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袁隆平的先锋故事有哪些

2022-10-26 13:35 作者:极目新闻 围观:

袁隆平一生中的9个重要时刻,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极目新闻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袁隆平的先锋故事有哪些1

极目新闻记者 满达整理

祖籍江西,出生于北京,年少时辗转武汉、重庆、南京等地;于湖南安江执教18年,发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论文,辗转各地研制推广杂交水稻;以“杂交水稻之父”之名享誉国际,鲐背之年获共和国勋章,在长沙与世长辞。回望袁隆平的传奇一生,91载的岁月里,有这么9个重要的时刻。

“万婴之母”为他接生

袁隆平祖籍江西德安县。

他的父亲袁兴烈毕业于南京的东南大学,毕业后回德安县担任过高等小学的校长和督学。

20世纪20年代到1938年,袁兴烈在平汉铁路局工作,在铁路上做了很多为抗日战争运送军火和战略物资的工作。

后来,袁兴烈受到西北军爱国将领孙连仲器重,做了他的秘书。

袁隆平的母亲华静是江苏镇江人,认识了在东南大学读书的袁兴烈,之后结婚。

母亲是袁隆平的英语启蒙老师,对袁隆平的教育影响了他一辈子。

袁隆平在兄弟姊妹六人中排老二,小名“二毛”。1930年,袁隆平在北平协和医院出生,因为在北平出生,取名袁隆平。袁隆平的出生证显示,为他接生的是有“万婴之母”之称的我国当代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

学农成为人生志向

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袁隆平考大学时,选择了私立湘辉学院的农艺系。

袁隆平在汉口扶轮小学读一年级时,老师带他们去参观一园艺场。看到园艺场内挂着的桃子、葡萄,袁隆平向往田园之美,心想长大以后要学农。

随着年龄的增长,袁隆平的愿望更加强烈,学农变成了他的人生志向。

一开始,父母并不太赞成袁隆平学农,但在袁隆平的坚持下,他们最终尊重了儿子的选择。

重庆解放后,私立湘辉学院与其它院校合并为西南农学院。袁隆平在这里度过了四年的大学时光,他学的是遗传育种专业,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许多中外文农业科技杂志,了解了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观点。

发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1953年7月,袁隆平大学毕业后,被分到了湖南省农林厅,再下派到湘西雪峰山脚下的安江农校任教。在这里,他开始了18年的教书生涯。

1960年前后,袁隆平亲眼看到不少人挨饿,深切体会到什么叫“民以食为天”。1960年起,他将研究目标从红薯转移到水稻上来。

1963年,袁隆平通过人工杂交试验,发现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的现象,推断水稻具有杂种优势,并认定利用这一优势是提高产量的一个途径,从此萌发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

通过反复的试验和分析论证,袁隆平于1965年10月将初步研究结果整理撰写成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论文中,他正式提出了通过培育水稻三系(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以三系配套的方法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思路。1966年2月,该论文发表在《科学通报》上。

198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

为了寻找合适的野生稻做杂交试验,袁隆平和助手长年辗转湖南、云南、海南、广东、广西等地,曾连续7个春节没有回家。

随着野生稻“野败”的发现,袁隆平和团队在研究杂交水稻有了较大的突破。全国几十个省市的科研院人员也加入,开展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的协作攻关。

1971年3月,杂交水稻的研究被列为全国重点攻关项目。由当时的中国农林科学院和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牵头,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和部分大专院校组成了全国性的协作组。

闯过三系配套、优势组合、制种三关后,1974年湖南省试种杂交稻20多亩,平均每亩产量超过500公斤。1975年,湖南协作试种杂交中稻110亩,平均亩产超过600公斤。

经袁隆平等人的努力,杂交水稻以世界良种推广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在中国大地上迅速推开。1975年南方省(区)种植面积是370多公顷,1976年一下跃升到13.87万公顷,1977年迅猛扩大至210万公顷,到1991年达到1760万公顷。

杂交水稻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育成和应用,对中国的粮食短缺问题起到了缓解作用。

1977年,袁隆平在《中国农业科学》上发表《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解释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科学原理,也澄清了一些错误观点。

1981年,5月5日,国家科委发明奖评选委员会专家认为,籼型杂交水稻这项重大发明的学术价值、技术难度、经济效益和国际影响等四个方面很突出,报请国务院批准后,对全国籼优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授予特别发明奖。

“杂交水稻之父”

1979年4月,袁隆平应邀到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出席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第一次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取得的成功公开报道给国际社会。会议上各国专家公认,中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已居世界领先地位。

1982年秋,袁隆平再次来到国际水稻研究所参加一年一度的国际水稻学术报告会。当袁隆平在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的引领下走上主席台,投影机在屏幕上打出他的头像,头像下方有一排醒目的黑体字写着:“Yuan Longping, the Father of Hybrid Rice”。所长向代表介绍袁隆平时,称他为“杂交水稻之父”。第二天,菲律宾各大报头版刊登了以“杂交水稻之父”为标题的报道。

成立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1984年6月,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在长沙市东郊马坡岭建成,袁隆平出任中心主任。

该中心在长沙本部有试验田约180亩,还在三亚市设有南繁基地。该中心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杂交水稻的主要研发机构。

1986年,专业期刊《杂交水稻》创刊,袁隆平担任主编,这也是迄今杂交水稻领域唯一对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技术刊物。

1986年10月,由国际水稻研究所、湖南省科协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世界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在长沙召开。来自国内的专家学者和20多个国家代表参加,盛况空前。

1995年,袁隆平带领协作组成员经过9年努力,成功获得两系法杂交水稻,是作物育种上的重大突破,也继续使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水平保持世界领先的位置。

这一年,袁隆平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96年,中国农业农村部提出超级稻育种计划。

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成功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不断刷新亩产产量。

目前,超级稻计划的五期目标已经全部完成,分别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

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其中包括首次由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该奖项授予给了袁隆平和中国科学院系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

再获“共和国勋章”

2014年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袁隆平领衔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该项目是继三系法杂交水稻之后的又一重大创新,将水稻亩产量由700公斤提高到988公斤,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宣读了获得改革先锋称号人员名单,袁隆平在列。

2019年9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年近九旬的袁隆平迈步走进金色大厅,习近平总书记为他颁授共和国勋章,并问道:“有什么进展?”他微微抬起左手,信心满满地回复:“我们正向1200公斤亩产冲刺!”

星城长沙与世长辞

袁隆平团队不断攻坚克难,近年来连续刷新了杂交水稻亩产的纪录。

2020年11月2日,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其中晚稻品种为第三代杂交水稻。

2020年,由袁隆平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全国示范种植海水稻面积扩展到10万亩,平均亩产稳定在40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突破800公斤。今年,团队还将正式启动海水稻的产业化推广,拟用8至10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让盐碱地里也有稻花香。

只是,袁隆平不能继续带领团队创造传奇了。2021年5月22日,91岁的他在星城长沙与世长辞。

袁隆平曾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能在禾下乘凉,一个是杂交水稻能覆盖全球。他的一生,都在为实现这两个梦想不断奋斗。

如今,这个奋斗不休的稻田追梦者,永远离开了我们。后继者们,将沿着他的足迹,继续追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袁隆平的先锋故事有哪些2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今天,我终于回到了祖国。”——钱学森

“我入党了,这是我一生中最愉快不过的事情!”——李四光

“我是中国人,要走的只能是中国人自己的路。”——邓稼先

“只要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袁隆平

“在科研的黄金期,回国报效祖国,是情结、是必然。”——黄大年

“共产党员,就要敢于成为先锋者,也要甘于成为奉献者!”——钟扬

……

一句句沉甸甸的话语,映照着一颗颗赤诚的心,闪耀着一段段珍贵的红色记忆。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程中,广大知识分子与祖国共命运,与民族同呼吸,与人民心连心,在共和国辉煌的史册上谱写了熠熠生辉的壮丽篇章。

为更好团结、联系、引导、服务知识界,由光明日报社主办,中国科协调宣部、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协办,“文化强国”光明日报协同推广平台承办的“与党同行——知识分子的红色记忆”全媒体活动正式启动。

今天起,我们选取光明日报创刊以来报道过的著名知识分子,共同回顾、凝练共和国知识分子与党同心同向同行的红色故事,展现知识分子勇立潮头、引领创新的品格,彰显他们天下为公、担当道义的情怀。

八十年代,钱学森与航天四老在人民大会堂合影(钱学森左三、任新民右一、屠守锷左二、黄纬禄左一、梁守縏右二)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1955年,他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

1958年,他提交了入党申请书,1959年11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3年马大猷先生(右一)去钱学森先生家征求他对科学研究的意见

在以他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归国科学家的拼搏和奉献下,我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理论方面不断开拓,中国的导弹、原子弹发射时间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

第一期,让我们一同走进“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的红色记忆。

来源: “文化强国”光明日报协同推广平台

袁隆平的先锋故事有哪些3

新华社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获悉,“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2019年8月9日,袁隆平90岁农历生日。本报近距离版面曾刊发70年70人人物特稿《袁隆平:鲐背之年仍为“稻粱谋”》,现重发此文,缅怀袁老!

8月9日,是袁隆平90岁农历生日。

从赤脚下田,到穿套鞋,再到田边……时光飞逝。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龄,他依然坚持奋斗在科研第一线。

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起,他把大半辈子都交给了稻田。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他在稻田里走的每一步,都引领着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因为在这个领域扮演了创始者的角色,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梦想永不止步。如今,超级杂交稻在大面积示范情况下已经达到了每公顷17吨的产量,“高产更高产”是他永恒的目标,他正在向每公顷18吨的目标迈进;另一方面,袁隆平正带领耐盐碱水稻科研团队努力攻关,要在8年时间里于盐碱地推广1亿亩耐盐碱水稻。

鲐背之年,他的眼里依然是金灿灿的稻田。远方一串串饱满充实的稻穗,那里承载着的,是农民辛劳一年的寄托,还有老人的梦想。

【人物档案】

袁隆平,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出生于北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第六至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截至2018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已累计推广超90亿亩,共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袁隆平团队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卓越贡献,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改革先锋”等多项国内荣誉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以色列“沃尔夫奖”和美国“世界粮食奖”等近20项国际大奖。

为农民做实事是学农者应有的义务

在中国,袁隆平应该是知晓度最高的科学家之一。年纪大的,感叹于他对“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贡献;年纪轻的,除了经常听闻老人的传说,还制作出“让你们吃得太饱”等袁隆平爷爷系列表情包,并使之广为流传,以另类的方式向老人的贡献致敬。

前不久,袁隆平又一次因为“飙英语”火了——在长沙举办的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袁隆平献上一段英文致辞,赢得网友的纷纷点赞。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两年前,袁隆平凭借一场20多分钟的英语演讲,使#袁隆平飙英语#瞬间成为热门话题。

可是,他却谦虚地回应:“不懂英语的人才说我英语好,我的英文是brokenEnglish。”

在国际学术活动中,袁隆平经常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这与他在青少年时期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中学时代,他在几乎全英语的环境中学习,便已经达到了看英语电影百分之八九十能听懂的程度。

他最为感激的,是母亲的教育启蒙。“英语启蒙只是一个方面。母亲的教育影响了我一辈子,尤其在做人上,她教导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她总说,‘你要博爱,要诚实’。”袁隆平说。

袁隆平一生与农结缘,与农相伴,但他却不是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父亲袁兴烈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即后来的国立中央大学),母亲华静是教会学校的老师。袁隆平在北平协和医院出生,得名“隆平”,小名“二毛”。根据出生证的记录,袁隆平由林巧稚大夫接生。

在袁隆平的童年记忆里,无论那个年代多么动荡,父母从未放弃过让袁隆平兄弟姐妹读书的机会。

可是父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全力支持孩子上学,到考大学时,孩子却要选择学农。“小学一年级,郊游时看见一个美丽的园艺场,非常喜欢,心中特别向往田园之美、农艺之乐。随着年龄增长,愿望愈加强烈,学农成为人生志向。”袁隆平回忆,“但父母不同意,父亲让我学医、学理工,母亲说学农辛苦,要当农民等等。我便和母亲争辩学农的重要性,说以后也要办园艺场,要有田园乐。”

父母最终尊重了孩子的选择。

袁隆平如愿以偿进入农学殿堂。他在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遗传育种专业学习四年,觉得肩上沉甸甸的。“看到当时农村的贫穷落后,我是有点雄心壮志的,立志要改造农村,为农民做点实事。我认为学农的就应该有这个义务。”袁隆平说。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生物学者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是权威论断。所谓无性杂交,就是通过嫁接和胚接等手段,将两个遗传性不同品种的可塑性物质进行交流,从而创造新的品种。它否认“基因”的存在。

起初,袁隆平也按照这个路子走,他尝试把光合作用强、制造淀粉多的月光花嫁接到红薯身上,希望提高红薯产量。第一年,他“大获成功”,土里挖出了大个红薯,上面也结了种子。然而,到了第二年,把种子播下去,却只长出了月光花,地下根本没有红薯的影子,怎么回事?袁隆平对植物“无性”产生了深深的疑问,“这种方法不可能改变作物的遗传性,植物也是有性别的”。

1957年,袁隆平在《参考消息》上看到DNA的双螺旋结构遗传密码研究获得诺贝尔奖,意识到现代遗传学已进入分子水平。从1958年起,袁隆平逐步接受并认可孟德尔等人的遗传学,并认识到了基因学说、染色体学说对改良品种的重要性。

那时候,袁隆平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粮食增产的问题,不让百姓挨饿。

袁隆平和李必湖(左)、尹华奇(右)在试验田中。

别人研究结实他却一门心思研究不育

直到现在,他依然记得在农村实习时农民的淳朴话语:“袁老师,你是搞科研的,能不能培育一个亩产800斤、1000斤的新品种,那该多好!”

毕业后,袁隆平进入安江农校工作,开启了长达18年的教师生涯。

水稻是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增产的方式有许多,但其中良种最重要。有一天,袁隆平到学校试验田选种,发现一株形态特优的稻株,8寸长的稻穗向下垂着,像瀑布一样。他推算了一下,用它做种子,水稻亩产量或许会上千斤,而当时高产水稻不过五六百斤。第二年春天,他将种子播下去,种了1000多株,天天跑过去细心地管理,“望稻成龙”。

禾苗抽穗后让他无奈,抽穗早晚不一,稻株高矮不齐,他失望地坐在田埂上。望着高矮不齐的稻株,他突然来了灵感:水稻自花授粉,纯系品种不会分离,高矮不齐的分离比例正好是3比1,符合遗传学分离规律。莫非自己找到的是一株天然的杂交稻?若真如此,可以通过人工方法利用杂种优势,培养杂交水稻。

当时世界范围内,育种学界权威观点是自花授粉植物自交无退化现象,因此杂交无优势现象。

袁隆平再一次对权威产生了怀疑,他还要挑战权威。

后来,回忆起当时的心路,袁隆平说:“我在安江农校就是一个普通的中等农校的教师,而老一辈的很多专家都认为自花授粉的水稻没有杂种优势,我的压力非常大。但我对水稻的杂种优势有信心。首先我从事实中发现了这一点;其次,虽然书本里说水稻杂交没有优势,但我认为它的理论依据有问题——杂种优势既然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那水稻也不会例外,而且这种优势肯定会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大方向正确,通过努力,即使有挫折也不能轻易放弃,最终是可以到达光明的彼岸的。”

根据天然杂交稻进行推想,袁隆平认为,必定存在天然雄性不育稻株,雄蕊退化,不能授精,而雌蕊却正常。要想人工培育杂交稻,就要先培育出这种雄性不育水稻的种子,可以让它们与正常的优势常规水稻授粉,产生大规模的杂交稻种子。

他构想出三系法技术路线:培养水稻雄性不育系;并用保持系使这种不育系不断繁殖;再育成恢复系,使不育系育性得到恢复并产生杂种优势,达到增产的效果。

为此,袁隆平开始遍地寻找具有花药不开裂等特征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他早上吃了早饭就下田,带个水壶,两个馒头,一直到下午4点左右才返回。六七月份,那是最热的时候,也是水稻开花最盛,寻找不正常雄蕊的最佳时期。他每天走在千千万万株稻穗里,大海捞针。上面太阳晒,很热;下面赤着脚,踩在水中。艰苦的条件下,他患上了严重的肠胃病,胃痛了,就一手压着痛处,另一只手不停地翻开稻穗仔细看。

日复一日,没有收获,但袁隆平总是乐观期待着明天。寻找的第14天,在拿放大镜观察了14万个稻穗后,从洞庭早籼品种中发现了第一株雄性不育株。

经过反复试验,他把初步研究成果整理,撰写出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历史上首次揭示水稻雄性不育的“病态”之谜,并正式提出了以三系配套方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和思路。

1966年2月,论文发表在《科学通报》上。该杂志在“文革”期间停刊,《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可谓登上了《科学通讯》的末班车。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看到后,认为意义重大,他以国家科委的名义,发函支持相关研究。一篇论文,救了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在那个年代避免了研究被扼杀在摇篮中的后果。

袁隆平在海南三亚市荔枝沟国家南繁育种基地考察。图/视觉中国

“两个梦想”从三系、两系到一系

“搞科研要学会在此路不通时,考虑换一条路走,这非常重要。”袁隆平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之谈。

从1964年到1969年,袁隆平先后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的试验,但结果均达不到100%保持不育,理想的不育系培育进展不大。袁隆平苦思问题所在,他发现,这些年试验的材料,都是国内各地的栽培稻。那如果拉开亲缘距离,寻找野生稻呢?

此时,袁隆平调到了湖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每年秋冬季前往海南南繁基地。1970年,海南本地的农场技术员冯克珊带着袁隆平的学生李必湖在一个长满野生水稻的水坑沼泽中发现了一棵“异常”株——那棵野生稻贴着地面生长,拥有败育的花粉。

袁隆平将其命名为“野败”。只是他也没想到,一件偶然发生的小概率事件,竟打开了杂交稻研究的突破口。第二年,袁隆平惊喜地发现,“野败”竟然能将雄性不育保持下去。1972年,团队又种了几万株,全是雄性不育株。袁隆平终于看到了曙光。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南优1号”,并分别在湖南、广西试种。次年,喜讯频传,平均亩产超过500公斤。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在生产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

三系法的成功虽然成绩巨大,但袁隆平深知,要想在产量和优势利用方面取得新突破,育种上必须冲出三系法品种间杂交的框框。他在1986年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从三系法向两系法,再过渡到一系法,即由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亚种间优势利用,再到水稻与其他物种间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程序由繁到简,效率越来越高。

袁隆平发表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时至今日,他初衷未改。

上世纪80年代,水稻光敏核雄性不育被发现。袁隆平认为,该特性的发现为“两系法”提供了可能——在夏季长日照下可用于制种,在春秋季可进行自身繁殖,一系两用,省掉了保持系。

两系法研究启动后,考验接踵而至。那一年,盛夏时节异常低温,很多原来鉴定了不育的材料变成可育,研究跌入低谷,很多人放弃了。

“搞研究就不要怕失败,怕失败的人就不要搞研究。哪有那么一帆风顺的事呢?”袁隆平和协作组重要成员没有动摇,冷静分析下,他发现除了光照的长短,温度高低也是关键因素。于是,他调整选育技术策略,从1986年到1995年,和三系法一样,同样用9年的时间,两系法走向了成功。只不过,如果说三系法是“经典方法”,那两系法就是“中国独创”。

袁隆平和团队还在探索一系法。在他看来,一系法通过常规手段难以完成,必须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起来,将基因从野生植物中克隆出来导入水稻。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并不是不能实现。

有些人喜欢把“杂交水稻不好吃”挂在嘴边。对此,袁隆平坚定地认为,产量和品质不是一对矛盾,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只是难度较大,“日本稻米协会会长说我们的超级稻品质可以和‘越光’媲美,产量却是它的两倍。”不过,他一直坚持一个原则——绝不以牺牲产量的代价来换取优质。

对于自己在杂交水稻领域的贡献,袁隆平谦虚地说:“杂交水稻在中国虽是我带头搞起来的,但我认为我只是做了部分工作。我最初搞杂交水稻研究时,只是想搞个好品种,能增产粮食。现在,杂交水稻能够这样造福人类,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是我当初没有想到的,也是我最欣慰的事情。”

2015年卸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职务后,袁隆平现在的身份是该中心研究员,继续指导杂交水稻的科研工作。在谈到接班人问题时,他表示现在精力不够了,“关门了”,之前一共培养了20多个博士生。“我培养研究生要看这个人的科研素质,就看他肯不肯下田,顶着太阳,趟着泥水,下田,实践出真知。每天把脚扎在稻田里,去认识水稻,熟悉它们的‘脾气’,辨别品种,就如区分自家和别家的孩子一样。”袁隆平说。

采访最后,袁隆平又一次谈及了他的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关于前者,他曾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便坐在稻穗下乘凉。目前,超级稻正不断向高产进行一场没有尽头的冲刺。而后者,现在,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试种杂交水稻、10多个国家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了700万公顷,普遍比当地水稻增产20%以上。

如今,两个梦想都在追逐中,祝愿袁隆平早日圆梦。

81岁的袁隆平参加气排球友谊赛。图/视觉中国

记者手记勿忘粮食安全

采访中,在大多数时候,袁隆平都是一个慈祥而风趣的老爷爷。他有“三不”——不爱拘礼节,不喜欢古板,不愿意一本正经。听到有人夸赞他是“国宝”,他便会立马开起玩笑:“国宝是熊猫,我变成动物就麻烦了。”

可是,当话题进入为什么一直追求高产,谈到对粮食安全的担忧是否过度,老人顿时收起笑容,严肃地说:“中国粮食是不够吃的。”这句话,他在不同场合说过很多次,说了几十年,但是他依然担忧:“很多人说中国的粮食已经够多了,够吃了。这么说不对!中国有十几亿人要吃饭,绝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粮食过剩;相反,要进口一部分,如果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就会受制于人。”

粮食始终都是战略物资,多一点粮食不怕,若是少一点会怎样?粮食安全,不能掉以轻心。

目前,人口增加,有限的耕地却在不断缩减,该怎么办?在水稻上,袁隆平思考出了两个攻关方向——一个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即发展高产水稻,比如超级杂交稻;而第二个方向,便是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旨在开拓盐碱地的耐盐碱水稻研究正着力于此。

他心里一直挂念的,还有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他清楚地记得,超级杂交稻验收时,一位农民跑过来说:“我种了一辈子水稻,从来没有这么高的产量,我很感谢你。但是我们也有怨气,你让稻谷增产,可稻谷多了价格下跌,我们还是不赚钱。”

他期待,全社会都重视粮食生产,国家保障一系列惠农政策更好地执行,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能谷贱伤农,要让农民得到好处,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作者:赵征南

编辑:付鑫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