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人缩小的故事有哪些

2022-10-29 20:11 作者:港浦看看 围观:

90后有名的校花被老公宠爱变胖妹,压塌3张床导致出入都需要人搀扶,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港浦看看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人缩小的故事有哪些1

经常都听人讲, 甜蜜恋爱会导致「幸福肥」, 但这位人妻未免太过分了吧!根据内地媒体报道, 一名90后的校花人妻,自从嫁给丈夫之后, 因为丈夫宇宙级宠爱她,疯狂喂美食给她, 而且不用她做家中的家务, 结果短短12年的婚姻, 让她由165磅暴涨至397磅, 肥胖除了导致她日常行动不佳,也令她经历两次流产, 最终决定求医改善肥胖症, 即看这个爱情故事!

根据内地媒体《39健康网》 报道,以「女孩婚后被老公喂胖至300多斤」为标题, 讲述一名90后的校花人妻, 从小她家里环境不好,未曾试过大鱼大肉, 正当她遇到老公之后, 一切也改变了!

结婚短短12年内, 老公世界级疼爱她,从来也不想她进行辛苦的工作,甚至一力承担家中所有家务, 老公也知道她从小没吃过美食, 所以什么都给她吃,疯狂喂她美食,让她快乐地生活便可以, 结果她体重由165磅暴涨至397磅!

人妻身型暴涨之后, 导致她健康逐渐变差,寸步难行,出出入入都需要别人搀扶, 就连去洗手间也需要别人辅助,睡觉无法转身,必须趴在床上, 体重也令她试过睡床倒塌,此外,身体过分肥胖也导致她两次流产。有见及此,她决定到广州求医,接受减肥治疗。

入院检查之后,发现她患有二型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血脂异常等等,一般节食与运动已经不能帮她减轻体重, 因此,有机会透过胃缩小或者肠缩短才能解决肥胖问题。

这个影片引来多位网友留言, 意见两极, 一方面他们表示「 感觉她胖了之后, 老公还是很爱她」, 不论她肥胖或生病与否, 老公仍然不离不弃, 这才是真爱。

另一方面, 也有网民表示老公相当不负责任, 不应该过分纵容, 说到这样会害了她的一生,甚至说到这是「曲线杀妻」,爱她确实应该对她好, 不过凡事应该拿捏好界线, 一旦过火影响健康便得不偿失。

对此这件事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众人关注留言评论!

人缩小的故事有哪些2

2010年11月12日下午,一位叫“红豆宝贝”的网友在隆尧论坛上发布了一条名为《4岁半女孩胡云星肚子有大量腹水,救救她》的帖子,霎时间引起全网震动。

帖子里的小主人公名叫胡云星,是一个眉眼清秀,聪明懂事的小姑娘,自出生起就备受父母亲人的疼爱。

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随着小云星年龄的不断增长,她的肚子也像吹了气的气球般不断膨胀,如今四岁半,仅有99厘米高的她却有一个106厘米宽的大肚子,比怀胎十月的孕妇还要夸张。

为了给小云星治病,她的父母倾家荡产,四处奔波,可依旧不见成效。

现在小云星的情况已经不容乐观,若是还不能得到有效救治,恐怕会危及生命。他的父母希望好心人可以帮帮他们,救救可怜的小云星。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小云星“肚子大如孕妇”,后来的她又是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重获新生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小云星的抗病史,看看那些让人泪目的故事。

胡云星和母亲

01 天降横祸

小云星的父亲名叫胡天鹏,是个老实本分的男人,从部队退役后就回到了山西老家务工。因为一次偶然的相亲遇到了贤惠温柔的薛彩娟,也就是小云星的母亲。

两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都对彼此非常满意,很快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的小两口你淘米我做饭,你摘菜我洗衣,虽不大富大贵,但胜在平淡温馨,十里八乡出了名的恩爱。

更让小夫妻惊喜的是,两人结婚没多久,妻子薛彩娟就诊出了有孕,怀胎十月后,为这个小家添了第一个爱情结晶:女儿胡云星。

如同天下所有新手父母那样,面对这个眼前这个“小人儿”,他们既欢喜又紧张,生怕不小心让她磕了碰了,拿出百分之百的耐心和细心去照顾。

然而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是,这个漂亮乖巧的女儿,早已经被病魔缠上。

就在小云星八个月大的时候,妻子薛彩娟发现女儿的肚脐有些凸起。开始时她见小云星不哭不闹,也没把这当做一回事,可时间一长,不仅小云星的肚脐凸起,肚子也开始鼓胀起来。

这可吓坏了薛彩娟,觉得孩子一定是得了什么大毛病,连忙叫回在外务工的丈夫,一家三口一起去了县医院。

原本夫妻俩以为去了医院,看了大夫,小云星就一定没事了,可最终B超CT查了一大堆,医院给出的结论却是:查不出病因,建议转院治疗。

这个消息让夫妻俩浑身一震,直觉告诉他们,小云星的情况可能真的很糟。

当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到省会太原的大医院,这里的医生给出了更为致命的一击:“这肚子里的水……生命应该超不过三个月……”

如果说先前他们还对小云星的病情抱有一线希望,现在则是万念俱灰。可是,他们真的能眼睁睁地看着女儿的肚子一天天变大,最终被“涨死”吗?

不,不行,一定会有办法的,既然正规的医院治不了,那就找偏方,都说“偏方治大病”,也许女儿真的会有生的希望。

就这样,没什么文化,又被女儿病情给吓糊涂了的小夫妻,听信邻里推荐,去找了一位“很神”的老中医。

看着小云星的情况,老中医说既然都是肚子大惹的祸,那么把肚子消下去不就好了。于是他给小云星开了很多中药,里面包含了硫磺一类的泻药成分。

开始时夫妻俩也不愿意给小云星服用,觉得这是让孩子白受罪,可看到那一天大似一天的肚子,他们还是狠下心,给小云星喂了下去。

在吃了一段时间的“中药”后,小云星的肚子果然渐渐变小,夫妻俩也有了笑模样,他们觉得也许这次的药真的吃对了。

可他们还没高兴多久,刚刚消下去的肚子又开始鼓了起来,连带小云星的身体也越来越虚弱。

这时候的他们终于意识到,所谓的“中药”不过是治标不治本,根本不能解决小云星的大肚子问题,而且里面那些硫磺一类的泻药成分还会对身体产生危害,让小云星更容易生病。

02 曙光闪现

究竟该怎么呢?大医院也去了,偏方也吃了,此刻的他们债台高筑再无余钱,小云星还救得回来吗?

面对越来越糟的境况,夫妻俩都沉默下来,难道真的要像亲友劝诫的那样放弃云星吗?

不!不行!一想到别人家的孩子活蹦乱跳,每天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自己的女儿却只能挺着大肚子,一个人孤零零地躲在院子里避免他人嘲笑,夫妻俩的心就痛了起来。

就算最终不能保住云星的命,也要付出他们全部的努力,也许只要他们再坚持一点点,就能为云星找到出路。

就这样,夫妻俩带着被医生断言“活不过”三个月的小云星一边打工一边治病地过了将近四年,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当时的小云星已经四岁半,99厘米的身高,106厘米宽的大肚子,连生活起居都成问题。

胡云星身体最严重时

给她们租房子的大姐在得知他们的情况后很是同情,不仅减免了1/3的房租,还给他们一家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她说她在央视看到了一个节目,里面讲一个小男孩"小陈杭",和云星的病情很像,也是肚子大,父母到处求医无果。

后来他们把孩子的情况发到了网上,好多人关心,最后在"天使妈妈基金会"帮助下入住医院后有了好的治疗效果。

他们也可以效仿“小陈杭”一家,也许会让云星的情况得到改善。

房东大姐的一席话就如同一根救命稻草拽住了悬崖边的小云星一家,胡天鹏赶紧借了一台数码相机为女儿拍照,将一家的情况发布到网上,这也就是开头那篇“救救她”的帖子来源。

据胡天鹏说,在发帖的当天就有人捐了1000元钱,还有很多网友留言等到小云星在北京住院确定治疗费用后再捐款。

“有点激动,女儿终于有希望了。”面对记者的镜头,这个铁骨铮铮,当了好几年兵的汉子眼眶湿润,几欲落泪。

胡天鹏和小云星

四年的时间,近1500个日夜的等待煎熬,终于看到了光亮,看到了希望。

2010年11月16日北京第二炮兵总医院接诊了小云星,三天后的19日上午,二炮总医院宣布小云星被确诊为“布加综合征”(简单来说就是门静脉堵塞,导致本应该流回心脏的血液全部堆积腹腔,最终导致腹腔内大量积水。)是否动手术要看前期治疗情况。

胡云星主治医生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胡天鹏和薛彩娟的心里都有说不出的激动和紧张。激动的是女儿的病终于确诊了,不用再四处乱猜乱看了;紧张的是后续该怎么治疗,女儿又能如预想般康复吗?

03 happy ending

在经过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后,医院决定为小云星进行手术,并且院方告诉小云星一家,前期检查和治疗费用实行全部减免,全院职工也为他们发起了捐款。

2011年2月21日9时,由八一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主任黄柳明主刀,开始为小云星实施囊肿剥离手术。

2011年02月28日,在经过数家医院的接力救治后,小云星顺利完成“腹腔大网膜囊肿”摘除手术,成功越过生死线。

术后的小云星

“云云的情况很好,已经能自己下床活动了。”看着像小鸟一样欢快走路的女儿,胡天鹏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如今的小云星已经减负一半,从27公斤掉到14公斤,不仅摆脱了大肚子可以自由呼吸,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还能像个正常孩子一样生活玩耍,实在是太令人开心了。

2011年3月11日,小云星在北京康复出院。

2011年9月5日,小云星在运城市盐湖区聪聪幼儿园上学,过上了和普通孩子一样的生活。

小云星和妹妹

小云星的爸爸胡天鹏表示,他们绝对不会辜负社会对小云星的关爱,一定会好好培养她,让她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将来回报社会。

从2011年到2022年,已经过去了十一年,曾经有些自卑孤独的女童也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小少女。

虽然我们很难再听到与她有关的消息,但可以肯定的是,有永远爱她不放弃她的父母,有一直关怀惦念她的好心人,小云星的生活一定不会太差,一定会像她爸爸说的一样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遇到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坐以待毙,懦弱逃避。

如果小云星的父母放弃了为她治病,或者干脆抛在路边荒野,此刻的她也许早就变成了黄土一抔,再无生机。

幸运的是她生在了一个平凡却充满爱的家庭,家里的每一个人包括她自己都是顽强坚韧的。面对外人的窃窃私语,面对身体的痛苦和精神的折磨他们都携手并肩挺了过来,未来等待他们的也必然是光明一片。

这世上还有很多和小云星一样的孩子,他们有的是先天缺陷,有的是后天疾病,不过令人难过和痛心的是,他们的父母放弃了他们,他们的家人选择了遗忘了他们。

其实在网络和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很多疾病很多困难都能被解决,对待那些孩子不仅有放弃这一条路,还有坚持和守护。

幸福的一家四口

如歌词中所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希望每个人,对血浓于水的亲人,对素不相识的路人都能多一点关爱,也许你不经意的一个小举动,就会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未来。

最后愿每一个人都能健康顺遂,平安喜乐!

参考资料

[1] 4岁女童得怪病肚子大过孕妇 网友爱心接力救助.山西新闻——山西晚报 2015-11-15

12:42:39

[2] 大肚女童今日来京诊怪病.新京报 2010年11月16日02:18

[3] “大肚女孩”胡云星出院.天津网

人缩小的故事有哪些3

讲课中的张九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周南 王晓慧 北京报道

残疾是什么?

10岁之前,张九童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知道自己身体不太好,跑得比别人慢,他以为自己只是生病了,迟早会好。可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足球课上自己只能当守门员,而且老师总配一个人跟他一起守一个门,为什么篮球课上自己只能在场下拍球。直到张九童哭着问妈妈“我为什么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上场打球”的那天,他才在妈妈泪流满面地解释中明白残疾对他而言究竟是什么。

如今的张九童33岁,获得博士学位,完成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目前是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下称“南京特师”)的一名思政课教师。同时,他也是学校最年轻的副教授和特殊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理事。去年,他又被推选为江苏省驻宁高校党代表、南京栖霞区政协委员。

如今的张九童对“残疾”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残疾与社会实践和具体文化相连,分为绝对残疾和相对残疾。绝对残疾是一个恒定因素,决定了残疾人在一些实践活动中的限制,而相对残疾决定了一个残疾人的潜能。残疾人工作就是不断缩小绝对残疾,而去开掘残疾人潜能的过程。而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的使命就是以博爱塑魂的精神培养特教师资,培养残疾人事业管理人才,服务于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事业。”

张九童开展小型教学沙龙

成长:先看到残疾人作为人的普遍性

“如果把健全人比作太阳,那么残疾人就是月亮。月亮之所以皓皓如银,是因为有阳光的普照。太阳永远是圆的,可月亮却要体验圆缺的交替。但是,太阳和月亮的梦没有区别,都是圆的。”张九童的这段话点亮了很多人的心,而他就是“月亮使者”。

张九童的残疾由来已久。1988年10月24日张九童在山东滨州出生,难产造成的脑瘫后遗症让他5岁才能歪歪扭扭地独自走路。张九童人生的前行之路因为身体残疾障碍重重,认识残疾的过程同样艰辛漫长,然而张九童并未言语太多。他笑着告诉记者,早在他还不知道什么是残疾之前,家人就对他的人格意志进行了充分培养。

姥爷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退伍老兵,常给他讲革命故事,红色的种子早已埋在了他幼小的心灵中。11岁时张九童就开始阅读政府工作报告、党代会报告,并主动写下感想。也正是因为对政治和国家大事充满了兴趣和感情,大学选专业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教导赋予了他克服困难、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他受益至今。

张九童与残疾学生谈心

父亲是一名政工干部,引导张九童也“很有一套”。幼时,常给他讲张海迪、海伦·凯勒的故事。张九童喜欢体育,父亲就教他打篮球,开始每次只能拍一两个,后来为了完成三秒区外定点投篮30个的目标,9岁的张九童从晚上六点一直投到九点半,最终成为班级定点投篮冠军。张九童酷爱写作,父亲就予以辅导和支持,高中毕业那年,张九童出版了46万字的《九童作文》,记录了一个残疾孩子跌跌撞撞成长和探索的心路历程,是国内残疾高中生首部个人作文集。2007年,张九童入读滨州学院,圆梦大学。而后一鼓作气为梦想冲刺,考入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博连读。

读书改变命运,张九童深知,教育对残疾人命运的改变更具有根本性。2016年博士毕业后,张九童选择成为南京特师的一名思政课教师。他希望用毕生所学,为更多残疾人接受教育献绵薄之力。至此,张九童开启了从融合教育的受益者向融合教育的参与者和奉献者的新蜕变。实际上,张九童的爱人也是基层特殊教育学校的从业者。张九童笑着告诉记者,他的家庭也是残健融合的家庭,他们都希望为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献力。

笔耕不辍,奋斗不止。自求学至今,张九童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17项,在《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权威刊物、CSSCI、SCI及各类期刊发表文章近70篇,出版专著、合著6部,论文被“学习强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得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个人、省级优秀博士论文、“感动南京”年度人物等荣誉奖励90余项。在北大、清华等地进行学术报告和演讲80余次。

细数自己的过往,张九童告诉记者,自己的成就与父母的耐心、社会的关怀和个人的拼搏密切相关,而关键的内核在于成长的路上,作为残疾人,他被如何看待,他又如何看待自己。从这个角度,树立新残疾人观意义重大,从根本上要扭转社会审视残疾人的方式,“当我们看待残疾人时,先看到他是人。”

逐梦:“千万千万千万不要放弃”

“我有一个月亮的梦想,祈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有一个圆满的家庭,祈愿每一个残疾朋友都能有一个有价值的人生,祈愿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阳光。”说这话时,张九童很激动。而南京特师的三尺讲台就是张九童追逐梦想的着力点。

南京特师是中国特教师资培养的摇篮,高等融合教育是其一大特色,学校健全人学生与残疾人学生的比例为9:1。生活中,鉴于其教师和残疾人双重身份的特殊性,张九童成为了健全人学生和残疾人学生沟通融合的桥梁。

学习上,张九童更是致力于通过创造性地教学带给同学们“政治获得感”。他所教授的政治学原理这门课理论性和哲思性非常强,然而聋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明显不足,在面对“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等概念时会产生很多疑问,“建筑是房子,和政治法律制度、思想观念有什么关系?”“物质生产关系为什么叫基础?地基怎么能是物质生产关系?”面对聋生的困惑,张九童通过形象的比喻帮助他们理解:“你把整个国家想成是一栋楼,那么决定国家性质的就是地基,政治上它就是物质生产关系,再看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少数人所有还是归多数人所有,这就是私有制和公有制的区别。”

声情并茂、旁征博引的教学让张九童的政治学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不少学生主动跟学院领导提出“政治课一定不要换老师”,学生评教更是多次名列第一。“他们没有因为我是一个残疾教师而有微词或异议,非常喜欢上我的课,学生的认可是我最大的荣耀,是我作为老师的最高奖赏。”

记者了解到,作为学生的梦想导师,张九童还先后为100多位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义务接受咨询2000多次,开展公益性讲座和报告60余场,作为核心成员申报的课程思政项目获批省级示范课程和省级示范专业,他还受邀担任985高校课程思政指导专家。

张九童将“博爱塑魂”的精神刻进骨血,藏于心、行以身,他通过授业解惑和身体力行坚定了学生们服务于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的信心和信念。他直言,融合教育是他要为之奋斗一生的“月之梦”。

采访最后,张九童一字一顿郑重道:“我想告诉所有的残疾朋友们,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和困难,请你们千万千万千万不要放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