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综合运用之散文类名著阅读

2023-03-29 08:22 作者:老谢语文堂 围观:

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分析形象及作用,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老谢语文堂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综合运用之散文类名著阅读1

解题思路

一、概括分析形象特点

(一)审题要点

对于这类题目,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相关提示性的动词,同时还有“品质”“性格特点”“形象”等指示答题方向的名词。

(二)解题思路

1.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1)从记叙事件的角度。

这一点与概括小说形象特点需要从情节入手是同一个道理。

(2)从描写手法的角度。

对于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的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这些描写均可以提炼出形象的特点。

(3)从抒情议论的角度。

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形象特点,概括分析时不可忽视。

2.分析概括物象特点

(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

(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内涵、本质、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3)点明体现的作者的某种情感或表达的作者的某种向往、追求。

提示:对于物象特点的概括,解题的思路是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来回答。第(3)点不是所有题目都要有,有些只要求概括特点的可省略。

二、分析物象作用

(一)审题要点

对于这类题目,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谈谈”等作答动词和“XX物象”“艺术效果”“作用”等指示答题方向的名词。

(二)掌握解题通法

1.分析主体物象作用

主体物象和作者的感情有直接关联,或贯穿全文,或直接点明中心。

(1)线索作用:把众多材料组织在一起。

(2)象征作用:它象征某种意蕴,隐含主旨。

(3)衬托作用:在写人散文中借物写人,衬托人物形象。

(4)情感作用:寄托作者不同倾向的思路感情。

2.分析次要物象作用

(1)结构角度: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角度:充实内容,升华深化主旨,寄托作者感情。

(3)主体形象角度: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体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汪曾祺

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各体文习作是中文系二年级必修课,其余两门是选修。创作能不能教?很多人认为创作不能教。我们当时的系主任罗常培先生就说过: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这话有道理。沈先生自己就没有上过什么大学。但是也不是绝对不能教。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方法教。

教创作靠“讲”不成。教创作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写”。沈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很能说明问题。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就学生的作业,讲他的得失。

沈先生在课堂上会出两个题目。题目都非常具体。我记得他曾给我的上一班同学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他给比我低一班的同学曾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我的那一班出过些什么题目,我倒不记得了。沈先生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我觉得先做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现在有些青年文学爱好者,往往一上来就写大作品,篇幅很长,而功力不够,原因就在零件车得少了。

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但是你要是真正听“懂”了他的话,——听“懂”了他的话里并未发挥罄尽的余意,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生听孔子讲话一样。

沈先生讲课时所说的话我几乎全都忘了,关于我的习作讲过的话我也只记得一点了,是关于人物对话的。我写了一篇小说,有许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从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

沈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很多同学不懂他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以为这是小说学的精髓。据我的理解,沈先生这句极其简略的话包含这样几层意思: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部分都是派生的,次要的。环境描写、作者的主观抒情、议论,都只能附着于人物,不能和人物游离,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作者的心要随时紧贴着人物。什么时候作者的心“贴”不住人物,笔下就会浮、泛、飘、滑,花里胡哨,故弄玄虚,失去了诚意。而且,作者的叙述语言要和人物相协调。写农民,叙述语言要接近农民;写市民,叙述语言要近似市民。小说要避免“学生腔”。

我以为沈先生这些话是浸透了淳朴的现实主义精神的。

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一个作家应该不论写什么都写得讲究。这些读后感也都没有保存下来,否则是会比《废邮存底》还有看头的。可惜!

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我以为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看。记得我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沈先生就介绍我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这些书都是沈先生找来,带给学生的。因此他每次上课,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

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作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沈先生就是这样教创作的。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教创作。我希望现在的大学里教创作的老师能用沈先生的方法试一试。

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谈天的范围很广,时局、物价……谈得较多的是风景和人物。……“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

沈先生在生活上极不讲究。他进城没有正经吃过饭,大都是在文林街二十号对面一家小米线铺吃一碗米线。有时加一个西红柿,打一个鸡蛋。有一次我和他上街闲逛,到玉溪街,他在一个米线摊上要了一盘凉鸡,还到附近茶馆里借了一个盖碗,打了一碗酒。他用盖碗盖子喝了一点,其余的都叫我一个人喝了。

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

一九八六年一月二日上午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提出创作能不能教的设问,后文则用大量篇幅追忆沈生生教创作,目的是证明创作不能教的观点错误。

B.作者记住了“上一班同学”和“低一班同学”的作文题目,却不记得自己班的,表达了对那些同学的羡慕之情。

C.作者难忘沈先生的讲课,没有“舞台道白式的腔调”“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但深刻的内涵却能令人终生受益。

D.文章引用“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的诗句,借此表达对沈先生安贫乐道、不攀附权贵的高尚人格的赞美。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为开头,确定了以学生身份展开回忆的这样一个叙事视角,平和而且客观。

B.文章写沈先生请“我”喝酒,是在“米线摊上要了一盘凉鸡”,“还到附近茶馆里借了一个盖碗”,极富于画面感。

C.文章将《废邮存底》与沈先生写在学生作业后面“很长的读后感”对比,突出战争致使优秀作品丢失的遗憾之情。

D.文章没有词藻堆叠,没有过多的修辞手法,娓娓道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意蕴深长。

3.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4.汪曾祺先生在谈自己的创作时曾说:“在文风上,我是更有意识地写得平淡的。但我不能一味地平淡。”本文正是“平淡”而又并非“一味地平淡”。请据此简要说明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及其效果。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相关内容的能力。A项,“目的是证明创作不能教的观点错误”有误,作者的目的是追忆沈从文先生。B项,“表达了对那些同学的羡慕之情”有误,作者只是对那些同学所做的题目印象深刻。D项,“借此表达对沈先生安贫乐道、不攀附权贵的高尚人格的赞美”有误,由原文倒数第三段“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可知,这里只是强调沈先生对老朋友深深怀念。

2.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突出战争致使优秀作品丢失的遗憾之情”有误,由原文第八段“这些读后感也都没有保存下来”可知,这里并没有突出战争的因素,属于主观臆断。

3.①先用具体题目作片段练习来锻炼写作基本功,然后才能写好整篇作品;②这句话用先打磨好零件后组装成品的原理来比喻,形象生动地阐释沈从文先生教创作的原理和步骤。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这句话的表层含义,说的是“车零件”与“学组装”的关系,“车零件”是打基础,强调的是打磨零件对于组装成品的意义和重要性。从深层含义看,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车零件”比喻做片段练习,“学组装”比喻写整篇作品。只有学写具体题目,作好片段练习,锻炼写作基本功,然后才能写好整篇作品。这句话形象生动地阐释了沈从文先生教创作的原理和步骤,反映了沈先生对于写作的态度和认识。

4.①没有过多的修辞手段,没有华丽的词藻,运用白描手法,以平淡自然的语言展现人物言行;②但作者对老师沈从文先生饱含真情,并将真情融入一个个细节中。③这样描写人物,令读者倍感真实、亲切、感人至深。

或:①运用细节描写,如“请学生吃饭”,刻画沈从文先生生活不讲究却深爱学生的品质,细节平凡,人格伟大;②运用动作描写,如“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表现沈从文先生给学生送书,行为平淡,形象伟岸;③运用语言描写,如“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展现沈从文先生独到深刻的见解,话语平实,形象跃然纸上。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问题,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题要求从“平淡”而又并非“一味地平淡”两个方面,简要说明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及其效果。

“平淡”:由“沈先生在课堂上会出两个题目。题目都非常具体”“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沈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看”“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沈先生在生活上极不讲究。他进城没有正经吃过饭,大都是在文林街二十号对面一家小米线铺吃一碗米线”这些内容分析可知,作者在刻画沈从文的形象时,很少有修辞手法的运用,多用白描手法,不注重语言的华丽与生动,而是采用叙述性的语言,把沈从文的言行举止、做事风格、为人特点娓娓道来,语言平实,文字质朴自然,体现了刻画人物的“平淡”。并非“一味地平淡”:由“我记得他曾给我的上一班同学出过一个题目”“我觉得先做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很多同学不懂他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以为这是小说学的精髓”“我以为沈先生这些话是浸透了淳朴的现实主义精神的”“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沈先生就是这样教创作的”可知,这些表达作者感受和体会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沈先生教授写作的原则和方法充满了肯定,从一个学生的角度叙述,满怀着对师长的感念,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饱含着真情。由“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他用盖碗盖子喝了一点,其余的都叫我一个人喝了”“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可知,作者在这些生活琐事中满含着对沈先生的怀念之情,虽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唯有真情最是感人。最后把“平淡”而又并非“一味地平淡”结合起来,分析其表达的效果即可。



对点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风中有声(节选)

秦羽墨

我来自湘南。具体哪座山或哪个村并不重要,湘南的山都很乏味,每座山里的生活都差不多,有着相似的宁静与落寞。湘南的村庄也很贫穷,走到哪里都有赤脚的孩子。在湘南,不住够三五十年,你就不能真正理解一个地方,十里路,五种方言,交流的困难围绕着我们的一生,早先的年代,山里人一辈子只进几次城。在这里,大概只有风是自由的。

住在大山里的人喜欢大声说话,人们总担心风会把话吹散,就像吹断一截截枯枝,七零八落,最终不知散落何方。那些被风吹散的话,若是被谁捡起,再传到耳边时就会变得妖娆、丰茂,进而面目全非,连它的主人都觉得陌生,它已经成了另一番样子——流言。当你遭遇流言,才明白平常大家扯开嗓子说话的用意,声音小了,话传过来时可能就只剩下风。

群山错落的湘南,风在山谷中辗转奔波,像一个迷失道路的人。你不知道它最终走向何处。风刮过山谷,穿过田野,踩着庄稼吹来的时候,它已不仅仅是风,只有在山里生活得足够久的人,才能听懂其中秘密。鸡叫,马鸣,更有无数陈年旧事,听得懂风的人,才能懂得这个村庄的前生后世。那些来自先人的忠告,尽管先人已死去多年,可他的话一直在风中飘荡,有一天,你有幸听到了,就将它传递下去,那将是整个家族的福气……

有些风吹进村庄后,会在村里待很久,今天在你家屋檐蹲一晚,明天在他家墙根停半天,当它离开时,会将自己听到的秘密散落到村庄的各个角落。于是,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多年之后大白于天下——有些误会和冤仇得以化解,而有些原本不存在的裂痕也会因此产生,对此,当事人只能打掉牙和血吞,生气毫无用处,你总不能去责备一阵风。那些风中细语,除了人事,还夹杂别的内容。比方说,几天后雨会不会来,将下多大;村口的猫头鹰是在数谁的眉毛,它每叫一声,那人的眉毛就少一根,等它叫足了时间,眉毛数完之后,那人也就要死了。当你听到这些,一定要告诉那个人,告诉他用口水涂抹眉毛,使猫头鹰无法数清。风起于青萍之末,每一场都是有目的的,风的语言只说给伫立在风中的人听。

我喜欢站在高处听那些南来北往的风,听风中传来的消息。我听懂过其中很多话,可从未对人提起。村里人都说我笨,从小就是呆瓜木头,因为我三岁不会说话,四岁还想吃奶,第一次看到汽车就要跟它赛跑,结果,摔断了一条腿,可我却能听见风中的声音。既然他们一致认为我笨,我就笨给他们看,就算听见什么消息也不告诉他们,让他们栽跟头、出乱子,然后躲在一边偷着乐。我越乐,他们就越以为我是傻瓜,他们不理解我,就像不理解一场风。不过,风中飘来的最多的是山歌。因为贫穷,山里人都爱唱山歌,以此排遣内心的苦闷,打发时间,其中,唱得最多、唱得最好的要数英琪。

我们村的人文化程度不高,有高中文凭的人寥寥可数,因此人们竟然将山歌唱得好坏作为评判一个人知识水平高低的根据。村里要办小学,上面派下来的老师不够,就推举英琪当民办老师。按照规定,如果民办老师当得好,够了年头,就可以转正。英琪跟父亲一样,是从部队回来的,同时,也跟父亲一样,因为家庭成分不好,转业没能安排工作。父亲在部队的职位比他高,还当过通讯员,经常写文章上报,他比英琪更适合当老师。可父亲脾气大,周围村子人人知道这一点,孩子们怕他,况且他也不爱唱山歌,名头不够响亮。不过,这都不是原因,如果父亲真想当老师,谁都得靠边站。父亲是因为在部队没提成干,被迫回来的,他赌着气,骨子里看不上小学老师这样的职业。因为这样,英琪成了民办老师的不二人选。

大约因为山歌唱太多,英琪讲课,调子婉转,高低错落有致,还拖着长长的尾音,加上他在黑板上写字时,喜欢随着节奏手舞足蹈,像在唱戏,有人在背后喊他“娘娘腔”。不过,我们喜欢这个老师,山里很少有人说话像他那么斯文的,他几乎不发脾气,平常也乐呵呵的。他是民办教师,除了上课,更多的时间跟其他人一样,在家耕地种田,操持农活。但他快活,一边种田,一边唱山歌。别人当农民,他也当农民,可他有工资领,当然快活。我们分属两个大队,隔了好几里路,放牛时,站在我们这边的山头,经常听见他的歌声,畅快,得劲,兴高采烈,无比快活。唱得好咧,我觉得。他应该去唱戏,而不是当老师。别人告诉我,县里剧团曾来人考察过他,可惜因为当兵时受过伤,脸上破了相,划出一条口子,从眼角一直划到耳际,虽然不细看看不出来,可是影响台风,没能去成。

村里的小学设在大队部,只办到三年级。三个老师,每人负责一个年级,从一年级开始,带到三年级结束,可英琪只教了我两年。平日,大家若是迟到,顶多挨几句批。可那天不知为何,我和艳君因只顾翻螃蟹而迟到时,英琪大发怒火,脸上青筋直鼓,眼睛也红红的,像要杀人,吓得我们胆战心惊。

后来才知道,那天下午英琪老师的脾气并不是冲我们发的。上面来了通知,要我们到镇里去读三年级,不仅如此,一年级、二年级都要到镇里去读,也就是说村小被取消了。有正式编制的老师可以转到其他学校继续教书,再不然就到县里的工厂上班,可英琪还处在代课阶段,民办教师没有资格让国家安排出路。此前,村里很多人给他介绍对象,可他眼界高,看不上,他希望等自己吃上国家粮,转正成为真正的老师,那时再找一个跟他一样也是吃国家粮的。他的事一直这么拖着。他已经在学校代了五年课,原本再代两年,就可以转正了,可如今村小没了,转正之事自然无疾而终,他能不恼吗?如果村小迟解散两年,他的命运就不是后来那个样子。因为高不成低不就,他一直没结婚,成了村里唯一一个单身汉。

晴朗的日子,山谷里总飘荡着英琪的歌声,唱得孤独而倔强。他不知道,他的歌声会加剧自己的孤独,让人感觉整座大山好像只有一个他,原本属于万物的寂静在他开口的瞬间集中在了他一个人身上。

也许,他天生就是属于大山的,所以三十年过去,他始终没离开过大山,也没想过告别单身。

“种田要种弯弯田,一弯弯到妹门前。五半六月来看水,先看妹妹后看田………”他一直那么唱着,只是不像自己歌里唱的那样,有妹妹可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歌声变得断断续续,嗓子里多了一种幽怨与绵长,还有说不清的苍凉,不像以前那么明快,永远不会明快了。风总将他的歌声吹断——那些来自命运深处的风,无人可以抵抗。英琪不能,我这个只有九岁的孩子更加不能。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ID:PeterZhangEdu)

(原载于2017年第8期《散文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听风,也能听风里的话,却从未对人提起,因此村里人都说“我”笨。

B.“我”的老师英琪一直没离开过大山,也从没停止过唱山歌,他的歌声一直那样畅快、得劲,让“我”觉得他应该去唱戏,而不是当老师。

C.湘南的山里,也许只有风是自由的,它承载着山里人的秘密与苦闷,也承载着“我”的童年记忆。

D.民办教师没有资格让国家安排出路,所以还处在代课阶段的英琪就一直拖着自己的婚姻,一直单身。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有统摄全篇的作用,作者说“湘南的山都很乏味,每座山里的生活都差不多,有着相似的宁静与落寞。……在这里,大概只有风是自由的”,下文写“风”和英琪的“孤独而倔强”都印证了这一点。

B.“风在山谷中辗转奔波,像一个迷失道路的人”“今天在你家屋檐蹲一晚,明天在他家墙根停半天”等语言,生动细致,极富生活气息,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风”的独特感受。

C.第四段的“青萍之末”出自宋玉《风赋》,一般用于形容细微之处,也用于形容各种事物不知不觉地发生。这里指风是自由的,风的言语对人们有很大的影响。

D.“他的歌声变得断断续续,嗓子里多了一种幽怨与绵长,还有说不清的苍凉”与之前明快的歌声形成鲜明的对比,意味着职场的失意与生活的压力冲击着这个原本快活的人,唯有歌声能疏解他的愤恨不平。

3.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的“英琪”是怎样的一个人。


4.文章结尾,作者说“那些来自命运深处的风,无人可以抵抗。英琪不能,我这个只有九岁的孩子更加不能”,你如何理解又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份久远的歉疚

阎连科

宛若我不知道我的出生年月一样,也说不清我是何年何月开始读书的。家在中原的一个偏穷村落,父母计时,一般都依着农历序法,偶然说到公元年月,村人们都要愣怔半晌。在中国乡村,时间如同从日历上撕下的废纸。之所以有着时间,是因着某些事件。事件是年代的标记,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标志着的岁月。

20世纪70年代,我由初中晋升高中时,对阅读小说过分迷恋,而对人生,也因此变得有些迷惘。想横竖反正,我的命运就是同父母一样种地,不得不作于日出,息于日落;因此,并不相信你考取高中就可以不再耕田种地,可以让你变为不是农民的城里人了。也就无为而治,随遇而安,陪着同学们如同打哄看戏一样,参加了那年的升学考试。其时,录取的政策是凡有城镇户口的同学,必须百分之百地予以录取;而对农村户口的学生,既要看考试分数,还要看大队和学校的共同推荐。就分数而言,二姐的分数远高于我;就推荐而言,我姐弟二人,就只能有一人可读高中。

话是午饭时候父亲从门外带进家的。那是夏天,知了的叫声,在果实累累的树枝上,叫得人烦躁不安。父亲坐在我家的院里,说了我和二姐只有一人可以读书上学的景况之后,他看着我和二姐,有些为难、又有些犹豫地说道,家里的境况,你们也都明白,人多嘴多,谁都必须吃饭,又要给你们大姐看病(我大姐那时常年有病),这样,也是确实需要你们有一个留在家里种地,挣些工分。父亲说完,我和二姐在那个时候都端着饭碗,僵在父亲面前,谁都没有说话。有一瞬间,时间生硬,再也不会如水样细软地流动。就像时间成了石块,无形地砌在了我与二姐和父亲之间。

就这样过了许久许久,母亲从灶房端着饭碗出来,说都吃饭吧,吃完了饭,再说这事。就都各自吃饭去了。

忘记了二姐是端碗进了屋里,还是端碗去了别处,而我,端着用红薯叶子煮了红薯面条的一碗粗粮汤饭,到了门外的一棵树下。树下空无他人。我就在那乡村的空无里,却是无论如何也无心食咽那碗汤水饭食。也就在这个时候,在所谓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在我正苦恼于上学还是不上的迷惘里,下乡到我们村里的一个知青,男,穿着蓝色制服,三七分头,高个,他款款地从村街上走过,还和熟人点头说话。说话的顺序,是村人恭敬地先和他说。而他自己,只是懒懒洋洋地点头哼哈着答话别人。

他答着去了。可我,在他走后很长的时间里,都还看着他的背影,就像看着一条通往远处的道路。就在那一瞬间,我忽然猛烈地,想要继续读书,想要去念我的高中。也就匆匆地吃饭,匆匆地回到家里,看见二姐也正端着空碗,从哪儿出来到厨房盛饭。

我们在院里对望了一眼,谁也没有说话,就和彼此谁都不太认识对方一样。

下午,下地劳动,不知为何二姐没去。

晚饭,二姐也没有在家吃饭。

饭后,二姐也没有很快回家。

我问母亲,二姐呢?母亲说,找她同学去了。也就这样,把一段命运暂时搁着,就像把一个疮疤暂时用膏药糊了一般,也就睡了。月落星稀,窗外有清明夜色,有蛐蛐的叫声,还有半透明的潮润的夜气。睡到半夜时候,也许我刚要睡着,也许我已经睡着,刚好醒来,就在这个时候,我家大门响了。二姐的脚步,轻柔地落在院里。接下,那脚步的声响,到了我睡的门口,犹犹豫豫,滞重下来,仿佛是犹豫之后,二姐推开了我睡的屋门,进来站到了我的床前。

我从床上坐了起来。

二姐说:“你没睡?”

我以“嗯”做了回答。

二姐说:“连科,念高中,姐不去了,还是你去念吧。”

说完这话,二姐似乎借着窗中的月色,看了看我。我不知道那时的二姐,看见了我什么表情。而我,却隐约看见,二姐的脸上仿佛挂着凄淡的笑容。笑着转身走时,还又对我说道:“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就留在家里种地。”

然后,就是漫长地等待高中的开学。在开学的前一天里,二姐给我买了一支钢笔,送给我时,她眼里含着泪水,却是依然笑着说道:“好好读书,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

现在,三十年之后,我给我的孩子和侄男甥女们说起这些他们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不是不敢相信二姐因是女的,方才让我这个男孩读书,而是不敢相信,有个漫长的时代,作为父母,普遍无力去供他们的孩子吃饱肚子,并读完初中、高中。这是一个时代给所有做父母和子女的人们,留下的一份社会自己早已忘记了的歉疚。

我想,我应该把这份歉疚记述下来,不说留给别人,也该留给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侄男甥女们。

(选自《今日文摘》2020年第14期,有删改)

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列举了几个典型事例“说不清自己出生年月”“村人们说到公元年月要愣怔半晌”,表现了当时农村思想文化方面的状况。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ID:PeterZhangEdu)

B.在文章中,“无为而治”“随遇而安”表明了我在开始时对考高中的态度很随便,后来我看到人们对村里的知青的态度,激发了内心读书的愿望。

C.“就像看着一条通往远处的道路”这句话饱含深意,写出了我对外面生活的向往,我开始重新考虑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D.我的后辈们听了我和二姐的故事后“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表明了两个时代差异很大,两代人之间无法理解和沟通。

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瞬间,时间生硬,再也不会如水样细软地流动”,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写出我和二姐此时因为只有一人可以上学的问题而内心沉重。

B.“下地劳动,不知为何二姐没去”“晚饭,二姐也没有在家吃饭”“饭后,二姐也没有很快回家”这些语句引起读者的想象,为后文做了铺垫。

C.文章描绘了优美热闹的夜景,意在烘托二姐主动牺牲自己、成全弟弟的美好形象。抒发了对二姐的赞美之情,为全文增添了一丝轻快色彩。

D.文章描述男知青时,通过外貌描写突出了他与村民的不同,同时男知青“点头哼哈”的态度和村民“先和他说话”的恭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7.请阅读全文,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含意及作用。


8.本文画线部分隐含着二姐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本相关内容的能力。A项,由第五段可知,“村里人都说我笨”是因为“我三岁不会说话,四岁摔断了一条腿”,而非“我”从未对人提起“我”听得懂风里的话。B项,由第七、十二段可知,英琪的歌声不都是畅快、得劲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断断续续,嗓子里多了一种幽怨与绵长,还有说不清的苍凉。D项,由第九段可知,英琪一直单身是因为一开始他眼界高,看不上村里人给他介绍的对象,就想找个吃国家饭的对象;后来高不成低不就,一直没结婚。

2.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艺术特点的能力。D项,“愤恨不平”理解有误,应该是“歌声能疏解他满腹的苦闷”。

3.①外表斯文,性情温和。他说话斯文,几乎不发脾气,平常总是笑呵呵的。②有点文化知识、有专业特长,歌唱得好,曾被县里剧团考察过。③热爱唱歌,热爱教师职业,有趣快活、是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作为民办教师,他爱唱山歌,也唱得好。讲课和唱戏一样的调子婉转,在黑板上写字时还喜欢跟着节奏手舞足蹈。④一生坎坷,被命运、时代折磨的孤独的单身汉。他满心期盼着自己转正,能吃上国家粮,但是事与愿违。⑤职场失意、安于现状、不愿改变自己、不愿改变命运的人。当他失业后,身处逆境,只是借助山歌排解满心的愁闷,却没有主动改变自己。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1)由第七段“我们喜欢这个老师,山里很少有人说话像他那么斯文的,他几乎不发脾气,平常也乐呵呵的”分析可知,英琪说话斯文,几乎不发脾气,平常总是笑呵呵的,可见他外表斯文,性情温和。(2)由第五段“唱得最多、唱得最好的要数英琪”、第七段“县里剧团曾来人考察过他”分析可知,英琪有点文化知识、有专业特长,歌唱得好,曾被县里剧团考察过。(3)由第六段“英琪跟父亲一样,是从部队回来的”、第七段“英琪讲课,调子婉转,高低错落有致,还拖着长长的尾音,加上他在黑板上写字时,喜欢随着节奏手舞足蹈,像在唱戏”“我们喜欢这个老师,山里很少有人说话像他那么斯文的,他几乎不发脾气,平常也乐呵呵的”分析可知,英琪热爱唱歌,热爱教师职业,有趣快活、是受学生喜欢的老师。由第七段“他是民办教师,除了上课,更多的时间跟其他人一样,在家耕地种田,操持农活。但他快活,一边种田,一边唱山歌”“隔了好几里路,放牛时,站在我们这边的山头,经常听见他的歌声,畅快,得劲,兴高采烈,无比快活。唱得好咧,我觉得。他应该去唱戏,而不是当老师”分析可知,作为民办教师,他爱唱山歌,也唱得好。讲课和唱戏一样的调子婉转,在黑板上写字时还喜欢跟着节奏手舞足蹈。(4)由第七段“县里剧团曾来人考察过他,可惜因为当兵时受过伤,脸上破了相,划出一条口子,从眼角一直划到耳际,虽然不细看看不出来,可是影响台风,没能去成”、第九段“可英琪还处在代课阶段,民办教师没有资格让国家安排出路”“他已经在学校代了五年课,原本再代两年,就可以转正了,可如今村小没了,转正之事自然无疾而终,他能不恼吗?如果村小迟解散两年,他的命运就不是后来那个样子。因为高不成低不就,他一直没结婚,成了村里唯一一个单身汉”分析可知,他一生坎坷,是被命运、时代折磨的孤独的单身汉。他满心期盼着自己转正,能吃上国家粮,但是事与愿违。(5)由第十段“晴朗的日子,山谷里总飘荡着英琪的歌声,唱得孤独而倔强”、第十一段“三十年过去,他始终没离开过大山,也没想过告别单身”、第十二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歌声变得断断续续,嗓子里多了一种幽怨与绵长,还有说不清的苍凉,不像以前那么明快,永远不会明快了”分析可知,他是职场失意、安于现状、不愿改变自己、不愿改变命运的人。当他失业后,身处逆境,只是借助山歌排解满心的愁闷,却没有主动改变自己。

4.①这里“来自命运深处的风”既指英琪身处的环境,也指他的心境。英琪处在民办教师和公办教师交替的时代环境中,有太多的意外和变故。②但在这样不可抵抗的时代环境里,英琪没有及时应变,只是一味地等待,最后只能被命运打败。③暗示我们不可改变外部环境时,就要随机应变,改变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只在风中苦苦等待,风总会在途中会受阻、终将会停,命运终能被改变。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含意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由第九段“也就是说村小被取消了。有正式编制的老师可以转到其他学校继续教书,再不然就到县里的工厂上班,可英琪还处在代课阶段,民办教师没有资格让国家安排出路。……因为高不成低不就,他一直没结婚,成了村里唯一一个单身汉”、第十段“晴朗的日子,山谷里总飘荡着英琪的歌声,唱得孤独而倔强。……他的歌声会加剧自己的孤独,让人感觉整座大山好像只有一个他,原本属于万物的寂静在他开口的瞬间集中在了他一个人身上”分析可知,“来自命运深处的风”既指英琪身处的环境,也指他的心境。英琪处在民办教师和公办教师交替的时代环境中,有太多的意外和变故。由第十一段“三十年过去,他始终没离开过大山,也没想过告别单身”分析可知,在这样不可抵抗的时代环境里,英琪没有及时应变,只是一味地等待,最后只能被命运打败。从英琪的遭遇和结局来看,这就暗示我们命运是靠自己改变的。当外部环境不可改变时,就要主动改变自己,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命运才可能被改变。

5.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相关内容的能力。D项,“两代人之间无法理解和沟通”错误,文中“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只是他们对那段曾经的岁月不了解,并非无法理解和沟通,文末“也该留给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侄男甥女们”等也可以看出两代人是可以理解和沟通的。

6.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文章描绘了优美热闹的夜景”错误,文中“有蛐蛐的叫声”是以声写静,“热闹”错误;“意在烘托二姐主动牺牲自己、成全弟弟的美好形象。抒发了对二姐的赞美之情”过度解读,本文中关于月光夜色的描绘并不在于烘托二姐形象,只是人物活动的环境。

7.含意:我对二姐有歉疚,我也认识到我和二姐的命运是时代造成的,那个贫穷的、特殊的时代对二姐的求学生涯有歉疚,我要把这份特殊时代的求学悲剧记载下来,让我的后人珍惜眼前幸福生活。作用: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呼应标题,表达了我的观点,点明并加深了文章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重要段落的含意和作用的能力。含意:“这份歉疚”是指二姐分数远高于我,却因为当时政策和家境的原因选择放弃上学,而让我有读高中的机会,因此心怀歉疚;“也该留给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侄男甥女们”意思是指我和二姐的命运是时代造成的,那个贫穷的、特殊的时代对二姐的求学生涯有歉疚,我把它记述下来,意在让我的后人珍惜眼前幸福生活。作用:文章标题为“一份久远的歉疚”,最后一段呼应标题;联系上文“其时,录取的政策……就分数而言,二姐的分数远高于我;就推荐而言,我姐弟二人,就只能有一人可读高中”、父亲的话“家里的境况,你们也都明白,人多嘴多,……又要给你们大姐看病……也是确实需要你们有一个留在家里种地,挣些工分”和孩子们的感慨以及“而是不敢相信,有个漫长的时代,作为父母,普遍无力去供他们的孩子吃饱肚子,并读完初中、高中”等内容可知,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表明我对姐姐的歉疚之情,同时深化主旨,表明“这是一个时代给所有做父母和子女的人们,留下的一份社会自己早已忘记了的歉疚”。

8.①不能继续读书时内心的伤感和痛苦。如“凄淡的笑容”“眼里含着泪水”。②在弟弟面前强颜欢笑掩饰自己对读书的渴求,如”姐是女的,就留在家里种地”“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③对弟弟读书的期望与祝福。如“好好读书”的叮嘱,送给弟弟钢笔。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本题要求简要分析文章画线部分隐含的二姐的心理,作答时可以结合对二姐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去加以分析。“二姐的脸上仿佛挂着凄淡的笑容”一句运用神态描写表现了二姐不能继续读书时内心的伤感和痛苦;“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就留在家里种地”“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她眼里含着泪水,却是依然笑着说”等语句运用神态和语言描写表现了二姐在弟弟面前通过强颜欢笑来掩饰自己对读书的渴求;“二姐给我买了一支钢笔,送给我”并叮嘱我“好好读书”,画线句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二姐对弟弟读书的期望与祝福。

综合运用之散文类名著阅读2

一、筛选、归纳和概括内容要点

答题方法总结:

1、审清题干圈画关键词,看清筛选、归纳或概括的要求。

2、理清文章思路,确定答案区域;

3、搜寻关键词句,根据要求转换或整合。

4、概括中要注意运用上位概念。

重要提示:

①若有概括的要求,就不能照抄阐述性的、记叙性、描写性的文字,要找出概括性的语句,或者自己归纳概括。利用好原文概括性语句是一条捷径。

②根据要求搜索相关区域,不要遗漏要点,要全面。

③注意合理分点,尽量分点作答。为防止遗漏,分点时要注意给相关文字切分层次,要注意过渡性的语句。

④原文有些语句要做整合、转换、概括的处理,才能与提问角度一致。归纳时要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句。要简明扼要。

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

8.作者访问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为什么会联想到达吉雅娜?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1)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是《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创作地点,参观此地,想到这部作品及其主人公是自然的。(2分)。

(2)达吉雅娜是本文作者最钟爱的女性,她的个性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2分)。

(3)达吉雅娜跟本文作者的青春记忆有关,大学读书期间,因为她本文作者还曾与同学争论。(2分)

《深巷里的老墙》,见《2022届高三散文专项练习》

8.作者为什么会认为“这墙就是一页读不完的书"?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6分)

8.①墙体现了匠人造墙的智慧和艺术,值得解读;②墙沉淀了自然与岁月的丰富印记,值得欣赏;③墙上承载了许多鲜活的生命,值得思考;④墙见证了逝去的岁月与文明,值得品味。(每点2分,任答三点给满分,共6分。)

二、理解词语、概念的含义

答题方法总结:

①理解词的含义包含词语的本义,指代义、比喻义、象征义,尤其要联系语境揭示语境义。

如“孱弱”的本义是“瘦弱、衰弱”,解释其含义要从其本义出发,结合语境,解释其比喻义和语境义。

②理解词语含义要注意联系语境,找寻与词语意义相关的信息,尽量用原文词句组织答案。

2017年全国II卷高考题林徽因《窗子以外》

5.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5.答案: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解析】窗子是文章的重要物象,回答本题要答出“窗子”的表层含意和深层含意(象征意义)。表层含意好回答,就是实实在在的窗子,深层含意要在理解、概括文章段落内容的基础上作答。文章写到窗子之外的四个乡下人的背影、平原山峦麦黍、外院的日常琐事杂音、旅行中也带着各种用品的学者,文章始终流露出窗子以内的知识分子对窗外真正生活的陌生与隔阂,造成这种隔阂的是观念的差异。综合以上分析,就可以答出窗子的深层含意了。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内涵(意蕴)

“理解语句含义”答题方法总结:

句子的含义有基本含义、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深层含义指句子的哲理意义、隐喻意义(象征、比喻、双关意义),对有深层含义的句子要在总览全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果是形象化的表达,抓住句中关键词,将形象化语言转化为直白性语言。如果是深刻的语句,用浅白的语言把其中的哲理阐发出来。句子的言外之意要根据具体语境和说话人的用意来理解。要细致分析语句有哪些点要加以阐发,有的放矢。若有修辞手法必须说明。

理解语句含义要注意前后语境,联系全文主旨尤其是本段段意考虑;要注意分析语句内部有哪些词语或小句子要理解阐述,要尽量考虑全面不遗漏,最后往往还要有句子整体意义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态度分析。

“理解语句内涵”答题方法总结:

理解语句内涵、意蕴要揣摩语句含义,更要从语句的含义出发,联系文段甚至全文相关内容,联系文章主旨、作者的情感态度作答。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我们的裁缝店》《五年真题》30套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

是呀,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

5.答案:①裁缝作为辛苦的谋生行当,看起来与其他行当一样;②但在做裁缝的过程中,对生活有了难忘的经验和体会,不由得对这一行当产生了特殊感情,感到它有独特意义。

【解析】理解文中句子的含意时应先根据句子所在的位置,确定其在文中的作用,然后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结合前后语境,分析其含意。

这句话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所描写的行业辛苦,引出结尾处裁缝行业给“我”带来的人生启示。理解句意时要明确“一样”的具体内涵,从文中“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干裁缝真的很辛苦”可知,裁缝是辛苦的谋生行当,而“在一刹那想通很多事情”则含蓄地表达了“我”对这一行业的深厚情感和对辛苦踏实劳作、平稳真切生活的肯定。

2022年2月12日周六晚考练《一条河流的意象》

8.请简述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从八咏码头上船。又从八咏码头下船。两岸风光,江上美景。这一来一回,就仿佛穿行在现实与历史的交错之中。

答案:“现实”指“两岸风光,江上美景”,“历史”指齐梁时期的“八咏诗”及与之有关的沈约。(2分)这充分说明了金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承革新精神。(2分)

四、指出散文线索,分析其作用

答题方法总结:

叙述性文体的线索:时间、空间、情感、事物等。

作用有串联文章内容,使前后内容联系紧密,文章脉络清晰。便于展现丰富的生活,表现深刻的主题。若是叙事写人性的散文还可以从塑造人物形象角度作答。

2020年新高考I《建水记》《五年真题》6

9.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9.①文章以空间的转换为行文结构,展开对建水的描写,从城外的临安车站开始,依次写穿过城门,经过街道,商场,胡同小巷,最后进入家庭院落;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将建水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表现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点拨与解析】

很多散文都以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尤其是游记类散文,游的过程,既是空间转换的过程,也是时间推移的过程。而本文的时间线索并不是一般的与空间结合在一起的时间线索,而是叙述者思想的线索,叙述者用思想把建水的历史与现实联系在一起。

本题考查文章的结构,具体落在行文线索上。作者为达到散文“散”与“不散”的统一,在组织结构上,就要有明确的线索,把所有材料连缀起来,组成一个艺术的整体。文章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行文思路。①作答本题,需要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来把握文章内容。在空间上,第一段首先从城外的临安车站开始描写建水城,然后依次抓住这些语句“一旦进入城门”“街面上,步行者斜穿横过……”“主道两旁遍布商店、酒肆、庙宇、旅馆”“临安饭店后面,穿过几条巷子走上十分钟,就是龙井菜市场”“在这个城里,有个家的人真是有福啊”,即可得出正确答案。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既写了“原始之城”,又写了今日的建水城,将建水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表现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五、语句语段作用分析题

答题方法总结:

1.内容上作用:

(1)本身写了什么,侧重于内容概括,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若有几点要分点写),有修辞手法最好顺带指出。

(2)根据语句语段所处位置考虑在本段中作用或与全文主旨的关系(开头:写景抒情性的语段›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结尾:卒章显志,揭示中心;深化中心,让文章含蓄隽永,回味悠长。)文史性的材料,如诗词、典故等,丰富文章的文化内涵,增强作品的趣味,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等。

2.结构上的作用:

文首句段:⑴照应标题,开篇点题;⑵埋下伏笔;⑶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⑷为下文作铺垫;⑸概括性的句子能总领全文;(6)首尾呼应,使得文章结构完整。

文中句段:⑴承上启下(过渡),总结或照应上文…,开启下文…或为下文写…作铺垫、埋下伏笔;

文末句段:⑴总照应开头或标题,使文章结构完整。

注意:

1、在术语之后要联系文本内容作阐释,不能只空洞照搬术语。

2、“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依然要分析语句语段的内容,才能看出其对于内容表达和结构的作用。

《2022届高三散文专项练习》南京一模《童年轶事》)

8.文章结尾关于春天景色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后来,春天突然早早降临了,黄色、绿色的鸟儿飞过山头,花园里散发出草木的香味,栗树正在慢慢发芽,探出柔软卷曲的嫩叶。一道道水沟,金黄色的花朵在肥壮的茎杆上展现着灿烂的笑容。

8.①呼应开头,使文章首尾圆合,富有田园诗般的抒情气息;②以充满生机活力的春景接续布洛西消逝的生命,表达了在生命代谢的体验中获得成长的主旨。(本题共4分。每点2分)

2020年新高考I《建水记》《五年真题》6

8.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8.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语段在文中的作用。作答时,首先根据文章写作背景,写作意图、语段出现的关键词等概括语段所写的内容,然后依据写作主旨、语段位置等回答其在文中的作用。

作答时,首先在文内勾画出饮食描写方面花费大量笔墨的地方,然后再说明这样描写的作用。①文章运用大量笔墨写了建水城内临安饭店中食客满堂的场面,“铺面当街敞开,食客满堂,喝汤的喝汤,端饭的端饭,动筷子的动筷子,晃勺子的晃勺子,干酒的干酒,嚼筋的嚼筋,吆五喝六,拈三挑四”,以此表现建水城的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文章还重点写了烧卖的做法,“肥油和面,馅儿是肉皮和肉糜,大锅猛蒸”,并且说“这家烧麦的做法是明代传下来”,以此表现建水城的历史传承。②后文中还重点写了小巷中蘑菇的香气和小巷里的人提着蔬菜行走,并对蔬菜进行了铺陈,“草茅、莴笋、茄子、青椒、豆腐,短、肉糜、菱”,以此表现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也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特例:文本中反复出现的语句作用分析题

(一)14.“你为什么要流走”在文中反复出现,有哪些作用?(4分)《你为什么要流走》

答:是贯串全文的情感线索;强化抒情,表达对河流的热爱和留恋。(4分,每点2分)

(二)13.文章前四段都以“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了”作结,有什么作用?(4分)

《南通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生活》13题

13.(4分)(1)在内容上,突出各阶层人生活的可悲与无奈,强调了他们共同的生活特性;

(2)在结构上,使文章前后联系更紧密,中心更突出,为最后写“不值得”作铺垫。

答题方法总结:

1、内容上为了突出和强调,为了强化抒情突出中心,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结构上串联文章内容,甚至是文章线索,使文章前后联系紧密,浑然一体。

六、人物形象、形象特征归纳,人物作用分析

答题方法总结:

此题型多见于小说或者叙事写人性散文,要定好解题区域,细心筛选信息,并注意整合。合并同质信息,去除次要的信息,将文章中表现的人物性格特征分点归纳出来,分点要全面正确。

若原文中有交代人物性格特征的词句,就要摘取出来,尽量加以利用;有些要做转换,要将具体描写的内容加以抽象归纳;有些要从侧面描写中分析。

注意点:

1、人物形象除性格特征外,遭遇命运、外貌、性别、身份地位也不要遗漏。有时侧面描写的内容容易遗漏,要留心。

2、要注意分析、简要分析、简要概括不同的答题要求。

2019年高考天津卷《萨丽娃姐姐的春天》《五年真题》18

1.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影响?(6分)(全国卷)

【答案】

形象:老祖母是一位勤劳、坚忍、慈爱、敬畏自然的传统牧民形象;

影响:老祖母传授给萨丽娃养羊的技能,给萨丽娃的心灵打上草原文化的烙印,召唤她回归草原;

老祖母的优秀品质对萨丽娃影响深远,传统美德得以传承。

《2022届高三散文专项练习》南京一模《童年轶事》)

2.少年布洛西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答案】

第一问:纯真善良,诚实守信,富于幻想。

第二问:①使原本顽皮任性的“我”变得沉静克制;

②使原先幸灾乐祸的“我”学会怜悯同情(或答友善、宽容、珍视生命、敬畏生命)。

七、分析语言特色,分析语言表达特色或表达效果

答题方法总结:

表达特色思维角度和答题方向:

1、写什么,指出描写对象,如选择了什么典型场景等等

2、怎样写

①说明描写角度:

立足点有无变化,视角变化---由远及近,由低到高,由点到面等

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动静结合,虚实写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

②描写方式:白描、细描,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

③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反复等

④表现手法:衬托和烘托、联想、想象(虚实写结合)、借景抒情等。

3、效果怎样: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突出了怎样的主旨,若有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要尽量运用“生动形象地、让人身临其境”之类的术语。

4、语言特色和风格:整散句结合,长短句结合,运用叠词。语言风格清新自然、含蓄隽永、热烈奔放,富有韵味、富有感染力,多用口语,质朴自然等。描写细致真切,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注意点:

“语言特色”侧重于第4点“语言特色和风格”分析,兼顾修辞手法、描写方式等;

“表达效果”和“表达特色”答题区别点是无须答第4点“语言特色和风格”,侧重于3“效果”分析。

2019年高考天津卷《萨丽娃姐姐的春天》《五年真题》18

17.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5分)

呼伦贝尔在北纬53度到北纬47度之间,几近冻土带,一年只有不足一百天的无霜期,春、夏、秋三个季节便挤在这一百天里奔跑,每一种植物都是百米冲刺的运动员,奔跑着发芽,奔跑着开花,奔跑着打籽,奔跑着完成生命基因的使命。

17.(5分)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突出呼伦贝尔草原无霜期短暂的特点,生动形象地描绘植物竞相生长的情景,赞美大草原旺盛、顽强的生命力(或:大草原的生生不息)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我们的裁缝店》《五年真题》30套

1.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语言特色),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分)(全国卷《我们的裁缝店》)

【答案】

①人物对话适当使用方言词,地方色彩较浓厚。比如写到年轻媳妇做裙子,提醒别让自己的公公知道,说公公知道了要“当当嘛”;

②叙述语言幽默风趣,轻松活泼,令人忍俊不禁。比如年轻媳妇用三只鸡来换裙子,作者说“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

③叙述语言如同拉家常,温和朴实之中又有深厚的情味。比如“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太麻烦”,“但是后来…几乎全村的年轻女人都把衬衣袖子裁掉一截,跑来要求我们给她们加工马蹄袖”。

2022年南通三模《梦中的天地》

9.文章结尾画线句富有特色,耐人寻味,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从不同角度简要评说。(6分)(表达效果分析)

面对着这些深邃的小巷呢?你慢慢地往前走,沿着高高的围墙往前走,踏着细碎的石子往前走,去倾听历史的回响,去踏勘生活的矿藏,去寻找艺术的世界……

参考答案:①连用三个“往前走”,反复修辞,希望人们体验小巷的生活,不断探寻小巷的深邃;②连用三个“去”字句构成排比,从历史、生活、艺术等角度揭示小巷的特点,丰富了文章意蕴;③运用抒情手法使喜爱小巷的主题更集中,升华了主旨,体现了“形散神聚”的特点。

补充:④“面对着这些深邃的小巷呢?”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启示读者体验小巷生活探究其文化底蕴。⑤“你”第二人称的运用,便于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身临其境去体验和思考小巷文化。⑥句末运用省略号,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对小巷意蕴的思考。

《2022届高三散文专项练习》2020—2021届南通二模《文游台》

9.汪曾祺曾说:“在文风上,我更有意识地写得平淡。我的语言一般是流畅自然的,但时时会跳出一两个奇句、古句……我希望融奇崛于平淡。”请从文中找出“奇句”“古句”各一例,并简要分析如何“融奇崛于平淡”。(6分)

示例:

①“听出了一腔悲愤”:一般来说,“听出”的应该是声音,这里“听出”的却是“悲愤”,奇特的表达与“打洗脸水来”的口语化叙述融为一体,灵动新奇。

②“削秩徙郴州”:借用“削秩徙”文言词,言简意丰,这与前面的“"四十八岁因为有人揭发他写佛书”的平淡语言结合在一起,文白交错,恬淡典雅。

评分建议: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只举例不做分析,最多给1分;如表达效果重复,只按一点给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赋分。

八、把握语句或文段中人物的心理状态、感情或态度

答题方法总结:

把握语句或文段中人物的感情、态度要在总览全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加以理解。最忌脱离文本胡乱猜测,思路要由浅入深,由近及远。

《骆驼碗》2022年南通一模

8.请简要说明文中画线句表现的父亲的情感。(4分)

孩子单人单骑横穿大戈壁回来了。走进村子,母亲扑上来抱住他就大哭。父亲是个真正的男人,他狂暴地抓起了小板凳,可看着儿子毫不畏惧一动不动,又慢慢放下了。

【参考答案】(4分)①想用板凳砸孩子,表现父亲对儿子独自离家的恼怒,暗含对儿子的爱;②看到儿子毫不畏惧而慢慢放下板凳,表现父亲对儿子经过磨练变得坚强的成长感到欣慰。

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警察与猫》

8.请分析画线句子中巴拉维诺的心理。(4分)

(1)巴拉维诺早就想在那些床中间打开一条通道来安抚他了,但如果他是在给一座伪装的军火库放哨怎么办?

(2)他真想逃到天空中的朵朵云彩下,把他的手枪埋进地上挖出来的一个大洞里。

8.(1)面对孩子的哭闹,他既心烦又心疼,想安抚孩子让他停止哭闹;另一方面他充满害怕和怀疑,面对孩子都不敢放松警惕。(2分)(2)巴拉维诺向往光明、自由的生活,不想再做一个带着枪、整天疑神疑鬼、精神紧张的警察。(2分)

九、题目含义、内涵或意蕴探究,题目作用分析题

(1)题目的含义或内涵的探究

答题方法总结:

1、注意题目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题目的内涵往往可以对文中相关信息分层次归纳而得出。由前向后,搜索信息,概括与之相关的要点。要全面准确。

2、意蕴要分析题目的形象意义,搜寻文中相关信息,解释深刻意思,更侧重于主题层面的发掘和探究。

(2)题目的作用分析

答题方法总结:

1、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做到提纲挈领。(内容)

2、作为文章线索。或使文章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情节)

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和寄托物,能更强烈地抒发感情,表现深刻的思想。

4、具有象征意义,意蕴深刻;或一语双关,意味深长。(思想感情)

5、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

注意点:

1、一个标题往往同时具备多种作用,答题时要作全面的分析。

2、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3、文章的题目如果是一个人,或是一件物品,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动作等,很可能就是该文的行文线索。

《颠荡和游离》《如皋中学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二)》2022年4月30日

9.请结合文本,说说你对标题“颠荡和游离”含义的理解。(6分)

①火车在颠荡中前行;②坐火车的人在来去中迁徙流离;③漂泊的人生充满未知和坎坷,但仍值得我们永不停歇地追求。

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墙壁》2022年苏锡常镇一模试题

8.小说以“墙壁”为题,请简要分析其寓意。(4分)

8.(4分)冰冷墙壁是阿吉寂寞人生的象征;也是这一家人各自所面临的虽努力而又无望的生活困境的象征;更寓指家人之间彼此存在的隔阂。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Ⅲ《五年真题》

3.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3.①“记忆里的光”,指火车头上“光芒闪烁的图标”,即镰刀锤头,是本文的核心意象;②围绕这一核心意象,按照时间顺序,安排了“我”少年、青年、中年的人生片段,每一片段都同“镰刀锤头”相关;③最后,以“全科人”的身份表达出“我”对“镰刀锤头”的深厚感情,呼应题目,升华主题。

十、全文构思艺术分析题

答题方法总结:

①材料的选择和组织:材料选择的角度和标准。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如人、物、情、理、时、空等),若有双线索要指出哪两条线索。全文的思路是怎样的,如由浅入深逐层深入,由实到虚拓展深化,结构上先分后总还是先总后分。文章的谋篇布局如详略安排突出中心、情节的波澜和突转等安排。

②主旨和中心的表达:侧面表现、以小见大、托物言志、象征,形象化表现深刻的哲理深入浅出等等。

③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是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分析文章中主要采取何种表达方式,如记叙中倒叙和插叙等叙事方式的运用,第一第二第三人称视角的运用。某种描写方式运用较多或有特点如心理、肖像、语言、细节描写等。抒情直抒胸臆还是间接抒情,若是间接抒情其手法是什么,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议论说理中的整理的说理方法如对比论证等,叙议结合,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等。

④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不是修辞如比喻、比拟等,而是指文章整体性的手法,如对比烘托,欲扬先抑,铺垫蓄势等。

《梦中的天地》2022年南通三模

8.本文写苏州小巷的生活,并不局限于一人一事,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参考答案:①使得文章取材多样,内容充实:立体全面地叙写小巷的全貌和各色人等的生活,展现立体多面的小巷生活全景图(取材2分);②使得散文思想情感深挚饱满:多角度展现小巷浓厚的生活气息,便于抒发对小巷热爱、难忘的情感,表达对小巷文化内蕴的深刻思考。(思想情感2分)。

十一、探究文段或文本的意蕴、情感取向(倾向)题

答题方法总结

1、整体感知文本,或研读相关段落,寻找探究对象(文中的人、事、物);逐层逐点归纳。

2、理清对象关系,确定探究角度;

3、根据探究角度,联系文本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或作品蕴含的道理(哲理、启示)。

解题提示:思考此类题目,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探究要依据文本,适当引申。要设身处地进入人物心灵世界,也可以考虑指向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二)》之《踏雪寻梅》(2022年4月20日)

8.选文蕴藏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8.(1)对读书的热爱;(2)对梅邨先生和父亲博学睿智的钦佩;(3)对梅邨斩断书缘的痛惜;(4)对梅邨教育我“莫要因书误事”的感激;(5)对赵伯伯留书的感激。

《深巷里的老墙》,见《2022届高三散文专项练习》

9.文章结尾处的"晞嘘不已……",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9.①对老墙文化的留恋。作者希望“多读几段老墙”及深情“眺望”等,表现对老墙的留恋。②对老墙留存的庆幸。“难得”保存“有温度的老墙”“前人的眼泪和笑脸”等,表现作者内心的欣喜和庆幸。③对老墙终逝的无奈。“可惜”“弃了”“别了”等,说明随着社会发展,老墙终将消逝,流露出作者深深的无奈。④对过往文明的怀想。“墙就与人长相厮守”,“烙下了人的体温、音容和身影”,是文明的印记,眺望“老墙”,蕴含了作者对过往文明印记的怀想。

(每点2分,任答三点给满分,共6分。)

十二、艺术手法、特色和风格赏析题

(1)艺术手法、特色赏析题

答题方法总结

1、要指明文章用了哪种或哪些艺术手法。先明确语段运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还是描写还是议论抒情,还是几者的结合,再定向思维分析艺术手法。如(一)重点分析议论抒情手法,(二)重点分析描写景物的艺术手法,(三)是写景抒情的手法。

2、结合语境具体阐述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

3、从描摹景物特点,刻画人物,抒发感情,表达主旨等方面分析表达效果。

(2)艺术风格赏析题

答题方法总结

赏析散文的艺术风格,从取材、情感、主题、艺术手法、语言表达等多角度思考作答。要紧扣关键词分析和组织答案。

《秋日去龙山》2022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测试

9.说说文本一是如何体现文本二“中国文章”特点的?(6分)

要点:

①语言的诗化、古文化;②意境的中国化;③引用材料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主旨意蕴体现中国传统情怀。(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十三、引用的作用

引用的作用,答题时可以参照语段的作用分析,此外引用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可以印证作者的某一观点突出中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增加文章趣味性。

各种不同的引用,作用略有差异:

名人名言,名言警句:增强说服力,使读者信服,增加文化底蕴。

古诗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让文章富有文化底蕴。

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丰富文章的内容和内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添浪漫主义色彩。

相关人士的生平事迹:让文章富有真实感,激发读者的兴趣。

《秋日去龙山》2022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测试

8.文本一画线句子,作者引用南朝吴均描写富春江的字句,有什么用意?(4分)

在龙山,想起南朝吴均说富春江的字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夹岸高山,泉水激石。好鸟相鸣,嘤嘤成韵。风烟俱净,望峰息心。

龙山是息心之地啊。我忘了说,太平山有息影洞,满壁石像,有无上清凉。

答案:①借此表达对龙山自然环境的赞美;②丰富文章意蕴,增添文采;③点明文章主旨:自然山水能让人消除烦恼,回归澄净。(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十四、人称运用变化的作用

答题方法总结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窗子以外》2017年全国卷Ⅱ

6.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6.答案: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解析】回答此题离不开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文章所表现的是窗子内的“我”及“学者”对窗子外的凡俗生活、世态人情的陌生和隔阂,包括“我”在内的学者厌烦这种沉闷的生活,试图通过旅行去看更好的风景、了解风俗人情,实际上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学者”习惯,与真正生活依然存在隔阂。那么“我”和“你”的转换,是在揭露一类人,也是在批评自己。“你”是拉开距离的客观描写,“我”是在反思自己。

综合运用之散文类名著阅读3

用脚步丈量人生的厚度

以阅读丰富心灵的居所

让我们慢下来

静静阅读一本书

今天

C221城轨一班段婷婷

为你推荐

《冰心散文精选》

作者介绍


作者冰心生于1900年10月,五四运动时登上文学舞台,以散文成就最为突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她始终跟随时代步伐,以女性视角关注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在散文与诗歌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她的作品宣扬爱的思想,爱的哲学,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得到灵魂的升华。冰心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抒发情感,深化主题,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使冰心在文坛占有重要地位。


简介

《冰心散文选》是冰心的著作中的重要的著作,她的著作分四个部分,一是:往事,二是:寄小读者,三是:关于女人,四是:冰心自传。冰心是20世纪中国的一位杰出女作家。她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投入新文学活动,在这长达八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大量散文、诗歌和小说等作品,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冰心写的散文风格清新,文体秀美。在散文《寄小读者》中,冰心通过描写她儿时幼稚的欢乐和天真的泪水,尽情歌颂母爱、童真、大自然和祖国。

经典名言

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也不觉是悲哀。——冰心

有一件事,是我常常用以自傲的:就是我从前曾是一个小孩子,现在还有时仍是一个小孩子。——冰心

有时远见大江,江帆点点,在晓日之下,清极秀极。我素喜北方风物,至此也不得不倾倒于江南之雅澹温柔。——冰心

到过了高丽界,海水竟似湖光,蓝极绿极,凝成一片,斜阳——上自穹苍,下至船前的水,自浅红至于深翠,幻成几十色,一层层,一片片的漾开了来。的金光,长蛇般自天边直接到栏旁人立处。——冰心

少年的梦想是风的梦想,青春的思念是长长的思念——冰心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冰心

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地描绘你现在的图画 ——冰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