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故事教学的设计理念有哪些

2022-11-07 16:17 作者:光明网 围观:

浅谈“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课程思政创新教学模式探究,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故事教学的设计理念有哪些1

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中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改革开放成果,特别是“四个自信”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并着力突显其效果。

首先应明确课程目标,专业为基,思政为髓,令思政元素与“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课程自然融合,使学生在思政教育中发挥专业特长,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到今后工作和生活中。“电视节目播音主持”通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思政目标的融合,发出“中国声音”传递“中国观点”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采”。

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进行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全面提升。

教学资源扩容,从教材为主扩展为线上线下资源矩阵

在媒介融合时代,单一使用教材已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也无法满足课程思政的时代要求。因此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以纸质教材为点,以思政素材为源”,将时事作为学习电视节目播音主持教材,用生动的社会现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使命感,将传统的教材扩展为报刊、电视、网络、新媒体及实践教学基地为一体的课程资源矩阵。立足于经典教材中的播音主持技巧,让学生时刻处在鲜活的播音主持实践中,推动学生时刻思考当下播音主持实践所立足的中国实际,直面新一代青年应该担负的中国未来。

教学方式转变,从讲授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对方课堂

传统教学方式往往以讲授式为主,教学环节基本是“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练习、教师讲评、学生课下练习”,思政元素的融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课程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法一般指线上线下混合,以学生为中心,即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思政,时刻思政,将思政化为专业学习的底色。

自开展思政教学以来,笔者讲授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课程时以课程思政为抓手,细分课程教育目标,反复推敲设计思政元素,及时跟进教学效果调研,通过“PBL项目制教学改革”设计,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组成团队去实践。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共设计时政新闻播读、两会新闻评论、南阳传统文化节目主持、经典文学作品播读节目等多个教学项目。学生结成兴趣小组,完成项目任务。

就具体的每节课而言,将每个教学环节分解为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小结六个步骤。课前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学习资料,课程交流群展开师生讨论提前预热,以任务驱动法使学生由课前的怕学不学转变为主动学习。课中通过精讲法、小组讨论法,使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变得有趣具体。课后以PBL项目制学习推动学生积极反馈、认真反思,在合作学习中由知识走向素养。整个教学过程以线上互动、课上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形成学习闭环。如学习电视新闻播音章节时先在线上开展新闻播读打卡活动,课上交流新闻播音的疑难点,教师抛出问题,学生在练与思中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而且整个过程,通过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学生对时事的热情、对国事的关注也在逐渐增强。

教学内容更新扩容,突显鲜明的思政特色

通过融合实现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

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课程要着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可以通过以下三个融合来实现。

将坚定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与电视节目播音主持理念有机融合。在学习专业技能之前,首先坚定四个自信,每一位播音员、主持人每一句话、每一个新闻、每一档节目都必须依据正确的传播理念。

将道德情操、精神追求与电视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素质能力要求有机融合。播音主持是以正确的思想感染人、以高尚的道德影响人、以远大的理想鼓舞人,在讲授和学习电视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综合素质能力时,可以以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形成大局化的事业判断。

将科学思维、工匠精神与电视社会生活类节目主持和具体的电视节目主持制作能力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科教类节目主持时运用科学思维、宣传科学知识,鼓励学生发扬工匠精神,在制作节目时精益求精,全力以赴制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

通过环环相扣的思政育人目标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提质

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课程设计电视新闻播音、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电视社会生活类节目主持、电视综艺类节目主持等章节。课程可以为每一章节设计合理的思政育人目标。

随着思政元素的融入,教学评价手段更多元、更动态,让学生从思政和专业两个角度寻找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通过多媒体渠道进行发声。把以往的技能和知识元素融入真实的节目制作中,把革新的思政理念体现在节目策划、实施和播出、反馈的各个环节。课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时刻沉浸在学习氛围中,以团队协作的方式推出了精品作业展播和各类主题汇演。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电视节目播音主持》建设成果,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智能传播背景下河南省城乡儿童教养方式差异及优化策略研究》(2021YB0201),南阳师范学院实验室开放项目“智能传播技术的口语传播应用与实践”(SYKF2021089)阶段性成果。

(作者:王莹,系南阳师范学院讲师)

来源: 光明网

故事教学的设计理念有哪些2

为了更好地领会和贯彻新课标,并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让“核心素养”真正育心育,新桥小学英语教研组近日举行了教研员“讲课标”教研活动。

活动中,袁其霞、李秀雪、高欣、虞菲菲等四位老师从不同方面对新课标进行了解读。随后,老师们结合新课标教学理念及本次教研所听所学,分年级对新课标指导下如何进行作业设计进行研讨,碰撞出许多金点子:如制作立体字母宝宝并创编故事、英语小报、趣配音、单元主题下的思维导图、手工制作等。

本次“讲课标”活动在新桥小学英语组中营造了浓厚的新课标学习氛围,也为村小英语教师提供了展示新课标学习收获和心得的舞台。老师们表示,将以新课标为指引,做到心中有“标”,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认真践行新课标要求,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通讯员 刘佃臣

故事教学的设计理念有哪些3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要以立德树人的教育原则为核心,深度挖掘思政教学理论中的重要教育资源,将思政理论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效连接,充分发挥出协同式教育作用,打造三全育人教育格局,在专业课程引导中发挥出思想政治的教育功能,改变学生的意识形态,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思政教育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需要发挥出课堂的主导作用,建立以学科德育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策略,在专业知识教学中坚持以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为导向,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感、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推动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做好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顶层设计。将课堂作为思政教学的主渠道,将思政理念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结合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认识思政理念。

课程思政与传统的思政课存在明显差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需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的双重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需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将课程思政作为教学目标中的重要环节,将思政理论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实践探究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当代学生主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不懈努力。

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以及独特的文化形态,高等教育工作开展需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面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不断创新思政教育工作内容,将思政教学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出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之间的协同性效应。教师教学素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课程思政和专业课之间存在的协同问题。近年来,国际之间的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频繁,在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加持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意识,现代化高校教育工作需要注重学生价值观引领,结合时代发展趋势,顺应现代化教育改革规律,不断创新课堂教育理念。高校英语教学以西方语言体系教育为主,蕴含着西方丰富的人文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因此,在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国内外人文地理特点、思想意识形态,进行教育指导,加强思政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让英语课堂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全面落实课程思政教育改革需求。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背景下,价值观的塑造十分重要,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高校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现代化教育的基本功能,在进行英语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优秀的职业能力。因此,需要发挥出课程思政的教育引领性作用,将道德教育作为英语专业教学的核心目标,通过课程思政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课堂,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价值引导,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知识学习,并了解课程知识体系中含有的思想价值观念。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践行的重要途径,国际之间的人才争夺变得越来越激烈,立足于中国实际进行教育改革,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作为语言类学科,学生在英语交流技能学习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外国的文化背景,英语课堂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学生会被外国优秀的文明所吸引。课程思政有效渗透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异国文化的同时,认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步入社会后能够为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校英语教学属于人文语言学科,蕴含着中西方文化内涵,具有丰富的育人资源,在实践教学中引发中西方思想的激烈碰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以国外的意识形态为主,会潜移默化的渗透文化价值观,为了引导学生始终保持中国传统道德情操,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价值判断和意识指引,让学生明确中西方文化思潮对社会建设带来的影响。高校英语教学以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为主,涉及到西方国家的文化、宗教和习俗,文化知识内容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意识。英语课程中包含着许多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出发,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知识技能,还需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教师需要向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英语教学的人文性教育作用。

教育主体意识形态会对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教育工作以双主体课堂为主,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提升英语教师的思政能力,激活英语课堂中的思政功能。首先,培养英语教师思政意识,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指导,让英语教师充分认识到个人所承担的思政教育使命,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思政教育方法。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民族自豪感,让高校英语教师具有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在教书育人中传达正确的政治立场,潜移默化的向学生渗透优秀的政治理论和思想方针。高校英语教师通常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社会道德,在英语教学设计中融入课程思政,能够正确的传达人生观、价值观,将语言教学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实践探究中进行文化交流与碰撞。

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首先需要整合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在实践探究中发挥思政育人功能,高校英语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理论思想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由于英语教材中中国元素相关的教育信息有限,因此,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需要将英语教材作为客体材料,作为实践交流与知识学习的重要指导文件,为了充分发挥出课程思政的教育功能,需要改变教学大纲,实现教材内容的延伸与拓展。将思政理念融入到教育资源中,结合耳熟能详的中国元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在教学实践中融入与中国政治、文化、历史相关的教学文章;在课后练习中让学生针对中西方文化内涵进行交流与探讨;能够在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中传承中国传统美德。

例如:在进行西方传统节日讲解的过程中,采用英文介绍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要求学生通过对比交流,探究中西方思想内涵的差异。提高学生对中国价值理念的认同,形成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为了让学生地道的学习英语,教材中的英语文章以西方故事为核心,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较少,想要融入课程思政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就需要改革教材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向学生传达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热点词汇,例如“一带一路”“中国梦”等等,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优秀的中国文化输出能力,在实践与交流中进行文化传承与发扬。

高校英语教学工作开展,为了充分践行全过程育人的教育功能,需要拓展课堂教学渠道,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课程思政的全过程渗透。高校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让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知识获取,在实践探究中通过交流与探讨,抒发内心的情感态度,在教师的教学指引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主动探究英语文章背后的文化寓意。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围绕思政教育元素开展实践活动,根据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完成教师设置的教学任务,通过校内外师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通过小组点评、师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保证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教师个人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展现出良好的外在表现,注重调整个人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

例如:组织学生排练以红色文化故事为主题的英文情景剧,以历史上著名的红色战役为背景,让学生在表演中投入情绪,体会中国的革命历史,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定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当地历史博物馆,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在学校开展英语辩论赛,根据社会热点事件抒发自己的主观想法,为学生提供表达自我思想观念的平台,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

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通过社会文化习俗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中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文化是人们安居乐业的根本,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挥思想引领性作用,在英语教学设计阶段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实现语言技能培养与传统文化意识培养。同步教学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在高校英语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潜移默化的进行思政教育渗透,提高人才的文化竞争力,引导学生树立家国荣誉感。英语教师在教学指导阶段需要认识到课程思政含有的文化内涵、民族意识和精神理念,通过中外文化之间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建立英语课堂思政教学体系,发挥出英语教学中思政的教育引导功能。将思政理念融入到英语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尊重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差异性,发挥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的协同性教育作用。

(作者:段维军,系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来源: 光明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