自然,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人生行色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世界环境日的诗歌1

从1972年开始,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回归了到1974年一样的主题:

只有一个地球 (Only One Earth)

实际上无论多少年,或者多少个花样翻新的主题,环境日的最终目标就只有一个,如何保护我们人类仅有的这样一个赖以生存的地球。

北极熊面临着日益消逝的北极冰盖

因为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对地球自然资源的更大攫取加剧了能源的紧缺,人类活动对自然同样也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全球变暖)。把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地球交给我们的下一代,需要从现在扎扎实实地做起。

雄安新区白洋淀,构建首都生态安全保障

  • 形成全球共识,根据各国的发展阶段,制定合理的碳达峰和碳中和计划,控制和减少碳排放。
  • 寻求可替代能源的研究和市场化:电能、氢能、核能、太阳能等等。
  • 对人类生活垃圾科学分类有效处理,减少有害垃圾对自然的长期侵害。
  • 提升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对破坏环境的企业和个人采取针对性措施。
  • 坚持不懈地改造和优化环境,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治理初见成效


中国古诗里的人与自然之美

人与自然就是这样的一个关系,当你爱护她,她会像母亲一样滋养你。当你破坏她,她会还给你狰狞的面目。

诗词之妙义,始于所观,所感,所思。观之于万物,感之于六根,思之于内心,皆映射于自然。我们来看一看在古人的言行中,是如何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和境界的。

天人合一

在中国的古代,一个农耕的时代,人与自然,休戚与共,天人相通,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黄帝内经 ·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yì],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明】张景岳《类经图翼·医易》
"天之气,即人之气;人之体,即天之体。"
"故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脏;天有十二会,人有十二经;天有十二辰,人有十二节。知乎此,则营卫之周流,经络之表里,象在其中矣。”

《吕氏春秋》
"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风有八等,水有六川。”

大地的呼吸

自然的美景,就像是大地的呼吸,而人是其中的一部分,融入其中。但人的伟大之处,是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和曼妙的文字来呈现这种精彩绝伦的美。

【唐】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唐】李白《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人与自然,共生共融

生于自然,返于自然。人活着时,获取自然的馈赠,人离去,回归自然的本原。因为人的存在,自然有了智者的感知和创造,也有了记忆和轮回。

【唐】张志和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ruò]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唐】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为有源头活水来

自然界是一个可以循环的生命系统,人的存在不能破坏这个系统的经脉,而让其失去再生的能力。保护好人类生命的源头,将是人类未来之大计。

孕育中华民族的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

【战国】韩非《韩非子·难一》
"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
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淮南子主术训》
"畋[tián]不掩群,不取麛[mí]夭。
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南宋】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环保立法

环保必须立法,立法必须执行。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这才是对待人类唯一的一个地球正确的做法。我国从夏周开始,就已经有环境保护的立法原则,来保护山林、河流和动物,令人钦佩。

夏朝《逸周书》
“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 以成草木之长;
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gǔ],以成鱼鳖之长。”

西周《伐崇令》
“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
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元代《都水监记事》
“金水河入大内,敢有浴者、浣衣者、
弃土石瓴甑[líng zèng]其中、驱牛马往饮者,
皆持而笞之。”



每当读起这些古文,就会极其惊讶于我们的先人,竟能够如此深刻地领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自然观让人叹为观止。

想想如今的世界,人们往往追名逐利,变得富足享乐,但精神世界反而显得粗浅匮乏,人在更加注重自身感受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自然的声音。

沉下心来,如果能够将古人的思想融会贯通,也一定能够更好地治理天下,回归到一个和谐共生的世界。

世界环境日的诗歌2

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梅河口市生态环境局围绕主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宣传活动。

参加全市环境日现场活动。6月5日上午8时30分,在步行街参加了环境日生态环保知识图版展。利用图版、条幅、宣传单开展群众宣传活动。市生态环境局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本成和全体党组成员参加了活动。

举办环境日诗歌演讲比赛。全局各科室队共推选出14名参赛选手,大家紧扣“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主题,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讲述了在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体会与感触,呼吁大家用行动去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资源,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开展饮用水源地执法行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对梅河口市海龙水库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确保水源地生态环境安全。

实施环保宣讲进校园活动。以世界环境日为契机,组织业务骨干到中小学校,利用召开主题班会、制作生态环境保护板报、手操报和开展环境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孩子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组织环保处理设施开放日活动。分期分批组织社会各界人员参观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水质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运行以及管理过程,让大家了解全市污水处理全过程,自觉养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良好行为习惯,进一步认识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传播环保知识,从而激发市民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中国吉林险网 吉刻APP 记者 孙文财 通讯员 孙洪霞

世界环境日的诗歌3

作者:马琳(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语学院博士生)

叶赛宁是俄罗斯文学白银时代的杰出代表,是俄罗斯著名的民族诗人,他的诗歌如颗颗璀璨的明珠,为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星空增添光彩。经历了近一个世纪岁月的变迁,叶赛宁的诗歌依旧散发着感人肺腑的无穷魅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叶赛宁拥有一颗诚挚的俄罗斯心灵,他的创作与俄罗斯民族息息相关。

谢尔盖·叶赛宁出生于梁赞的一个农民家庭,这位才华横溢的农民诗人是呼吸着俄罗斯农村大地上的新鲜空气、感受着人民气息长大的,他将自己一生的文学创作都献给了挚爱的祖国和故乡。叶赛宁将自己称为“祖国大地的诗人”,他的情感、他的创作风格都随着祖国的命运起伏变动。

在叶赛宁早期的抒情诗中,祖国之美胜于天国。诗人怀着炽热的爱国之心感叹:“天国我不要,只需留给我自己的祖国。”而对祖国的依恋进一步具化为对故乡农村的热爱。农村在叶赛宁的心目中是那样美丽:“畦道上缠绕着木樨花,和披着袈裟的三叶草。垂柳就像是温厚的僧尼……”这些早期的农村诗歌如同宜人的春风,到了20世纪初却被城市工业文明的劲风、被战争的风暴染上了忧伤的气息。先前悠扬的农村歌曲之下开始隐隐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由此而呈现出民族性与现实性的结合。这个时期的抒情诗中,诗人哀叹衰败的农村景象,同情劳苦的农民大众,担忧祖国的前途和未来,充溢着对祖国甜蜜而又痛苦的爱恋。叙事诗《罗斯》中,诗人笔下的乡村化作“忧心如焚的新娘”,为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子民忧心:战争阴云下的祖国到处都是“魔鬼的力量”“凶恶的豺狼”“夜枭的眼睛”,祖国命运危在旦夕;那些甘愿为祖国牺牲的农民化身为战时斗士,成为俄罗斯苦难岁月里的依靠。这首短篇叙事诗代表着叶赛宁文学创作的逐渐转型,与同时期的抒情诗依旧浅吟低唱的风格迥然不同,叙事诗中对战争的描写遒劲有力,对农民的关注度显著提高,情感上更加突破个人情感的限制,时代的脉搏在诗中清晰可感。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到来开启了叶赛宁诗歌创作的新阶段。带着改变农村的渴望和对农民的同情,他写了很多充满革命热情的诗篇。《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诗歌在一定程度上都脱离了叶赛宁诗歌中以往的感伤基调,洋溢着浪漫主义的革命激情。然而城市发展对旧式农村的破坏时刻牵动着叶赛宁的心,泥罐子碰铁罐子的悲剧最终使叶赛宁陷入创作危机,甚至选择出走国外。在《四旬祭》《我是最后一个乡村诗人》和《莫斯科酒馆之音》中,飘落的叶片、僵冷的黄泥、哭泣的手风琴、借酒浇愁的农夫等意象真实表达出诗人对农村的担忧,对农民的同情。轰鸣的电力设备和火车闯入静谧乡村,诗人深知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却依然同情黯淡的俄罗斯田野无力追赶时代的列车。旧式乡村的陨落剥夺了诗人的灵感源泉,他高呼“悠扬的乡村歌声不会再有,我是最后一个乡村诗人”。这同时也间接导致了叶赛宁个人思想的消沉和颓废,尽管这些情绪在当时曾遭受大众批驳,但是纵观叶赛宁的诗歌可以发现,祖国和故乡是牵动他所有态度情绪变化的主要因素。诗人曾这样讲述自己对故乡深沉的爱:“热爱富足、强盛的祖国不是什么伟大的事,应该热爱祖国,即便它孱弱、破败甚至无知。”

叶赛宁诗歌创作的民族性还体现在其作品中的农民主题和坚持以农民为创作主体的理念。20世纪20年代叶赛宁曾以新农民诗人的身份活跃在俄罗斯文坛并成为该派别的代表人物。叶赛宁曾加入新农民诗人小组“美丽”,该小组以“对古老罗斯,对诗歌的民间源头的强烈兴趣”为宗旨,在各流派思潮纷呈、新思想不断、文学创作更多关注新城市新科技的环境下高度强调俄罗斯农村和农民的独特价值。叶赛宁以本有的农民身份、独特的农民视角,立足于农民立场,对农民的生活世界进行了完整的反映,农民的语言、农村的生活日常、风俗习惯自然地融入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中,散发出强烈的自然特色和浓厚的民族气息。

叙事诗《安娜·斯涅金娜》是该时期的创作典范,长诗由五章构成,抒情和叙事两条线索并行。主人公普隆作为叙事线索的中心人物经历了战争与革命的各个时期,诗人以老相识的身份讲述了他作为农民革命领袖的成长历程,描绘了重大历史时期真实而生动的农村画面。叶赛宁聚焦村落之间,强调农民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感知和立场。现实主义的叙事情节赋予了诗歌更深的社会意义。诗歌的抒情线讲述了年轻诗人同地主女儿安娜·斯涅金娜初恋、重逢和最终离别的爱情故事。诗人深切怀念、凭吊业已逝去的热烈爱情,浪漫温柔的初恋回忆中蕴含着其特有的淡淡的忧伤。感情主题与社会主题的统一、个体命运与历史事件的交织、抒情与叙事的交融正是叶赛宁独有的风格,也正因为这样的完美结合使这首诗成为叶赛宁诗歌宝库中最闪亮的明珠。

另外,长诗还以农民为创作主体,塑造了农民革命家普隆·奥格罗布林和其他农民群众形象。与叶赛宁笔下以往的虚幻形象不同,普隆是真实历史事件中的真实人物,他代表了农民阶级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态度。长诗还勾画了农村中不同阶级的典型面貌,农民形象摆脱了以往单一的理想化形象,变得更加具体而真实。其中有革命洪流中仍然丧失良心的贪心车夫,有热情善良殷勤好客的磨粉工人,有满腹牢骚见识短浅的磨粉老太婆,有深受地主压迫剥削却不敢反抗的农民,有躺在功劳簿上只想不劳而获的胆小鬼,也有自愿冲向前方的牺牲者,有淳朴的劳动者也有可恶的压迫者。这些人共同构成了农村中不同阶级复杂却真实的人物群像。他们身上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农民群体的强大力量,农民生活的喜乐与悲伤,个体命运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与斗争。

叶赛宁曾被称作“俄罗斯民族的灵魂”,而他的诗歌更被认为蕴含着“伟大的爱,这种爱可能创造出人世间一切奇迹”。诗人清新自然的笔调下流动着对祖国和人民深邃的爱,农民的语言、生活和世界观是推动叶赛宁诗歌创作的原动力。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22日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