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水浒里李逵的主要故事有

2022-11-03 10:23 作者:用户3478220103 围观:

李逵沂岭杀四虎故事简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用户3478220103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水浒里李逵的主要故事有1

李逵简介 李逵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元杂剧“水浒戏”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生得粗壮黝黑,绰号“黑旋风”。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人氏。因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遇到赦宥,流落在江州当牢子。为了解救宋江和戴宗,李逵与众人大闹江州,上了梁山。惯使一双板斧,梁山排座次时,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位步军头领。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选自于《水浒传》第四十三回《假李逵剪径劫单身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李逵上梁山后,看到其他兄弟们纷纷回家去接父母同来山寨里快活,想起来自己当年在村里杀了人,逃跑在江湖上,多年不曾回家,不知道老母亲怎么样了。就急忙忙回家去接老娘。同乡人朱贵在他上路之前劝他路上不要喝酒,免得惹事。还有要走大路,因为小路上常有老虎出没。

李逵回到家,发现老娘已经因为思念他而双目失明。就骗她说自己已经做了官,要来带娘过上好日子,没想到这个时候哥哥李达正好回来。当年李逵打死了人,李达受了不少的连累,经常被打。现在见到李逵就像见到仇敌。告诉娘说李逵现在是反贼,不能让他带你走连累我们。但是李达没有李逵凶猛,打架打不过他,就跑掉去搬救兵来捉拿李逵。李逵留下一锭50两大银给做长工的哥哥息事宁人,背起老娘就顺小路跑了。没有听同乡朱贵的话走大路。

李逵慌不择路,走到天黑,娘说口渴的要死了,李逵就把娘放到山岭的一块大石头上,然后去找水。他在山脚小找到一条小溪,但是没有盛水的容器可以带给娘喝,就又越过几个山坡,找到一个破庙,把香炉从底座上砸下来去盛水给娘喝。但是走回去发现石头上不见了娘。地上有血迹。李逵顺着血迹追寻,发现一个洞里,2只小老虎在添一条人腿,明摆着是老娘的腿。李逵气得毛发倒竖,一口气杀了两个小老虎。这时母老虎回窝了,但是她进洞的姿势很特别,屁股先进来,李逵就趁这个机会,一刀插进了母老虎的屁股,连刀把都插进去了,母老虎逃窜出去很快就死了。公老虎又回来了,看见李逵,一下就飞窜向李逵。李逵在他飞起的那一刻,用腰刀公老虎的身下一刀划过去,给公老虎开膛破肚,杀死了他。 就这样,李逵一口气杀死一家大小四个老虎。

趣历史官方微信号:qulishi_v5

水浒里李逵的主要故事有2

水浒传黑旋风李逵是怎么死的?黑旋风李逵简介 李逵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元杂剧“水浒戏”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生得粗壮黝黑,绰号“黑旋风”。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人氏。因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遇到赦宥,流落在江州当牢子。为了解救宋江和戴宗,李逵与众人大闹江州,上了梁山。惯使一双板斧,梁山排座次时,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位步军头领。

梁山受招安后,随军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战事结束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因宋江饮高俅等奸臣送来的毒酒中毒后,担心李逵再次起兵造反复仇,便让李逵也饮下毒酒,李逵随后身亡。

李逵是《水浒传》成书之前便已在文学作品中多次以主角身份出现的人物,但《水浒传》对其进行了很明显的加工塑造,使他成为一个心粗胆大、率直忠诚,同时又鲁莽好战的性格鲜明的角色。

人物起源

与很多《水浒传》人物一样,梁山好汉李逵这一形象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根据《宋史》等记载,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头领有三十六人,但多数姓名并无记载。而史载两宋之交的确有一名为李逵的将领,有学者将其列入李逵可能的历史原型中,但除了年代接近和姓名相同,此李逵与《水浒》之李逵并无任何相符合之处。

赵小锐版李逵

而在宋元时期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最早出现了三十六人的姓名、绰号,其中包括了“黑旋风李逵”。在大约同一时期的《大宋宣和遗事》中,李逵也作为宋江部下之一出现,但并无专门情节。这两部文学作品都被认为是《水浒传》的雏形或蓝本。

在元杂剧中,李逵的形象很快丰满起来,现存的资料显示,与水浒故事相关的剧目中,以李逵为主角的占据极大比重。著名的剧目包括康进之的《李逵负荆》、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等。总体来说,前期的剧目中,李逵多为风流才子形象,后期的形象则逐渐趋近于“憨傻大汉”。这一演变,为《水浒传》中的李逵形象奠定了基础。而部分元杂剧中的李逵情节也进入了《水浒传》之中。另外,明太祖朱元璋之孙、著名剧作家朱有炖也作有《黑旋风仗义疏财》,此剧与《水浒传》小说面世的先后顺序尚有争议,但应是取材自宋元以来民间广泛流传的水浒故事,而没有受《水浒传》的较多影响。

初次出场

李逵小名铁牛,江湖人称“黑旋风”,家中有老母及一兄长名为李达。李逵因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遇到赦宥,流落在江州。在江州大牢里当一个小牢子,与江州两院押牢节级院长“神行太保”戴宗相熟。

宋江因杀阎婆惜被发配江州,与戴宗相见。在戴宗的引荐下,李逵认识了之前慕名已久的宋江。宋江借十两银子给李逵拿去赌,李逵对其慷慨极为拜服。紧接着,三人又到琵琶亭饮酒,宋江要吃鲜鱼,李逵便去讨,却听说要等鱼牙主人来了才能卖。李逵因此发怒,后来鱼牙主人“浪里白条”张顺见他捣乱,便与他厮打起来,从陆上打到水中,直到宋江、戴宗来叫停。从此张顺也与三人成为好友。“黑旋风斗浪里白条”一节,因为场面精彩,后来常常成为水浒题材的绘画、影视重点表现的情节。

江州劫法场

数日后,宋江酒后在浔阳楼上题诗,被无为军在闲通判黄文炳解读为反诗,向江州蔡九知府蔡得章告发,宋江因此被打入大牢。其后戴宗为救宋江,传了一封梁山泊造的假信,亦被黄文炳识破。宋、戴二人被判死刑,押到十字路口待斩。

新水浒里的李逵

为救二人,梁山二十余条好汉赶到江州,劫了法场。李逵在不知梁山方面行动的情况下,也独自从预先藏身的楼上跳下,砍翻两个刽子手,与梁山众人同时在法场里厮杀。救出宋、戴二人后,李逵杀得性起,逢人便砍,梁山首领晁盖对他喝阻也无效。其后李逵和梁山众人打入无为军,杀了黄文炳,并从此与江州的张顺等人随宋江上了梁山。

大聚义

晁盖曾头市中箭,宋江暂代寨主之位后,一日宋江、吴用听做道场的和尚说起卢俊义,便决定赚其上山。吴用与李逵扮成算命先生和哑道童到大名府,把卢俊义诱到了山上。后来卢俊义因吴用所题反诗以及总管李固叛变被抓,差点送命。梁山两次派兵攻打大名府,李逵亦在其中。

后来凌州单廷珪、魏定国受命征梁山,李逵独自下山,企图去凌州斩杀二将。路上劈了未上梁山而自称“梁山好汉”的韩伯龙,又结识了焦挺、鲍旭,并将他们带上梁山。

后来单、魏二人被关胜收服,也上了梁山。梁山打破曾头市,又打了东平、东昌二府之后,一百单八将大聚义。根据天降石碣名号,李逵为“天杀星黑旋风李逵”,排名二十二,又获步军头领之职。

闹东京

大聚义之后,宋江提出招安之事,李逵大闹以示不满,宋江假意要斩其头。

第二年元宵,宋江等人去东京看灯,李逵也要跟随。到了东京之后,宋江等与名妓李师师见面,李逵见了大怒,先打翻在附近的杨太尉,又放火并大闹。幸得梁山军马到城下将众人护送出城。

接下来的“黑旋风乔捉鬼”“梁山泊双献头”“黑旋风乔坐衙”“燕青打擂”几个故事,都是以李逵和燕青为主角,与全书主线关联甚少的情节,而且多数都很可能直接取材自元杂剧故事。其中“双献头”一节为李逵误信他人所言,以为宋江强抢民女,要杀宋江,后来得知是他人冒充之后,杀了冒充者,回山负荆请罪,应取材自元杂剧《李逵负荆》,这一故事通过戏曲等的传播,在后世流传甚广。

南征北战

朝廷第一次到梁山招安之时,态度恶劣。李逵愤怒,将诏书扯得粉碎。后来童贯带兵攻打梁山,李逵与几名步军将校樊瑞、鲍旭、项充、李衮配合作战,有斩杀睢州兵马都监段鹏举等战绩。

后来梁山受了招安,李逵以梁山军的一员,参与了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之战,仍常与鲍旭、项充、李衮配合,多有斩将。其中征讨田虎之时,有内涵曲折的“李逵梦闹天池”一节,写李逵在梦中见到母亲、杀了奸臣恶霸等,又得到“要夷田虎族,须谐琼矢镞”的暗示,引出后来成为张清妻子的琼英。

饮毒身亡

征方腊结束后,梁山头领只有少数存活,李逵是其中之一,获封镇江润州都统制之职。后来蔡京、高俅等人,以御酒之计,要毒死宋江。宋江饮了御酒,知道已经中毒,因怕李逵为了报仇再度啸聚山林,便请他到自己所在,使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饮下毒酒,事后宋江告知李逵真相,李逵表示:“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后来果然毒发身亡。

戏曲形象

李逵是元杂剧中的重要角色,但在《水浒传》成书后,因为书中塑造出相当数量形象生动的人物,而李逵的形象也逐渐定型为文化程度较低的鲁莽汉子,所以在后来根据《水浒传》改编的水浒戏中,李逵的显要程度有所降低。但也仍是较重要的角色。如在明代杂剧《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中,李逵担任梁山军征辽先锋,戏份、唱词较多。

在清朝至近现代的戏曲中,也有不少以李逵为主角或重要配角的剧目,其中多数直接来源于《水浒传》情节。以京剧为例,就有《闹江州》《丁甲山》《李逵探母》《黑旋风李逵》《李逵大闹忠义堂》等著名剧目或名段,情节基本集中在江州劫法场到李逵下山接母部分,或大聚义之后的杀冒充宋江抢民女者的情节(即”李逵负荆“故事)。

在京剧中,李逵属于架子花脸,表演中重念白和工架,唱腔不多。京剧名家袁世海即很擅长李逵戏。

趣历史官方微信号:qulishi_v5

水浒里李逵的主要故事有3

李逵是《水浒传》中性格特征最鲜明的人物。他粗鲁、直率莽撞,快人快语,不计后果,打起仗来一往直前。把握住了李逵的这一性格特征,所以只要李逵出场,立即就妙笔生花,把这一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

李逵在《水浒传》中表现为性格单纯,胸无城府,有啥说啥。我们本不难认清他的面貌。但因为他是梁山泊中的一个重要头领。但具体分析,梁山好汉在反抗官军围剿、严惩贪官污吏的同时,也干了许多杀人放火、横抢竖夺的勾当,李逵也是这些恶行的急先锋,所以有人称他为“杀人魔王”。再者,李逵是宋江的亲信,而宋江既是梁山大军的领导者,同腐败的朝廷作过坚决的斗争,又是一心想招安,“忠心不负朝廷”,最后把梁山事业引向毁灭的人。李逵虽然反对招安,但不反对宋江;他不仅跟随宋江一起接受招安,而且是在镇压方腊起义军战斗中作战最勇猛的人。所以,应该怎样认识李逵这个人物,也就成了人们争议的话题。

李逵在乡中的绰号叫“铁牛”,表明他是一个勤劳朴实、有力气又能干的人。因为打死了人,逃到江州在戴宗手下当一名小牢子。城市衙门里的生活使李逵又沾染上一些新的特点,如赌博、酗酒、强取豪夺、争胜逞强等等。这些特点在以后的故进展中都有程度不同的发展。

李逵的第一个特点是粗鲁

李逵家中一贫如洗。他外逃以后,家中只剩老母和一个哥哥。哥哥李达给地主当长工,但却供养不起母亲,使母亲经常饿饭。可以想象,李逵幼年不可能受到什么教育。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自然成长起来的李逵,外表的最大特点就是粗。小说(第三十八回)写他的外貌是:

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

身材粗大,相貌粗恶,连头发也粗硬。与这样外貌相配合的,是言语粗俗。李逵不论说什么话,张口不离“鸟”字,“鸟人”、“鸟斧”、“鸟意”、“鸟位”、“鸟乱”乱行为粗鲁。他倚仗自已身强力大,说话办事常常任性胡来。赌博输了钱,伸手就抢,还打伤人。他要买鱼,自己上船舱里去捞,结果拔掉船尾竹笆篾把渔民打来的鱼都放跑了。和宋江、戴宗在酒店吃酒,因不愿听一个卖唱的女娘唱词,他用两个手指就把那女娘“额角上抹脱了一片油皮”,打晕倒了。

李逵的粗鲁,有时表现得相当粗暴。在酒店里,他一句话不来就把一碗鱼汁向酒保


“劈脸泼将去,淋那酒保一身”。

同吴用在北京城外店肆里住宿,因为店小二不替他烧火,


“一拳打的店小二吐血”。

更有甚者,他和燕青路过四柳村,狄太公见他头上绾着两个丫髻,以为他是道士,请他“捉鬼”救女儿。他满口答应,却把装鬼的狄太公唯的“嫡亲女儿”杀了,使老汉得不偿失。当然,李逵做事粗疏他也为此付出过代价。小说第四十三回写他为了使贫苦一世的母亲也能快乐生活几日,特地回沂水县老家接娘。晚间把娘背到沂岭山上,他却抛下娘独自走出很远下涧中取水,没防备娘被虎吃掉了。赤诚的孝心反而害死了母亲。

李逵的粗鲁与他的强悍有力相结合,常表现为处理问题简单化,动辄以武力要挟人。

江州劫法场以后,讨论今后去向,李逵不容别人分说,跳将起来叫道:


“都去都去!但有不去的,吃我鸟斧,砍做两截便罢。”

这话虽带有兴奋状态下的玩笑性质,但他的板斧方才确实已杀过不少人。第六十七回,梁山大军从大名府救出卢俊义凯旋,宋江要推举卢为寨主,李逵马上说:


“哥哥若让别人做山寨之主,我便杀将起来!”

在推举领导人的时候要动武无论如何是不适当的。李逵的粗鲁是性格使然,不是故作豪放。他的动辄要“杀将起来”就是一种实力威胁。

《水浒传》的可贵之处是没有把李逵的粗鲁描写停留在简单化表面动作的层次上,而是在情节的发展中挖掘了他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加深认识的因素。

高唐州知府高廉是大奸臣高俅的叔伯兄弟,他的妻舅殷天锡倚仗权势在高唐州横行害人,要抢占柴进叔父家的私人花园,并打伤柴皇城。柴进要依照条例同殷天锡打官司。李逵说:


“条例条例!若还依得,天下不乱了!我只是前打后商量。”

这句话可以说是道出了古代乱世一个要自尊的强者的做人的真谛。梁山大军征辽班师后,宋江因皇帝没有封赏而忧愁。李逵说:


“放着兄弟们都在这里,再上梁山泊去,却不快活!”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李逵能提出一个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具有政治含义的“理想”,是脱离人物实际的。而李逵“我只是前打后商量”这句话,却是根据有权势的人都不依条例而胡作非为,以致天下大乱的现实得出的结论,具有相当的真理性,不能和一般简单的粗话等同看待。

李逵的第二个特点是直率

他要做的事情,往往一览无余。要吃要喝,有啥说啥。和宋江第一次在一起吃饭,每人有一碗鱼。宋江、戴宗嫌鱼不新鲜都不愿吃,李逵就说:“两位哥哥都不吃,我替你们吃了。”全没有一般人在这种场合下想吃又不好意思说出口那种装腔作势的样子。他的喜怒哀乐,全都立即表现出来。和宋江刚见面,当知道面前的人确是自己向慕已久的宋江以后,他“拍手叫道:


“我那爷!你何不早说些个,也教铁牛欢喜!”

把对宋江的爱戴、知心、忠诚无保留地和盘托出。

如果没有在相同情况下一些人的隐忍不言或委婉辩护,就不会显出另一些人的直。宋代司马光对此有很好的解释:


“正直为正,正曲为直。”

直的高境界要求,是在对待、处理事务的时候,严格按照公理办,不因自己的利害、好恶、恩怨而曲徇事情。在世俗社会中,人情往往乐于讨好人,不愿得罪人,所谓多栽花少栽刺。给人吹喇叭、抬轿子的事容易做;而给人,特别是给在上位的、有权势的人提意见、挑毛病以纠正他们的非,却极难极难。李逵在这些方面,他的直表现得相当充分。

李逵对宋江非常敬佩、顺从。他甚至说过这但李逵对宋江也不是一味地盲从,他也真正地反对过。他们道游东京,宋江与柴进、燕青去拜访与徽宗皇帝有来往的妓女李师师,想借李师师的门路向皇帝讨一道招安赦书。宋江等与李师师在里面小阁里吃酒谈笑,却让李逵、戴宗在门厅里守候。戴宗原是李逵的上级,身分地位比李逵高,对这种尴尬的处境却无丝毫反感,而李逵却肚里没好气,先“喃喃讷讷地骂”。宋江把他俩叫到里面赏酒,戴宗吃了三钟,李逵虽也吃了,但却“睁圆怪眼,直瞅他三个”。退出来后,他对:


“宋江、柴进和那美色妇人吃酒,却教他和戴宗看门,头上毛发倒竖起来,一肚子怒气没发付处”。

这正是一种人格觉醒的表现。

在这种正气支配下,他两交椅打翻了杨太尉,扯墙上挂的书画就放起火来,大闹了东京城,打乱了宋江第一次求招安的如意算盘。李逵此时的思想境界,不用说戴宗望尘莫及,就是柴进、燕青也全不如他。

李逵的第三个特点是莽撞。

他做事想干就干,不计后果。莽撞的人往往把复杂的客观事物简单化而又急于求成,他们看不出事物的因果联系,只图很快解决问题,或者抹煞事物之间的差别,处理不同性质的问题只用一种方式,对李逵来说就是一斧砍。

在江州,宋江因题反诗而被判处斩。李逵不同任何人联络就独自人去劫法场。他“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握两把板斧从半空中跳将下来”。幸亏有梁山好汉接应配合,把宋江、戴宗平安救出,否则,恐怕只能以失败告终。劫法场时,李逵


“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推倒攧翻的,不计其数。”

后来出城杀到江边,这里就是充分表现出李逵此时心中只想着救宋江,其他一切都不在考虑之内、不管三七二十一的葬撞性格。

莽撞的人世上尽有,李逵是一个强人,一个武将,所以他的莽撞最富个性的表现就是像江州那样胡杀乱砍。作为人的性格来说,莽撞无疑是一个缺点,葬撞做事,极少有成功的时候,而且常会破坏大局。李逵做事以莽撞为特征,征辽时,一次李逵参加攻打辽方颜统军的“混天象阵”。开始后,宋军失利,各路纷纷撒退,而李逵却不管整个战局如何,


“杀的性起,只顾砍入他阵里去,被他挠钩搭住,活捉去了”。

这就是莽撞的结果。当然,李逵还是打胜仗的时候多;在打胜仗的时候,他仍然表现出莽撞的特点。征方腊攻打常州城,两军混战,李逵轮起两把板斧,不问天地,横身在里面砍杀”。自己阵上五万军兵在后面呆立着不敢前去助战,


“怕黑旋风不分皂白,见的便砍,因此不敢近前”。

这样的一介武夫,怎么能当“头领”带兵?

水浒中为什么要刻画李逵的缺点影响其形象?

在《水浒传》整个人物形象体系中,作者要把李逵塑造成个粗鲁、直率、莽撞人的典型。在这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但也存在明显的缺点,主要是把李逵描写得过于野蛮。例如表现李逵粗鲁,写赌输了抢钱可以,因为一般读者都知道赌博都是骗人的,把输钱抢回来不算罪恶。但写李逵去江边抢鱼,说:


“船上打鱼的,不敢不与我,直得甚么!”

后来果然去抢,又打伤人,却令人反感。因为李逵不会不懂买东西要付钱的道理。有意去抢就不单是性格粗鲁所能说明的问题。特别是他吃饭不付钱反倒砍死韩伯龙,掳掠了小店的盘缠,又放火烧了草屋,就与真正的强盗没什么区别。

提到李逵的杀人,用“嗜杀成性”、“杀人不眨眼”、“杀人魔王”来形容他,绝不为过。狄太公请他捉“鬼”。本来他捉住狄太公女儿及其姘夫,揭露真相,就已完成委托,狄太公会很满意;但李逵却把那俩人杀死;不仅杀死,还把两颗人头砍下来,把两个尸身放在一起,道:


“吃得饱,正没消食处。”“拿起双斧,看着两个死尸,一上一下,恰似发擂的乱剁了一阵。”

这简直是以杀人为乐。

《水浒传》的这些描写,对李逵形象无疑是极大的损伤。造成这些描写缺点的原因:

一是水浒故事和小说产生的当时,中国正处在农业社会中。这是一个半野蛮的文明社会。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这种残杀的野蛮现象,小说不过是对这种社会现实的夸张反映;

二是这种写法与作家的文艺思想有关。作家把小说看成是“传奇”,强调奇闻异事,极力突出这些不同一般的江湖好汉的粗莽特性,处处都用夸张手法特别是在李逵这个形象上,夸张得过分,把粗鲁性格推向了极顶,以致使李逵成了“非人”。

总结:李逵是个鲁莽的人,有话便说,毫无顾忌。这种的人本来不受人家欢迎,除了人家想利用他之外像李逵那样性质的人,最容易犯错,造成严重后果。其实我们只看到李逵的直,以为宋江会容不得李逵心直口快(鲁莽),动辄揭破自己的秘密。这把李逵看得过于纯正,没有抓住李逵性格的真正弱点。我认为,除了想利用李逵去干破坏工作,把他当枪使,例如为了赚朱仝上山,让他去残忍地杀害个无辜的四岁幼儿这类事之外,任何一个当皇帝坐天下的人也不会容忍李逵藐视任何权威,任性胡来的无组织无纪律行为。无论就整个人类社会说,还是具体到最普通的人际关系说,都需要定的秩序来维系。这个秩序应该是公认的,而不是自我主张的。没有委派他出征,他就擅自半夜拿两把板斧下山独自行动。几乎所有他参加的行动都要惹出一些事端。招安以后,稍不如意就要反了”,再上梁山去“快活”。像这样的人,即使是功臣,哪一个皇帝能够容忍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