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文艺名人的故事有哪些

2022-11-08 08:38 作者:光明网 围观:

从《阿诗玛》到《哪吒传奇》——影视创作中的民间文艺身影,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文艺名人的故事有哪些1

作者:毛巧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我国丰富的民间文艺资源是文艺创作的富矿,也为影视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和灵感。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一幅壮锦》《阿诗玛》《牧童与公主》《白毛女》《刘三姐》《金耳环与铁锄头》等多部与民间故事密切相关的影片。在这些影片的创作、生产与传播中,我们不难看到民间文艺的身影。

这一时期的影视创编与制作,延续了延安时期文艺注重借鉴民间文艺形式的传统,如梆子、秧歌、落子、上党宫调、小花戏、皮簧、霸王鞭等。《一幅壮锦》是根据萧甘牛搜集整理的壮族民间传说改编的动画电影,带有浓郁的神话意蕴。故事主要内容是一位壮族老妈妈经过千辛万苦织成了一幅表现人民幸福生活的美丽的壮锦,后被大风刮到了仙女那里。老妈妈的三个儿子先后去寻找,小儿子智勇双全,到太阳宫找到仙女拿回了壮锦。最后,壮锦中的图案都变成了现实,而仙女也因为把自己的画像绣在了壮锦上,被带到了人间,与小儿子结为夫妻。这部电影在当时极受欢迎,同时也迅速传播到国外,并于1960年获得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阿诗玛》是流传于彝族撒尼人中的长篇叙事诗,从1950年开始,经过整理翻译的《阿诗玛》片段就在各类文学刊物上发表;在搜集整理翻译的基础上,诗人公刘、葛炎和刘琼等都创作了电影剧本《阿诗玛》。两个剧本最大的不同就是公刘在剧本中将阿黑和阿诗玛关系书写为兄妹,在葛炎和刘琼的剧本中,两人则是情侣。1964年,葛炎、刘琼创作的剧本被改编成了电影,但只是在小范围内放映,直到1979年才在全国播映。阿诗玛的故事通过电影广为人知。我们看到,电影中阿诗玛和阿黑努力抗争命运不公,最后阿诗玛化身为美丽石像。阿诗玛“日灭我不灭,云散我不歇,我的灵魂永不散,我的声音永不灭”的英勇誓言,时至今日依然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这些影像化的民间叙事,生动再现了复杂的社会生活,传递着深刻的民族情感。民间文艺作为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其中一个个奇绝瑰丽、充满哲理的民间故事,成为影视创作的胚胎,在影像中得以衍生、发展,甚至获得新生。

近些年,“哪吒”“敖丙”“杨戬”“姜子牙”“白蛇”“青蛇”“花木兰”“孟姜女”等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纷纷走进影视作品,受到人们关注,体现了民间文艺强大的生命力。

以“哪吒”为例,《哪吒闹海》《封神榜传奇》《哪吒传奇》《哪吒·魔童降世》《新神榜:哪吒重生》等作品中对神话的反复讲述,引发了全民观看、讨论的热潮。“哪吒”形象与文化符号的使用,在20世纪60年代的电影创编中就已出现,当时人们慨叹于哪吒“削肉还父,剔骨还母”,保护陈塘关百姓的献身精神;20世纪90年代,人们在动画系列片《哪吒传奇》中则更多感受到的是哪吒、李靖、杨戬、姜子牙等神话人物身上展现的人性美、人情美;而在当下,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一个颠覆传统形象,振臂高呼“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小英雄哪吒。

影视的创编者孜孜不倦地对古歌、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民间文艺进行现代重述,有的民间故事也成为主旋律影视的素材来源。如新疆地区流传的“阿娜尔罕”的故事,在1962年改编为电影,2013年拍摄为电视剧。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新疆喀什地区贫农的女儿阿娜尔罕反抗地主,最终在解放军的帮助下重获新生。影视制作者汲取民间文艺养分进行创作,使得其创作本身与民间故事之间构成一种“交流”与“对话”。

近年来,电视剧《觉醒年代》《功勋》《山海情》,电影《革命者》《悬崖之上》《长津湖》《1921》等深受观众喜爱。这些影视作品以鲜活生动的人物塑造和贴近生活的表达引发了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关注和讨论。不少作品通过民间“二次创作”的方式得以广泛传播。以《觉醒年代》为例,在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上的“二次创作”和剪辑作品就达800多个。以歌曲《说书人》作为背景音乐的视频剪辑,借用了说书艺人的讲述方式重述革命年代的英雄人物,让观众得到艺术的享受,也获得了正向的价值引领。

从“五四”新文学运动、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艺运动,到延安文艺运动及新中国“人民文艺”,“民族的”“大众的”“现实的”文艺精神一脉相承,但文艺作品如何让民众喜闻乐见,一直是问题的关键。影视创作通过借助民间文艺形式,如剪纸、木偶、折纸、皮影、秧歌、花会、大鼓书、戏曲等,可以引起民众兴趣,削弱“生硬”的说教意味。在内容和主题的表达上,也可以借鉴民间故事的讲述方式,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巧妙展现教育功能。如《血与火: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星火传承》《大王日记》《幸福路上》《下姜村的绿水青山梦》等动画作品,用少年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现了革命战争中的历史瞬间和扶贫攻坚中的感人故事。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媒介的迅速发展,民间文艺的传播方式与存在样式已然发生了改变。影视创作可以借助大数据和云平台搭建线上交流空间,通过弹幕、评论等实时交流渠道,实现与民众在虚拟空间的沟通。

我们希望通过以上举措,发挥民间文艺在影视创作,尤其是主旋律影视的创作、生产及传播层面的积极作用。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29日09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文艺名人的故事有哪些2

【文艺人物志】

作者:蒋肖斌(中国青年报记者)

40后50后60后认识他,多半因为他写过《班主任》《钟鼓楼》,70后80后90后知道他,多半因为他在《百家讲坛》讲过《红楼梦》。如今,80岁的他,没有停止创作的步伐,依然不断推出新作品,尝试新的创作方式。在他看来,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和素材是最好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仍有旺盛的生命力。

刘心武 光明图片

作家刘心武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钟鼓楼》,曾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由该作改编而成的同名话剧《钟鼓楼》将于今年11月登上舞台,带领观众重回1982年12月12日那一天。

行至耄耋之年的刘心武笑言,40后50后60后认识他,多半因为他写过《班主任》《钟鼓楼》,70后80后90后知道他,则多半因为他在《百家讲坛》讲过《红楼梦》。事实上,他从未间断过写作,2014年与2020年分别推出长篇小说《飘窗》和《邮轮碎片》。

刘心武总是与时俱进,且不说写作的内容,单说写作方式,就有着鲜明的时代痕迹。最早自然是用笔,1993年开始用电脑打字,是最早使用电脑写作的作家之一。2005年,他上《百家讲坛》讲《红楼梦》,后来讲座内容汇集成书出版。2021年,他又玩起了“听书”,开了一个个人电台“听见·刘心武·读书与人生感悟”,吸引了不少粉丝。他近日出版的两本新书《人生没有白读的书》《世间没有白走的路》,就是把音频整理成文字,是一种二度创作。

我们常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两本新书的名字契合。刘心武觉得,作家要创作,普通人也有表达感情、与人交流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读书与行路的经历都特别重要。

在刘心武青少年时代,可读的书比较少,社会也缺乏流动性。即便在那样的条件下,他也尽量多读书,多行走,努力开阔自己的眼界。“简单来说,读书是用心灵来行走。一个人旅行再多,也受到时空限制。阅读可以使个体生命突破时空约束,不仅穿越空间,还能穿越时间。”

这样的阅读和行走,在刘心武文学之路上的深度结合就是“深入生活”。“我的作品都是通过深入生活寻找素材和灵感的。”刘心武说,一段时间里,有些作者觉得“深入生活”的提法过时了,认为创作主要靠想象,还出现过极端说法,说只要文字先锋就是好文本,人物、情节、故事都不重要,但这样的想法最后还是淡了下去,“说明现实主义仍有旺盛的生命力”。

《钟鼓楼》里就有很多原型,比如那些商店的名称,都是刘心武经过田野考察记录下来的。刘心武保证,每个细节都是真实的,点染在文本中,能够让人读来有种强烈的在场感。

除了深入生活,刘心武觉得,作家写作的营养来源还有两个:一个是世界上的现实主义经典,另一个是母语文本,而后者是他当初选择开讲《红楼梦》的原因。

“我当时的观点遭到了激烈抨击,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听。我不是为了进入红学界而研究《红楼梦》,我是抱着从《红楼梦》中汲取写作营养的目的,比如怎样将生活原型塑造成艺术形象。事实上,阅读研究《红楼梦》对我创作帮助很大。”刘心武说。

刘心武生于成都,后搬到重庆,在那度过了童年,8岁又随父母到北京定居,从此再也没有离开。“我小时候是一个很狂妄的文学少年,12岁上初中时就觉得自己长大了,于是跟父母说,不要给我订《中国少年报》《少年文艺》了,我要看《人民文学》《译文》。”

1958年,16岁的刘心武在北京王府井逛书店,淘到一本冷门的苏联小说《第四十一》。读完后,少年刘心武有了一些严肃的思考,写了一篇书评投给《读书》杂志,竟然一投即中,发表了。那是刘心武第一次发表文章,编辑还以为作者是个饱学的老人家,回信是用宣纸竖着写的,“希望今后不吝赐稿”。

1977年,刘心武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1984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两部作品都以北京为背景。“我就是一个北京的老居民,是一个北京市民生活的写作者。”对刘心武来说,北京虽然不是出生地,却是他唯一的文学故乡。

从生活轨迹看,刘心武是个闲不住的老头儿。除了逛胡同,他还会去亮马河看夜景灯光,上网了解现在的年轻人都在玩什么,还经常戴上时髦的帽子,去昆仑饭店29层的旋转餐厅喝下午茶。

当然,写作从未停止。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除了写小说,还写剧本。早在2000年,刘心武到法国访问时,就应邀写了一个《老舍之死》的歌剧剧本,并于2003年出版。时隔二十年,《中国作家·文学版》2022年第十期,刊发了刘心武的四幕话剧《大海》。

《大海》的故事非常现代,探讨了《雷雨》中鲁大海这个人物。在周萍、周冲都死去之后,鲁大海是不是可能成为“周大海”,他是否可能继承周朴园的家业,血缘与财富是否可能超越阶级对立?这样的“脑洞大开”,是80岁的刘心武的创造。“我的创作精力真是挺旺盛的,我自己也挺惊讶。”刘心武说。

现在,刘心武的日常生活是这样的:上午睡觉,中午起床,一天两顿饭,阅读和社交时间一般是下午和晚上。经常有采访者说,中午打搅您午睡了,刘心武呵呵一笑:“何为午睡?”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26日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文艺名人的故事有哪些3

孔子读书的故事


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与质了。”


名人励志故事2:


西汉司马迁的故事


司马迁少年时就涉猎群书,立志继承父业。正当他撰写的《史记》进展顺利的时候,“李陵事件”的牵联,使他遭受宫刑。面对这奇耻大辱,他不是叹息、沉沦,而是锐意进取,“幽而发愤”,他含冤蒙垢数十年,终于写出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流芳后世。


名人励志故事3: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名人励志故事4:


孙康映雪夜读


晋人孙康,家贫而酷爱读书。夜晚,虽有时间却买不起灯油,只好默默地回忆,消化白天学过知识。有年冬天,他半夜醒来,感到屋内并非漆黑无光,还能隐约约看到一些东西,原来是皑皑白雪反映所致,这给了他启发:何不借雪光来看书呢?于是雪夜,特别是月光映照下的雪夜,就成了孙康苦读的好时光。由于勤奋好学,他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学者,并当上了御史大夫。


名人励志故事5:


唐朝诗人李白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趁老师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门去玩。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到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并被称为“诗仙”。


名人励志故事6:


勤学惜时的司马光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当时了不起的大学问家。流传千古、影响深远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就是他编写出来的。


司马光小时候在私塾里上学的时候,总认为自己不够聪明,他甚至觉得自己比别人的记忆力差。为了训练自己的记忆力,他常常要花比别人多两三倍的时间去记忆和背诵书上的东西。每当老师讲完书上的东西,其他同学读了一会儿就能背诵,于是纷纷跑出去玩耍了。司马光却一个人留在学堂里,关上窗户,继续认真地朗读和背诵,直到读得滚瓜烂熟,合上书本,能背得一字也不差,才肯罢休。


他还利用一切空闲的时间,比如骑马赶路的时候,或者夜里不能入睡的时候,一面默诵,一面思考文章的内容。久而久之,他不仅对所学的内容能够记诵,而且记忆力也越来越好,少时所学的东西,竟至终身不忘。由于他从小学习一丝不苟,勤奋用力,为他后来著书立说奠定了很坚实的基础。


司马光一生坚持不懈地埋头学习、写作,往往忘记饥渴寒暑。他住的地方,除了书本,只有非常简单的摆设:一个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做的枕头。


为什么要用圆木做枕头呢?原来是这样的,司马光常常读书到很晚,他读书读累了,就会睡一会儿,可是人睡觉的时候是要翻身的,当他翻身的时候,枕头就会滚到一边,这时他的头自己会碰到木板上,这样一振动,人也就醒了。于是,他就马上披衣下来,点上蜡烛,接着读书。后来他把那个圆木枕头看成是有思想的东西,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就是凭着这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精神,司马光和他的助手,花了整整19年时间,编成了《资治通鉴》这本历史巨著。


名人励志故事7:


诚实好学的宋濂


明朝著名的学者宋濂少年时特别喜欢读书。但那时由于家里穷,买不起书,所以每一次都是从别人家里借书来读。而每次借书,他都按时还书,从不违约,因此,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有一次,他从别人那里借来了一本好书,越读越爱读,便决定把书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便连夜抄书。


当时正是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夜深了,母亲见他仍伏案抄书,便心疼地劝道:“孩子,都深更半夜了,天又这么冷,天亮再抄吧。别人又不是急等这本书看。”


宋濂说:“不管别人等不等书看,到期限就要还,我不能说话不算数。如果我失信于人,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那么,我又怎么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


又有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了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了鹅毛大雪,漫山遍野一片白色,西北风还猛烈地刮个不停。


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拉住他问:“儿啊!你这是要去哪里啊?”


宋濂回答说:“我去向老师求学啊,这不是早就约好的吗?”


“可是这的天气怎么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也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样一件旧棉袄,根本抵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母亲心疼地劝宋濂。


宋濂说:“娘,今天不出发就会错过跟老师约定的日期,这就是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说完,宋濂就冒着风雪上路了。


当宋濂赶到老师家里时,老师不住地称赞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后来,诚信求学的宋濂终于成为一代学者。


名人励志故事8:


鲁迅酷爱读书的故事


鲁迅年轻的时候,家里条件很不好。为了读书,他揣上8元钱上路了。就这8元钱,还是母亲多方设法为他张罗来的。在南京,他进了江南水师学堂,这是一所免费的学校,然而,鲁迅很快发现这里校风不太好,他转入另一所陆师附设的矿路学堂。矿路学堂是新办的,不仅免费,学生津贴也多一些,这样鲁迅就可以多买一些书籍和文化用品了。


鲁迅酷爱读书,在当时,正是西方文化引入时期,几乎每一月都有优秀的西方著作出版,为了买到这些书籍,鲁迅省吃俭用,节衣缩食,饿肚子现象时有发生,寒冷的冬季,他还穿着单薄的夹衣。鲁迅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却是成绩最好的一个,他有着极强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平时学习又刻苦,所以几乎回回得第一。矿路学堂有着一套完善的奖惩制度,每次小考成绩优异的,都发给一个三等奖章;若干个三等奖章,可以兑换一个二等奖章;积够若干个二等奖章,就发给一个头等奖章。头等奖章是金质的,很值钱。鲁迅是班里唯一一个荣获过金质奖章的人,他把奖章变卖了,换回许多优秀的图书。


有些同学觉得不可理解,金质奖章在同学中可是无限的荣耀呀。在鲁迅看来,图书比奖章更有用,他不需要任何满足虚荣的物品,鲁迅把这一谦逊的.品格保持了一辈子。鲁迅一生写成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他的作品往往内容深刻,笔法冷峻、简练,深受老百姓喜爱,有人把这一成就说成来自鲁迅的天才,还有些当面盛赞鲁迅是天才的文学家,鲁迅却很有感慨地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的。”


名人励志故事9: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名人励志故事10:


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却努力的从一个让人同情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变成让全世界尊敬的女强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么,生活对她的不公平可谓到了极致。她完全可以放弃她的梦想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放声痛哭,没有人会责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像一个植物人一样由人服侍。可是这一切,她都没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盲语,触摸着事物,仅仅凭着她永不言弃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涂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