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古人有个读书的故事

2022-10-27 22:19 作者:D东哥 围观:

“读书、读书、读老鼠”,古人为何把读书说成是“读老鼠”?,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D东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古人有个读书的故事1

有这么一个形容读书人刻苦读书的俗语:“读书、读书、读老鼠”,不少人看不懂。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读书学知识,要有老鼠那股啃书的劲,才能学有所成。


读书怎么和老鼠扯上关系呢?那我们该如何理解古人这么说的良苦用心呢?下面我就来就老鼠和读书这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1、指三更半夜,熬夜苦读

在古代,崇尚学而优则仕,一个人要想出人头地,当官发财,光宗耀祖,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最后当官,实现自己的梦想。

所以,科举考试,要求天下读书人只能死读书,读死书。只有经过多年寒窗苦读,方能走上仕途。这在历史中涌现出许多勤奋好学的榜样,留下了众多成语: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闻鸡起舞、牛角挂书、滴水穿石、程门立雪等等。可以说每一个成语后面都有一个让人敬仰和感人的勤奋读书的故事。


天下读书人,在三更半夜挑灯夜读,已是家常便饭。唐朝颜真卿就有这么一首诗《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天下读书人日夜苦读的艰辛与勤奋。这里面说的半夜三更读书就和老鼠有关系了。

在中国古代,计时的十二时辰计法中的子时,大约是现在的夜里23时至第二天凌晨1时。由于子时中的“子”对应的是十二生肖“鼠”。所以,子时,也就被古人称为鼠时。


由于读书时间晚,在鼠时仍刻苦学习的大有人在,所以,这些读书人就被古人戏称与老鼠相伴而学,而且由于老鼠是夜行动物,读书人读书的三更也正好是老鼠夜里最活跃时期。

因此,半夜里老鼠四处乱跑,读书人点灯夜读,这种人与鼠相伴苦读的场景,既有读书声,又有老鼠身影的出现,也算是很和谐的一幕了。于是,人们就把这种读书人夜读鼠时,又有老鼠出现的现象称为“读老鼠”。借此说明读书的勤奋。

2、读书就像老鼠啃书一样

读书读书读老鼠,也有用来形容古人从小读书时,不好好读,常常用嘴把书撕扯烂。


要知道,学习读书自古以来就是一件苦差事,没有人生下来就喜欢的,不少成功者都是从小在家长的打骂下,教师的教鞭下才不得已学习的。

读书要从小孩培养开始,孩子读书可不比大人,他们生性好动。读书时也不老实,有时边读书,还喜欢边用嘴咬书。这样,书还没读完,书就被咬得像被老鼠啃过一样。


也有人说,老鼠天生就喜欢啃书,家里的书被老鼠啃烂在过去可是常有的事。

老鼠啃书,在古人看来,就好像老鼠喜欢读书一样,所以,老鼠咬书的破坏行为却被戏称为老鼠读书,这就是后来人们来夸奖读书人爱读书就像是“读老鼠”那样。

3、书被翻多了,烂了,也好像老鼠啃过一样

老鼠是杂食动物,什么都吃,书更不在话下,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烂书都是老鼠咬的。


有些烂书还确实不是老鼠所为,那是读书人读得多了,书才会被损坏的。我们知道,书在古代是宝贵的,由于纸张宝贵,印刷不易,一部好书得来确实不容易。也有许多好书都是人工一个字一个字抄写出来的。因此,导致书很贵重,不是每个读书人都能买到和拥有的,有的好书是有钱也买不到。于是,人们除了买书,还有就是借书,这样一来,许多书就会被好多人读过翻过,自然书角被掀烂的就多,看上去,就好像是被老鼠啃过一样。

当然,也有的读书人,为了学习自己买书,日复一日,反复地读,翻来翻去,最后书翻得很破烂了,也像是被老鼠啃过一样烂。这也是说读书人为“读老鼠”的一种由来。


其实,读老鼠,这种说法主要是夸读书读得不容易,成功更不容易,必须要多多努力,多读书,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取得成功。

4、读老鼠,就是读老书

读书、读书、读老鼠,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读老鼠就是“读老书”。这其实就是谐音,读老书,谐音也就是“读老鼠”。


读书要读老书的意思就是鼓励人们多学习古人的智慧,也就是说古人认为要获得先人的知识和智慧,就要多向向古书学习,聆听书中先哲们的教诲。而学习古书也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学子们为了理解老书中的知识,就只有反复地学,一遍遍地学,才能最终学到真知识。


也有人持不同看法,认为把“读老鼠”理解成“读老书”,只是一句调侃的话,有一定的讽刺意味。读老书就是指一些读书人是抱着老观点,老思维,不思进取,不接受新事物的意思。

综上所述,我认为俗语“读书、读书、读老鼠”讲的意思还是夸奖古人读书学习很刻苦很勤奋。但这样的读书,就是每天就是死读硬背什么四书五经一类,就像是老鼠啃书那样,把书本知识灌进脑子里,而对知识的理解并不一定都能领会。


所以,我并不完全赞同古人这种“读老鼠”的读书学习方法。我们读书时,除了要努力学习书本知识外,还要向社会、向实践学习,不仅要学会读书技巧,而且要掌握读书方法和要领,而不能只学会读死书,死读书。

图片来自网络

古人有个读书的故事2

汉代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几乎妇孺皆知。

匡衡为了有书读,早年曾去乡里藏书很多的富人家打工,声明不要报酬,只要求能遍读藏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匡衡后来成了经学大师。

他励志求学的故事被广泛传扬,连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奭都拜他为师。

后来刘奭即位,是为汉元帝。

匡衡很快受到重用,出入于元帝左右,甚是风光。

未久,元帝又拔匡衡为相,且封乐安候,食邑六百户。

匡衡当时的封地有31万亩,封地中的租税都归匡衡享用。

后来发现,当时土地丈量有误,给匡衡多圈了4万多亩封地。

当下属向匡衡报告此事后,匡衡敷衍事功,采取的是将错就错的态度。

下属畏惧匡衡权势,不敢说多,匡衡最终得以"完侵"土地。

纸终究包不住火,此事最终还是传入了皇帝耳中。

尽管匡衡位极人臣,但皇上还是执意法办他。

光环尽失,匡衡被废为庶民,一切归零。

这就是匡衡的人生”怪圈":

因贫穷而奋发,因奋发而取名利,因名利而忘形,因忘形而致身败。

世间之事,或得或失,全在度的把控,

贪心则过…

古人有个读书的故事3

北宋时候,江西金溪县有个叫方仲永的小孩,他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家境十分贫寒。父母没有钱供方仲永上学,方仲永长到五岁,还没有接触过笔墨纸砚这些文具。但是,他家的村子里有学堂,邻居也有孩子在读书,每天早晨和傍晚,他就站在小孩上学和回家必经之路上,眼巴巴地看着小孩们从自己身边经过,他心里十分美慕,心想要是自己能上学该多好啊。

有一天,方仲永抱着刚从地里回来的父亲的双腿,哭着让父亲让他读书,父亲心里也很难受,但是他出不起上学的钱,于是就从近旁的邻居家借来书,求人指点,让他自学。方仲永非常聪明,而且十分用功,没有多久,他不但读懂了书本,而且能写出四句诗来。诗的内容是孝养父母,团结同族。方仲永的父亲十分高兴,便拿给村中的老秀才看,老秀才看后,连连称好,说这小子了不得。这些诗也很快在本乡的秀才中流传开来,他们看后,也都很惊讶,很难相信是出自一个自学的小孩手中。

之后,便有很多读书人喜欢出题考方仲永,但是只要有人给他出题,让他作诗,方仲永很快就能做出来,众人读了,都觉得他写的诗道理通顺,文才斐然。这么一传十,十传百,方仲永不但在乡里出了名,就是在整个县里也轰动了,临近各县也纷纷传说金溪出了个“神童”。

方仲永一出名,县里的人渐渐把方仲永父子当作宾客接待,许多有名望的学者和绅士纷纷邀请方仲永到他们家里去作客,还有许多人拿着金钱和礼物专门上方家拜访,请方仲永写作诗文,然后悬挂在自己客厅显眼的地方。

这样一来,方仲永的父亲认为有利可图,十分高兴,便天天领着儿子四处向别人求讨财物,而不让儿子继续学习上进。小小年纪的方仲永,自然也是抵挡不住外面的诱惑,经常和他父亲出入于豪门阔宅中。长时间没有学习,学问没有长进,他的天才也渐渐泯灭了。写来写去还是那几首诗,人们看多了,也就觉得烦腻了。

宋代著名的改革家和文学家王安石,年龄和方仲永差不多,又是隔县的同乡,他很早就听说方仲永是“神童”。王安石13岁的时候跟着父亲回家乡,在金溪舅舅家见过方仲永,那时方仲永也不过13岁,让他作诗,已经很一般,不能和从前相比了。又过了7年,王安石从扬州做官回家乡,再次到舅舅家探望,问起方仲永的情况来,有人回答说:“他的天才已经完全消失,跟普通人一模一样了!”王安石听后感慨万分,专门写了一篇《伤仲永》,以示后人。

【故事微评】

西方有句名言:“所谓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它毫不夸张地指出了后天的努力学习对于成才的决定性意义。一味的依赖先天过人的资质和禀赋,最终只会落得像方仲永这样“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后果。

方仲永的故事还启发我们,少年儿童的成长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心理规律,父母和社会切不可拔苗助长,否则辉煌一时,却害了孩子一世,君不见昔日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天才少年到后来不都销声匿迹了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