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接地气的教育故事有哪些

2022-11-07 16:27 作者:封面新闻 围观:

名师说|“教育的原点是育人,育人的本质是育心,育心的关键在育脑”——罗清红谈教育20句,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封面新闻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接地气的教育故事有哪些1

本文内容节选自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罗清红的著作《智能时代的共享教育》,本书基于信息化手段,以敬畏讲台,深耕课堂,让每一个孩子能自由享受优质教育服务,让每一个孩子发声为核心议题,由四部分共八章组成。以下为精选段落。

1、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扶师。我国教育出现地域差异与城乡差别的根本原因是师资水平的参差不齐,是区域教师整体的教育涵养、学科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差异。在“互联网+”时代,亟须利用“数据导航”精准开展教师研修,整体提升教师素养。

2、真实,是一种力量,直播就是让教育真实发生。直播,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反复磨课,教学方能自信从容,妙语连珠;直播,提供现实场景,教师置身其中,自然融入;直播,让教学充满奇异感,动态生成的现场氛围,可以诱发线上学生的心理共鸣……直播,是思想的实时传播,线上线下一体真实的力量,推动教学浑然天成!

3、接受教育是每个孩子应该拥有的权利,优质教育是每个家庭都渴望享有的资源。喧嚣与嘈杂、攀比心理、抢跑心态让教育治理不堪重负。孩子对教育有期待,家庭对教育有需求,学校对教育有梦想。成都数字学校就是要千方百计针对孩子、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痛点、难点,以共享的方式予以支持和帮助,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像空气一样弥散到每个角落,让每个孩子、每个家庭以及每所学校,渴望进步有“阶梯”,希望成长有“营养”,不因教育而焦虑。

4、教育的核心任务不是培养只会做标准答案的人,而是培养个性鲜明、思维独立、敢于质疑、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教育真正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发端于细小、细微之处,因为“细”才更“真”和“实”,因为“细”才可以积沙成塔、水滴石穿。

5、教育的原点是育人,育人的本质是育心,育心的关键在育脑。教育要野蛮其身体,文明其精神,培养孩子拥有强健的体魄、温暖的心灵、聪明的大脑。教育要培养孩子“尚武”的精神,让孩子有血性,敢于拼搏。每天锻炼一小时,这不是口号,而要落实在每所学校的具体行动中。教育不是培育温室里的花朵,不是把孩子训练成温顺的羔羊。野外生存训练,长途拉练,野炊、春游、秋游,学校里的跳鞍马、掷铁饼、投标枪等项目,在充分做好安全保障的前提下要积极争取开设。

6、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合理的不公平。从来都没有理想的环境,只有直面现实,敢于破冰前行,行走在追逐教育理想的路上,即使伤痕累累,也将是一份收获,说不定教育理想又实现了呢?

7、教育需要内心宁静的教师群体,静静地做好自己领域里的事,即使只有一厘米的空间,在灵魂的感召下,我们一定久久为功,努力把工作做到极致,一丝不苟,不断地“舞蹈”,让做事的态度充满使命感。若如此,我们将不愧于教育,不愧于人生。

8、教育的真正变革一定发生在细小、细微之中,因为“细”才更“真”和“实”。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通过详尽的数据记录,从教育的细微之处,实现对教学本质和规律更精准的洞察。

9、坚守优秀传统可以让教育更接地气、吸收营养,保持肌体强健而不为外界所侵蚀。“启迪有方、治学严谨”体现了教学的一体两面,我们需要坚守;“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是最朴素的因果关系,我们需要坚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直指教育的本原,我们需要坚守。始终将感恩作为自己的做人底色,将学习作为一种生活常态,将实践作为创新的动力源。知行合一,躬行在自我试错、自我反思的教研员成长路上。

10、教育是农耕式的慢节奏,需要静待花开,急不得;信息化如潮涌来,势必催生教育的嬗变。在新的时代,教育人要在坚守中抓住嬗变的机遇,乘势而上,作出更大的教育贡献。

11、教育的本质是育心,育心的关键是育脑,爱让灵魂在场,育心方能展开;行能聚合信息,信息溢出效应就能产生创新意识;“行”让人越来越聪明,让人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这需要科学严谨的训练;“爱”让智慧自然生发,让人看见了看不见的情怀,这需要“爱智慧”的哲学思辨。

12、孩子与父母有一生的情缘,从呱呱坠地开始,孩子就是上苍恩赐的神圣礼物,父母视若珍宝,一生一世珍爱;然而独立的个体,秉性各异,父母面对顽劣的孩子也务必随时“检视”自己的不足,从改变自己开始去改变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如此大爱无痕,博爱无疆,善莫大焉。

13、课堂的单向传输与反馈滞后,让课堂成为学优生与教师的双人舞,学困生成为“舞池”外的看客。移动终端进课堂,可以翦除课堂话语霸权,以知识锚定的方式,采用“复调式”教学,学优生自定义学习进程,学困生在教师与同伴辅助下,学会基本技能,如此各得其所,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14、课堂,是教育生命最真实展现的场所。走进课堂,可以充分地吸收有关教育的一切营养,在课堂观察中生发对教育真实的感悟和感想。守护好课堂,这是教育人的责任,是有教育良知者的职业底线。

15、教育一线最好不要有专职的行政,因为真实的教育不是人多力量大,而是身心的自由、智慧的汇集。粗暴的要求可以囚禁身体,却不可以左右灵魂。当要求引起反感时,飘逸的灵魂会逃逸到广袤无垠的海洋上闲适地徜徉。灵魂不在现场,教育也就不能真实地发生。最好的教育专职应该走进基层,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近学生,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吸取丰富的营养,不断成长。

16、幼儿园即课程,从室内到室外,从地面到屋顶,每一个角落都写满故事,每一株植物都是生命的律动。让儿童从玩到真玩,再到有成长性地玩,最后到系统性地玩。游戏课程,似一串珍珠,颗颗熠熠闪辉。系列游戏课程体现了基础性、核心性与关键性,如区角游戏、角色游戏和扮演游戏。游戏顺应了儿童的直观感触,游戏的现实场景含有丰富的量子信息,当通过感触而形成的经典信息不断富集,产生量子逾渗现象时,创新意识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17、教学需要设计,让课堂成为思考与行动的原野:善于留白、欲说还休、暗藏玄机、引入竞争、前后呼应、自由跳转……教师需要成长,成长的沃土在课堂、在课程、在信念,更在行动!

18、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校长是教学品质的引路人,校长或教研人员坚持常态化地走进课堂,走近教师,走近学生,就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课堂生态,把教学研究持续地引向专业与深入。课堂里有智慧、有策略、有营养、有情感,教育人常常拥抱课堂,才会永远年轻!

19、在纯知识教授方面,人工智能已经显示出比人更大的优势。人工智能的超大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在规范化、程序化领域,远远胜出人类。基于此,教师的教育不应该更多着眼于纯知识的教授,而应该更多着眼于情感的沟通与交流,着眼于陪伴式教育,这正是人类量子化思维自主意识的基础,它有人文温润的情怀,有当下弱人工智能无法企及的高度,这或许才是教师未来的教育之路。

20、我们一直坚定地行走在教育大道上,坚定本身充满了情怀;我们不一定有体面的生活,因为“体面”可以得到不同解读。但是,我们可以坚守有尊严的生活与工作,这与一切的物质和荣誉无关,只与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内心的丰富和高贵有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接地气的教育故事有哪些2

接地气的教育故事有哪些3

  新生活 《太湖之恋》记录了随着太湖水的治理改善,太湖人获得的崭新美好的新生活。供图/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赖惠能

  《太湖之恋》记录下了随着太湖水的治理改善,太湖人获得的崭新美好的新生活。

  前不久,3集生态人文纪录片《太湖之恋》在上海东方卫视晚间黄金档首播,引发广泛关注和好评,一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太湖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将镜头对准见证太湖变迁的普通人

  4K纪录片《太湖之恋》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出品,立足于“生态文明”这一话题,画面精美,故事鲜活,记录了随着太湖水的治理改善,太湖人获得的崭新美好的新生活。同时,纪录片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面向未来永续发展的眼光,梳理和讨论了太湖人和水的关系。该片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学,形象化阐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域,太湖地区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资源在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维系生态平衡和优美环境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太湖水的污染,一度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难题。随着 “两山”理念在太湖流域正式提出,一系列标准最严格、手段最严厉、监控最严密的政策相继出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成为太湖流域污染防治的亮点。纪录片《太湖之恋》以“太湖流域生态治理进程”为样本,展现环太湖流域城市在打好太湖水治理攻坚战中,率先走出的一条产业转型升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纪录片《太湖之恋》将镜头对准了见证太湖变迁的普通人。安吉余村的潘春林当年在矿场开拖拉机,转型后他带头开起了农家乐,如今的“春林山庄”在十多年的生态修复后宾客盈门,年营业额近千万;湖州高新区的蟹农龚炳根拆了太湖里的围网,带着他的螃蟹回到岸上“二次创业”,坚持生态养殖的他现在收成多了两成,还成了当地的“蟹王”;南太湖的渔民姚国庆响应太湖岸线综合整治整体搬迁的号召,放弃了以船为家的生活,住到了岸上的渔民新村,现在的工作是照料景观风帆渔船,他的身后是游人如织的亲水岸线和新地标月亮酒店;在鼋头渚景区的蓝藻打捞队长王建伟皮肤黝黑,已经坚守了15年,他说没有一片蓝藻能逃过他们的眼睛;而中科院湖泊所59岁的研究员秦伯强,以湖为家、潜心研究,提出了很多良方,使太湖治污由粗放转向精准……记录下他们的故事,也就记录下了随着太湖水的治理改善,太湖人获得的崭新美好的新生活。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重大的国家战略,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行棋和突破口。特别是在“十四五”开局,长三角区域新机焕发,随着一系列方案次第发布,三省一市联动更加紧密与频繁。在此背景下,以太湖水的变迁、以太湖之美,描绘新时代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系列纪录片《太湖之恋》的诞生,无疑站在全国视野提供了长三角生态文明发展样本,阐释了“两山”理念的路径,可谓正逢其时,也恰逢其势。

  它找到了“好故事”,并把它讲好了

  首先,纪录片考究有据,具备历史纵深感。我们今天看长三角,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山水相连、河湖相通,事实上,中华文明的发展正是在江河相济、南北互补中所铸造的辉煌历史。如果将时间溯源到5000年前,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我们的先民早在远古时期就实践了长三角文化一体化!从良渚文明来看,目前出土的文物可以考证,良渚文化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展现了长三角这片曾经的良渚文化分布区所拥有的文化一体化的历史。这个一体化,打破了区域的划分,它是历时性的进程,是共时性的展开,它包括经济地理,也包括生态文化等等方面。

  纪录片第一集《江南之心》围绕太湖流域的文明发展史展开,这种历史的纵深和脉络在其中得到了展现和印证,它不仅验证了中华文明具有统一性与多样性共生的特色,也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对长三角生态文明建设具备重要的样本意义。

  其次,选取案例鲜明,能够充分体现生态产品价值的高效转换。说起生态文明建设,说起乡村振兴,一个“热词”不得不提,那就是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即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而我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要义就是打通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要素流通与转换——在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功能的同时,推动乡村资源与城市要素市场对接,探索城乡人才联合培养机制。

  我很欣喜地看到,纪录片始终保持以城乡要素流通为主线,选取了大量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进行切入,记录农作物和农业如何在转化为城市消费品过程中,实现了百姓的致富;记录人才如何在引进和流动中,引领乡村发展。这样更贴近实际,更具真情实感,也更有借鉴意义。

  比如宜兴泥土烧制的陶瓷成为当地支柱产业;湖州的鱼、虾、蟹带动老百姓致富增收;松江的稻米不仅供不应求,当地还打造了不少城里人争相体验的特色民宿;太湖流域擅长养蚕,做成的丝绸和苏绣走向了世界……

  正如近年来浙江大力开展的“两进两回”,即“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推动科技、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流向农村。纪录片里从开矿到回乡办农家乐的村民潘春林、推广松江大米文化的回乡创业者朱燕、为太湖奉献几十年的科学家秦伯强等等,都充分展现了人才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智力支撑。

  不仅如此,纪录片还生动展现了长三角各区域如何从源头上推动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江浙沪共治共管、最早实行河长制的湖州长兴车渚港、率先实行联合河长制的太浦河等等,一系列制度的创新为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注入了新活力。

  最后,全片“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讲出了老百姓爱听的好故事。“上接天线”是指纪录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背景,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下接地气”是指全片从电视角度选材,讲出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好故事”。

  我是一名老新闻工作者,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无论时代怎样变化,无论传播形式怎样变化,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永远是有趣的、好玩的故事。这部纪录片我觉得很用心的一点就是,它找到了“好故事”,并且将它讲好了。

  全片分为《江南之心》《锦绣风物》《碧水入画来》三集,每集45分钟,拍摄记录了近30个太湖流域鲜活的人物故事,采访了十多位相关领域权威专家。还湖上岸、进行池塘化生态养殖的蟹农龚炳根,无锡鼋头渚风景区蓝藻打捞队队长王建伟,当代蚕娘金银凤,把对太湖的爱恋一针一线绣进作品的苏绣大师姚建萍,宋锦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钱小萍,宋锦活态保护第一人吴建华等,都一一走进了纪录片。这一个个生动的、鲜明的、关于“人”的故事,交织成太湖流域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所作的努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图景。

  (作者系《小康》杂志社副社长)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3月下旬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