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朗诵杜甫的故事有哪些

2022-10-29 20:10 作者:中国吉林网 围观:

杜甫爆红国际 BBC纪录片全新解读“诗圣”,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吉林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朗诵杜甫的故事有哪些1

近日,BBC推出单集58分钟的最新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在全世界引起关注。片中,杜甫被冠以“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被详细地介绍给西方世界。BBC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之一、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到访中国,重走杜甫生前的足迹。BBC还请来英国国宝级演员、《指环王》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麦克莱恩爵士用英文朗诵了《壮游》《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等15首杜甫的诗文译作。片中还邀请哈佛大学汉学家宇文所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祥波、牛津大学刘陶陶博士,带来多重视角的专业解读。

“尽管自称拥有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诗歌传统,中国的文学历史却常常被忽视。”从《卫报》对这部纪录片的推介可以看出一般英国观众对于杜甫的陌生。但BBC对于杜甫的兴趣却可以追溯到2012年。当时,BBC驻京记者特别用《李白与杜甫:中国的“酗酒”巨星诗人》为题进行了报道,其中介绍说,中国人一般对现代诗不太感冒,但都能背诵李杜的诗。

在这部《杜甫:中国最伟大诗人》中,BBC对中国诗歌悠久的诗歌传统给予了极大的认可,称中国的诗歌传统早于荷马史诗,唐玄宗治下的中国处于“文化最辉煌的时代、诗歌最伟大的时代”,“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文明像中国那样优雅、有文化”。片中还毫不吝啬地用“最伟大”来形容杜甫,不仅是对中国而言,更是放在世界文学的大范围,把他同但丁、莎士比亚相比肩,并指出西方没有类似杜甫这样的人物,通过文字把整个文明的道德情操都表现出来了。

该片以儒家的“忠君爱国”解释为何杜甫渴望入仕,始终忧国忧民。不到一小时的内容,既为西方介绍这位来自中国的伟大诗人,也通过探访现代中国,试图找寻杜甫与我们当下生活的关联。一千多年来,杜甫的诗持续引发着中国人的共鸣,对于中国人来说,杜甫“不仅仅是一个诗人,还是这个国家良知的守护者”。正如诗中所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而且杜甫,或是说诗歌,正是急剧变化的现实洪流中潜藏的某种永恒,为我们,特别是处于疫情危机中的人们,源源不断提供着某种信念。

本片的主持人、脚本撰写人是曼彻斯特大学公共历史教授、中英了解协会主席迈克尔·伍德,曾制作超过120部历史纪录片。这不是他第一次涉足中国历史题材的纪录片。2016年制作的《中国故事》让他得到来自中英两国的盛赞,新华社当时称此片“超越了种族和信仰的界限”。在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诗人》里,伍德不但回溯了“诗圣”动荡不安的一生,更追随他当年的脚步,重走他走过的路——西安(长安)、成都、长沙……伍德以一个英国人的角度,带着他的疑问,试图在日新月异的中国寻找“杜甫”,在已经成为热门景点的杜甫遗迹、在壮阔的扬子江上、在和中外学者对话中、也在和中国老百姓的交流中……正如伍德在片头所说:“在当代,往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离我们远去。但寻旅者仍然可以在中国当代找到古中国文化的价值。”

而中国观众熟悉的英国国宝级演员伊恩・麦克莱恩爵士用深沉、浑厚的英音朗诵杜甫的诗歌,则被《每日电讯报》评论说:“麦克莱恩爵士以一种平静、娓娓道来的风格朗诵杜甫的诗,让我们感受到它们的美。”

朗诵杜甫的故事有哪些2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中国有着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诗歌传统,其历史长达3000多年,比荷马的《伊利亚诗》和《奥德赛》更加古老……他们最伟大的诗人就是杜甫……在东方,他永垂青史;而在西方,大多数人甚至都没有听说他。”

说到诗歌,自然要谈到唐朝。而提起唐朝有如繁星一般不可胜数的诗人中,杜甫和李白,无疑是其中最闪耀的那两颗。“诗圣”杜甫、“诗仙”李白,中国两位伟大的诗人生于同一时代,这听起来神奇而又美妙。在中国,上至耄耋老人下至稚童,提起杜甫都能背诵出不少他的诗句。但在西方,到底有多少人知道杜甫呢?

近日,BBC推出了单集58分钟的最新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是杜甫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被详细地介绍给西方世界。在纪录片,杜甫被冠以“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更是将其放在世界文学的范畴,与但丁、莎士比亚相比肩,给予了杜甫极大的认可。在BBC的镜头之下,彷佛再现了杜甫的跌宕起伏的人生之路,摄制组一路从他的出生地河南巩义,走到与杜甫命运紧紧相连的西安,再到成都的杜甫草堂……让观众似乎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极具传奇色彩、杜甫所生活的唐代。

“沿着中国最伟大诗人的足迹”

如何将中国的“诗圣”,介绍给西方的观众?如何将晦涩复杂的中国诗词,让西方观众读懂?对于BBC而言,这应该是在制作这部纪录片时,始终绕不开的问题。于是,BBC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之一、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成为了最合适的“引路人”。在他的带领之下,镜头穿越了大半个中国,重走了一回杜甫生前的足迹。

作为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制作并主持了超过120部电视纪录片,在英美等地深受欢迎。他参与制作的纪录片有《中国故事》不仅广受好评,更代表了他与中国不浅的缘分。所以,《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让他来出演,真的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纪录片《中国故事》

“杜甫壮丽的一生,将与这座城市(西安)的传说和唐代自身的命运永远相伴”“西安,此地在杜甫的想象中和生活中有着深刻的印记,它是关于成功、权力、名声和梦想”……纪录片一开始,首先来到的中国城市就是西安,唐朝的都城。伍德在片中这样介绍到长安——“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有着超过100万人口”。除此之外,杜甫的出生地河南巩义、成都的杜甫草堂、长江三峡……摄制组在古老的大地山河中游走,重现了杜甫从出生到入仕,再到流离的一生。

伍德在杜甫草堂邂逅杜甫“小粉丝”

一边走过杜甫当年所走过的路途,一边探寻他所遭遇的故事与经历的心境,并辅以杜甫在当时所著的诗歌解读赏析。不难看到,该纪录片是用一种诚恳的心态来走进杜甫,努力读懂杜甫。在来到成都杜甫草堂时,摄制组拍下一位正在朗读诗歌《春夜喜雨》的小女孩,伍德询问周围的游客:“为何中国人到现在还如此喜欢杜甫”。尽管每个人所给出的答案不尽相同,但都印证着杜甫在当代人中心不俗的影响力。

听“甘道夫”用莎翁腔念杜甫诗歌

为了更能好的读懂杜甫,片中还邀请哈佛大学汉学家宇文所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祥波、牛津大学刘陶陶博士,带来多重视角的专业解读。正因有专家们的加持,才使得纪录片在史实和诗歌的解读上,有了更为精确的切入点。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伍德会在重走杜甫的足迹的过程中,娓娓道来杜甫在当时写下的诗歌。纪录片还邀请到了莎翁剧”专业户”、《指环王》中“甘道夫”的扮演者、老戏骨伊恩·麦克莱恩爵士用英语来朗诵杜甫的诗歌。当纯正的英音,碰上中国的古典诗词,两者所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也正是中西方文化在交流碰撞出的美妙声音。

老戏骨伊恩·麦克莱恩爵士

无论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还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再到“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听着伊恩·麦克莱恩爵士用深沉、浑厚的英音朗诵杜甫的诗歌,听到晦涩的古典古诗词用英语翻译出来,微博上的无数网友都发出了感叹。

“尽管自称拥有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诗歌传统,中国的文学历史却常常被忽视。”这是《卫报》对于该纪录片的推介语,从中可以看出英国观众对于杜甫的不了解。当《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的播出,通过西方人的视角,将一位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诗人杜甫,再次介绍给了西方。虽然作为一部纪录片,58分钟的时长远远不能道尽杜甫曲折的一生,但从中能够看到西方对于中国传统的解读和认可,同样具有意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朗诵杜甫的故事有哪些3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近日,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饱受热议。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的耀眼巨星,而这部纪录片以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探访杜甫的生命轨迹为线索,穿插以英国国宝级演员伊恩·麦克莱恩对杜甫诗篇的深情朗诵、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的精辟解读,使之格外惹人期待:杜甫这位中国诗人的故事,凭何种魅力走向世界?

《杜甫》的叙事随着导演兼主持人迈克尔·伍德探寻“中国古典文化之意义”的历程而展开。伍德是中国文化的粉丝,曾执导过纪录片《中华的故事》《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还是不折不扣的“唐诗迷”。在他看来,诗歌是“为所有中国人共享的奔涌于地下的暗流”,其中蕴藏着中国人的精神密码,他的使命正是通过重走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所生活过的地方,在街头巷陌的当代中国,重新认领一位东方诗人之于他的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重大意义。

不少观众通过这部纪录片才惊讶地发现,在西方,杜甫同样是一位颇负盛名的伟大诗人。片中,哈佛大学教授宇文所安评价杜甫说,“杜甫是非常特殊的一类人,这类人包括但丁、莎士比亚和杜甫。这些诗人创造的价值,成为了后世诗歌的评判标准。” 杜甫尽管伟大,纪录片《杜甫》更愿意在满目氤氲的中国式烟火气息中,召回有关诗人杜甫的一切,这样的视角下沉,无疑是一种更容易被观众接受的叙事策略。镜头里,西安的夜市人头攒动、琳琅满目,写着“油泼面”“裤带面”的店招醒目地矗立街头,坐在街上的婴孩,正一脸呆萌地看着镜头……这些精心选取的镜头语言,巧妙地勾连起古长安的繁华与现代西安的城市活力,不仅营造了沧海桑田的时空感,亦鲜明地表达了一种企图:要在当代中国和中国人的精神基因里,发掘历史的身影和回响;在这样的坐标系里,确认一位诗人的真正价值。

《杜甫》怎样认识杜甫?有意思的是,对中国观众来说,他们往往能从片中清晰地辨认出中西方学者对同一位诗人的不同阐释路径,这其中的碰撞与火花,尤为他们所喜闻乐见。如片中的中国学者认为,“杜甫诗歌是中国诗歌中结合历史结合得最好的作品,他在记录历史的过程中,也把他的个人生活史和个人精神史记录在了诗篇中”。迈克尔·伍德则运用西方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来分别描述李白和杜甫的不同创作特征,认为前者注重对个体内在情绪的抒发,而后者更讲求理性和秩序。在杜甫于天宝十一年写下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中,伍德更是从“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中,读出了诗人理想幻灭之际所感到的“关于存在的恐慌”。这种在西方阐释框架中理解中国诗人的研究路径,令中国观众觉得新奇有趣。 不仅如此,《杜甫》还很好地回答了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杜甫对今天、对世界的意义何在?该片认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作为苦难生活中孕育出的伟大人格,杜甫成为全世界最具有可通约性的形象符号之一。片中学者就认为,“现在你会比以前更加感觉到他与自己的关系,因为你看到了他作为一个小人物,对发生在他身边的大事件感到无助,他必须用笔说出自己想说的”,杜甫的诗歌于是成为“挣扎于日常的偶然性并试图从中找出意义的艺术”。他固然是坚守儒家伦理的英雄,他的许多诗歌又是关于普通人和简单的生活乐趣,这样一种兼具英雄与凡人特质的人性质地,使他的光彩历久弥新。尤为精准的是,《杜甫》尽管将杜甫视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却又鲜明地提出,他对中国的意义不仅仅是诗人——“事实证明,某些人在某种机缘下,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感情,还能象征整个文明在道德上的感悟能力”。这样一种认识,不可谓不深入。

然而,在跨文化阐述中,“误读”一定存在,《杜甫》也不例外。由于对中国古代士大夫传统和儒家思想的认识不够深入,《杜甫》没能正确地看待诗人积极入仕的价值意义,错误地将其视为对权力、成功、名声的追求,并将失败后的落寞归因为“他成为皇帝宰相并将自己的画像挂在凌烟阁上的梦想再也不会实现了”,这无疑是对杜甫思想境界的矮化。至于认为杜甫隐居成都时期因生活宽裕而“完全忘记了皇帝,只关心他的美餐了”,更仅仅是该学者的“一家之言”。伍德在采访中也承认,“了解中国需要终生努力”。

那么,如何看待跨文化交流语境中的误读?其实,与其纠结于“他们”是否真正地懂得“我们”,不如充分发掘误读所包含的文化趣味、审美视角、阐释模型,在与误读的碰撞、交锋中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也在此过程中打开自身文化的丰富意蕴和无限的生长活力。不必过度担心这种误读会损害交流。《杜甫》中,当白发苍苍、充满绅士儒雅的伊恩·麦克莱恩朗诵起杜甫写给妻子的《月夜》时,那眼中的哀恸和微微的叹气令人深信:对于那些深爱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来说,他们也许误读,但彼此的情感依然共通。 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