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职业理想形成的故事有哪些

2022-11-08 07:11 作者:北方阿毛 围观:

十年以后你想干啥?专家偷偷告诉你,树立职业理想有三大好处,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北方阿毛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职业理想形成的故事有哪些1

#头条创作挑战赛#人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认真地想过没有?想在某行当状元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十年后的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那么现在就要做什么样的规划。

这个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就叫做职业理想,理想是个美好的字眼儿,为我们的未来指出方向。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除了先天的条件以外,后天对职业理想的培养,也对我们未来的生活起了重要的作用。现在我就给大家说一说树立职业理想的三大好处。

首先树立职业理想能帮助我们赢在起跑线上。早些树立职业生涯目标,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就能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从业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青年人"有梦"才能奋发向上,孜孜以求,目标明确地"追梦",才能通过脚踏实地、勇往直前、拼博实干去"圆梦"

中国著名的调酒师郑雯在13岁上初中的时候就有了当调酒师的梦想。早早的人生规划,刻苦的努力,让她17岁就拿到了全国调酒大赛的冠军。2008年,20岁的她就被北京奥组委,北京市政府选为调酒行业的形象大使,拍了一组宣传片,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被媒体誉为″中国调酒皇后″。后来他一步步成长为国家高级裁判,成了行业明星。

其次树立职业理想能够为我们未来辉煌的生活添加筹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生其实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不是你度过的时间就是你的时间,你就意识度过的时间才是真正属于你的时间。

有意识的时间意味着要深度投入。深度投入的经历才会创造成长。所以我们经常听到有些过来人赚不到钱,但是赚到了经历。

我们从丫丫学语开始,直到进入职业学校,都是在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在我们年老退休之后,又要依靠从业阶段得到的积蓄和社会保障制度对自己的反馈,颐养天年。人人都离不开职业,成功的职业生涯是美好人生的基础。

最后却是最重要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提升我们的幸福感。在历史上有很多的皇帝生活在痛苦当中,我们都听说过木匠皇帝的故事吧,他的爱好是当木匠,而命运让他当了皇帝,他终身生活在痛苦当中,也给国家带来了不幸。

爱好并不是选择自自己职业的唯一理由。如何轻轻松松过一生,清清醒醒过一生,幸幸福福过一生,就需要我们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

成功没有偶然,更没有侥幸,职业生涯的成功需要点亮心灯,知道自己的起跑点和目的地,用最适合的方式,脚踏实实地地向目标攀登。

天生我才必有用,360行,行行出状元。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必须的,希望大家找到自己的喜欢的工作,形成科学的职业理想,相信你一定能美梦成真,一定能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

职业理想形成的故事有哪些2

这个时代,只要你足够努力,就一定有奋斗的舞台。这十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营造"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社会氛围,为每个学生不同成长阶段提供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的畅通渠道。今天(10月14日),我们通过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最高奖阿尔伯特·维达尔奖获得者宋彪的故事,感受人人皆可成才的时代气象。

宋彪

  “我叫宋彪,是常州技师学院智能装备学院的一名专业课教师。这十年,我从接受职业教育,到渐渐热爱职业教育,与世界技能大赛结缘,走出了一条全新的成功成才之路。”

  宋彪出生在安徽蚌埠,曾是一名留守儿童。父亲在常州开办了一个机械加工小作坊,每到寒暑假,宋彪就成了父亲的小跟班。耳濡目染之下,他对机械构造表现出一定的兴趣。

  “家里有个摆锤式闹钟,我想探究一下里面的原理,就把它拆掉。然后很神奇的是,我又把它复原了。”宋彪说。

  2014年中考,宋彪成绩并不理想,没能考上理想的普通高中。

  宋彪的父亲宋艺术说:“中考成绩出来后,我们父子进行了一次深谈。我跟我儿子讲,如果学不好文化知识,也可以学一门技术,拿不好笔杆就拿好工具。无论你怎样选择,都要对自己的将来负责。”

  少年宋彪第一次站在人生转折的十字路口。他还想继续读书,但理想的普通高中上不了,还有其他选择吗?那时,宋彪父亲居住的城市常州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14年,常州已有各类职业学校18所,在全国首创“城市职教中心”办学模式。多方对比后,宋彪选择了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就读最感兴趣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希望毕业后成为一名有一技之长的蓝领工人。

  “就想着不但要把这门手艺学好,更要学精。”宋彪说。

  2014年,北京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培养一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以此为契机,异地新建新校区,提升办学条件,丰富教学手段。针对当时全省装备制造业高端人才短缺等结构性问题,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为众多和宋彪一样的职校学生在人生的另一个赛道提供了成长空间。少年宋彪开始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奋发图强。在学校现代化实训车间,他苦练内功,努力提升着专业技能。

  宋彪的班主任张文华回忆:“宋彪非常自律。在闷热的操作车间里,他往往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一遍遍重复着手上的动作,无论周末还是寒暑假。这是难能可贵的。”

  每次,一个新零件在自己手中加工完成时,宋彪都感到新奇、兴奋,充满成就感。这份专注和勤奋,老师看在了眼里,推荐他进入校集训队。宋彪的职业生涯,就此扬帆起航。2017年,经过层层选拔,他入选国家集训队,代表中国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

  宋彪回忆起了那次比赛:“到了第4天出了点小意外。首席专家通过翻译告诉我,因为前3天计时错误,第4天的比赛我将要比其他选手晚半个小时开始。当时紧张和焦虑一阵阵袭来。但是我看到赛场上,我的工位上挂着的五星红旗,我迫使自己冷静下来,因为我代表的是中国。在回到赛场之后,我加快了操作节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把每个工艺都加快了,最后还是第一个完成了比赛模块。”

  刚成为我国第一个荣获阿尔伯特·维达尔奖的选手,宋彪还没回过神来,另一份"大礼"不期而至。2017年下半年,为了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优秀品质、高超技艺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助推江苏产业转型升级,江苏省人社厅开展首届"江苏技能大奖"评选表彰活动。还未毕业的宋彪被破格授予“江苏大工匠”称号,这是江苏省技能人才的最高荣誉。宋彪还荣获省级个人一等功,被认定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晋升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得到80万元政府奖励。宋彪的经历,让更多职校生看到了用技能成就梦想的机会。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学生陈文彬说:“宋彪学长的经历让我明白,‘技能成才’绝不只是一句口号。宋彪的故事让我觉得,只要自己不懈地努力,我也有机会成为‘江苏大工匠’。”

  2018年,学校安排宋彪担任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机械装调赛项集训助理教练。那段经历,让他喜欢上了教师这个职业,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出更多的“宋彪”来。2019年,宋彪毕业,他拒绝了多家知名企业开出的百万年薪,选择留校任教。常州技师学院专门成立了“宋彪班”,放大世界技能大赛夺冠效应,支持名师带徒。学校也成为了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中国集训基地。

  宋彪说:“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跟学生年龄相仿。我讲课,他们更容易接受。我要求学生把工匠精神渗入到每一个产品、每一道工序中,杜绝‘差不多就行了’的这种心态。希望未来能培养出更多的大国工匠,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超越我。”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立群介绍:“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中考成绩在普高录取线以上,却主动选择我们职业学校,学一门技术。他们觉得在这里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学生的这种成就感、自豪感,也让职业教育的魅力大大增强。”

  从“圆梦者”到“造梦者”,宋彪的成长轨迹,是江苏“发展职业教育,人人皆可成才”的一个缩影。截至2021年,江苏共有高职院校91所,国家示范中职校47所、省现代化示范性中职校和优质特色中职校146所,在校生约146.5万人,每年向社会输送约50万名技术技能人才;有技工院校110所,在校生约26.8万人,每年培养输送约8万名高素质技术工人。预计到2025年,全省高技能人才总量将达到530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将达到1000人,“江苏大工匠”将达到81人。

  今年5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未来,只要精通一技之长,职校生同样梦想可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职业教育在自立自强中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产业生力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姜坚 徐授科 常州台 编辑/赵川)

来源:荔枝网

职业理想形成的故事有哪些3

作者:张 硕

论及当下行业剧创作的趋向,“职场+爱情”似乎已成为悬浮剧的标识。一到感情线就全然不顾职业逻辑,行业沦为叙事背景,伪行业、真言情的同质化纠缠,使观众渐失宽容。在这样一种跟风创作的市场生态中,电视剧《简言的夏冬》在题材交汇处打开了新的表意空间。

这是一部聚焦小众职业的行业都市剧,改编自小说《秘密调查师》系列的第三部,作者永城的从业经历,让这部行业剧的细节看起来很懂行。在小说影视化过程中,原著里男主角夏冬人如其名的极致人设被剧本继承,同时,编剧在他身边设置了一位分量上旗鼓相当而又性格分明的女主角,由此碰撞出大量亦庄亦谐的对手戏,既让全剧避免了单一化的题材呈现,又使戏剧结构呈现出严整的气质。

该剧最为可观之处莫过于在人与职业的关系中塑造角色,做到了职业与感情并举。夏冬与简言都是心怀职业理想的高级调查师,开场戏的镜头俭省却见真章,素未谋面的二人迅速反应、极致推拉,高效地交代出他们游刃有余的职业能力,为这种理想化的人设做了扎实铺垫。在同几方势力的缠斗中,男女主人公默契携手、见招拆招,逐渐由初遇时的“敌对”过渡到惺惺相惜,其中的试探与克制、界限与分寸,都见缝插针地递进着二人的感情。

不同于其他行业剧,夏冬与简言的感情没有一锤定音的关键时刻,但维护商业正义、抵制商业欺诈的原则信念,是他们敢于把自己交给对方的信任基石。同时,简言的处事风格富于冒险感,这一点激发了夏冬的潜能,而简言也被夏冬身上自带的那种“猜不透”的安全感所折服。不靠话题营销的热搜式创作,没有刷屏式的金句堆叠,以调查博弈的紧张氛围催化爱情,又以爱情的细腻来舒缓高密度的情节,生活流的叙事不但没有让剧情产生割裂感,还能频频与观众“对上暗号”。

或许,在职业与生活密织的都市语境中,行业剧本就不该拘泥于单一视域。夏冬妈妈这条线看似画蛇添足,实为画龙点睛,它不仅承担了一日三餐的烟火气,而且把男女主人公的情感递进放进房东阿姨和租客的关系中书写,既让夏冬展示出别样的惊喜,又为三人关系的幽微留下了空间。尤有意味的是,就在夏冬和简言两颗心彼此靠近、即将“胜利会师”的时候,却又差点擦肩而过。简言心灰意冷,可精明的上海阿姨全看得懂,她巧喻“小黄鱼”的那段台词言有尽而意无穷,让简言满血复活,也让观众会心莞尔。然而,再精明的上海阿姨也不会想到,简言的“小黄鱼”竟然就是儿子夏冬。这样的戏份才是与观众生活的交叉地带,也是激发共鸣的重要通道,观众一边感叹无巧不成书,一边又为这个伏脉千里的妙笔叫绝。

当下很多行业剧,在狗血剧情、多角关系的强戏剧性渲染中,人物的职业感被有意无意地冲淡,看不到有阅历的脸,看不到普通从业者的艰辛与卑微,只剩下行业精英的刻板印象。在受众审美期待被打破后,作品重心呈现出一种随心所欲的摇摆,于是有观众抛出疑问:行业是怎么从行业剧里消失的?

行业剧的基本职能是讲好行业故事,但终极任务是塑造人物。惊心动魄的专业较量是满足观众认知与猎奇诉求的看点,但创作方式需要更多围绕角色的社会属性展开,并由职业延宕出人物情感。《简言的夏冬》剧中,感情线始终与案件调查的进展紧密结合,剧中悬疑设置并不阴诡,角色在职场表现中有着实打实的生活质感。

今年的热播剧中,《开端》融青春爱情、悬疑与穿越于一炉,并借助热门话题传递出难能可贵的现实观照;融合了古装与谍战的《风起陇西》将成熟的现代卧底故事嵌入古代历史时空,拓宽了谍战剧的边界;《庭外》《警察荣誉》等从行业出发,超越行业,给观众的期待视野打开了一片新天。这些作品执着于向真实生活求取灵感和细节,通过对题材交汇处的深度开掘,打捞出更丰富的可能性,由此制造出许多陌生化体验。但这种陌生是一种“熟悉的陌生感”,它让观众在陌生中发现熟悉,在熟悉中品味陌生。(张 硕)

来源: 文艺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