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土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图片

2022-11-07 16:16 作者:凉州融媒 围观:

武威故事 | 土族人民跳安召,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凉州融媒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土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图片1

《武威故事(第一辑)》由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组织市内20多位作者编写,于2020年7月由读者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涵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天祝县的历史、名人、地名、传说等故事,融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内容生动活泼,情节引人入胜。

土族人民跳安召

安召是广泛流传于土族聚居区的一种古老的民族舞蹈。逢年过节,或遇喜庆之事时,土族同胞便会聚集在庭院或者打麦场上,唱起欢快的《安召索罗罗》,跳起欢乐的安召舞。安召是土族最常见、最喜爱的舞蹈,男女老少,人人会跳。

跳安召舞时,由一两个人领唱领舞,其他人跟着载歌载舞。舞蹈时,频频弯腰,摆双臂,向右旋转,然后双臂上举,呈圆圈状,绕桑炉、花园或者篝火不断舞蹈旋转。安召,曲调高亢嘹亮,舞姿轻松优美,整个歌舞在鲜艳的土族盛装五彩花袖衫的映衬下,令人眼花缭乱。

关于安召,在天祝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

清代的时候,在与天祝毗邻的永登县连城附近的水磨沟里,住着一个叫王鳞的人。王蟒无家无舍,独自一人住在山洞里,靠打柴为生。有一天,上山打柴的王蟒感到饥渴难耐,发现一块巨石上的深凹处有一汪清水,便爬上去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喝过水的王蟒渐渐感到浑身有些不适,慢慢地感到全身都在长大,最后变得头如麦斗,嘴如盆口,手如簸箕,力大无比,面目狰狞。原来他是喝了毒蟒饮剩的天水。

从此,王蟒成为一个杀人吃人、无恶不作的人间妖魔。他平时躲在洞中,发现过往行人便掳进山洞,闹得方圆几里地人心惶惶,人都不敢到这里行走。为了除去这一大害,连城鲁土司衙门贴出告示,悬赏降魔。有许多人千方百计降伏王蟒都没有成功,还有人为此送了性命。

这年,有个姓麻的土族姑娘,决心为民除害。麻姑娘俊秀端庄,智勇双全。她动员了村里的土族姐妹们,准备一起来降妖。这天,她们身穿艳丽的五彩花袖衫,颈项上都戴着一条明晃晃的银项链,怀里藏着快刀利斧,抬着成坛的烈酒和整块的牛羊肉,一起来到水磨沟的王蟒洞前。

她们在山洞前的河滩上载歌载舞,好不热闹。刚从睡梦中醒来的王蟒走出山洞,看到有那么多的漂亮姑娘在歌舞,高兴极了,摇摇摆摆地来到姑娘们中间。这时,领头的麻姑娘迎上去,十分殷勤地对王蟒说:“王大人啊王大人,你身高力大,本领高强,是个大英雄。姐妹们今天是专门来看望你的,给你唱歌跳舞。你看,还有那么多的好酒好肉招待你。”王蟒听了麻姑娘的奉承非常高兴,一边喝酒吃肉,一边欣赏姑娘们的歌舞。姑娘们轮流着不断地向他敬酒。不大一会儿工夫,王蟒就有点晕乎乎,酒性开始发作了。麻姑娘趁机对他说:“王大人,听说你的舞跳得天下最好看,让我们一起跳吧。”姑娘们便围上来给王蟒穿上了准备好的花衣裳,又把一个大铁链当作项链套在他的脖子上。

酒后的王蟒忘乎所以,跟着姑娘们跳起来。姑娘们一边跳,一边还给王蟒敬酒。越喝越醉的王蟒弯腰摆臂,学姑娘们跳舞,转啊转啊,铁链子滑下来,箍住了两臂,他那笨重的身子也被旋转得晕倒了。这时,麻姑娘喊了两声:“安召!安召!”大家便趁势围上来一阵刀斧将王蟒砍死了。

麻姑娘带领姐妹们巧计斩王蟒,使土司十分敬佩,也十分仰慕,向她求婚,愿结为百年之好。后来麻姑娘便做了鲁土司的夫人,人们称她为麻太太。据说现在安召舞的这种动作姿势,就是麻太太她们巧降王蟒时流传下来的。“安召”是土语“阿角”的音译,含有“斩杀”的意思。后来,土族人民便以跳安召舞来欢庆胜利和节日。

来源:凉州文化研究

土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图片2

□王伟章

世界上最长的节日

天刚蒙蒙亮,残星闭上昏昏欲睡的眼睛渐渐隐去了,东方天际抹上了一层鱼肚白,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三川地区的宋家村便热闹起来,村里的老老少少穿戴整齐,聚拢到村口,手执燃香和在小树枝尖上挂着的宝盖钱粮,静静等待本村请神队伍的到来。

远远地听见锣声,看见山坳里闪现出几个亮点,忽明忽暗,在山路上飘动。不大一会儿,一人执一把燃香,一人执一面铜锣,二人各执一面大旗,四人抬着从吴张家二郎神庙请来的神轿出现在人们面前。

神轿到达村口,人群一阵骚动。神轿开始接受人群的叩拜,人们焚化宝盖钱粮,燃放爆竹,在一片香烟弥漫中,被接进事前安排好的会场,安放在帐房神案上。神轿共有三座,神轿的排列位置由身份决定,左大右小,中间尊贵。左侧安放着鄂家庙神洪石宝山威灵摩竭龙王神轿,右侧安放宋家庙神洪石宝山威灵摩竭龙王神轿,二郎神神轿被安放在中间位置。

接神人员略作休整后,约十时许,牌头开始集合会手队伍。此时,会手们穿戴一新。老人们头戴礼帽,身上穿白绸长袍外套下搭黑色长袖衫,胸前悬挂着精致的刺绣扇盒,黑色绑腿紧扎裤脚,脚穿新制布鞋,左手拿着各式各样的物件,或执兵器,或持小三角旗,或执笛、箫等乐器,而右手统一执纸扇,显得神采奕奕。鼓手们头戴草帽,帽顶点缀鲜花、钱粮,身穿白衬衣、黑色马甲,一只手斜罩右边,腰系各色彩带,方便左手扶鼓,右手挥击;锣手的打扮,头带类似清朝士兵的红缨帽,身穿较深色长袍,腰系一条彩色绫条;中年旗手头戴挂饰鲜花、钱粮的礼帽或草帽,身穿长袍,左手执大旗,右手执扇或柳梢;儿童旗手也同样戴礼帽、穿长袍,左手执旗,右手执扇或柳梢,在肃穆的队伍中充满了童趣。

队伍按照从老到少的顺序,两列纵队集合成型。在牌头的带领下,开始紧张地演练舞蹈动作,空气中弥漫着喜庆的味道。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远处又传来一阵锣鼓声,原来是鄂家上百人会手队伍正向宋家会场徐徐而来,远望大旗迎风猎猎,锣鼓声阵阵,犹如一支古代征战的军队。

待鄂家会手进入宋家地界时,宋家整顿队伍前去迎接。两支会手队伍相遇,客队鄂家将引路的神轿暂时放置地面上,两队中的老者焚化香表、酒奠、叩首、相互致意后,起轿,锣鼓声大作。主队宋家会手分列两边,客队从中间边舞边向前穿行,向会场前进,气氛由此点燃。

举会那天,会手们在清晨就要集合在会场上,以年龄大小为序排列。会前,在身着长袍、手执彩旗和扇子的会头的带领下,会手们敲锣打鼓,擎着彩旗,前往村口迎接外村的会手。两村汇合后,便相互道吉祥,敬酒点烟,载歌载舞进入会场。会手舞为开场节目,是由数十至数百人参加的群众性集体舞。在声声鞭炮轰鸣中,鼓乐喧天,会手们开始表演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

纳顿活动以舞蹈和戏剧表演为主。《庄稼其》表现了老农教子种庄稼、学习生产技术的过程,宣扬了以农为本的精神。演员头戴面具,不唱不说,只用娴熟传神的动作表达舞蹈内容,其情节完整,人物性格鲜明,幽默诙谐,又具有教育意义,集中反映了土族人民对农业的重视。《五官舞》展现土司接受中央王朝封授的情景,一些村落还演出三国戏《三将》《五将》《关王》等。

最精彩的要数最后表演的舞蹈节目《杀虎将》。跳舞的是土族人民英雄祖先的化身,他身着长袍,手挥宝剑,勇敢地和老虎搏斗,最终杀死了老虎。该舞蹈动作原始,风格粗犷,反映了这个民族勇于与大自然抗争的精神和对生活的乐观信念,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神话色彩。

三川纳顿从农历七月十二下川宋家村开始,到农历九月十五结束,由下川到中川,再到上川,一个村接着一个村传递,人们请出本方神像,载歌载舞,祭祀神灵,欢庆丰收。历时近两个月,场面隆重,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纳顿是土语音译,和蒙古族的那达慕含义一样,意为玩耍、娱乐。

而在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隆务河畔,热烈的热贡六月会早在一个月前的农历六月十六在四合吉村拉开序幕。六月十七,凡参加六月会的全村男性,身着节日盛装,集中上山举行献祭插箭、煨桑祭神活动。举办活动的村庄有50多个,延续至六月二十五左右结束。

热贡六月会祭祀活动以请神、祭神、迎神、舞神、送神等内容构成。歌舞表演活动主要分为三大类:即拉什则(神舞)、勒什则(龙舞)和莫合则(军舞)。拉什则类似像巴西的桑巴舞,由健壮的青年男子执鼓表演,动作铿锵有力,勇武之中又不乏洒脱。勒什则的舞姿轻盈奔放,向龙神唱赞歌、念颂词、跳舞、上香焚纸,保佑村民人寿年丰。莫合则是一种古代藏族军队舞蹈,它是同仁地区三大舞蹈之一,舞者左手执弓,右手持剑,头戴圆形红顶丝坠帽,身佩红绿彩带,头戴虎豹面具,高喊“喔哈——喔哈——喔哈”的口号,舞出“两军交战”的场面,表演形式威武剽悍。此外,各村队伍还要互访,而且在法师的带领下行进。当他们来到邻村时,东家组织全村的人出村举行隆重的迎送仪式,茶饭招待。而后,双方舞队在各自法师的带领下表演,共同娱神。同时,向众人展示其各自舞蹈的独特风采。

最令人惊诧的表演无疑是血祭,上口扦、上背扦、开红山,钢针穿破腮帮,扎进脊背,砍破额头,看似心惊肉跳却无关血腥,关乎的是信仰。法师(当地称为“拉哇”)以“似疯似傻”的表情和动作,传达着神的意愿,指挥着众人的行动。整个表演中,舞的人如痴如狂,看的人汗透衣襟。上口扦是法师为自愿的年轻人在左右腮帮扎入钢针,也称为锁口,据说此举可防止病从口入。上背扦是将10至20根钢针扎在脊背上,舞者赤裸上身,右手持鼓,左手击鼓,边敲边舞。开山是法师用刀划破自己的头顶,把鲜血撒向四面八方。

热贡六月会是原始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很强的原生态性,其中大量的神秘文化现象,如风傩祭、生殖崇拜等成为学者们研究原始文化的珍贵素材。历史学家认为,其中的巫术和禁忌保留着人类早期的历史风貌。

土乡婚礼进行曲

相对于土族盛大的集体节日,互助彩虹之乡的土族婚礼属于个体节日。

姑娘出嫁时,亲戚朋友聚在院子里围成一个圆圈,一边唱道拉一边向前移动,高亢雄浑的道拉表达着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你听:“东八天,西八天,南八天,北八天,当中缺了一层黄金天。女娲娘娘拔了金蛤蟆的舌头,补了一层黄金天,三十三天才周全。上有一方阿舅贵客迎喜者道拉,下有一方女方阿姑迎喜者道拉。”从天到地,从神到人,他们祝福大家万事吉祥,洪福无边。

在男方的婚礼仪式上,有人两两对唱:“天开黄道,地开万通,花好月圆的晚上,感谢三代尊亲。祖德宗功生贵子,三生良缘配淑女,儿女喜事满堂红,六亲乡党来贺喜。昔日天上降麒麟,今朝堂前迎织女。”“父母亲好比个头顶上的青天,儿女们好比个一座金山,头上无天失光明,纵有个金山也枉然。”颂扬了娘家亲戚,赞誉了新人阿姑之后,还要感谢媒人的一番美意,感谢乡邻的热心帮助。

婚礼仪式上,土族新娘会展示出她的绣品让大家观赏。土族姑娘们从小在其母亲的严格指点下学做针线活。在布谷鸟歌唱的六月天,她们坐在自家的树荫下或田间地头上,在寒冷的冬天,她们盘坐在自家或邻居家的热炕上,用五彩丝线,绣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绵绵情思。她们把诸如五瓣梅花、转魁子、太极图、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等图案精心绣在首饰和服装上,堪称是极好的民间艺术品。情扉初开的少女们还会在荷包上绣上可爱的戏水鸳鸯,以此作为信物,送给心上人。美观大方、朴素生动的土族刺绣,浓缩了庄稼人淳朴厚实的情感。

土族人民的待客之道总是真诚又厚道。酒是他们最好的待客之物,土族主人双手端着酒杯,唱着赞美客人、歌颂生活的道拉,那份真情,让人无法推托,也无法拒绝,客人会不由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生怕辜负了他们的真情。

婚宴上饮用的是互助企业产的青稞酒,过去多为农户自产的酩馏酒。互助人善酿善饮。至今民间还流传着“互助的麻雀也要喝二两酒”这样的玩笑话。酩馏酒其味甘甜,度数极低,和醪糟、米酒极为相近,但若喝过量,三五天醉意朦胧是很平常不过的事情。在酩馏酒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蒸馏酒技术,据说是在300年前山西商人从杏花村带到土乡的。以当地优质的黑青稞为原料,配以黑燕麦、豌豆等,酿造出了别具风味的威远烧酒,得到了青海人的好评,从此,一直畅销不衰。

有歌自然有舞。正如《礼记·乐象》所言:“诗,其言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互助土族民众喜欢在喜庆时刻跳安召舞。有一首《春节祝福》这样唱道:“新年新月新时光,男女老少喜洋洋,庆贺五谷大丰收,六畜兴旺人安康,转个安召索罗罗,盼望明年更吉祥”,这就把庄稼人淳朴美好的愿望表达得完美贴切。

每逢春节或男女成婚之时,男女老少就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聚集在一起,男人在前女人在后,围成大圆圈,跳起安召舞,直到把节日喜庆的气氛推向高潮。跳安召时,舞者向前弯腰,两手前后左右摆动,起伏转身后退,半蹲旋转,秀丽温柔的女性动作与粗犷豪放的男性动作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在领唱者的带动下,边唱边舞,曲调高昂嘹亮,舞姿优美明快。特别是女性舞者的五彩花袖,舞起来时,就像无数条彩虹在空中飘动,绚丽动人。你听:“春季里来刮春风,百鸟齐鸣草芽萌。夏季里来百花香,蝴蝶蜜蜂采花忙。秋季里来秋风凉,吹动庄稼似波浪。冬季里来雪花扬,青稞麦子堆满仓。”那清脆动人的歌声,那优美的舞蹈,常常会把人的思绪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说起土族歌舞,还得说说被称为是土族 “梁祝”的爱情长诗《拉仁布与吉门索》。这首长达300多行的叙事诗,情节曲折生动,内容感人至深。

它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善良美丽的姑娘吉门索爱上了他哥哥的长工拉仁布,他俩相亲相爱,形影不离。然而吉门索的哥哥和嫂子却嫌贫爱富,对他们的爱情百般破坏,恼怒的哥哥在阻挠多次无效后,竟害死了拉仁布。按土族风俗,乡亲们要火葬拉仁布,但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尸体竟然不化。吉门索明白拉仁布是冤死的,于是她决定跳进大火陪同拉仁布。跳之前她唱道:“你不着来我知道,盼我一起和你烧,五尺身子舍给你,一块烧到天荒地老。”唱完后,她便纵身跳进了大火,顷刻,烈烈大火将二人化成灰烬。狠心的哥哥更加气羞成恼,把他们的骨灰分开埋在一条河的两岸上,不想让他们在一起。可没过多久,河岸上长出了两棵合欢树,茂盛的枝叶弯曲相连。哥哥看到后越发地气恼,又把两棵树都砍倒了当柴烧。火焰中飞出一对鸳鸯,扑过去啄瞎了哥哥的双眼,然后高声唱着自由的歌,飞过田野,飞向高山,飞向他们常常约会的地方。

当然,土族人民的喜庆日子里离不开轮子秋。轮子秋是他们非常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项目。起先就是将大马车车轮上下竖立起来,下压重物,上挂悬梯,梯子两端系上绳环即成了轮子秋。经过不断改进,轮子秋采用了专门的材料来制作,使得更加美观结实。在悦耳的乐曲声中,身着七彩袖的阿姑们站在轮子秋上,如燕飞掠,轻盈的身姿,加上甜美的歌声让人在土乡流连忘返。每年秋季打碾过后,土族人民都会在打碾场上进行轮子秋表演比赛,届时青年人踊跃参赛,一派热闹景象。

对于轮子秋的由来,也有一段传说:在很久以前,土族祖先为了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上天入海,套野牛擒青龙,都没有成功。他又来到平川里,驯服了黄牛,并用黄牛开荒种地,获得了粮食。当他用黄牛运送麦捆到打碾场时,不料车子翻了,朝天的车轮一直在转着,正当一筹莫展之时,他看见两个孩子唱着丰收的歌谣,在飞舞的车轮上旋转。

此后,每年这时,土族人民碾过麦场之后,就要将板车的车轮子卸下来,改制成轮子秋,供全村人来玩耍。除了比赛,老人和孩子尤其要坐上轮子秋转一转,据说这样就可以转去疾病和灾难,以保来年身体健康、大吉大利。

技术高超的人们在轮子秋上面可以做许多高难度的动作,观众看了紧张刺激,而表演者却神态自若,轻松如履平地。

活跃的祭神文化

除了纳顿和六月会,每年的二月二、腊月初八等时间,互助土乡各地都举行梆梆会。和众多的宗教祭祀舞蹈一样,其目的是为了娱神,祈求平安、吉祥。关于其来历,有多种传说,其中一个传说是这样的:有一个放羊娃在捻线山上放羊,常听见:“山开了没有?”的声音反复不断,而四下寻找却不见人影。回到村里后他向别人说及这事,一位老人听了后对他说:“你再上山时带上白馒头,若再有人问,就回答他:‘山开了’,并把馒头掰开。”第二天,他照此行事,顿时山崖裂开,里面闪现出一尊董家娘娘的金身塑像。村里人认为这是神灵现身,是神来护佑他们的,便把塑像请回村里并作为地方神供奉起来,每年农历腊月初八跳神时进行祭祀。

跳神场所一般设在庙内或庙的附近,场地中间竖立一根三丈三的神幡,象征三十三层天,神幡下埋一尺八深,意为十八层地狱,神幡上插有一个象征日月的馒头,定幡的绳子拴有装上五色粮食、红枣、花生等食品的小包,俗称果蛋子。据说人们抢了果蛋子就会心想事成、吉祥如意。

法师出场时,敲起单面羊皮鼓,发出梆梆声,随之跳起相应的舞蹈,或单人或双人,没有情节,夹杂着武术杂耍动作,技艺高超的法师还能够做各种高难动作,如能从几层桌子上空翻落地,有的还能徒手在油锅里捞东西,表演得越疯狂越惊险,便越受群众欢迎。法师与传说中的“兴奋而狂舞的人”很相似,因此,疯狂是跳梆梆的特色。奇异神秘的跳梆梆,让你窥见人类祖先的祭祀场景和精神世界。

神圣祭祀,夏接冬续。还是在隆务河谷,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年都乎村的土族村落,都要上演被专家称为於菟的跳虎舞。跳於菟是冬季最重要的祭神驱邪纳祥活动。

活动中有七个成年男子被人们打扮成虎的样子,即在他们裸露的身上用黑墨画上虎的斑纹,脸也画成虎面的样子,头发也被竖扎起来,个个显得虎气十足。活动开始时他们手中都拿着一根贴着汉字经文的不规则木棍,从村外向村里进发。村口有一装扮一新的巫师敲着羊皮鼓,锣鼓手们也敲着鼓,他们还一起念经诵文。七虎到了村口,有两虎留下,其余五虎入村。

进了村以后,五虎就纷纷翻墙入宅,抢夺人家的东西,直到把全村每户人家都抢一遍才罢手。奇怪的是,村民们不仅不怕众虎抢掠,反而被抢的东西越多,他们越高兴,认为这是很吉祥的事情。众虎把抢来的东西挑在木棍上,然后列队从村巷中走到村口。这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村民们就会鸣枪放炮,众虎闻后便惊慌地向村外逃去。众虎逃到村外的河边,纷纷跳到河里,冒着严寒,在冰冷的河水里洗去身上的图纹。据说,这样一切不如意的邪气都被河水带走了,全村一年就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时巫师也会赶到,再一次诵念经文祈祷。

整个活动大约三个小时左右,不管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都面容严肃,显得神秘、庄重。

土族的历史文化

土族自称蒙古尔或察汗蒙古尔(白鞑靼)。有一种说法,土族是从吐谷浑演变而来的。吐谷浑是迁徙到青海的鲜卑族。魏晋时代是中国民族关系剧烈变化的时期,鲜卑族从蒙古草原开始大规模迁徙到中国北方。

乙弗部在其首领的率领下,穿越祁连山,占据了青海湖地区,与青海湖的原居民卑禾羌和睦相处。乙弗部就将牙帐设在了布哈河的中游,建立了一个蕞尔小国,史称青海王国。

《北史》载:“吐谷浑北有乙弗勿敌国。国有屈海(青海湖),周迥千余里,众有万落,风俗与吐谷浑同。然不识五谷,唯食鱼及苏子。苏子状若中国枸杞子,或赤或黑。”

其后,西迁而来的慕容部吐谷浑北渡黄河,渐次占领了环湖地区,乙弗勿敌国解体,吐谷浑兼并氐羌,地方数千里,号为强国。

吐谷浑国势力范围,东西长约1500公里,南北宽约500公里。公元540年,吐谷浑夸吕即位称汗,定都青海湖南岸的伏俟城。吐谷浑政权仿效中原王朝推行封建政治制度,使青海中、西部众多羌人部落统一于其政权之下,改变了羌人部落互不统属的状况,并相互结合,形成了一个民族融合体,从氏族社会大跨步迈入封建社会,客观上促进了青海湖环湖地区社会历史的发展,推动了原始游牧业经济向商品畜牧业经济的转变。

吐谷浑人进入青海高原,不仅带来了蒙古草原的畜种和生产方式,而且合理利用当地的地理环境发展畜牧业生产,尤其是创造性地利用青海湖环湖草场和湖中岛屿的自然地理环境,引进波斯种马,改造鲜卑马,培育出龙种马,尤其是名马青海骢。

考古学家在青海德令哈巴音河南岸的郭里木古墓中意外地发现了一组吐谷浑人棺板画。画面展示了一位吐谷浑可汗与中亚、西亚的客人把酒言欢的场面。就在吐谷浑抵达青海湖流域70年后,又一支拓跋部鲜卑西迁到青海东部,先后建都乐都、西宁,史称南凉。南凉联合戎人、羌人和汉人,在河湟地区原有的牧业基础上发展河谷农业。

只可惜在与西秦的斗争中失利,南凉三兄弟中长兄秃发乌孤酒后骑马摔成重伤,不久去世;次兄秃发利鹿孤(即康王)设博士祭酒,开科取士,但其在位3年就去世了;三弟秃发傉檀穷兵黩武,他迁都乐都后,都城(今乐都大古城)被西秦乞伏炽盘所破,连他的太子武台也做了俘虏。南凉王朝先后只存在了19个年头就覆灭了。英雄都已归黄土,气凌山岳常峥嵘。偏居一隅的吐谷浑立国长达350年,甚至在魏晋南北朝及隋末战乱中难得地保持了祥和和安宁,直到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被崛起的吐蕃所灭。

吐谷浑传子吐延,吐延传子叶延,叶延在沙州(穆格滩)建立慕贺川总部,设置司马、长史等官。以祖父吐谷浑为其族名,从此,吐谷浑由人名转为姓氏和族名。吐谷浑本人活到了72岁,在当时是难得的高寿,并且还留下了60个儿子。吐谷浑逝世后,其长子慕容吐延继为酋长。慕容吐延勇力过人,但生性暴躁,后因争抢草场,被昂城羌族首领姜聪用剑刺伤,“剑犹在体”,便召其大将纥拔泥,吩咐他辅佐年仅10岁嫡长子慕容叶延,说完拔剑而死。公元329年,慕容叶延在沙洲(今青海贵南穆格滩)建总部,设司马、长史等官职,正式建立政权,以吐谷浑为姓氏、族名、国名。因吐谷浑居于青海省黄河以南,故南朝称之为河南国,又因吐谷浑的第七世酋长叫阿柴,故当地其他民族称其为阿柴虏或野虏,后吐蕃族称之为阿柴王国。

吐谷浑王朝在中国的历史上存世352年,传位十九君。而他们同姓旁支的燕国慕容王族,曾如飓风一般刮过,如同流星一般闪耀,但却比他们更早退出历史舞台。应该说,慕容氏的西迁,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吐谷浑被后来崛起的吐蕃人所灭。吐谷浑人随之分流,一部分归隋唐后起的契丹、蒙古族;一部分融入汉族和其他民族;还有一部分纳入吐蕃留在青海。

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中出土的鎏金王冠和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的外甥阿柴王(阿夏王)之印揭开了吐谷浑沉埋已久的秘密。吐谷浑作为吐蕃的附属国,一直延续到9世纪中叶。

唐卡,对生活的最好演绎

民族的迁徙带动各民族文化相互包容、交融,而长期碰撞、交融使文化类型多种多样,且互相浸润、涵化,形成了 “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场域。隆务河畔的吾屯人原是土族移民,也有蒙古族的成分,但他们自认为是藏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妇女们仍然穿土族服装。现在他们中的许多老人在身份证等登记表格上填的仍然是土族,但后来出生的许多吾屯村民在确定族别时选择了藏族。他们长期处于藏族和藏族文化的环境中,几乎全盘接受了藏传佛教和藏族文化,已经很难寻找到土族的印记。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上下吾屯村,这里的人们以虔信藏传佛教和绘制藏传佛教唐卡闻名于世。

唐卡是一种以宗教内容为主的卷轴画,它既是赏心悦目的艺术品,又是佛教、苯教信徒修行的重要辅助工具。对于信徒来讲,修缮和供养唐卡是一种积功德的行为,修行者把唐卡画中的圣像作为修行中观想和膜拜的对象而悬挂于家庭佛堂和寺院、庙宇的墙壁或柱梁上。其魅力完全不受尺寸大小的限制,也不受表现形式的影响,它是匠人的劳动成果,也是艺术家的心灵表达,更是宗教信徒们的修行依托和日记。

热贡唐卡内容饱满、视野广阔,设色艳丽奔放,大量使用纯金,富于装饰性的特点。早在明清时期,名师众多,精品迭出,影响深远,甚至在当时北京的雍和宫、承德避暑山庄都收藏有热贡唐卡珍品。到了晚清及民国时期,热贡唐卡艺人更遍及藏区,作品流传至印度、尼泊尔等地,热贡唐卡成为广大藏区数量最多、流传最广、最受藏族群众喜爱的品种。唐卡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经济价值于一身。一直流传一种说法:热贡唐卡是挂在墙上的“历史”和“艺术”。

提到唐卡的起源,有专家认为其形成与游牧部族的生活经历有关。藏族群众赶着牲畜逐水草而居,流动性强,随时能裹成一卷的唐卡便成为牧民们随身携带的庙宇。毕竟唐卡比塑像更轻,也不同于固定的壁画,无论走到哪里,用的时候往山岩上或帐篷里一挂,就能成为一种象征,让人祈祷、礼拜、观想,或保佑去世的亲人。对于他们来说,一幅唐卡就是一座挂在墙上的寺庙,能让他们获得心灵深处的慰藉。

唐卡与佛教还有着很大的渊源,而唐卡绘画的历史可追溯至释迦牟尼,那是一个拈花微笑都会立地成佛的时代。在松赞干布诞生之前的几百年,也曾有印度高僧带着佛经进入西藏,试图通过佛经弘扬佛法,传道布经,但是这些由梵文写就的佛经过于抽象,因而并没有得以普及。到了公元七世纪,唐朝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入藏,带来了大量的佛教塑像和佛画,也是从这个时候起,藏区的民众才得以第一次直接看到了佛的形象,并倍感亲切崇敬,从而心生皈依之念。据说,藏区的第一幅佛教题材的唐卡,就是松赞干布用鼻血绘制的白度母。在现存的所有古唐卡中,最小的唐卡仅有巴掌般大小,画在纸上、布上或羊皮上;而大的唐卡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每年择吉日向广大信众示现。当其缓缓展开后,它竟能遮住整整一面山坡,蔚为壮观。

绘制这些诸佛神明的唐卡画师们,在这方寸之间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和时间。对于他们来说,一幅唐卡就是一次修行。他们的虔诚与专注,使得热贡唐卡这门古老的艺术愈发受到世人的喜爱——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不远万里来到吾屯村,用眼睛和心灵,完成一次唐卡上的千年朝拜。

土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图片3

土族於菟流传于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村,是当地特有的一种民俗文化形态,于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五至二十日举行,包含念平安经、人神共娱、祛疫逐邪等仪式。於菟又是舞者的称谓。仪式开始时,名为於菟的舞者在赤裸的上身绘上虎豹图案沿村进行表演,挨家挨户跳舞。土族於菟舞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

关于"於菟"习俗的历史渊源,有楚风说、羌俗说、本教仪式说等多种观点,民间也有多种说法。

"於菟"是一古词,早在《左传·宣公四年》中记载:楚人为乳谷,谓虎於菟。《辞源》中解释:今湖北省云梦县址古称於菟。与这一称谓有关的故事中讲述,楚国著名的政治家令尹子文是个私生子,被丢弃在云梦泽这一地方,被一只母虎抚育长大,因而,这地方被称为於菟。土族至今仍保留"於菟"这一对老虎的别称以及驱"於菟"的习俗,是土族傩舞与巴楚文化间有关联的一个现实佐证。关于虎的崇拜,还有许多民族文化间的关联,如彝族崇黑虎,而彝族的先民与氐羌有着密切的联系。土族的先民中也与氐羌有融合之处,土族所处地也属于古羌人地区。

·

都乎村流传的"於菟"舞应为春秋时期的楚文化遗存。此说除从名称断定外,还可以从楚国盛行巫风来考证。《汉书·地理志下》载:楚俗"信巫鬼,重淫祀",由此可见楚国巫风之盛,较同期其他各国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先祖用来祭山神祛妖求吉的"於菟"舞,从现代形式和内容都含有楚国楚风的绪余。梁代江陵人宗懔编撰的《荆楚岁时记》中载,楚人逢年节有"门画与虎"避邪之习俗,此说虽不能完全说明楚人有无崇虎之情,但可以说明有以虎作为镇妖兽是一可信的证据。

·

"於菟"虽是属于楚风古舞,是楚人信巫崇虎的遗迹,那么怎么会流传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一山村呢?有以下几个阶段的历史变迁可做依据。其一,从历史上看,同仁地区在古代为边关要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据史书载,自秦汉以来,多有军队戍边屯田。其二,明初又有江南移民移居此地,这在五十年代末在年都乎村发掘大明时期的文物王廷义石碑就可作证。(考古专家认定王廷义为大明时戍边屯田的有一定官职的人物)其三,据传说,禹王治水曾率部到河州(今甘肃临夏)循化、同仁等地区巡察水情。综合上述情况, "於菟"舞是随历史的变迁从江南楚地或楚人后裔巴人住地流传而来,在村民祭山神习俗中,由巫觋传承沿袭保留至今。是楚风舞蹈的活化石,也是楚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

於菟(wutu )系古汉语,意为老虎。在青海省同仁县热贡地区,当地人认为,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日为"黑日",这时妖魔鬼怪纷纷出来作乱,所以要举行跳於菟的祭祀活动,跳於菟也就是模仿老虎的动作,依此来驱逐妖魔,保佑太平。

在举行跳於菟的前夜,当地群众还要进行"邦祭"的活动。首先是请神,在天亮时分,把二郎神的轿子从二郎神的庙里请到要举行邦祭的人家里,在拉瓦(即法师)的带领下进行祭祀,在祭祀的过程中,由拉瓦挑选表演於菟的人员。祭祀结束后,青年男女就可以自由地唱起拉伊,谈情说爱,而长辈们则需要回避。

·

第二天下午,选定的八名男子来到二郎神庙,脱去上衣,挽起裤腿,用墨汁或者锅灰在全身包括脸上绘上虎豹的斑纹,并用法师施过咒的白纸条把头发扎成发怒状,恰似猛虎狂怒的情形。然后在头戴佛冠、手执单面羊皮鼓的拉瓦的主持下,祭拜二郎神,以求得到真神法力。接着,八名於菟握持用经文裹定的木棍,到庙前的广场,围绕桑台,伴着锣鼓声有节奏地跳起古朴的"於菟"舞。在表演快要结束的时候,有人在村口鸣枪,当於菟们听到枪响后,便气势汹汹地冲出神庙,直扑村中。其时法师引路,村民尾随。八只於菟中,两只为大虎,六只为小虎。两只大虎伴着法师的锣鼓,只在街中巡望震慑,其职责是防止妖魔从各家各户中悄然逃循。此前各家各户供桌上已经准备好了馍馍、果品及酒肉等,等着那些於菟前来享用。

·

在进入人家以后,於菟们可以肆无忌惮地搜寻食物,并将这些食物衔于嘴中,摇头摆尾,做老虎吞食状。於菟们从人家翻越出来后,汇聚在村里的巷道口,村民们将准备好的中间有孔的馍馍穿在於菟们手持的棍子上,於菟们聚齐后,边舞边走出村庄。这时候,人们鸣枪,巫师再次颂经,驱赶於菟。扮演於菟者在逃窜到河边以后,砸开河面上的冰,然后用水洗去身上的虎豹花纹。在回来的路上,人们燃起一堆火,让他们从火上跨过去,表示这时候妖魔邪恶已经除去。

·

"於菟"的舞蹈语汇与节奏相对单一,"垫步吸腿跳"是整个舞蹈的主干动作,因舞者双手持约两米长的树棍,所以上身及手势动作较为简单。腿部动作的跳跃幅度与动势,也随其舞蹈情绪的发展、变化相适应。从"於菟"的舞蹈形态来看,它是一种原始拟兽舞在当代土族民俗活动中的形态表现。拟兽舞与原始人的狩猎生活紧密相连,是原始舞蹈中最常见、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值得指出的是,年都乎土族的"於菟"舞则完全失去了狩猎生活的那种功能,成为当地民间祭祀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它的全部意义是"驱魔逐邪,祈求平安",它是原始人万物有灵的宗教文化观念在民间艺术中的遗存。

·

中国巫文化的起源与史前社会的图腾制有关,在中国的古文献中有很多关于傩文化的记载。在当今同仁热贡地区,保存着的"於菟舞",是古老傩文化的载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