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有哪些讽喻类的小故事

2022-11-03 10:12 作者:挣她一个达不刘 围观:

小学生寓言故事合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收藏备用,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挣她一个达不刘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哪些讽喻类的小故事1

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的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今天清北蜗牛的学霸小课桌带大家学习咱们中国的古代寓言故事,家长们可以提前让孩子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同样育有教育的知识。寓言故事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

《老虎与刺猬》:遇事应当冷静应对,不要乱了阵脚,对事物进行准确的分析,不要被外在的表象所蒙蔽,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待事物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杞人忧天》:不要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不要去为那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担心,要豁达开朗的对生活

《三人成虎》:谣言一再反复,就会有人信以为真

《歧路亡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囫囵吞枣》:接收事物不应该不加分析地笼统接收,应该充分消化

《朝三暮四》:原来指的是玩弄手法欺骗人,后来用来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的人

《拔苗助长》:事物的发展都有自我的规律,只有遵循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违背客观规律,即便有良好的愿望和热情,也必然会失败

《涸辙之鱼》:讽刺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之人的惯用伎俩,老实人的态度是少说空话,多办实事

《滥竽充数》:假的就是假的,最终会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画蛇添足》:有些人自以为是,喜欢节外生枝,卖弄自我,结果往往弄巧成拙,不正像这个画蛇添足的人吗

以上就是我们古代寓言故事的部分,通过故事来讽喻人们

想要获得详细资料可以:

1、点击头像进入主页并关注,2、点击私信发“666”即可

有哪些讽喻类的小故事2

教学背景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是统编教材《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通过3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因此,我重在引导学生梳理情节、鉴赏讽喻手法的同时,以文带言,学习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实录

读懂题目,在问题中激发兴趣

师: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战国时齐国的邹忌是怎样巧妙劝谏的。

生:邹忌含蓄委婉地规劝齐王采纳建议。

师:哪个词的意思表示委婉规劝?

生1:讽。

师:现在“讽”的意思是什么呢?

生2:讽刺,嘲讽。

师:古今异义,记住这个词“讽”。针对题目,你认为应该讲清楚哪些问题?

生3:邹忌为什么要讽齐王?

生4:怎样规劝的?

生5:规劝成功后有什么作用?

……

读懂文本,在答疑中厘清“情节”

师: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文本,看看能不能自行解决这些疑问。同时,试着梳理一下故事情节。

生:邹忌委婉劝谏的起因是和徐公比美。

师:比美为什么要劝谏呢?要经得起追问,思考深入一点。

生1:他发现事实上自己没有徐公美,可是自己的妻子、小妾和客人都说自己比徐公美,这些人都是有私心的,于是就去劝谏了。

师:我们一起来继续探究刚才的问题——劝谏的起因。先看看邹忌思考了几个方面?

生2:3个。他先想到了妻子,妻子认为邹忌比徐公美,不是自己真的比徐公美,是偏爱他……

师:你刚才用了第三人称,又说自己,这样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就混在一起,意思就表达不清楚了。而人称必须一致,建议你把自己当成善于思考的邹忌,用第一人称来讲,好不好?

生2:好的。我先想到我的妻子,她之所以认为我比徐公美,是因为偏爱我;再想想我的小妾,她之所以认为我比徐公美,是因为畏惧我;最后想想客人,他之所以认为我比徐公美,是因为有求于我。

师:你讲述得很有条理。首先、再、最后,这几个词语让你的讲解层次清晰。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者……也”是哪种句式的标志?

生(齐说):判断句。

师:刚才我们没有要求翻译,他讲得很清楚,用词也值得称赞。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可以怎么讲?

生3: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小妾认为我美,是畏惧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有求于我。

师:同学们,这两位同学把“美”在这里当什么意思讲的?

生(七嘴八舌):认为美!认为……美!

师:圈起来,这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那么,邹忌为什么从这3个方面思考?能不能换一下思考的顺序?

生4:因为他前面问了这3个人,不能换顺序。

师:也就是说,这是前后照应,我们平时写作文也要求做到这一点,所以不能换。

师:善于自省还不够,邹忌还很善于思考,这才有了前面我们说到的“三思”,从比美的小故事中,他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5:邹忌从比美时妻子、小妾和客人都没有说真话这件事中,明白了说真话不容易这个道理,认为国君肯定受到的蒙蔽更多,于是决定委婉地劝谏。

师:所以,我们想问题的时候不要仅仅浮于表面,而要多几次追问。我们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生6:用什么方法规劝的?取得了什么效果?

师:三思之后,邹忌由家事联想到国事,决定入朝见齐威王。见了之后,怎么劝才能算是委婉呢?如何说才能让齐威王采纳建议呢?大家说说看。

生7:用了类比的方法,用家事类比国事,通过自己的经历联想到齐威王的处境。

师: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比如以“妻私我”类比“宫妇私王”。

生7:以“妻私我”类比“宫妇私王”,以“妾畏我”类比“朝臣畏王”,以“客有求于我”类比“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让齐威王明白,自己所受的蒙蔽已经很深了。对于邹忌所悟,没有清楚说出,直接说出齐王所受的蒙蔽,就有些突然。

师:前面的类比讲得很清晰,最后一句画龙点睛,说出来劝谏的目的,很好。下面,请一名同学扮演现代版邹忌,委婉劝谏,我们都来做齐威王,如果他哪些用词欠妥,就帮他修正提升,做一个明君。

(学生演示)

师:能广开言路、察纳雅言的君主,一定是明君。我们再看看齐威王“三赏”之下,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生8: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师: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讲讲?

生8:刚开始下命令的时候,群臣纷纷面圣进谏,门……

师:门庭若市,这个成语我们今天依然在用,这篇文章就是它的出处。意思是门前和庭院热闹得像集市一样,形容人多。大家圈起来批注一下。

生8:刚开始下命令的时候,群臣纷纷面圣进谏,人来人往热闹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之后,时不时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说,也没什么可进谏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

领悟主旨,了解《战国策》的特点

师:“纷纷”“人来人往”这两个词用得很好,生动形象。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呢?

生:因为开展“三赏”以后,各种弊端都被提出来了,肯定也改正了。

师:老师觉得不仅仅是弊端被除掉了,也会有一些好的建议被采纳,促使国家更加富强。用四个字来讲,就是“兴利除弊”。这样一来,国富民强,其他国家一看齐国越来越强大了,就来朝见,与之交好。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去考虑。

生1:这些都是在朝廷上完成的,没有打仗,所以说“战胜于朝廷”。

师:很好,请同学们看着板书试着小结一下文章内容。

生2:这篇文章讲述了邹忌和徐公比美“三比”“三思”之后,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给齐王进谏,齐王下令“三赏”,最终“战胜于朝廷”的事。

师:我们还可以再凝练,这篇文章选自哪里?

生(齐):《战国策·齐策》。

师:策,组词的话,你会想到哪些词语?

生(七嘴八舌):政策,策略,出谋划策。

师:既然是策略,给君主出谋划策,那重点应该在邹忌的家事还是国事?

生3:国事。

生3:这篇文章讲述了邹忌由家事想到国事,给齐威王委婉进谏,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建议,广开言路、察纳雅言,使国势强盛的故事。

师:突出了重点。再想想,这件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生4:只有善于听取正确的意见,才能不断改进,越来越强大。

师:通过这个故事,结合之前我们学过的《唐雎不辱使命》,可以窥见《战国策》的一些特点。首先看,战国策中的人物,你觉得有什么特点?

生5:人物鲜明。

师:是的,唐雎和秦王、邹忌和齐威王,都让我们印象深刻。

生6:故事情节生动。

师:我们常说,小故事大道理,用题目中的一个词来说?

生(齐):讽。

师:也就是说,善于讽喻,借小故事讲大道理。

师:最后,老师想知道,邹忌善于反思,能从家事想到国事,委婉劝谏,同学们有没有“学文及己”得到一点启发呢?

生7:遇事要多想想,才能举一反三。

师:学习也是如此。

生8:能接受批评,听取他人意见,会帮助我们取得成功。

师:齐威王就是听取了邹忌的意见,才“战胜朝廷”的。所以,小故事的大道理,只有触动我们,才是真正的收获。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宝鸡高新中学)

课后点评

点评人:吉林省特级教师张玉新

田玲老师执教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有以下几个亮点值得借鉴:

一是主问题突出,课堂教学进程思路清晰。比如,本节课第一个环节就是充分理解课文题目,抓住了“讽”与“纳谏”这两个有因果关系的词语,让学生充分阐释,而学生的阐释又建立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前提下,所以这个问题的设置看似随意,却体现出教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前进入文本,为课堂的对话、讨论的开展埋下了伏笔。

二是创设情境,课堂交流生动流畅。文字就是最好的情境,尤其本课具有“情节”的性质,既有生活场景又有宫廷生活的场景,这都是让课堂生动的条件。教师不仅抓住了这些特点,还通过学生朗读、模仿表演来突出“情节”性,使课堂始终在生动、流畅的旋律中,就是讲文言文常见的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典型文句翻译,都是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进行,学生不觉得这些“生僻”的知识有难度,反而津津有味。

当然,本节课有一个小问题,即对类比推理的处理,学生提出了,教师也点到了,却没有进行重点分析。

总之,这节课教师既教了知识,又教了章法,联系了阅读与写作,还有跨学科的融会贯通。

《中国教师报》2020年05月06日第5版

作者:田 玲

有哪些讽喻类的小故事3

(厚重濮阳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王杰 题写)


蘧伯玉画像


  蘧伯玉,名瑗,字伯玉,谥成子。春秋战国时卫国(今河南濮阳县渠村)人。约生于公元前五八五年左右,卒于公元前四八四年以后,是位年逾百岁的寿星。他自幼聪敏过人,饱读经书,能言善辩,外宽内直,生性忠恕,谦诚坦荡,堪称“中华德圣”,实为千古君子。

  蘧伯玉生于仕宦之家,其父无咎,谥庄子,也是卫国名大夫。

  蘧伯玉于卫献公初即已入仕,在献公中期已为卫国举世皆知的贤大夫。蘧伯玉一生,侍奉卫国献公、殇公、灵公三代国君。他主张“以德治国”,执政者应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感化、教育、影响人民,他体恤民生,实施“弗治之治”。所以卫国虽几经战乱、内讧,在几个大国的夹缝中生存,但由于蘧伯玉等大臣的努力,仍能稳立中原,民众安居乐业,以致孔子周游列国进入卫国时,竟然发出“庶矣哉”的惊叹。蘧伯玉与孔子一生为挚友。二人分别仕于鲁和卫时就曾互派使者致问。在孔子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有十年在卫国(国都在今河南濮阳县五星乡高城一带),其中两次住在蘧伯玉家,据说时间前后达九年。尤其是孔子第二次从外地回到卫国,蘧伯玉已年高隐退,孔子再次在其家设帐授徒,二人更是无事不谈,充分交流思想。蘧伯玉的政治主张、言行、情操对儒家学说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言行合乎儒家学说的基本观点,为以后儒家学派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不仅如此,蘧伯玉“弗治之治”的政治主张,也开创了道家“无为而治”的先声。

厚重濮阳:卫国贤大夫蘧伯玉故事 (5)

瑕丘讽喻

  公叔文子是卫献公的孙子,也是卫国的一位大夫。他仗着祖父是国君,想要什么东西只要一句话别人就得给他。在朝中,他最尊敬和最害怕的人就是蘧伯玉。因为蘧伯玉饱读经书,知识丰富,问一答十,什么事都知道,文子与其交往,学到很多东西。但他又怕蘧伯玉公事公办、凡事讲原则的态度,而且一旦事情不合礼法,蘧伯玉总会非常婉转地阻止他,所以文子对蘧伯玉非常敬畏。

  一天傍晚,公叔文子与蘧伯玉二人到卫国国都帝丘(濮阳)郊外踏青,他们二人漫步于芳草萋萋、野花遍地的田野里,心情格外舒畅。

  文子和伯玉边谈边走,远远地来到了瑕丘(位于今濮阳县南九公里五星乡堌堆村)下。高高的瑕丘台在空旷的田野里显得那么高大,二人信步登上瑕丘。顿时别有一番景象展现在了眼前。蓝天、白云,是那么高远、空旷,台下一弯溪水,潺潺有声,清澈见底,曲曲弯弯绕台远去,台上郁郁葱葱的大树浓荫笼罩,显得出奇的寂静,地上被红的花、绿的草点缀得五彩缤纷。

  多美的一幅天然图画呀!

  公叔文子双手擎天,原地旋转一周,高兴地大声喊道:“多美的瑕丘呀!太让人喜欢了,我死了就埋葬在这里吧!”

  机敏的蘧伯玉突然一惊,心想这里的老百姓又要遭殃了。国君的孙子说啥,谁也不敢顶撞,劝谏也需要含蓄、委婉。他灵机一动,便高高兴兴地说:“瑕丘真是好地方,你喜欢的地方我也喜欢,你就让给我吧!我比你年龄大,肯定比你死得早,到时,我就抢先埋葬到这里吧!”文子听明白蘧伯玉话中有话,意在讽喻自己夺人之地,但又不好发作,只好答应:“那就让给你吧!”

  蘧伯玉用本来带有讽喻意味的一句戏言,就圆满、稳妥地解决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既显示出他机敏、能言善辩的卓越才能,又体现了他体察民众疾苦的仁爱之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