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怎么写作有故事感的文章

2022-11-06 08:51 作者:九零後枫少 围观:

一篇文章躺赚1.9万元:学会这3个写作心法,小白也能出爆文,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九零後枫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怎么写作有故事感的文章1

1篇普通的八卦文,创作收益竟然高达19548.43元,远远赶超普通人两三个月的工资,不得不说,头条爆文真的太有魅力了!

直接看图↓↓↓

这篇文章以黄光裕和妻子杜鹃的入狱事件为突破口,讲述了当年国美夺权时的内幕,以及老太太曾婵贞为守住国美,亲自挂帅赢得国美控制权、扶儿媳妇杜鹃上位的经历。总共获得了344.2万次阅读,3.9w+点赞,6536条评论,111次转发,是一篇妥妥的头条爆文!

那么,这种高收益的文章好写吗?普通人能不能写?

当然可以!

这种文章属于素材型的文章,不需要考验你的写作创意,哪怕是写作小白,也很好上手,特别适合想在业余时间兼职赚钱的宝妈、职员、学生党。

接下来,分享三个非常重要的写作要点,这是文章爆火的关键,耐心看完,好好消化:

要点一:一定要选好话题!

开篇写作,话题先行!一定要记住,话题是一篇爆文的核心!

所以,你选的话题必须能够覆盖大众读者,读者的基数越大,文章能被头条推荐给读者的概率就越大。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漏斗,漏斗口开得越大就越有优势。

那么,哪些话题的漏斗口够大够有优势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在美国洛杉矶,有个人叫汤姆·迪克森,1971年毕业于盐湖城的杨百翰大学,工科背景。

汤姆特别喜欢做面包,但放眼整个市场,却找不到一台物美价廉、可以用来磨面粉的家用研磨机。于是,汤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用一台价值10美元的真空马达,随意拼凑出一台研磨机,结果,这台研磨机特别好用,而且价格很低,汤姆把它生产出来售卖,很受欢迎。

在这次的经历中嗅到商机后,汤姆想进军另一块更大的市场:搅拌机。于是,他回到犹他州开了一家做搅拌机的公司,并在1995年,生产出第一台家用搅拌机。

但问题来了,怎么让大家知道这款产品,并且愿意购买这款产品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汤姆请了一位同样毕业于杨百翰大学的高材生,一起出谋划策,这个人叫乔治·赖特。

有一天,乔治看到汤姆每天都在试图弄坏搅拌机,搞得工厂地面天天一堆碎屑,于是来了灵感,他有信心让这台搅拌机一炮而红。

具体怎么做呢?

只见他花了50美元买了弹珠、高尔夫球和一把耙子,又给汤姆买了一件白大褂,让他装扮成实验室里科学家的模样。紧接着,又让汤姆将这些东西放入搅拌机里,而他拿着摄像机在一旁记录。

短短的15秒钟,放进搅拌机里的50个弹珠,就被搅成面粉般精细的玻璃粉末,而机子却没有损坏分毫。高尔夫球和耙子也是同样的命运,高尔夫球被搅成了粉末,而耙子则化为一堆碎片。

乔治把录好的这段视频剪辑好,放到YouTube上,仅一个星期,就获得了600万次的点击。

很多人都很好奇这台搅拌机还能搅碎什么东西,于是,汤姆抓住热潮,把打火机、荧光棒、iPhone、贾斯汀·比伯的CD以及任天堂Wii游戏手柄等等同样丢进了搅拌机,然后录成《这个,能搅碎吗?》这个系列的视频。

结果,这个系列的视频在平台上获得了超过3亿次的点击量,也让这台搅拌机的零售额足足增长了6倍。而每期视频的制作经费,也就几百美元,这就是布兰泰搅拌机的故事。

那么,这台普通人正常不太会去关注的搅拌机,为什么能够一炮而红,并且形成病毒式的传播效应呢?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乔纳·伯杰,在他的著作《疯传》中,总结出了6个传播的流行密码,分别是:社交货币、诱因、情绪、公开性、实用价值以及故事。

书中也指明了这6个密码之间的联系:“产品或创意富含社交货币,有诱因并能激发情绪,具有公开性和实用价值,然后融合到一个故事中。”

而布兰泰搅拌机的营销打法,刚好踩中了这些密码,所以才能让一台普通的搅拌机,像病毒一样传播。

再回到我们开篇提到的这篇爆文,它也是踩中了这些密码,所以具备流行的潜力。

比如说,文中多次提到过的“国美”就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中国有多少家庭用过这个牌子?他们是不是会关心这个品牌背后的故事?关心这一家子人的八卦趣事?关心自己买过之后的使用体验和售后服务?这些都是很好的切入点。

除此之外,文章里预留的话题,还有黄光裕等人入狱,国美遭遇危机时刻、老太君出来坐镇,以及大家对故事中每个人的看法等等,这些都是隐藏的“社交货币”。

文章中的话题很有争议性,很容易打开话题,点燃用户的感受,让大家都能聊上几句。里面把社交货币、诱因、情绪等传播密码用得很好。

比如说,社交货币。大家看完文章还能获得谈资,哪天聊天还能拿出来谈两句,秀一下自己的知识面。

再比如说,情绪。大家看完文章,可以借此吐吐槽,发表自己的想法。

这些都给文章的爆火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所以,一篇高收益的爆款文章话题很关键,需要重点关注。而具有爆款潜力的选题,基本都与我们上述提到的6个传播密码有关,因为它的背后是:人性!

关于这6大传播密码,这里不过多展开,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疯传》这本书,接下来,我们继续第二维度的解读。

要点二: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

这里的关键词,是指文章标题和内容中使用的重点词汇。

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关键词非常重要。不仅能方便平台抓取信息、精准推送,还能让读者在搜索的时候,可以搜到你的文章,这就是“平台推荐曝光”“读者主动搜索”

以这篇爆文的标题为例:

《入狱11年后,黄光裕背后家族曝光,3个女人撑起了国美半壁江山》

“黄光裕”和“国美”就是这个标题的核心关键词,整篇文章都是围绕这3个关键词展开的,而其他词只是推波助澜,让整个标题更有故事性和吸引力,以此引发读者好奇,提高文章点击率。

有了这些关键词,机器才能根据当时的流量,把这篇文章推荐给对“黄光裕”和“国美”感兴趣的读者。

当然,这是指理想的状态下:平台能够读懂你的关键词,并且能在当下时段,找到对这些关键词感兴趣的读者,然后进行匹配、分发。这种方式是属于短期、阶段性的被动推荐。

除此之外,如果有读者去平台上搜“黄光裕”、“国美”的话,你的文章也有概率会被读者看到,触发搜索流量。这种方式是属于长期、概率性的主动触发。

所以,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词如果布局得足够好,可以同时吃到“推荐”和“搜索”这两个通道的流量,加强文章的曝光机率、延长生命周期。

那么,怎么才能布局好这些关键词,增加文章爆火的机会呢?这里分享3个小方法:

1、建立自己领域的关键词库。

举个例子,假设你是写人物故事领域的,你要去建立自己的一级关键词。比如说,作家领域的可以选余光中、路遥、陈忠实、余华、杨绛、莫言等等;商业领域的可以选马云、马化腾、王健林、任正非、董明珠等等。

定好一级关键词后,再根据需要去组建这篇文章的二级关键词、三级关键词。比如说,写的是马云这个人物,你可以去看看和马云有关的事件、人物、地点、以及物品等等,然后把它们筛选出来。

每个领域都有很多关键词,平时可以多留心去整理、分类。

2、巧借工具分析关键词热度。

想要文章爆火,有了关键词还不够,还要分析关键词的热度。这个可以借用官方平台推出的工具——巨量算数。在搜索栏输入关键词后,就可以了解这个词的“搜索指数”、“内容关联词”以及“人群画像”了。

巨量算数官网页面截图

3、优先级排序

对文章标题和内容中的关键词,进行优先级的排序和调整。比如说,把重要的关键词布局在标题中,方便平台机器抓取、吸引读者点击阅读;在内容中对关键词进行加粗、加高亮色进行处理,让关键词变得更加醒目。

如果把一篇文章看成一个人,关键词就是他的外在穿搭、妆容、职业等标签,这些标签越精准全面,吸引读者,那他在人群中就会更出众、回头率更高。所以,一篇文章能不能爆火,一抓话题,二抓关键词,二者缺一不可。

要点三:死抓互动数据!

对于一篇文章来说,互动数据越好,文章被平台继续推荐的概率就会越大,也会吸引更多读者点击阅读,像滚雪球一样,所以,一定要用好“互动数据”这个重要抓手。

那么,什么是互动数据呢?

互动数据就是“关注”、“点赞”、“评论”、“收藏”和“转发”等这些显性数据。

除此之外,还有一组隐性数据也需要我们花点时间去分析,分别是“点击率”、“阅读量”以及“停留时长”。

1、显性数据

能让用户认可、赞同的内容,容易获得点赞;

有共鸣、有争议、容易参与的话题,容易获得评论;

有价值、需要时间消化或者觉得以后有用的,容易获得收藏;

能帮助用户立身份、传达品味和价值观的,容易获得转发;

主页上的内容有趣、有料、有价值,容易引发关注。

每个互动数据的背后,都对应着不同的用户心理,这里只是抛砖引玉,不做详细解释。

2、隐性数据

标题有足够的吸引力,让读者迫不及待地想点开,可以提高“点击率”;

选题好、互动数据好,可以提升“阅读量”;

行文流畅易懂、有价值、环环相扣,能读者看到忘了时间,或者舍不得关掉,可以提高“阅读时长”。

如果一篇文章的点击率高、阅读量高、阅读时长够长,而且互动数据很好,那么恭喜你,你离爆文就不远了,潜力无限!

所以,“互动数据”这个抓手一定要用好,不然选题和关键词这两个维度的工作做得再好,缺少“互动数据”推波助澜,一篇文章也很容易夭折。

动手写吧!

选题、关键词和互动数据是一篇爆文的3个有力抓手,用好了,可以让你的文章更受读者和平台的欢迎,也更机会在流量池里瓜分到更多的流量。

而这些,是我们可以人为去干预的,只要在努力层面多动动脑筋、比别人多花一些时间、精力和耐心,普通人跳一跳,也能够得着。

当然,还有一些我们很难干预、甚至无法干预的因素也不可忽视。比如说,每个阶段平台的流量倾斜方向、同一时段的流量赛道分配、同一时段的内容竞争、发布时段的活跃人群等等。

但这些会将大家的创作拉回同一条起跑线,增加每一条内容爆火的概率,这也是普通人突围的机会。

闽南有句老话说得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用7分的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而剩下的3分,静待运气的到来,尽管去写去试,默默搞钱,也许下一个躺赚的幸运儿就是你!加油吧~

怎么写作有故事感的文章2

自6月19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届书评大赛启动以来,在3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书天堂报名参赛者逾1000人,主赛道、视频赛道、春苗赛道共收到投稿1400多篇/个,这些参赛者来自五湖四海,有作家、作协会员、专栏作家、译者、教授、讲师、教师、读书博主、税务工作者、编辑、自由职业者,等等,他们畅谈阅读与书写的爱与思,书写自我与阅读的1001种可能。

我们感动于每一位参赛者的参与热情,惊叹于他们文字的感召力,更从一个个随书评附上的阅读故事,感受阅读于每一个人的特殊意义。

今天,我们选取10位参赛者的阅读故事与大家共赏。如果你有想分享的阅读故事,欢迎评论区留言,让更多的人看见。

另外,经大赛组委会公正、有序、严谨的评审,各赛道入围复评的作品已快出炉,名单将在近日公布,敬请期待。

(文末附广西师大社第二届书评大赛参赛证申领通道,凡在书天堂报名并投稿成功者可领取专属编号参赛证)

01 终其一生,

复写记忆中的童年

“阅读与写作,在最开始

就是交织在一起的藤蔓,

有限的篇幅实在放不下,

它们会漫出这些文字,

一如空中飞转的回旋镖。”

依弗洛伊德之见,人终其一生都在描摹他的童年。

成长,就是把纤薄的半透明纸敷在那具已完备的笔划上,人生,也不过是在越积越厚的时间纤维上一遍遍复写记忆中日渐消瘦的童年。

我生活在农村,父母与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的文化都无涉。我记得浸在母亲中石化蓝色工装上的汽油味;记得父亲退役的摩托车,它如医保卡一样嗡鸣着驶入一个夜班;我记得那建在山上的托儿所,如今那座山像玻璃弹珠一样让我的记忆变得透明;我还记得母亲从加油站给我带回的螳螂、蟋蟀和蝈蝈儿……

但我不记得,除我的自我启蒙外,哪一位生者曾长久地指引我的写作,他们或许会像短暂划燃的火柴一样摇晃在我的诗行中,但只有那些死去的大师才让我长久地激动。

那时买书不容易,要么坐半小时公交到县城里买,要么托母亲的同事从亚马逊上网购。而童年最初的阅读从一册《莎士比亚喜剧故事》开始,及至波德莱尔、特拉克尔等诗人。它们留给我石榴籽般精准、甘甜而透明的语言。七岁时,当我摇晃着铅笔在田字格上写下第一个句子时,我想着莎士比亚会怎么写。

——谈炯程

02 随缘分阅读,和书籍相伴

“喜欢在炎热的下午去

找一本旧杂志或小说,

挑一个靠窗的位置,

坐着看到傍晚,

太阳要下山的时候,

会有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

落在我的书页上,

让自己恍如流金岁月里

独享一刻安逸的时光盗贼。”

阅读是人生一大幸事,小时候没有手机,我的睡前活动就是看书。看《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再大一些就开始看《简·爱》《高尔基作品集》,少年时期又钟爱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集和言情、仙侠小说。

细细算来,这些年我从未离开过阅读,就算时间紧迫,也能从玩手机的空当里选一篇短篇小说来读。

书架上的书好多都没有了封面,是我和小伙伴在学校里互相传阅留下来的证据。我的外婆十分钟爱小说,常常在廊下坐几个小时,戴着老花镜,慢慢地翻,我的每一本课外读物,她都陪同我一起看过。

我最喜欢夏季的小城,有一条小河从城中穿过,河的旁边就是县图书馆,不大,但是十分安静。

我喜欢在炎热的下午去找一本旧杂志或小说,挑一个靠窗的位置,坐着看到傍晚,太阳要下山的时候,会有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落在我的书页上,让自己恍如流金岁月里独享一刻安逸的时光盗贼。

所以,后来我的人生选择都离不开书,选了与书相关的专业,选了与书相关的人生轨迹,我可能会因为一时的忙碌忘记读书,但是我想,我不会允许将书从我生命中剔除。

疫情来临的当口,我也用阅读来充实咸鱼时间,窝在被子里,翻翻电子书,看看电视剧原著,看了电视再看原著或看了原著再看改编的电影电视又有不同的感受,就在这样随意散漫的时间里,随缘分阅读,和书籍相伴。

——宋燕红

03 猫咪与书,跨越时空的际遇

“藉由猫咪毛茸茸的小手,

我似乎钻进了漫画里,

看一家人其乐融融地斗嘴争辩,

看阿咪恃宠而骄百无聊赖,

看每个人眼睛里的温和光芒。”

在阅读《平生记》的时候,我家猫咪总是跑来捣乱,要么趁我不备偷喝我杯子里的水,要么一屁股坐在书页上让我不能翻动,要么把我的笔推到地上,然后一脸纯真地看着我。

有一回,我惊喜地发现他正好踩在321页《阿咪打官司(下)》那幅漫画里阿咪手印的位置,一股让心情和大脑顿时豁然的暖流冲进了四肢百骸。

在那一刻我所感受到的与作者的共鸣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藉由猫咪毛茸茸的小手,我似乎钻进了漫画里,看一家人其乐融融地斗嘴争辩,看阿咪恃宠而骄百无聊赖,看每个人眼睛里的温和光芒。那是爱与被爱,是善与依赖,是相见恨晚的雀跃,是跨越时空的感动,是书的魔法,是阅读最美好的瞬间。

读完这本书后,我去“考古”了所有饶老相关的视频、采访、节目,越看越觉得这哪里是鲐背老人,明明是瞒着弟子偷溜出仙山游戏人间的顽皮仙道,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好的记忆力,那么敏捷的思维,那么豁达的胸怀,那么率真的品格?

我曾亲眼目睹96岁的太爷爷离世,相比死别更让我痛苦的是衰老对一个人无情的摧残,所以我惧怕衰老,心里脑子里嘴里有无数个万一。而今饶老却让我重新相信了生而为人的强大与风骨,重新看到了当下的宝贵,重新爱上了生活。

饶老虽已离世,可就像我在书评中写的那样,他的灵魂永远年轻。

——阿卷

04 人生,需要这样的遐想

“如果能有一个重读此书的机会,

我想将它定在一个积雪尚未消融

又有暖阳的冬日下午。

搬一把躺椅至老屋的院落,

沏一壶香茗,翻几页书,呷一口茶,

小憩一阵,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等我醒来时,已是日落时分。”

我初次拿到《这不是手艺,这是生活》这本小书是在2022年7月的一天下午。彼时,我所有的时间都被焦头烂额的工作塞满,直到当晚入睡前方有时间拆下书的外包装。也许是太久不曾花大把时间细细品读一本书,也许是作者赵勤的文字带给我从容安定的力量,翻过几页,心绪就像沉船的海面,变得无比平静。

接下来的一周,我在写稿、开会、培训等工作的间隙读完了此书。我看着安顺、李淑芳、艾依提·依明、阿霞、侗妹、彭敏、桂子等手艺人迎面向我走来,和我诉说他们的手艺人生与“守艺”故事,又渐渐离我而去。合上书,心生怅然,仿佛和我告别的是一位位相识已久的故人。

之后一个多月时间里,我一直将书放在办公桌的左手边,得空时回去翻翻文字,看看图片,遥想作者采访手艺人时的各种情境与心境。

我认为,人生是需要这样的遐想的。所以,如果能有一个重读此书的机会,我想将它定在一个积雪尚未消融又有暖阳的冬日下午。搬一把躺椅至老屋的院落,沏一壶香茗,翻几页书,呷一口茶,小憩一阵,不知不觉睡了过去。等我醒来时,已是日落时分。

书中的手艺人像是隔了几个世纪般遥远而漫长,再回想方才读过的文字,如同某段过往的记忆瞬间闪现,如同某首老歌的旋律忽又开始回旋,如同一场旧梦突然被唤醒。

——陈羽茜

05 阅读的轨迹,

是我生活的轨迹

“犹豫时,我会看加缪,看萨特;

需要强烈的情绪时,我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渴望爱时,我会看简·奥斯丁;

而当我觉得人生荒诞无意义时,我会读卡夫卡。”

我时常在想,阅读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有很多人,包括家人会问我,看那么多本书真的不累吗?难道你会改行全职写作吗?作为和卡夫卡一样的职员,每天被捆绑在固定的工作时间里,只有夜晚坐在书桌前的时候,我的时间才完完全全属于我,我享受这种不知疲倦与伟大作家对话的时光,让我有心灵完全被打开的感觉。

有一段时间,我忘记了阅读,将零碎的时间丢失在无聊的庸常生活中,现在回想起来,那段人生仿佛是空白的,粘连不清的,恐怕当时就连我自己也未曾了解我是谁。等我真正投入到文学中,才发现从前被悬置的人生忽然有了意义。

阅读的轨迹,也是我生活的轨迹。犹豫时,我会看加缪,看萨特;需要强烈的情绪时,我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渴望爱时,我会看简·奥斯丁;而当我觉得人生荒诞无意义时,我会读卡夫卡。

10岁那年,从翻开第一本名著《呼啸山庄》开始,我已懵懂地知道书本存在的意义,或许读过的书早已化成模糊的焦点,但在我的人生选择中,那些随手翻开的书页也架起了我的人生之桥。我不敢妄言自己因为阅读拥有多么不同的人生,在荒诞的世界中,我虽然也会随波逐流,但我更明白一切皆为过眼云烟,尘世不过“浮华如梦”,那些故事,我早已在书中读过千遍。

是阅读,让我保持对真理的探寻,对他人命运的关注和对生活的思考;是阅读,让我成为一个自由的、不妥协的、真诚的人。

——陈思琦

06 在书籍中肆意驰骋,

永葆初心

“每每从书店抱回一摞书,

拆开完好的塑料封膜,

崭新的书页、一个个跳动的文字、生动的插图,总能让我获得强烈的满足感。”

说起阅读,不知该追忆到多久以前了。

小学时,我是不喜阅读的。成排的文字交叠在那一页页泛着油墨气息的书卷上,令我提不起兴致去找寻其间的奥秘。每每在母亲的威逼利诱下拿起图书,总会犯困,神色缥缈。

直到中学时,我遇见了一位儒雅的写作先生。一身素色旗袍配上黄铜色的镜框,手里拿着几张古风纸笺,屋外的阳光透过轩榥撒在她身上,颇有几分意境。

也不知是否是因这缘故,我太爱她的课了!她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引导我们去寻找细小的事物,去摸索出自己的风格,去丰富阅读来拓宽视野,探索文学的奥秘。也是从那时起我彻底爱上了阅读,爱上了写作。

此后的三年,我不曾间断地涉猎书籍、杂志。每每从书店抱回一摞书,拆开完好的塑料封膜,崭新的书页、一个个跳动的文字、生动的插图,总能让我获得强烈的满足感。

如今的我,养成了每日睡前阅读半小时的习惯,辟出难得的自我沉淀与清净之处。

对于阅读,我有一个看法:人们似乎总在适当的年纪阅读相仿的书籍。恰如小学时我钟爱一个个美好的童话故事,闯进《淘气包马小跳》《窗边的小豆豆》《笑猫日记》的世界走一走瞧一瞧;中学时更喜精彩的小说抑或那些传记,东野圭吾系列总让人烧脑,有时更会毛骨悚然。同样也会对三毛的人生充满万分期待,想跟随她的笔触到世界各地观光,还是去感受张爱玲的一生,文采斐然又令人心疼······

现如今,兴许是经历些蹉跎,对社会有了更清楚的认知,时而抑郁时而洒脱,便更倾向于一些鸡汤文学或是人生哲理方面的书籍。就像近来读过的《相约星期二》《最好的告别》《给妈妈当妈妈》《当你又忙又美,何惧患得患失》,等等,它们总能为我带来一些对生命的思考与启迪。

我喜欢在书籍中肆意驰骋去挖掘更多的真谛,亦会在这条路上永葆初心,砥砺前行~

——汤露然

07 对读书的热爱,会伴我一生

“四十年过去了,

当时书中的许多场景,

早已成了现在的日常,

那些美好的记忆,却永远留在心底。”

我是银行的一名工作人员。

小时候,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新华书店小小的店面里,摆放着为数不多的小人书,那是我放学后经常光顾的地方。

跟妈妈要钱买我梦寐以求的小人书,妈妈和我说:“如果你考第一名,我就奖励你一块钱,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一块钱,对于刚上小学的我,那也是巨款啊!当时一本小人书是两到三毛钱,一块钱可以买三到五本小人书呢!

于是,我努力学习,争取考第一。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我的考试成绩基本都是班级第一名。这样每学期的期中考试加上期末考试,我就可以得到两块钱了,全年就是四块钱!

当考试结束、公布成绩之后,我就向妈妈报喜。接过妈妈给的一块钱,我飞奔到新华书店,买下我平时早就相中了的小人书。我还请求妈妈给我订了《中国少年报》《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少年时期的我,就在阅读中渐渐长大了。

上了中学,看小人书已经满足不了我阅读的需求,妈妈也把奖励我考第一名的钱由一块钱涨到了两块钱。每当接过那两块钱,我就跑去报刊亭买喜欢的杂志,象那个年代非常受欢迎的《读者文摘》《青年文摘》《故事会》,还会去爸爸单位的图书馆借喜欢的书,那里是我周末最喜欢去的地方了。

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看过的叶永烈写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当时我都看入迷了,感觉书中描述的未来太美好了!

如今,四十年过去了,当时书中的许多场景,早已成了现在的日常,那些美好的记忆,却永远留在心底。

对读书的热爱,会伴我一生!

——刘向群

08 读书就像一个人吃饭的品味

“喜欢美的事物,

也喜欢美的文字,

不需要奢华的词藻,

只有质朴的有力的文字

才会带来温暖的力量。”

小时候在该读书的年纪读了很多闲书,也很杂,那个时候属于可以随意吸收很多的阶段,也没有特别多指定的品味。后来随着年纪增长,慢慢也有了自己的形状,选书也就逐渐苛刻起来。

人生的前三十年好像在不断地尝试和闯祸,慢慢在各种烂摊子里走出了自己的风格,从风风火火到从容淡定。

读书就像一个人吃饭的品味一样,在有了小孩儿之后,我开始做饭给小孩吃,也会给她选书看,至于我自己则看得很少了,一来是全职妈妈的休闲时间实在有限,二来是很久没有遇见合口味的书。

毕竟人生在经历加加减减之后不是那么容易就能遇到适合自己心境的书,就像很难在外面吃到令自己牵肠挂肚的家里的味道。

现在的我更喜欢读气定神闲的书,不费力就能心领神会的内容,从只言片语便可知作者的心境,一样是柴米油盐的日子,但是能品尝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的人生历程,最后是积极阳光向上的心念。

喜欢美的事物,也喜欢美的文字,不需要奢华的词藻,只有质朴的有力的文字才会带来温暖的力量。

很高兴能读到这本《小食里的光阴》,很熨贴我眼下的生活。在一餐一饭里感应着时节,顺应着自然规律养着小孩,一切都是水到渠成,道法自然。也愿美丽的文字和美食能带给人们风雨后的甜蜜与宁静。

——左茶

09 你是否有勇气与命运交手

“心怀爱意的人

会看到无与伦比的浪漫,

比如宇宙万物,

日月星光,山川草木。”

很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举办这次书评大赛,让我有幸领略到名家风采,了解过去不曾看到的风景,更深深感动于至爱亲情。

李健老师说,谁的一生,不是爱的一生?

爱什么?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理想,爱每一天的生活,爱深爱自己的人,爱这个世界。

心怀爱意的人会看到无与伦比的浪漫,比如宇宙万物,日月星光,山川草木。

初读《给妈妈当妈妈》,我把自己代入到作者的身份中去。若是我照顾患有认知症的母亲会怎么做?我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强大的心理素质?阅读时,我一遍遍地叩问自己,当命运之神将残酷和不幸置于面前,我是否能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与它交手?

作者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直面残酷,直面不幸。作者在书中坦言了很多,关于母亲的过去,关于自己,关于自己与母亲,不曾讳言。这样的真诚更让我感动。

我也常像作者那样,面对往事时会有些许后悔。当我意识到一些问题的时候,逝者已经不可追。然而,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所以没有什么理由消极避世,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残酷中或许会更加深刻。

正如作者所说,“如果视‘老病死’为残酷的话,谁的生活能逃离这份残酷呢?当我们能在残酷中学习、思考,淬炼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时,这份残酷中就渗透进了充实与快乐吧!”

——陈梓铖

10 看书是一种享受

“手不释卷,废寝忘食。

这个习惯,一直保留至今。

我想,对于书的痴迷,

今生是无法改变的,而我也无意改变。”

素有书癖,好看书,好藏书。

小时候,父亲做了个书架,放满了连环画。而我这个小人儿,就天天捧着这些小人书津津有味地看着,手不释卷,废寝忘食。这个习惯,一直保留至今。我想,对于书的痴迷,今生是无法改变的,而我也无意改变。

到了小学,认的字多了,我就开始翻看大部头的小说。《七侠五义》《镜花缘》《冰川天女传》《天龙八部》《小妇人》《傲慢与偏见》……不是武侠言情,还是中外名著,不论是诗歌散文,还是禅宗易理,都被我翻了个遍。

看书是一种享受,小说能熨帖人心,散文能提升内涵,童话能净化心灵,唐诗宋词,则让人徜徉在无边风月之中。看的书多了,便萌生了让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的念头。

我们都是时光的旅者,在岁月的洪流中走散。

这一场短暂的旅程,一路上遗失的珍宝不少,获得的东西却不多。而我唯一能够牢牢握在手里的,便是写作。

写小说自娱娱人,写散文自愈愈人。避开人世的纷扰与喧嚣,携唐时诗,宋时词,元时曲,明清小品,与读者一起在青山绿水间徜徉,于清风明月中旖旎,看花落花开,云卷云舒,听风声涛语,虫鸣鸟叫,温暖他人的同时,也慰藉自己的心灵。

——程少华

阅读,

让所有热爱文字的人们联系在一起。

一个阅读故事,无数个美丽的片段

联结起来,交织成记忆之海。

日影飞逝,有些碎片或许为我们所遗忘,

但余下的那些,仍闪烁着明澈的光亮。

让我们就着这些书本所带来的光亮,

一边读一边写下去吧!

假如你也有属于自己的阅读故事

欢迎在评论区与大家分享!

今天,我们开启

广西师大社第二届书评大赛

参赛证申领通道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领取

项目统筹:张俊显

执行统筹:陈子锋

总策划:余向丽

执行策划:秦念、李显杨

项目支持:黎金飞、廖茹画、吴海姣、

谢慧君、劳新丹、谢萍

技术支持:盘洁、赵茜

视觉设计:李琴、费治鑫(实习)、杨璐(实习)

项目实习生:李欣莲、邓洁慧、杨璐、

叶琳、钟梓悦、廖云静、许蒙彬、

黄涵添、杨兴、陈子铃、罗莉娜

编辑:廖茹画、罗莉娜(实习)

感谢所有关注书评大赛的小伙伴~

怎么写作有故事感的文章3

朋友,你是否为灵感枯竭而夜不能寐?你是否为创作瓶颈而苦恼不已?你是否为缺乏技巧而无所适从?如果你有那就随我一起翻开这本《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吧~在这里你会找到答案,会打破困境,会有所顿悟。

概述:

《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的作者是大泽在昌。他是日本著名的推理小说作家,畅销书作家,曾获得首届“推理小说”新人奖、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第十届日本推理文学奖等,曾担任日本推理作家协会会长。这是一本独具特色的小说创技巧指南,由日本推理小说家大泽在昌所开办的一系列“小说课堂”讲座内容汇集精选而成。该讲座针对从日本选拔出的十二位青年写作者,以“大师办私塾”的形式进行。旨在传授作者三十余年写作生涯中的创作经验和写作心得。对于热爱与写作,对小说创作有兴趣和热情的读者来说,本书不仅是一本创意宝库,更是一本实用的“作家养成手册”。

阅读提示: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共十课,主要讲述各种写作技巧与写作误区的避雷,第二部分共4课,主要以4个课题的案例解答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之法。第一部分的第一课与第十课,主要根据日本的现状讲述小说作者的生存之道,有非常大的地域性,对本国小说作者没有什么实际的帮助,可略过,有时间感兴趣的可选读。第二部分主要是根据大泽在昌所出的4个课题,对12位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讲解,此部分可略读。接下来就需精读重点掌握的部分进行展开讲述,

正文开始:

一、怎样掌握第一人称的写法

以第一人称写作的优势是代入感极强,劣势是比较不容易把控,容易出现视角混乱。故此,以第一人称进行写作需要跨越以下3个障碍:

1、消除视角混乱,不要出现上帝视角。

例如:“我的神色阴沉下来”、“我又变得双颊绯红”,都不是“我”能看到的,应该是别人看来的印象。在以第一人称为写作视角里,都应避免。

2、以第一人称写作只有一个信息入口。

例如:“看见身后站着一个青年”、“我不悦地皱起眉头”,都是第三人称的旁白,“青年”如果是认识的人可改成他的名字,如果是不认识的可改成外貌或动作描写;“我不悦地皱起眉头”可改成“我皱起眉头”或“我不悦地说”

3、不能用第三人称,该如何突出主人公的性格?

可借他人之口传达。例如,有某个女性角色对“我”这一讲述者说出“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这样的话,读者会觉这个“我”很有女人缘。

除了这三个需要跨越的障碍外,还有一个点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虽然以“我”的视角讲述故事,但这“我”并不是作者本人,而是作者虚构或者参考出来的主人公,所以说话做事,要符合主人公的年龄与个性。

为了让我们习惯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我们可以在平时多观察现实中的人,以及学习其他小说、电影、戏剧等描写方式,在做输出的同时要及时的输入,以此保证灵感库的充实。

二、如何塑造形象鲜明的角色

1、明确登场理由,使角色充实丰满。

无论是男、女主,反派,还是路人甲乙丙等无名角色,只要是登场就需要有登场理由。例如:上午11点,在地铁里发生某起事件,在目击乘客里假如有女高中生,那么她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必须有存在的理由,是考试?是身体不舒服等,找一个合适的理由。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这个理由不一定要在文中明确写出,但作者必须要清楚才行。

2、在细节上精雕细琢,营造角色氛围。

能否写出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的角色,取决于该角色是否能带有鲜明个性,宛如真实地生活在你的脑海里。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可制作角色表,逐渐几下自己对每个登场人物的想法。

除了在细节上精雕细琢,营造氛围是打造有力角色的一大法宝。那么如何营造氛围呢?那就是寻找能使该人物的形象变得鲜明而立体的文字。

例如:“中年男性,大概五十多岁......感觉不像上班族,正在滔滔不绝的讲着,好像很了不起的样子。”没有对角色的外表进行细致的描写,但一个中年男性讲师的形象还是读者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3、角色应随着故事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如,相遇——相恋——失恋:主人公讲发生消极的变化;失恋——相遇——恋爱高潮:主人公将发生积极的变化。

不仅是主人公,其他登场人物也应随着故事的发展进行相应的变化,只有这样的变化过程才能让读者投入感情,让读者对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产生共鸣。

4、人物的过去和背景等回忆可通过“对话”完成

通过“对话”揭示主人公的过去,主要有两种方法:

其一:塑造善于插话的对手。避免主人公长篇大论的回答,要让另一个角色在适当地地方插话,一边同时描写两个角色,一边推动对话。

其二:在对话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可插入叙事部分稍作补充说明,然后再次回到对话。

三、如何掌握“对话”的秘诀

实际中的“对话”与小说中的“对话”是不同的,在某种程度上是贴近实际,同时省去实际中的多余部分。

1、塑造符合人物的对话

2、活用“隐藏对话”制造悬念

如果你想在揭晓谜底前,再留些悬念的话,就应该使用隐藏对话。隐藏对话两大技巧:

其一:沉默或岔开话题。

其二:语言圈套,为了完成反转或结局设置的。例如:侦探正在追赶罪犯,罪犯突然在路口不见了,于是侦探询问路人:“刚才有没有看到一个男人跑过来?”路人回答:“没看见男人跑过来。”隐藏对话是看到女人了。

3、掌握有效对话的4大技巧

(1)变化的对话

例如:A是B的下属,A对B使用敬语,可在经历了某件事后,A跟B讲话变得很随意。于是,我们可通过对话口吻的变化,感觉到二人在人际关系中也发生了变化。

(2)风趣的对话

对讲故事很有帮助,但如果使用过多,读者可能反应不过来,导致冷场,所以需要注意。

(3)色情的对话

男女间的场景,会涉及到人类的本能欲望,所以人物形象的塑造更要足够扎实,否则角色的对话会缺乏真实性。

(4)找到决定性的台词

根据每个人物的角色,逐渐写出该人物该说的台词,这样用不了多久,一定能找到“这个人在这种场合只会这样说”的决定性台词。通过考虑对话和台词,能塑造出更具体、更有个性的角色。

第四、把自己融入角色,但不要过度依赖角色

四、如何设计情节

1、要想清楚自己为读者提供怎样的乐趣

要怀着“如果我是读者,应该会觉得怎样的故事会很有趣”的信念去写。关于“想为读者提供怎样的乐趣”,有两种方法:

其一:“变化”小说。任何题材均存在惊心动魄的要素。要让读者期待“主人公接下来会究竟会变成什么样”。

其二:“解谜”小说。不仅是侦探类的小说,其他类的小说,也是存在谜题的。例如:可以写主人公陷入热恋,却发现恋人行踪成谜。探究恋人身上的秘密也是解谜。

2、“谜题”的处理是情节设计的关键

优秀而有趣的小说必然存在谜题。那么怎样把“谜题”放在故事里呢?

l 应对“自己想写什么样的谜题”有清楚地认识。

l 作者必须确保将“谜”以谜的形式交给读者,即使“谜”对作者来说并不是谜。

l 巧设伏笔,做到收场时有“大反转”。

3、确认关键点与路线

l 关键点即“起”“承”“转”“合”。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应用距离最短的直线连接已确定的关键点,而是要增加支路,支路越多,故事的起伏就越大,也就更有趣。

l 路线即想以什么样的顺序推动情节的发展。

4、不要害怕脱轨

当我们用路线连接关键点时,就算我们绕了很远的路也没关系,这样做,可以使故事变得更充实,回到关键点时所产生的振幅就会增大,从而为故事增添更多的趣味,所以不要害怕脱轨。把路线交给人物,让他们自行行动,充实各关键点之间的部分,推动故事的发展。

五、如何给小说加“刺”

1、“刺”是个性与共鸣点

小说的“刺”不一定会刺伤读者的心,给读者留下可恶的印象,而是能在读者心理激起涟漪的东西,要让读者产生“我要是主人公,就不会这么做”或“要是我,会比主人公做的更好”,也就是“读者不会从头到尾只做旁观者”,吸引读者产生共鸣,这才是小说的关键所在。

2、要绞尽脑汁让故事变得有趣

3、要让故事拥有反转的跳跃

“跳跃”即转折,一般在故事的三分之一处,也就是第二件事的前后就要开始转折了。

当读者读到故事的三分之一处,觉得登场人物已经全部现身,自认为认清了每个角色时,突然来个令读者拍案惊奇的“跳跃”,会给故事变得有趣。如,在三分之一前,一直是个好人,到了三分之一处反转为潜力坏人,会达到迅速充实情节的效果。

4、要让主人公历经磨难。对主人公越残酷,让主人公遭受越多的罪,故事就越有趣。

六、如何锤炼文字

1、要让文字有节奏感

所谓故事,是由“小高峰——低谷——较大的高峰——低谷——大高峰”连接而成。为了让读者一直享受地读到最后,低谷部分至关重要,因为其中含有与下一个高峰相关联的信息。

2、写出准确地文字

文字是传到信息的重要手段。故事的文字,“准确”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逻辑性在故事的写作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3、做到“八分感性,两分理性“

“充满情绪的文字”与“刺激情绪的文字”并不是一回事。如果作者在叙事部分也跟着一起感动、哭泣、恐惧,反而不能把这份感情传达给读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需要在脑海里长存一个“第三者的自己”能够冷静地观察,判断自己最想表达的信息是否通过笔下的文字,以最有效的方式传达给读者。其中大概的比例是“八分感性,两分理性“,八分随心感性,两分客观理性。

4、掌握描写的三要素

所谓描写三要素,就是“场所”“人物”“氛围”,即登场人物在哪里?是谁?现在是什么状态?这三要素要按比例分配,关键是要有轻重之分。

轻重有度的文字,是指在英国说明的场所,对应该说明的事物,做到恰到好处的说明,而且,文字最好能有节奏感,让人阅读起来毫无阻碍,作者想传达的信息就能够顺畅地流入读者的脑海中。

七、如何挑战长篇小说

1、开场很重要,可反复重写

开篇二十页可谓小说的“命”,要反复思考以什么样的场景开头才能吸引读者,最好能多次反复重写,已调整到最佳状态。

2、让主人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开篇二十页乃至前十行,应尽力思考,怎样才能在做说明的情况下,让主人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的魅力。

3、塑造多个“强”角色及“谜题”

“强”角色不仅有男、女主角、反派,还可增添两个较强的配角,这样做的目的是冲淡令人反感的“个人英雄主义”。至于“谜题”最好让故事成为有两个“结”的双重结构,把先打开的结解开后,再打个结,然后再去解。只有一个结的长篇小说,会显得单调,很难把悬念一直维持到最后。而在中间把结解开,然后再快到结尾是再打一个结,就能让故事出现两个高潮。

4、学会突破描写瓶颈的秘籍

为了避免描写单调而浅薄,大泽在昌老师总结了5字秘诀,那就是“天、地、人、动、植”。

“天”:指天气、气候。是热是冷?是晴是雨?只要在适当地位置对天气或气候稍作描写,就能使场景给人以全然不同的感觉。

  • “地”:指地理位置、地形。利用地形能给场景加分。
  • “人”:指人物。男女老少?成没成家?有没有朋友等,可仔细考虑类似的各种因素,予以人物变化。
  • “动”:指动物。可借物喻人,如“我沮丧”可借助流浪狗的姿态描写来富于人物变化。
  • “植”:指植物。盆栽、树木、路边的野花......加入这些植物的描写,能给场景增添变化。

八、如何描写强烈的情感

1、要保持创意的源泉

2、坚定“当作家的决心”

3、要多阅读、多观察

4、学会与编辑、同行、媒体相处

到这里本期分享内容全部结束,欢迎点赞收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