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修建大桥的故事有哪些

2022-10-26 13:16 作者:长江日报 围观:

几代哨兵与一座大桥的情缘,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长江日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修建大桥的故事有哪些1

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奥秘,蕴藏在那浩荡恢宏的沧桑力量中。

说起长江的故事,历史的篇幅太过宏大。如果从长江的故事中找寻一个支点,那么武汉长江大桥,无疑是耀眼的坐标。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作为我国在万里长江上建起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是一座里程碑。

大江东去,千帆过尽,长虹飞架锁苍茫。从汉阳龟山跨越至武昌蛇山,武汉长江大桥像一条巨龙横卧在长江之上,连接着1300多万武汉人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更承载着万千中华儿女关于母亲河的独特记忆。

大桥建成通车65年来,一茬茬守桥官兵驻守在江畔桥头。如今,武汉已经拥有11座长江大桥。但寒来暑往,这群哨兵始终坚守岗位,24小时守护着第一座大桥,确保“万里长江第一桥”的安全。

跨越65年的接力守望——

几代哨兵与一座大桥的情缘

作者 | 田 健

1957 年 10 月,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建成通车。

1

崇高与平凡

有一种使命在这里延续

与往年相比,2022年的夏天来得早了一些。因酷热难耐,84岁的韩文忠老人辗转反侧。

一声列车鸣笛划破夜的宁静。家住武汉长江大桥附近的韩文忠知道,这是一趟由武昌火车站开往北京的直达列车,全车共有16节车厢。

现在,时间应该是凌晨3点16分。

在老兵韩文忠心中,有一张熟悉的列车时刻表。生活中,韩文忠不需要钟表。因为,每趟列车发出的不同节奏,都能让他判断出车次和时间,误差通常不会超过一分钟。

等室内一切都停止了细微颤动,周遭归于安静,老兵知道,天亮之前,不会再有列车经过。于是,他放心地缓缓睡去。

在韩文忠的脑海中,铭刻着这样一幅画面——

1957年9月6日晚6时许,毛泽东主席迈着矫健的步伐,从汉阳桥头武昌方向缓步走上新建的武汉长江大桥。走到大桥中间位置时,他手扶栏杆,在满天晚霞的映照下,眺望着奔腾的江水和美丽的武汉三镇。

当时,19岁的韩文忠正屹立在汉阳桥头堡站哨。从那一刻起,他知道自己守卫的不仅仅是一座大桥,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骄傲与自信。他暗暗发誓:“就算自己粉身碎骨,也绝不能让大桥受到一点点伤害。”

20世纪60年代,敌特分子潜入武汉,伺机破坏大桥。得知消息后,韩文忠和战友们迅速行动,一方面将大桥封控得严严实实,另一方面全城搜寻敌特分子。连续三天三夜的奋战,让敌特分子破坏大桥的妄想彻底破灭。

一次,一辆公交车行驶到汉阳桥头时突然起火。守桥官兵闻讯而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冒着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一边实施救援,一边安抚群众,避免了更大次生灾害的发生……

“大桥总长1670.4米,铁路桥宽19米,公路桥宽25米,共使用铆钉100万颗,使用大型管柱224根,浇灌钢筋混凝土12.63万立方米……”随着年老记忆力的衰退,经常忘记吃饭时间的韩文忠对这些数字却是张口即来。

“全都刻在这里!”韩文忠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从守桥战士、中队长、守桥部队团长,再到大桥保卫委员会副主任,韩文忠在长江大桥边一干就是一辈子。

退休后,单位为韩文忠分配了宽敞明亮的住房。谁知,他嫌分的房子离大桥太远,仅住了一个月,就坚决要求搬回大桥附近的老房子去。

每天清晨,老兵都会站在离桥头堡不远的地方,用他独有的视角来观察大桥,注视桥上熙熙攘攘的车水马龙。

每年新兵入伍,韩文忠都会走进武警湖北省总队武汉支队守桥中队营区。站在哨位上,这位老兵讲过去的老传统,叮嘱官兵们守好大桥。

站在落日余晖下的大桥上,韩文忠对儿女交代:“我死后,就将骨灰从这里撒下去,我要每天都在这里看着它……”

寒来暑往,日月更替。伴随着重重叠叠的脚印,大桥上的哨兵换了一批又一批,守桥的方式和要求不断变化,但官兵们对大桥的忠诚守护丝毫没有变,使命延续,薪火相传。

“全都刻在这里。”若干年后,哨兵李勇浩同样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向前来视察的外宾介绍大桥的基本情况。

65年过去,一代代守桥官兵践行“誓死守卫大桥安全”的誓言。这些年,先后有1万多名官兵在这里站岗执勤,成功处置危害大桥安全事故200多起,抓获不法分子300多人。

近年来,国家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武汉经济发展越来越好,许多外国友人来到武汉,走上长江大桥。

多元文化在这里交融,对守桥官兵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一次,一名英国游客的小孩在大桥附近走丢。虽然找了好多人打听,但因为语言不通,大家都不知道这名外国人要干什么。

在附近巡逻的大学生士兵李俊迎了上去。他用英语与外国游客沟通后,很快和战友们一起协助英国游客找回了走丢的小孩。

掌握一门外语,不仅能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服务,而且能更好地展示国家形象。从此,守桥中队将外语学习纳入执勤训练范围,要求每名官兵都要学会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同时还要掌握一些小语种的常用词汇。

2

大桥与小哨

有一种青春在这里绽放

晨曦里,长江中心的大桥被一层薄薄的云雾包裹着,像穿着一袭含着蒸汽的浅色轻纱。一列动车从黄鹤楼下缓缓驶来,一头扎进纱里。

已是不惑之年的退伍老兵刘斌带着家人从荆州赶来,开启每年一次的大桥之旅。在大桥上走完一个来回后,他在黄鹤楼下的纪念品商店里挑选了一款新出的大桥工艺品。

房间里摆着各种各样的大桥纪念品,家里挂着形形色色的大桥图画,就连喝茶用的桌子也酷似大桥造型。

这一切,并非巧合,而是源于刘斌的父亲刘必党。1975年,刘必党入伍成为一名守桥兵,6年后退役回到家乡。

刘斌回忆,他的童年记忆里,第一次接触大桥是在一张二角钱的纸币上,那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在20世纪60年代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

在那个工艺品还比较匮乏的年代,父亲将这张纸币和一套大桥的邮票贴在一起,珍藏在一个老式皮箱里。

幼时,刘斌一直觉得父亲这只皮箱很神秘。终于,他瞄准一个机会将父亲的皮箱打开,把里面那两角钱拿出来,换了一根冰棍吃。为这事,他挨了父亲一顿揍。

这是刘斌与大桥的第一次邂逅。长大一些后,刘斌得知伯父刘必农和父亲刘必党都曾在武汉守过桥,而且守的是同一座桥。那时,这名少年的心里,对大桥有了莫名的向往。

在父亲的记忆中,那时的大桥还没有修建岗亭,守桥战士一年四季都露天执勤。

夏天,骄阳似火,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烤箱里;冬天,北风凛冽,湿冷的天气能把人冻成一根冰棍。

“要说不苦,那是假的,但想想自己守卫的是万里长江第一桥,是连接国家南北的经济大动脉,再苦再累也觉得值。再说了,那时候全国人民日子都过得苦!”谈到大桥,年过六旬的父亲骨子里透着自豪。

1999年,高中毕业的刘斌入伍来到部队,站上了伯父和父亲曾经站过的哨位。

那时,执勤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大桥两头建起了岗亭,里面装了空调,守桥中队还配了车。

不过,作为跨世纪的青年官兵,他们追求和思考的,显然与父辈们不一样。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长江上的桥越来越多,各种国之重器、世纪工程轮番上马。曾经的万里长江第一桥似乎从聚光灯里暗淡下来,像一个功成身退的隐者。

经历了短暂的新鲜劲后,站在哨位上的刘斌感觉最多的是寂寞。

在无数个孤独的日子里,每天哨位上日复一日的单调枯燥,让刘斌对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产生了怀疑。似乎属于父辈的荣光与自豪,到他这里已然所剩无几。

直到那天,刘斌执勤时,看到一个货箱从一列驶过的货运火车上掉下来。情况万分危急,险情必须立即排除。他箭步冲到轨道上,拼尽全力一点一点将货箱移开。

刘斌的手和大腿上多处被货箱划破流血,但他全然感觉不到疼痛。

几秒钟后,一列火车疾驰而过。好险!刘斌瘫坐在铁道旁。

“我挽救了一列火车,挽救了成百上千条人命。”他兴奋地将这个消息告诉远在家乡的父亲和伯父。

至此,刘斌开始对自己的工作重新定义。他发现,守桥并非一件简单的任务,也有很多技巧——

从中队到哨位需要爬上228级台阶,从1号哨到2号哨有435步,最容易发生撞击事故的是第6号桥墩,从火车经过的异响可判断铁轨是否出现故障,1号哨附近经常有人翻越栅栏……

只有走近它、了解它,才能更好地保护它。

一家、两代、三人,差不多的年纪,同样的哨位,16年的接续守护。身后的江城武汉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一代代守桥人的青春在这里绽放,他们用自己的执着与坚守,换来了大桥的长久安全。

晴川阁前,汉阳树下,鹦鹉洲头,千年黄鹤楼。极目楚天,从万里长江第一桥,到如今的白沙洲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二七长江大桥,仅武汉三镇就屹立起11座长江大桥。

胜景与大桥同框,以两岸三镇的万家灯火为底色。武汉,这座古老的城市正散发出前所未有的耀眼光芒。

65载,小小哨位与大桥的命运紧密相连。从1座桥到11座桥,一座城市的变化与祖国的发展强大相伴而行。大桥见证的是一个时代,是国家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变迁史。

官兵们知道,自己守护的不仅仅是大桥的安危,更是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个时代的日新月异。

大桥边,夕阳的余晖,映照出浪漫的色彩,令人沉醉。伴随着“咔嚓”的快门声,一对身穿婚纱的新人将最美好的瞬间在这里定格。

武警湖北省总队武汉支队守桥中队官兵在武汉长江大桥周边执勤。

3

相遇与告别

有一种情怀在这里传承

2年前,新兵张浩下连,来到守桥中队。他一直憧憬着,能早日站上桥头的哨位。

桥头哨,是中队在武汉长江大桥上最“繁忙”的哨位——这里离桥面人行横道不足1.5米,每天从这里经过的行人数以千计,来往车辆数万辆。过往行人遇到困难,经常会第一时间向哨兵求助。

如今,已是上等兵的张浩清晰记得,自己第一次站上桥头哨时的紧张兴奋。

“嘟,嘟……集合!”随着领班员凡帅帅一声哨音,哨兵迅速在预定位置列队。

清点人员、整理着装、检查装具、抽点理论、提出要求、哨前宣誓……

“我是一名光荣的大桥卫士,我宣誓:爱军营、爱大桥、爱哨位、爱人民……”每次执勤前,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展示着守桥哨兵的自豪与坚定。

在一个个固定岗哨上,在一次次巡逻执勤中,年轻的守桥官兵与这座大桥相遇,与一个个不同的故事相遇,也与一种不变的情怀相遇。

列兵江锦鹏说:“誓词像座右铭一样,我们牢记在心。每一次宣誓,心中都会充满力量。”

爱大桥,爱人民。对守桥官兵而言,这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来到这里,你会真切地发现什么是军民鱼水情。

夏天,他们会搭建遮阳棚,备好茶水,为过往的群众提供歇息之所。

冬天,他们会自发走上大桥,清扫桥上的积雪,便于周边群众来往。

闲时,他们会对大桥进行卫生维护,擦拭护栏,冲洗台阶步道,让大桥保持年轻的容颜……

让哨兵曾令龙最为自豪的一件事,发生在那年2月。一名来自云南的10岁女孩不慎同父母走失。小女孩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中,寻觅了5个多小时还没有找到家人。看到在桥头执勤的哨兵曾令龙时,她主动靠了上来:“叔叔,请你带我去找妈妈!”

“这是人民对子弟兵特有的信任,是对军人最高的褒奖和肯定!”曾令龙自豪地说。

随着夏季到来,长江大桥旁经常有溺亡事件发生。翻开中队的记事册,65年来,他们先后救起数百名落水群众。江水无情,为了救人,有4名官兵将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这里。

那年清明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在家人搀扶下走上大桥。老人在那里一直站到太阳落山,仍然不愿离去。

直到看到下哨的士兵从身边走过,老人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她走上前,紧紧握住哨兵的手,用颤抖的声音说:“孩子,请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这个地方,我的儿子就牺牲在这里……”

那年,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佟文西与姚运才两位老艺术家慕名而来。他们深入中队采风,为守桥官兵创作歌曲,表达驻地人民群众对官兵的褒奖和赞誉——

“爱比江水深,情比江水长,我们守卫在长江大桥上。多少风雨,多少暑寒,赤诚刻在我们的哨位上……”

“呜……”2022年6月1日零时整,伴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响起,一列火车飞驰而过。

从桥头哨位走下来那一刻,哨兵张浩不经意间创造了一个历史——他完成了中队官兵在大桥上最后一次固定勤务任务。

根据上级命令,从今年6月1日起,包括桥头哨在内的几个固定岗亭将不再设哨,而是优化调整为巡逻执勤。

站完最后一班岗,张浩将哨台擦了又擦,然后把岗亭的门窗轻轻锁起来……

“敬礼——”随着中队长丁帅一声口令响起,官兵们对着桥头哨位举起右手,久久不愿放下。

从那以后,这个曾经“繁忙”的哨位终于安静下来。每当巡逻执勤路过时,张浩总会把不舍的目光投向桥头哨。

长河落日,征途如虹。65年风雨守护,一代代官兵信守着对党和人民的承诺。大桥,早已化为守桥官兵的精神图腾。

相遇与告别之间,哨兵与大桥的守望故事还在继续。虽然现实中大桥上的固定岗哨,不再需要哨兵值守了,但守桥官兵心中那座桥——“化身为桥护安澜”的情怀,会永远传承和延续下去。

8月3日,武警湖北省总队武汉支队守桥中队官兵在武汉长江大桥上巡逻。

(来源:解放军报)

【编辑:姚昊】

【来源:解放军报】

修建大桥的故事有哪些2

下面这两张牛角沱嘉陵江大桥的照片是我自己拍摄的,拍摄的过程也有趣,我在这里分享一下。

5月的一天,我从南岸区的南坪中学附近去江北大石坝二村,听说那里有一个第十兵工厂的遗址,准备建一个“洋炮局”,我想去看看。

我从罗马假日上了108路公交车,在轨道牛角沱站下车,下车过后应该是往南走去上清寺公交车站转615路公交车。但是我下了车就瓜起了,因为去上清寺公交车站要走过街,但是路上全部是铁栏杆,把人行横道封死了的。不晓得应该往哪里走?

我只好往北走,往北走了几步就是嘉陵江大桥的南桥头了。

走到嘉陵江大桥的南桥头,我就马上把照相机拿出来,拍了两张嘉陵江大桥的照片。

拍了照片我再来找去上清寺公交车站的路,发现只有通过轨道牛角沱站,才能去上清寺公交车站。

当我坐的615路公交车,行驶在牛角沱嘉陵江大桥上面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应该写一下这个嘉陵江大桥。

我第一次走过嘉陵江大桥是在1967年,也就是我第一次到从成都重庆的时候。

那个时候这座嘉陵江大桥刚刚修好通车才一年多一点时间。嘉陵江大桥是在1966年1月20号建成通车的。

刚刚看到嘉陵江大桥的时候让我感到了震撼,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那么大的一座桥,我在成都看到的桥简直无法跟嘉陵江大桥相比,就好像蚂蚁和大象一样。

嘉陵江大桥桥面宽,双向四车道,还有人行道,桥面又长,成都的桥要不到一分钟就可以走完,要走路走完嘉陵江大桥可能需要十多分钟哦。我走到桥中间往江下面看,更是吓了一大跳,可能是有60多米高。

看得我腿都在发抖。

60年代的成都最高的高楼大厦是锦江宾馆,锦江宾馆只有九层楼高,我根本没有见到过60多米高的建筑,脚杆咋个不打闪闪嘛。

那个时候经过嘉陵江大桥的公交车好像只有两条公交车线路,就是10路和11路公交车,10路是从上清寺到大石坝方向去的,沿途经过红旗河沟,红旗河沟在60年代的中期,给我留下的印象完全就是农村,冷冷清清的。哪个晓得到了80年代的中期,红旗河沟修起了外贸大楼,海关大楼,还有民航售票处,一下子红旗河沟就闹热起来了。10公交车还要经过松树桥等等地方。

11路是从上清寺到江北下横街的,沿途经过五里店,长安厂,三钢厂等等地方。都是热闹的地方,车上人多得很,挤得要命。

那个时候修建的大桥两边有比较宽的人行道。有许多人可能为了节约几分钱的公交车钱,不惜走路走过嘉陵江大桥。

现在新修建的长江嘉陵江大桥不晓得还有没有人行道,我经过了新修建的几座大桥,基本上没有看见有行人走路过大桥了。

嘉陵江大桥是重庆市在嘉陵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在此以前,渝中区和沙坪坝区要到江北去全部是靠渡船,嘉陵江大桥修好通车过后,大大地方便了嘉陵江两岸的往来。

虽然坐渡船没有走大桥那么方便,但是坐渡船还是有坐渡船的乐趣和味道。那个时候重庆坐渡船还是比较便宜的,好像是一个来回只要五分钱,是单向收费,过去要给钱,回来是免费的。那个时候重庆流行一句话:“要便宜,过河船”。“划得来,过河船”。

我还记得那个时候从市中区去江北或者南岸区,都已经是轮渡了,但是从双碑到大竹林还是木头船作为渡船,那个时候去大竹林交通不那么方便,从市中区到大竹林需要坐公交车到双碑,双碑下车过后就只有走路到嘉陵江边上,其中还要绕过嘉陵厂的厂区。到了嘉陵江边上才能坐渡船到大竹林。

《重庆市建筑志》是这样介绍嘉陵江大桥的:

嘉陵江大桥,位于上清寺与江北区华新街之间,北接210国道和省道汉渝公路。南接市中区中干道、南干道。桥长600.3米,正桥5孔384米,引桥7孔216.3米,桥面宽21.5米,其中行车道14米,两侧人行道3.75米。桥型结构主体为合钢桁架,双悬臂,引桥为钢筋混凝土 T 型梁,现场预制安装。总投资1800万元航行净空60米。1958年12月动工,1966年1月20日通车。

1966年通车之初日均车流2300辆次,1986年日平均车流为1.8万辆次。

下面这张照片来源于《重庆市市中区志》,可以看出来在80年代的样子。

到了九十年代,重庆的汽车数量大增,来往于嘉陵江大桥的车流让嘉陵江大桥不堪重负。

于是在嘉陵江大桥的西边又修建了一座渝澳大桥。

渝澳大桥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与江北区之间的嘉陵江上,是重庆与澳门的友谊之桥。为迎接澳门回归,于1999年12月16日奠基,2002年1月12日,渝澳大桥通车运营。

现在的嘉陵江大桥是由南向北单行,渝澳大桥从北向南单行。两座大桥才解决了交通拥挤的问题。

重庆嘉陵江大桥建成已经50多年了,祝愿嘉陵江大桥的明天更加美好。


  文章作者:徐海涛,1956年出生于成都,1978年考上西南农学院,2016年从成都市武侯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退休。

修建大桥的故事有哪些3

水寨大桥位于琴江下游的五华县城水寨镇,东西走向横跨在琴江河上。东起水寨圩寨顶上,西接水潭线县城起端。水寨大桥由五华县建设,省交通厅给予投资补助,并派出工程师技术员进行测量设计及施工技术指导。该桥于1959年11月动工,1961年2月竣工,全部工程投资116.1万元。

水寨大桥全长237.7米,高17米,桥面宽6.8米可双向行车,两侧设有各宽0.75米的人行道。设计荷载汽车13吨,拖车60吨。大桥由主拱和立体交叉旱拱两部分组成。横跨琴江的主拱长155.3米,分3拱,每孔净跨40米。立体交叉旱石拱桥位于河西岸,离主桥72米处,为跨过西河街的跨线桥,全长38.2米,净跨20.3米。主拱和旱拱都为1/5拱矢度等截面圆弧拱,主拱圈厚1.2米,旱拱圈厚0.8米。每个主拱上建有6个空腹小拱,以减少桥重和利于排洪。主拱两边台基埋置在深度为2.5米的密度砂黏土中,河中两个柱墩采用沉井基础。桥面用0.6米×0.3米×0.2米的条石铺砌,栏杆用石柱和石板通过榫头、卯眼、凹槽相接而成,石栏上镌刻各种图案,各段栏杆立石灯柱,照明线路均藏于圆柱石孔之中。

水寨大桥 (古木真 摄)

水寨大桥整座桥体没有用一根钢材,全用花岗石材料砌成。其所用的石料均取材于油田镇下陶村的冷水坑及坑口大嵩河边的花岗岩石,强度均达1000号以上,共用料石13556立方米。建桥石材从开料修琢到安装砌筑,全部出自五华石工之手。20世纪50年代末,国家正处在经济困难时期,生产设备比较落后。在施工过程中完全无机械设备可供使用,因而施工人员发挥聪明才智,研制出许多专用土机械。譬如要将每个重400—700公斤的料石从堆料场直运到拱顶就位、砌结,就创造出圆盘起重机、双轨运料车。此外,还有脚踏绞车吊沙架、手摇抓沙斗架、1吨锤打桩架等,从而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施工人员怀着打通两岸交通的渴望与热情,一锤一凿皆用情,一工一序俱用心。石匠们不但对每块石料精雕细琢,就连对关键位置的石料颜色也认真考究,如桥栏就全部选用微黄而带尊贵、均匀颜色的花岗岩石。在整个建桥过程中也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如在大桥竣工时,1万多方的石料,仅多出3块;每拱最后一块拱石安进去后,拱桥模板自动脱落等。

水寨大桥桥面 (古木真 摄)

水寨大桥建成之前,河东河西两岸的交通全靠1935年“水寨浮桥”来承担解决。据民国《五华县志•交通志•桥梁》载:“1935年,改建浮桥。瑞屏总其成,竹庵经其事。计有梭船24只,每年添置。梭船、桥板及护桥工食各费,由义渡仓谷维持。仍有不敷,由大布乡李姓祖尝负担,亦有善士乐捐。”琴江河面上建造的水寨浮桥,其位置在现今的水寨大桥上游约100米处,由铁链和24只木梭船与桥板组架而成,船之间搭木桥板,固定漂浮在水面上,长约200米。浮桥由大铁链连接,两头固定在岸上,遇到涨水,船也升高,桥还能使用。架设浮桥的时候,自然要考虑方便河道中上下往来船只的通行,因而还设置有通航孔。

水寨大桥桥东的石狮子 (古木真 摄)

单车轮胎摩擦的槽沟 (古木真 摄)

水寨大桥建成通车后,乌水、油汤、水冰等公路畅通无阻,琴江两岸人民来往自由。大桥全景分别载入《中国公路桥梁画册》《人民画报》等多种书画刊物。

水寨大桥内部结构牢固、外形宏伟壮观,集五华传统石雕工艺于一体,是五华石匠智慧之结晶,“是梅州石拱桥建设中规模最大、造型最为美观的一座”(《梅州市志》),“充分体现了五华县石工工艺的精湛高超,不愧为广东石桥一绝”(《广东省志·交通公路志》),是广东省唯一一座经过60年使用、历经多次特大洪水冲击和众多重型车辆碾压、至今仍几近完好的大型石拱桥。

人行台阶(古木真 摄)

草木有情,江声依旧;风剪岁月,世相更新。在大桥东岸两侧,各放置着一尊高2米的大石狮。狮口含珠,取之不出,探之滚动自如。游客至此,必然驻足观赏,甚或踮起脚尖去摩弄狮口的石珠,领略五华石匠精湛的工艺,叹为鬼斧神工之作。旱立交桥两侧各设人行石台阶75级,入口亦各设石麒麟一尊,栩栩如生。拾级而上更感大桥雄浑之势,而北侧人行台阶沿桥栏而铺设的斜面石,被从大桥下西河街的单车轮胎摩擦出一条条深深的槽沟,印证着岁月之沧桑。大桥在两端及中部原有附属建筑的3个石栏岗哨亭,两端的已被拆除,尚余中部的一个。原有的桥名石栏、灯柱、石兽等装饰物,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坏或损伤,却让人感到莫名的遗憾。

水寨大桥2014年1月被公布为梅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足3000米的琴江河上平行建起琴江大桥、大存纪念大桥、水寨大桥、华兴大桥等4座大桥,加之水中堤、下坝堤的贯通,交通更发达了。然而,由于水寨大桥处于市中心位置,民众出行比较频繁,所以其东岸几乎在每天下午下班时都发生交通严重拥堵的现象。为缓解拥堵现象,自2018年9月1日起,水寨大桥禁止除摩托车外的机动车辆通行,以保护水寨大桥这一艺术瑰宝。

水寨大桥是五华地标性建筑。它用实体证明了五华是名副其实的“工匠之乡”,为五华阿哥硬打硬、实打实的民性作了最好的诠释,是五华游子寄寓乡愁、梦回家园的最为集中的对象。(作者:丁思深、古江南)

来源:方志广东公众号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创作者或原平台所有。

(本文为直接转载的文章,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