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我国节日的故事有哪些

2022-10-29 20:25 作者:点亮自己照生命前 围观:

中国十大传统节日的传说,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点亮自己照生命前行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国节日的故事有哪些1

中国十大传统节日的传说

一.春节

春节在农历中代表着新年到来,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在门上贴上祈福的大红对联,并燃放鞭炮,希望来年顺利。

根据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只叫“年”的凶猛的怪物,不停制造恐慌。

天神将它囚禁在大山内部,每十二个月才让它出来一次。

十二个月过去了,年被放了出来并开始为非作歹。

人们讨论对付年兽的方法,有的人说年怕见红色、火光和噪声。

人们张贴写着吉利话的红对联,放炮竹,并敲锣打鼓。

怪物害怕得发抖。

夜幕降临,所有的人家都点亮了灯笼。

怪物被吓坏了,从此躲入深山,再也不敢出来。

年兽被打败了,但庆祝新年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个习俗要追溯到两千年前。

传说在天庭里,天帝过着无聊又无趣的生活。

当他听说地面上的人们生活得幸福美满时,他十分恼怒。

于是他派出了一只浑身燃烧着火焰的仙鹤到人间,在正月十五那天将人间烧毁。

一位好心的仙女下凡去通知人们这件事。

有个聪明的人提出每个人都要马上点亮一盏灯笼。仙女又说应该把仙鹤关在一个笼子里并将火熄灭。

当仙鹤降临到人间时,它被逮了起来并装入一个无法燃火的笼子里。

人们点亮了灯笼,燃放鞭炮和烟花。天帝看到人间失火后非常高兴。他认为仙鹤已经成功摧毁了人间。

事实上,人们举着灯笼游行来庆祝他们的胜利。为了纪念这一日,人们悬挂灯笼或提着花灯上街散步。这就是元宵节。

三.春龙节

“二月二,龙抬头。”传统风俗规定龙抬头的日子是“春龙节”,传说是这样讲的。

从前,黄河流域大旱三年。人们生活在苦难之中。

在黄河岸边屹立着龙斧山,山脚下住着一对青年夫妇。男人叫强娃,女人叫龙华。他们决定出发去找水,一位老人告诉他们,只有在金龙潭底部才能找到水源。带着勇气,强娃和龙华到了金龙潭底部。

他们挖了49天,终于发现了一个白石头的卵。那个卵快速旋转并突然变成了飞翔的白鸽。

然后,它变成了一位老人并对他们说:“亲爱的孩子们,快到龙斧山上你们会在那里找到一把可以劈开山崖的斧头,水会从山中流出的。”

说完,老人消失在了白烟之中。强娃和龙华辛苦的翻山越岭,到了一座小庙前。在庙中,他们找到了一把斧子并将其带到深潭旁边。

强娃劈开了山峰,一阵巨大声响过后,水流涌出,一条金龙飞到了空中,下了一场大雨。

人们为了纪念这场“龙雨”,农历二月二日就成了春龙节。

四.清明节

每年四月初是清明节。这天人们在乡间散步,在坟前摆上祭品,佩戴鲜花或者嫩柳条。

故事要追溯到纪元前,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王子重耳,被公国流放在外漂泊19年之后,回到了祖国。

他依据各人的功绩奖赏并封爵在他流亡期间依然忠心的人。

在其中,有一个叫介之推的人被重耳遗忘了。他背着老母隐居到了绵山里。重耳的一个门客告诉他了这件事情。

重耳带上侍从去寻找介之推,但绵山太大了,他们找不到他。

另一个门客建议重耳:“放火烧山,介之推就出来了。“重耳于是下令烧山。一场大火烧荒了这座山,介之推和他的母亲坚持到了死。

重耳十分悲痛,他不许生火。各家都要吃寒食。

清明节不许开火的习俗已经不存在了。但插柳和清扫祖先的墓依然延续到今天。

五.端午节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这一天,乡下的每家每户都会吃糯米包的粽子,佩戴香包和插艾蒿。

为什么人们要吃粽子呢?有人说这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在楚国担当重任,在楚战时期以他的功绩为人称道。

背信弃义的君王诽谤他有过失,他被免职了。

不久之后他被流放,过着漂泊的生活。

他因国家和人民的不幸而悲愤。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农历五月十五日,他以唤起人民的热忱。楚国的人民将米粒抛入江水给屈原献祭。

担心谷粒会被鱼虾吃掉,人们将米包到芦苇叶中并用丝线捆起来。

人们还佩戴香包,小孩子手上戴五彩绳。人们在门上插上艾叶,象征击退敌人的刀剑。

六.乞巧节

乞巧节是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少女们比赛穿针引线来纪念织女。

织女每天为王母娘娘做织布的活计,人间有一位牛郎过着贫苦的生活,只有一头老黄牛陪着他。

织女爱上了贫穷的牛郎。她下凡与他成亲。她为他生了一双儿女,生活幸福美满。

王母娘娘十分气愤。她命令天兵天将将织女带回天庭。一去,牛郎带着儿女骑着老黄牛跟着他。

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一根金簪并在天上划了一道线,于是一条奔涌的河流挡在了牛郎前进的路上,隔开了这对夫妇。

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喜鹊们在银河上架起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

这一天,女孩子们喜欢在织女星旁学习织布。也是为了庆祝牛郎织女重逢。

七.中秋节

中秋节是农历的八月十五。人们吃月饼,孩子们则买来陶土做的“兔子爷”。关于中秋有很多传说。这就是一个。一位道士对唐明皇说:“我可以让您升上月宫。”随后他将自己的手杖抛向天空。

手杖变成了一座大桥。皇帝登上了桥,随着道士,来到了月宫。

在那里,皇帝看见了捣药的玉兔,和奏乐起舞的仙女们。

回到人间后,他做了一段曲子并提名为《唐明皇月宫游记》。

八.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在这个节日里留传下来的风俗是踏青或登高。

在汉朝,有一位叫费长房的会捕怪的巫师。

有一天,费长房告诉他的弟子桓景,农历九月九日人间会发生一场大灾难,他会带他去阻止灾难发生。

他拿出一捆茱萸和一小瓶菊花酒,告诉他将这些带给世人。

乘上仙鹤,桓景去往人间。他将人们领往高山之巅,每人发了一片茱萸并饮了一口菊花酒。这样怪物就不敢靠近了。

怪物来了,它急忙赶往已人去楼空的村子。看到人们都已经聚集在山峰上后,它冲向他们。

但菊花酒的气味和茱萸的香味使他却步。于是桓景用剑杀死了他。

从那时起,农历九月九日,人们带上茱萸和菊花酒,登高或是踏青。

九.腊八节

腊八节是农历的十二月八号。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喝腊八粥。

从前有一户家庭,一对老夫妇和一对年轻夫妇,过得很贫苦。

老夫妇不让年轻夫妇做任何活计,怕累着他们。

这对年轻夫妇有吃有穿,一点活也不干,最后什么都不会做。

老夫妇去世了。这对青年夫妇吃光了所有的食粮又卖掉了他们的房子。他们除了一间茅草屋以外一无所有。冬天到了,裹着茅草,他们因饥饿和寒冷而发抖。

农历十二月八日,他们已精疲力竭。他们摘了一些茅屋旁的冬麦杆,熬了一锅清汤。

但一阵强风刮过,吹倒了茅屋。两个年轻人被压死了。

为了让孩子们记住这个悲惨故事,人们在农历十二月八日煮粗粮,人们闲聊这个故事带来的启示,并不再挑食。

十.祭灶节

祭灶节,在我国民俗中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小年、谢节、灶王节。祭灶的传统在中国民间信仰中俗称为“送神”,琉球语称为“御愿解”。在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这天晚上要放鞭炮。据说每年年底,灶君、太岁神与民间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尤其灶君会向玉帝禀告人间善恶是非,作为对人类奖惩报应的依据,故人们大多在此时奉拜家中诸神与灶君。

腊月二十三小年也被视为过年的开端,祭灶节在古代其地位仅次于中秋节,古时在外做官、经商或读书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赶回家团圆,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全家来年平安。

农历腊月二十三号,孩子们吃年糕,大人们祭灶神爷。

传说从前有一位贪吃的王爷。他四处寻找美食。

有一天他出宫看看各家有没有什么好吃的。

他进了一户人家并索要食物。他贪婪地吞下了女主人给他的所有甜饼。

然做美味的甜饼。她不同意,王爷就想把她强行带回去。

这一次她很生气,推了他一把,将他拍到了炉灶后的墙上。

她冲他喊:“既然你这么贪吃,你就吊在这里看别人享受盛宴吧。”王爷就一直悬在那里。后来,他变成了灶王爷。

害怕灶王爷说出什么恶毒的话语,每一年,春节前,人们都张贴他的新肖像并供给他年糕。现在人们已经不贴他的画像了,但孩子们仍然吃年糕。

我国节日的故事有哪些2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一年的开始。忙碌的人终于可以放下工作好好休息,孩子们也可以放心嬉笑玩耍了。

那么春节怎么来的,为什么是正月初一呢?农历又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呢?

各位看官,且听我慢慢道来!

祈福

话说,商朝时期,有一位皇帝叫祖乙,他是一位心里装着百姓的好皇帝,但有件事一直困扰着他。商朝所处的时期,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非常少,人们不知道一年究竟有多少天,也不知道现在处于什么季节,百姓们只能依靠先辈们的生活经验来推算今天是什么日子。

当时中国正处于农耕社会,大家都是靠种田来维持生计。种田需要知道节令,要弄清楚什么时候播种插秧,什么时候收获,还要知道一年当中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冬天。这样才能干好活,可是大家对这些都一头雾水,所以人们的生活一塌糊涂。

祖乙为此发愁不已,很想解决这个问题,但他和大臣们都不懂历法,也不知道怎样推算节气时间,于是就向天下百姓征求计算时间的方法和工具,希望造福于民。

在离京城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山,叫定阳山,这里山清水秀,是个好地方,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村子里住着一个叫万年的小伙子,他也是种地的,因为节令很乱,虽然他辛辛苦苦、勤勤恳恳的劳作,但总是没有什么收获。

万年为人积极乐观,渐渐地,他产生了一个想法。他想研究太阳和月亮的运动规律,从而来推算节令、季节、和时间,但是这里面学问太大,他不知道从何处开始下手。

某天,万年在山上砍柴,累了坐在树下休息,背靠着树干睡觉。等他醒来,发现树干投在地上的影子变长了,并且转移了方向。他非常感兴趣,就开始观察影子的移动变化过程。每天都抽空来研究地上的影子。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分析,他终于掌握了影子变化的规律,并且制造出一个叫日晷(轨)的仪器。

这个仪器由两部分组成,下方是一个圆盘,圆盘上有刻度,不同的刻度上刻着不同的时间和季节。圆盘的中间是一根针,在阳光的照射下,针的影子指向具体的刻度,这样就可以准确地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日晷


但,日晷(轨)有个缺点。阴雨天,没有太阳,这个时候日晷(轨)就不能用,万年又琢磨能不能再制作一个不依靠太阳也能计算时间的工具。

日思夜想,心里总惦记着这件事。

有一天他干完农活,口渴了,就跑到山下的泉水边喝水,正喝得高兴。

忽然他听到山上的水滴到泉水中的声音,滴滴答答非常有节奏。

凝神细听,他发现两滴水滴落的时间几乎相差无几,正好可以用来计时。

他高兴极了,回到家就开始思考怎样利用水滴来计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潜心研究,终于造出了一种叫“五层漏壶”的工具,非常好用,正好可以弥补日晷(轨)的不足。

时漏

万年再接再厉,又总结出一种计算节气的历法。

后来万年听说皇帝祖乙在找计时的工具,于是就跑到京城,把日晷(轨)、五层漏壶和历法献给了祖乙,并告诉皇帝,一年有365天,正月初一是新年的开始。

祖乙皇帝非常开心,命令朝臣向全国推广万年发明的计时工具和历法。祖乙还宣布,把每年的正月初一定位全国性的节日,他要带着文武百官一起祭祀天地,为百姓祈福,全天下一起庆祝新年。

正月初一正是春节的第一天,于是叫作春节,万年发明的历法,就叫作万年历。又因为它发明于夏朝是农耕的重要指导所以也叫夏历、农历。

时至今日,我国劳动人民还在使用万年历。

这就是咱们中国农历以及春节的来历。

我国节日的故事有哪些3

传统节日文化是我国悠久文明历史的根,也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将传统节日教育融入幼儿教育中,可以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起源及象征意义,深切感知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

一本书是一个节日,一个节日串联一个故事,以儿童生活故事为主线,自然渗透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歌谣、节日习俗等常识,让小朋友自然而然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 为此,格子酱讲绘本给大家推荐5本中国传统节日绘本故事书单,强烈建议各位家长为孩子收藏,并陪伴孩子阅读,带孩子走进绘本阅读的世界!

让孩子在有趣的故事和精美的绘画中,领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吧!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全套8册 绘本少儿综合读物2-6岁儿童代代相传的

¥107.7

购买

《春节的故事》

节日故事:

过年的时候为什么要贴对联放鞭炮呢?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怪兽,总是在过年的第一天出现扰得人不得安宁。后来人们发现“年”最怕红色,还怕响声。于是大家都在这一天关进大门贴上红色的对联,点鞭炮吓走了“年”,这个习俗也因此被保留了下来。

内容简介: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端午节的故事》

节日故事:

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划龙舟都是为了纪念屈原。古时候屈原关心百姓,但却被留放在外,他眼看着民不聊生,国破家亡,于是心灰意冷的跳江了。百姓们为了找到他的尸体,往江里扔食物让鱼儿吃,倒酒让鱼儿醉,不让他们吃掉屈原的尸体。但最后还是没有找到他的尸体。之后这个习俗也被保留下来,纪念屈原。

内容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来听一听这个节日背后的故事吧。


《七夕的故事》

节日故事:

七夕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古时候,牛郎家境贫寒,被哥哥嫂嫂赶出了家门。后来他遇到了偷偷下凡的织女,于是他们在一起生活。后来王母娘娘让织女回天上去,女郎织女舍不得分开。王母娘娘一直阻挠,牛郎织女最后只能隔着鹊桥相望。这个节日被大家叫做七夕节,来纪念美好的爱情。

内容简介: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中秋节的故事》

节日故事:

古时候有九个太阳,民不聊生。后羿拉弓射下来8个太阳,让人们拥有了正常的生活。于是,天神奖励他一颗仙丹,可以成为神仙。后羿准备和妻子嫦娥分享,但是被坏人盯上了仙丹,最后嫦娥为了保护仙丹,自己吞下了。她慢慢的飞到了天上,和后羿不能相见。后羿每年都在嫦娥飞走的日子摆上她爱的水果和圆圆的月饼,期望着她能回家。

内容简介:

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后裔对嫦娥思念,所以每年八月十五,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后来演变成习俗。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人们称“中秋节”。


《小年的故事》

节日故事:

小年的时候要给大家做大扫除,还要“祭灶”。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古时候有个贪吃的皇帝,尝了一位姑娘做的枣糕觉得很好吃就想把她带回宫里,姑娘不肯。最后把皇帝打上了灶台贴上了墙头。从此他就看着大家生火做饭,大家看他可怜。于是在腊月二十三的时候给打上供些好吃的,放些麦芽糖让他美美吃一顿,在跟天上的神仙汇报的时候不说坏话。

内容简介:

小年在北方是腊月二十三,南方是腊月二十四。从小年开始,就进入了过大年的倒计时。民谣中说“二十三,糖瓜粘”,我们只知道这天要吃糖瓜,好用糖黏住灶王爷的嘴巴,让灶王爷嘴巴变甜,上天多说好话。可是你知道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吗?知道灶王爷生前是谁吗?


以上是格子酱讲绘本推荐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故事书单,喜欢的话就收藏下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