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有寓言性质的故事吗

2022-10-31 16:51 作者:哲学诗画 围观:

6则庄子寓言故事,认清事情背后原理,有效提升自我,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哲学诗画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寓言性质的故事吗1

庄子的学问很大,而且到过很多地方,不仅当时,即便在现在社会,我们可以从这些故事中受到很多启发。

为了更好的认识庄子,了解他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哲学诗画今天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一起来阅读学习。

1

屠龙之技

有一个姓朱的人,一心想学会一样别人没有的技术,这样他就可以到处炫耀了。于是,他就到一个地方学习宰杀龙的本领。他花完了所有的积累,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终于把屠杀龙的技术学到了,于是他非常得意的回到家,准备在乡亲面前展示一番。但可悲的是,这世间没有龙让他宰杀,结果就是,他学的技术一点也没用上,还弄的别人不停地嘲笑他。

哲理启示:学习任何东西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事有何意义呢。

2

呆若木鸡

周宣王时期,有个人专门为周宣王驯养斗鸡。过了几天,周宣王问:“斗鸡驯好了吗?”这人回答:“还没,这鸡正处于虚浮骄傲意气的状态。”

十天后周宣王又问,此人回答说:“不行呢,还是听见响声就叫唤,看见影子就跳。”周宣王只能无奈回去。

又过了十天,周宣王问他怎么样了,他回答说:“还是那么意气强盛,桀骜不驯。”

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又问,他回答说:“这次差不多了。别的鸡打鸣,它不会有任何变化,看上去像木鸡一样,它的精神全都凝聚在内了。这样的斗鸡,别的鸡看到后没有敢应战的,掉头就跑了。”周宣王听完他说的,非常兴奋,立刻带着这只鸡去斗鸡了。

哲理启示: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有高超技巧者,都是深藏不露的,他们的表现看似很愚钝和笨拙,但在真正需要他们时,这些人冷静、沉着,能够爆发出非同寻常的能量。

3

知鱼之乐

庄子与惠施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辩论。一次,他俩一同来到了濠梁之上。庄子说:“你看这鱼游来游去,多快乐呀。”

惠施是逻辑论辩行家,他立马抓住庄子的思维漏洞进行了反驳:“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一笑,以同样的逻辑反问道:“你也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哲理启示:这个故事看似一种逻辑论辩,其实庄子是想通过这些告诉我们,不要把自己的学说或思维标准强加到别人头上,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是不同的,且只对他自己有意义。你不能代替别人,别人也不能代替你。

4

朝三暮四

有一年粮食收成不好,养候人就对他的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你们每人每天早晨吃三颗粮食,晚上吃四颗,怎么样?”

猴子们听了非常生气,就嚷嚷着说:“太少了,怎么早上吃的还没晚上多呢?”

为了不让猴子们生气,养候人连忙说:“那就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

这群猴子听了都非常高兴,以为早晨吃的多,胜利了。

哲理启示:无论是早上三颗,还是四颗,其实总数是一样的。猴子们的愚笨之处在于,它们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后来我们把此成语比喻为一个人做事没常性,不专一,总是变卦。

5

冻手之药

宋国有个人善于配制防治冻手的药,他家祖祖辈辈都用这种药来防治手的冻疮。有个外乡人听说了,就想买他的药方,愿意出一百两黄金。这人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商量说:“我们家从祖辈开始就很穷,能够一下子得到这么多黄金,机会难得,就卖给他吧。”于是,他就把药方卖给了出黄金高价购买的外乡人。

外乡人得到药方后,就拿着献给了吴王,并向吴王言说这药的好处。此时,正赶上越国内乱,吴王便派他领兵讨伐越国。冬天,当他们与越国军队进行水站时,这药方派上了用场,使很多士兵的手没有被冻伤,因此把越国打得大败。回去后,吴王很高兴,就划出一大片土地封赏给了他。

哲理启示:同样的东西,由于眼光和见识不同,它发挥的功用也不同。眼界和用法的高低,决定你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6

东施效颦

西施长得很美丽,为了保持这种美丽,她即便是在心口痛的时候,也会忍着疼痛不表现出来,而只是紧锁双眉。附近的一个丑女见了,觉得她这种样子也很漂亮,回去后于是也学西施的样子,捧着心口,皱着眉头,想让别人夸她漂亮。谁知道,周围的人们见了她,全都紧闭大门,即便在街上碰到,也赶紧远远地躲开。

哲理启示:丑女只知道西施皱着眉头很美,但却不知道为什么皱眉的样子很美。做事如果只考虑自己的条件,盲目模仿,不看背后的原因,其结果就是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有寓言性质的故事吗2


朝三暮四

做人看淡得失,做事少些计较

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庄子·齐物论》

有一年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他的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觉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经胜利了。

感悟:

朝三暮四阐述了这样一个哲学道理,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其实众猴子所得到的并没有增加或减少,猴子们转怒为喜就显得很可笑。人们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告诫人们要放开计较得失的凡心,因为人的一生一死、一得一失都是一时的,到最后我们将会发现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

猴子逞能

人要有傲骨,但不可有傲气

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众狙见之,恂然弃而逃,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见巧乎王。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狙执死。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呼!无以汝色骄人哉!”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助其色,去乐辞显;三年,而国人称之。——《庄子·徐无鬼》

吴王坐船在大江里游玩,攀登上一座猴山。一群猴子看见了,都惊慌地四散逃跑,躲在荆棘丛中了;唯独有一只猴子,却洋洋得意地跳来跳去,故意在吴王面前卖弄灵巧。吴王拿起弓箭向它射去,那猴子敏捷地把飞箭接住了。吴王下令左右的侍从一齐放箭,那只猴子就被射死了。吴王回过头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这只猴子夸耀自己的灵巧,仗恃自己的敏捷,在我面前表示骄傲,以至于这样死去了。警惕呀!不要拿你的地位去向别人耍骄傲呀!”颜不疑回去以后,就拜贤人董梧为老师,尽力克服自己的骄气,远离美色声乐,不再抛头露面。过了三年,全国人都称誉他。

感悟:

咸丰八年,曾国藩在给曾国荃的信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两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也。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曾国藩在这里指出了普通人的两大凶德和弱点:傲慢和话多。人一旦有了傲的心,必然会在各个方面放松警惕,祸乱、失败也必然接踵而至。傲是自取灭亡之道,所以古人说骄兵必败。在西方,莎士比亚也曾经说过:“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不管有多大的本领,也不可当作骄傲的本钱。谦虚谨慎,才是做人处世之道。

望洋兴叹

人外有人,为人处世切忌自满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秋天来到,天降大雨,无数细小的水流,汇入黄河。只见波涛汹涌,河水暴涨,淹没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边的洼地,河面陡然变宽,隔水远望,连河对岸牛马之类的大牲畜也分辨不清了。眼前的景象多么壮观啊,河伯以为天下的水都汇集到他这里来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随着流水向东走去,一边走一边观赏水景。他来到北海,向东一望,不由大吃一惊,但见水天相连,不知道哪里是水的尽头。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阵子,才转过脸来对着大海感慨地说:“俗话说:'道理懂得多一点的人,便以为自己比谁都强。'这正是说我呀。而且我还曾听说有人贬低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节义,开始我不相信。现在我看到大海的浩瀚无穷,如果我不到这里,那是多么危险,我将会永远被有见识的人讥笑了。”

感悟:

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很渺小。望洋兴叹字面意思是因伟大事物而抬头叹息,引申义为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这则寓言意在告诉我们,做人不要狂妄自大,更不能好高骛远,那种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的想法和做法实在要不得。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鲁侯养鸟

切忌以己度人,主观臆断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庄子·外篇·至乐》

从前,有只海鸟落在鲁国都城的郊外,鲁侯以为这是只神鸟,令人把它捉住,亲自把它迎接到祖庙里,毕恭毕敬地设宴迎接,并将它供养起来,每天都演奏《九韶》给它听,安排牛羊猪三牲具备的“太牢”给它吃。鲁侯的这种招待把海鸟搞得头晕目眩,惶恐不安,一点儿肉也不敢吃,一杯水也不敢喝,过了三天就死了。

感悟:

“鲁侯养鸟”讽刺了那些不以正确的养鸟方法来养鸟,而是用供养自己的方法来养鸟的国君。以此向人们揭示了这样的道理:好的愿望必须符合事实,如果只有主观愿望而违背客观实际,好事便会变成坏事。办事不看对象,完全根据自己的好恶行事,好心也会把事情办糟。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差异很大。你认为最好的,别人可能觉得不好,甚至可能觉得最差。做人处世,切忌以己度人,主观臆断,这往往会导致事情失败,须牢记主观愿望要符合客观实际。

隋珠弹雀

做事要衡量轻重

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庄子·让王》

隋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有一个喜欢打鸟的人,却用隋珠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人们看了,都嘲笑他。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昂贵,而得到的东西太轻微。

感悟:

据记载,在我国灿烂辉煌的古代历史上,有两件齐名天下、为历代帝王所必争的宝物,那就是和氏之壁与隋侯之珠。《韩非子》中关于这两件宝物有详尽的记载:“和氏之壁,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其美,物不足以饰。”《淮南子·览冥训》中也说:“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隋侯之珠,价值连城,倘若用它来弹射千仞之雀,则得不偿失,其功用远比不上一颗普通的弹丸。“隋珠弹雀 ”常用来比喻做事不知道衡量轻重,因而得到的也补偿不了失去的,也常用来比喻大材小用。做什么事情,都得讲究轻重,为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而丢掉十分宝贵的东西,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

丈人承蜩

做人做事多一些专心致志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橛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啁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庄子《庄子·达生》

孔子前往楚国,路过一片树林,看到一个驼背老人,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正在粘知了。老人的技术非常娴熟,只要是他想粘的知了,没有一个能逃脱的,就好像信手拾来一样轻而易举。孔子惊奇地说:“您的技术这么巧妙,大概有什么方法吧!”

驼背老人说:“我的确是有方法的。夏季五六月粘知了的时候,如果能够在竹竿的顶上放两枚球而不让球掉下来,粘的时候知了就很少能够逃脱;如果放三枚不掉下来,十只知了就只能逃脱一只;如果放五枚不掉下来,粘知了就像用手拾东西那么容易了。你看我站在这里,就如木桩一样稳稳当当;我举起手臂,就跟枯树枝一样纹丝不动;尽管身边天地广阔无边,世间万物五光十色,而我的眼睛里只有知了的翅膀。外界的什么东西都不能分散我的注意力,都影响不了我对知了翅膀的关注,怎么会粘不到知了呢?”

孔子听了,回头对弟子说:“专心致专,本领就可以练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就是驼背老人所说的道理啊!”

感悟:

古往今来,大凡有所成就者,都绝不可能是三心二意、朝秦暮楚之辈,大多是用心专一、笃志前行之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春华秋实,这些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清朝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云:“天下未有心不在是事而是事能诣极者,亦未有心心在是事而是事不诣极者,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时间精力在哪里,成就收获就在哪里,一个人如果能够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就可以练就过硬的本领。“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做人做事要多一些专心致志,少一些心浮气躁;多一些持之以恒,少一些朝三暮四;多一些善始善终,少一些虎头蛇尾。

◎本文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寓言性质的故事吗3

伊索寓言关于理欲之争的一个故事,让人深入的明白人性与罪恶!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小羊在河边喝水,突然来了一只恶狼,狼便心生恶念,站在河的另一边向小羊大喊:“你这只坏羊,难道你没有看见吗?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小羊满脸无奈额说:“狼先生,我在河的下游,您在河的上游,我怎么可能把你喝的水弄脏呢?”狼又怒吼到:“你不要装算,我早就认出你来了,两年前我就听说你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我早就想找你评评理了!”小羊无辜的说:“狼先生,我今年才一岁,怎么可能会在两年前说您的坏话呢?”狼更加的生气了,大喊说:“你不要狡辩了,今天我一定要吃了你!”小羊才反应过来:“你编造这么多借口,无非是想吃了我罢了!”小羊便撒腿就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一个坏人在做坏事的时候,是不需要什么理由的。即使他们为了做坏事,千方百计的找各种的借口,但这些借口也是十分荒谬的。我们在真实的生活中也是这样,因为你跟许多恶人讲道理是没有任何意义和用处的,因为恶人是根本不讲道理的。因为在一些恶人的生存法则中,他们做坏事是不需要任何道理的,他们作恶是出于本性,即使他们要讲道理,他们很多所谓的道理,也是十分无耻和荒诞的。

所以我们就可以从心理的层面来分析一个问题,就是“罪恶合理化”!就是当一个人如果要做一些坏事的时候,他会在心理,言语,行为等层面做一个似乎合理化的包装,他会把内心层面最深处的恶意做掩盖,然后在外表上做一个看似完美的包装和遮掩,这样看来,他外在的恶性就似乎合情合理。


这也就是人在良心上的自我欺哄,或作自我麻痹。人的恶行,如果能在最内心深处进行自我省察,他一定会发现,做坏事是不对的。但是在他内心深处又有一个选择,或说决定,就是“这件事我一定要做”。这一个抉择或说选择,无论是看起来是坏事还是好事,“我自己要去做”,那么这个决定会影响他的理性。那么他就会用无知或是无耻的道理来对付良心的责备,他会用自我编造的一套道理,来使恶行合理化。

这也就是我们国人所说的“理欲之争”的道理。当一个人的恶欲大过理性时,理性就没有任何的用处了,人的理性就似乎是无知又无用的,因为他的理性失去了他最基本的功用。当人的理性被恶欲征服的时候,人的理性居然会被欲望驱使,编造一套随从恶欲的道理,使良知或良心失去所谓的自责和自省。

因为一个人一但有良心与良知的驱使,人是会觉得无法做坏事的。因为一个正常的人,在用良知审视自己的时候,人在做坏事时会有良心的不安,自责,人的心理上会有罪疚感,罪责感,人会感觉到有些事不好,这个是不对。

但是如果人在为了满足罪恶的欲望时,人居然自己会贿赂良心,自欺欺人,麻痹良心,让一套显然错误的道理说服良心,掩盖良心,这就是“罪恶合理化”的心态。


当然我们从这个道理也可以引申出另一个现象,就是“罪恶同质化”,这是面对群体性为恶的心态,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乌鸦不觉得猪黑,一群老鼠不就得偷东西不对,一群狗不觉的屎臭,因为他们的性质相同。在特定的人群中也是一样,一群流氓在一起,不觉得大家都是流氓,一群贼坐在一起不必为偷窃心生忏悔,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大家在某方面是“同质”的。所以中国人有句名词叫“志同道合”,也有个词汇叫“臭味相同”,这就是对“同质化”最简单的描述。

我是华恩,欢迎关注"华恩情感心理专栏",我是专注为您分享心理学与情感美文的资深达人!祝愿大家每天开心快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