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点(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点 简答题)

2022-10-28 17:12 作者:中国江西网 围观:

朱虹 张雷:隐逸诗宗陶渊明,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江西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点1

陶渊明(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陶渊明生活在公元四世纪到五世纪间,即东晋末年至南朝初期,他是中国伟大的诗人、文学家、思想家,流传于世的作品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正是东晋到南北朝之间的过渡时期,乱象频生,战争不断,民生凋敝。陶家世居吴地,先前在鄱阳(今九江市都昌县),后迁居浔阳(今九江),高祖父陶丹为三国时东吴的扬武将军,地位不高,曾祖陶侃是东晋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的母亲湛氏是中国四大贤母之一,祖父曾为太守。陶渊明八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没落,外祖父孟嘉是吴地士族、当时名士,有“孟嘉落帽”的轶事流传。陶渊明在青少年时期,受过比较正统的儒家教育,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兴趣广泛,精力充沛,非常注重自身的品德情操和文化修养。“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不仅读千卷书,还行万里路。

陶渊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为官,先后任江州祭酒、桓玄幕僚、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务,这些官职虽然不高,但是因为江州(九江)在东晋时期的特殊军事地理位置,陶渊明几次被卷入政治斗争漩涡,看尽政治倾轧的黑暗和残酷,最后他任彭泽县令八十余天就借故辞官回归田园,以一篇文辞俱美、云水沁润的《归去来兮辞》作为告别十二年的仕宦生涯,开始了自耕自种、饮酒读书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大部分的诗文作于他辞官归隐以后,二十多年间,他的脚步足迹囿于田园阡陌,他的行动范围很少走出江西九江,他的诗作主题也和他的生活一样单纯:田园、酒、读书思想杂记,以及和友人的酬答。按照诗歌的形式,陶渊明的诗歌分为四言诗和五言诗,公认成就最高的是五言诗。

陶渊明作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创作的田园诗高标逸致,一千多年来引发诗人们跟随效仿,形成了中国文学中独辟蹊径的一个派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千古传颂,陶渊明的田园诗里有一种被阳光烘热的温暖明亮的底色,天高地厚,空气通透,自然与人都在健康茁壮地生长,在这里,生活和艺术都以简朴的形态释放出饱满的生命力。陶渊明的田园诗和他创作的不朽名篇《桃花源记》互为印证,把当时处在社会里最高层的贵族们鄙视的农家劳作生活,安置在了艺术的最高层,让所有读过田园诗的人都向往桃花源,向往诗意的田园生活,给每一个中国人都种下了“田园梦”。

陶渊明还是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将“诗”与“酒”有机结合,赋予“酒”成为艺术的一个永恒主题;他的文章情辞皆美,气韵生动,一篇《归去来兮辞》短短百言,开启了中国文学的“归去”主题,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被国学大师陈寅恪誉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他的《形影神赠答诗》将哲学的思辩熔铸为高超的生命体验感悟;他以仅百余首诗文的数量,成为与屈原李杜并肩的巨匠,他笔下的千古名篇《桃花源记》,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是世界文坛的一朵奇葩。很多人认为他更大的成就是把日常生活诗化,把鸡、狗、锄头、种豆、喝酒这些生活琐细作为诗的主体,从每个人都习以为常的日常起居中参悟生命哲学的思考。在陶渊明之前,诗的内容不曾这么广泛,也不曾这么充满个性和对个体生命的终极关怀。

对于陶渊明的诗歌特点,有两个字是所有人都认可的:平淡。平淡成为诗歌的境界是从陶渊明开始的,明人胡应麟《诗薮》言“陶之五言,开千古平淡之宗”。梁实秋解析陶渊明诗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苏东坡评价“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辛弃疾感叹“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元好问钦佩他“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李东阳拜服“陶诗质厚近古,愈读而愈见其妙”,王国维大赞陶渊明的诗达到了“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物我合一”的最高境界。


在陶渊明去世后一千六百多年间,对陶渊明其人其文的评价出现了两条不同的发展脉络。关于陶渊明其人,素以“靖节”的品格、超脱的风度,生平事迹载入《晋书▪隐逸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生前死后都备受尊重。而对陶渊明诗文的接受和评价,却经历了一个从冷落到尊崇不断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不断深化、审美的积淀相关,可以说对陶渊明的解读是与日俱新,与时俱进。历朝历代的诗人文客长久地欣赏陶渊明,关注陶渊明,受陶渊明影响,他们为陶诗注释、学陶诗、和陶诗、集陶诗,到了现代陶学更发展成为一项专门的学科体系,成为显学。这种现象在中国诗人中,是绝无仅有的。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点2

诗歌创作贵在含蓄,也重在形象生动,而流畅自然的文笔,既能使人获得阅读兴趣,又值得人们赞美。因为凡事都是百丈高楼平地起,流畅优美看似要求不高,其实却凝聚了作者的很多心血,有了这个基础,语言艺术的骏马,才能纵横驰骋。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的诗人,他不愿随波逐流,弃官归隐,在贫瘠的土地上开荒耕种,并热情地讴歌美好的大自然、赞美田园生活的美好。陶渊明的作品生动传神,也充满深意,每次阅读其作品,都仿佛是在纵情奔驰,步移景变,令人心情舒畅。下面介绍元好问评价陶渊明,抒写了一首绝句,果然见解独到。

论诗

金代:元好问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古代很多杰出诗人虽然学富五车,但是他们的诗歌作品却语言凝练、又朴素无华,并非这些才子们不擅长华丽的辞彩,也不是他们不懂得如何精雕细琢。其实他们深知,正是那些淳朴自然的诗句,才最能打动读者。

唐代以前曾流行绮丽浮蘼的文风,而陶渊明就是一位被长期埋没的诗人。元好问阅读了大量的诗歌作品,也非常细致地研究过陶渊明的诗歌风格,并发现他的作品讴歌恬静安闲的生活,朴实自然,读后令人感到安宁,也忘记烦忧。

所以诗人评价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作者认为那种自然天成,摒弃浮华的文字,充满了真朴淳厚的美质,令人读来万古常新。

那种境界就像王安石评价张籍的诗风,看似平常实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具有非凡的造诣,也是历代许多文学经验丰富的作家所普遍推许的。这样的文字功夫,当然值得大家细细揣摩和欣赏。

诗人赞赏陶渊明的诗句洗尽铅华,不加雕饰,所以最后两句说,“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陶渊明白日里高卧南窗,向往上古羲皇时代淳朴善良的民风,但他却扎扎实实地抒写田园生活,并未脱离现实和自然,虽然其心境超凡脱俗,他的生活依然非常接地气。

元好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前贤的认可和赞美,并表明诗歌创作需要“天然和真淳”,同时需要联系时代和现实,而不可闭门造车,矫揉造作。

陶渊明一生坦坦荡荡,在他入仕后,需要求人帮忙时就去求人,从来不觉得是低三下四。当他厌倦了仕途后,挂印辞官,也并不没有表现出清高孤傲,只是想做就做,不喜欢就离开,非常坦诚和大胆。

他有时饥饿难耐,家中又没有存粮,就去邻家乞食,但并未感到羞愧。而他有时收获满满,又不吝惜以丰盛的筵席招待邻里乡亲,大家围坐在一起,猜拳行令,举杯痛饮,快乐悠然。

正因为心底无私、为人正直,陶渊明才能过着悠闲恬淡的生活,他的作品也具有常人无法达到的高度。北宋的苏轼非常钦佩这位东晋的高士,他赞美其诗质朴而绮丽,更充满了深情和寄托。

元好问更是见解独到,他佩服陶渊明虽然离开了仕途,却依然以儒家的准则要求自己。他没有一般士大夫那种放荡的行为,却实践着自己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并保持了高尚的人格,而不愿心为形役、逢场作戏,从而也在其诗歌作品中,真实反映地崇尚自然的态度。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点3

钟嵘《诗品序》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又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夏雨,冬月祁寒,斯四侯之感诸诗者也。”这是说自然界变化足以感动人心的种种因素,将这种感动传达出来,即可为诗。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也强调:“我们认为诗歌最基本的衡量标准,第一是感发生命的有无,以及是否得到了完美的传达;第二是所传达的这一感发生命的深浅、厚薄、大小、正邪。”叶先生研究诗歌,十分注重“物与心”的关系,即“形象与情意”的关系,因此,在她的《说诗讲稿》第二部分中,深入探讨了中西方关于形象和情意之关系的理论,并以此为依据,对陶渊明、杜甫和李商隐三位杰出诗人的创作特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及比较,内容讲解深入浅出,语言表达平易近人,令徘徊在古诗词门外的我们终于“云开见日”,并可以鼓足勇气扣起古典诗歌的大门。



一、中国诗歌和诗论的特点

1、 中国传统的诗人,他们诗歌的艺术风格,与他们情意中所表现的作者人格,都往往结合在一起,有密切的关系。陶渊明之不同于谢灵运,李太白之不同于杜子美,都是要结合作者的性情人格,才能对其艺术成就与风格作出正确的判断。


2、 中国诗的声律虽然有固定的形式,用字和句法也有习惯的传统,但却并不是千人一面没有差别。真正伟大的诗人便是要在这种相似的传统中,创造出自己不同的风格,传达出个人独特的情意。而好的评赏人也就善于从这种相似而又不同的作品中,分辨出其间精微细致的差别。



二、陶渊明、杜甫、李商隐诗的特点

1、 从意象与情意的关系上看:

陶渊明的诗是“以心托物”;杜甫的诗是“以情注物”;李商隐则是“缘情造物”。


陶渊明所使用的意象,取材多出于现实中的“可有之物”,但因陶渊明是一位平实质朴中又见深微高远的人,同时也视精神胜过物质的人,他诗中活动着的,常常是事物的概念而非实体,诗中表现的事物也往往只是遗貌取神的抒写。因此,他的诗中没有一句是刻露的写景咏物之作。如他《饮酒之四》中的诗句“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这只鸟不是一只具体的能叫出名字的鸟,而是一个概念而已,目的在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或体验。所以,陶渊明诗中意象与情意的关系是“以心托物”,是把满怀激情托之于他所选择的事物概念之中来表现。



杜甫则不然,他最大的特色在于极其关心留意现实,以最大的勇气面对现实,以最大的天才叙写现实。他所选写的事物,多取材于现实中的“实有之物”。他不但情感丰富、饱满、热烈,不仅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关心人类的命运,也会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投注感情,给与他们关怀、给与他们同情,悲它们之所悲,喜它们之所喜。如杜甫的《秋雨叹》中说:“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秋风中百草已凋零枯萎,阶下的决明却依然顽强地生长着,在瑟瑟秋风中毫无“褪色”。而接下来,杜甫面对这枝翠花鲜的决明,不禁担忧起来,因为“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作者看到了这寒冷的秋风这般肆虐,担心它也会像百草一样很快就承受不住了。但“我”这一介报国无门,自身难保的书生,却又帮不了你,只能临风为你感慨,为你哭泣啊,“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由此可以看出,杜甫诗中的形象与情意的关系是“以情注物”,是因了感情的注入才使事物意象化的。



李商隐是一位形象化、意象化的大师。陶、杜诗中的意象无论如何丰美,对作者来说,仍不过是自然而言的流露。而李商隐的诗却是作者对于意象的有意制造和安排。有时他所表现的,就是一片错综繁复的缤纷意象,这与他先天资质禀赋和后天的遭际经历加之隐约幽微的表现方法均有很大关系。因此,只有那些非现实的,又带有恍惚迷离色彩的事物,才能表达出他那份独特的幽隐之情。比如《锦瑟》诗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就是这种虚幻的,朦胧的意象来抒发内心悲苦和一生的遗憾。因此,可以说李商隐诗中形象与情意的关系是“缘情造物”。


2、 从章法上看:

陶渊明以“任真”为宗,表现于或层次之平叙,或心念之流转、跳接;杜甫是感性、理性兼济,纵使处于感性的联想发为突然之转接,也依然不忘理性上作先后之呼应;而李商隐则往往以一些意象的错综并举为主,有时在首尾发展之际略微作理性之提契。


陶渊明诗的特色是:用最简单的词汇来表达最幽深繁杂的情思。元遗山在他的《论诗绝句三十首》中,就用了这样的一首诗拉埃形容陶渊明,“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诗人写诗难免不雕琢、修饰,连李白、杜甫尚且不免于用力著迹,只有陶渊明能跳出修饰造作,剥去铅华腻粉,只留下真醇简净,以他本来的质地与世人相见。陶渊明写诗是永远都不用技巧的,这是最高的境界,是他心思意念的自然流转。



杜甫的诗是有安排的技巧的,是有功力的,所以他的诗对后世影响最大。在他的诗中,既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杜甫在章法结构方面安排和组织的功力,也可以看到他在形象与情意之间的强大的感发生命的活力。他总能将感性和理性结合得很好。如“堂上书生”和“阶下决明”遥遥相应,这里面既有理性的安排和呼应,同时又有感性的感发和联想。


李商隐诗的特色则是以理性为提纲来组织一些非理性的形象。如《锦瑟》的前两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是整首诗的总起;而末二句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则可以看作是诗的总结;至于中间四句的“庄生晓梦”、“望帝春心”、“沧海月明”、“蓝田日暖”则是四组并列的难以用理念解说的形象。从整首诗来可以看出,李商隐正是以理性为提纲来组织非理性之形象的。



3、 从句法上看:

陶诗多用古诗平顺直叙的句法;杜诗有时只掌握感性重点,在句法上表现为颠倒或浓缩;李诗则以理性之句法来组合一些非理性的词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