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诗歌与诗词的区别(诗歌与诗词的区别与联系)

2022-10-28 17:06 作者:古典文学与诗词 围观:

史上最任性的一首秋风诗,仅28字,感动世人1700年,却是一场骗局,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古典文学与诗词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诗歌与诗词的区别1

现在很流行一句话,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工作许多年后,终于明白,还是体制内最好。

陶渊明却不这样认为。


东晋末年,陶渊明在彭泽当县令。


有一天,郡里派了一个督邮来视察工作。


那督邮傲慢又粗俗,陶渊明实在不喜欢,可这一次,他来了,指明要陶渊明来接待。


小吏赶忙报告给陶渊明。


陶渊明一听就倒胃口,又没有办法,只能去拜见,刚想走。


小吏说道:你应该束上带子,穿上正装去拜见。


一想到督邮那傲慢的嘴脸,还要向他卑躬屈膝,陶渊明实在忍不了,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当下就把做官的印绶还给彭泽县,辞官不干了。


一千多年来,人们一直赞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


只是不想应付难缠的上司,就辞掉体制内的工作,陶渊明真是有个性。


事实上,在陶渊明出生的五十多年前,还有一个更任性的人。


秋风起,他想念家乡的美食,于是,毅然决然地辞官而去,回家享受美食去了。


真是史上最任性的人了,他还写下一首秋日思乡的名作。


诗名《思吴江歌》。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这个任性的人,叫张翰,西晋人。


他在洛阳做官,秋天来了,秋风起时,落叶飞扬,张翰想到,家乡吴江的水里,鲈鱼正肥。


可是,隔着三千里,回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古时,没有高铁,没有飞机,从洛阳到苏州,坐马车也要走上几个月。


张翰无奈,他仰天长叹,悲伤难以自抑。


最后,实在无法消解对故乡美食的想念,他直接辞官回了家。


编制说扔就扔,真是任性。


事实真是如此吗?


《晋书·张翰传》里却是这样说的。


张翰才华卓越,性格放荡不羁。


时值西晋,齐王司马囧征召他为大司马东曹掾。


公元291年,为了反对皇后贾南风的干政弄权,西晋皇室爆发了“八王之乱”。


三个月内,两个大臣被杀,两个藩王丧命。


司马伦、司马冏、司马乂相继独揽大权。


一直以来,司马冏都很欣赏他,张翰感觉危机正在逼近。


这是一场乱战,谁卷进去谁倒霉。


张翰有一个同乡,叫顾荣。


有一天,张翰向他说了心里话:天下争战纷纷,祸难连连。你太有名了,想退走太难了。我呢,是个山野中人,对时事不感兴趣。只是兄弟你啊,要防患于未然啊。


也许,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张翰已经想到了退路。


秋风吹起来了,张翰想起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他还写下一首《思吴江歌》: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伴随着《思吴江歌》,张翰回乡了。


丢掉令人艳羡的官职,不顾一切地回家了。


张翰一点都不后悔,他说: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邀名爵乎?


在张翰看来,人生最重要的,是随心所欲,怎么能因为做官被困在千里之外,只是为了博得名位呢?


不久之后,司马冏兵败被杀,许多人对张翰竖起大拇指:还好你有先见之明,躲得快。


不顾一切地回乡,张翰被体制除名了,有人问他:你难道就为了一时舒服,不考虑下你的身后之名吗?


张翰非常看得开:使我身后有名,不如眼前的一杯酒。


是啊,身后名还不知怎样,可眼前的一杯酒,却是实实在在的。​


有人说,张翰思乡是假,避祸才是真。


事实上,谁又知道,张翰不是真的思乡呢?


由于张翰的任性,衍生出了一个成语:莼鲈之思。意为怀念故乡的心情。


后世许多诗人,如李白、辛弃疾、刘过等,都引用过这个典故。


也许,张翰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光彩的一笔,却在文学史上留下“莼鲈之思”的佳话。


这也是一种得到吧。


人生,从来没有两全其美的选择。选择其中一样,就必然就放弃另一样。


正如陶渊明,不想应付小人般的上司,辞职不干,收入微薄,只能归园田居。

正如张翰,不想卷入纷争,辞职还乡,丢下官职,失去了留名后世的机会。


欲带皇冠,必承其重。完美的选择是一种理想。


选择了什么,努力去承担结果就行。


所谓一个人的长大,也便是敢于惨烈地面对自己:在选择前,有一张真诚坚定的脸;在选择后,有一颗不抛弃不放弃的心。


人生,从来都没有回头路,请善待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忘记过去,拥抱未来,就是最好的选择。

诗歌与诗词的区别2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此首七律太出名了,网上已经很多这方面的赏析,我就不再做详细说明。只对写作手法略作分析。

诗以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借助对形象的联想来显现诗人内心深处难于直抒的千般情怀以及诗人沧海一世所有不能明言的万种体验,点明“思华年”的主旨,这是对传统比兴手法创造性的发展。历代以来的解读,很多人觉得李商隐这首诗隐喻很多,其实并不然,“思华年”已经很清楚点明了意思,并没有必要过多解读。

首联为“起”,借五十弦之瑟喻人生之五十年华;颔联为比“承”,在浑然不觉间人生将走到尽头;颈联为“转”,以明珠宝玉比喻自己的才能;尾联为“合”,岁月催人老,一切都是惘然!

《锦瑟》诗中间两联,最能体现李商隐引典精辟、譬喻精深的持点。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以“庄生梦蝶”的典故人诗,又巧妙地设计了两个字:“晓”与“迷”,深层喜悦譬喻溢于言表。“晓”早晨也,喻人的一生则是青年时代。“晓梦”:青春美梦,年轻时立下的宏伟大志,色彩斑斓的喜悦理想。

“望帝”句:《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如泣鹃啼血,着意在‘春心’字、‘托’字。‘春心’本指爱情之向往追求,常用以喻指对理想之追求。望帝’句殆谓己之壮心雄图及伤时忧国、感伤身世之情均托之哀怨凄断之诗歌,如望帝之化鹃以自抒哀怨也。杜鹃即作者之诗魂。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冉冉上腾,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诗中此句,正是在“韫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诗人在辞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功力。

七律的骨架是否刚健,中二联是相当关键的,最能体现诗人的功力。李商隐这首诗的中间两联就在运用大量典故的情况下,多用实字,夯实诗质,故此相当强健而有力。

读义山《锦瑟》后步韵:

惯把青春付柳弦,他乡风雨自经年。

黄粱梦醒迷蝴蝶,白水山深啼杜鹃。

知止不成飞鸟影,避尘无处落花烟。

时光重叠茶庵寺,偶有诗心亦怆然。

面对这样一个千古名诗,要步韵是相当困难的,只能勉强为之。作为一种练笔,锻炼对文字、典故 、手法的运用能力而已。

本诗首联就定下主旨,青春付予柳弦,这种意象是什么意思?第二句再进一步说明,原来是风雨他乡多年。

第二联保持蝴蝶与杜鹃意象不动,因为这两种意象很美好。但又不能完全用李商隐句子的意思啊,要怎么做?李商隐原句只是用了“庄生梦蝶”一个典故,那我们就改为“黄粱梦醒迷蝴蝶”,“黄粱一梦”是另外一个典故,也即是一梦红尘百年的意思,跳出庄生梦蝶本身,但又没有完全跳开,因为还有迷蝴蝶,相当于两个典故糅合在一起。营造一种迷幻的氛围境界。

下句的“啼杜鹃”也是如此,既包括眼前所居住的白水山,用一个“深”字来联系杜鹃,营造凄美忧思之感。这一联其实有在他乡红尘中奔波劳碌,前方迷茫而不知所以,略带忧郁的意味。

第三联相对隐晦一些。“知止”谓适可而止,就能避免危险。《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止不成,也即是说要人生之路要停下来是不可能的,只能像飞鸟一样义无反顾往前走。想要跳出红尘避世?没有地方可以供你逃避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逃脱尘世规律,岁月轮回。“落花如烟”这个意象来烘托这种人力无法抗拒的,天地规律。这一联言外之意,就是无尽的无奈。

第四联上句开头直接“时光”回扣到第一联的“自经年”,“重叠”再勾连到现在眼前,即目前我在茶庵寺附近的时光与境况。然后引出最后一句,我在茶庵寺只能是“偶有诗心亦怆然”,水到渠成的把整首诗的情感合拢起来,读完才有无穷的惆怅意味。

这首步韵作品,如果不放在李商隐的诗后面,单独来看,其实还算可以的。放在一起对比,其实可以发现各种差距。这首步韵作品的中二联还是太弱了,不够刚健,感觉是内在的张力不足。

问题出在哪里?颔联李商隐的“庄生晓梦”“望帝春心”这种典故实词的对仗,就很硬。步韵的“黄粱梦醒”“白水山深”就显得空乏无力,虚了恩多。颈联亦是前四字,李商隐的都是名词实字,而不是步韵那样的“不成”“无处”的虚词。分量不足以压秤啊。

这就是诗词大家的功力与平头老百姓的区别。名句信手拈来的句子,我们普通人都横难想到与做到,要想向他们接近,就要如本文一样去揣摩与练笔,然后仔细对比,就能发现不足之所在,长久以往,水平才能慢慢提高。

#诗词##原创诗词##唐诗宋词##诗词#

诗歌与诗词的区别3

寒来暑往,又一个金秋时节。


春有桃夭,夏有碧荷,冬有红梅。


而走进秋天,就走进了菊的盛宴。


古往今来,历代诗词文人总是不厌其烦地描写菊花。


屈原在《离骚》中写: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陶渊明在《饮酒》中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到了李清照笔下,则是带着淡淡愁绪的:人比黄花瘦。


仿佛人们心中都有种独特的默契,菊花所象征的,必然是淡然、脱俗、高洁的品质。


但《全唐诗》中有一首咏菊诗,却携着腾腾杀气横空出世,以菊之名写下万丈豪气,堪称古今最狂。


它就是唐代落魄才子黄巢笔下的《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秋风肃杀,百花遭折,唯有菊花傲立枝头不倒。


盛开的菊花耀眼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城,极目望去,好似金黄铠甲熠熠生辉。


短短28字,却铿锵有力,振聋发聩,教人读之心头一颤。


诗中之菊,便是黄巢理想中,自己的模样。



黄巢出生于一个盐商家庭,自小便善骑射,通笔墨,曾在五岁时就写下一首《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可见,黄巢自小便与陶渊明一般,偏爱菊花。


只是陶渊明的偏爱,是爱它的隐世、高洁。


黄巢的偏爱,是爱它的肃杀,狂傲。


同是出身商贾,青年时期的黄巢与我们的诗仙李白一样,都有一个科举梦,不过他比李白要幸运那么一点。


唐朝后期,即使是出身商贾,也获得了科举的资格。


于是满怀抱负的黄巢兴冲冲地奔向长安,一去就是好几趟。


为什么是好几趟呢?


因为他虽有文采,但却屡试不第,虽然比李白幸运,最后却是殊途同归。


这首《不第后赋菊》便是在他最后一次落榜后,怀着愤懑、不甘、同时依旧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下写就的。



他渴望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不甘于平凡,不甘于失败。


他坚信那些金榜题名的朝廷新宠,不过是春夏之花,抵不住秋风的肃杀,而最终能够“冲天香阵透长安”的,只有他。


黄巢落榜后,其实并没有立刻投身于起义军中,他回到老家,选择子承父业,做起了私盐买卖。


恰逢当时李唐王朝式微,国库亏空,为了保证财政收入,开始大力打击私盐,强征赋税。


黄巢所在的州县又遇到大旱,百姓民不聊生,无力承担重税,许多难民投靠了王仙芝,准备起义。


而黄巢本人也撞到了枪口上,因贩卖私盐而入狱,经由家人几番打点才被放出来。


出狱后的他走投无路,散尽家财招募流民,也加入了王仙芝的队伍。


自此之后,起义军势如破竹,迅速壮大,唐王朝眼见势头不对,意欲招安,但只册封王仙芝一人为监察御史,要求其他人就地解散。


王仙芝本欲接受,但黄巢却带领起义军威逼王仙芝,反对他“吃独食”的行为。


无奈之下,王仙芝只得撕毁了朝廷诏书,但他也与黄巢彻底决裂,分道扬镳。


不久后,王仙芝被围困死于黄梅(今湖北黄梅),其余部下转而投奔黄巢,他取代王仙芝成为起义军领袖。



故事发展到这里,可以说黄巢已经初步实现了当初的理想——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枝寒菊不仅抵过了秋风的摧残,他自己更像那一阵秋风,将往日耻辱扫荡得干干净净。


但他却忘记带上最重要的东西——初心。


由于起义军战线较长,补给不足,黄巢所带领的起义军开始向百姓抢夺物资,以活人尸体为肉粮。


起义军所到之处,白骨累累。


他们成为了比李唐王朝更让人闻风丧胆的存在。


屠龙的少年,终究成了恶龙。


他还走在路上,却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出发。


他还记得寒菊的肃杀狂妄,却忘了它的高洁正直。


终于,激起民愤的他最终被群起攻之,最后饮恨自尽。


500年后,朱元璋仿照《不第后赋菊》,写下一首《咏菊》: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这首诗是朱元璋在抵御元军的战场上所作,同样豪气冲天,振奋人心,但论文学造诣,还是略逊黄巢一筹。



其实细数黄巢这一生,与朱元璋颇有相似之处。


同样出身不高,同样生逢乱世,同样吃过苦,受过屈。


都有冲天的抱负,出众的才干,甚至选择的道路也极为相似。


但不同的是,黄巢在路上迷失了自己的初心,从百姓中来,却持刀又向百姓而去。


在这一点上,朱元璋比他清醒得多。


所以一个是令人唏嘘的枭雄,一个登上了万人之上的宝座。


与朱元璋同时期的施耐庵,曾在《水浒传》中借用宋江之名,写下一首七言反诗: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为何施耐庵要笑黄巢“不丈夫”呢?


这里其实有两层含义。


第一,是肯定了黄巢起义的胆识和魄力,说明他是一个值得与宋江相比较的对象。


第二则是隐晦地表示了对黄巢后期残忍行为的不赞同,实在不是一个大丈夫所为,要引以为戒。



日换星移,沧海桑田,不论枭雄也好,英雄也罢,都已经成为历史。


但每到菊花盛开的气节,我们总会想起那首满怀希望与豪情的诗。


也会时刻提醒自己:


无论走了多久,都别忘记为什么出发。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胡子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