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有关宽容美德的故事有哪些

2022-11-06 21:33 作者:超级学校霸王009 围观:

以宽恕之名,行以德报怨之实,然南京三十万魂血与恨,又何以报德,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超级学校霸王009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关宽容美德的故事有哪些1

导语‬:我是正能量小编,超级学校霸王009,爱说真话,所以粉丝不多!优质故事类博主,解读人生的百态,品读离奇的故事,如果博主的观点深入你心,请关注博主,收藏,转发,‬留下你的评论‬。有条件的‬友‬军‬们‬点击‬右上角‬三点‬赞赏‬作者‬一毛钱‬,谢谢‬!(请看到最后)

三十万魂血与恨,来浇金陵盛樱花?

一则消息,石破天惊!

玄奘寺供奉南京大屠杀战犯牌位事件:甲级战犯松井石根,南京大屠杀首恶乙级战犯谷寿夫!

在南京制造了“百人斩”杀人竞赛的的丙级战犯野田毅,用军刀斩杀手无寸铁中国军民逾300人的田中军吉。

四名臭名昭著,泯灭人性的“恶魔”,居然被人不知不觉地在这个拥有着惨痛的历史记忆的城市~南京,立了长生牌位,里面香火供奉不断,长明灯高照,好一副“孝子贤孙”的模样。

到底,谁又是深居幕后层层迷雾之中所谓的吴下啊萍?

到底,又是谁在为这些恶贯满盈,血债累累的日本战犯“祈福”?

他们几人,配得起这区区三长两短的清香吗?只怕,如此天诛地灭,人神共愤的“恶魔”,你就算敢点,他们,也远远受不起这几柱清香如此厚重的“大礼”吧!

难道,这就是真真正正的以宽恕之名,行以德报怨之实?

然而南京地底三十万魂血与恨,又何以报德?

玄奘寺甲级战犯供应牌位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可曾记得,当年金陵那十三朵盛开得不屈的“血花”?

1937年南京沦陷,一群秦淮河畔的风尘女子,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风尘女子,却在日军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着剪刀,毅然决然地选择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明知必死,却不得不去的悲壮的死亡之约……

今天,这几个沾满了她们鲜血的牌位,居然就这样出现在了这座饱经历史风霜雨雪的城市,这不是对她们曾经那种民族的崇高信仰的公然背叛吗?

金陵十三钗

血啊,泪啊,恨啊,生啊,死啊……

怎么,仅仅过去了区区几十年,你们就忘了啊?

有时,我也觉得宽恕是美德,但立刻也疑心这话是怯汉所发明,因为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是他没有充足的报复的勇气呢?

又或者,所谓的宽恕,倒是卑怯的坏人所创造,因为他贻害于人而怕人来报复,便骗以宽恕的美名?

…………

有一天,我走在了南京的大街上,迎面而来的是一个人。

他缺了一只左手,身穿一身破烂的军装,脸上满是黑烟,鲜血,和泥土混杂的痕迹,用仅剩的一只鲜血淋漓的右手紧紧地握着手中的钢枪!

他的背影,很孤独,很萧瑟,很孤单,也很落寞!

背着一把破枪,走出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那一刻,他瞪大了充满了血丝的双眼,却看到大街小巷,身穿各式各样和服的年轻人,一边走,身后是不断滴落的一条长长的血雨形成的长路。

最后,他路过玄奘寺了,看到里边用日语写的几个日军牌位,看到了牌位上面的几张布满了岁月和痕迹的照片,他先是恐惧,然后用仅剩的右臂牢牢地举起了钢枪,扣动了扳机,对着这些正中心的牌位,最后声嘶力竭地喊道:“是他们,我记得的,是他们,就是他们……杀,杀,我一定要杀了他们……”

南京玄奘寺

那时候,我哭了,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可当我看到他握紧了手上带血的拳头,再次紧紧地握着的钢枪,子弹就要上膛,那一刻,我跪着告诉他:“他们,都已经死了!我们,胜利了……”

“我们,胜利了?”

那一刻,他缓缓地向后倒下,嘴角还露出了一丝从军多年,从未有过的久违的笑容……

南京保卫战

我们,常常以所谓的宽恕之名,行以德报怨之实。

所以,我们当中的一部分人,看日漫,办漫展,办起了“日本风情街”,感受着所谓的日本节“夏日祭”,甚至是堂而皇之地在寺庙供奉起了侵略者,刽子手,“恶魔”的牌位。他们,还美曰其名:“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忘记民族仇恨!”

夏日祭

14年的家仇国恨,以伤亡3500万军民为代价才换取的胜利,最终,却被轻飘飘的一句“宽恕”,所有侵略者的罪孽仿佛都如大雨过后的天空,全部的污浊都一洗而空……

然而,如果那些为了抵抗侵略而英勇牺牲的先辈们泉下有知,如果,这南京城地底下三十万的冤魂们泉下有知,他们又能忘记吗?

我们常常打着所谓的“宽恕”之名,企图行以德之实感化一切仇恨,然而,你是否也曾想过,我们以德报怨的同时,他们又何以报德?

每一年,靖国神“厕”拜鬼之人只多不少!

靖国神“厕”

至今,没有一个人,承认所谓的侵华历史,他们的教科书里面,至今都是“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5个大字之下,到底,又添满了多少刽子手恶贯满盈的累累血债,又铺满了多少地底下累累的尸骨啊……

我们伟大的先贤们曾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多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清代龚自珍曾言道:“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

到了今时今日,这令人可悲,可恨,可叹的一幕,与先贤这句话清晰地对号入座起来,又是何曾相似啊?

是时候,我们该警惕,外来文化无孔不入的渗透和入侵了!

醒醒吧,爱国主义教育!!

因为,忘记,不仅仅意味着对历史的无知,也是对先辈的亵渎,更是对民族的背叛……

对此,各位老铁,你又怎么看呢?

欢迎留下你的意见,和宝贵的评论!

如果这篇文内容‬也‬触动了‬你的‬心弦‬,请收藏,转发,评论,点赞!最后‬,将这个有意思的‬内容‬‬‬传递出去,觉醒‬给‬更多的人吧!谢谢!

有关宽容美德的故事有哪些2

有一位妇人,在人间就好传话。结果死后到了阴间,仍然喋喋不休。

阎王很生气,命令小鬼将她的舌头斩下。小鬼们费了半天才把它斩下来,因为它实在太长。

他们打算拿长舌下酒,结果味道奇臭无比,就打算用来喂狗,哪知狗见了扭头就跑。

小鬼到阎王那去汇报,阎王说,那就把舌头还给她吧!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也很深刻,告诉我们说话不要口无遮拦,有些话是不可以说的,说出来会伤人,但看似伤害别人,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自己。您愿意和搬弄是非、无中生有的人交友吗?我想这样的人人际关系就是糟糕透顶。

所以,我们说话一定要注意,不要做那个人见人恨的长舌妇。什么话我们不可以说呢?

1.别人的隐私不可以到处宣扬。

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总喜欢打探别人的隐私,然后再添油加醋地传出去。而往往做这些事的人,是与受害者最亲密的人,尤其是朋友当中关系很好的。比如闺蜜、兄弟。

这样的关系,是除了亲人之外最让你信任的人。因此,你愿意掏心掏肺地把自己的囧事、难事,甚至犯过的错全盘托出。

而他们也会拍着胸脯地告诉你:“放心,这件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会再有他人知道。”

可是,没过几天你却发现,你周围的朋友、同事、领导不是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你,就是对你指指点点,有人甚至会用此事羞辱你,而更令你气愤的是,事实完全被扭曲了。

这时,你是不是感到很受伤,因为这件事本只有你们两个人知道,但是却是这样的结果。

对别人最大的伤害就在于此,这样的人背叛的只有两个字:诚信。别人肯把自己的隐私告诉你,证明对你不是一般的信任。他心中的苦痛,委屈、怨恨需要一个发泄口,他掏心掏肺的对你倾诉出来,一是为了释放一下,另外是想让你帮助分担甚至解决。

如果你做不到给予安慰,帮助解决问题,助Ta摆脱阴影,那么就去做个倾听者,静静地倾听,让对方的情绪得以释放,然后把一切忘掉,而不要去宣扬,这样是最恶毒的行为,无异于伤口撒盐。

不揭人隐私是一种涵养,那是因为你懂得守住别人的尊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更是对诚信的守候。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堪的一面,换位思考,如果别人把这些传出去,自己会是什么感受。所以,做人厚道些,不要把别人对你的信任当作伤害他人的武器。

而我们自己也要反省一下,害人这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千万不要为了自己一时痛快而囗无遮拦,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人言可畏,别给别人创造伤害自己的机会,不知不觉成了别人的笑柄。

2.颠倒黑白,搬弄是非的话不要说。

我们身边总是有那么一种人,整天正事不干,却喜欢八卦别人。什么张家长,李家短,谁家打架了,谁和谁拌嘴了,这传播的速度比“飞毛腿”还快。这颠倒黑白的功夫算是了得,而且语言也是污秽不堪。

我们在《甄嬛传》里,皇后联手瓜尔佳氏诬谄甄嬛真是大开眼界了。包括裴雯、静白,搬弄是非的确让人生厌。

舌头底下压死人,没有事实依据的诟病迟早有一天会穿帮,所以,做人要善良些,无中生有的话不说,挑拨离间的事不做,要知道谣言的制造者的结果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管好自己那张嘴,真正聪明的人就是看破不说破甚至不语。

而我们受到这样的伤害时,还是要反省一下自己。如果是谣言,不予理睬,做自己该做的事,人可欺天不可欺,谣言总有不攻自破的那一天,而制造谣言的人总是会遭到万人唾弃的。

3.揭人短的话、嘲笑别人的话不说。

还有那么一种人没有别的本领,只会羞辱别人。尤其喜欢拿别人的缺陷开玩笑。

比如对身体有残疾的人进行嘲讽,有的相声小品就是这样的作品,对残疾人极为不尊重,这种危害极大的。这样的人极其自私,从来没有考虑过对这个群体的人会造成多大的伤害,而当它在公众面前出视时,如果作为观众我们不加以臻别就盲目跟着,对弱势群体是更大的伤害,虽然并不是有意的,但是也是对人极大的不尊重。当我们哈哈大笑时,想过没有其实那些天生有残疾的人心中再流血,他们的出生无法选择,命运对Ta们已经很不公平了,不要再往Ta们的伤口上再捅刀子了。

而我们对于身有浅疾的人也不要鄙视。用你带有善意的语言和表情带给Ta们一丝温暖,不要用异样的眼神盯着人家,更不要用尖酸刻薄的话来羞辱。平视的眼神,嘴角上扬,说话和气,给Ta们本不幸的人生一些慰藉,请怀着一颗仁爱的心,对周围每一个人感受到你的善良正直,因为你的存在而让这个世界多了几分温暖和美好。

还有一种人,专去揭别人的伤痕。人无完人,谁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而有些人却习惯把别人过去一些错误反复地众目睽睽之下揭露,并且总是我拿这些事情当众羞辱对方。

“哎呀,你们离他远点儿吧,过去因为打架坐过牢”。

“哎呀,他可没教养了。小时候总是喜欢捉弄同学。”

“你们可不知道,他可笨了,一考试倒数第一的总是他。”

这些人总喜欢翻旧帐,把别人过去的缺点当作攻击的资本。

你可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西,人都是会发生变化的。不要因为过去的一件事就抓住不放,一棒打死。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犯错误,改正了就可以了。

有的人年少时不喑事事,所以犯了错误,并不代表一辈子都不会改掉,多一些宽容之心,找找自己身上的缺点好好改正。至于,别人人品的好坏与你没有任何关系。管好自己比什么都强。

而面对这样的人绝不能不予理睬,更不用对Ta发脾气,心平气和地告诉Ta:你也有不堪的过去,之所以不说,是因为给你留个面子。让所有都知道,不和Ta一般计较,因为你们不是一个档次的人,如果像Ta那样,就掉了自己的身价。使出你的狠劲儿,让Ta下回再也不敢,让Ta知道你不是软弱可欺的。

一个人真正的修养体现在方方面面,说话却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我们用了三年的时间学会了说话,却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会闭嘴。这并不是不让我们说话,而是让我们在说话之前想一想,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可以说?如果实在不知道说什么那就保持沉默。

现在互联网发展得也很快,一些人却利用它的便捷当起了键盘手,Ta们就像这个典故中的长舌妇一样,对他人造谣攻击,恶意诋毁,用网暴伤害着他人。而还有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盲目跟风,对受害人造成进一步的伤害。请闭嘴!因为这样做是要受到处罚的。

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不要做那个害己伤人的长舌妇,不要说恶毒的话,用善意的语言对待周围的每个人。

1.要守诚信,不要肆意传播别人的隐私,真诚地对待朋友的信赖,这是最珍贵的情谊。而作为自己也要反省自己的行为,保持清酷头脑,自己的秘密不要轻易对人讲,“害人之心不可有,害人之心不可无”。

2.做人要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不讲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的话。

3.尊重那些身患残疾的朋友,不要讽刺挖苦,更不要羞辱。对别人所犯的错误不要作为你冷嘲热讽的资本。

谁人背后不被说,谁人背后不说人。但请讲善良,而不是恶语。

有关宽容美德的故事有哪些3

引言

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意识、行为起着引领、规范的重要作用,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倡导与推崇。《古今清廉故事精选》选取了从古至今有代表性的清廉文化故事,重点选编了当代领导干部、共产党人清廉从政、执政为民的典型事例,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古为今用的政治智慧和清廉养分。

本期为大家讲述的故事是《郑板桥 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 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入士后先在范县为官,上任后他每天面对的都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耳边听到的也是声声民间疾苦。在他题为《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的一首诗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充分表达了一个清官关心民间疾苦的心境。他同情贫穷受苦的农民,帮助落难的书生,解救受害的小贩,惩治作恶的豪绅,一个个为民申冤解难的故事至今仍在广为流传。那是因为他的心中始终装着百姓。在范县的几年里,郑板桥沿着古老的黄河,时而入村问俗,时而下田看谷,足迹遍及这个鲁西小县,用行动体会着为政之道。

有一次,郑板桥到一乡间集市探察民情,有位白发老翁不知道郑板桥是县官,当问及买卖交易情况时,老人扶杖大哭,诉说着官吏扰民的种种恶行:“最畏朱标签,请君慎点笔。贪者三其租,廉者五其息。”面对着百姓的哭诉,面对着一个被压在社会最底层弱者的呼声,郑板桥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除了同情弱者之外,更多的是深深的惭愧和自责。

郑板桥告诚自己要淡化当官心理,清清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地为百姓干点实事。

郑板桥做官从不以势压人,对弱者往往宽容,有一年他的弟弟盖房子与邻居争地,彼此互不退让,各自向前修围墙,阻断道路。弟弟修书给郑板桥,希望帮忙打赢官司。郑板桥回信时做了一首诗:“千里捐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邻居知悉非常感动,遂各自退让三尺,而成了六尺巷。

乾隆十一年深秋,54岁的郑板桥在当了4年多的范县知县后,奉调前往潍县。潍县刚刚遭遇了特大海潮的肆虐,又遇上百年未有的旱灾,连续八九个月未下一滴雨。举目望去,到处是焦土枯苗,一片荒凉。逃难的人三五成群,携儿拖女,路边不时有呻吟的病人和草席覆盖下的死者。目睹此情此景,郑板桥震惊了。面对着满目焦土和遍野哀鸿,作为父母官,郑板桥忧心如焚,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

除了关注百姓的疾苦外,他还面临着另外一个抉择:大灾面前,百姓生死系于一身,是先斩后奏,开仓赈灾,还是层层申报,等待批复,置百姓生命于不顾而保全自身?

郑板桥选择了一条险路:先斩后奏,开仓赈灾。同时责令籍中大户开粥棚赈济灾民,严厉打击那些积粟屯粮想趁机发国难财的豪绅商人。

据《国朝者献类征》记载,在这次大灾中,郑板桥还采取了另外一个措施,就是把全县的青壮年集中于工役上,修城凿池,这样不仅赈济师出有名,而且使他们能够支撑各自的家庭,不至流亡。

在那些日子里,郑板桥日不甘食,夜不暖席,为赈灾救饥竭尽心力。

除了调派处理有关赈灾的重大事务外,一有空他就深入百姓家访贫问苦,了解灾情,送上几句抚慰和勉励的话,在物质和精神上帮助他们渡过难大多数潍县百姓的性命是保住了。在“岁歉,人相食”的大灾之年,由于郑板桥的种种努力,使之“活者无算”。郑板桥做了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潍县百姓怀着感恩的心情为自己的父母官“建生祠以祀”。

这是人民的评价。分量之重,是无法用金钱和语言衡量和表达的。

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好官,却为当时的统治者所不容,他们要的是统治权而不是人民,先斩后奏有逆龙鳞,据《潍县竹枝词》记载:“乾隆十二年告灾不许,反记大过一次。”所有的隐患还不止于此,到了乾隆十七年,再次被诬为借账灾贪污舞弊,强加上“事先既不预防准备,事后不好好赈济”的罪名。望年春天,60岁的郑板桥愤然弃官还乡。《清代学者像赞》是这样记载的,“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临行时,郑板桥画竹并题诗,告别潍县百姓: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潍县百姓对郑板桥的离去依依不舍,痛哭远送。郑板桥骑着瘦驴,带着几箱书画,在父老乡亲的送别声中,又回到了他曾卖画生活的故乡。“二十年前旧板桥”,这话颇带凄凉,又含着自尊傲气,从此与官场断绝关系,长期卖画为生。

在扬州八怪中,郑板桥是以善画兰竹而著名。尤其画竹,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选择画竹,不仅仅是美学观的问题,更是人品气质的反映。中国的文人士大夫,立身处世,讲究的是刚直高节,并以此自勉。他们总是试图通过绘画寄寓情怀,表现自己的胸襟节操,也就是想寓人格之美于绘画的意象笔墨之中,而竹子瘦劲挺拔和高节青翠恰恰象征着人世间正人君子的形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主人公简介

郑板桥(1693年-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中进士。官至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来源:太原市文化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