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赞美诗歌主的手(赞美诗歌主的手舞蹈)

2022-10-27 22:16 作者:光明网 围观:

强军这十年·征程丨保障劲旅走向未来战场,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赞美诗歌主的手1

波澜壮阔的强军征程上,总有一些重要节点,犹如海上灯塔,清晰标定前进方向。

2016年9月13日,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习主席向联勤保障部队授予军旗并致训词。

伴随联勤保障部队成立,5个联勤保障旅应运而生。新编制体制下,联勤保障旅实现了力量结构、人员编成、装备编配、要素编组的重塑与跨越。练兵场上,联勤保障旅频频亮相,迈出坚实步伐。

盛夏,热浪蒸腾,桂林联勤保障中心某旅一场机动支援保障演练悄然展开。

兵车竞发,星夜兼程。进入配置地域后,该旅先遣组引导各类车辆编队有序入场,指挥、通信等方舱迅速组网,弹药、物资、卫生等保障模块快速展开……

兵种融合,联合保障;气势如虹,铿锵豪迈。今天,作为新质保障力量的联勤保障旅,正以崭新的姿态阔步行进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上。

— 征程·印记 —

保障劲旅走向未来战场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林铎 陈涛

塑形

从“单打独斗”到“攥指成拳”,保障力量转型标定实战靶标

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划破宿营地的宁静,桂林联勤保障中心某旅组织的机动支援保障演练拉开战幕。

中军帐内,键盘声声,数据奔流。指挥席上,旅长陈明斌一边紧盯保障态势,一边沉着下达口令。

军令直达末端,满载物资的车队动若风发,从弹药营、物资营鱼贯而出,朝任务地域疾驰而去。

这一幕,过去难以想象。

“过去的后勤支援保障,主体是联勤分部,平时负责日常供应保障,战时负责后勤支援保障,‘一肩两责’难免造成顾此失彼的情况。”陈明斌介绍,随着编制体制调整,这个难题迎刃而解——联勤保障旅的成立,让官兵从日常供应保障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司主营备战打仗,把更多精力放在练兵备战上。

起步之难,超出想象。转型带来的“阵痛”,投射到该旅每名官兵身上。

“救得下伤员,进不了医院。”成立之初的一次受挫,让该旅不少官兵刻骨铭心。

那次,该旅首次携手军兵种部队开展联合训练。“战斗”打响,火箭军某分队遭“敌”打击,“伤员”急需送往医院救治。

任务突至,该旅迅速派出卫生营将伤员后送。送至指定地域,他们却无法及时与医院建立医疗保障关系,险些导致“伤员”救治被延误。

与保障对象对接不充分,保障流程不熟悉,实战观念树得不牢……归来复盘,一个个问题摆上台面,让该旅党委一班人脸上火辣辣的。

作为联勤保障部队的新质保障力量,如何充分发挥战场联合保障效能,成为摆在该旅党委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征程漫漫,使命如山。该旅党委多次组织专题学习,大家达成共识:“绝不能双脚迈进‘联合保障’的门槛,脑袋还停留在过去的思路上。”

痛定思痛谋转变。主动走访任务单位,了解作战样式,对接保障需求,作战保障“备忘录”一页页在增厚;组织备战讲堂,普及军兵种作战知识,与军兵种部队建立联络员机制;定期派人到保障单位接洽,共同修订方案预案,让方案“活”起来……该旅全方位摸清备战保障工作底数,一步步为转型标定实战靶标。

大到方案制订,小到接口匹配,该旅事无巨细,一步一个脚印,为战保障做足“功课”、做好准备。

向战为战的脚步踩得有多实,新的能力生成就有多快——

一次演练,接到紧急前出补给指令,该旅油料营官兵迅疾出动,驾驶运加油车一路抗“敌”袭扰,迎战而上。运加油车到达指定地域后展开,操作手奔向各自战位,有条不紊打开舱门、展开主油管、加注油料……

保障实时嵌入战斗全程,打开保障新局面。从过去“单打独斗”到今天“唱主角”,该旅训战中的保障隔阂逐渐消除,保障力量攥指成拳。

赋能

从“过日子”到“保打赢”,砥砺全天候全域机动保障硬功

波峰浪谷间,一艘补给船朝一艘军舰驶去。

“开始海上干货补给。”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横向补给系统迅速运转起来,出绳、跨接,动作一气呵成。

这是该旅在某海域依托民用船舶向军舰实施补给的一幕。“过去,我旅大部分官兵来自陆军,思维视野和保障区域曾一度局限于脚下这片土地。”该旅领导告诉记者,大家固守脚下“一亩三分地”,保障能力短板不少。

部队转型重塑,首先是思维意识的重塑。身处新的作战体系,只有重新审视战场定位、重塑能力素质,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战场,让保障力真正成为战斗力。

近年来,该旅进一步拆除观念藩篱,重新定义和解决新形势下“训什么”“怎么训”问题,打通从保障到战场的“最后一公里”。

变化,体现在一个个细节中——

战备箱组之变。区分物资器材定制战备箱组,他们采取颜色管理,配套制作物资定位卡、表、图,大幅提高部队出动速度和部署效率。

用水之变。部队野外驻训,“空气制水机”成了官兵用水来源之一,有效预防战时水源被污染、运水管线被切断等问题,更加贴近实战需求。

导向之变。营区主干道多了“好汉模样”标志牌,旅里的先进典型和训练标兵成了上镜“网红”,打赢成为全旅官兵的矢志追求。

聚焦实战,向战练兵,为战保障,该旅演兵场上呈现出越来越多新变化——

一次次走出“家门”拓宽视野,打破一个又一个训练“壁垒”;引进信息通信、隔热材料、自动货架等,进一步优化完善指挥、通信、宿营、水电等各类方舱;依托科技赋能强化保障效能,更多科技元素在保障一线显威发力……

如今,联勤保障旅的保障职能正向全天候机动保障转变——保障时机常态化、保障方向全域化、保障对象多样化,能随时执行全域机动联勤保障任务。

新挑战,带来新机遇。从南国密林到高山海岛,从内陆腹地到雪域高原,该旅瞄准未来战场精准计算、精细保障、精确指挥等需求,建立数据库,为今后遂行保障任务提供数据支撑。

“从‘过日子’到‘保打赢’,聚焦实战,先行先备,随时保障,已成为大家共识。”该旅领导说。

向战

从“粮草官”到“战斗员”,向战而行催生联战联保新图景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空气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快速完成伤情判断,现场紧急包扎……船上手术舱内,该旅卫生营军医何伟正全神贯注为一名“伤员”处理伤口。

何伟沉着诊治,熟练处理,整个救治过程紧张有序。不多时,直升机停靠甲板,何伟和战友们迅速将“伤员”送进机舱。

作为一名重症专业医生,何伟经过多次演习演训的淬炼,已成为一名战场上的“全科医生”。

“打仗不分专业,战场要想救人,必须啥都要懂。”这几年,何伟不断学习创伤收治治疗及外科知识,就是为了能在战场上为战友提供高效救治。

和何伟一样,该旅官兵全都憋着一股子劲,白天紧贴实战开展训练课目,晚上在课室里学习专业知识……

使命所需,倒逼官兵拓展能力素质。在新的编制体制下,该旅官兵的工作节奏、精神状态已被调到“快进频道”。

一次演习,通信光缆部分中断,负责线路抢修的小分队却在前出途中遭“敌”密集火力打击,全体“阵亡”。

危急关头,该旅驾驶员劳信智及时补位,嵌入阵地连续快速排除多处故障,确保了演习顺利进行。

一次联训,运输营担负陆军某部履带装备倒运任务。受台风影响,装备迟迟上不了重装运输车,强行装载可能存在风险。

风雨中,官兵们密切协同,依托绞盘成功将装备拉上运输车,车队在预定时间抵达任务地域,保证了训练顺利进行。

跨越补位的底气、搏击风雨的勇气,来自真打实备的能力。

这些年,该旅主动协调奔赴军种部队训练场,与一线部队面对面训练,实际了解需求规律和行动特点,在联战联保中全面锤炼过硬打赢本领。

如今,在天南地北演兵场上,该旅官兵正在实现从“粮草官”到“战斗员”的转型,保障不断从后方向一线前推,部队机动支援保障能力在炮火硝烟的洗礼下得到跨越式提升。

— 征程 · 瞬间 —

铁翼鲲鹏,紧急驰援。2020年2月13日,运-20运输机满载着又一批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和医疗物资,抵达武汉天河机场。首次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运-20,见证了新时代人民军队一次举世瞩目的卫勤力量大集结——继除夕夜450多名“白衣战士”逆行江城之后,空军分别于2月2日、13日、17日,连续出动3批次27架大中型军用运输机,从沈阳、兰州、广州、南京、乌鲁木齐、西宁、天津、张家口、成都、重庆等机场起飞,向武汉空运军队医疗队员和前方急需物资。王传顺摄

— 征程·启示 —

让保障精准对接战场

■桑林峰

新单位、新力量、新名称,展示着我军10年改革之变。

在强军兴军征途中,联勤保障旅应运而生。这是我军后勤建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缩影,也是我军后勤聚焦实战、对接战场的生动展示。

不同于传统作战旅,联勤保障旅的机关是联勤保障中心派出的指挥机构,按照“多能灵活、精干高效”的要求常态化离散配置。如今,在天南海北的各个演习场上,经常可以看到联勤保障旅的身影。

“甲坚兵利,车固马良,畜积给足,士卒殷轸,此军之大资也。”从某种意义上讲,打仗就是打保障。有一句名言:“如果作战计划在后勤保障上行不通,那么再好的作战计划也等于一纸空文。”只有让保障精准对接战场,赢得战争才不是一句空话。

联勤保障,重在“联”上。精准对接战场,就是要高效融入全军联合作战体系。对保障单元来说,不仅要人才过硬、物资充足,还得通过制度设计、演训磨合,把卫勤、油料、弹药等无缝焊接到联合作战体系中。如此,才能充分发挥联勤效力,实现真正联合作战。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是我军后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军拆装式营房投入使用,“铁打的营盘”适应了“动起来的部队”;被装精准申领推广普及,提高了保障的灵活性、准确性和时效性;野战食品训练列入军事训练大纲,练就军人特殊的胃……这种“住”的变化、“穿”的改进,“吃”的革命,背后贯穿的是战的引领、战的指向、战的标准,使后勤建设真正指向了保障打赢这个“靶心”,深度融入了练兵备战这个“中心”。

— 征程·先锋 —

胸怀使命奋飞海天

■许小赛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沙凌云

初秋时节,一场空战对抗演练激烈展开。

“半滚、盘旋、翻转……”扮演蓝军的海军航空兵某旅副旅长肖建全,驾驶战机隐蔽突击,很快突破了对手精心构筑的防线。

这些年,这样的实战对抗演练,肖建全记不清经历过多少次。

胜利返航,走下飞机的肖建全,胳膊上布满血点。他说:“飞行中载荷较大,血点是毛细血管被压缩后形成的。”

8年前,年轻的肖建全被选任蓝军分队大队长。

低空飞到最低、载荷拉到最大、实弹打到边界……蓝军分队所有战术动作几乎都在装备、人员的极限条件下进行;单机进攻、编队防御、攻防机动编队……每一个课目都有10多套动作,每套动作都有极其复杂的战术变换;连续翻滚、高速盘旋、急速拉起……飞行训练中,极限数据层出不穷。

肖建全带领的蓝军分队转战万里海疆,在一次次与兄弟部队的专攻精练中,共同验证完善了30余套战法。

成长为该旅副旅长后,肖建全把主攻方向放在战斗力建设的薄弱环节上,鼓励飞行员往最险处飞、往最难处飞、往打赢处飞,力争让每一个飞行课目都训得扎实。

进入新时代,人民海军远海训练、战备巡逻、远洋护航成为常态。近年来,该旅战斗起飞架次、飞行员年度值班天数屡创新高。“我们每天面对的是真实敌情,空情警报就是‘点将令’。”在肖建全看来,“随时准备战斗,随时准备牺牲”,绝不是一句空话。

不久前,正带领部队飞行训练的肖建全,突然接到上级紧急出动命令。“我先上,你们跟着!”说罢,肖建全驾驶战机紧急升空。

返航途中,碧海澄空。机翼下,祖国的大好河山无限壮美。那一刻,肖建全内心澎湃不已:“还有什么能像战鹰这样,把我和我的祖国紧密相连?!”

本文刊于8月22日解放军报05

来源: 解放军报

赞美诗歌主的手2

今年生日,郑小瑛(左)和老伴的合影。采访对象供图 本报记者许雪毅

10月1日是国庆节。61年前,郑小瑛在克里姆林宫剧院指挥了她的首场交响音乐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周年。

10月1日又是国际音乐日、国际老人日。

在福建厦门,这位同时与国际、音乐、老人有关的传奇人物,几天前庆祝了自己93周岁生日。

郑小瑛,新中国第一位歌剧交响乐女指挥家,是一位不一样的“90后”:6月,她为孩子们献上“璀璨童心·六一儿童节专场交响音乐会”;7月,她和钢琴家殷承宗联手在厦门演绎红色经典,又在第二届中国(杭州)合唱指挥大会上执棒《黄河大合唱》;8月,她在抖音直播上为大家讲解中文版的歌剧《茶花女》;9月,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音乐厅修缮工程全面启动,她收获了人生中第93个秋天……

93岁的年轻人

她的身体里,她的血液里,也有黄河一样奔腾不息的激情、一路向前的蓬勃活力。她说,只要还能“扑腾”,就要继续站上舞台

“90后”郑小瑛,携手“80后”殷承宗,7月1日在厦门献上“时代华章·铸就辉煌”七一交响音乐会,成为一段佳话。

她是女指挥家,是祖籍福建永定的客家人,把表现客家人奋斗发展的交响史诗《土楼回响》带入西方的交响音乐世界。他是钢琴家,是生长于厦门鼓浪屿的闽南人,把展示中华民族拼搏进取的《黄河》钢琴协奏曲奏响世界五大洲。

这两位中国古典乐坛的知名人物,一起见证了浴火重生的新中国,有着共同的国外留学经历。

演绎红色经典,致敬峥嵘岁月。郑小瑛激动地在朋友圈写道:“郑加殷=174!!!”那是他们的年龄:一位93岁,一位81岁。

年岁的增长,意味着逐渐告别。今年,郑小瑛已在微信朋友圈里“沉痛悼念”了4位老友。

她自己,也得过3次癌症。

可她,依然活得生机勃勃。她说,只要还能“扑腾”,就要继续站上舞台。

“拼命哪!莫胆寒!”郑小瑛7月25日在朋友圈写道。那是《黄河船夫曲》里的歌词。

前一天晚上,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满头银发的郑小瑛身着黑色燕尾服走上舞台,全场掌声如潮。当《黄河大合唱》的旋律响起,观众们被荡气回肠的“黄河礼赞”所打动,也被指挥台上的“女司令”深深折服。

“致敬郑老师,她的身体里,她的血液里,也有黄河一样奔腾不息的激情、一路向前的蓬勃活力!”有观众在“郑小瑛工作室”微信公众号留言。

9月27日,郑小瑛93周岁生日。这一天,她在朋友圈里转发了“一位陌生朋友的来信”。

署名“zhaoping”的医学工作者提到,两个多月前,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郑小瑛今年七一指挥钢琴协奏曲《黄河》的视频,为郑小瑛敏锐的思维、如同年轻人一样洪亮的声音所震撼。

来信写道:“当我也即将进入老年人行列,正在为‘过两年退休后做什么’而迷茫的时候,突然发觉,您就是我心中要追逐的那颗星!”

在来信者眼里,郑小瑛93岁高龄依然散发着青春的活力,充满了神奇的力量,分享给我们的不仅是音乐艺术,更是人生拼搏的意义;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音乐的感动,更是激励我们进取向上的力量。

郑小瑛很感动。她在朋友圈里隔空回应:陌生人!你的深情厚谊一定会让我多活20年!

此前2天,9月25日晚,为庆祝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音乐厅修缮工程全面启动和郑小瑛93岁生日,一场简单又温馨的庆祝活动在郑小瑛工作室举行。

“寿星”向到场嘉宾介绍,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今年1月11日正式注册成立以来,克服了没有固定排练和办公场所、遭遇多次疫情等种种困难,为市民们奉上了多场具有高水准的歌剧、交响乐音乐会和线上线下公益讲座。

办好了心中一件大事,郑小瑛高兴得像个“90后”女生。她亲手制作鸡丝凉面招待朋友,在朋友圈“晒幸福”,配图里有一张“布告牌”,上面的主标题是“时光郑好,面向未来”,副标题是“郑氏面馆今日开张”。

“传奇”是这样成长的

33岁在国立莫斯科音乐剧院指挥公演了一场意大利歌剧《托斯卡》。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外国歌剧院指挥台

郑小英到三线工厂演出,大婶大姐们围着她:“瞧你的胳膊这么一抡,大老爷们都得跟着你转,好解气啊!”

郑小瑛哈哈大笑。

上世纪90年代,郑小瑛在哈佛大学讲学。美国记者问她:“你是怎么战胜那些男性站到指挥台上去的?”

在男性主导的指挥行业里,郑小瑛脱颖而出,历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等职务。她说,我没有遭遇性别歧视,但也没有因为性别得到优待,我感谢我的祖国,感谢我的人民。

潜移默化中,她受了母亲的影响——在女人裹脚的年代,母亲放开裹脚从重庆跑到上海学女子现代体育,又冲破家庭追求自己的爱情。

去年,郑小瑛发起“华人女指挥致敬三八国际妇女节”公益宣传活动,找到30位全球华人女指挥。今年同样的节日,她登台指挥,致辞说女性应该是“坚强勇敢的铿锵玫瑰”。

这一生,郑小瑛遇到很多挑战。1929年她出生在上海,6岁学琴。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家逃难到重庆、成都。

从小参加合唱团,郑小瑛选择唱低声部。“为什么喜欢低声部?因为它比较难,要配合主要旋律,有挑战性,很有意思。”

19岁,郑小瑛怀抱革命理想,冲破父母3次阻挠,奔向解放区,从刚学会解剖蚯蚓的医学生变成敲锣打鼓的文工团员。

今年9月,郑小瑛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段珍贵视频:70年前的她,扎着两条长辫子,在广西大瑶山英姿飒爽的样子。

“我从来没梦想过当指挥家,是祖国培养和造就了我。”郑小瑛说。

31岁时,郑小瑛被公派留学苏联进修交响乐、歌剧指挥专业,33岁在国立莫斯科音乐剧院指挥公演了一场意大利歌剧《托斯卡》。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外国歌剧院指挥台。

第二天新华社播发了报道。郑小瑛的妈妈在上海拿到报纸,特地给她寄了过去。“这份报纸我至今珍藏着。”她说。

各种挑战之外,郑小瑛与疾病狭路相逢。1997年她查出直肠癌,2014年和2015年又查出肺癌。化疗、放疗,很快她又挥起指挥棒。她说:“人早晚是要走的,走之前我要争取多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69岁,第一次癌症刚做完手术,郑小瑛应邀来到厦门,组建厦门爱乐乐团。

她心怀感激:“厦门给了我平台,让我可以试验我的一些理想。”

如今,已过鲐背之年的她,忙得不亦乐乎。朋友圈以每月10多条的频率在更新,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排练、演出、讲座。

郑小瑛说:“我喜欢这样的人生。”

“追星者”与被热爱的人

得到大家发自肺腑的尊重和感谢,郑小瑛说,并不是我的指挥艺术多么高超,而是因为我总喜欢把好的东西和大家分享

“我去大山里追星了!”

2019年9月,亲朋好友在厦门准备为郑小瑛庆祝90大寿,老寿星却张罗着“下乡进山”。

两个月后,郑小瑛来到云南一个苗族村落。她鼓励那些优秀的民间合唱者说:“一定要坚信你们唱的是好的、对的。”她又补充道,“我是你们的追星族啊!你们很了不起。我不会哄你们的,我都90岁了。”

她问大家,你们怎么能唱得这么好。有位苗族大婶说:“我们在合唱里学会了退让。”“哇,真了不起,追求和谐,必须互相倾听,彼此退让!这么朴素、有哲学意义的解释。”她赞叹。

前阵子,有位厦门人当面告诉她:“郑老师,您为我们拨开迷雾,原来严肃音乐不是那么可怕。”

“指挥说话了!”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老师杨绿荫记得10多岁时听“郑式讲解”的场景。“这么大一位指挥家,大作品也讲,小作品也讲,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大家听得入了迷。”

阳春白雪,和者日众,是郑小瑛毕生的追求。

上世纪70年代末,郑小瑛到工厂区演出,《茶花女》凄凉的序曲响起,观众席却一片闹哄哄,还有人嘎嘣嘎嘣吃榛子。郑小瑛认为,中国的戏园文化是看戏、聊天、嗑瓜子,大家不懂得欣赏以音乐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歌剧很正常,自己可以做点什么呢?

于是,每场歌剧演出前先讲解20分钟的“郑小瑛模式”诞生了。她提前挤公交车,带着砖头录音机、演出服,夹着总谱,一讲几十年。一开始有人不理解,说她“好出风头”,但观众的回应非常热烈,有人没听全,会退了火车票重进歌剧院,就为再听一遍完整的“郑式讲解”。

“音乐来自人民,大众需要音乐。”郑小瑛说,“艺术家不要摆臭架子,你多付出一点,帮大家捅破那层窗户纸,就能换得人们对你劳动价值的理解和尊重。”

2021年4月,郑小瑛在国家大剧院指挥《土楼回响》。结束后,突然有人高喊“郑老师,我爱你”,一连三遍,全场应和。郑小瑛热泪盈眶。

她想着,自己离开北京20多年了,年轻一代应该不认识自己了,为什么大家还一直念叨着她?

得到大家发自肺腑的尊重和感谢,郑小瑛说,并不是我的指挥艺术多么高超,而是因为我总喜欢把好的东西和大家分享。“这一点感情,大家理解了,所以念叨我。”

今年8月27日,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与抖音直播携手,为全国观众带来云上歌剧《茶花女》中文版,在线人数迅速突破300万。在两个半小时的直播过程中,郑小瑛坐镇直播间与网友互动。

“啊!一次崭新的导赏体验!”郑小瑛在朋友圈里写道:“坐在观众席里,耳朵听着台上,眼睛盯着手机屏幕上观众的各种提问,脑子飞快想出简明扼要的导赏词,手指忙乱地点着键盘,生怕漏答了一个好问题。原来竟可以如此高效率地为成千上万的爱乐观众交流啦!太好玩儿啦!”

不老传奇,跳动着一颗年轻的心。郑小瑛保持敞开状态,随时愿意接触一切新鲜事物。

2020年,91岁的她在抖音开设“郑小瑛工作室”,加上在微信公众号开设的“瑛乐知音”,已发布数百个视频。

此前一年,90岁的她在喜马拉雅、蜻蜓等APP上开设交响乐导赏《著名指挥家郑小瑛带你欣赏交响乐——“让耳朵更聪明”》,持续到今年7月,已讲了50课。听众催她更新,问她“郑老师是不是搞饥饿营销法”,她哈哈大笑。

郑小瑛实在太忙了,但仍记挂着网上课程。“学院派的音乐名词大家一听就头大,我的特点是比较大众化,中小学教师很喜欢,说对音乐欣赏备课有用。”

想做的事很多

“中国人在交响乐领域也做出了成果”。她数着几部歌剧的演出计划,已经安排到了明年

2007年,郑小瑛携厦门爱乐乐团,到被誉为“音乐圣殿”的柏林爱乐大厅演出。出发前,她写了一篇文章,说要到“关公门前耍大刀”,因为德国是贝多芬的故乡,那里有耳朵最挑剔的听众。结果演出大获成功,返场持续了10多分钟。

那一次,郑小瑛指挥的是《土楼回响》。这部40分钟5个乐章的交响诗篇,迄今已被她带到亚欧北美等12个国家、演出77场,创下中国交响乐套曲演出纪录。

柏林爱乐大厅、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音乐厅、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大厅,美国旧金山戴维斯交响音乐厅……每次,郑小瑛都奔着世界一流音乐厅而去。她希望西方主流社会看到,“中国人在交响乐领域也做出了成果”。

“你有心来我有情,不怕山高水又深;山高自有人开路,水深还有造桥人!”说到动情处,郑小瑛哼唱起《土楼回响》中脍炙人口的客家山歌。

2000年,郑小瑛第一次回到父亲出生地福建永定,见到了客家人为繁衍生息、保卫家园而建的标志性建筑——土楼。应她邀请,作曲家刘湲为当年举办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创作了《土楼回响》。

“我们的青年音乐家努力用西方交响乐手法讲述中国故事。”郑小瑛认为作品很成功。

这位指挥家努力推动“洋戏中唱”——用中文演唱西方经典歌剧。5年前,她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中文版的马勒交响曲《尘世之歌》。有一次,懂汉语的意大利朋友上门请教“客家女”话题,被她“借来”校对《茶花女》的意大利文翻译。

现在,郑小瑛很想带几个徒弟一起把中文译配做下去。“你帮我留意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加盟?”她对来访的杨绿荫说。

郑小瑛想做的事情很多。她数着几部歌剧的演出计划,已经安排到了明年。

她还想学开车。亲朋好友劝阻:“郑老师还是等无人驾驶吧。”

接受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专访时,郑小瑛坐在客厅椅子上,一口气从上午10点谈到下午1点半。桌上的矿泉水动都没动。阿姨炒菜的声音响起又静默下去。老伴刘恩禹坐在一旁,默默陪了3个半小时。

郑小瑛曾成功在20多个国家指挥,演出中外歌剧和交响音乐会1600余场。客厅里摆满郑小瑛的照片、画像、海报,还有各种模型和纪念品。

在里面,记者看到了郑小瑛和女儿的合影。

在莫斯科指挥第一场歌剧公演时,郑小瑛曾把女儿照片夹在总谱里。“指挥完翻到最后一页,照片上女儿正对着我笑。”她回忆。

郑小瑛有些遗憾。女儿小时候不在身边,再见面时母女俩已过了亲热年龄。如今,女儿在美国,两人只能微信联系。

去年7月1日,郑小瑛在朋友圈晒了老伴合影,附文:加起来180岁,“光荣在党”129年的两个老党员。

今年生日当天,老两口照例拍了合影,两位白发老人在蛋糕和鲜花丛中笑得开心。

傍晚,这对银发夫妻常常相伴在小区散步。“人生已到尾声,还能自理,还能这样一起生活,我很幸福。”郑小瑛说。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赞美诗歌主的手3

从警14年来,凭借胆大心细和过硬素质,江苏省淮安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二大队教导员邓欢成功排除一次次险情,累计参与处置涉爆类警情60余起,安全处置转移疑似爆炸物、废旧炮(炸)弹300余枚。

反恐排爆的“定海神针”

每次执行排爆任务前,邓欢都会和战友们拍一张“全家福”,因为每次排爆都会经历生与死的考验,都有可能是最后的遗照。

刚完成排爆任务的邓欢。樊鑫龙 摄

2021年5月17日18时许,邓欢下班后和妻儿回家途中,突然接到指令:某施工工地发现废旧炮弹。他立刻赶到现场,发现废旧炮弹已经被丢弃在马路边草地上。正值下班高峰,容易聚集围观群众。为安全起见,他第一时间做出专业风险评估,来不及穿戴装备,现场将炮弹转移到前来增援的排爆车内。

2015年3月,淮安市北门桥施工现场接连发现多个废旧炮弹。邓欢带领排爆小组火速赶赴现场,在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他带领排爆小组一共出警29次,成功转移废旧炮弹121枚。

最危险的一枚,是那枚航空炸弹。当时正下大雨,这枚炸弹一大半深插在泥土里,只露出个尾翼。邓欢带领同事徒手挖掘,炸弹引信突然开始冒气泡。

“你们都退后,让我来!”危急时刻,邓欢让同事迅速撤退,独自一点点地挖掘,用了4个多小时才将那枚重50千克的炸弹安全转移。

“如果这枚炮弹处置不当发生爆炸,方圆50米内绝无生还可能。”副排爆手徐成龙说,邓欢的冷静处置堪称完美,同事们打心眼里佩服他。

同事们给邓欢总结了三个“最多”:受领安检排爆任务最多、排除爆炸物最多、经历生死考验最多。作为主排爆手,在同事眼里,邓欢就是排爆时的“定海神针”。

维稳处突的“尖刀利刃”

2020年6月3日中午,淮安某酒店发生一起劫持人质警情。歹徒左手勒住一女子的脖子,右手握着一把20厘米长的水果刀抵在人质颈部,情绪非常激动。

邓欢赶到现场后,针对现场空间狭小等实际情况,当即确定徒手强攻的方案。他敏锐抓住歹徒注意力分散的瞬间,纵身翻越吧台,用擒敌术控制嫌疑人持刀的右手。其他两名突击队员同时冲进吧台迅速控制嫌疑人左手,将嫌疑人与人质分离。凭借一连串娴熟的技战术,人质被安全解救,犯罪嫌疑人被现场控制。

入警14年来,邓欢共参与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30余名。

警务技能的“王牌教官”

“出拳要有力,动作再干练些。”8月10日下午,烈日当空,地表温度高达50摄氏度,训练场上,邓欢一丝不苟地纠正着队员的动作。

邓欢是淮安市公安局警务技战术的“王牌教官”。在队友的眼中,邓欢的索降尤为一绝。“从一般的索降,到倒立、侧身、直立索降,他是当之无愧的‘一哥’,就连武警和消防救援部门都经常请他去授课。”同为教官的民警董道飞说。

邓欢在训练中。樊鑫龙 摄

除了索降,邓欢擒拿格斗、射击、游泳、救援样样精通。他充分发挥身体素质过硬、技战术水平高等优势,参与制订反恐处突、擒拿格斗、射击、安检排爆、游泳救援等训练计划100余份,累计培训学员千余人次,他带出的突击队员在全省特警比武、集训、考核活动中多次获得佳绩。他还深入研究涉爆警情处置方法,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处置方法,撰写调研文章10余篇。

作者:赵家新 张在磊 郑冰冰

制图:范莹

来源: 人民公安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