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创作背景有故事的民谣

2022-10-27 22:11 作者:覃波2022 围观:

《马桑树儿搭灯台》民歌背后的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覃波2022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创作背景有故事的民谣1

在湘鄂交界的地区流传着一首经久不息的爱情民歌叫《马桑树儿搭灯台》,这首民歌的由来,有着它传奇的故事。

湘西鄂北地区及西南地区的群山里遍地生长着马桑树。马桑树亦称“千年红”、“马鞍子”,属落叶灌木。在我们儿时,老人们说是“水木子树”,那时,没有什么化肥,要想粮食高产,生产队就号召队员们要在田里积绿肥,那嫩嫩的马桑树,便成了肥料。马桑树多枝丛生,一簇一簇的,枝易脆,弯弯曲曲,长不高,可是,春风一吹,满山的马桑树就吐翠滴绿,显示出她强劲的生命力。马桑树又是一种很神奇的树。广大的西南人民似乎不愿意马桑树太过平凡,太过普通,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浪漫和想象,为马桑树创造了许多神话传说。

我们儿时上山砍柴,听到前辈们讲的马桑树的传说,有时他们还会唱起这首民歌,那时我们听不懂这首民歌的全意。随着年纪的增大,对《马桑树儿搭灯台》这首民歌越听越被那深情婉转的旋律所感染。她的旋律像山泉水,清澈,自然,温暖,细细品味还有些古朴苍凉意味。

这首民歌,在湘鄂地区唱得是久经不衰,在她跌宕起伏的旋律中,点点滴滴都在敲击着人们的心灵。后来通过多位老人的采访和陈述,才得出此歌创作的原委:

贺龙的堂弟贺锦斋,随贺龙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周恩来问贺龙;“你是到苏联学习去还是回家乡去?”贺龙回答说“我一个大老粗,大字不识几个,我还是回家乡拉队去。”周恩来当即同意了贺龙的要求,说:“要拉起自己的队伍,壮大我们的队伍,我给你一个番号“红四军”。…….”1928年3月,贺锦斋随贺龙辗转回到湘西桑植洪家关老家,重新组织起革命武装。贺锦斋那时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师师长、中共湘西前敌委员会委员。

那时,贺龙考虑到自己的队伍还不够壮大,要扩大革命队伍,决定到湘鄂边界县扩充队伍。得知石门团总罗效之人多又有枪支,想把他们的兵力拉过来,扩充自己队伍。出发前,贺锦斋看到结婚十余年的年轻美貌的妻子戴桂香,聚少离多,双方在一起的时间不到半年,并且这一次也不可能很长。出征前,贺锦斋在自己的家门前的马桑树下,采用湖南民歌的形式,写了一首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

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姐带。郎去当兵姐在家,三五两年不得来,请你移花别处栽。写完以后贺锦斋把它压在门前马桑树边的岩石上。部队开拔后,戴桂香发丈夫留下的诗歌,看后,她在诗的后面又填写了一段: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给郎带。我等两年就两年,我等三年就三年,钥匙不到门不开。部队出发后,一路辗转于湘鄂边界。果然不久,并且谁都未曾料到,这次分别竟成了他们的永别。1928年9月8日在石门泥沙的茅草坡遭到罗效之的团防的阻击,战斗中,为掩护贺龙率部突围,贺锦斋亲率警卫营和手枪连奋勇冲杀,了掩护贺龙撤退,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7岁。战士们喊着:“贺师长,。。。。。”可是他永远的也不能回音了。含着眼泪将贺锦斋尸体送回了老家掩埋。当时罗效之以为将贺龙打死了,高兴得不得了。

戴桂香在丈夫走后,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大清扫,在大山洞里躲了三年。戴桂香与贺锦斋没有生养,公公婆婆多次劝戴桂香改嫁,戴桂香拒绝了。贺锦斋为戴桂香留下的惟一念想便是《马桑树儿搭灯台》这首恋歌。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戴桂香惟一的爱好就是教人唱《马桑树儿搭灯台》。每年的清明节时戴桂香都要到贺锦斋坟前扫墓,坟上的马桑树戴桂香总是折上几叶子带回家,放在自己的枕头下面,以表她对丈夫的一份深深的思念。上世纪80年代余晓华先生采访过戴桂香本人,当时她已80多岁了,她说:“锦斋的仗还没打完,打完就会回来的。”马桑树、戴桂香、《马桑树儿搭灯台》,似乎已成不可分割的一体,纵然是漫长的岁月也无法把他们分开。老人活了95岁,在老人的被絮下面和箱子里面全部是马桑树的叶子,成了她对丈夫贺锦斋最珍贵的遗物。她唱了70余年的《马桑树儿搭灯台》。一个美丽多情的女子,一个革命者的遗孀,用她一生的光阴诠释着这首歌的内涵。

创作背景有故事的民谣2

1、赵雷:《成都》、2、倪健:《北方》、3、夏小虎:《逝年》、4、鹿先森乐队:《春风十里》、5、谢春花:《借我》、6、刘昊霖:《儿时》。

《成都》这首歌旋律舒缓,歌词刻画了许多有关成都的细节,歌曲中出现的“玉林路”等熟悉的地名,唱到了众多摇滚、民谣音乐人心爱的小酒馆。

一些生活中稀疏平常的小事,都变成故事,被赵雷弹唱成曲,没有花哨的技巧和华丽的辞藻,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在不经意间击中聆听者的心房。

可再细细品味,却发现除了爱情,歌曲里更多的是赵雷对成都这座城市的记录和留恋。小城里的阴雨并没有冲淡赵雷的记忆,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这是生活给予他最好的礼物。

简洁童趣的吉他和弦,意象落地的场景素写,老树白墙,烂漫好景,是创作技巧上沉淀后的一种回归,给予音乐构建听觉上的场景,由情绪随意进出。

好听的民谣有哪些?

好听的民谣有:宋冬野的《董小姐》,野孩子乐队的《黄河谣》、《生活在地下》,钟志刚的《月亮粑粑》,筠子的《立秋》,赵雷的《南方姑娘》、《成都》,陈粒的《历历万乡》,周云蓬的《九月(海子)》。

其中,《历历万乡》是可以循环一整夜的歌。陈粒的声音很好听,有一种独特的叙事感,用来唱这种一首歌一个故事的民谣简直再合适不过。陈粒的歌是个一个人听,仿佛她天生就是唱歌给每一个孤独的灵魂听的一样。

这首歌开头陈粒独特的嗓音,带着她特有的风格,历历万乡像一首诗,充满着江湖气息。想象一个少年初入世界,梦想已经在心底浇筑多年,少年走过了很多地方,梦醒,华丽的世界瞬间颓败,不再有香味,不再有美好。少年也想不负勇往,可是极目之处,是败坏和腐朽。她想要的不多只是和别人不一样。

陈粒唱的是十七岁鲜衣怒马,不与平凡,二十三岁颓败蹉跎,苟且偷生。这首歌不应是小众文青的收藏品,其实每一个在江湖行走的旅人,都是靠着历历万乡撑下去。

创作背景有故事的民谣3

十月的潮水有点淡

岸边的蚂蚁也匆忙

她踩着浪花望向家

炊烟蜿蜒绕彩霞

黄昏的村庄很清凉

码头停了她们的船

……

寻声蔚蓝,为青春而歌。一首从“青春回眸”流淌出来的歌,一段与海有关的故事,用流行音乐来表达民谣的感觉,是怎样的视听体验?

歌曲《渔女》由闽东日报社融媒体中心与“青春乐队”联合出品,作词:阮晓昕 作曲:杨晓乐 。

歌手:吴彭耀,福建宁德人,18岁,就读于莆田学院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

不管你身在何方,故乡海是家的方向。歌曲以霞浦东吾洋为背景,讲述在海边长大的渔家女孩对母亲及故乡海的眷恋,想念母亲的陪伴下在海边成长的时光。

“青春乐队”系宁德本土乐队,歌曲的作词、作曲、歌手均来自该乐队成员,这是一群爱好音乐的青年,抒发青春的情感,为渔村故乡而歌。

作词人阮晓昕:“作为参加过‘青春回眸·宁德诗会’及‘诗歌海岸•青春霞浦’诗刊社第36届青春诗会的参演乐队,曾现场感受了诗与歌结合带来的震撼。而我的母亲是霞浦人,对霞浦、对故乡海有着不一样的感情,这给我提供了创作方向。这首歌曲从亲情的角度,传达母爱、大海、孕育、包容、成长、眷恋等情感。”

作曲人杨晓乐:“我的爱人是霞浦人,家在海边,受她影响对海有了一定的认知和情感。而我在海边见的最多的就是渔民,他们靠海为生,生产、生活、家庭关系全都围绕着海,是我对这首歌曲创作的启发。歌曲的旋律突出民谣元素,将渔家女孩的故事娓娓道来。”

“首届中国·霞浦海洋诗会暨新时代海洋诗歌论坛”,11月1日即将启幕,海与诗、诗与歌将共谱蔚蓝之上妙曼的民谣。

海浪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是 在珍藏藏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去海边 感受浪花的吟诵 去海上飞翔

有远航的启迪 也是回家的方向

10月24日,歌曲首发邀您共赏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