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动物的散文集朗诵

2023-03-29 08:37 作者:语文林 围观:

适合小学生朗读的名人作品(动物篇),家长陪孩子一起温馨朗读吧,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语文林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动物的散文集朗诵1

每天朗读一些名家小文章,可以感受汉语言的美好,提升我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这样有利于理解文章,有利于写作文。

这三篇写动物的名家散文,很适合小学生朗读。

最好读出声来,父母一起和孩子来朗读就更好了。


老舍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多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加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到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燕子

郑振铎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条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梁实秋

我爱鸟。

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溜达(现在这样有闲的人少了)。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的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抟扶摇而直上”,便要撞头碰壁。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

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候是独奏,有时候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

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烂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他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的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的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有人初闻杜鹃,兴奋的一夜不能睡,一时想到“杜宇”“望帝”,一时又想到啼血,想到客愁,觉得有无限诗意。我曾告诉他事实上全不是这样的。杜鹃原是很健壮的一种鸟,比一般的鸟魁梧得多,扁嘴大口,并不特别美,而且自己不知构巢,依仗体壮力人,硬把卵下在别个的巢里,如果巢里已有了够多的卵,便不客气的给挤落下去,孵育的责任由别个代负了,孵出来之后,羽毛渐丰,就可把巢据为已有,那人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于这豪横无情的鸟,再也不能幻出什么诗意出来了。我想济慈的《夜莺》,雪莱的《云雀》,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

鸟并不永久的给人喜悦,有时也给人悲苦。诗人哈代在一首诗里说,他在圣诞的前夕,炉里燃着熊熊的火,满室生春,桌上摆着丰盛的筵席,准备着过一个普天同庆的夜晚,蓦然看见在窗外一片美丽的雪景当中,有一只小鸟踞蹐缩缩的在寒枝的梢头踞立,正在啄食一颗残余的僵冻的果儿,禁不住那料峭的寒风,栽倒地上死了,滚成一个雪团!诗人感喟曰:“鸟!你连这一个快乐的夜晚都不给我!”我也有过一次类似经验,在东北的一间双重玻璃窗的屋里。忽然看见枝头有一只麻雀,战栗地跳动抖擞着,在啄食一块干枯的叶子。但是我发见那麻雀的羽毛特别的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那孤苦伶仃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型类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只是清早遇到烟突冒烟的时候,一群麻雀挤在檐下的烟突旁边取暖,隔着窗纸有时还能看见伏在窗棂上的雀儿的映影。喜鹊不知逃到哪里去了。

带哨子的鸽子也很少看见在天空打旋。黄昏时偶尔还听见寒鸦在古木上鼓噪,入夜也还能听见那像哭又像笑的鸱枭的怪叫。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

关于动物的散文集朗诵2

在文字中相遇

在声音中相知

敬请收听读创/深圳商报“读创诵读”

—————————▼—————————

朗诵:赵玉(读创/深圳商报《文化广场》编辑)

https://image.netwin.cn/cms/2022/07/16-07-57-103508.mp3

点击小三角收听

母亲的菜园

(选自散文集《烟火乡村》)

作者:王健

有一句话说得很直白:你吃的是什么,你就是什么。

换句话说,你吃得越新鲜,细胞就越饱满,身体就越健康,精神就越具活力。反之,结果也随之。

早上起床到市场转一圈,菜品倒是琳琅满目,被商贩浸泡过一整夜的青菜也泛着绿光,但我听到的是它们躯体内正在干瘪枯萎的声音,这点绿光只不过是最后一点活力的回光返照。

它们至少在三四天前就已经被割离了土地吧。

这让我非常想念那些刚摘起来就入锅,弥漫着清甘纯朴的香气,清脆得嚼起来咯吱咯吱响的蔬菜,也更加思念家乡母亲曾经的菜园。

菜园是都是母亲在打理,我们当然地认为菜园就是母亲的。

菜园在一个山冲之外的另一个山坳里,沿着坳底种植着密密麻麻的灌木丛,形成一道植物城墙,坳下部是一个堰塘,共同构筑成天然屏障。

坳底里的黑土被耕耘成一块块菜园,层层叠叠,从坳底一直延伸到堰塘边。

靠近山坡的山地,也被开垦成坡地。坡沿上有一棵粗壮的木梓树,园中田埂上还有两棵大姐从外婆家移栽过来的樱桃树。

菜园被母亲安排成大大小小方方圆圆十几块。这是她的主场,一家人的咸甜浓淡全靠她调剂;这是她的画卷,一年年的色彩变换全由她描绘。

同样的菜园,不同的主人呈现不一样的风采。

母亲的菜园很少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正月刚过,母亲就开始暖种了。她用几块旧布片包着黄瓜籽,浸着水,放到灶台上,吸收灶膛余温;或是再用塑料布包上布袋,让父亲揣在怀里,吸收体温。

过了五六天,黄瓜籽就伸出了白白胖胖的小腿。母亲精耕细耘了一小块细土,将这些籽撒了下去,并且用塑料布搭个小棚罩起来。

又过了几天,小胖腿将黄瓜籽高高举在头上,接着瓜籽壳被分成两半,像戴着一顶斜斜的小帽,再接着壳完全脱落了,露出两片嫩黄的丫叶。

母亲把黄瓜秧一行行栽起来,再插上早已准备好的干树枝,用草绳纵横地攀缠起架子,黄瓜藤就伸出自己的缠丝,爬上去尽情伸展自己柔曼的身躯。

藤上开出了黄色的小花,花蒂上慢慢长出了满身是刺的黄瓜娃儿,等到花谢了,黄瓜不知不觉又长出了许多。等到三月份开始栽早秧的时候,别人家的瓜秧还没育出,我们家就已经有嫩黄瓜招待来帮忙的客人当点心解渴了。

就像吃黄瓜一样,母亲总有办法比别人早尝鲜,也有办法在别人菜园都罢园后,还能吃得上棉花地里间种的秋黄瓜,格外甘甜鲜美。

这一切都是更多的心血和汗水换来的。

除了计划早,底肥足是最关键的。

茅厕里的大粪和鸡笼粪都是纯天然的。母亲一担一担地用粪桶将粪挑到菜园里,再兑上水,在距离藤根一拃的地方挖个窝,灌下去。过上几天,瓜藤就鼓足了干劲,胀满了绿意,趁势开枝散叶。

那时,姐姐们都上学了,我就是那个紧紧跟在母亲身后的小男孩,即使母亲挑着的粪桶飘散着一路的臭气。

“没有屎尿臭,哪有饭菜香”,这是母亲教给我的第一堂环保课。

所有新出生的东西都是一样娇嫩可爱,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

新出的苋菜、菠菜、苦瓜等等各种蔬菜瓜果的幼苗,都是从地缝里钻出来的两片小叶,胖乎乎,圆溜溜,嫩油油,惹人喜爱。

喜欢他们的不光是我们,还有觊觎他们鲜嫩的各类害虫。土蚕在土壤中穿行,半夜时分,咬破苗根,吸取浓汁,乳白的身体逐渐变得墨绿乌黑,当我们挖开泥土时,它便卷曲起来一动不动地诈死;小黑虫的个体是非常微小的,单独飞行时几乎看不见,当它们成堆地吸附在幼苗上时,幼苗就变成了黑色的,完全不能呼吸,很快就蔫了。母亲将柴火灰撒在上面,是对付它们的绝招,在情况严重的时候还得动用“六六”粉(一种当年的农药)。

在成长的过程中,持续地浇水施肥是必须的,但这也是有技巧的。除了苋菜可以在大中午浇水,苋菜趁势吸取地表升腾的热气从而快速生长外,其他的菜只能在清晨或傍晚浇水,否则就被蒸死了。肥和水的比例也有讲究,有的半吊子直接用肥水浇菜,把菜统统给烧死了。

炎炎夏日,木梓树和樱桃树伸展的绿叶为菜苗们提供了一片荫凉。

各种瓜果藤相继绽放出各色的花朵,一片喧闹,以黄色、白色和紫色居多,浅黄的黄瓜花、苦瓜花和南瓜花,白色花片带中一点粉黄的土豆花,紫色的茄子花,洁白的辣椒花和西红柿花,豆类花色则更加丰富,淡紫色、粉白色、纯白色都有,黄丝瓜花和白葫芦花顽皮地爬到架子上或是树枝上,高高张扬。

向日葵张开了圆圆的笑脸,系着一圈黄色的围脖,随着太阳从早上的东张转移到傍晚的西望;樱桃树和木梓树也不失时机地凑热闹,为菜园增添一抹粉紫和串串粉黄。

每朵花背后都蕴含着一个瓜熟蒂落的期望。

叶子菜则较着劲茁壮生长,从嫩黄、浅黄、淡绿向深绿变换。泡泡青、白菜、菠菜可以间择着吃,苋菜、韭菜、芫荽、茼蒿、蒜苗则可以掐一茬又发一茬。

收获的季节到来啦!成筐成筐的黄瓜、南瓜、西红柿、茄子及各种蔬菜被采摘后运回院子里,瓜蒂和菜头还淌着汁儿,散发出清新微甜的香气儿。

樱树枝头挂满红了尖或通体黄亮的樱桃,木梓树上也结满了一扎扎青果。

我们首先专门挑选最新鲜最中看的一饱口福,其他的就用砍刀剁碎打发给鸡、鹅、猪,它们好像知道这些果蔬曾经享用过自己贡献过的鸡肥猪粪,也理直气壮地津津有味地饱餐一顿。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随着一个个节气更替,一幕幕花开花落交替上演,所有的瓜果都经历着由生到长、自幼而衰的过程。

黄瓜、南瓜、丝瓜都渐渐谢去了头顶的花,褪去了茸茸细毛,由嫩黄、浅绿向浅黄、深黄转变,茎也从柔弱变得刚硬,一副饱经风霜的成色和模样。辣椒、西红柿和苦瓜则完成了从绿到红的逆袭。

冬天来了,只剩下一颗颗包心白菜紧紧地蜷曲着身躯凑拥站立在菜园里,尽管它们的外衣已经被霜雪冻成了干枯的灰黑。

此时也不用担心,所有的邻居们都早已为自己的传承做好了铺垫。

剖开后取出的南瓜籽、黄瓜籽儿已经晒透,苦瓜籽被摔在土墙上晾干,西红柿籽儿黏在硬纸壳上,苋菜籽和韭菜籽包在头顶的荷包里,得捏一捏才能抖出来。

菜籽长得各式各样,有大有小,有黑有白有黄,大部分是椭圆对称的,但苦瓜籽却长得有点丑陋,表面如同***妈一样极其粗糙并且布满不规则的沟壑。

豆类的种子最为繁多,除了黑白色之外,红的绿的黑的麻的及各种花的不下十几种,个头也大相径庭。土豆和红薯的子孙则躲进温暖的地窖里,孕育着下一个春天的希望。

等到整个木梓树满树叶子被霜熏染得透红,木梓果也爆开了黑壳,只剩下满把满把像薏米仁一样的果实时,樱桃树也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突兀地伸向灰蒙蒙的天空。

整个菜园都失去了绿意,一片荒芜,或许有几支从白菜心中抽出来的苔,兀自独立,在大雪覆盖的大地上,形单影只,还在为来年结出种子积蓄力量。

又一个春天回来了,菜园里再次热闹起来,每一个等待的精灵感受到地气,顺应着天气,在母亲的照料下,启动生命密码,重新焕发活力,按部就班、不慌不忙地演绎起本种族的故事,共同奏起无声但壮丽的大合唱。

在这天地万物的大轮回中,我们骄傲的人类,只不过是通过吃喝拉撒,作为无数个循环中的一环,充当了大自然的搬运工。

瓜果蔬菜没有腿,但它们离了我们照样生长繁衍,而我们却离不开它们,特别是新鲜的,没有施撒过农药、化肥的纯天然的它们。

母亲老了,料理不动菜园了。

故乡母亲的菜园,也已经随着村庄的凋敝而湮灭了。

何时,我也能营造一块如母亲当年曾经拥有的那样充盈着地气的菜园?

【《烟火乡村》简介】

《烟火乡村》是王健近年的散文作品合集,作者重回童年,徜徉在天地大自然中,他的眼中,花草树木皆有情,鸡鸭猫狗都有意,最慷慨的是大地,最宽容的是大自然,在父母锅碗瓢盆的慈爱中,在乡里乡亲迎婚嫁娶的习俗里,乡村展现出最温馨、最丰富、最亲切的浓浓烟火味道。

动物野趣、田野风情、乡村味道、至爱亲情等等,这些小时候故乡的风景、故事或经历,正如粒粒珍珠,聊以慰藉故乡在天南地北的游子之乡愁……

【作者简介】

王健,笔名煊堉,1973年生于湖北随州,法学学士、法律硕士、公职律师。工作时兢兢业业,闲暇时喜欢探寻大自然,诉感受于笔端。感恩出生于乡村,有幸领略田野之美、天地之厚,也感恩生活于深圳,欣享改革红利、开放视野。

审读:孙世建

关于动物的散文集朗诵3

在文字中相遇

在声音中相知

敬请收听读创/深圳商报“读创诵读”

—————————▼—————————

朗诵:赵玉(读创/深圳商报《文化广场》编辑)

https://image.netwin.cn/cms/2022/07/16-09-03-551515.mp3

点击小三角收听

淘气的猫

(选自散文集《烟火乡村》)

作者:王健

【一】

猫的习性和传说

——————▼——————

家住小山村,一直都养猫。

在家乡,方言中猫叫“财财”,与粤语中的“招财猫”是同一含义。家中养猫,寓意招财进宝。

相对于狗的忠诚来说,猫是善变而无情的。狗即使到死也是不离家的,而猫则是嫌贫爱富的,家里没有油水可吃,它就会不打招呼地离去;待到家里富裕时,它可能不知什么时候又回来了。

狗无怨无悔地露宿院边、屋檐,看家护院,稍有疏忽,就会被主人责骂或殴打,吃主人剩下的饭菜,或是经过主人的开恩在桌子底摸食地上的骨头。而猫则缠绵于主人手边膝上,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它在外边淋了雨,也敢强行钻入主人温暖的被窝;在抓了老鼠之后,兴奋地在主人旁边“喵喵”叫,寻求奖赏;主人吃饭时,它也敢堂而皇之地在饭桌上游走,甚至从盘中抢吃主人的肉骨头,还时不时提醒主人提供一顿鱼餐,沾沾腥气。

猫也显得很神秘。老人们说猫有九条命,千万不能打猫,更不用说杀猫了。隔壁村里有一位老人孤独地死在自己的床上,腐烂了很久才被村里人发现,不得善终。乡民们都说是因为她年轻时曾用刀砍死了一只猫,从而连续遭受丈夫横死等一系列报应,即便是那只猫经常到她家厨房偷吃那时非常珍贵的猪油。

老虎和猫都属于猫科动物,只不过一个大号,一个小号,外形和毛色都很像。在老家,都认为猫是老虎的师傅,老虎的很多本领都是猫教的。俗话说:“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过去师傅教徒弟时总会留一手绝活,一方面便于制伏徒弟,另一方面也防止徒弟抢了自己的饭碗。这一招猫运用得很好,否则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这世上就只剩下老虎而没有猫了。

老虎在学习了猫教授的潜伏、跳跃、抓捕、撕咬等基本技巧后,以为学到了全部本领,逐渐对老师不恭,并且仗着个头大越来越放肆。有一次,师徒二畜口语交恶,老虎竟然兽性大发,向猫扑过去,准备将猫吞了,好彩旁边有棵树,猫飞速爬上树并且面朝下望着老虎相对峙,速度快得老虎连猫如何爬上树的都没看清楚。后来经过老虎赔礼倒歉,师徒和好,之后老虎一直哀求师傅传授爬树技巧。猫就对老虎说:你看到我在树上是怎么站着的吗?老虎说:看到了,你屁股朝上,脸对着下面。猫说:对,就是这样,爬树的时候屁股向上蹭上去。老虎私下对照此方法多次训练,怎么都爬不上树,同时对猫是否还有其他绝招没有传授心存畏惧,不敢对猫再有所造次。

所以,时至今日,老虎都还是没有学会爬树。

有时我想,如果师傅教人都留着一手,那徒弟不是很悲催,岂不是一代更比一代差?一个单位或公司的头抱着这样的念头招纳部下,岂不是最终会成为一个“矮子”公司?

【二】

有趣的猫事

——————▼——————

家里养了一个小猫,米黄色的条纹,四足是白色的,纤纤瘦瘦的,但眼睛特别明亮,很有神。

小猫对所有事物都感觉很新奇,你无论拿什么去逗它,它都会去追逐;没有人逗它的时候,它就追逐自己的尾巴,在那儿转圈,乐此不疲,让人看见忍俊不止。

有一次,姐姐在那儿梳头,镜子放在地上,小猫无意中窜到镜子前:哇,里面怎么也有一只猫?怎么不和我一起玩?它眼睛定定地盯着它,那个“它”也紧紧盯着小猫,小猫就用手伸到镜子后面去抓,什么也没抓到。

“咦,怎么回事?”小猫好纳闷。

于是小猫就假装往外走,眼睛却偷偷地往后瞅,然后突然回冲到镜子前,用前爪往镜子后掏去,结果掏了个空。

“好郁闷啊!怎么回事?”忙乱中,小猫把镜子撞翻了,镜子平躺在地上,小猫爬到镜子上一看:“哇,那个小猫怎么跑到地里面去了?”就用前爪去抓,又碰到镜面,“真搞不懂。”之后,小猫又反复尝试了多次,都没有搞出个明白,那段时间,小猫一直很疑惑。

小猫逐渐长大,捕鼠功夫不在话下,并且很有威望,只要它在屋里屋外叫一叫,老鼠们就都不敢吱声了。

小猫长大后,也有了自己的交际圈,并且谈起了恋爱,肚子也悄悄鼓了起来。有一天,猫去蹭妈妈的腿,并“喵喵”地叫,还叼着妈妈的裤腿往墙角去。妈妈马上明白了猫的意思,在竹筐里铺上旧布,为它营造了一个温暖的窝。过了几个小时,猫一次生了四只小猫,争相“咪咪”乱叫,家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俗话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猫在家完成抓鼠工作之余,也会多管一点好的闲事。有一天,已经成为老猫的猫就从外面叼回一只灰黑色的野兔,让我们这些主人们大饱了一次口福。

有一次,老猫病了,躺在窝里懒得动,连叫一声的兴趣和力气都没有。老鼠们开始还很犹豫,觉得氛围与以往不同,但是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还比较收敛;过了一会儿后,估计有信息灵通资深老鼠发布了权威消息:猫病了。所以,不大一会儿,老鼠们便活跃起来,叫声、嘻戏声、打闹声、咬东西声……此伏彼起,房间便喧闹起来,吵得家人们都惊醒了,连忙打开灯查看是什么状况。

老猫被激怒了,“嗖”地一起跳上了屋梁,只听到“吱吱”几声惨叫,老猫从屋梁上跳了下来,嘴里叼着两只老鼠尸体。它把老鼠尸体丢在窝边,又软绵绵地躺了下去。即使饿了两天没有吃东西了,它也没有胃口吃老鼠。

屋内外一下便安静了,好像一出热闹的舞剧突然收场,人物、道具、乐曲一瞬间都消失得干干净净,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孩子们仍在酣睡,睡梦中没有这一切故事。大人们吹熄了灯继续补觉,他们只记得明天要早起去干农活。

黑黢黢的村庄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小猫逐渐长大,猫妈妈开始找机会教小猫抓老鼠。

这段时间,猫妈妈抓到小个头的老鼠后,就将活的带回来。当它把小老鼠放开后,老鼠开始逃跑,吓得小猫们纷纷后退,或往母猫怀里钻。母猫看也不看,一爪便把老鼠抓回来又放在原地。这样几次反复后,老鼠在又惊又吓中被整得奄奄一息,小猫们凭着猫多势众,便不再害怕,会团团围住老鼠,你一爪我一爪地玩弄老鼠。最后,等小猫们玩够了,母猫就把老鼠咬死,分给小猫吃了。

小猫们第一次尝到血腥味,就开始了杀戳征程。

【《烟火乡村》简介】

《烟火乡村》是王健近年的散文作品合集,作者重回童年,徜徉在天地大自然中,他的眼中,花草树木皆有情,鸡鸭猫狗都有意,最慷慨的是大地,最宽容的是大自然,在父母锅碗瓢盆的慈爱中,在乡里乡亲迎婚嫁娶的习俗里,乡村展现出最温馨、最丰富、最亲切的浓浓烟火味道。

动物野趣、田野风情、乡村味道、至爱亲情等等,这些小时候故乡的风景、故事或经历,正如粒粒珍珠,聊以慰藉故乡在天南地北的游子之乡愁……

【作者简介】

王健,笔名煊堉,1973年生于湖北随州,法学学士、法律硕士、公职律师。工作时兢兢业业,闲暇时喜欢探寻大自然,诉感受于笔端。感恩出生于乡村,有幸领略田野之美、天地之厚,也感恩生活于深圳,欣享改革红利、开放视野。

审读:孙世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