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诗歌的题材有哪些(诗歌的题材有哪些)

2022-10-28 17:05 作者:大生生活家 围观:

中国古代的艺术和诗歌,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大生生活家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诗歌的题材有哪些1

中国古代艺术和诗歌,充满了诗人们的浪漫爱国情怀和对自然的向往。

儒家以艺术为道德教育的工具。道家虽没有论艺术的专著,但是他们对于精神自由运动的赞美,对于自然的理想化,使中国的艺术大师们受到深刻的启示。正因为如此,难怪中国的艺术大师们大都以自然为主题。中国画的杰作大都画的是山水、翎毛、花卉、树木、竹子。一幅山水画里,在山脚下,或是在河岸边,总可以看到有

个人坐在那里欣赏自然美,参悟超越天人的妙道。

同样在中国诗歌里我们可以读到像唐代诗人张若虚的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中国古代的艺术精髓就在这里。

诗歌的题材有哪些2

原标题:独具魅力的诗歌之美(主题)

——读王宜振《少年抒情诗》(副题)

唐德亮

王宜振的诗集《少年抒情诗》(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因风格独特且富有魅力。

那么,《少年抒情诗》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

一是诗美的追求。作者王宜振多次获全国儿童文学大奖,对“诗美”有执着的追求。艺术品的美,是美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达到高度统一的美的“结晶体”。王宜振的这本《少年抒情诗》,就是这样的“结晶体”。譬如《初春》(二):“昨夜,花儿伸出一些舌头/吐着春天喷香的味道/谁也不曾留心/春天已悄悄来到/昨夜,春天投来淡绿的眼神/发痒的小树长出一身羽毛/春天听说比我们还小/春天赤着脚丫在大地奔跑/只有露珠给它拍了一张小照/瞧吧,春天在小小的露珠里微笑。”

“春天”的意象是虚的,但诗人将其实化,使之在富有动感的同时,让“春的意境”灵动而富有生气。王宜振的诗歌,既有典雅的美,如写春天的系列,也有粗犷的美,如《陕北唢呐》为代表的陕北系列。

二是艺术上善于探索创新。王宜振是上世纪70年代末步上诗坛的,他的作品创新意识似乎更强烈。他的探索创新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的超常。比如写春天,那首入选北师大版中学语文课本的《初春》(一)就是例子。“一些新芽,像鸟嘴/啄得小树发痒……采一片树叶做一支叶笛/把春天吹得摇摇晃晃/走进家门抖一抖衣袖/竟抖出一地春的芳香”。又如《夜的嘴唇,吹着亮亮的小调》,“吹呀吹呀/吹来一个金苹果/慢悠悠地滚上天空/微笑着/铺开金色的光芒”,富有张力。再如《树的苦恼》:“一只小鸟/给一棵树讲了许多飞翔的故事/树听着叫着流泪了/树也是一只鸟/树有许多翅膀/树不能飞翔/树的苦恼/是夜晚老做飞翔的梦。”树也有苦恼,也会流泪,这之中的实质,其实是一个象征、隐喻,表面上是写“鸟”与“树”,深层的意涵则是写人,写有许多“翅膀”而不能“飞”、无法“飞”的人。

其三是善于在词语运用上出奇制胜。王宜振这本诗集,几乎每一首诗都有一个或几个特别活、特别灵动、精彩的词,使全句或全诗顿时活起来。如《摸亮》的“摸”字,含义丰富而鲜活。又如《它想把那只巢喊出芽儿》的“喊”字,“树枝在血管里喊……一棵树张开了/无数个舌头的大嘴/喊呀,喊呀/它想把那只巢/也喊出芽儿”。这一“喊”,树活了,诗也活了。还有《抖落》《掏出》《斗笠》等等。《斗笠》中的“编进鸟鸣”“滑进你的梦境”“把一轮白昼的月亮载在头顶”等,都异常精彩。由于有了这些精彩的富有独创性的词与句,加上精巧的构思,优美的意境,使《少年抒情诗》成为一本有独特审美价值与很高艺术品位的经典之作。

诗歌的题材有哪些3

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让自己拿到引导题的时候却不知道从哪里下笔,不知道如何进一步表达分析。平常自己的阅读积累也不少,却拿诗歌没有办法。我带过的IB比较多的学生在诗歌方面都会遇到这个问题,ib中文诗歌赏析拿到诗歌就头疼:读不懂诗歌,看得晕晕乎乎,不知道到底诗歌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很多学生对诗歌的主题感到迷茫,不知道从何处入手。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技巧。

1 梳理诗歌时代背景以及归属于

哪一种主题问题现象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诗歌的创作从生活中来,那它要针对生活中某些现象作出阐释。需要同学们对现当代的历史事件、重要时间节点,以及对应之下人们的社会生活的特点进行梳理总结,例如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乡村留守、北漂打工、城市空巢等问题现象了解。对于像小乐这样的孩子,由于社会阅历的缺乏,很早离开中国的孩子,这一类的问题他们知之甚少。除了老师带领梳理,学生还可以自行阅读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了解残酷的历史真相,有助于培养他们对社会问题现象的深入了解和思考。

通过归纳梳理,老师总结了常见的主题类别:一、漂泊之思。其中可能包括了打工生涯、北漂岁月、乡村留守、城市空巢、城乡差距等问题。二、自我之思。其中可能包括了身份认同,自我实现,梦想征程,心灵叩问,旅途沉思,成长心声,故乡情怀,理想与现实等问题。三、社会之思。其中可能包括了人情冷暖,百姓传奇,生命咏叹,教育公平,新风旧俗,时光故事,代沟隔阂,城市书写,城乡发展等问题。四、近年的热门话题。其中包括了文化流失,女性权益,历史回望,亲情感怀等问题。在备考的过程中,通过对一类问题现象深入挖掘探索思考,在考试的时候,拿到一篇陌生的文本,可以帮助我们快速锁定主题。

例如《老站》刻画了一处被废弃的站台,《老房子》刻画了一处留守在故乡的父亲盼望儿女回家看望的老房子。从题目中的老字,这一赋予了历史时间沉淀感的字,小乐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使得乡村青壮劳动力迅速流向城市,而这带来的结果正是乡村人口的流失以及乡村公共设施的荒废,同时还有寻根文学,对故乡故土故人的眷思,以及这些打工背井离乡以后陷入的生活困境等。对应这类社会之思的作品下城乡发展主题的在小说中也经常出现,老师建议大家面对这些具有普遍性的文本时,把他们放在一个主题分类中学习,大家对这一主题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就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辅助理解诗歌。

2 找到解题缺口——题目

有了前面的积累铺垫,考试的时候学生们拿到的一首诗歌很可能是陌生的,也没有背景线索的提示,那又该怎么办呢?不妨把视线重心上移,看到诗歌的题目。正如我们自己在写作的过程中,题目和开头是最难的,题目起好了,开头构想好了,整个文章的思路就顺畅了。所以,题目是最能概括体现作者诗歌的核心意图,也是我们窥见诗歌的思路缺口。再串联到社会背景知识,加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揣摩作者的诗歌写作意图。

例如《阳光下的建筑工地》,小乐在初读题目时,想到了夏天的天气很热、工人的工作十分辛苦。然后迅速按照主题归类,意识到了诗歌的主题是社会之思,描写底层民众边缘群体生活工作的诗歌,继而想到可能是歌颂赞扬这样的劳动人民。

我们仔细拆解题目,不难捕获这几个核心要素“阳光下、建筑工地”。 我们来思考:阳光与工地的关系?阳光普照万物,而这些民工的工作环境艰苦,这些都很容易想到。而我们再来思考,有阳光的地方还会有什么呢——影子!什么是影子,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被人们忽视的地方。而建筑工地上的民工,正是不被阳光照射到的社会边缘群体,正对应诗歌中“享受生活的人未必记挂他们”。而建筑工地上的这些民工为城市发展付出的劳动,以及文中出现的“阳光、脊背、草屑”在艰苦生活环境下的坚韧。所以解题是我们窥见诗歌主题的一个缺口。

例如兵戈戈的诗歌《立秋》,小乐告诉我,如果不是课后的引导题,他都想不到这是一首思乡诗。而小乐通过结合引导题,问的是作者的思乡之情,迅速关联我们的主题,迅速想到了这是自我之思主题下的故乡情怀。而如果学生了解秋的文化含义,就会立马串联起这些要素,分析诗歌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秋天的第一天,这是一个时间的节点,提醒我们秋天到了,这也与诗歌的第一句“余热开始似水一样流动”能够形成呼应。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不是春分,不是冬至,偏偏是立秋!当我们提到秋的时候,想到的有“伤春悲秋”“落叶纷纷”、“秋天归乡”“萧瑟凄凉”等词语。而我们抓住引导题中出现的“思乡之情”。正对应了“秋天”特有的“落叶归根而羁旅游子何时归乡”“孤寂悲凉的情绪”。以及在诗歌下文中出现的夕阳意象,不禁勾连起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种归乡不得的痛苦是压抑且隐秘的,无人诉说,无处排解。在了解了题目的基础上,我们在深入阅读文本时,更能够精准定位诗歌的主题。

不管是时代背景对应作品主题的梳理,还是通过题目打开定位诗歌主题的缺口,都能帮助我们在初度文本之时,就建立起对诗歌主题的把握,心里有底,再深入阅读的时候,就不会担心畏难了。主题把握了,那么如何从手法入手,具体分析诗歌呢?下一期我们将从诗歌的具体常见的手法入手,带领大家逐个击破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