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论文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2022-11-08 07:10 作者:钱江晚报 围观:

学者于赓哲:《长安的荔枝》写的是古人,却让我们经常看到自己,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钱江晚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论文的名人故事有哪些1

文/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小时新闻按:作家马伯庸《长安的荔枝》近日出版。这部新小说从唐杜牧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出发,马伯庸用故事展现了“三日而味变”的荔枝是如何从岭南运到长安的,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故事结尾,安史之乱的雷声隐隐可闻。小说展现了唐代社会政治、风俗、经济、科技等方方面面。

本文为于赓哲教授为小说所作序,小时新闻经授权刊发,标题为编者所加。

承蒙马伯庸先生委托,让我为《长安的荔枝》笔序。马亲王的著作,经常带来现象级的效果,这种效果不仅局限于文学界,更涉及到影视、旅游、地方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马亲王的巧思和他对现实的关怀,以及那种渗透骨髓的幽默感、对史料和细节的孜孜以求,恐怕就是他成功的因素。

除此之外恐怕还有一个原因,马伯庸把他对历史的熟稔与现实关怀结合在一起,使得他的文笔能直击人的内心。写的是古人,却让我们经常看到自己。这部《长安的荔枝》就是如此。

一连串跌宕起伏的故事次第展开,密不透风,令人无法释卷,这是我们熟悉的马亲王风格。

但与以往不同,这也是一个古装版的职场小说,是一个职场社畜拼命上岸的故事。第一页里,一个苦哈哈的房奴李善德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他要在一线城市买房,要贷款,由此改变了他的人生——他要为稻粱谋,而且是每天有数的稻粱。看到这里,相信一些人的脸上已经出现了苦笑。

也正因为要积极为稻粱谋,所以李善德轻易就被中层领导拿捏,领导用阴招将他送上了去岭南的路途,去完成那个显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皇帝递送新鲜荔枝。他甚至要为最坏的结果做打算——命丧黄泉之前与妻子离婚,让妻子孩子规避债务,而杜甫讲给他的一个老兵的励志故事,才让他下定决心向前走。

杜甫像,蒋兆和绘。作为历史人物,杜甫也在小说中“打酱油”。

小说里那些通天阴谋、暗杀,是我们一辈子不会遇到的事情,但整个小说的内核却是那么真实,因为它直接洞察人性,小说围绕着复杂的唐代职官结构和行政运作机制展开,许多名词估计多数读者都闻所未闻,但读起来却直慑人心,不用明白每个词的含义就能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因为,这一个“大盘”背后蕴含的机理是有共性的。

各种利益的博弈、管理层内部的矛盾、职场的情商、不得已的违规,甚至还有不断修改需求的“甲方”。读者会感到,阅读的每一行字,都是在阅读自己。看到“流程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连做噩梦都在工作”谁不苦笑?

但是与此同时,还有一种精神能让人冲破这一切,那就是豁出命去守护我们所珍视的东西,它带来闯劲,也让自己不至于最终活成自己所讨厌的样子。李善德就是凭借这种精神,对得起职责,更对得起家人。文学需要宏大叙事,但也需要这些小人物的细节,让我们体味贯穿古今的共性。我们更容易与古代的“自己”共情。

一如既往,马亲王对各种历史背景和细节的深入了解和呈现,让我这个专业的历史学者甚为敬佩。他说本小说受到我的小文的影响,实在愧不敢当。那篇小文写于多年前,现在看来,史料和逻辑有些瑕疵,但基本观点未变,即贵妃荔枝来自岭南,不计成本的运输是能够达成常理无法达成的效果。受马亲王的影响,我准备把这篇小文修改成正式的论文,以飨读者。

【人物名片】

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唐史研究专家,他曾在《百家讲坛》讲授《狄仁杰真相》《发现上官婉儿》,在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历史普及,广受网友关注。著有《从疾病到人心——中古医疗社会史再探》《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等。

延申阅读:康熙的天花、白居易的白内障、赵匡胤的黄疸?于赓哲谈大历史中的“小”因素 (thehour.cn)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关于论文的名人故事有哪些2

又到毕业季。

抛起学士帽的毕业生,将灿烂、美好的大学时光,贯汇于毕业论文致谢中道不尽的感谢。落笔之间,人生也将重新扬帆起航。

学位论文通常讲究专业性,然而,在允许差异化、个性化的致谢部分,毕业生们可以自由地进行情感表达。近年来不时有论文致谢通过网络的传播被公众知晓,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透过这些文本,我们仿佛也能看见此间的少年们成长过程中的心酸、彷徨和喜悦。

“出身农村的我,沐浴着山风长大。四周的大山阻隔我的视线,高海拔的阳光让我的皮肤变得黝黑,但书本中的知识让我的眼睛变得明亮。”这是南京大学2022届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生陈时鑫在自己的毕业论文致谢中写下的文字。

除了向帮助过自己的师长、父母、朋友致谢,这位从四川凉山农村走出的少年,也在论文致谢中感谢了自己。“求学十六载,弹指一挥间。从祖国大西南的阿普路村小学,到冕宁县第二中学,再到成都市石室中学,南京大学电子学院,我走了一条很长的路。”

一位来自大山深处的少年,凭借自己的乐观和坚持,一路自信走来。去年,他收到了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系全奖直博录取通知书。今年8月入学后,他将在芯片自动化设计领域深造。他期待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自主化添砖加瓦。

在和澎湃新闻记者的交流中,陈时鑫反复说自己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一路走来总有关爱相伴,也因为自己的成长故事有机会被更多人看见。

“教育和知识为我打开了一扇走向世界的窗户。我很欣喜地看到这些年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教育质量的改善,相信未来有更多学子能够走出大山、实现梦想、回馈家乡。”陈时鑫说。

【对话陈时鑫】

论文致谢部分也应当算是一种纪念

澎湃新闻:因为论文致谢很多人知道了你的故事,当初是怎样想到把它社交平台上的?

陈时鑫:我之前其实就有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生活的点滴,也会写一些学习经验的帖子。但因为平时学业比较忙碌,新媒体创作上也出现了一些瓶颈,没有时间经常更新。临近毕业,我的精力可能更多投入到论文的写作中,算是比较用心去完成的。给自己的毕业论文画上句号的时候,我意识到致谢部分也应当算是一种纪念,就随手把它发到了网上。但实话说,根本没想到它引发了这么多的关注,很多人也因此知道了我的故事。

澎湃新闻:在论文的写作规范中,对致谢部分可能没有那么多的限制和要求。你为什么会这么用心、用情地去写这部分文字?

陈时鑫:我觉得是因为自己的成长经历。其实我想把论文致谢部分作为自己本科阶段的结尾,也是对自己成长经历的一个总结。有了回望和总结,我相信自己在未来能够更有奋发的动力,也有助于把心态放平来投入到新的学习阶段中。

澎湃新闻: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你在凉山的成长经历吗?

陈时鑫:高中之前我的生活半径都是在凉山。小学我是在村里的学校念的,初中去了县城的初中。因为当时初中学校不提供住宿,也为了节省在县城租房的费用,我就每天骑车十几公里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有些路段晚上没有灯,不小心还会冲进路边的田地里。就这样每天风雨无阻,遇到下大雨的天气,我一边蹬着单车,还要不时擦去脸上的雨水。冬天骑车,寒风刺骨,因为穿的鞋子很单薄,脚上还受冻长了冻疮,手也裂开出血。

可能我觉得大家看来可能我们这种经历会比较难得,但是这就是当时我们凉山孩子的日常。很多人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和城里的孩子比起来,我们多了一些生活上的磨砺。是我比较幸运,把它记录下来发到了网上,让更多的人有机会知道了我的成长经历。

澎湃新闻:在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给了你怎样的影响?

陈时鑫:我的父母一直都是以身作则的,虽然可能他们的文化水平可能比不上城里一些同学的家长,但他们还是很开明的,一直支持我的选择,并且能够给予我正确的人生引领。他们影响了我努力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通过学习我收获了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澎湃新闻:初中毕业后你第一次走出了凉山,那时候为什么会去选择去考成都的中学?

陈时鑫:说实话当时内心还是有一些纠结和选择的。毕竟那时候自己还是个15岁的孩子,最开始还是觉得留在凉山读高中比较好,离家里也近。

后来学校有老师建议我尝试考成都的中学,因为省会城市的教育实力会强很多。加上当时我的中考成绩是全县第二名,所以后来参加了成都市的外地生招生考试,最终被成都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录取。

澎湃新闻:到了成都的新环境后,有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吗?你是怎样克服的?

陈时鑫:虽然我高中入校后的第一次月考就是年级前十,但到后期成绩也出现了波动。班上有的成都本地同学提前补习过高中的知识,但我是第一次学,所以可能没有他们熟悉。凉山当地的教育条件有限,我的化学、英语科目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特别是英语,原来在凉山,老师可能更注重书面能力培养,而石室中学的老师会大量运用口语教学,最开始的时候,我会经常听不懂老师表达的意思。

实话说,这些差距也曾让我陷入短暂消沉,但好在自己很快把握住了追赶的节奏。我开始抓紧一切时间努力学习,找来各种辅导资料,利用课余间隙向授课老师反复请教沟通。就这样成绩也开始有了起色,从年级前十到稳定年级前三,高考揭榜后,我取得了石室中学北湖校区第二名的成绩,和第一名只有一分之差。

生活上因为我在成都没有什么可以投靠的亲戚,所以高中三年一直住在学校里。一年下来只会在放寒暑假的时候会回凉山。我的同学们可能周末会出去放松,他们分享的生活很精彩,但是假期里我还是留在学校里自习,休闲活动也就是自己打篮球做运动。望着空荡的校园,孤独和枯燥感也曾持续了很长时间。

所幸我的班主任兰老师非常关心我,他知道我不能回家,对我特别留心和照顾。每逢端午节、中秋节他还会专门到学校来找我,给我从家里带一些粽子、月饼。他经常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鼓励我,告诉我不要停下脚步。我很感谢兰老师,来南京读大学后,每年假期我还会抽出时间去成都看望他。

还有我的同学们,他们知道我假期总待在校园里,会主动邀请我出去玩,带我领略都市的生活。

没有亲人在身边,是这些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给了我力量。慢慢的我不再感到孤独,通过学习我收获了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我的想法很简单,既然走了这么远来求学,更应该要好好学习。2018年高考,我考入南京大学,并进入了心仪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学习。

立志为中国科技自主化添砖加瓦

澎湃新闻:你是如何选择自己的大学和专业的,是按照兴趣爱好还是听从师长和父母的意见?

陈时鑫:我觉得城里的孩子们可能会得到很多这方面的指导,但对我而言更多的还是靠自己去了解相关的信息。我的父母原本希望我未来成为一名教师或者医生,因为在他们有限的认知中,可能只有这样的职业是光鲜和体面的。但其实我还是听从了内心的呼唤,做出了院校和专业的选择。

澎湃新闻:大学期间你收获最宝贵财富是什么?

陈时鑫:在没有进入大学之前,我可能觉得大学四年就是为了日后谋求一份不错的工作。但进入南大后,老师们会经常告诉我们:你们所就读的是一所顶尖学府,所学的也是“卡脖子”专业,我们国家还面临很多科研难题亟待解决,这是你们肩负的神圣使命。这时候我便开始意识到,上大学的意义绝非只是为了培养谋生的技能,更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本科四年里,我会时常思考如何提升自己。对我而言,大学除了给我提供了一个与世界连接的平台,也培育了我的家国情怀。

澎湃新闻:本科毕业后为何去选择继续深造?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未来有什么规划?

陈时鑫:临近大四毕业,又面临新的人生关口。从我就读的专业本身来说还是需要继续深造才能拥有核心竞争力,所以权衡下来最终选择了去香港读博。

对于读博期间的打算,我觉得首先还是希望自己能够顺利毕业。当然大的目标是希望为推动国家的科技进步和自主化添砖加瓦。比如大家都很关注的芯片,目前相关技术还是被国外的几大巨头公司垄断的。目前国内也在努力进行技术攻关。所以我觉得这方面未来的机遇和需求都是挺大的,如果博士毕业后自己能够参与,为打造“中国芯”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我觉得还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期待更多的凉山少年看见广阔的世界

澎湃新闻:十六年的求学路,你怎样克服物质上的困难?

陈时鑫:小时候,家里的条件比较困难,我经常去捡菌子、摘茶叶、捉泥鳅,再拿到县城集市上卖钱。积少成多,积攒下来的钱便可以购买学习书籍和文具。后来到了成都,生活水平是比凉山高的,我就每天精打细算,尽量节省开销。上大学之后,高校的奖助学金就比较多了,加上我有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再参加相关的勤工助学项目,还有就是自己课余时间也去做过一些家教。基本上大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开销自己就可以负担了。

澎湃新闻:不管是在凉山的学校、成都的中学,还是后来读大学,你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就你自身而言,你觉得这是靠自己的天赋,还是后天的成长环境和习惯养成?

陈时鑫:我觉得是兼而有之。我也看到了很多人学习很努力,但是他们可能没有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读书能不能有天赋,我想可能跟受到的启蒙和阅读习惯是有较大关系的。

小时候我们村里有一个图书室,那里面有差不多几百本书,这些书籍为我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口。除此之外,我还会找家里的亲戚借书来读。看的书多了,不仅养成了较好的阅读习惯,也让我更加意识到读书的益处。

此外,我觉得自己算是一个比较开朗和外向的人,所以在和陌生人打交道方面我其实没有遇到过太多的困难。每到一个新环境,充分与人交流、多搜集相关信息。就可以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入手,然后就可以适应了。

澎湃新闻:从小山村一路走到境外高校博士深造,是什么让你不断努力前行?

陈时鑫:我觉得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向外的过程。像因为论文致谢走红的博士黄国平,用了二十二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寒门学子靠知识改变命运之路,他说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便不枉活一世。其实我觉得自己想的也差不多,人生是一个不断向外走,遇到更多可能性的过程。毕竟自己还年轻,想多尝试一些可能。

澎湃新闻:凉山是中国脱贫攻坚进程中的重要地标,作为从凉山走出来的学子,你觉得自己的家乡这些年发生了哪些变化?未来你还有什么样的期待?

陈时鑫:其实凉山变化还是很大的,每一次回家我都有新体会,凉山正在一天天变得繁荣和美好。我们当年那种艰苦的学习环境如今已经大大改善,村里的孩子不仅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也有机会去县城学美术、音乐和舞蹈。很多家庭都通过自己勤劳的劳动盖上了小楼房。

在外求学的日子里,每每看到关于凉山的新闻,我都会特别关注。其实自己一路走来也受到过不少好心人的帮助。所以上大学后,我也会和一些西部的孩子进行通信,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希望未来我能够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的凉山孩子看到外面的世界,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

当然,作为凉山的孩子,家乡的建设也需要我们添砖加瓦,相信等我们长大成才后,会用各种形式去建设、反哺家乡,为凉山接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看到我的论文致谢后,很多媒体记者和朋友也都来问候我,我很感谢大家。但热度终会过去,我还是更希望潜心科研。未来的求学阶段还是会遇到许多的挑战,我也要经历脱胎换骨的成长,也许这个过程中自己会遍体鳞伤。比起过往的艰辛与波折,我更希望有一天因为真正的科研成就和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而被看见。

澎湃新闻记者 杨喆

来源: 澎湃新闻

关于论文的名人故事有哪些3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16日讯(记者张维纳)2022年6月16日上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2022届毕业典礼,来自四川凉山的彝族小伙苏正民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

6月16日上午,苏正民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届毕业典礼上发言。

苏正民的老家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沙马拉达乡的一个小山村。15岁时,父亲积劳成疾不幸去世,他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苏正民辍学后,当地政府为他办理了低保,提供助学金,让他得以重返校园。大学期间,苏正民获得了免息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等一系列政策帮扶。

大学4年,苏正民献血32次,并加入中华骨髓库、签署器官遗体捐献协议;发起助学计划,募集助学金40余万元,资助困难学生66名;组建志愿服务队,面向凉山留守儿童提供夏令营等公益项目。

作为法学院民商法专业本科毕业生,苏正民的毕业论文写的是《论志愿服务的政府责任及其立法规范》。在这篇2.5万余字的论文中,他在致谢部分用了6000多字回顾了自己虽“坎坷崎岖”但“充满了光亮和希望”的求学之路,并对65位帮助过他的好心人一一感谢。苏正民毕业后会先到凉山支教一年再回母校深造。

该校巢容华副教授介绍,法学院本科毕业生论文正文字数为1.2万字左右,致谢部分字数不做要求。从教20余年,她读过很多学生的论文致谢,苏正民的论文致谢令她印象深刻。

以下为苏正民论文致谢,有部分删减,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我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沙马拉达乡的一个小山村里,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因为不支持父母的爱情,他们只能私奔到深山里独自生活。母亲怀我的时候,常常只能吃野菜充饥。我从生下来就营养不良,村里的老人常常劝父母放弃我和妹妹,“这么营养不良的小孩是养不活的”。

母亲给我取了一个小名“石头”,她希望我能够像石头一样活下去,希望我能成为一个石头一样坚强的人。靠着山泉、野果我跌跌撞撞地活了下来。

父亲是一个极其嗜好读书学习的人,他和他的八个兄弟姐妹却因家庭贫寒而只能辍学回家放羊、种地,父亲最终也只成了读过三年小学的“文化人”。当得知因为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这个“沉睡”的大山迎来了许多大城市来的支教老师,于是村小又开课了。

父亲义无反顾,当着村里人诧异的眼神,将我们三个子女都送进了学校接受教育。“阿苏,等到学校开课了,你们三个都去学校读书学习,家里的活我和你阿莫(母亲)来做。”家里虽很拮据,父亲依旧选择砸锅卖铁地把我们三个子女都送进了学校。

山里的道路,看着很近,常常却要绕很远的路,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能到达学校是家常便饭。说是学校,其实就是黄土垒起来的几间泥瓦房而已,常常是屋外下大雨,教室里下小雨。

“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是我学会背诵的第一篇课文,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课文。

语言是我们求学路上第一道难以翻越的坎。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是彝语,来到学校,老师们讲的却是我们从未接触过的汉语,我们听不懂老师们在讲什么,支教老师们也听不懂我们这群“黝黑的小鬼”在叽叽喳喳说些什么。语言障碍吓退了好多小伙伴。我在父亲的鼓励下,选择了坚持,在支教老师们日复一日地细心教导下,终于在三年级的时候听懂了汉语。因为错过了学习汉语拼音的黄金时间,以至于后来考试只要考拼音就拿零分,也常常因为打不出字而打开手写键盘。

如今回想,小学时不知吃了多少苦,但让人最刻骨铭心的还是那群年轻的支教老师。小时候我想不明白,这样一群皮肤黝黑、衣衫褴褛、浑身散发着汗臭、鼻涕满脸、连句汉语都不会讲的“小屁孩”,有什么值得他们留恋的。我还想不明白,他们是怎么做到对简单的数学题教了十遍还不会、简单的古诗背了无数遍还是背不会的“傻小孩”依旧充满耐心的。我更想不明白,一个艰苦到连当地老师都无法留下的地方,这群来自大城市的支教老师是如何坚守下来的。

苏正民幼时和母亲的合影。

支教老师们用点点荧光照亮了我那条狭窄崎岖的小路。小学毕业后,我有幸进入了凉山州数一数二的中学继续求学之路。然而,我蹩脚的汉语、浸染着火塘煤烟味的破旧衣裳、矮小的身高,成了被嘲讽对象。年轻而敏感的心啊,我又该如何拯救你呢?身边的同学基本都来自城里,不仅家境优渥,学习成绩也是令人羡慕,第一次测验我就倒数了。

我疑惑自己应不应该坚持下去。初一的寒假,我打包好行囊,向父母提出了退学,准备跟着村里的哥哥姐姐们出去打工。就如同电影中的那样,父亲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母亲掩面痛哭,“我和你阿达(爸爸)没日没夜地辛劳为了什么?我白天打扫大街,晚上还要兼职种地;你阿达白天在砖厂烧砖,晚上还要去种地为了什么?不就是想着你们姐妹三人能够好好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要再吃我们这种没文化的苦吗!”

年少时,父亲的责骂、母亲的哭泣总是让人永远难忘记。我将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生活费全部买了学习资料,一个科目两本,一本教辅书,一本试卷。每天下晚自习之后,我就偷偷打着手电筒,用被子盖住,趴在床上开始学习这些附加的学习资料。偷偷一个人在校园最不起眼的角落里背课文、练习汉语,练到走火入魔到睡觉时的梦话都在练习汉语。

我的学习成绩、汉语水平有了突飞猛进。我原以为,我能够通过努力读书走出大山,但改变命运的时候,父亲离世的噩耗打碎了这个梦想。多年来,父亲为了我们三个子女的教育日夜操劳,最终积劳成疾,患上了多种疾病,从心脏病到肝囊肿、肺水肿。

父亲的医疗费用也让这个本就风雨飘摇的家庭雪上加霜,欠下无数外债。我和姐姐都毫无约定地选择了辍学,只是她选择了去广东,我选择了祖祖辈辈们耕耘的那片黄土地。

那时的我,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直到一个人像一束光一样照进了我灰暗的人生。天津日报的张俊兰记者有一个温暖的名字——“凉山孩子们的张妈妈”。正是她用瘦弱的身躯,在二十多年的岁月里帮助了几万名像我一样的凉山贫寒学子重返校园。

与此同时,党和国家还为我的家庭送来了低保等政策扶持,为我送来了国家助学金等资助。正是在党和国家以及张妈妈一样的好心人士的帮助下,我重新坐回了明亮、干净的教室。

回到校园后,班主任找到我谈心时说了一句影响我一生的话:“阿苏,现在党和国家、社会上那么多好心人士都这么关心你,给了你那么多的帮助,老师希望你有一天也能学会把手心朝下,去帮助其他人。”这句话在我心中留下了一道不可磨灭的印记,时时刻刻影响着我。

我参加了高考,在党和国家少数民族政策的照顾下,我考上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走出了大山,实现了儿时那个靠读书“逃离”大山的梦想。

父亲始终坚持鼓励我读书学习,最终却积劳成疾,没能见到我考上大学走出大山的那一天。但我相信父亲始终是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夜晚昏黄的白炽灯下是母亲一针一线的爱。母亲是个不善言辞,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人。知道我要去外地读大学了,母亲腾出晚上的时间连夜为我缝制了一套彝族服饰,还将我书包的肩带,衣服裤子容易磨损的部位缝了一遍又一遍。“好好学习,活出个人样来,永远不要忘记党和社会好心人士对我们一家人的帮助”,是母亲对我为数不多的要求之一。

母亲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因为不认识字、不会讲汉语,22年来,她始终默默做着环卫工人的工作。以前,年少而又敏感的岁月里,我总是羞于谈及她的工作。可正是这个“毫不起眼”的环卫工人,靠手里的小扫把养活了一家人,靠瘦弱的身躯独自养大了三个子女。多年来,她靠淳朴、善良、坚毅、感恩教会我们成长,她总教导我们“做人做事和扫地是一样的,都要干干净净、认认真真”。

无论身处何处,无论在经历什么,想起母亲,我只有沉甸甸的忧伤。在外求学的岁月里,每当吃到美食的时候,我总会突然地悲伤甚至流泪,我总会联想到远方的母亲是否又为了省钱,一碗苦荞、一个土豆就草草解决了自己的伙食。

故乡的索玛花又绽开了,山坡上再也没有父亲沉重的脚印,火塘边只有思念成疾的母亲。

带着乡亲们的期盼,带着母亲“好好学习,永远不要忘记党和社会好心人士对我们一家人的帮助”的谆谆教诲,我走出大凉山,又开始了我的求学之路。

老人们常说:“娃要多读书,读书的将来一定会有出息。”可是,从小学到中学的路我走了很多年,凌晨的沙马拉达乡,天是不够亮的,山的那边还是山,大学的那边又是什么呢?

“孩子,再坚持一下,考上大学就好了……”就这样,我背起了行囊,在颠簸的火车中挨过了十几个小时,不管未来是什么样子的,也许我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巴士到站了,我回过神,收拾收拾下车,抬头便能看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校门,道路两边是熙熙攘攘脸上洋溢着青春笑容的同学。我有些恍惚,从小埋头读书的我确实没见过这种景象。我听到身后有一阵嬉闹的声音,转身看去,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置身于一片红蓝帐篷组成的海洋中。田径场天空的景色逐渐拉远,而我只是其中的一叶扁舟。

因为自己的身高、肤色和家庭环境,从中学时代开始我渐渐变得无比自卑与沉默,总认为自己与其他人有着很大的差距,总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不会主动跟别人去交流,更不会主动去参加任何活动。

“阿苏,我看武汉降温了,我给你买了套被子,已经到楼下快去取一下吧。”远在北京开会的赵老师,知道我一直只盖着一床薄薄的被子后,偷偷为我买了一床厚棉被。进入中南大后,正是无数像赵老师一样的恩师与挚友,毫无保留地给予了我这个“小男孩”家人般的温暖与帮助,让我的大学生涯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回想起大学的第一学期,我的生活和来时似乎并无区别,我依旧拒绝同学们的热情对待,对老师朋友们的关心下意识疏离。这样的大学真的是我想要的吗?我真的能够改变家里的生活条件吗?

正是在党的领导之下,凉山这片贫瘠的土地,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摆脱了贫困,渐渐过上了好日子。

我有些激动,作为受助者的我希望能够成为施助者,为那座山背后的孩子们做些什么。

“阿苏,‘百生讲坛’要不要参加一下?这个比赛的目的是用青年的声音,讲述青年的故事……”这一年,老师们推荐我参加了湖北省“百生讲坛”演讲比赛,“你刚好可以把你们家乡的故事分享一下,让更多人认识你们大凉山。”

一路走来,父母的期待、支教老师们的耐心、同学们的善意、老师们的鼓励……以上种种如同电影画面般地在我脑海中闪回,我知道是时候做出更多的改变了,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不能将自己的心锁在层层叠叠的峦嶂中。

我开始更加努力地读书,全身心地准备比赛。在团委老师的悉心教导下,一次次地修改演讲的稿子,纠正汉语的发音。我不再拒绝他人的帮助,而是将这一份关怀默默地记在心里。我不再忧心来来往往的问候,而是将他人的善意坦然接受,并悄悄回馈。我将那头名叫自卑的野兽关进内心的牢笼,任由校园间的真善美一次次地冲刷它的爪牙。

终于,我来到了“百生讲坛”的演讲现场。面对这准备许久的一刻,难免有些紧张。我的手微微颤抖,只得缓缓地将手中的稿子对折再对折,收进了口袋。深深吸了口气,一步、一步、一步,走上了灯光璀璨的舞台……周围的环境安静了下来。“大家好,我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苏正民,是一名普通的大凉山彝族青年……”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这一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召开,举世瞩目,无数中南大的同学们都选择成为一名光荣的“小水杉”志愿者。

现在回首,2019年的“百生讲坛”是我大学生涯当中一个重要的节点,“百生讲坛”让我真正树立了信心,真正摆脱了自卑,成了一个自信、乐观的人。也是在这一年,我发起了凉山阿依(儿童)助学计划,号召同学们“一天节约一块钱、一个月少喝两杯奶茶”,用月捐的资金去帮助凉山的困难学生。几年下来,有18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加入了我们,用点滴微光资助了65名凉山贫寒学子。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虽人不在武汉,我也挺想为这座英雄的城市做点什么力所能及的事。

当得知团委和社区在招募志愿者之时,我第一时间报名成了洪山区双建社区的线上志愿者,为249户的武汉居民提供生活需求统计服务,每天都要接打六七十个电话。虽很辛苦,但是听着这些英雄的人民的声声关切与感谢,立刻又充满了力量。

与此同时,因为疫情影响,家乡的血站面临严重缺血,临床急需血液救命。得知这一消息,我与血站医生取得了联系,并承诺“只要需要,随叫随到”。1月至6月期间,我一共8次前往中心血站捐献成分血,并签署了器官遗体捐献协议,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影响了身边40余名师生加入“三献”(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的行列之中。我也一直坚持献血至今,已累计献血32次。

当时疫情尚未结束,家乡发生了“3·30”森林大火,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第一时间加入了防火救援后勤保障志愿工作,连续工作90余小时,直至火势得到控制。也是在这一年里,在学院老师与同学们的帮助与支持下,我们成立了志愿服务队,为家乡凉山的教育和乡村振兴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历史时刻。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到全面脱贫奔小康的历史性巨变,一路走来,我和我的家庭,正是这一巨变中的见证者和受益者。

3月,在学校的推荐与组织的考核下,我有幸被推选为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百所高校、百名选手之一,与湖北另外5位同学一道前往北京参与节目录制,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7月,我成功入选全国大学生新党员培训示范班学员,前往红色圣地湖南韶山参加学习培训。10月22日,敬爱的党组织通过了我的转正申请,在建党百年之际,我终于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年,在大家的支持与帮助之下,我们还成立了凉山州教育基金会阿依助学专项基金,为更多凉山学子提供精神帮扶,助力他们更好地走出大山。

临近毕业,作为一名受益于党和国家少数民族政策而走出大山的学生党员,我选择了报名加入研究生支教团,回到家乡大凉山支教。我知道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也许改变不了什么,但我相信在我们一代代中南大青年的接续奋斗中,一定能够点亮更多凉山阿依们的求学之路。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四年是我收获、成长最多的四年,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会毫不犹疑地选择中南大,再过一遍这样奋斗的青春!就如我们校歌里的歌词一样,无论走多远,我永远把中南大当作自己的母亲,爱护她,为她争光,永远以她为荣,我不会忘记在这里的每一天。

最后特别感谢丁丽红老师。没有丁老师的细心指导,我是难以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作为论文指导老师,丁老师从开题报告到论文初稿,再到定稿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的指导我进行修改完善,丁老师一丝不苟地严谨学术态度,令学生感到无比敬仰。

特别感谢张俊兰记者、傅爱民叔叔、于艳平医生、唐英医生、莫杨志律师、罗梦雅律师、荣敬龙秘书长、谢国雄会长、何佳老师、翟珉老师、王月老师、邓梅老师、沈颖老师等多年来对我和家人给予的关怀与帮助。

特别感谢刘晓彤老师、杨茹老师、褚晶晶老师、王瑄老师、吕瑞老师、胡坤老师、钟开炜老师、符双喜老师以及其他关心、帮助过我的法学院的各位老师。

特别感谢余小朋老师、葛明老师、石凌老师、赵晓老师、张雨舟老师、左思老师、谢吉老师、刘璐老师、于苏老师以及其他关心、帮助过我的学工部的各位老师。

特别感谢梁娜老师、夏东伟老师、李司铎老师、尼加提老师、张艳芸老师、胡瑢老师、赵长越老师、刘诗卉老师、潘芳老师、吴昊老师、董老师以及其他关心、帮助过我的校团委的各位老师。

特别感谢周巍老师、陈博老师、徐江老师、程凌华老师、白高辉老师、杜鹏老师、杜玥老师、徐志持老师、胡兰老师以及其他关心、帮助过我的党委宣传部的各位老师。

特别感谢第24届研支团的梁睿涵、吕卓如、张海琢、庄原通、朱易、刘雨辰、周尚雯、王浩恩、陈一凡、沈佳瑜、林雨源、严宇飞、张心宇、袁婧怡一年来对我的关心与帮助。

何其有幸……这一路虽坎坷崎岖,我却遇到了无数好老师、好同学、好朋友,感谢你们,让我暗淡的人生充满了光亮和希望。奈何文章有限,无法一一表达对你们的感谢,阿苏唯有继续努力学习、带着知识回到大山,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扎根最基层,永远做这片黄土地上最忠诚的儿子,默默耕耘一生以求回报党和国家、社会好心人士以及你们对我和家人多年来无私的关心与帮助。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