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长安哪个地方有故事的

2022-10-30 09:28 作者:终南谈玄 围观:

传奇故事:大唐长安城市井传说(七则),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终南谈玄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长安哪个地方有故事的1

其一:蛤蟆变成驴,蘑菇去卖油

唐代京城长安宣平坊,有位官人夜晚回家经过小巷,碰见有个卖油的,名叫张㡌。张帽赶着驴子,驮着油桶,没有给官人让路躲避。官员的前导开路人就追打张㡌,这一打,结果张㡌的头一下子就掉落下来,可身子仍然赶着驴进入一座大宅门。

官员感到奇怪,就跟着进去。发现,无头人和驴子来到一棵大槐树底下,都消失了。于是,官员把这事告诉了这户人家,大家立刻就地挖掘。深掘了几尺深,槐树的根已经枯死,下面有一只大如碟子的虾蟆,带着两只笔套,笔套里灌满了槐树分泌的汁液,还有一枚很大的白蘑菇,就像宫殿门上的钉帽,蘑菇的伞盖已经掉落了。原来虾蟆就是驴,笔套就是油桶,白蘑菇就是卖油的张㡌。

街坊里巷中有人买他的油吃了一个多月了,很奇怪他的油那么好,价钱却很低,等到怪事败 露,凡是吃了他的油的人,全都上吐下泻。

其二:兄妹在两城,书信同日死

唐朝元和初年,京城长安义宁坊里有个妇女发了疯,人们称她五娘,经常在永穆公主家的墙脚下露宿。当时,有中使茹大夫奉命到金陵出差,当地也有一个疯子,众人都叫他信夫,有时狂歌,有时痛哭,常常能预知未来之事,大热天围着棉絮,不见出汗,天寒地冻的时候,也不见他缩手缩脚。

中使在金陵办完事,即将返回京城,信夫忽然大叫,拦在马前说:“我有个妹妹名叫五娘,在长安城里,这里有点东西,请您一定帮我送到。”中使早就知道他不是一般人,就爽快答应了。信夫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袱,塞进中使的靴筒中,又说:“请您替我转告五娘,没事就早点回来。”

中使回到长安城里长乐坡,五娘已经先到那里了,拦住马笑着说:“我哥哥带了一封信,请您交给我。”中使愣了一阵才醒悟过来,马上就让随从取出交给她。五娘打开包袱,里面有三件衣服,就穿上衣服舞动起来,大笑着回去。五娘又回到睡觉的墙边,一晚上就死了,同坊的人凑钱安葬了她。过了一年,有人从江南来,说信夫和五娘是同一天死的。

其三:石枕藏金条,正好办丧事

汴州有个百姓赵怀正,家住在长安城光德坊。大和三年的时候,他的妻子阿贺平时做些针线活挣钱。一天,有人拿着一个石枕过来叫卖,阿贺以很低的价钱买到手。

赵怀正晚上枕着石枕睡觉,觉得枕头里面好像有风雨之声。于是,就让老婆、孩子各枕一晚,结果她们感觉并无异常。赵怀正又枕着睡觉,枕中仍有风雨声,有时喧闹惊扰得让人睡不着觉。他侄子要弄碎看看里面有些什么。赵怀正说:“倘若弄碎又没有发现什么,岂不就白白损失了银钱。等我死后,你们再弄开看个究竟。”

一个多月以后,赵怀正病死了。他妻子让侄儿砸碎石枕来看,里面有金条和银条各一根,好像是模子铸的。放置金条和银条的地方,没有一丝缝 隙,不知是怎样放进去的。金银条各长三寸多,比大拇指还粗。于是,家人用它去置办丧事以及偿还债务,最后刚好用完。

其四:抢了搐气袋,无常也没招

元和年间,光宅坊有个百姓,忘了那人姓名,他家里有病人,病势渐重快死了。家人请来僧人持咒念经,妻儿围在身边守着。一天晚上,众人仿佛看见一个 人进入门里,惊惧之下急忙去追,那东西就跑进瓮里去了。这家人用开水往瓮里浇,最后得到一只袋子,原来是阴间所说的搐气袋。

忽然,听见空中有个声音哀求把袋子交还,非常恳切,并且说:“我会另外找个人代替这位病人。”这家人就把袋子给扔了回去,病人也就痊愈了。

其五:尸解在地下,自有人挖出

贞元年间,长安务本坊有一户人家,因为打墙掘地,挖到一个石盒子。打开一看,只见里面装满像丝絮一样的东西,飞出石函外。大家正在目瞪口呆,忽然又看见有一个人从石函里坐起来,白发披散,有一丈多长,抖抖衣服站起身,径直走出门,不知到哪里去了。这家倒也没有其他怪事发生。

据说,这大概是道教尸解的太阴炼形,时间一到,就必然会有人挖他出来。

其六:建房挖奇石,显字示未来

虔州刺史王哲,在京城平康坊修建西偏房。家人挖地时,捡到一枚石子,上面有红字:“修此不吉”。家人擦拭石头,字迹却越发清晰,于是就拿给王哲看。王哲猜想是家人懒于干活编的谎话,就亲自打磨石头验视,结果那红字就像石头的纹理一样,无法磨平。王哲心里十分厌恶,结果当年就去世了。

其七:蚯蚓挂树枝,鸣叫成乐曲

将军浑瑊的宅邸在长安城大宁坊里,宅院的戟门内有一棵小槐树,树上有个洞,洞有铜钱大小。 每到夜晚月色明亮时,便有一条粗如拇指的蚯蚓,两尺多长,白色颈环,红色斑点,带着几百条小蚯蚓,像绳子一样挂在树枝上。到天亮,又全部钻进洞里。有时一起鸣叫,宛如乐曲,非常动听。


本故事源自《酉阳杂俎》

欢迎点赞、收藏、转发,关注本人。

您的鼓励就是我的动力!

长安哪个地方有故事的2

来自:THU秦协

千年射虎彰显文化魅力

——走进冯村射虎


2019年2月19日,农历乙亥年正月十五。

这天下午,以科技、现代、时尚著称的西安高新区,却在创业咖啡街区嘉会坊上演了一场再传统不过的春节活动。灵沼街道的冯村给在这里办公的白领一族,带来了一场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 — 冯村射虎!

射虎,就是社火。大关中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各地社火表演各具特色、各有不同,但却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社火,唯独灵沼街道冯村不同叫作射虎。

射虎这种社火,到底是怎么回事?冯村这个村,又到底是怎样一个村呢?

冯村

李存孝射虎传说

说起冯村,远近闻名。沣河两岸,方圆百里,西安咸阳,四镇八乡谁人不知?

这个昔日长安西部的第一大村,东距西安20公里,北离咸阳 15公里,东与沣河相望,灵台、 灵沼、灵囿三灵遗址遍布周围。全村有11个组,分为张、前、长、北四巷,住户一千多户,人口四千五百多人。

冯村有名,当然不仅仅是因为村子大,更是因为这么大的村子里的射虎表演,年年演年年火,曾经火到了北京。

早在一千多年前,唐末枭雄李克用及其义子李存孝驻军冯村,上演了很多轰轰烈烈的故事。冯村射虎,便和李氏父子有关。

李存孝(左)李克用(右)


唐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十三日,黄巢兵进长安,在含元殿登基称帝,国号“ 大齐”。虽然是冬天,可黄巢看着长安城的花花世界仍禁不住意气风发,虽然已经不大再能看到当年落第时看到的那些菊花,他仍然不由得想起自己第一次走进长安应试未遂时写的那首《不第后赋菊》— —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时候,满城的黄金甲,都是黄巢的大军。

然而,坐在含元殿的黄巢,也就在长安城看了两年的菊花而已。中和三年(883年)四月,他便被赶出了长安。而赶走他的,便是沙弥人李克用和他的“ 十三太保”。

李克用,字翼圣,本姓朱邪,因英勇善战,被唐朝皇帝赐姓国姓李氏。沙陀族,神武川新城人,别号“ 李鸦儿”,其军队主力亦称“ 鸦军”。因一目失明,又号“ 独眼龙”。

李克用率领“ 鸦军”收复长安和黄巢军作战时,他的部队便驻扎在长安城南的沣河两岸。地盘宽广的冯村,便是李克用军事中心所在。李克用亲子及义子共计十三人,个个骁勇异常,这便是历史十三太保

李克用的义子、“ 十三太保”里最小的李存孝,本名安敬思,也是沙陀人。虽然年纪最小,但武功却最高,不但在十三太保里排名第一,三五招便可把排名老二的干趴下,而且是唐末第一猛将,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话说那年李存孝只有16岁,从冯村入涝峪沟。听百姓说有一只老虎常常出没祸害百姓,便决定杀死老虎为民除害。于是,他就一个人深入山中寻找老虎,并将其一箭射杀,然后一路扛着老虎尸体出山回到冯村军营。沿途百姓见了无不称奇称赞,都称他为射虎英雄。冯村百姓更是将“ 李存孝射虎”的形象,融入本地的社火芯子表演中,以弘扬其骁勇善战、行侠仗义之举。

在今天秦岭脚下,沿西安直到宝鸡一带,也多有李存孝除恶虎的传说,有的地方将其射虎的形象剪成窗花贴在窗户上,以表达崇尚勇敢之情、 镇宅驱邪之意。

有关冯村射虎之所以叫射虎,还有另外两个版本。

一是根据《汉书·李广传》的记载:“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社火本身有以某种形式表现生活、表演故事的特点,人们由此将“ 李广射虎”融入社火表演中,因此,以假表真、 视假作真的各种杂戏杂耍扮演也被称之为射虎。

二是唐时,在人口集中、商贾云集的帝都,每到古令节日,杂耍中常有一些人扮演成老虎等猛兽,另一些人则骑马拉弓,扮作武士骑射,追逐游乐。驻扎冯村的李克用沙陀军属于少数民族,更喜好此类表演,冯村人看到后,便将其融合到本地的芯子表演中。

出类拔萃的冯村射虎

根据传说,冯村射虎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当然,具体起源于何年何月已经很难考证,但从历史变迁的长河中,幸存下来的射虎残谱和物件上“ 同治”“ 光绪”的字样来看,冯村射虎在清代时肯定已经存在。而且在同治之前,冯村射虎已经发展得相当齐整完备。

在西安乃至陕西,社火的种类很多,冯村射虎不算最大众的一类,但绝对是最出类拔萃的,在一定程度上其代表了芯子社火的最高水平。千百年来,冯村射虎经过历代民间艺人及广大群众的不断传承发展、创造创新、去粗存精、丰富加工,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表演艺术,成为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一项民俗文化娱乐活动。

冯村村子大,射虎也按地域分得细致。202年,西安冯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射虎委员总会成立,下设冯村长巷射虎委员会、冯村前巷射虎委员会、冯村北巷射虎委员会、冯村张巷射虎委员会。

冯村射虎的精髓是芯子。高、玄、妙、巧、新、情是冯村射虎芯子艺术的六个特征,其中“ 高”“ 新”的特点属于冯村射虎的独特所在。高,说的是冯村射虎芯子排得高,可以一层叠一层叠到五六层。新,则表示冯村射虎在时代发展中不断创新,这也是其生生不息的源泉所在。“ 玄”“ 妙”则属于长巷射虎的显著特点,北巷射虎则以干净利落见长,也就是“ 巧”的体现,前巷射虎和张巷射虎更重视的是戏情编排,也就是“ 情”。

冯村射虎

冯村射虎的声势在锣鼓。长安鼓王乃至西安鼓王多出在冯村。每年,冯村射虎的操作流程,首先便是锣鼓喧天“ 烧社火”。一般正月初十左右,年轻人就敲起了锣鼓家伙,清晰传递着两层意思, 一是对内“ 煽风点火”,激发本村人的积极性,号召大家都参与进来;二是对外郑重宣传,冯村今年又要耍社火了,到时候赶紧来看。射虎表演前,一般正月十三祭风,各个巷子的射虎锣鼓队绕村子咚咚咚敲起来,专人指挥锣鼓、仪仗在村里游行。冯村几乎家家都有锣鼓家伙,村民听到锣鼓声就纷纷拿出自家的锣鼓,加入队伍中,于是这支锣鼓队越走越长、越走越大。

冯村射虎的技巧在化妆。冯村各个巷都有社火箱子,各种各样的头饰、服装、道具,而且有专人打理,正月十三开箱子、十六合箱子是每年的规矩。化妆是耍好社火的前提,娃娃要选机智的,最主要的还要胆大不恐高。对冯村人而言,自己家孩子扮芯子也是一种荣耀。

冯村射虎的绝活在扎芯子。扎芯子、上娃是耍社火的关键环节,即要造型优美玄妙,耍铁不露铁,还要剧情丰富有趣,能体现弘扬正义、 惩恶扬善的寓意,更要安全第一,绝对不能让孩子们摔着。而且,芯子从早上扎上到表演完拆下,孩子们有五六个小时的时间,就被几根钢筋固定在高空,所以,还要让孩子们长时间在芯子上不难受。

有精髓、有声势、有技巧、有绝活,冯村射虎想不好看都难。而且,别的村子一般都是一个社火队,冯村却因有四个巷就有了四个社火队,四巷社火互争互学,都想演得最好,在彼此的追赶超越中表演技艺得到不断提高。

正月十三下午祭风后,十四、十五、十六正式表演,先在村子里演,四邻八乡都聚到冯村来看,随后又出村演,进长安到西安,奔周至赴武功,到咸阳逛杨凌,沿途都能吸引路人驻足。

1958年,冯村射虎参加了陕西民间社火会演。不久,又以陕西代表队成员之一的身份,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民间艺术会演,精彩表演引起轰动。会议期间,赴京人员还受到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冯村射虎的表演者是娃娃,但把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做出更大的贡献的则来自老艺人们。如今的冯村射虎队中,仍活跃着诸多老艺人的身影。年近八旬的柏万荣,从小扮社火、爱社火、 跟社火、 懂社火。柏万荣从小喜欢看戏,京剧、 秦腔、 豫剧都看,对他而言,这些历史典故或传说故事里的人物“ 都在脑子里装着”。“ 耍社火得心中有数,有啥家当,能扮出啥效果,都要构思好。社火芯子千变万化,可不能重台。”柏承忙是柏万荣的老搭档,每年出社火,他都要领衔负责一桌社火,装扮、绑芯子、 后勤服务、安全保障都要管。

冯村社火

“ 过去要扮一桌社火,全靠人抬,家家出人。后来,我们换了农用车和拖拉机拉社火,到今天已经用上了货车,而且进村入户的水泥路平坦又宽敞,社火出村演出更方便了。”老人如是说。

80岁的张西玉,10岁当社火演员,20岁跟着村里的老人学做芯子。年节里走完亲戚待完客,又逢冬闲,张西玉就跟着社火队走南闯北。1958年冯村射虎队代表陕西参加进京表演,张西玉至今引以为豪而且记忆犹新。他说,当年进京表演的芯子只有冯村这两桌, 一桌是“ 五谷丰登”,一桌是“ 吴王采莲”。

自民国以来,冯村射虎先后获得过“ 西秦第一”“ 三秦绝艺” “ 文艺先锋”等殊荣。而且,冯村射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还发挥着更多的社会价值。1942年,民盟西北负责人之一、文化界进步知识分子李傅人创办《民众导报》,遭遇经济困窘难以为继,冯村射虎义演七天,所得款项收入,包括观众送的点心吃食,全部捐助给李傅人办报。

2017年,在诸多老艺人的不懈努力和各界人士的关心下,冯村射虎申遗成功,列入陕西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远近闻名的文化村

扮社火,爱社火,跟社火,耍社火,懂社火,社火带给冯村和冯村人的,绝不仅仅是热闹。

因为有了射虎,村人放下了消遣闲暇时光的麻将;

因为有了射虎,邻里走动更频繁,关系更和睦、 更亲密;

因为有了射虎,四巷你追我赶互相竞争,这种积极的心态,也带到了生产生活中;

因为有了射虎,冯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化村。

除了射虎,晋王庙也是冯村显著的文化标识。冯村晋王庙又称大庙,坐落于灵沼街办冯村中心街西段。据嘉庆《长安县志》卷二十二记载:“ 晋王庙在西乡冯籍村,祀唐李克用,以平黄巢功,乡人岁祀之。创建,无考。”《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卷七《祠祀考》记载:“ 晋王庙,在冯籍村,建始无考,嘉庆十六年重修。邑人柏守贞撰碑记。文曰:按王本沙陀人,于大唐为列藩,于后唐为始祖。僖宗朝,以征黄巢功,锡封晋王,故庙号仍其初 ”。

冯村晋王庙,庙主便是晋王李克用,因他解国家之难,救百姓于水火,百姓修建了大庙来纪念他。大庙始建何时已无从考据,却不幸毁于同治年间回乱,实为遗憾。

冯村退休老干部柏承谋编写过《冯籍村村史》一书。他在书中考证,西周平王东迁,丰镐荒芜,种籍田的冯村百姓为西周后稷在田头修了一座祀庙,后多次毁坏,又多次重修,仅20世纪50年代后就修过两三次。祀庙前有一颗古槐,三四丈高,大树和庙在1964年“ 社教” 中被毁, 树龄不低于两千五百年。由此得出结论,冯村就是周朝帝王种田的地方。也就是说,冯籍村在西周就产生了。

祖先的祀庙,城墙的遗址,千年的古槐,无不印证着冯村的古老和久远。

冯村村东,有中国科学院考古队考古灰桩,上书“ 丰京遗址西界” 六字。村东北1公里的长安十二中学内,208年挖出西周古墓,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许多村民家中都有粗糙的陶器,用来盛水、当作香炉或便器,经考证,这些陶器属仰韶文明遗物。20世纪80年代,几户村民在村西北开办砖厂,挖出陶器、 陶片不计其数。

历史悠久的冯村,还是远近闻名的“ 才子村”,常常成为方圆百里街谈巷议的话题。冯村人尊师重教具有悠久的传统。据记载,从清嘉庆到民国一百多年间,村中考中秀才、举人等就有35人。明清两代,村内就有延师课子的传统,有一师一子的,也有几家联合请师课子的。到清朝末期,村内还有两所私塾,分别在“ 柏氏宗祠” 和大庙, 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前夕。清光绪十五年( 1889 年),自称“ 沣西老农”的举人才子柏景伟因病从关中书院辞归,在村东建起占地十四亩的“ 学稼园”。柏景伟去世后,其在世的朋友、中举学生陆续来此设坛讲课,主讲者有蓝田的牛兆廉、三原的贺伯箴、周至的宫采风等。其中蓝田的牛兆濂,人称“ 牛才子”。

《白鹿原》中朱先生的原型,便是这位大才子。而牛才子的老师,就是柏景伟。

有传承,重文化,尊英雄,敬文人,冯村秉承着这些优良传统走进了新时代,已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标识。

#在长安#

长安哪个地方有故事的3

碑林处处有故事 · 德福巷

今天永宁门里的德福巷,在隋唐时期属于太极宫皇城的太常寺,是管理朝廷宗庙、社稷、礼乐的机构。皇帝祭祀、举行冠礼、迎娶皇后、册立太子都由太常寺来主持仪式。同时,太常寺还管理着皇家陵园和国家音乐。隋唐之后,这里开始有百姓居住。德福巷名字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一是德福巷处于城墙内,巷子窄小,晚上遮天蔽日,不见月光,形似一只黑老虎,叫作“黑虎巷”;后两种说法分别是再明清时期这里有一座“黑虎庙”或“黑虎阁楼”,这三种说法最后的谐音为“德福巷”。

陕西最早的民办报纸就诞生在这里,1897年,由阎甘园先生担任总编辑兼社长,毛昌杰、王执中、肖开泰等人担任主笔的《广通报》创刊。“广通”意为与广大人民一脉相通,主要宣传救国进步思想,评论时事。报社聘请宋伯鲁和于右任两名知名人士担任特约记者,西安名绅王执中先生把自己德福巷中段的六间房子贡献出来作为报社的办公室。后来由于戊戌变法的失败,官府出面干预,报纸被迫停刊。

1908年,陕西省渭南市富平的一位少年考入了“西安健本学堂”(原西大街富平会馆)。当时晚清朝政腐败,列强入侵,这位少年组织学生演讲,并向世人疾呼:“清廷无能,堂堂中华被人瓜分,我等皆为亡国奴!”他的行为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将其吸纳进中国同盟会,他叫胡景翼,一位传奇的民国风云人物。

1946年,为纪念胡景翼,德福巷改名“景翼路”,胡景翼曾在西安发动反清起义,响应辛亥革命,后来又在陕西地方军中担任要职,在讨伐袁世凯、打倒军阀直奉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1925年,胡景翼以六万人马打败了刘镇华的十八万大军,威震天下。但34岁的他伤口感染无法医治,临终前还不忘告诫众将推进革命事业:“事业未平,英雄至此,肝肠寸断也”,结束了自己短暂而精彩的一生。

新中国成立以后,“景翼路”改名为南竹笆市街,1952年恢复为德福巷,文革时期又改名为五星一巷。1972年又恢复为现名。1993,德福巷开始全面实施拆迁改建,密密麻麻的民居变成了具有现代感的咖啡馆、酒吧。

如今,永宁门里的德福巷是西安有名的酒吧一条街,酒香在熙攘的巷子里飘散,心事在过客的心坎里深埋,而历史在或新或旧的书本里变迁。长安的天空似乎也偷偷喝了德福巷的酒,红了脸,成了晚霞。待到星空挂在城墙上,将月光剪下一段下酒,饮一杯就忘了春秋,再一杯竟惹起了离愁,浓烈入喉,是少年的余情、中年的烦忧,以及曾经那个故人的些许温柔。

碑林区疫情防控服务电话

87606857 87606856

投稿邮箱 | 843474081@qq.com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 源 | 长安处处有故事

排 版 | 融小林

责任编辑 | 刘陈洋子

主 编 | 陈 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