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思乡的小学故事有哪些

2022-10-31 16:55 作者:瞪大笑 围观:

故事里的故事:淡淡的乡愁,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瞪大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思乡的小学故事有哪些1

不久前用几张照片,表达了重回南京,重回大院的感慨,引来了诸多朋友的共鸣,这就是乡情。在南京生活三十年,小学、中学、大学,父母、亲友、同学……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挥之不去。从十岁起,每年四月二十三日我都要去长江大桥,站在最中间、也就是江心位置,环顾大江两岸,向百万雄师致敬,遥拜并遥祭父辈们。

每回一次南京,都会又找不到几分儿时记忆,更有一次,想去大学母校看看,居然迷了路……新华书店、外文书店、新百和中央商场、胜利和大华影院,和我的记忆中全都对不上了,变,是必然;念,却是乡愁。

这是大院里最著名的小楼。原来的主人是那个“校长”;南京解放后,成了有军神之誉的元帅、院长的办公室,我之所以熟悉这里,是因为……

……哈哈,是因为我可以避开哨兵,溜进小楼,那拱形门内是父亲的办公室。记得曾学着电影里,向办公桌后的父亲立正:“军座……”话音未落便被他轰了出来[大笑]

沿着这条向东的大路走到底,是我的小学母校,那原本是大院的子弟小学,很有名。清晨,我们迎着太阳走在上学路上,谁又会想到,这些孩子里有一个小女生,后来成了我媳妇呢?

下午放学后我肯定会和伙伴们来到这里,主席塑像下,趴在台阶上赶快把作业写好,然后就可以疯玩了,只要不耽误回家吃晚饭就行。童年,阳光灿烂的日子,就这么无忧无虑。


大礼堂,大院里最有故事的地方。1945年9月9日上午九时,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帝国和侵华日军在这里签字投降。

五十年代,解放军高级将领在这里举行了首届国家考试,总司令和军神元帅亲临监考,父亲有幸在场见证。

1985年10月,老司令许世友归队,在这里给他举行追悼会,我在队列之中。追悼会宣布开始,突然大雨倾盆,风呼雨啸,追悼会结束,拨云见日,风和日丽。这一奇特景象,我想当年的亲历者都会没齿难忘。

这是当年大礼堂的入口检票处,那时看内参电影,什么《解放》、《巴顿》、《山本五十六》之类,会趁家里人不注意,换上父亲的军装,来到这里,等待军区体工队或文工团的队伍入场,体工队、文工团里都有小兵,我便混入其中,屡试不爽,每每得逞。

俱往矣。真是物是人非。但睹物思情,还是很眷恋、很不舍,那些经历时常在梦中闪回。哈哈,把它拍进镜头,存在记忆中吧。虽有感慨,但仍要“回首回忆,前望前行”,因为太阳照常升起,生活还在继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父辈,朋友,同学,挚交……我想念你们;南京,我想念故乡。

思乡的小学故事有哪些2

小时候就听大人们说,油坊镇完全小学是为清河县培养秀才的地方,这里的学生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有志青年。因而我十分敬慕这所学校,更羡慕这所学校的学生们。

说起油坊镇完全小学应追溯到清朝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据《清河教育志》和油坊《王氏家谱》记载:十七世王公讳英芳(1864一1942)、王英芳和本镇王洞廷于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创办油坊镇初级小学。民国18年(1929年)清河县成立县公立油坊镇第二完全小学。十八世王公讳寿椿法学学士(1893一1942年)历任校长。这是油坊镇最早的完全小学。

民国26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清河县的两所县公立完全小学校停办。(校址不详)

抗日战争胜利后,清河县教育事业也慢慢复苏。1946年2月,继清河县第一、二、三完全小学校成立之后,清河县第四完全小学校(简称第四完小)在油坊镇成立,杨椒云担任校长。


第四完小的校址有两处:一处是二衙门,一处是奶奶庙。

第四完小第一校址——二衙门

二衙门在油坊古镇南北大街的中央地段,坐西朝东,正门朝东面临大街,后门是北房与西房之间的西北角门,一对漆红门朝西开,门虽小,但无不透露着它的庄严。因二衙地基高大,打开西门就能俯视到一湾清水的纱帽湾。出门是用青砖背铺成的一条下坡路,通向了北邻王家胡同口。南面与油坊四区工委一墙之隔,工委的南边是许家胡同。

二衙门是东西长南北短的扁担院落。最早也是四合院。两扇厚重的朱红色大木门面向运河方向,给人以神秘、威严、庄重的感觉。从院内看,有北房六间,东房三间,南房六间,西房三间。在西房的南山墙处有男女厕所。在大街上看,这是有四间门面的四合院。推开两扇大门便可以看出,这是个过堂房。靠左一间是个隔断,过堂右边连着两间北倒座屋。这倒座屋是校长办公及休息的地方。

由过堂通向西房门口有一条用青砖铺设的甬路,在院中央甬路的左右两旁各有一棵古老国槐树。从槐树苍桑的身躯和稀疏的虬枝上判断,这是百年老树。这院子是百年老院。西房窗前有两棵洋槐树,每到暮春时节一串串的洋槐花都垂下来,整个院子荡漾着洋槐花的芳香,使人心旷神怡。

虽说二衙门是第四完小校址,但这个院子只有西房是教室。南房是学生宿舍和厨房。北房是供几个教师办公用。

1968年,二衙门成了新街村的农机修造站。

1973年,因油坊大桥修建,308国道由此通过,二衙门(第四完小旧址)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四完小第二校址——奶奶庙

奶奶庙是第四完小的主体。位于油坊北街十字街口西大约一百米的地方,在油坊村的后街上。这座古老的庙宇,据说是清嘉庆年间建造的,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这个庙坐北面南,有东西两院落组成。大门设在东院的南山墙上。建筑风格比较讲究,起脊大门,朱红色的两扇大木门,高高的门槛,左右各有一个青石狮门墩。朱红色的大门轴(户枢)蹲放在石狮背后的石墩臼里。天长日久那石狮被人抚摸得滑溜溜,油光光。这对石狮好像有灵性,每到夏季大雨来临前,石狮就会湿漉漉地向外渗水。当时周围的庄稼人看云视天气,更要看石狮判雨情。

东院是一个三合院建筑,没有南房。三间北大殿。房前出厦,厦子有两根浑圆的四手粗的木柱支撑着,柱子蹲在青石墩上,稳定又气派。大殿的门窗是木制镂空的格子,从上通到下的落地窗。窗扇可以旋转折叠,还可以卸掉。烈日炎炎的夏季,就可以把窗扇摘下来,大殿里立刻就凉爽了许多。冬季糊上窗纸,弹刷上桐油,大殿里又暖又明亮。

东院有四间东房,靠南是单独一间东房,其余三间一体。西房也是四间,靠南一间单独,其余三间靠北一间是隔断间,是校长的办公室兼休息室。其余两间是会议室兼会客厅。东北角设有女厕所。大殿与西房之间有一个通往西院的角门。西院也有三间北大殿,与东院大殿雷同。在西院北大殿的东边有三间砖北房,这是职工宿舍。这东西两个大殿是教室。西院有三间西房是学生食堂。西院比较宽敞,院中间有一个色彩艳丽的碑坊,碑坊呈东西方向。碑坊上吊着一个公子帽式的铁钟,用它指挥学校的作息。牌坊的四周有两张圆形石桌和几个圆形石凳,还有几棵侧柏树衬托着院中的碑坊。学生在自由活动的时候,三五成群地散落在石桌旁柏树前,或看书或讨论,院子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1946年第四完小招收了两个教学班,共79人。学制为两年。学生来源于革命烈士子女,革命者的后人,共产党员的后代,清河县进步青年及清河县周边地区的有志青年。

当时杨椒云校长提倡抗战、学习、生产三结合的办学理念,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合。也就是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真才实学。油坊完小由于教学质量高,学生学习风气浓,又占有运河优势,当时吸引了运河周边县市的不少优秀青年前来就读。东至山东省夏津县,北至武城县,南至山东临清市。为周边县市培养了不少人才。

1948年又招了两个班。由于急需人才一个班是学制一年,另一个班学制两年。毕业生大多数都走上教育岗位。以他(她)们所学的知识再培养更多的人才。1948年油坊完小的女学生增多,其中有杨椒云校长的大女儿杨宝琴,清河县老地下共产党员新华书店首任经理申凤桐的女儿申玉玲她们都是当年的优等生。当时国家虽不富裕,但对完小的学生很照顾。

据申玉玲女士讲,完小期间免收学费,生活及其他费用自理。同学们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都很刻苦。当时申玉玲是班级里最小的,年仅15岁。女生住宿不方便,有的女生就在外面找房子住。申玉玲与杨宝琴租了贾世骧家的房。她们学习很努力,可以说起早贪黑地学,当时学校设有晚自习,放学后他(她)们还会挑灯复习功课。春天的早晨天刚亮就起床,在院子里的石榴树旁看书复习。1948年入学的学生尝试了杨椒云校长提出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理念,李静民(渡口驿人)带着两个同学在学校开了个文具店,自由活动时间店就开门售货,店内有文房四宝,等学习用品。李静民后来曾在清河中学当过后勤主任。


学生送走一批,又来一批。一届又一届的清河县第四完全小学校的毕业生,都积极投入到清河县的文化教育,经济建设中,为清河县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949年杨椒云校长也调任清河县初级师范学校任校长。当时第四完小的工作由副校长张奇昌负责。

当时第四完全小学的毕业生,有的直接走向工作岗位,有的就又到初级师范继续学习。……

1954年我在油坊镇初级小学读书,清河县第四完全小学校的地址仍在奶奶庙,但校门口的牌子上写的是:油坊镇高级小学校。由于每学期的开学典礼和每学年的结业典礼,我有幸到高级小学参加会议,看到当时的高级小学的校长老师和高级小学的大哥哥大姐姐,自己很是羡慕。

记得当年的校长姓姜,大概五十多岁留着小背头,身着灰色的中山装。在学校的露天讲台上讲话。其中讲话的内容有教育学生一心一意地学习。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打比方说:你左手要画圆圈,右手要画方块,你看看能画吗?……

高级小学校的老师都是男的,看上去他们都很有文化。时髦的二八开分发头梳理得一根不乱。都穿着中山装,有蓝色的,有深灰色的,有浅灰色的,都在上衣的左口袋里别着支钢笔,五个老师中几乎都戴着眼镜,很有高级知识分子的气派。

1958年我也来到奶奶庙高级小学校学习了。我们那一届已排序到第18、19班了。我在18班。刚进校班主任是程玉琴(女)老师,第二学期是张宗敏老师,六年级时18班又搬到二衙门去了,班主任是赵增昌老师。

1968年秋季,油坊公社在奶奶庙办起了油坊公社联合中学。我也光荣地成为一名联合中学的数学老师。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此时我感慨万千,写个顺口溜以表思乡情怀:

光阴荏苒百余年,物非人去换新颜。

破旧立新绘宏图,美好追忆记心间。

思乡的小学故事有哪些3

◎田坤

这汤里的萝卜,就像肉夹馍里不该存在的青椒一样

我小时候以为,糖葫芦和饺子,是天下唯双的美味。

这两样东西,都带着年味。饺子主内,唯有过年时候才能吃到;糖葫芦主外,也唯过年时,可以缠着父母买几根。

饺子就不必说了,天寒地冻的季节,引人的是热腾腾的那股子热劲。

糖葫芦须得是山楂的,红果表皮上浇着甜脆晶亮的糖玻璃,用舌头卷起外层的白色糯米纸,含在嘴里和糖汁一起化掉,待到发腻的时候,就一口咬下山楂的果肉来,厚实的果酸自舌尖一路往上走……电影《霸王别姬》里,小赖子说“天下最好吃的,冰糖葫芦属第一。等我成了角儿,成天要拿冰糖葫芦当饭吃”。我心里也是这么个意思。

后来开始时髦的草莓猕猴桃糖葫芦,红红绿绿看着好看,吃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

鲁迅曾经调侃道:

“爱人赐我双燕图,回她什么?冰糖葫芦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糊涂”

这一段小时候看得我很是抗议,肯分个糖葫芦给你,那怎么说都是真爱啊!

上大学后,兴高采烈去买糖葫芦,却被同学笑话:“你多大了,就爱吃个这?”才知道在我看来天下无双的东西,别人眼里不怎么样。

“我之蜜糖,彼之砒霜”,就是说人们美食观的这种差异性。我父母刚认识的时候,我妈想招待一下我爸爸,在缺油少盐的情况下,炸了一大盘土豆和鸡蛋,满心期待地看着我爸,却只见老爷子眉头抽抽,筷子一动不动。后来才知道我父亲小时候吃鸡蛋吃伤了,闻到味道就敬而远之,更谈不上喜爱了。

人对食物的嗜好,除了个人天生性情(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家庭的影响)之外,更大程度上还深受地域的影响。随着时间的陈酿,这往往就要变成乡愁了。

号称最懂中国人的胃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就这样总结道——

“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

这种属于胃的乡愁,不随空间的变化而转移,却随岁月的增长而愈浓烈。

所以对于食物的乡愁,很多时候是带着情绪的,固执无理的。我初到成都,肠子还没有适应蜀地的风味,一群北方人在狮子山北门外的露天饮食摊上流连,寻觅北方的味道。有一日,发现了肉夹馍,大家立刻大快朵颐。同学里有一个是西安人,啃着啃着忽然恨恨地说:“这馍不正宗!咋还放青椒末末?”一问老板,果然是河南的老乡。不过,在我们几个甘肃人看来,这放了青椒的肉夹馍,比不放青椒实在是好吃多了。

再一日,一群人去吃兰州拉面,终于遇到了一个甘肃人开的馆子,一群兰州同学惊呼:“这家馆子味道正,汤里还有萝卜!”

这时,忽然就懂了那西安同学的执念。这汤里的萝卜,就像肉夹馍里不该存在的青椒一样,是有乡愁在里面啊!

一个人胃里的乡愁能固执到什么程度呢?

逯耀东老先生的书里就记了这样一个故事:两岸互通之后,老先生回到故乡苏州寻味,却发现记忆里咸中带甜,甜里蕴鲜的苏州味道,旧味难寻。苏州老店的菜单上,麻辣咸香大肆流行。让老苏州食客悲情万分,于是老先生的一位叫陆文夫的作家朋友,为了维护苏州饮食的传统,专门开了家“老苏州菜馆”宣扬姑苏风味。但“老苏州”也阻挡不了潮流,几年就歇业了。陆文夫黯然说:“世道变得太快,没有什么可吃了。”这是我和陆文夫的初会,也是最后一面,不久以后,他就抱憾而终了。

年的味道每况愈下,这是人皆叹息的状况,童年见过的风景,慢慢就不在了,童年放过的鞭炮,慢慢地就不让放了。童年参加过的社火,也越来越少人耍了。常年远离家乡,回家也常常遇到“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尴尬。

熟悉的故乡变得陌生,你也变得像个过客。唯有记忆中的味道,是变得最慢的东西。

对人们来说,多少乡愁只在胃。

当故乡不在的时候,可能只有爸妈指尖上的爱,揉在面里,剁在菜板上,下在锅里,在你归家的时候,热烘烘的等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