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屈原坚贞高洁的故事有哪些

2022-11-06 06:51 作者:齐鲁网 围观:

刘天放:屈原的“诗与远方”铸就端午不朽之魂,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齐鲁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屈原坚贞高洁的故事有哪些1

作者:刘天放

端午节中展现的文化丰富多彩,不但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等传统民俗,还有流传更广的先哲精神;端午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就一直备受推崇。众所周知,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以历史人物为主题命名的节日其实很少,而端午节就是为数不多的一个。端午节的很多传说都与屈原有关。赛龙舟和包粽子都与屈原的伟岸有关,寄托着人们对一个忠贞不渝之人的敬仰和缅怀。正是有了屈原的“诗与远方”,即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才铸就了端午不朽之魂。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一个最被认可的传说就是忧国忧民、投江而亡的爱国者屈原。龙舟与粽子也是我们用来表达对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之爱国主义情操的朴素缅怀。每当端午节来临之际,继承屈原等先贤的家国情怀、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常态内容。

近代以降,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解放和民族的复兴忠贞不渝、舍生取义。他们身上折射出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操,无不激励着后人继承他们的遗志,不断向前。其实,每一次过端午节,都是一次对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再一次强化。爱国主义永远不会过时,屈原在国家利益面前的决绝就是中国人身上所体现的家国情怀、忠义仁爱、高洁做派、宁死不屈、身殉理想的高贵精神之化身。

屈原的追求真理、矢志不移、求索不懈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中优秀的文化遗产。他以高贵的人格谱写了一曲曲伟大的诗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就是他忧国忧民的例证。屈原的忠厚、仁义、坚贞,以及不受恶浊世风的沾染,不同流合污,宁死不污,为理想而死,为正义而死的气节,即是中华民族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完美诠释。他对铸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屈原的“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千百年来不知打动了多少国人的心。传承屈原的家国情怀和高尚气节,就是在擦亮端午节的爱国文化符号,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勇敢、忠贞、诚实、守信、勤勉等的生动写照,我们必须将其发扬光大。屈原在艰难的困境中,依然身处乱世不忘祖国之忧,力图振兴国家,造福于民。他的抱负和气节,激励着无数后人发愤图强。他的“仁至义尽”和“廉洁守身”的宝贵品质,就是中华民族一直延续至今的精神价值。

试想,如果人人都能参与和感悟屈原精神的伟大,透过他的精神看到屈原的伟岸,就有助于将屈原精神和端午文化演变成每一个个体生命的重要节点,从而凝聚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合力和动力。是的,屈原的精神不朽,他的伟岸品质、无限忠诚等,证明他是一位伟大而又不朽的往圣先贤。他的生平事迹和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既是端午文化最为宝贵的遗产,也是中华民族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其实,端午节的背后是国家和民族长期积淀的厚重文化。只有从这些文化传统中,我们才能更多地发掘出端午节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以使我们以更加积极和务实的态度去传承和创新,为中国梦的理想凝心聚力。如果说文化是端午的核心,那么伟岸的屈原精神即是端午之灵魂。他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对信念的热忱追求、舍生取义的人生观及崇高的品格,令人敬仰,历经数千年沧桑,早已成为国人的文化底色和集体认同。端午节怎么过,无需千篇一律,但让端午节所承载的爱国精神与高尚情操一直传承下去,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只因为屈原的“诗与远方”这一爱国主义情怀,铸就了端午不朽之魂。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屈原坚贞高洁的故事有哪些2

打小记事起,我们就知道端午节,却不知道屈原是什么人,只知道端午时节“粽香四溢,龙舟竞赛”,有假放、有得吃、有得玩!长大了一点,读到了屈原的生平,读到了《离骚》,可依旧是一知半解,不明其中深意,只是时常与旁人调侃“屈原”的名字!

屈原,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正所谓人如其名,屈原的一生如他的名“正则”一般,“正道直行”,那个朝秦暮楚的时代,屈原却一往情深地爱着楚国,不管是盛世还是昏暗,他都致力于楚国的崛起。屈原深爱着楚国,直到国破山河那天,他自沉汨罗江水,他向着的依旧是西北方,楚国的郢都!

屈原

屈原是楚国名臣,他正直敢谏,主张合纵抗秦;他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写下了不少千古绝唱,如《离骚》、《九歌》、《九章》、《天问》……这些诗歌可以说都是他感同身受的创作,一生的真实写照。伟大的痛苦成就伟大的诗人,屈原的一生,《橘颂》里寻志,出仕之《离骚》,汨罗河畔《哀郢》。

橘颂

《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洁白且有淡淡花香的橘花

这是屈原所创作的一首“赞颂橘树”的诗,南国多橘树,楚地更多,橘花细小但洁白,且有淡淡的花香。本来是在赞美橘树,可屈原笔锋一转,橘树外表美好,可它的精神更美好。

怪不得清人林云铭赞扬道,“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见(屈)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这时,橘树不再是简单的橘树,而是屈原在借物言志、咏物抒情,那橘花何曾不是象征屈原?那橘树又何曾不是象征屈原的少年命运?

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少年屈原

战国时期,在楚国的归乡乐平里,有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他就是屈原,那时正是寅年寅月寅日,一个美好的日子。

屈原出生在一个楚国贵族家庭,和楚王一样姓芈,只不过楚王是熊氏,他姓屈!春秋初期,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叫屈瑕,他的后代就以“屈”为氏。从春秋前期到战国后期,屈氏一直都是楚国的高层,所以屈原的命运从一出生就被安排好,将来要入朝为官,助力楚国,与楚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如同那橘树“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

可是,屈原并没有因为人生被安排而厌恶、颓废,反而越发的努力,因为他也深爱着楚国,他也如同那橘树“独立不迁”,永远都不会离开楚国、背叛楚国;此时,他的心志又如同那橘花,清白高洁,出淤泥而不染。

对于未来,少年的屈原依旧雄心勃勃,想要入朝一展拳脚而实现自己的“美政”,可他那高洁的性格也为后来的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

离骚

那时,20岁出头的屈原文采飞扬,一首《九歌》博得楚怀王的好感,入朝为官。在朝廷上,屈原的政治才干不错,对天下局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加上与楚怀王同宗同姓,一度迎得楚怀王的赏识,小小年纪就官至左徒(相当于副相),就成为了楚怀王的心腹、朝廷重臣。

屈原心怀大志,一心为了楚国,可无奈世俗浑浊,清白似乎成为了一种错!不久,屈原被上官大夫陷害,后被大臣所排挤,被蒙蔽了双眼的楚怀王更是一怒之下放逐了屈原。在流放的日子里,屈原回忆起自己的身世、遭遇,还有自己那“橘树、橘花”般的心志,百感交集,忧愁与沉思之中,写下了千古绝唱《离骚》。

初读《离骚》,我觉得那是一篇晦涩难懂的文章,句式不齐,有七言有八言,还夹带着各种典故、楚地方言......实在难懂,如果不细细品尝,是不能明白其中深意。其实,《离骚》句句动情,“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对楚国命运和百姓生活的关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变法图强而重振楚国之雄风,这是屈原一生的追求;同时,“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不畏强权,与一切顽固势力斗争到底,坚持自己的“美政”......

楚怀王

可是,对于这样一首《离骚》,有人却觉得是在“无病呻吟”!别人的故事我们总能理性看待,可当灾祸降临在我们面前时,却比谁都暴躁!不懂《离骚》,不凡先看看屈原的故事,那诗中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当时,屈原少年得志,常与楚怀王两人促膝长谈,商讨国家大事,如同知己一般!而且,楚怀王更是让屈原独自起草新法,力图变法强楚,可见对屈原的信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可是,枪打出头鸟,楚怀王的重用,也让屈原成为众矢之的,朝廷上下满是羡慕与嫉妒,再加上屈原在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一只黑手伸向了屈原。

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地位相等,为了在楚怀王面前争宠,他陷害了屈原,挑拨楚怀王与屈原的关系。一次,屈原正在起草法令,还没来得及呈给楚怀王,上官大夫就想把法令占为己有,可屈原不给。于是,上官大夫向楚怀王进谗言:“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这一说,无疑把屈原说成了骄傲自大、不守承诺之徒,楚怀王震怒,但没有表现得太明显,只是疏远了屈原,对变法一事也不再上心,这成为屈原政治生涯的第一次转折。

张仪

此后,坏事接踵而来,屈原的一生之敌张仪也来到楚国。张仪是秦国的臣子,此番来楚是想破坏“齐楚联盟”,为秦国攻打各诸侯国解除后顾之忧。对于全国局势的分析,楚国上下分为两派,一是以屈原为首的亲齐派,主张合纵抗秦;二是以楚怀王儿子子兰、大臣靳尚等为首的亲秦派。张仪想要达到此行目的,就必须打压楚国的亲齐派,也就是打压屈原,并说服楚怀王与齐断交。

一入楚国,张仪就花重金买通了子兰等人,让他们对屈原发起猛烈的进攻,再是打入楚怀王的后宫,收买了楚怀王最宠爱的妃子郑袖。这样一来,内外夹攻,本就失去楚怀王信任的屈原更加不招待见。

在打压了屈原后,张仪编织了一个看似美好的谎言:“只要楚与齐断交,与秦交好,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还送秦女入楚”。在极大的诱惑面前,好色的楚怀王竟然答应了张仪的请求,与齐断交。

在得知这消息后,屈原愤怒而忧虑,直言进谏楚怀王。可是,忠言逆耳,这时被利益冲昏了头脑的楚怀王早就听不进屈原的话,对屈原的举动只是大怒。

最终,张仪欺骗了楚怀王!600里的土地没有,秦女也没有来,盛怒之下,楚怀王兴师伐秦。可用兵之道最忌讳轻率,果然,楚军接连惨败,损失大将屈匄,还丢了汉中之地。

楚怀王

这时,楚怀王才幡然醒悟,屈原乃忠臣也!于是,楚怀王再次起用屈原,屈原也不计前嫌,君臣关系再次和好如初。对于楚国的困局,屈原也作出了相应的策略,亲自出使齐国,重新建立起“齐楚联盟”。

可是,就当屈原出使齐国时,张仪却杀了个“回马枪”,又一次收买了朝廷大臣靳尚和楚怀王的宠妃郑袖,“枕边风”和朝廷大臣的劝说,本来对张仪恨得咬牙切齿的楚怀王,这时竟然不诛杀张仪,反而好酒好菜款待。张仪再次编织了一个谎言,继续欺骗楚怀王,让自己得以安全返回秦国。

屈原在齐国匆忙返回,面见了楚怀王,质疑他为何不杀了张仪。楚怀王给屈原说了张仪的“谎言”,还自以为很聪明,后才知错误,可已经“后悔莫及”。对于这样“左右摇摆不定”的王,屈原真的是无奈却又无计可施。

秦宣太后(芈八子)

此后,秦昭襄王继位,这时掌管朝政的其实是宣太后(芈八子),宣太后是楚国人,所以这一时期的秦楚关系更为亲密,秦昭襄王更是以美色和厚礼献与楚怀王,楚国再次背叛了齐国。其实,这不过是秦的缓兵之计,拖住楚国,给秦讨伐各诸侯国创造机会。可是,这时的楚国上下竟然没有一个人看出来,就连三番五次被秦国所欺骗的楚怀王也被蒙在鼓里似的,唯一看清局势的人反而惨遭放逐。

楚亲秦而疏齐,忧虑不已的屈原向楚怀王进谏,“秦乃虎狼之国,不可亲也”,可等待屈原的只有无尽的流放,屈原被赶出郢都。而在就这流浪的过程中,屈原回忆起往事,楚怀王的“举棋不定”让楚国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灾难,百姓将民不聊生,而自己却毫无办法。诚信反受猜疑,忠直反遭毁谤,内心痛苦不已的屈原写下了千古绝唱《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仕之《离骚》——屈原

诗中,有着屈原对于楚怀王的怨恨,但更多的是反思与幻想,世道浑浊不堪,我该如何去面对?虽体解吾犹未变兮。朝廷上下争宠不断,相互陷害,我又该如何?伏清白以死直兮。楚怀王不是屈原心目中的明君,那谁又是明君?在《离骚》中,屈原用了四次穿越古今的“求婚”,上天入地,那些“美女”才是屈原心目中的明君,只不过有媒人、守卫人(象征着君王身边的馋臣、奸臣)从中阻挠,求之不得。

《离骚》中,还有很多很多的细节,只要细细去品尝,大有收获!屈原穿越古今的诉说,又何曾不是在道尽自己入朝为官所遭遇的故事呢?

哀郢

公元前299,秦国又使用诡计,约楚怀王武关会盟。此时,楚怀王不顾屈原的劝谏,再次决定亲自前去会盟,结果可想而知,楚怀王被秦国软禁,客死他乡!

不久,顷襄王上位,子兰当权,两人不思进取,安于享乐。面对这样的楚国风气,嫉恶如仇、忠心为国的屈原自然是不满,再次向顷襄王直言进谏,更是在朝廷之上指责子兰迷惑君王。这一举动,无疑是激怒了子兰,恼羞成怒的子兰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这时,年过半百的屈原再次被放逐,“顷襄王怒而迁之”。

行走在江畔的屈原

自此,在长江边,多了一位面容憔悴,形状枯槁的男子。在这次一次流放中,屈原再次回忆了往事,想起那个既让他怨恨又让他怀念的楚怀王,于是就有了为楚怀王所作的《招魂》,楚怀王对屈原毕竟有知遇之恩,屈原也希望他可以魂归故里!

除了《招魂》外,屈原还写下了一首《哀郢》。那时,秦王撕毁所谓的联姻关系,对楚发动一系列的战争,“秦大破楚军,斩首五万,取析十五城而去”,直逼郢都。不久,顷襄王东迁,郢都陷落,曾经繁华富庶的楚国都城,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

听闻郢都沦陷的消息,屈原还不相信,以为是秦军的“攻心计”、谣言,可当他来到郢都附近时,才发现那是真的。一片废墟,痛苦不已的屈原写下了这篇传世之作《哀郢》,“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屈原一直都认为自己是楚国最坚贞的守卫者,可如今却亲眼看到都城沦陷而无能为力,可见其内心的悲伤,诗中也尽是对楚国都城沦陷的痛心,还有对百姓流离失所的同情。同时,在全诗最后两句“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也表达了屈原不忍世俗再次玷污了自己洁白的身躯,都城陷落而理想不能实现,他决定与“郢都”共存亡,随“郢都”而去,随着他深爱的“楚国”而去。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

那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屈原披头散发,缓步吟诗于泽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理想成为了泡影,承受了太多痛苦的屈原面向西北方,楚国郢都的方向,只身跃入江中,自沉汨罗江畔。

从此,端午节不仅仅是吴越民族的一个节日,更是世人纪念屈原的节日,屈原也用他的一生为这个节日增添了一个新的意义。

十点乌托邦,说

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认为,在屈原自沉汨罗江畔时就有端午节,那是吴越民族的节日,用龙舟、粽子来祭祀“龙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但是,那年的五月初五,自带“精神力量”的屈原自沉汨罗江畔,无疑是给端午节增加了一个新的意义。


【小皮】

#粽情四海#

屈原坚贞高洁的故事有哪些3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李白

中国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传统节日,在这四大节目中,普遍认为端午节就与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有关,这位文学家就是屈原。

众所周知,在中国,一年中重大节日并没有几个,能与重大节日关联的历史名人没有几个。而屈原,就是唯一荣幸列入重大传统节日纪念榜的文学家。端午节也因为屈原的元素,倍增了几分文艺感,比如诗词、粽香、龙舟等,这些丰富的文体元素,让端午节成为妥妥的文化嘉年华。

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是楚国贵族,在楚国将亡时,死于汨罗江。

假如,屈原仅是一位楚国贵族,在秦灭六国时,有着同样身份背景的大量六国贵族均选择抵抗或者殉国,而这些人为什么在更长的历史中,消泯不见?而为什么屈原,会被历史记住,并在端午这样庄重的时节里志以纪念,并在年年岁岁的轮回中,一度又一度地被大家温习、缅怀?

因为屈原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文化大家!这个伟大,就像天上耀眼的启明星,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们,为了文化的传承、为了家国的兴亡发展、为了心中颠朴不灭的理想乐园而奋发图强,不息前进!

被誉为中国浪漫主义诗仙的李白读了屈原的诗赋,如同感受到了日月光华的普照,那种崇拜感油然而生,甚至因此产生了对战国时期各个王侯将相宫廷台榭的鄙夷:这些都是神马浮云!

文化名人寓于重大节日,这是屈原的荣光,更是中国文化人的骄傲;这不但是中国的荣光,也是世界文化史的骄傲。

君不见,端午节,已成功入选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君不见,世界和平理事会早在1953年就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一.文学:《离骚》并峙国风,共领风骚数千年

少年时读《诗经》,便被其丰富内容,唯美形式折服,感叹这世界上原来还有如此美好的文字!及至渐渐长大,阅历稍增,再读《诗经》,但觉美则美哉,似有所缺。

缺什么呢?想想也不知道。读孔子删修《诗经》,申明主旨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后,终于明白,孔子对于诗词,“止乎礼义”,更重教化,更讲尺度,更讲有所不言。比如国风中的《魏风》中的《硕鼠》篇,硕鼠都食“我”的“黍”“麦”“苗”了,“我”都没有想到要找个法儿杀死他,而是想着远离硕鼠,去寻找理想的诗和远方!

这不就扯了吗?

重乎礼义有时则难免轻于人情。由是明白,读《诗经》偶尔会有的一种些许的不痛快,不尽兴、不尽味的情感,原来缘自于此。

而诗歌,在更大程度上,倾向于自我、自由、自觉。那种汪洋恣肆、慷慨激昂、婉约动人等极尽个人感受的诗词作品,更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这些作品,在《诗经》里,并不多见。

然后就担心,当文学作品担负了太多的客观、宣导、说教时,读者则成为被宣导、被说教的对象。这不正是“万马齐喑”的现象吗?

幸而读到了《离骚》。《离骚》给人的感觉就是:我的诗歌我做主,我爱咋写就咋写,你爱咋想就咋想!《离骚》诗句有长有短,有写景有抒情,有忧思有感叹,扬扬洒洒二千余言,直把屈原自己的身世、心志、情感和盘托出,让人读了无比惬意而回味良多。其中传世的佳句很多,如: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通过精彩的神话传说,以其抑扬起伏的语句、瑰丽精美的想像、以其感叹深沉的情感,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幅生动而俊美的图景,。让读者了解到,屈原这个独立特行、情感纷扬、纵意浪漫的诗人形象。屈原创作的其他作品如《天问》《九歌》等,也均是我思我言,我抒我写,无所拘束而有所坚守,不事雕饰而近乎完美。屈原的作品,风格与《诗经》迥异,在《诗经》面世200多年后,打破了《诗经》内容和形式上的桎梏,以更丰富的内容、更张扬的表达,更开放的想像,开创新时代的先河,成为文学创作史上,积极浪漫主义的奠基人。其自我感情抒发的自由奔放、浪漫多姿,启迪了更多的后来者,并为后世的诸多文学创作者所继承和发扬。

而也正是屈原在文学方面的开拓创新,激活了《诗经》中潜在的活泼元素,使《诗经》中更多的作品,以一种新的视角,获得了新的诠释,兼具更丰富的内涵,使这样一部具有首创意义的诗歌总集,重焕了光彩。

自此,诗经中的国风与屈原的《离骚》双峰并峙,共领风骚数千年。成为中国文学的源头活水,滋养了中国文学数千年,构建了中国文学的坚实框架!

而很有必要指出的是,国风来自各个诸侯国,是多个创作者的作品集成;而《离骚》,则是屈原独家原创作品!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评价“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个评价,把《离骚》的地位,甚至置于国风、小雅之上,可见《离骚》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二.文化:楚辞的兴旺,预示着汉朝的兴起

屈生长于楚国,生活于楚国,也死于楚国。屈原是楚国贵族,他对于楚国有着特别的感情,这似乎也奠定了他后来坎坷的命运。

楚国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

在先秦的诸多历史典籍中,出于对周王室的尊崇,也因于中原文化的发达,形成了以中原(即黄河中下游一带)为天下中心的文化叙述,在这种文化叙述中,周边的诸侯国被称为"夷(东)、蛮(南)、戎(西)、狄(北)"。楚族虽然出自颛顼,是颛顼的后代,是一个妥妥的华夏族人,但由于处于南方,中原人士对这个南方的诸侯国也缺乏必要的了解,常有蛮横、不讲理、不道德的文化印象。

在历史记载中,楚国国王也多以昏庸、贪婪、无知等特性为大众所认知,而楚王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常贬抑自己为蛮夷,由是也更加重了大众对楚国蛮夷之国的印象。《史记楚世家》对此就多有叙述。比如楚君熊渠就违反周朝礼制,擅自为自己的孩子封王,他说:我在蛮夷地区,不必和中原各国的名称谥号一样。楚庄王甚至有问鼎中原之意,却被周王室大臣王孙满怼回去: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楚王讨伐随国时,随国说:我没有犯什么罪,你干吗攻打我?楚王说:我本蛮夷,现在诸侯都干着背叛周王室的事,各个诸侯国未经周王室允许,就互相讨伐,明摆就是违制。我有军队,可以辅佐周王室,但请周王室给我一个尊贵的名号!

上述这些,从楚国的角度解读,是周王室及相关诸侯国无视楚国的发展壮大,对其进行名份上的打压;楚国不得已,也只好以“我是流氓我怕谁”这种自污的姿态来拓展疆域,壮大自己。从代表中原文化的周王室的角度来考虑,楚国轻慢周王室,攻打周王室的各个诸侯,本来就是违法而逆礼的。作为南方一个诸侯国,竟然狂妄到“问鼎”的地步,周王室不分封楚国,那也是必须的!

在楚国发展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多次的政权危机。比如个超级大色迷楚平王,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一个竟然擅自娶了太子的老婆、秦国美女公主。直而带杀太子的团队,特别是逼反了伍子胥,导致后来楚国国都被伍子胥为代表的吴国军队攻破;

楚怀王时,张仪提出以600里地为条件,让楚国与齐国绝交,以结交秦国。楚怀王竟然没有抵住诱惑,上了张仪的当,宣布与齐国绝交,最后还被囚于秦国,并身死于秦国。

在阅读这些历史中,我们难以读到,更多楚国发展壮大的信息;也难以理解,楚国一代又一代发愤图强,把江山疆域扩大到诸侯国,是凭什么来实现的?我们也无法解释,楚国何以在抵抗秦国的战争中,持续的时间更久,而且秦国动用的兵力更强,从20万到起用倾国之力的60万?

幸而有屈原的辞赋诗作,让我们读到了世上极美极美的文字: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

屈原,通过文字,通过描写和抒情,刷新了人们对于南蛮国家的丑陋形象。读屈原的文字,直抒胸臆而张弛有度,浪漫多姿而才情横溢;关注民生而感慨沉思,怀才不遇而奋起求索……

放之于中原,能够写出如此华章,能够有如此才情的人,也是极为罕见的啊!

自诗经之后,已是很久没有读到如此感人的辞章了;相比于诗经,屈原的辞篇更是独树一帜,把中国的古典文学推向了新的高度……

屈原的辞赋,向中原诸国昭示了南蛮国家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为中原地区了解南方文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读此文章,谁又敢说,南蛮地区,是一片文化的荒漠呢?分明是,屈原的文学作品,为渐有衰意的中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分明是,屈原的作品,融汇了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的先进因子,并进一步融合汇流,为中华文化的新一轮繁荣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如果没有屈原,中国的文学,又将减去多少颜色?

能写出如此极美极美文字的屈原,要历经多少博览和锤炼?他生于楚国贵族,相信在少时就已是饱学书史。他担任过司徒这个重要职务,相信除了楚王重用,自身能力也必是超越群英。

能生养出如此博学如此多才的楚国,要历经多少年的发展沉淀?楚国历700年发展,由一个穷僻的小部落,发展成为先秦时期疆域最大的诸侯国,其中虽然有诸多的失政之处,但设若没有优秀的制度与更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作为后盾,整个国家如何能够做到开拓进取和欣欣向荣?能由蛮夷之荒凉之地实现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其背后也必然有着一套相对完善的政治、文化体系。否则,楚国如何能够在那么长的岁月中,一步步消消灭周边的诸侯小国,一步步成长了南方的巨无霸?

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诗歌也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部分。上层建筑的精美,反衬出经济基础的巩固;经济基础的巩固,也正向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秦灭楚之战中,李信和蒙恬率20万大军征伐楚国失败,预示着楚国的强大;后来秦国出动了60万兵力,以王翦为主将,经过一年后才把楚国攻灭。此战楚国虽败,但楚地依然是地大物博,在楚国权力分散的自治制度下,楚国民间,依然潜藏着最活跃的社会动员力量,依然拥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反秦情绪……

自屈原以后,还有宋玉,继承了屈原的文风格调,后在汉代贾谊、东方朔、刘向的推动下,形成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楚辞文体,并深远影响了后世。

同其理,楚国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即便是被秦国消灭后,其人民也必然会在合适的时机发力,展示其强大的民间反对力量!而这,也酝酿了秦亡后,汉朝的新生及发展,为汉朝的400多年的发展在文化方面作了一个坚实的铺垫。

也许有些人认为,对于屈原的作品以及楚辞所代表的南方文化的文化、社会意义,未必就如我之所言,但是,历史却是现实地摆在那里:刘邦楚地沛县人,汉朝,是以楚人为基础的政权组织。汉的制度,在承袭秦制的同时,也沿袭了楚制,即同时兼有分封,郡县制,在文化的传承上,汉初也更注重生于楚国老子的道家无为的治国方式,以及意识领域上的楚辞文风……


三.信仰:个人理想主义与家国情怀完美结合

孔子在周游列国期间,曾感叹“礼乐崩坏”,而他也特别注重对于礼乐制度的整理和重塑。但是,终其一生,他在诸侯国中都没有得到重用。各个诸侯国还是继续其抢地盘,争变法人才的做法,孔子所期待的那种制度,也不由人意地继续崩坏下去……

孔子曾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虽然管子打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但事实上,管仲是一个彻底的变法派,他尊王是表,变法称霸是面,表面之不一,迷惑了孔子。管仲那一套利出一孔的理论实践经由李悝、吴起、商鞅、李斯等的完善提升,以韩非子思想作为集成总结,变法成为各诸侯国图强的必备神器。

楚国与秦国在战国后期多有交集,经过吴起变法后,楚国也建立了与一套具有本国特色又与法家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而在法家的主要治理措施中,建立军功就是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

建立军功就要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把每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点,追求个人最大的自我实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人的理想、个人的创造、个人的自我实现便成为很多有志有才之士的首要选择,个人英雄主义、个人理想主义也更为盛行。

在这方面,楚国的伍子胥可以说是一个重要代表。伍子胥的父亲被楚平王所杀,伍子胥发誓要为父报仇,在吴国入仕后,伍子胥与吴王励精图治,后来果然带领吴兵攻入楚国国都,对楚平王进行掘墓鞭尸而后才退兵。伍子胥为报父仇,而不惜发动战争,达到自身目的,甚至无顾楚国就是他之前的祖国,这可以说是个人主义的极致表现了。

屈原的作品,便是在这个追求自我实现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但与伍子胥时代又有显著的不同。屈原的作品,想像丰富绚烂,自我意识浓厚,充满了极强的个人主义。这个小我的个人主义对应了个体的归属——“家”的价值追求。

与此同时,屈原的作品,也体现热爱国家、体恤民情、感叹民生之艰难、痛斥朝政的腐败等方面的大我情怀。在经历挫折后,屈原坚贞不改,坚决守护心中的那个理想境界。上述即是理想主义的表现。这个理想主义,也对应了家的集合——“国”的价值追求。

也就是说,在屈原身上,具有积极的个人理想主义倾向,也是其家国情怀的完美结合和体现。而伍子胥,在家国情怀方面,显然缺欠更多。

在个人理想主义与家国情怀达到完美结合方面,同样也有一个重要的代表,那就是句践。句践差点被吴国被亡,然后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把吴国灭亡,把越国复兴。

个人理想主义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不妥协,不退缩,不后悔。这也是后来吴越一带,也有人把端午节当成纪念伍子胥、句践的重要原因。因为这三人在崇尚个人理想实现方面,都有着相通之处。遗憾的是,他们两个,虽然都有着功业声名,但他们均不是先进文化的代表,特别是,他们缺乏了屈原这样信手拈来的文思才情!

关于屈原的死,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他沉江而死,我也宁愿相相这种较为流行的说法。在我认为,屈原的死,是通过另一种方式的抗争,宣示他不与浊世同流,不妥协于现实世界的苟且……

屈原的逻辑应当是这样的:

秦可以灭亡楚国,但灭亡不了我心中的祖国;

我可以死,但是我心中崇高的理想不会死!

这世界可以混浊,但我依然坚持自我的清洁,甚至九死不悔!

也许文人的反抗是无力的,但是文人的反抗是极其坚决的,其感召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后世无数的文人,宁可以死,也决不做出与其理想相违背的事。屈原,也是以其特立的方式,鼓舞着更多文化人,以特立的方式,捍卫着自己的理想,自己的高大尚的文化情操!

比如唐代李白,就曾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宋代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元代王冕,说: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明代于谦说: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代郑板桥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后世很多人对屈原的自杀,多持否定态度。有人说,屈原可以效法纣王的伯父箕子,他远离纣王,在朝鲜半岛建立的政权,史称箕子王朝;也可以效法纣王的另一位伯父微子,他远离纣王,最终建立宋国。屈原如此人情,他完全可以远遁楚国,游历四方,以另成一番功业。司马迁也感到不可思议,以屈原之才,到其他诸侯国发展,哪个国家都会很欢迎他的,他何必自杀呢?

在我看来,当时的楚国,时兴的文化已不是远遁家国重建功业,而是深恋故土而不得展才志,只能追求一种以自我殉志的方式,来实现自我的责任和担当。这种自我灭亡而达到精神不死的方式,在南方这个神秘文化盛行的地方,也许也是一种自我理想的另类实现。在楚国的历史中,屈暇、子玉、子反、沈尹戌等均自杀而死,以身殉志,而不选择建功他国他地,这也是这种文化自尊的表现。就是屈原自己,也在《天问》中讲到他预感楚国国运将不久长,原因就是很多楚国人才,都在军中殉国,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首要因素,缺乏人才,就缺乏了首要竞争力。而诡异的,屈原也是以殉志的方式,推进了诸侯国的灭亡。

当然,这种自我殉志的方式来对抗秦国警示楚王,结果只能是无济于事。而这种对于故土家园的坚守,却使楚国焕生出新的希望之光。楚国大将项燕就在自杀时说的那句狠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种诅咒式、报复式的抗争,其实与屈原无声的抗争,有着内核上的相通之处,可知楚地文化,是如何的坚韧顽强!

然后我们知道,刘邦起于楚国沛地,项羽起于西楚,两个楚国人,一为平民,一为贵族,两人带领楚地老百姓,以不同的方式反抗秦朝,最终结束了秦短暂的统治。项燕的诅咒,果然在更长的历史里变成了现实!

而这,从某种方面上说,就是屈原这种以身殉志式的抗争的胜利,虽然做法未必妥当,但精神不朽。从某种方面上说,正是有了以楚辞为代表的南方文化的深厚积淀和勇敢发力,刘邦为代表的汉朝才能获得胜利而南方文化的根基,就在楚辞里,它强调了个人理想主义与家国情怀互相结合,这个近于信仰的精神,自信、坚韧、不屈而勇于担当!

来自而春秋时期形成的强调家国与礼法的儒家文化、强调无为而有道的道家文化,与强调个人实现与国家愿景的楚汉文化,在历经春秋、战国及秦帝国的不断交融浸润后,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汉帝国便在这几个文化的交汇中,汲取了更大的滋养,实现了更好更快更长久地发展,并由此酝酿了汉文化的源远流长。

在这里,屈原作为楚辞的代表,楚文化的重要的柱石,他继承袭了先秦的文化精华,又为后代的文化繁荣启明了方向,其文风笔调,成为中国文学中,屈指可数的源头活水,他的文采风流,让人景仰不已!

屈原,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先秦时代文学的半壁江山,成为文化殿堂里的擎天一柱,开创了文化的新时代,以其恒远恒久的个性光芒,垂范数千年……

屈原,看似与时代越来越远,其实,他从未远去。每年的端午节,他都会如约而至,与普罗大众相许神会,在一叶叶粽香中,温润五陈杂味的岁月;在一条条龙船穿梭中,追求人间的高洁之气。使喧嚣的时节,多了几分婉美;使流毒的五月,添了几分康安。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伟哉,屈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