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临县有哪些名人的革命故事

2022-11-03 10:13 作者:晋绥往事 围观:

晋绥革命根据地名人(602)王易风——吕梁剧社编导,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晋绥往事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临县有哪些名人的革命故事1

王易风,山西省曲艺家协会原副主席。晋绥时期,王易风曾任吕梁剧社编剧、导演、演员。

在从事文化、艺术工作60多年中,王易风先生涉足戏剧、诗文、曲艺、民间文艺等多个领域,集表演、创作、组织领导,理论研究于一身,写下了《落网》《山右戏曲杂记》《水乡诗话》等影响深远的作品,编著了100万余字的《昆曲考》和250余万字的《山西戏曲图史》,笔耕不辍,著述颇丰,被作家胡正誉为“三晋戏曲大师”。

王易风老先生

王易风,1914年生,山西临县彩树岭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爆发后,王易风担任临县丛罗峪村牺盟会书记,开展牺盟会工作,成立业余剧团,发挥其吹拉弹唱的文艺天赋,用唱戏、说书、唱秧歌等方式宣传抗日救国。

1941年王易风调入文工团后,更是如鱼得水。他和队员们深入敌后,以戏剧为武器,在敌占区、游击区和我根据地大力宣传抗日救国。1942年文工团扩编为湫水剧社后,上级要求剧社领导带头学戏练功,并且,请来戏班名师具体指导。29岁的王易风在师傅的指点下,按“娃娃学徒”的要求黎明即起,不准小便,踢腿、拉架子、练台步、练声、练念白、练唱腔、背台词等,苦学表演艺术功夫。剧社用晋西北的民谣、三弦书、道情、晋剧、秧歌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抗日文艺宣传。特别是王易风即兴编唱的伞头秧歌,语言朴实无华,通俗上口,且为七字句式,易记易传,在晋绥三分区广为流传。

1941年1月,奔波于抗日文艺宣传的王易风无暇顾及家事,正在坐月子期间的妻子和家人缺盐少米,温饱都没法解决。此时,正好遇上日军扫荡,王易风的妻子只好抱着襁褓中的幼子、拉着仅三岁的大儿子到深山沟里躲藏,母子三人在荒野外,风餐露宿,受尽折磨。由于严重的缺乏营养和日军扫荡下而经常性的四处躲藏,襁褓中的小儿子患上天花恶疾,几天粒米未进、奄奄一息,在附近村庄宣传抗日的王易风得信后回家照看了家人三天,可是,在这国家最危难的时刻,剧社演出宣传任务繁重,为了抗日救国,王易风在亲情与国家之间,选择了国家,毅然归队,把满腔义愤热血,投入到文艺抗日战线。

1943年秋的一天,湫水剧社和七月剧社在松峪村的一次联合演出刚结束,秋季反扫荡的大批日军向剧社演出队扑来,剧社立即组织向西部的黄河边撤退,管理剧社的王易风连夜进行室空清野,将演出的服装、道具打包后,组织剧社成员和沿途群众向黄河岸边转移,刚把所有演员和演出器材安全转移后,日军已经接近松峪村。为了引开向大部队追赶的敌人,王易风带领剧社两名武生跑到松峪村的山头上,向日军连开两枪,然后向北部方向撤退,他们在日军前面时而奔跑,时而停下来向日军放上一两枪,直到把日军引向离剧社大部队很远的地方,才绕道八堡过黄河和剧社会合。剧社转移河西后,驻扎在佳县高家畔,恰逢中秋节,湫水剧社马上与兄弟剧团联合编排节目,到陕北黄河沿岸的后方医院、被服厂、军工厂等单位进行慰问演出。

1944年,在边区变工互助政策的号召下,王易风编唱民歌《变工队》,并在《晋绥大众报》上发表。

1945年春,十年九旱的晋西北灾情严重,到初夏都没有下雨,边区政府提出“防旱备荒”号召。王易风随即编唱晋西北人民通俗易懂的《防旱备荒》歌。1946年1月,王易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所在的“湫水剧社”和其他几个分区剧社合并为“吕梁剧社”,他仍是编导兼演员。就在那年秋天他被调到晋绥文联影剧队主持工作。名为影剧队,实则是一个水偶皮影队,因为这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他努力着手进行内容和形式的选择,进行演出效果的策划,还用"打莲花落”、“四片K”等形式把自己随时编写的新人新事、党的号召、故争捷报等小段进行说唱表演、配合影剧队演出。

在解放战争明间,他不但努力工作,积极进取,而且在艺术表演和创作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为了配合战斗鼓励民众支援前线,在1948年元且喜庆会上,王易风奉献出自己花了两天两夜写的搞“土改”闹翻身的广场刚《创元宝》,一经演出即受到广大民众、官兵的赞许和贺老总的表扬。分区领导特别嘉奖并送给了他们单位120斤重的一头肉猪。后来贺老总把他写的剧本转交别的剧社排练演出。随着革命形势的好转和战争的节节胜利,他们又长途跋涉,参加了配合解放临汾的攻坚战,此后经浦县到洪赵,绕汾西赴晋中,随走随演。

这期间他还参加了《李自成》等历史剧的改编,新编了《张秋林》、《柳林战》、《标准布》等现代剧,创作出民歌、小唱等几百首作品,还写下不少气势磅礴的诗、歌词、对联等等,成为边区著名的艺术家。1949 年,王易风脱离了文工团,筹建山西省剧协,继续担任编导。

建国后,王易风历任山西省文化局科长、处长,吕梁地区文化局局长、文联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二届理事、山西分会副主席、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任虎鸣搜集整理)

临县有哪些名人的革命故事2

李余香,山西省原政协委员。抗战时期,李余香曾任120师临县“同济号”商店副经理,是边区著名的开明绅士。

李余香,1894生, 名万芬,字余香,临县李家坡底人。幼年在村读书,1912年进县城“元顺炉"(分银炉)当学徒。1914年任县官粮局局长。 1916年任财政局长兼华丰银行经理,后又担任过县银行经理、“义居恒"经理、军粮代购处主任等职,在商界声望颇高。

1936年,李西苑被当局以共产党嫌疑扣捕后,他设法营救出狱。动委会、牺盟会筹建中经费遇到困难,他拿出600元(银元)给子资助。

1937年,八路军120师在临县商界求助棉衣1万套,他协同商会会长冯锡藩积极筹揩资金,组织缝纫,按时完成。1939年,临县商会建议慰问八路军,李余香积极参与,组成慰问团携带500件棉衣、背心前往岚县普明慰问120师358旅。 1941年,120师在 县城成立“同济号"商店,聘任李余香为副经理,他利用人地两熟的有力条件,经营方法灵活,商店日渐昌盛。决死2纵队经济发生困难,“同济号"借给2万元农币,帮助其渡过难关。

1952年,李余香任山西省政协委员,直至1963年病逝。

(任虎鸣搜集整理)

临县有哪些名人的革命故事3

1918年出生1949年牺牲祖籍山西省吕梁市临县 刘克虎烈士静待家人615845
https://bbs.baobeihuijia.com/thread-554293-1-1.html
性别:男
出生时间:1918年(具体月、日不详)

牺牲时间:1949年07月(具体日期不详)

生前所在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军二师六团九连

生前家庭住址:山西省吕梁市临县

疑似户籍地:山西省吕梁市临县

家庭情况:不详

牺牲经过:1949年07月在扶眉战役中牺牲。中华英烈网记录牺牲日期1919年。

宝贝回家寻子网咨询信箱:baobeihuijia@yeah.net

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 宝贝回家寻子网http://www.baobeihuijia.com/
公益网站 宝贝回家志愿者为寻亲者免费服务 重点帮助16岁以下失踪儿童
本寻亲服务与“今日头条公益寻人”合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