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平凡的感人的故事有哪些

2022-10-29 20:21 作者:中国经济网 围观:

“平凡英雄”张彦科:即使微光,也能照亮,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经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平凡的感人的故事有哪些1

来源:中国经济网

我们这个民族从来不缺少英雄,平凡英雄更是不胜枚举。平凡人的故事,往往最牵动人心,因为每个人都能从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在这个时代,这些岁月静好中的平凡英雄,才是该被推上热搜的流量明星。

宁夏省银川市永宁县的张彦科,是一位创业者,是一位志愿者,也是一位平凡英雄。八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志愿服务500余次,累计服务时长达1000多小时,帮助残疾、高龄、孤寡、困难家庭350余户。

“我就是心疼他们”

张彦科,一个生于70年代的汉子,从小长在曾因“苦甲天下”而闻名的宁夏固原偏远山区。脱贫前的固原,生态恶劣,经济落后,1972年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用张彦科的话说,“那时候真的特别困难”。

他没有等靠要。2013年,41岁的张彦科和妻子带着三个孩子举家搬迁到了银川永宁县,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他整日忙碌。后来,老家的老父老母相继离世。可生活还在继续,即使无法忘怀,他依然不能停下脚步。

2014年,张彦科成立了阳光天使家政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提供擦玻璃、打扫卫生、疏通下水等服务。干家政,每天走家串户。每当碰见行动不便,收入微薄的孤寡老人时,张彦科心里就不是滋味。回家后,他辗转反侧,左思右想,最终决定空闲时间就去帮助这些孤寡老人。张彦科说:“我就是心疼他们。”

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公司刚成立,孩子还要上学,家里开销很大。张彦科却坚持着为辖区特殊人群提供免费家政服务的想法,组建了“阳光天使家政志愿服务队”,做起了“只赔不赚”的志愿服务。家政服务繁杂又辛劳,张彦科不但出力还出钱,时间一长,妻子心生了些许埋怨。

可俗话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夫妻之间,我们彼此最了解对方。”对妻子,张彦科充满信任。他对记者说,做家政吃饭是没有规律的,早的话七八点钟,有时忙的晚,凌晨时分才吃饭。此外,为了做志愿,本不富裕的他每年都要拿出几千元。他的付出,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也明白了,这件事他非做不可。后来,妻子也加入了志愿服务,成了他的事业和理想的坚强后盾。

78岁的毛贵香是一位独居困难老人,身患多种疾病,每个月药费就得1000多元。张彦科刚从市区回来就放下手中的活,和同事们一起提着工具,来到老人家中。拖地、擦灰、收拾屋子,有条不紊地帮老人打扫着卫生……这类志愿服务活动,他的团队已经开展了500余次。

1身工作服、2个工具箱、3名志愿者,是张彦科的“标配”。他说,“有活了我就挣钱,没活了,我就去照顾老人。”免费换窗纱、换灯泡、擦玻璃、维修下水;自掏腰包购买米面油、蔬菜、粽子、月饼和水果;每逢节庆,去孤寡老人家里拉家常……八年来,他总会抽出时间做志愿服务,尽己所能,风雨无阻。

“我不要回报,就希望带动更多人”

平凡英雄感动着人们,人们也感动着平凡英雄。“有时候干完活,老人拉着我的手,不让我走。每当想起这些,不管干了多少活,我心里都高兴。”张彦科说,大家的信任,就是对他最大的支持。在这样的善意和热情的影响下,关爱邻里活动在他走过的小区蔚然成风。目前,他已带动30人加入志愿服务。

几十年来,雷锋精神像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照亮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张彦科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希望他的行动能带动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把“雷锋精神”传递下去。

张彦科说,他不要什么回报,明天太阳升起,他还是会继续自己的志愿服务。(记者 朱晓航)

平凡的感人的故事有哪些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身边充斥着“打工人”、“小镇做题家”、“咸鱼”......这样的自我调侃。


嬉笑里掩不住对现状的认命,感慨中满是对未来的惶恐。


疫情、天灾、35岁危机、内卷......每天一睁眼,就能感受到无所不在的苦痛和焦灼。


就像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


“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时时都会感到被生活的波涛巨浪所埋没。”


可再大的风浪,也浇不灭认真活着的勇气。再黑的前路,也盖不住追逐理想的光芒。


如果你觉得生活太难,就请看一看这三个人的人生。


  • 孙玉厚:苦难里的挣扎。


  • 都说“人到中年,人生半坡”,老农民孙玉厚的半坡,爬得格外艰难。


    上有瘫痪在床的老母需要奉养,下有几个未成年的子女必须抚育。


    每天劳作不休,仍然填不饱家人的肚子,也盖不起新的窑洞。


    日子像筛子一般四面漏风。


    最让孙玉厚煎熬的,是长子孙少安的婚事。


    因为家境太过贫寒,孙玉厚只能让十三岁的少安辍学回家务农。


    父子联手,勉强能供养次子少平和次女兰香读书,却再没有能力凑出一份像样的彩礼。


    眼看村里和少安同龄的年轻人都结婚生子,少安的婚事却没有着落。


    愧疚的老父亲,忍不住蹲在地里抱头痛哭。


    可日子还要继续,眼泪解决不了问题。


    哭过之后,孙玉厚又来央求平日里最看不上的弟弟一家帮着说亲,再四处借债准备婚礼。


    哪怕要背上更沉重的负担,可他仍然愿意拼尽全力去挣扎。


    这就是成年人的生活,从来都不容易,可从来都无路可退。


    谁都是在负重前行,谁都在拼命向前奔跑。


    有人为了果腹三餐,即使生病也不敢休息。


    有人为了一家老小,不得不与亲人分隔千里。


    有人在ICU外嚎啕大哭,在枯竭的荷包和亲人的生命之间痛彻心扉。


    然而擦干眼泪后,又咬紧牙关继续为明天的生活奔波。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不带伤痕的人,也没有一直顺心的路。


    所有人都在风雪中,苦苦地煎熬,笨笨地挣扎。


    直到熬过最深的绝望,才发现不知不觉中,已经走了很远很远的路。


  • 孙少安:逆境中的奋斗。


  • 对于孙少安来说,三十一岁,是最难熬的一年。


    在这之前,他好不容易凭着精准的眼光,白手起家,从赤贫奋斗成村里的“冒尖户”。


    可窘迫的家境,让孙少安没有一丁点抗风险的能力。


    一场意外的技术事故,导致苦心经营的砖厂破产。


    所有千辛万苦制出的砖块都成了废品,少安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每天一睁眼,就要面对银行贷款利滚利的压力。


    比贷款更迫在眉睫的,是在砖厂打工的几十个村民,日日来讨要工资。


    年过而立,却一败涂地。


    如此毁灭性的灾难,几乎压垮了少安。


    他只想躲在庄稼地里,用拼命干活的疲惫,掩盖掉痛苦和绝望。


    可他却不能逃避,因为在这个家里,自己是全部的指望。


    父亲早就被生活压弯了脊梁,既没有见识帮少安指明道路,也没有财力帮少安东山再起。


    妻子虽善良能干,能和他相濡以沫,却不能独当一面。


    弟弟在外地漂泊打工,妹妹在学校求学,大儿子还在幼年,小女儿即将出生。


    每个人都要依靠他,孙少安却无人可以依靠。


    出于对家人的责任,沉寂了半年之后,孙少安终于又站了起来。


    这一次,他痛定思痛,破釜沉舟要把事业做好。


    他抛下面子四处奔走,终于求来了重起炉灶的贷款。


    他费尽心思处处打听,用诚意感动了原先那位靠谱的师父回来帮忙。


    他沉下心来,亲自学习核心技术,还狠下心来精细管理,将砖厂越做越大,还有余力捐资助学,回报社会。


    这个经历磨难的年轻人,终于迎来了逆袭般的人生。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人像孙少安一样,出身贫寒,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资源。


    好像一出生,就输在了起跑线。


    可人生并不是短途冲刺,而是长达数十年的马拉松。


    顺风顺水是侥天之幸,坎坷不断才是真实的生活。


    每一个逆境,都是人生必经的驿站,打倒它,就是通往成熟的阶石。


    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起点,但可以决定命运的终点。


    只要你一直坚持,再烂的开局,也有机会打出王炸的人生。


  • 孙少平:不忘初心的追求。


  • 扩大砖厂之前,孙少安特地进城来找孙少平,希望他回家帮自己。


    他见到少平的时候,少平正独自一人待在未完工的小楼里。


    背上,是被重物压得青青紫紫的伤痕;身下,是破烂不堪的稻草地铺。


    四周的门窗无遮无拦,满地都是乱七八糟的建筑垃圾。


    可这个如同废墟的地方,却是少平想尽办法谋得的净土。


    因为只有在这里,他才可以在疲惫的工作之后,安安静静看几页书。


    而不必为了迎合包工头的喜好,委屈地把高中毕业的自己假装成文盲。


    现状如此艰苦,少平却拒绝了少安的邀请。


    他诚恳地对哥哥说:“我一天何尝不为钱而受熬苦!可是,我又觉得,人活这一辈子,还应该有些另外的什么才对......”


    比如说心中的理想,比如说诗和远方。


    所以,他甘愿放弃回家的路,因为那条路虽然好走,却会让他再一次沦为父亲和兄长的附庸。


    尼采说:“只要你知道为什么生活,你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因为所有喧嚣落寞不过表象,内心的向往才是生命最真实的慰藉。


    以后的岁月里,孙少平无数次清醒地做出过选择。


    他勇敢地顶住周围的压力,和出身高干家庭的女友倾心相恋。


    因为两人虽然家境悬殊,却灵魂契合。


    他拒绝了准妹夫提供的留在省城的工作。


    大城市的日子虽然繁华,可他却从中找不到存在的价值。


    他熬过了与爱人天人永隔的伤痛,也挺过了因矿难而毁容的自卑,重新回到大牙湾煤矿,继续辛苦却滚烫的人生。


    虽然直到最后,孙少平也没有实现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


    可至少在活过的每一天,他都从未偏离过初心,始终在纷繁的命运中进退自如。


    这样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圆满。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有太多太多的无奈,也有太多太多的诱惑。


    生活从来不会一帆风顺,通往理想的道路总是坎坷曲折。


    人生就是一路行走,一路选择,一边得到,一边失去。


    心底的向往,是指路人生的明灯,只要行走的方向正确,早晚能接近目标的终点。

    有人说,孙玉厚父子三人的三种人生,其实就是普通人面对苦难时的三种态度。


    第一种是把苦难当成生活,没能力去改变,就慢慢地磨,苦苦地熬。


    第二种把苦难当成障碍,不信命,不服输,关关难过,关关过。


    第三种则把苦难当成修行,即便深陷泥淖,仍有仰望星空的追求。


    三种选择其实无关是非对错,区别的,只是心中的向往,和背上的责任。


    无所牵挂的时候,为了理想执着非常值得敬仰。


    负重而行的时候,为了亲人死磕同样值得尊敬。


    一个人只要在用力生活,就已经是这个平凡的世界里,最真实的英雄。

    平凡的感人的故事有哪些3

    新华社福州8月29日电(记者林德韧、赵雪彤)在漳州体育训练基地的冠军楼旁,五棵芒果树郁郁葱葱,与旁边建筑的白墙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宁静闲适的闽南风景画。

    这个基地被称为“女排娘家”,中国女排曾先后48次到此集训,中国女排的辉煌历史,与这个地方密不可分。

    漳州体育训练基地的一些旧建筑。新华社记者林德韧摄

    芒果树的树龄已不可考,在这片场地建立之初,这些树就已生长在这里,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也见证了在这里来来去去的普通人们的那些平凡故事。

    竹棚搭成世界冠军的摇篮

    1972年,这里还是一片荒芜。那年冬天,漳州军分区原司令员兼体委主任于克钊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28天之内建成8至12块排球冬训场地。面对着一块荒地,于克钊动员了所有可以动员的力量,请来60多位竹篾师傅,硬是在28天之内盖起一座有6块平整场地的“竹棚馆”。

    这些“竹棚馆”用漳州本地竹竿为架,“谷打”(一种竹篾席)、油毛毡为顶,地面则是黄土、石灰、盐水三者合一(俗称“三合土”)夯实而成。

    基地建成后不久,第一届全国重点省区市排球队的队员们如期到此冬训,日后为人们所熟知的曹慧英、陈招娣、杨希、张蓉芳、孙晋芳、陈亚琼等女排名将就在队伍当中。在这次冬训的近十年后,她们共同缔造了中国女排登上世界之巅的辉煌。

    当时,16岁的杨秀霞作为福建队的一员也参加了集训。在那片三合土上,她曾一口气练了120个滚翻,大腿两侧血肉模糊,沙土都混到肉里。

    “晚上到澡堂,一沾水所有人都痛得哇哇叫。”杨秀霞说,练完的第二天,出血的地方和裤子都粘到一块,然后,在伤口上垫块海绵,继续练。

    杨秀霞(左)与漳州市业余体校教练邓保华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林德韧摄

    白天苦,晚上哭,这些正值花季的姑娘们一次次地挑战着自己的极限。问到坚持下来的原因,杨秀霞却十分淡然,她说:“当时真的没想太多,就是大家比着练,你练80个,我就得练90个。”

    “不能比别人练得差”是年轻时的杨秀霞朴素的想法,作为运动员,不服输、争上游是必备的素质,而正是在这样你追我赶的训练氛围下,姑娘们磨炼出了钢铁般的意志,为日后的腾飞积蓄了力量。

    然而,拼到极限的杨秀霞依然遗憾地未能入选国家队。在省队打了几年后,她去了上海体育学院读书,然后回到漳州成了一名业余体校排球教练,一直干到了今天。一拨一拨的孩子们由她进行了排球的启蒙,其中就包括曾拿到世界冠军的女排国手沈静思和郑益昕。

    漳州体育训练基地运动员大楼门口挂着中国女排于1989年赠送的牌匾。新华社记者林德韧摄

    66岁的杨秀霞很感慨,从小时候到退休,跟排球打了一辈子交道。谈到未来,杨秀霞想为青少年排球站好最后一班岗,争取再带起来一批年轻教练,她说自己也很幸福,至少这一辈子,做好了一件事情。

    挖一袋土带回家

    现年88岁的老人杨山东,身体依然健硕。一口气爬上三层楼不停也不喘。在漳州基地初建的那段时间,他在当地部队的管理科负责协调车辆,建竹棚用的竹子就是他们一车一车拉到基地的。

    让杨山东印象最深刻的,是竹棚馆的土地。“女排训练到最后结束的时候,土地都是亮的,里面混杂了血、泪、汗,黄土地像浸了油一样。”杨山东说。

    当年,集训结束时,一些队员会挖一袋土带回去,因为这土里不光有自己的血水和泪水,还有一段永生难忘的记忆。

    1977年,杨山东从部队转业到漳州市体委,跟排球的缘分也就延续了下来。

    中国女排训练馆1号馆,建于1973年。新华社记者林德韧摄

    女排姑娘们训练的辛苦,杨山东都看在眼里,在训练上使不上劲,那就在保障上多下功夫。对于他来说,准则只有一条:队员们的需求。

    杨山东还记得,为了给体力消耗大的队员们补充蛋白质,他们特地去抓了在出海口咸淡水交汇处养殖出的青蟹,给她们送。“女排回娘家来了,说要什么,咱们就要努力给什么。”杨山东说。

    从生活到训练,漳州从各个方面不遗余力地给予这支队伍支持。对于服务和支持,2005年来到这里工作的福建省漳州体育训练基地副主任郑强深有体会。

    新建的女排公寓,随处可见女排的印记。新华社记者林德韧摄

    在郑强看来,基地的保障与普通的宾馆和训练场不同,在“标准化”的服务之上,必须要有“个性化”的温度。比如,酒店一般每个房间每天提供两瓶水,基地里直接提供一箱;外面的自助餐花样较多,但分量少,基地的自助餐分量充足,保证运动员能够充分补充能量;酒店打扫卫生有固定时间,基地的清理时间则根据运动员的训练规律,不能在运动员休息的时候打扰她们。

    “运动员不容易,长期离家,所以到这里就应该像回家一样,我们用这种角度去思维和工作,让他们达到更饱满的状态,应对训练和比赛的压力。”郑强说。

    为什么是漳州?

    漳州基地的缘起,与整体的大战略密切相关。据袁伟民主编的《中国排球运动史》记载,1972年,为发展排球事业,国家体委决定在我国南方建立一个排球训练基地,以进行排球集训大会战。为选择合适的集训基地,国家体委排球处委派当时在排球调研组工作的张然南下考察。

    作为国家体委调研组专家,张然一路南下走访了几个地区,最后选中福建漳州。报告中他提到,把漳州作为排球训练基地有4个优势:领导重视体育,群众喜爱排球,冬季气候宜人,物质产品丰富。

    时任国家体委排球处处长、中国排球协会秘书长的钱家祥听完张然的汇报,决定亲赴漳州查看。回到北京,钱家祥将选点的情况和自己及专家的看法向领导做了汇报。国家体委经过认真研究,正式批准了在漳州建立排球训练基地的计划。

    作家、时任福州军区男排主教练陈继共认为,漳州浓厚的排球文化和雄厚的人才基础也是基地落户漳州的重要原因。陈继共回忆,20世纪70年代,漳州有800多支业余排球队,为了帮助女排提高实战能力,漳州市组织了多场公开比赛,也曾组织多支男排队伍与女排对练,这样的环境在其他地方是不多见的。他与谢雨森合著的《世界冠军的摇篮》中有着这样的记载:“1973年春节期间,各队分组到漳州地区的龙海、长泰、漳浦等乡镇和驻军点去,边参观学习,边汇报表演,历时六天,共赛球41场,观众超10万人(次)。”

    陈继共的一辈子,也都在跟排球打交道。他从小打排球,1972年入选福州军区男排,任队长。1985年任福建省军区男排主帅。1986年任解放军二炮体工队男排主帅。作为“圈内人”,陈继共用笔记录下了那个令人难忘的时代,从1981年女排夺冠开始,通讯特写、报告文学不计其数,每位中国女排将士几乎都写过,其中就包括与女排功勋主帅陈忠和合著的《笑对人生——陈忠和自述》等佳作。

    陈继共(左)向记者演示排球动作。新华社记者赵雪彤摄

    一直到今天,已经年逾古稀的他还坚持在网络上每天写关于排球的文章。“写作健脑,权当锻炼!”他说。

    回娘家的路,一碗热粥等着你

    竹棚馆刚刚建起来的那年,梁明琴出生了。上小学期间,她也打过排球,但像大部分的普通孩子一样,身体条件并不出众的她最终并没有走上排球专业的路,而是上了职高,成了一名面点师。

    1989年,17岁的梁明琴得到了来漳州基地实习的机会,因为表现出色顺利获聘,这一干,就是30多年。

    梁明琴说,当年来基地的时候,自己还是个小姑娘,看女排队员们都是大姐姐。随着自己的年岁增加,看一批批队员们的感觉也不一样了。“我看现在很多小队员都是2000年以后出生的,都快可以叫我奶奶了。”梁明琴笑着说。

    女排队员来自全国各地,口味不同,这对于食堂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梁明琴和同事们既做福建当地特色的锅边糊、干拌面,又要包包子、包饺子,光是面条的种类就有好几十种。原来基地曾经试用过包水饺的机器,后来感觉口感不尽如人意,最终决定所有带馅的主食都手工包。

    梁明琴在工作中。新华社记者赵雪彤摄

    人在后厨,卫生第一。这些年,女排的“大明星”们就在不远处,但梁明琴也没跟她们有过更多的直接接触,但看着自己衣服上“女排公寓”的字样和袖子上的红旗,她为自己的职业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那天,梁明琴彻夜未眠,一边看比赛一边给女排姑娘们鼓掌加油,不知不觉间手都拍肿了。“伴随中国女排的经历,我们也算是看到他们的成长历程,我们在这里工作这么多年,不是因为工作而工作,而是因为热爱这个事业而工作。”她说。

    女排有时候春节期间来集训,为了避免出现春节期间买不到菜的情况,梁明琴和同事们就提前把材料都备齐,做到万无一失。梁明琴说,其实这跟妈妈在女儿寒假回来前的心情是一样的,无论她是衣锦还乡,还是倦鸟归巢,家里的一碗热粥,会一直等在那里。

    “就像人生历程,有高光时刻,也有低谷时期,不可能永远是常胜将军。不管巅峰还是低谷,我们永远是他们的家人。默默守候,这个是我们最本分的工作。”梁明琴说。

    漳州体育训练基地中的钱家祥的衣冠冢。新华社记者赵雪彤摄

    如今,1973年建起的基地1号馆已经很少用于集训,而是作为全民健身的羽毛球场地向大众开放,一批批的孩子们在这里追逐着各自的梦想。在这个球馆的门口,立着钱家祥老人的衣冠冢,上面写着“一位中国排球事业的开拓者长眠于此”。

    冠军楼的门上依然印着袁伟民、陈忠和、郎平等中国排球名宿的名字,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冠军楼宿舍门上依然贴着当年住在这里的排球名宿的名字。新华社记者林德韧摄

    在中国女排腾飞馆里,2022年福建省中学生排球锦标赛的赛前训练正在进行,场地上,十几岁的小队员在场上发球、一传、二传、扣杀、拦网,有模有样。看台上,三个幼童爬上爬下,时不时把打上来的排球给大哥哥、大姐姐们扔下去。

    场上队员在训练,看台上的小观众既看球,也捡球。新华社记者林德韧摄

    精神不灭,薪火相传,在这片土地上,关于中国女排的平凡与不凡的故事和传奇,仍将继续书写下去。

    来源: 新华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