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缅怀烈士的故事有哪些

2022-10-28 14:28 作者:光明网 围观:

新华全媒+丨一个人、一家人、一村人——守护英烈的三个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缅怀烈士的故事有哪些1

9月23日,程樟柱在方志敏烈士塑像前向先烈行军礼。

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江西有名有姓的烈士约占全国总数的六分之一。当年,无数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用生命守护人民;今天,这片红土地上也有许多群众守护英烈的故事:

57年前,程樟柱在部队意外负伤,几乎失明。之后,程樟柱婉拒部队的疗养待遇,回到家乡江西省德兴市,自愿到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当义务讲解员。冬去春来,年轻小伙已至桑榆暮年,他用半个世纪的时光,以一片赤诚,凭一腔热血,宣讲红色故事。

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宽田乡石含村,有一座红军烈士墓,埋葬着邓毅刚烈士的遗骨。石含村的谢家祖孙六代从1932年起守护烈士墓,至今已90年。如今,七十多岁的谢南京还是坚持带着家人经常来到邓毅刚烈士墓前,为这位“邓爷爷”扫墓。

苏区时期,江西省瑞金市华屋村有17名华氏子弟参加红军,出发前到后山栽下17棵松树。他们约定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如有人牺牲,活着的要为牺牲的孝亲敬老。青松依旧在,不见儿郎归。华屋村的乡亲们把后山上的一棵棵青松,当作烈士的英灵、当成亲人的化身,寄托哀思。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9月23日,程樟柱在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里。

9月23日,程樟柱在住处听收音机。

9月23日,程樟柱为来访的参观者讲解。

9月23日,程樟柱在纪念馆里抚摸着展板墙。

9月15日,谢南京(左二)与弟弟谢称发(右二)带着孩子们一起收拾物品准备前去祭扫。

9月15日,谢南京和家人一起走在前去扫墓的路上。

9月15日,谢南京带着家人一起祭扫烈士墓。

9月15日,谢南京(左)与弟弟谢称发坐在烈士墓前,向烈士讲述家乡发生的变化。这是两兄弟扫墓时经常做的事。

9月15日,谢南京用手拂拭烈士墓碑。

9月15日,谢南京坐在家门口翻看邓毅刚烈士的照片。

9月16日,红军烈士华钦材的后代华从祁来到松树下祭拜烈士。

9月16日,红军烈士华钦材的后代华从祁坐在松树下与松树“说话”。

9月17日,华屋村村民为松树浇水。

9月17日,华屋村村民在松树下祭拜烈士。

作者:周密

来源: 新华网

缅怀烈士的故事有哪些2

在第九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各地开展活动,向英烈致以崇高的敬意。在山东济南,志愿者们走进革命烈士陵园,为烈士描碑文,缅怀革命先烈;在四川成都,不少高校开展“穿越时空寄哀思 红色精神我传承”主题活动,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在江苏连云港灌云县,“人民楷模”王继才烈士先进事迹碑石长廊正式建成开放,大家在参观中重温英雄故事……以山为灵,以木为魂,以石为碑,人们以各种形式追思先烈、致敬英雄,在铭记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抚今追昔中坚定前行意志。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历史的天空中,英雄烈士灿若群星,是中华民族闪亮的精神坐标。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有约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他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祖国建设的热土、保家卫国的一线冲锋陷阵、抛洒热血,他们为了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万千忠骨,万千热血,他们以灼热的信仰信念、炽烈的家国情怀,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设立国家纪念日,组织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正是为了以国家的名义向他们致敬,深切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新华社资料图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纪念烈士,是为了铭记历史,也是为了学习传承他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宝贵精神。不久前,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88位志愿军英烈在祖国大地安息。伴随着军号吹奏的《思念曲》,人们回忆起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功臣,回忆起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的艰苦卓绝,回忆起“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的民族血性。精神的伟力,总能带来心灵的震撼;信仰的光芒,总能穿越时空的阻隔。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行的强大力量。

每一位英雄烈士,都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每一次对他们的缅怀,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每一次对他们的致敬,都是一次精神的传承。近年来,从设立烈士纪念日、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到对全国22万处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进行集中整修、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再到开展为烈士寻亲、加强英烈保护,一系列举措让“敬仰英雄、学习英雄”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深入营造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赓续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才能更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不久前,戍边烈士肖思远的弟弟肖荣基追随哥哥的脚步,成为一名光荣的新兵。临行前,他来到哥哥墓前告别:“我在部队也会像你一样,给家争光,给国争光!”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对英烈最好的纪念,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新征程上,仍然有新的“雪山”“草地”等待我们去跨越,有新的“娄山关”“腊子口”等待我们去攻克。崇尚英雄、见贤思齐,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我们必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

来源:人民日报

缅怀烈士的故事有哪些3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上世纪的一部经典电影

相信很多朋友都不陌生

它就是《永不消逝的电波》

同志们,永别了,

我想念你们!

电影中的这句遗言

感动了无数人

因这部电影的上映

一个人第一次走进了

无数观众的视线

他是中共“隐蔽战线”上的一名战士

曾向党中央发送了无数珍贵的情报

他就是电影主人公李侠的原型

电台英雄李白

发生在李白身上的真实故事

远比电影更加惊心动魄

他此生发出的最后一份电报

也远比电影更加令人心痛……

让我们一起走近李白的传奇人生

重温一部真实的《潜伏》

这是国家安全部档案馆解密的

一份绝密档案:

《逐日工作报告表》

这份档案公开了

1948年底至1949年初

中央情报部电台与在沪主要秘密电台

李白负责的电台“峰台

最后通联情况

“他(李白)说我们声音小,我们的另一份报正在发,忽然听到他急促地拍,叫‘等一等’,随着就拍出‘再见· · · — · —’,时间是1点50分,后来再也没出来了。”

“我们的第二份报只发了20个字。”

1948年12月30日0点

中央情报部电台按约定时间

与李白的电台通联

上机人员为报务员李康将

0点至2点20分

共抄收了4份电报

发出1份电报

当天

“值班人”一栏中的“将”

正是李康将

● 李康将:

当时电报的动作突然停了,而且打出无线电用语的信号,说等一等。等了半天,他又匆匆忙忙发了一段无线电用语的信号,说再见。我觉得很奇怪,赶紧汇报给领导这个情况。

“峰台”失联后

中央情报部安排报务员李康将

在1948年12月31日至1949年1月22日

0点至1点15分坚持守听

在这份文件中

可以看出

一连22天 都没有联系上“峰台”

最终在1949年1月23日

停止守听

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

李白为何在通联过程中突然失联?

被捕前一刻发出最后的电报

李白 原名李华初

湖南浏阳人

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过秋收起义

后参加工农红军

负责毛泽东、朱德等人的通信工作

李白曾专门跟无线电专家学习了无线电技术

长征后

任红五军团的电台台长兼政治委员

1937年7月 全国抗战爆发

中共中央决定在上海重新设立秘密电台

年仅27岁的李白

承担起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在日军严密监管的上海

李白购买零件

完成了电台的组装

上海与延安之间

一道道往返红色电波

架设了一座无形而坚牢的“空中桥梁”

在艰难危险的工作环境中

他和组织上派来

以“妻子”身份协助工作的裘慧英

相处出了感情

1940年

经组织批准

两人结为革命伴侣

电台不仅见证了李白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更见证了他们真挚淳朴的爱情

根据如今已解密的电报来看

皖南事变的真相

上海的吴淞口设防等重要情报

都是李白秘密发往党中央的

李白在上海坚持开展了

十多年的地下斗争

曾被捕入狱

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后

转赴浙江、江西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1945年

李白回到上海

化名李静安

在中央情报部潘汉年情报系统上海组织

担任报务员

1948年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

国民党政府的统治摇摇欲坠

为做垂死挣扎

国民党在国统区内

对人民的镇压和管制更加残酷

中共设在上海的秘密电台

也被国民党盯上了

1948年12月29日

李白接到了一份重要情报

需要他在30日凌晨发给党中央

在和党中央约定的发报时刻

李白冒着生命危险

打开了发报机

裘慧英则在一旁

警惕地注视着外面的动静

在发送情报时

被敌人测出电台位置

李白也觉察到外面的异常情况

先发出警示信号

叫对面的报务员‘等一等’

随着就拍出‘再见· · · — · —’

他快速发完警示信号后

迅速地隐藏好电台

叫裘慧英把儿子送到楼下

不一会儿

一帮军警撞开了李白的屋门

李白不幸被捕

“峰台”从此失联

此时电台的另一端

收到“峰台”警示信号后

便再没有了消息

报务员李康将十分担心

她不清楚“峰台”的情况如何

赶紧向上级领导汇报了情况

李康将回忆说

“峰台”发报速度一般很慢

是为了让对面报务员一次性抄收准确

每次秘密通报时间很短

电报底稿发完即销毁

往往没机会和时间去复核

最后一次与“峰台”通联

对面却急促地拍

叫“等一等”

随后就拍出“再见”

李康将并不清楚当时发生了什么

只是如实记录了“峰台”失联的情况

事后

她们按照领导指示

继续守听“峰台”

然而一连多天

都没有消息

上海解放 没人知道李白已经牺牲

1949年1月1日

潘汉年情报系统启用备用秘密电台

发电报告:

李白夫妇被捕 “峰台”被破

李白被捕后

国民党军警对他

进行了长达30多个小时的连续审问

使用了各种刑具严刑拷打

李白拒不吐露半个字

1949年4月22日

李白被关押到蓬莱路警察看守所

在狱中

李白曾对妻子说:

天快亮了

我所希望的也等于看到了!

1949年5月7日晚

李白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

牺牲时 年仅39岁

等一等……再见

也成了李白烈士临别之际

用红色电波留下的绝笔

20天后

1949年5月27日 上海解放

但在当时

并没有人知道李白已经牺牲

上海解放的第三天

时任中共中央情报部部长李克农

给上海市长陈毅发来电报

请他查找李白的下落

陈毅立即展开调查

并指定专人联系了李白的妻子裘慧英

在浦东戚家庙挖出的12具尸体中

裘慧英一眼就辨认出了李白

1949年8月

中共上海市委将李白等烈士的遗体

安葬于龙华公墓

举行了追悼会

并追认他们为革命烈士 立碑纪念

李白

誓死守护党秘密电台的电台英雄

从1937年派往上海到壮烈牺牲

默默奉献12年

他的名字一直不为人知

曾主要负责联络“峰台”的报务员李康将

也并不知道对面联络的就是李白

仅仅知道是上海秘密电台

直到1958年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映

李白的故事才第一次向世人公开

李康将这才知道

原来与自己联络的另一端是李白

以及当时上海秘密电台的情况

来源:CCTV国家记忆

责任编辑:纪春艳

审校:柳林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