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丝字旁的字有什么故事

2022-11-08 08:28 作者:品读慢谈 围观:

没想到作为东汉权臣、曹魏奠基者的曹操,竟然是猜字谜的鼻祖,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品读慢谈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丝字旁的字有什么故事1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大家都知道,这是曹操著名的《短歌行》里的诗句,其实曹操不但善于诗词歌赋,而且还善于猜字谜。猜字谜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语言游戏,利用汉字的特征将寓意巧妙地融合在其中。自古在文人雅士中经久不衰,曹操才思敏捷,特别喜欢猜字谜,是一位猜字谜的高手。

曹操像

有一天,曹操率领大军士兵发汉中,出了潼关经过蓝田,恰好蔡邕的女儿蔡文姬就住在这里。蔡邕与曹操两个人是忘年交,曹操尊蔡邕为老师,所以曹操就顺便去探望蔡文姬。蔡文姬听说曹操来了,赶忙出门相迎。曹操来到堂中,蔡文姬问礼完毕后就站在曹操旁边。曹操刚好看见蔡文姬家中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副石碑碑门的拓片很是好奇,便上前仔细观察,一边看一边问蔡文姬,这是什么碑呀?蔡文姬告诉曹操这是《孝女曹娥碑》。

曹操曾经被推举为孝廉,本人十分注重孝道,便问起蔡文姬这块碑的由来。蔡文姬就对曹操讲了少女曹娥碑的故事,说的是浙江上虞有一个十四岁的少女,名叫曹娥,父亲是巫师,叫曹盱。一年端午节呀,曹盱指挥船队在舜江上祭祀河神。船队逆流而上时,突然之间江面上刮下了一阵大风,风是越刮越大,曹盱的祭祀船随着风浪上下的摇摆不定,慌乱之间,曹盱一不留神就跌入河中,很快就看不见曹盱的踪影了。这下可吓坏了周边的人,河边的人赶忙的乘船打捞,一天下来,也没打捞上来。

这边曹娥眼见着自己的爹爹坠入河中,便在江边失声痛哭。一船人在江边儿整整打捞了十七天,也不见曹盱的踪迹。而曹娥整日的以泪洗面,突然一天,曹娥趁着大家伙不注意,一头就扎进了舜江,大家伙赶忙的打捞,曹娥也是不见踪迹。五天之后,只见这江面上泛起了一阵阵的水泡。众人一看发现浮上来两具尸体,正是曹娥抱着自己的父亲。

这上虞县的县令度尚就将曹娥投江救父的事迹上报给了朝廷。朝廷褒奖曹娥为孝女,打算为她立碑。要立碑得写碑文,赶忙的找人来写,但写来写去度尚觉得写得都不满意。没想到自己的外甥邯郸淳,听说曹娥的事情,当下便来了灵感,文思泉涌,洋洋洒洒地就写下了这篇《孝女曹娥碑》。度尚一看,文词精妙,催人泪下,赞不绝口。打这之后,前来瞻仰凭吊的文人墨客是络绎不绝。当时很有名的大学者蔡邕,也就是蔡文姬的父亲听说了这件事儿,也打算去探访曹娥碑。

蔡邕像

不巧的是赶到的时候,太阳下山了,周围乌漆麻黑。而且来得匆忙,蔡邕身上也没带着取火之物,看不见碑文怎么办呢?这蔡邕有绝招,用手摸字,要不怎么说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呢?

蔡邕伸手摸着这石碑上的字,一个字一个字一笔一划的摸,用手把这碑文仔仔细细的读了一遍,这就像咱们现在读盲文差不多。蔡邕深受感动,就在这石碑后面儿提起了八个大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有人在看到蔡邕的题字后,怎么也想不明白这八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直到蔡邕死后,这八个字就成了绝谜,至今无人能猜出其中的奥秘。曹操就请教蔡文姬赐教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蔡文姬回答说,说来惭愧啊,这虽然是家父所题,但小女子愚钝,也不解其中的含义。

蔡文姬

曹操带着疑问辞别了蔡文姬,率领大军继续前行,走了三十里路,曹操突然茅塞顿开,哈哈大笑。原来“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这八个字说的是“绝妙好辞”,怎么说呢?

黄娟二字是指有颜色的丝绸,丝字旁加上一个色字,可以看作是一个绝字。幼妇既是少女女,女字旁加上一个少字,就是一个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孩子,女字旁加上一个子字,那就是一个好字,齑臼中的齑是指捣碎了的辛辣调味品,而臼就是用来捣蒜的器具,以当时的文言文来说,就是受辛之器。因此受旁加上个心,就是古体“辭”的写法。“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合起来就是“绝妙好辞”。后来广泛流传的成语黄娟幼妇就是从这个典故发展而来的,甚至在灯谜中还专门设置了一个谜语格叫做曹娥格。

《孝女曹娥碑》被看作中国字谜的鼻祖,那曹操也就自然成了猜字谜的鼻祖。曹操不但善于猜字谜,而且还是一位创造字谜的高手。

有一次曹操令人找工匠在相府建造一所花园,为曹丞相干活,大家伙都是很卖力气的,没多久便把花园建好了。不过大家伙的心中还是不踏实,因为打建造花园一开始,曹操从没来看过。那么最后来验收时,大家不知道花园建的符不符合曹丞相的心意。一天,天气晴好,鸟语花香,曹操亲临花园前来视察,看看自己的花园建得怎么样了。曹操在这花园里转了一圈,东瞧瞧西望望,手捋着胡须也没说什么,只是微微地了点头。当曹操从后花园出来的时候,停顿了一下,顺手拿起工匠刷墙的毛刷,在这花园的后门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活”字,便拂袖扬长而去。

现场的工匠们都傻了眼,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有人就说,坏了,是曹丞相不满意,嫌我们这活干得不好,在这门上写个“活”字,明摆着就是告诉我们想活都没门儿了。听他这么一解释,大家伙的心齐刷刷的都卡在嗓子眼上了。有这么一位老工匠,听他这么一说,忐忑不安地回家,整日闷闷不乐。家里面的老婆见他整日愁眉苦脸的,就问他怎么回事儿呢?这老工匠就把曹丞相在门上题字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婆。老婆一听,笑着说,要不怎么说没文化真可怕,这是曹丞相出的一个谜语啊,门里面一个“活”字儿不就是个“阔”字吗?丞相是嫌花园的门太宽了。老工匠听了这才破涕为笑、转忧为喜。第二天赶忙带着自己的徒弟们把花园的后门改窄了。曹操见了是非常的高兴,重赏了修建花园的工匠们。

还有一天,塞北派人进贡送给曹操一盒酥糖。曹操拿起这盒酥糖看了看,提起笔就在这盒盖上写了三个字“一合酥”便转身就离开了。

没多久,杨修进了大帐,只见大家围在一起议论纷纷。杨修上前一看,原来案上摆着一盒酥糖,再仔细一看,纸盒盖上还有曹操写的三个大字“一合酥”。杨修一看便笑了说道,各位,咱们今天可有口福了,一边说着一边打开盒子取出一块酥糖,当着众人的面吃了起来。杨修也不解释,又从盒子里取出许多酥糖,一人一块儿分给在场的众人,众人手里拿着酥糖,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吃,怕曹操怪罪下来不好交代。杨修却指着盒子上曹操写的字,得意洋洋地说,快吃吧。这是丞相的命令,你们看这不是丞相亲笔写的“一人一口酥”吗?经杨修这么一解释,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放心地品尝起这盒香甜可口的酥糖来。

正在这个时候,曹操突然回来了,故作不知的样子问大家这是怎么回事。杨秀赶忙上前用手指着盒子说道,奉丞相手谕,盒字去掉皿字底,那不就是不要放在器皿里收藏了。我按照丞相一人一口酥的指令,把酥糖分发给大家享受您的恩赐了,请丞相责罚。曹操听完哈哈大笑,指着杨修说道,杨修真是我的知己呀。

看完这些小故事,您是否觉得曹操既有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也有着文人墨客的雅兴。在生活中可以说是“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更像一位富有生活气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丝字旁的字有什么故事2

作者:方云

甲骨文中与“丝”相关的“桑、蚕、帛、束”等多达百余字,且中国古代丝织物类目繁多,如罗、纹、绮、锦、绣等。《诗经·小雅·巷伯》中出现的“贝锦”,郑玄注为“犹女工之集采色以成锦文。”五色斑斓的锦,以彩色丝线织成,需要先进的织机与技法,自出现后便被视为贵重的高级织物。战国时“锦”“绣”二字常连称,以代表最美丽的织物,后成为“美丽、美好”的象征,如锦绣文章。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此后“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以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精神,于2014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最具开放性和世界影响力的文化遗产之一。中国丝绸随丝路贸易的流动,成为闻名世界的文化标志符号。2009年,“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此,一项线性世界文化遗产与一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开启了东西方文明交流赓续的新篇章。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中国蚕桑丝织传统技艺,不仅包括杭罗、缂丝、蜀锦、宋锦等织造技艺,还包括轧蚕花、扫蚕花地等一系列生产习俗,突破了传统手工技艺与知识的范畴,渗透至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民间信仰、文学与口头传统、节日庆典、民俗仪礼以及民间艺术等等。知识、技艺与蚕桑文化空间共同形塑了中国丝绸遗产的完整结构,丰饶的蚕桑丝织文化成为遗产保护中最具深层意涵的重要部分。

南京云锦明代龙袍。南京云锦博物馆藏

桑蚕神话充分展现中国先民瑰丽而浪漫的想象,为此后文学、艺术、民俗等发生发展,提供了丰沛的创造源泉

蚕桑丝织文化对中国社会运行的深层结构与东方思维影响深远。从中国浩瀚的典籍与图像中,可以溯源“祀奉先蚕”的国家礼制,审读“务农课桑”的道德规训,更为可贵的是流传于世的蚕桑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以口口相传的鲜活形式建构出一座口头资源的宝库。有关桑蚕神话主要体现为这样两种:

一是桑树神话。上古时期,桑林不仅是蚕桑的生产场所,也是进行“祈雨求子”等巫术活动的圣地,桑树故又被称为“生命树”。先民从桑树中生发出了“扶桑”“空桑”“帝女桑”等神话概念,认为通过桑树的灵媒能与天神沟通,得到神灵的恩赐或圣贤先哲的指引。

《山海经·海外东经》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说文解字》也指出“扶桑神木,日所出。”将“日出扶桑”和“十日神话”紧密相连。“桑林祈雨”说的是“汤之时,七年大旱,汤乃以身祷雨于桑林。”商汤王以身祈雨的仁德感动了上天故而降下甘霖,此传说先后见于先秦诸子,如《墨子·兼爱》《荀子·大略》《淮南子·主术》《论衡·感虚》等。

“空桑”的传说故事则与三位历史贤哲相关,他们分别是上古时期的顓顼、商朝宰相伊尹和春秋战国的孔子。《吕氏春秋·古乐篇》记:“帝顓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吕氏春秋·本味篇》述:“有莘氏女子釆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春秋讳·春秋演孔图》云:“孔子母徵在游于大泽之陂……汝乳必于空桑之中,觉则若感,生丘于空桑之中。”

“帝女桑”的神话最早见于《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五十五里,曰宣山……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叶大尺余,赤理黄华青拊,名曰帝女之桑。”说的是南方赤帝的女儿修道成仙,在南洋崿山的桑树上作巢不肯下树,赤帝爱女心切,放火烧了桑树,而女儿也随之升天的神话故事。

二是蚕虫神话。流传甚广的“马皮蚕女”民间故事由“蚕马神话”演化而来,最早可溯至《山海经·海外北经》:“欧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这里欧丝女子尚是蚕神的雏形;到了战国时期荀子的《赋篇》中,则记有“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者与?”此时的蚕女已与马形联系在了一起。

日本延历寺沙门安然在《悉昙藏》中描写道,南天竺国之境内有马国,当地人声音、样貌都酷似马匹,“马鸣菩萨”曾经化身为蚕虫现身该国“自口出丝令人作衣”。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女化蚕》完整讲述了“马皮蚕女”的故事:“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到了宋人戴埴的《鼠璞》中“蚕马同本”条目引述了《搜神记》故事,并指出民间蚕神“马头娘”与“马鸣菩萨”在情节与文本上已融合在了一起。

中国地方性的蚕神祭祀多轨并行且具有典型的地域色彩。蜀地祭祀的蚕神是蚕丛氏、青衣神。蚕丛,文献载其为古代蜀王,传说他曾服青衣教人蚕桑,肇兴蚕织,死后被尊为青衣神。《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载:“传蚕丛氏初为蜀侯,后称蜀王,常服青衣,巡行郊野,教民蚕事。乡人感其德,因为立祠祀之。”

中国的桑蚕神话在追溯桑蚕起源时,掺杂了远古时代物灵、图腾、化身等原始文化成分,充分展现了中国先民瑰丽而浪漫的想象,为此后文学、艺术、民俗等的发生发展,提供了丰沛的创造源泉。

南宋《蚕织图》局部。黑龙江博物馆藏

丝织可“正人心,厚风俗”,对中国农业社会稳定的生产与家庭构成,乃至华夏传统文化体系稳定的维持,均有深远意涵

“治民之道,宜务于本,广农桑”。丝织的教化功用,首先体现在礼制上供奉“先蚕”以劝织。“先蚕”嫘祖传说是黄帝的元妃,《史记·五帝本纪》中记:“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嫘祖在教民育蚕、治丝上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周代《三礼》——《仪礼》《周礼》和《礼记》,是为国家正统的“礼典”,其中就记载了“王亲耕,后亲蚕”“中春,诏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祀礼。《后汉书·礼仪志》中载:“皇后帅公卿诸侯夫人,祠先蚕,礼以少牢”,首次出现了“先蚕”的称谓。《隋书.礼仪志》中则详细描述了从周到隋的国家祭祀蚕神体系:“后周制,皇后乘翠辂,率三妃三女弋,御媛御婉,三公夫人,三孤内子、至蚕所,以一太牢亲祭,进奠先蚕西陵氏神。”

由于桑蚕带来稳定的收入并可作为主要的赋税来源,自宋以降,先蚕祀典为历代王室所重视。由皇后亲自主导的“先蚕”祭祀,往往成为由帝王亲率的“先农”祭祀的配套礼制。如宋罗泌《路史·后纪五》记:“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无皴瘃之患,后世祀为先蚕。”

元代王祯的《农书》汇总了魏、晋、北齐、后周至隋朝各朝先蚕坛的不同规格并绘制了“先蚕坛”,中央竖立先蚕灵位,四周由皇后率领群妃拜祭的场景。“先蚕”助祭,从教化的角度来说,可“正人心,厚风俗”,对中国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稳定的生产与家庭构成,皇权统治、天下太平的巩固,乃至华夏传统文化体系稳定的维持,均有着深远的意涵。

其次是典籍中褒扬丝织的母仪规训。最为著名的“孟母断机”,出自西汉刘向的《列女传·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孟母认为“子之所学,犹如织机”,须识累丝成寸,累寸成尺、成丈、成匹,方为有用之物;而懒学倦迨,犹如断机自弃其功。自此,孟子发奋笃志,朝夕勤学,遂成大儒。孟母“断机”劝学的警喻,为后世流芳成为母仪的典范。

《列女传》中还记载了鲁季“敬姜说织”的故事。文伯相鲁,他的母亲敬姜谓之曰:“吾语汝治国之要,尽在经矣。”敬姜以织机的不同部位喻指治国的要诀就在于经纬之上。幅,为控制织物幅宽的幅撑,“正曲枉,可以为将”;物,为整理经丝的工具,“治芜与莫,可以为都大夫”;综,为提升经线的综杆,“推而往,引而来者,可以为关内之师”;轴为卷布轴,“服重任,行远道,正直而固者,可以为相”等。敬姜形象地以织机喻指充分了解贤才并委以重用,让文伯透彻领悟,再拜受教。

此外,还可从图像记录上来劝织教化。《耕织图》是以农事耕作与丝棉纺织等为主题的绘画题材。追溯桑蚕意像的图案,可推至更早,如战国铜器上的采桑图,秦汉之后以至隋唐,画像石、画像砖及墓室壁画、石窟壁画中的采桑图、纺织图等。

严格意义上的劝织图,始自南宋楼璹绘制的《耕织图》,这是我国第一部体系化的农学记录,真实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技术与劳作场景。绘制的45幅场景中,耕图21幅、织图24幅。“织自浴蚕以至剪帛,凡二十四事,事为之图,系以五言诗一章,章八句。农桑之务,曲尽情状。”以“一图、一景、一诗”图文并茂的方式,完成务农课桑的科学技术传播,更凸显了“民生民情”的社会教化功能。此后,历朝官方多沿用“耕织图”的图、诗并置方式以达劝课农桑之绩,如元代程棨的《耕织图》、清康熙的《御制耕织图》等。

“蚕桑者,衣之源,民之命也”。农桑关系到国计民生之根本,目的是“以示子孙臣庶,俾知粒食维艰,授衣匪易”“教化百姓专于本业、勤于耕织”。

蚕桑丝织意象被赋予文学性审美意蕴和特定文化内涵。桑园或桑田,成为诗人抒发心性与明志的创作题材而被反复歌咏

纵观蚕桑丝织文化千年演进,不仅解决了国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更以丰饶的经济产能养育生民,为社会治理制度的建构,夯实了物质性基础;同时,蚕桑丝织也滋养出了汉语瑰丽的语汇,编织出璀璨的文章,此种诗性美学已如同铭纹般镌刻于华夏子民的心性之中。

在诗歌创作中,蚕桑丝织意象被赋予了文学性的审美意蕴和特定的文化内涵。桑园或桑田,成为诗人抒发心性与明志的创作题材而被反复歌咏。文人士大夫阶层,无论是身处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均毫无例外地对丰沃的桑叶、醉人的桑葚,抑或是美丽的采桑女,恬静的田园生活充满了向往与热爱。

如《诗三百》中的蚕桑之作,既有描写农桑的劳作场景与清新活泼的田园风光,《魏风·十亩之间》的“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又有表达青年男女相慕与幽怨的爱情诗篇,如《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更有汉乐府《陌上桑》的“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三国曹植《美女篇》的“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南北朝乐府的《采桑度》“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冶游采桑女,尽有芳春色。”诸多诗作展现了采桑女动人的面容,犹如春日明媚的阳光,成为世间美好之物的代言。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东晋诗人陶渊明,则为蚕桑赋予了“隐逸、恬淡”的魏晋风度。他的田园诗集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归园田居》五首为其代表。“代耕非所望,所愿在田桑。”陶氏通过蚕桑农事营造出“田园居”这一具有理想主义与象征意味的美学环境,成为此后文人创作诗文,抚慰身心、平复躁动情绪、培养安宁恬淡人格的修为方式。

随着唐朝诗文进入鼎盛期,《全唐诗》中与蚕业相关的诗歌多达490多首,形成了“自然、平和、简朴”的田园诗派。通过对蚕桑劳作的摹写,表达出文人士大夫们希望脱离尘世、享受田园之乐的人生理想。如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的“缫丝鸣机杼,百里声相闻”;孟浩然《过故人庄》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自此,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课桑眠蚕、宿夜机杼、美酒放歌等一幅又一幅平和、冲淡的田园图像。

展现从前妇女纺纱织全部生产过程的蜀绣《女十忙》

从民间说唱表演“扫蚕花地”,到江南婚嫁仪式中的送蚕花、点蚕花,人们藉由蚕桑丝织表达对祥和生活的向往

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世界里,蚕桑丝织的每一生产阶段均形成了独特的知识与技艺体系,不仅是智慧与经验的沉淀,更成为了民间生活仪轨的重要见证,渗透于蚕桑信俗、食俗、娱俗、民居营建与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

“蚕花庙会”是江南祈蚕的公共空间形式。在浙江湖州含山一带,每年清明前后要举行“祭龙蚕会”或称“轧蚕花”。江南发达的水系,为蚕花庙会增添了舟船的华彩。从四方摇舟而来蚕农,纷纷向蚕神供奉并叩拜行礼以祈当年蚕花丰收。各色船只于江中竞演,既是酬神的演乐,也是娱人的风尚。儿童在彩台高搭的名阁船上扮演着戏出角色;艺人在数丈高的船竿上表演杂耍;拳船上,则上演惊心动魄的拳脚飞腾。舟船往来,围观者终日不散。

“扫蚕花地”则是一种从古老的祈蚕仪式演化而来的民间说唱表演。通常由女子单人唱舞,并以小锣伴奏。表演者头戴蚕花,身穿红裙,手拿红绸,模拟扫地、糊窗、掸蚕蚁、采桑叶、喂蚕、捉蚕、换匾、上山、采茧等一系列蚕事生产动作,在此过程中,蚕花娘娘会送来吉祥的蚕花以示庇佑。

“祈蚕仪式”,一般会在蚕室特别方位的墙壁上砌神龛以供蚕神像的“神码”或“码张”,以示对蚕神的敬畏之心与祈求蚕事旺盛的愿景。“祛蚕祟”则是使用厌胜的方式来保护蚕业生产:一是在白虎星神像前供奉酒肉,使其饱餐,以免作祟;二是于门前挂弓箭,或是地面以石灰画白虎,恐吓其不敢接近;三是取食螺蛳并将其壳撒于屋顶,意为驱散蚕病;四是贴门神画或蚕猫纸画,在蚕房供奉泥塑蚕猫等。

江南婚嫁仪式中有送蚕花、点蚕花、讨蚕花蜡烛、撒蚕花铜钿、经蚕肚肠、送桑树陪嫁等习俗。在浙江海盐一带,女方“送蚕花”是象征性地选择一张蚕种或是几条蚕虫作为婚嫁的信物送到夫家,意味着将娘家的“蚕花运”带至夫家;接亲时,夫家要向四周抛撒“蚕花铜钿”以代替枣子、花生的“撒帐”仪式;新妇“回门”前,要在家中女性长辈面前打开嫁妆箱,一一点数陪嫁的衣裙等,俗称“点蚕花”。

民居建造新屋上梁时,要举行古老的赕神仪式“接蚕花”。上正梁时悬挂的红绿绸绢须由娘家制作,交由木匠挂于正梁之上,并向下抛撒事先备好糕点、铜钿、糖果等,由房主夫妇手扯被单接抛撒下来的物品。木匠欣然唱起《接蚕花》歌:“四角全被张端正,二位对面笑盈盈;东君接得蚕花去,看出龙蚕廿四分。双手接得蚕花去,一被蚕花万倍收。”

总之,藉由蚕桑丝织表达对富裕、祥和生活的诉求与向往,正是蚕桑民俗风尚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体现。

(本版作者为民俗学博士、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

来源: 文汇报

丝字旁的字有什么故事3

相传在远古时代,黄帝部落战胜了蚩尤部落以后,黄帝非常高兴,坐在昆仑山上,听着咚咚的鼓声,安然享受着各方天地鬼神的祝贺。

正在这时,蚕神忽然从天而降。她身披马皮,手捧两束细丝献给黄帝:一束黄灿灿的,像黄金;一束白亮亮的,像白银。蚕神身上的马皮裹得结结实实的,好像长在蚕神的身上一样。蚕神用马皮裹住自己的身体,而且还能从嘴里吐出细长而闪亮的丝。

相传蚕神本就是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而关于蚕神的传说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户人家,家里只有父亲,女儿和一匹马。一次,父亲出了远门,女儿在家很孤单,非常想念父亲。有一天,他摸着马的头开玩笑地说:“马儿呀,要是你能把父亲接回来,我就愿意嫁给你为妻。”

谁知那马好像有灵性一样,听了姑娘的话,立刻挣脱缰绳,跑出了院子。经过了日日不停地寻找,马儿终于找到了姑娘的父亲,父亲看到自己家里的马跑来,又惊又喜,用手去拍马的脖颈,而那马却一直朝着来的方向嘶鸣。父亲见状,以为马是在告诉自己家里发生了什么事。于是他翻身上马,一刻不停地跑回了家里。

回到家中,却发现家中安然无恙,父亲就问女儿是怎么回事。女儿说自己想念父亲,而家中的马通人性,就把父亲接了回来。得知马这么聪明,父亲比平时更用心对待它了。但奇怪的是,那马自从回来以后一直不吃不喝,而且一见到姑娘就又跳又叫。

父亲察觉到了马的表现不同往日,便问女儿怎么回事。女儿便把那次她跟马说的话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又羞又气,但他也不能把女儿嫁给一匹马呀。思前想后,父亲干脆用箭射死了那匹马,又把马的皮晾在院子里。

这天,父亲有事出门了。姑娘和伙伴们在院子里玩,看到那张马皮就来了气,边用脚踢边奚落它道:“你不过就是一匹马,还想娶我,真是痴心妄想!你……”姑娘的话还没说完,那马皮忽然裹起了姑娘飞走了。伴伴们都被吓得失魂落魄,赶紧跑去告诉姑娘的父亲。

父亲找了好几天,才在一棵大树上发现女儿,但是,此时的女儿全身包裹着马皮,已经变成了一个像虫一样的白白的东西。她慢慢地摇摆着好像马一样的头,从嘴里吐出银白而闪亮的长长细丝。后来,大家就把这种会吐丝的虫子叫作蚕,把这种树叫作桑树。那位姑娘就此做了蚕神,而那马皮一直披在她身上,因此人们称它为“马头娘”。

这则神话故事主要讲的是蚕桑起源的浪漫演绎,寓意丰富,情节曲折,反映了古人天真质朴的幻想。同时,这篇神话故事还讲述了女子许诺——反悔杀马——马皮裹女——化身为蚕的过程。蚕终身劳作而不得片刻空闲,可以看做是上天对姑娘不遵守诺言的严厉惩罚。其实,蚕的一生要经历复杂的生长过程,而蚕终身劳作而不得片刻空闲,可以看做是上天对姑娘不遵守诺言的严厉惩罚。其实,蚕的一生要经历复杂的生长过程,而蚕马献丝的神话,只是一种艺术表现罢了。

后世出现了许多咏蚕的诗词歌赋,但大都把蚕看做勤劳与奉献的象征,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就歌颂了蚕终日老作的奉献精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