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夏天的故事有多少集

2022-10-29 20:06 作者:青石电影 围观:

花费200万,票房超9千万,这部国产片让多少电影人“脸红不已”?,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青石电影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夏天的故事有多少集1

随着9月的到来,谁也没想到今年暑期档最后一匹黑马居然是一部文艺片。

在商业片搭建起来的高楼大厦之下,《隐入尘烟》艰难地撕开了一个口子,用55天完成了逆袭。

它不仅成为了今年第一部8分以上的国产电影,还反超《独行月球》成为单日票房冠军。

一部成本仅200万,演员大都是非专业,却能凭借口碑逆袭拿下超9千万的票房(片方能拿到3000万左右),这就能让许多电影投资人流口水了。

不算线上的收入,这个回报率已经可以说是今年国产片的天花板了。

其实在《隐入尘烟》票房高涨之前,它获得的成绩在同类影片中已经是佼佼者了。

能够在上线各大平台之后经过短视频平台的二创推动,延长电影在院线的存续时间,只能说这部影片的“后劲”实在是太足了。

甚至有许多观众将其视为2022年最佳影片,自发为影片做宣传,《隐入烟尘》的豆瓣评分也从7.8涨到了8.5。

但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在《隐入尘烟》上映前一个月左右,也就是正常的电影宣传期,大多数网友都不看好这部影片。

哪怕是到现在,网上仍然有质疑的声音。

他们认为这部影片在抹黑农民,拍这样的电影只是为了送到国外电影节去拿奖,以及,觉得片中的故事太假。

虽然说众口难调,但这样的说法实在是恶意太大,不仅否定了导演的创作动机,还否定了现实主义。

如果是为了获奖投机取巧用一些歪门邪道,艺术境界怎么会高?《隐入尘烟》又怎么会获得绝大部分观众的认可呢?

而质疑故事真实性的人落脚点在于,现在没有那么苦的农民。

怎么会没有?只是这些人看不见而已。

而且这就是导演亲身经历过的农村,电影里百分之九十都是导演的亲戚,男主还是他的姨父。

当然,在不了解这部电影之前,一切的争论都没有意义。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看看,为何这么一部土气十足的片子,为何会被很多观众誉为今年国产片的天花板?

又为何会让多少电影人脸红不已?

接下来我们详细说说:

1、爱情

故事发生在2011年的甘肃农村。

老实巴交的光棍马有铁(武仁林 饰),经人介绍与患有残疾的妇女曹贵英(海清 饰)相亲结婚,两个被双方家庭嫌弃的人就这样搭起伙过日子。

影片感动很多观众的是两个主角之间纯粹的爱情,没有掺杂任何物欲,相当朴实的浪漫主义。

个人认为,其实比起“爱情”,马有铁和贵英之间的关系,用“相依为命”来形容更为恰当一些。

两个被周围人、被社会“边缘化”的小人物,在艰难的环境中相互依靠生存下去。

电影用了不短的篇幅来描述两位主角的“边缘化”。

比如影片的开头,让人印象很深刻,一个女人的声音在黄泥土坯墙外呼喊着老四出来。

黄泥墙中间有一个接近正方形的洞,在女人催促的声音停止后,先从洞里出现的,却是一头驴的脑袋。

随后真正的老四,也就是马有铁,才慢慢地走出来屋子。

之后,马有铁拿着馒头端着稀饭出现在饭桌上,满桌的菜他都不敢吃一口。

而他的哥哥马有铜突然对着院子大骂“这头遭瘟的驴每天吃这么多”,还起身出去打驴。

很快马有铁不安地看了好几眼,也拿着馒头跟出去。

他就像这头驴。

贵英在电影的前十几分钟,没有说一句话,总是垂着头,眼睛不敢看人,饭桌上不敢动筷夹菜。

她不仅身患残疾,脊柱侧弯走路跛脚,还患有尿路感染,容易尿失禁。

马有铁出去后,她也被赶去茅厕,贵英看到马有铁心疼驴的样子了。

她在羡慕这头驴。

就是这样的两个人,一个是头驴,一个连驴都不如,凑成了一对。

“驴”在影片中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象征着“马老四和贵英们”在生活中的兜兜转转和固步自封就像拉磨的驴。

而片中关于马有铁和贵英的爱情最浪漫的描述也就只有互相在手上用麦子印花瓣了。

他们之间更多的还是相互依存。

比如贵英在影片中第一次开口说话,就是维护自己的丈夫。

村子里的人来到家里让马有铁给首富张永福献血。

只有贵英担心丈夫会出事,细声细气地说“俺们不抽,要抽你们抽去”。

马有铁去城里很晚才回来,贵英抱着开水瓶在村口等,开水凉了就去换。

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趟。

但她始终坚定地在冷风中等待着丈夫的归来。

而马有铁对待贵英的爱也是沉默且坚定的。

当贵英因为尿失禁被众人嘲笑,马有铁立刻脱下大衣给贵英披上。

两人建房子的时候睡在屋顶,马有铁用裤腰带把贵英栓上,说这样就不怕她晚上睡着睡着掉下去了。

马有铁和曹贵英在认识彼此前都是孤独而卑微的,但结婚后,他们是幸福的。

这种幸福的真正内涵是,他们在彼此内心里营建了一个属于各自的家,而且他们从彼此身上看到了自己活着的意义与价值。

2、“生死”

从电影的第1小时51分钟到第1小时53分钟,仅仅2分钟的时间里,只描述了一件事情:贵英死了

按理来说,主角死亡应该是电影的一次大高潮,然而《隐入尘烟》却把这件事处理得很平淡。

“你的婆姨拿了两个馍馍拿着个蛋,她准备去找你,我们让她等等,(等等)你就来了。”

“结果她一起身,一发晕,栽到沟里了,老王捞去了,你快跑,看他拉上来没有。”

马有铁从村民口中得知贵英落水的消息后,立刻向河边冲了过去。

他的女人僵直地平躺在水中,像一根沉浮的木头,显然已经无力回天了。

死亡,原本是一件很有冲击力的事情,在这里,只用2分钟就草草了事。

有很多观众把《隐入尘烟》誉为现代版《活着》,但二者对“死亡”的诠释是全然不同的。

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中,有一场戏是福贵的儿子死了。

听到儿子意外身亡的讯息时,葛优扮演的福贵差点一口气没上来,他冲到儿子的尸体前,不断地喊:“有庆,爹来了!你睁开眼睛看看爹!”

巩俐扮演的妻子家珍,更是不顾村里人的阻拦冲过重重人群,只想看看儿子。

村长手足无措,忙叫道:“快抬走,快抬走,别让他娘看到。”

惊叫声,嘶吼声,哽咽,歇斯底里,各种情绪全部挤到了一个画面里。

这种处理方式,显然更具戏剧张力以及冲击力。

但是《隐入尘烟》就如同电影名那样,贵英的死,最终也被隐入尘烟了。

连同她如牲口般的一生。

导演李睿珺说:“生死,对于农民来说是日常。”

农民每年都在见证生命从地里开始,春天播种,夏天收割,生命结束了,第二年土地翻一遍,生命又重新开始。

培育,收割,种植,周而复始。

对于农民、土地来说,生命的开始和逝去,都是日常的一部分。

只不过相比起人类的死亡,动物、植物包括时间的死亡,都比较难以被察觉。

贵英的死亡就像是那些没有被看见的逝去,从始至终都很平静。

除了马有铁,没有人在意。

在这样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通通归于黄土,瞬间隐入尘烟。

3、“传统农耕文明的落幕”

“房子”,是影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

表面上这指的是马有铁和贵英两人住的地方,从容身之所,慢慢成为了“家”。

两人婚后一直没有自己的房子,他们住在无人认领的破土坯房中,一边耕作,一边建房。

房子是用泥土和成的一块块砖建起来的,需要先晒干才能建造。

电影完整地展现了两位主角是如何从制作一块块泥土砖,到砌成墙,又盖上顶的过程。

这也是两人对“家”的归属感越来越强的过程。

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生了根,土地给了这两个被各自家庭遗弃的人一切。

所以马有铁拒绝了城里价值20万的房子,他问:

“搬到这样的房子里,鸡呀、驴呀、猪呀住在哪?”

周围的人啼笑皆非,而马有铁和贵英在镜头之下瑟缩着,仍然对这个离土地太远的地方感到疑惑与无措。

电影到尾声的时候,挖掘机推倒了马有铁和贵英亲手建造的房子。黄泥房轰然坍塌,一片尘土之中,远处的高楼大厦隐约显露出来。

贵英走了,马有铁的家也倒塌了。

从土一步一步砌成房子,最后又成了一堆黄土。

旧的农耕文明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之中,以近乎毁灭的方式落幕。

但“马有铁和贵英们”却在这样的时代中“失语”了。

在贵英死后,马有铁选择放生驴,但驴就在原地不动,他大骂:“叫你走都不会走,叫人使唤了大半辈子,真是贱骨头!”

好像是在骂驴,其实他是在感叹自己。

好像感叹的是马有铁,其实说的是那些被钢筋水泥的现代文明遗忘的旧农耕文明。

驴还是驴,土地却逐渐不需要它了。

待所有画面播完,片尾浮现了一行小字:

2011年冬,老四马有铁在政府和热心村民的帮助下,乔迁新居,过上了新生活。

这行小字多少带着点荒唐的意味。

毕竟在这之前马有铁就放走了陪他半生的驴子,卖掉了所有的粮食,还了钱,以及十个鸡蛋。

最后他坐在床上,墙上挂着贵英的遗照,床头摆着一瓶喝空了的农药。

种种迹象表明,马有铁对生活已经毫无奔头了。

导演说过:“我一直不认为字幕走完了电影就结束了,相反在观众心中,它才刚刚开始。”

没错,看完这部电影,“后劲”才慢慢地涌了上来,平淡故事的余韵,却久久未能散去。

最后,就用马有铁的话结尾吧:

“对镰刀,麦子能说个啥?

对啄它的麻雀,麦子它能说个啥?

对磨,麦子能说个啥?

被当成种子,麦子又能说个啥?”

青石电影|叽解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夏天的故事有多少集2

最近,优酷的“宠爱剧场”上新了由金晨、王安宇主演的《炽道》。

《炽道》的故事并不复杂:福建小岛渔村长大的段宇成(王安宇 饰)梦想成为一名跳高运动员,后来在助教罗娜(金晨 饰)的指导下,通过一场又一场的赛事的磨练,渐渐成为一名专业的运动员,并一次次获得理想的成绩。而在朝夕相处中,两个人也暗生情愫,他们之间关系的演变,成为推进故事的另一条线索。

《炽道》在相同题材中呈现出自己鲜明的特点,首先就是它改编自网文作者Twentine的同名小说,并且在影视呈现时尽量还原小说中的内容,比如找到了一直在影视剧中饰演又飒又欲形象的金晨和少年感比较强、有运动天赋的王安宇,甚至连小说中8岁的年龄差也卡得刚刚好;比如浓重地渲染《炽道》小说中那种炎炎的夏日氛围,而竞赛的场景、相对精炼的台词也是尽量趋近原小说,尖叫名场面比如摘墨镜的情节、树荫吻等也被还原。

《炽道》截图

此外,影视剧中对于很多内容都进行了一种唯美化的处理,比如多次对于小说的slogan——“一个好的运动员,他的能量必然是向上的。他一定积极,一定乐观,一定坚韧不屈。就算身处低谷,他也带着力量。你看着他,就像看着太阳”进行扣题,王安宇在剧中新鲜可爱,是几乎没有死角的全方位小太阳;虽然仍旧拍竞技体育这个题材,但是《炽道》没有汗水污渍混作一团的场景,而是时刻凸显着男女主迎着光、逆着光时都始终神像一样光洁完美的青春面庞,也会诗意化地呈现调高起落的过程,将其影像化为在大海中的一次跳跃。

绝对贴脸的漂亮的男女主、绝对忠诚的爱情故事,绝对高尚的体育理想,绝对阳光健康的成长,《炽道》中似乎一切都太唯美了。这当然由于本剧的导演伊峥本身就偏好这种唯美化的、亦真亦幻的审美,但另一方面,从《炽道》和相似的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链条首端的、作为改编的活水之源的网文,在怎样深刻影响着,甚至是左右着影视作品。

《炽道》截图

1

我们先从网文自身的发展路径来看。

以网文而言,因受众群不同,网文简而言之被划分为男频与女频。本文中我们主要讨论与甜宠剧最相关的女频文。

2009年11月,起点中文网率先开辟第二战场“起点女生网”,之后各类文学网站都开设了女生专区,如17K小说网女生栏目、腾讯阅读女生频道、创世中文网女生频道等,很多网站由于女性用户占绝大多数,主力发展女频这个方向,如晋江文学城、红袖添香小说网、潇湘书院等等。

女频网文因为类型多样、故事框架成熟、自带稳定读者群和某种程度上已经过市场的检验而被资本看好。2010年开始,女频文就走上被影视改编的康庄大道:比如后宫宫斗类的扛鼎之作《后宫·甄嬛传》(2011年)《如懿传》(2018年),仙侠类《花千骨》(2015)《三生三世十里桃花》(2018),以及都市言情类的,如《千山暮雪》(2011)、《佳期如梦》(2013)、《何以笙箫默》《杉杉来了》(2015)、《微微一笑很倾城》(2016)、《亲爱的,热爱的》(2019)。

《何以笙箫默》剧照

在过去的十年中,这些成功的案例都证明“从网文到IP类型剧”是相对保险并容易成功的一条捷径,《IP转化的产业偏好与创作特征》一文中统计:“(2015—2019五年间)排名年度的热播网剧中IP剧的数量恰好占50%,且随年份呈增长趋势。‘晋江文学城’贡献了最多的IP资源,而‘爱优腾’加上华策影视这四家头部影视集团几乎垄断了绝大多数IP电视剧的生产,古装奇幻剧和都市爱情剧是占比最高的类型。”

网文与影视剧究根结底是并不相同的两种创作类型,但是长期的互动让原本只是局限在各自内部的特点也溢出、传递、濡染着对方。

在网文的创作逻辑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要照顾读者的感受,必须让读者觉得尽兴的同时又感到一种安全。

“尽兴”即“爽”,以“爽”为目的,这些作品承载着释放欲望、疏解焦虑、自我疗愈或者将某一种可能性推衍到极致,比如《后宫·甄嬛传》,后宫的极致莫过于女性同盟一起“屠龙”;《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做代表的宅斗文的极致也莫过于像明兰一样排除万难,一生顺遂。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照

“安全”则是读者希望在某一类型的网文中获得的体验是单纯而浓烈的,比如将情感洁癖投射到网文上,许多网文中的男性被要求“守男德”,甚至要求主人公“双洁”。女频的读者也更希望看到一个极为专情的男性,这个男性不仅仅是此生此世,就算几生几世,天上人间游历遍,也只是钟情于某一女性。

在爽与安全的大基调之下,女频文也有极为宽泛的分类,这一点我们将在下文展开。以《炽道》为例,《炽道》网文在晋江文学网的简介言简意赅地指出:“甜文,不甜你来砍死我。”它显然是女频网文中甜文一类的代表,其中的内容也必然是为满足偏好于这一类型的读者而疯狂撒糖。

《炽道》晋江文学网页面

从《炽道》的影视呈现来看,网文中的甜蜜气质也自然地顺延到影视作品中。

2

来到甜宠剧这边,在“甜宠剧”这个概念出现之前,携带着甜宠元素的影视剧就已经出现,比如古早时代的各种青春偶像剧、台偶剧,这些剧集大多数走“霸道总裁爱上我”的路线,之后也曾因过分耽溺于幻想被抛弃,比如2007年出现赵宝刚的“青春三部曲”,虽然爱情仍有很大的权重,但也努力挤进很多现实主义元素。但这一发展路径很快中断。

2014年的《匆匆那年》、2015年的《何以笙箫默》、2016年的《最好的我们》

开启着一条怀旧青春的类型,有些爱而不得的怅惘;2016年的《微微一笑很倾城》、2017年《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双世宠妃》、2018年的《香蜜沉沉烬如霜》,2019年《亲爱的,热爱的》《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2020年的《传闻中的陈芊芊》等影视剧中几乎不再写青春的迷茫和痛楚,剧中以真空的环境营造一种理想的爱情,“甜宠剧”的概念也因为这些剧集而出现。

《亲爱的,热爱的》剧照

尤其是2019年《亲爱的,热爱的》突出的市场表现,也让创作者们发现了“恋爱+X”类型剧,这个“X”可以是电竞,比如《全职高手》《微微一笑很倾城》《你微笑时很美》《我的时代,你的时代》;“X”也可以是志怪,比如《无心法师》《司藤》;“X”也可以是刑侦,比如《他来了,请闭眼》《假如蜗牛有爱情》,当然,“X”也可以是竞技体育,比如《炽道》《陪你逐风飞翔》《旋风少女》《冰糖炖雪梨》……

对于“恋爱+X”类型,《女频网文的IP改编与类型生产》一文中总结:“一般来说,改编成功、口碑出圈的‘爱情+X’类型网剧,基本符合黄金分割原则,剧中内容‘搞事业’的比重略大于‘谈恋爱’,事业线与爱情线双线明晰,双线出彩即为爆款。”

2020年以后,甜宠剧开始井喷,平台也专门为其开辟“剧场”,比如2020年3月20日,优酷推出主打年轻化和女性化的“宠爱剧场”。优酷的调查数据表明,甜宠剧已经成为“95后”女性观众的首选。

优酷《宠爱剧场》

当然,很多甜宠剧的成功,得益于其原本就自带粉丝、自带关注度的网文文本,从《何以笙箫默》《亲爱的,热爱的》到《炽道》无不如此。

在女频文中的甜文被改编为甜宠剧时,一些有趣的现象发生了。

首先,网文是在读者本位下进行的创作,为了让读者有阅读的爽感,作者会频繁写到高燃的、撒糖的场景;其次,网文中因为频道和读者群的严格细分而容易形成各种壁垒森严的类型,比如喜欢忠犬奶狗的一般不会去读霸总文,喜欢年下的受不了“大叔恋”,网文中还有难以被更多读者接受的“种马文”,以及因为设定太陈旧而被抛弃的“龙傲天”“玛丽苏”等等。

种种非常精确的细分,导致不同的网文作者在文本中有一些“极端化”的、“窄化”的处理,为了突出自己这一类故事的特点,创作者们会照着模板和读者的心理预期写,尤其在甜文中,爱情是永恒的主旋律,男性人物也会被塑造成完美的男性典范,他们的喜怒哀乐因女主角而起,绝大多数的故事线都为辅助恋爱而铺设等等。

进入到评价领域,原本跟随着网文,流传在亚文化圈层中的一些“黑话”、评价标准,也会随着网文被改编为IP而通行于大众文化场域。它们有的因为强概括性而很有效,比如“be”“he”“甜”“虐”,但也有一些,比如《梦华录》热播时跟着冲上热搜的“双洁”,原本是网文细分领域里为了框定某一类型,提前写的“告示”或者“免责声明”,是为了吸引气味相投者,但是这种原本就带着一定的偏见、反叛意味和本来就是为了满足一部分读者癖好的措辞流动到主流文化,就很容易引起一部分观众的不适。

由此,虽然网文改编的IP剧受惠于原文本自带的读者群和市场,但同时也注定因为顺从了网文的逻辑,主动放弃了复杂性和深刻性,从而无法让大市场中的部分观众满足。

3

在甜宠剧中,我们也会发现,原本是网文中才有的这些特点深刻地渗透到剧集中,并成为甜宠剧创作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规定”。

如果说以前的恋爱剧像是在一条大路上奔跑,路边花草、远处高楼、行人车流皆是风景,偶尔触及历史与时代,是一整片的开阔。而来到“甜宠剧”这个范畴,一切都被收紧了,它更像是在一条窄窄的花径上行走,风烟俱净,阳光和煦,你有完美的恋人与爱情、明晰的未来,却只有不足挂齿的小困扰,《炽道》即是将这种梦幻一样的理想爱情场景推演到极致的作品。

《匆匆那年》剧照,之前的怀旧类的影视剧常会代入大时代背景

《炽道》里,它以高饱和的、色彩斑驳的、阳光明媚的色调呈现整体氛围。海边、树荫、热浪中漂浮着一般的操场,主角和《你的名字。》一样的站位、长时间的正反打凝视,升格慢镜头徐徐地、巨细无遗地呈现完美恋人湿漉漉的眼神和青春的脸,在他单纯的热血的青春中,他所锚定的目标也是那样单纯和明确——只有不断进取的成绩和一个想要争取的人。

《炽道》截图

在人物设置上,除了男女主,另外出现的人物一部分承担着插科打诨的喜剧效果,一部分则承担着助推男女主情感递进的任务,比如《炽道》第8集左右新解锁的人物、天资卓著的毛茂齐,他要承担一部分搞事业这条线上的责任,但也一定要发挥勾起段宇成的好胜心和醋意的责任,以发展更多撒糖剧情。因此甜宠剧中除主角以外的角色,很难免地都要站在他们的阴影中,很少因为太出众而对主角构成绝对威胁的角色。

还比如,之前的都市、现代题材剧都会以空镜头扫过城市景观,城市景观在剧中一般是有意味的,它会和剧中的情节形成一种互文关系,共同凸显一种人的孤独、疏离等等。《炽道》一个很突出的取景地是泉州,比如第二、三集,男女主跑步路过的地方是泉州清源山,选拔毛茂奇时,镜头也给到独具泉州特色的古厝。泉州在去年刚刚申遗成功,它出现在任何镜头中都是被正襟危坐地观看和介绍的。但是在《炽道》中,它和搭建的布景无差别地共同作为男女主故事上演的舞台,它甚至是难以被发现的,它的历史、故事都不再被重点提及,它只承担一个作用,就是作为背景的单纯的美。

《炽道》剧照,泉州清源山老君像

4

但是网文天生就肤浅吗?

其实女频网文的另一极致性还体现在,相当部分的女频文是“女性向”的。这一概念暗含着将男性排除以外建立一个隐秘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的创作很可能蕴含着鲜明的女性性别革命精神。《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中认为:“女性向的网络小说与传统女性言情的书写模式之间,存在大面积的过渡阶段、灰色地带。女作者在写作时,如果还想着‘男读者能不能接受、会不会喜欢’而不敢冒犯男权中心的条条框框,止步于陈旧的性别想象,其作品则很难被看作是女性向的。”

“女性向”的这种不管不顾的勇力甚至也被认为是一种“网络女性主义”实践,《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中也称:“女性向在网络的公共空间中,实时针对在网络上传播的一桩桩具体的性别歧视事件或女性的生存困境(如婚姻问题、财产问题等)迅速发表看法,并形成一定规模的深度讨论,以造成指向现实的舆论影响力。这种实践与女性向的网络文学共同改变着新一代中国女性的性别意识。”

《破壁书》书影

尤其在一些穿越、重生、架空历史等的网文中,为了突出这一点,甚至会设计一个性别关系倒置的装置,比如《传闻中的陈芊芊》里面的整体设计是:“花垣城女人当家,玄虎城男人当家,两城历来不合”,而故事中,男子要遵守男德,最好的出路,就是找个女人“嫁”了,生不出女孩的,男子也会被指着鼻子骂断了香火,这是一种对于性别成见非常尖锐的指涉。

《传闻中的陈芊芊》截图

当然,安全起见,绝大多数的甜文不会这样极端,但也会暗搓搓使劲儿,比如《炽道》的故事要成立,首先需要打破的就是男女主角相差八岁的年龄差身份壁垒,这在现下越发保守的舆论场中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情,这其中要经过漫长的与自我、与他人、与体系的缠斗。虽然在甜剧中这一切都被处理得举重若轻,比如塑造一个格外宽容的体系和幽默的配角,来冲淡这种冲突,但在这一点上的反复纠结,持续了大半部剧,这本身即反映出这个时代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开明。

而现在《炽道》中最具争议的情节反而是甜宠剧中最有突破性的内容,比如在绝大多数甜宠剧都退守在男才女貌、实力对等的安全领域时,《炽道》依旧呈现了大胆的凝视、难以抑制的爱恋。多少师徒恋的甜剧都发乎情,止乎礼,观众只能在二创中圆梦,《炽道》的这种大胆和大方反而显得难能可贵了。

《炽道》截图

当然还有批评指出,因为太多镜头凝固在段宇成脸上,他又同时是低位的徒弟和爱慕者的身份,所以造成他是弱势的“被凝视者”。且不说原本就标新立异的网文,早在1928年,丁玲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就已经用审视的目光大肆凝视男性并且直白地张扬自己的欲望,她看到美男子凌吉士“颀长的身躯,白嫩的面庞,薄薄的小嘴唇,柔软的头发,都足以闪耀人的眼睛,但他还另外有一种说不出,捉不到的丰仪来煽动你的心”,莎菲写自己狂风暴雨一样的爱恋:“谁都可以体会得出来,假使他这时敢于拥抱我,狂乱的吻我,我一定会倒在他手腕上哭出来:‘我爱你呵!我爱你啊!’”

反而是到了今天,正视欲望变得无比艰难。看似在消费文化中,俯拾皆是欲望的刺激、表达与展示,但是对于欲望的讨论和表达却在变得更加艰难,如一位学者所称:“放弃了莎菲式的灵与欲的纠结,放弃了中间的抵抗与结尾的出走,消费、宣泄之后的落寞,往往会让苦闷沉得更深。”

网文改编的IP剧也因此总是需要一次次应对这一棘手问题,而最安全的办法或许就是选取网文中最安全的女频甜文中最安全的那层框架,层层过滤、重重审视,将原故事里最有争议的、最显示出人和关系的复杂性的那一方面摒弃掉。

以《掌中之物》(原著不是甜宠)为例,小说最重要的看点就是女主角知道自己被控制,被虐待,但是朝夕相处和傅慎行下蛊一样的关怀,她要一次次穿破眼前的迷障并有足够强大的信念才能摆脱,这其中的各种情感纠葛是极为复杂的,人需要一次次面对自己的弱点。但改编为《阳光之下》时,对男主进行了置换,抽出一条女主协同外卖小哥小武共同成长,和大反派男主(降为男二)斗智斗勇的警匪题材剧的主线,对所有激进的情节都欲语还休,甚至不顾逻辑断裂地直接跳过,以至于观众需要从小说中去找补。

《阳光之下》剧照

这其中当然有许多外在因素的束缚,但也是市场、观众和制作方共同的、主动的选择。

进入大市场评价体系中的甜宠剧总被认为提供了一种易得的代偿性的满足,好像网文创作者和影视剧的制作者共同编织了一张名为“想象中单纯又美好的爱情”的大网,网罗着对爱情充满了憧憬的懵懂的、被动的观众们。

但实际上,从这些网文的创作之初,读者就深度参与到这些故事的建构,十多年间,也是读者和观众们亲自将甜宠这一门类从网文的瀚海中打捞出来,以极为严格的、狭窄的评价标准来苛求它应该呈现怎样的爱情故事,并通过一份又一份单纯的、热烈的、相似的、永不会失控的爱情获得一种久违的掌控感。

我们为何做这样的选择?或许正如克里斯托弗·拉什在《自恋主义文化》中所写:“在一个前程日益黯淡的时代,新教的美德已不再能振奋人心。通货膨胀削弱了投资和储蓄,广告减少了人们对负债的恐惧,并鼓励消费者先买后付。未来既然已经变得充满威胁、不可捉摸,那只有傻瓜才不会及时行乐。”

夏天的故事有多少集3

大家好,这里是简漫社!

如果说今年的4月新番中最受瞩目的动画新作,论人气或许是《间谍过家家》,但是从质量角度来说,则是非这部《夏日重现》莫属,故事的剧情走向也一直牵动着不少观众的心,如今终于在10月初迎来最后的大结局,倒是和《间谍过家家》第二季来了个“擦肩而过”的感觉。

不可否认的是,这部动画带给了很多漫迷以震撼和感动,但是如今的大结局却迎来了完全不同的两种声音。

一边是“不愧是神作”的赞扬,另一边却是对大结局25集HE氛围的不满。

神作的普通结局?

鉴于很多新番作品容易出现“高开低走”的局面,所以很多漫迷如今很少会在一开始给一部作品打上“神作”的标签,即使设定设定新颖,走向不错。这部4月上映的作品《夏日重现》,也是第一部分放完之后,才获得了诸多观众的认可。

而且一直到22集的时候,很多漫迷也一直坚定着这样的想法,这也就迎来了另一个问题,结局的表现将会很大程度决定漫迷对这部作品的观感,如今看来悬疑作品以大团圆结局作为卖点,似乎也并不被看好。

按照常规时长来说,一般动画大概是24集的长度,也就是以两败俱伤的代价拯救世界的结果,而25集众人回归,世界和平之余,主角团还想起以往事情的设定,却让很多漫迷表示“太过普通”了,就像很多作品惯用的大团圆结局。

大团圆结局是对是错?

对于众人以活着的方式出现,甚至连波韬都有了很好的归宿这样的设定,不少人觉得太过虚幻,对抗邪恶不可能没有一点代价,这种美好却让人觉得有点脱离现实的理想化,和故事前期展现出来的真实和残酷一点都不符合。

不过对于部分网友来说,这种欲扬先抑,在前期各种压抑设定之后,以大团圆结局结束故事的方式,反而更加让人觉得温暖。同时也得到了一定的治愈,毕竟前面虐身虐心的设定太多,如果主角团最后真的全军覆没,倒是让人觉得有失公平。

两者之间的对立,其实是基于不同角度来考虑的,无论是写实还是向往美好,都是对这部作品的喜欢的表达,如果对悬疑作品的一贯结局比较喜欢,停在24集或许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方式。如果是向往传统“纯爱番”的大团圆结局,25集会满足你。

同时也有部分漫迷表达了“前面十几集比后面的内容好看”的想法,其实当一部作品想着“怎么让主角团获得胜利”的时候,它的魅力就会逐渐减退,毕竟反派的实力总是会强上许多,这时候正方的实力会出现惊人的成长,很多人的感觉就是“强行加buff”。

而几乎所有动漫最后的结局都会是正义的一方胜利,或者是将反派洗白为主角团,这也就自然而然地让观众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不错的悬疑番

不过从这部作品的整体表现来看,即使结局有争议,也无伤大雅,作者将整个故事圆了回来,而且诸多设定还是非常吸引人的,动画的节奏把握的也比较好,自然而然成为很多人心中超过《间谍过家家》的存在。

这几年每年都会有一两部比较显眼的悬疑类动画出现,一开始漫迷的热情都很高,但是部分作品难以避免的出现了高开低走的情况,《夏日重现》算是其中从头到尾表现都比较稳的一部作品,对主角团的塑造也不错,接下来就看十月的表现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