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有故事也有烈酒歌词的歌曲

2022-11-07 16:21 作者:澎湃新闻 围观:

话剧《英雄儿女》|电影插曲《英雄赞歌》的诞生与当代演绎,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澎湃新闻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故事也有烈酒歌词的歌曲1

澎湃新闻记者 王诤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196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英雄儿女》全国公映。之于不少人而言,这部电影的记忆恐怕是伴随着一家老少结伴搬着马扎,在工厂大院、在打谷场田间地头的观影经历相连:人们除了被黑白影像中的志愿军英雄王成(刘世龙饰)对着步话机怒吼“向我开炮!”而震撼心灵。更是被电影中梳着马尾辫的妹妹王芳(刘尚娴饰,张映哲演唱),在苍松翠柏、旌旗招展间演唱的《英雄赞歌》而湿润了眼眶……

时光荏苒,岁月不居,英雄的故事被代代传唱。

据悉,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创作的大型话剧《英雄儿女》,将于10月6日至16日,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这座英雄城市正式上演。这也将是由上海作家巴金原著小说《团圆》改编,多次被搬上银幕的《英雄儿女》首次登上话剧舞台。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那激昂熟悉的旋律,必将再度唱响在万千观众的耳畔。

海报设计 郁斐

一曲诞生!词曲、原唱刘炽、公木、张映哲携手谱就传奇

回首往昔,1961年,作家巴金以自己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所见所感为基础,创作了中篇小说《团圆》,讲述了一对因革命斗争而失散的父女在朝鲜战场上重逢的故事。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夏衍对该作赞许有加,指示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其改编为电影。导演武兆堤接下这一光荣的摄制任务,遂与编剧毛烽一起充实情节。1964年,影片登上银幕,是为世人耳熟能详的《英雄儿女》。

该片的故事梗概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战士王成在保卫无名高地时牺牲,全军发起纪念并宣传王成精神的活动,过程中师政委王文清认出王成的妹妹王芳竟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儿。英雄父亲、王芳的养父王复标来前线慰问时,认出了王文清,两人回忆以往共同斗争的历史,也让亲生父女相认……

电影上映后引起轰动,王成在牺牲前喊出的“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也成为体现英雄舍生忘死精神的名句,为代代人所津津乐道。《英雄儿女》同其时的《上甘岭》《长空雄鹰》《奇袭白虎团》等一道,堪称抗美援朝题材乃至现代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的经典之作。

回到片中主题曲《英雄儿女》的诞生始末,就不得不提作曲家刘炽和填词人公木。西安人刘炽15岁时,便毅然北上参加了工农红军,被组织分配到延安红军人民剧社当小演员。1937年,美国记者斯诺访问延安时,观看了他的演出,称赞其是“已有主角倾向的少年天才”。1939年,刘炽改入鲁艺音乐系,师从冼星海学习作曲和指挥,毕业后留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曾在辽宁歌剧院、中国煤矿文工团等单位工作。

公木原名张永年,河北人。自幼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在北师大就读期间,便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受《黄河大合唱》感召,他一气呵成创作出《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等七首歌词,其中的“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像太阳。”新中国成立后经军委政治部批准,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在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期间,公木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慰问。

刘炽

公木

1962年,《英雄儿女》拍摄期间,电影插曲的任务原本落在编剧毛烽、作曲家刘炽身上。但毛烽绞尽脑汁也没能写出自己中意的歌词——这段故事颇为传奇,长春电影制片厂前副厂长、知名导演宋江波曾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情急之下,由导演武兆堤亲帅,与毛烽、刘炽、主演田方等一道叩开了吉林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公木的房门。

公木听完他们的来意,起初有所顾虑。武兆堤则不由分说,拽着公木就走,到了长影招待所,专门给公木安排了房间,先把没有剪辑的电影毛片给他看。刘炽在边上讲了脚本主题后,请他给英雄王成的妹妹王芳写段在战火中缅怀哥哥的歌词。不成想,第二天下午,公木就把“风烟滚滚”歌词交了上来!刘炽乍闻之下,举着稿子吼:“这就好了?!”公木直截了当地说,自己前几年写了一个《烈士赞》的诗,听了他的讲述,感觉这首诗同《英雄儿女》主题很贴近,“都是写英雄的,只是做了一些改动。”

据宋江波导演回忆,刘炽在细细品读了歌词后连声叫好。“但他并没有马上动手谱曲,而是拉着朋友打起了扑克。其实这正是刘炽创作的一个特点,他的创作灵感常常在娱乐时突然就冒了出来。”果然,正当大家打在兴头上,刘炽突然把牌往桌上一摔,回家闭门谢客,一遍遍读着歌词,在激情迸发中谱出一首优美的歌曲。

关于《英雄赞歌》的曲子创作,刘炽后来曾撰文回忆说得益于1940年他到内蒙古的一次采风。当时,刘炽住在一个名叫王月丰的民间歌手家里,“每天晚上就像开音乐会,喝一晚上酒,唱一晚上歌。我那时记忆力好,记谱快,每晚不停地记。内蒙古草原到处是歌,那些日子真让人难忘。”《英雄赞歌》的曲子,正是以当年采风时采到的一首内蒙古民歌《巴特尔陶陶呼》为蓝本,加以发展完成的。

词曲完成后,毛烽找到空政歌舞团的独唱演员张映哲来唱这首歌。张映哲很喜欢这首歌,在此之前也看过这部电影的小说版,但她并不知道自己演唱的这首歌在电影中是什么样的画面,在录音棚演唱时总进入不了状态。还是毛烽,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给她讲剧情。张映哲终于找对了感觉——由于当时的社会风气反对个人“成名成家”,张映哲的名字未上片头字幕。以至于电影公映多年后,不少观众还以为就是片中的“妹妹”刘尚娴演唱的。

刘炽在作曲期间,情之所至,顾不上找公木商量,自己续上了一段副歌歌词:“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高山流水遇知音,公木在得知后二话没说:“续得很精彩,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值得一提的还有,《英雄赞歌》的曲作者刘炽于1998年10月23日辞世。是年同月,仅仅在刘炽去世七天后,公木因肾功能衰竭在长春辞世。

《英雄儿女》剧照,刘尚娴饰演王芳

从《绒花》到《英雄赞歌》,红歌经典在当代演绎中焕发第二春

《英雄赞歌》是电影《英雄儿女》的主题歌。这熟悉的旋律一经响起,就把我们带到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这首名曲诞生近半个世纪后,随着新时期主旋律大片的蓬勃兴起,“老歌新唱”蔚然成风。在2019年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由歌手王菲清唱同名主题歌后,2020年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乡》将老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我的祖国》拿来做二次演绎——片头由群星合唱一版,片尾放出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当年的原唱版。而电影《中国机长》(2019),则把空政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闫肃在1962年创作的《我爱祖国的蓝天》找了出来,并由歌手毛阿敏做了更为抒情化的演唱。

大银幕前,敏感的观众都觉察出了一个新的趋势:之前的经典歌曲,正在逐渐焕发“第二春”,纷纷被挖掘出来做当代演绎。说起来,这大抵肇始于2017年由冯小刚执导的《芳华》。这部明显带有他和原著作者严歌苓怀旧色彩的电影,选择由歌手韩红重新演唱歌曲《绒花》——这首老歌曾作为1979年电影《小花》主题曲,由李谷一演唱后,曾在1980年“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中获奖。“老歌新唱”动作频仍,中外电影不乏其例,但从那时至今,一连多部电影皆是如法炮制,便有了蔚然大观的气象。

2020年8月开拍,当年10月公映的《金刚川》,是“时间紧,任务重”下诞出的电影。无独有偶,据1956年4月号《大众电影》刊载,《上甘岭》筹备组于当年1月初成立,“也属于当年筹备,当年投产,当年上映的影片”。《金刚川》的音乐监制于飞曾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制作配乐阶段也曾考虑过《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后来大家商量后,觉得电影《英雄儿女》主题曲《英雄赞歌》的气势和气质更贴合影片本身要传递的情绪。”

“《英雄赞歌》的版权,目前在作曲家刘炽、公木老师家人那里,他们对于改编的要求也比较严谨,禁止做一些个人化的改编,所以我希望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赋予这首歌一些新的突破,或者说新的演绎方式,采用的是流行+古典跨界互动的模式。”于飞说,而具体到《英雄赞歌》这首歌本身,“无论从音域还是从音乐气势上来讲,它都比较难唱好,需要歌手要具备相当的实力。谭维维之前演唱过《华阴老腔》,给我和刘炽老师的女儿刘云云留下很深的印象。她是个四川辣妹子,可以柔也可以刚。我希望她在演唱时,既要把握住原有唱腔上的革命气势,同时也要唱出我们今天对英雄的致敬与缅怀。”

电影《金刚川》主题曲《英雄赞歌》配乐现场

接到作为《金刚川》主题曲《英雄赞歌》钢琴演奏邀约时,钢琴家陈萨正在南京的一场演出途中,“我的母亲出生在1953年,抗美援朝已经胜利了。我的太爷爷给她取了小名‘援利’,取义‘援朝、胜利’。收到邀约时,妈妈就在我身边,她对我说,‘你是军人的后代,义不容辞。’”陈萨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从小就看过黑白电影《英雄儿女》,她本也对《英雄赞歌》的旋律非常熟悉,“一拿到demo的时候,旋律一下子从儿时的印象中被唤醒,就像是一种无形的存在。”

陈萨介绍说那次的任务简直是急急如律令,但之于音乐家而言,音乐本身胜过千言万语。“总的来说我觉得改编非常成功,不同的声部符合人声、小提琴和钢琴各自演奏的乐器语言,而每个独奏的角色所呈现的也都是铁血柔情的一面。”她介绍说,钢琴从一开始的人声清唱后就铺陈开了,在整首乐曲里充当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它有一种色彩感在里面。有的是比较铿锵的和弦,非常有力度类似于号角一样的音型;有一些则像潺潺流水的三连音。直到中间第三段solo出现的时候,它又以一种非常亲切的歌唱性的旋律呈现。整首曲子最后在一种激昂向上的进行曲的气势中结束,非常符合电影所要传达的精神气质。”

乐评人Miya在同澎湃新闻记者交流时认为,《金刚川》的主题曲演绎令人印象深刻,“人声清唱,通常来讲有一种唤醒的感觉;之后小提琴出来的旋律就更明亮一些,符合乐器本身高频段的声音色彩;与此同时,钢琴其实有很多好听的部分,但由于整个织体是和乐队在一起的,所以大家听到的可能不是那么明显的感觉,其实是在烘托这整个气氛,当所有的声部推向了一个小高潮之后,此时钢琴的独奏出现,是更为亲切的述说。它还有个小的装饰音,增加了一些民歌的原生态风味在里面。”同钢琴家陈萨带着父辈的记忆与嘱托领受此次演奏任务相似,音乐监制于飞在这首《英雄赞歌》MV发布当日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写下如下一段话:“我做过很多歌,做过很多配乐,遇到过大大小小很多的困难,但可能都没有这首歌需要克服的困难多。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会想起爷爷,当年驾驶伊尔-10作为赴朝第一批飞行员,也贡献过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想把这首歌献给爷爷,他也是最可爱的人呀!”

回到今天这首即将在大型话剧《英雄儿女》中再现的《英雄赞歌》。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的(关于电影《英雄儿女》的报道另见)最后点评说,“这首歌同当年的电影在精神气质上高度一致,都是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最佳结合。同时,它(歌曲)背后也传递出一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儒家传统价值观。我们都能从中听出悲愤的成分,但这种‘悲’并不令人消极沮丧,而是转化为一种催人奋发,激励向上的力量。这一点有点像是古希腊的悲剧和英雄史诗中的‘壮美之感’,也就是东西方文艺理论与美学中皆有而各表的‘崇高’。”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丁晓

有故事也有烈酒歌词的歌曲2

“脚下的车前草,

路边的野菊花。

只有那条上山的路,

印着他的小脚丫……”


一阵阵天籁般的童声合唱

从甘肃省文县半山腰的一所学校传出

唱歌的孩子来自东坝中学

这首《大山里的孩子》

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就在刚过去的7月

孩子们所在的文县

疫情、汛情接踵而至——

7月11日

文县发现1名核酸检测阳性人员

7月11日至16日

文县先后发生两轮强降雨引发暴洪灾害

疫情就是命令

防灾就是责任

全县531名机关干部下沉社区

7800余名党员干部坚守一线

仅仅历时两周

全县2个高风险区、4个中风险区全部解除

防汛救灾和重建工作紧锣密鼓地有序开展

时至今日

面对疫情汛情叠加的文县

生产生活受影响了吗?

文县桥头镇花椒产业基地用实际数字

回答了我们

今年八月

文县35.7万亩花椒全面喜获丰收

桥头镇是文县花椒主产区之一

被称为“花椒之乡”

全县17个乡镇均发展花椒产业

大红袍花椒穗大粒多、色泽鲜艳

芳香浓郁、酥麻醇厚

除了能让你“吃‘麻’嘛香”的花椒

这里还盛产美酒、纹党参和茶叶

等绿色环保产品

如果你想请朋友吃饭

你会给他喝什么酒?

不如试试咂杆酒

精选高山无污染杂粮

富含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

——看得见的粮食酒

咂着喝,更有味

如果你想和家人旅游

想看看“甘肃的西双版纳”什么样吗?

地处长江流域的文县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年平均温度16℃

生态优势明显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7.2%

有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分园

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素有“植物宝库”和“甘肃的西双版纳”之美誉

文县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禀赋突出

有“两江八河”、360多条溪流

境内水能蕴藏量约303万千瓦

占甘肃全省五分之一

湛蓝如镜的天池

雄奇壮观的两江交汇

云培雾养天赐成的陇茶

神秘沧桑的白马族

……

大美文县

你看也看不够,赏也赏不完

你可能想不到

这美丽的县城

曾是甘肃省23个深度贫困县区之一

自1998年以来

中国记协倾情帮扶、倾力支持

与乡村干部群众一道

挥锹填土,种下产业致富的希望

除了一如既往的资金支持

还着力“智扶”文县

修建教学楼、足球训练场、捐赠电脑

邀请专业团队组建童声合唱团

落地“未来教室”项目

……

2019年

文县实现了整县脱贫摘帽

脱贫摘帽后怎么干?

中国记协坚持“摘帽不脱钩”

继续帮扶文县

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2022年上半年

文县共整治撂荒地0.92万亩

完成粮食种植22.4万亩

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

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

为2.5万余已脱贫和低收入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

今年以来

新发展核桃、花椒、油橄榄等特色产业15.78万亩

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

8大特色产业基地

及40个多元富民产业示范点

和40个农业特色产业示范村进展良好

“数着夜空闪亮的星星,

他要知道这世界有多大。

眼前一条上山的路,

通往梦的天涯……”

就像孩子们歌里唱的一样

文县的发展

正乘风而上、逐梦前行

有故事也有烈酒歌词的歌曲3

央视网消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我们传统印象中种田务农的景象。但事实上,越来越多返乡创业的年轻人用新农具、新技术,让传统耕作有了新的打开方式,并且还带动家人和身边的小伙伴们,不断做出新的尝试。

邵立昌:大家好,从肤色来看,我是不是已经算是个合格的农民了。你可能想象不到,两年前,我还是发型时尚、穿着西装的五星级酒店高管。短短两年,我就变成了“糙汉子”。

我是邵立昌,南京市浦口区种粮大户邵名文的儿子。毕业后,我一直在南京市区上班,工作倍有面子,小日子过得也很滋润。为什么会选择回来呢,因为疫情,2020年大米滞销,我爸急得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因为我比较懂营销,就赶紧回来了。

邵名文:他对销售确实比我在行,疫情期间,靠着社区团购蹚出了一条路。

这次尝试后,我就一发不可收拾,辞去了城市的工作,来到了庄稼地,成为一名初出茅庐的“新农人”。

有了第一年的甜头,我那个时候就潜心开始研究农业,当时区里正好开始搞高标准农田,要把“小田”变成“大田”,我觉得这个机会非常好。种地嘛,必须要连线成片,以后大型机械才能进得去,但是我爸爸不是很赞同。

邵名文:一口就想吃成一个胖子?而且他长年在外并不是很了解,这块地以前都是薄田碎土,多少年没有种植了。

转机来自于中央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大力推进。这几年,国家每年要建设不少于8000万亩的高标准农田,把提升地力、粮食安全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中央给政策,地方有积极性,一系列配套措施陆续出台,形成了一套“小田变大田”的“组合拳”,让父子俩的心都稳了。

江苏南京浦口区农办副主任 叶兆志:政府前期投入了4300多万元,对零散的土地平整打通,建成了4200亩的高标准农田,对田网、渠网、路网进行了整治,将“小田”变“大田”,散田变整田,低产田变吨粮田。

邵立昌:你看这稻田多平整、多漂亮,我们这块高标准农田,在全省都是数一数二的。

邵名文:现在种地还有院士专家团队坐镇,我们这块高标准农田它到底高在哪里呢?地里就能找到答案。

桥林街道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陈金国:我们这块田在智慧管理方面就很领先,应用了院士团队无人农场最新技术,可以实现田块尺度式的精准生产管理。

邵立昌:趁着浦口建设数字乡村的机遇,我打通了网络销售的渠道,小程序、电商平台、直播带货搞得热火朝天。最近还在和厂家研究进行稻米的深加工,把大米做成粮食酒、米粉,要把大米卖出“黄金价”,让更多的乡亲们腰包鼓起来。

来源: 央视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