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汉代文学散文分为哪两类

2023-04-05 00:56 作者:悦升多百多 围观:

阅览古今 | 古代文学篇(下)汉代文学,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悦升多百多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汉代文学散文分为哪两类1

简介

汉代的文学质朴奔放。汉赋是当时很富有文学感染力的文学样式。汉赋的语言像音乐中的声音、旋律,一样具有美感。汉代诗歌在先秦诗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也取得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成就。其代表为汉乐民歌以及五言诗体的成熟。 汉朝在文学史上一般分为东汉和西汉。东西之分是国都所在地来命名的。两汉的主要文学成就包括:汉赋、诗歌和散文。


汉赋的兴盛

赋是中国独具一格的文学样式,它成熟于汉代,并达到了兴盛的顶点。汉赋之兴盛,有其多方面的因素。除了文体本身的自然演变,主要原因是基于工商业的发展和都市的繁荣。汉初时期,政府实行奖农减税措施,社会经济渐渐恢复,人民生活安定;汉武帝对内统一学术思想,对外打通河西走廊,沟通了汉帝国以至与西域诸国甚至远及波斯之间的商路,政治经济的对外发展,文化艺术的中外交流,使到农业与商业得到空前的发展,都市日益繁荣起来,封建帝王和贵族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奢侈了,在这样经济繁荣的基础上,汉赋便开始萌芽发展,开花结果,盛极一时。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为重视辞赋。汉赋的极大部分是向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作品,统治者大力奖励提倡赋的写作,不论好坏,一概录取给予俸禄。在利禄的引诱下,文人都趋之若鹜,纷纷作赋,便促进了汉赋的兴盛。两汉四百年间,赋受到了文人的喜爱,名家辈出,名作众多,汉代的历史家、思想家和经学家如董仲舒、司马迁、刘向、班固等人也都做过赋。汉代著名的辞赋家如司马相如、东方朔、枚乘诸人都以辞赋得官。

汉赋乃两汉一代之文学,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它兼收并蓄《诗经》、“楚辞”、先秦散文等诸种文体,形成了一种容量宏大且颇具表现力的综合型文学样式。汉赋可说是一种半诗半文的混合体制,它的特质是“铺采擒文”、“直书其事”,多以夸张的手法,板滞的形式,描写宫苑的富丽,都城的繁华,物产的丰饶,神仙、田猎的乐事,歌功颂德的成分居多,结构宏大,语汇丰富,喜用艰深辞句,生僻文字。

汉代著名的辞赋家有:贾谊、枚乘、东方朔、司马相如、王褒、扬雄、班固、张衡 等。贾谊的《吊屈原赋》是骚体赋,枚乘的《七发》是一篇讽喻作品,揭露了贵族子弟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司马相如是汉赋全盛时期成就最大的赋家,他的《子虚赋》、《上林赋》最为著名,司马相如的赋想象力丰富,描写细腻,辞藻华丽,结构谨严,建立了汉赋固定的模式,卓绝汉代。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都是汉大赋作品。张衡的《归田赋》是抒情小赋。


历史散文

两汉散文以历史散文和政论散文最为突出。司马迁的《史记》以人物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创立了纪传体史书的新样式,也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纪元,是汉代最辉煌的成就。东汉班固的《汉书》与之齐名。班固的《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


司马迁及其《史记》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是司马谈①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太史公。

司马迁受父亲的影响,少年时就阅读古人的书籍。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后来,他被任命为郎中,可以常随皇帝出游。元封三年(公元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公元前104年,他正式开始写作《史记》。因为李陵事件②得罪了皇帝,被判宫刑。司马迁极度悲愤,想到自杀,但想到自己的书还没写完,就忍受痛苦,发愤编写,终于完成了《史记》。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其文字简洁通俗,生动传神,既是一部有价值的史学著作,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划分成五种体例:即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52万6千多字。它反映了中国3千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过程。

《史记》是一部历史专著,其中本纪、世家、列传部分都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来反映历史情况;内容方面,它暴露统治者的丑恶形象,刻画暴官酷吏的凶恶脸谱,对统治阶层内部的尖锐矛盾予以无情的揭露;它同情人民的正义反抗,对下层任务的游侠之士予以一定的评价;它也富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巨著。


班固与《汉书》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是东汉时期历史学家班彪③之子,班超之兄。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卒于东汉和帝永元四年。班固自幼聪敏 ,“九岁能属文,诵诗赋”,成年后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26岁开始私撰《汉书》。五年后有人告他私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明帝,阐明一切,得直,被召为兰台令史。一年后升为郎,点较秘书,并继续函数的编著工作,经过20多年的努力,至建初七年基本完成 。和帝永元元年,为窦宪连累入狱而死,时年六十一。死后由其妹班昭和马续继续写成八表及天文志。由此观之,汉书的编成,前后经过数人,而班固是主要的编撰者。著有《白虎通德论》六卷,《汉书》一百二十卷,《集》十七卷。

《汉书》,是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班固的父亲班彪,认为《史记》对于汉武帝太初以后的历史,有很多东西没有写,于是作《后传》数十篇。班彪死后,班固整理补充《后传》编成《汉书》。后来班固因为窦宪④的事连累被捕,死在狱中。书中八表和《天文志》没有成稿,由班固的妹妹班昭和马续共同写完。《汉书》全书共一百篇,分为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记载了自汉高祖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至王莽帝皇四年(公元23年)间的主要事件。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⑤补写而成,《汉书》天文志由班固弟子马续⑥补写而成。

汉代的政论文章中,名篇佳作包括:贾谊的《过秦论》、《论治安策》,晁错的《论贵粟疏》⑦,桓宽的《盐铁论》,王充的《论衡》,王符的《潜夫论》⑧,仲长统的《昌言》等。

《过秦论》⑨是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此文旨在总结秦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是一篇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

东汉一代的王充是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著《论衡》85篇,是中国思想史上一部重要著作。王充以无神论、唯物论的观点,抨击当时各种虚妄荒诞的迷信思想,并对当时以辞赋为主的“华而不实、伪而不真”的文风,进行了尖锐的批判。王充的文学观点是:须重视文章的实用价值;反对模拟,主张独创;强调文学语言应该通俗。


汉代诗歌

两汉诗歌以乐府诗和五言诗成就最为显著。两汉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又一种新诗体。著名的 《孔雀东南飞》是乐府诗中的叙事长篇;《古诗十九首》则代表了汉代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1. 汉乐府民歌

“乐府”原是汉武帝时建立的专门掌管音乐的机关,其职责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搜集歌辞,把文人的诗歌和民间歌词配以乐曲,以备朝廷祭祖、朝会、宴飨时演奏。汉乐府民歌是指在先秦诗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形式自由而多样,接近口语,富有表现力,在诗歌中别具一格。汉乐府民歌继承并发展了《诗经》的传统,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同时,它以叙事为特色,描绘了上层社会的奢淫与腐朽,反映了长期对外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战城南》揭露了战场的惨象和统治者的残忍;《十五从军征》则通过一个老士兵的自述揭露了兵役制度的黑暗。汉乐府民歌中有很多弃妇和怨女的悲诉与抗议,表达了人民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的抗议,和对自由爱情的热烈向往。《孔雀东南飞》表现一对牺牲于旧家庭制度与传统伦理道德下之夫妇悲剧。北朝民歌《木兰诗》也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它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它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汉乐府民歌创制的五言诗体,后来也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乐府民歌有138首,但现存的不过三、四十首。

汉乐府民歌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它通过由第三者叙述故事,而塑造了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且有比较完整的情节,如“陌上桑”、“东门行”、“孔雀东南飞”等,充满了故事性和戏剧性,人物形象非常生动。汉乐府民歌的语言一般上都是口语化的,呈现自然朴素且饱含感情,因而具 浪漫主义的色彩。


2.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故被编为“古诗”。作者不是一人,不过在内容风格上大体相同。其产生的时代,先后距离也不甚远,大概不出于东汉后期数十年之间。内容方面,有写热衷仕官的,有写对人生易逝的感伤,有写游子思归的,也有写朋友交情的凉薄的等等,其语言的自然简练, 艺术成就的突出,是中国早期五言抒情诗中最优秀的作品。十九首诗的内容,反映东汉后期,天下日乱,内有宦官与外戚之争,外有黄巾、黑山之贼,再加上连年饥荒与瘟疫,不仅使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即思想信仰也有重大转变,都是乱世离散的现象。例如:〈行行重行行〉写离乱乡愁的作品,其中虽述及男女相思之情,但不能作普通情诗看,其诗中一字一泪,正反映大乱之际人民无可奈何的哀鸣,其悲惨程度不减〈战城南〉、〈孤儿行〉等乐府民歌。

注释

①司马谈:司马谈,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为汉初五大夫,建元、元封年间任太史令、太史公,司马迁之父。他博学多识,曾随著名天文学家唐都学习天文历法知识,从哲学家杨何学习《易》。

②李陵事件:武帝派将领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孤军深入浚稽山,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而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说情,不果,被判宫刑。

③班彪: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汉代显贵和儒学之家,受家学影响很大。从小好古敏求,与其兄班嗣游学不辍,才名渐显。班彪乃班固、班超、班昭之父。

④窦宪:扶风郡平陵县人。东汉时期名将、外戚,大司空窦融曾孙。凭借妹妹贵为汉章帝的皇后而权势日盛,因派人刺杀太后宠臣刘畅,嫁祸于蔡伦,而被判罪,囚于宫内。后请求出征北匈奴,将功赎罪。大败北匈奴,歼敌一万三千,俘虏无数。永元三年,再次领兵出塞,大破北匈奴主力,俘虏北匈奴太后。他率大军两战灭匈奴,凭借赫赫战功,拜大将军,地位高于三公,权倾朝野,然生性恶霸的一代大将军,最终遭到汉和帝逮捕,没收其印绶,册封冠军县侯,自杀于封地。

⑤班昭: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十四岁嫁同郡曹世叔为妻,故后世亦称 “曹大家” 。

⑥马续: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伏波将军马援侄孙,马严第七子,著名经学家马融之弟,乃东汉将领。马续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曾受命补写《汉书 · 天文志》。元初六年,鲜卑人进犯马城,杀害官吏。时任中郎将的马续,大败鲜卑,后任张掖太守。

⑦《论贵粟疏》是汉代大臣晁错的文章,出自《汉书 · 食货志》,是当时给汉文帝的奏疏。文章全面论述了 “贵粟” (重视粮食)的重要性,提出重农抑商、入粟于官、拜爵除罪等一系列主张,摆事实,讲道理,前后相承,步步深入,明允笃诚,强志成务。

⑧《潜夫论》是东汉思想家王符创作的政治著作,凡十卷三十六篇。其内容多数是讨论治国安民之术的政论文章,广泛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教育、历史、思想、文化等多个领域,为后人了解和研究东汉社会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⑨《过秦论》上篇先讲述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优势、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几世秦王的苦心经营等。之后则写陈涉虽然本身力量微小,却能使强大的秦国覆灭,在对比中得出秦亡在于 “仁义不施” 的结论。中篇剖析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下篇写秦在危迫的情况下,秦二世没有救亡扶倾的才力,都是秦二世的过失。

附录

1……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 ,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节录自《史记》:〈项羽本纪〉)


2.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节录自: 汉乐府民歌)


3.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古诗十九首之一)


思考题:

1. 汉赋兴盛的原因是什么?列举两个促成汉赋兴盛的因素。

2. “太史公” 是谁?他写历史的立场是否代表官方?

汉代文学散文分为哪两类2

【导读】

天津中公社区工作者为大家带来社区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中国汉代文学常考知识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社区工作者考试。



中国历史悠久,其中,文学成就也著成了“璀璨的星河”。它以优秀的历史、多样的形式、众多的中国作家、丰富的作品、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个性、诱人的魅力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而漫长的文学史中,汉代文学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汉代是中国的封建盛世王朝,文学成就也非常繁荣。从文体上看,汉代文学主要有赋、散文和诗歌,而赋是汉代最盛行的文体,散文等则主要是在先秦历史散文基础上发展来的,出现了《史记》《汉书》这样的巨著。接下来,我们就从史学巨著和诗歌两个部分来重点介绍一下在事业单位考试中高频出现的“汉代文学”。

1.史学巨著

汉代最著名的史学巨著当属《史记》和《汉书》。

《史记》是由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录了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各方面的历史,被称为我国第一部“正史”。

全书内容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在史学、文学、哲学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所以,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同时,《史记》与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并成为“史学双璧”

《汉书》则是由东汉的班固所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它记载了西汉230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00篇,分120卷。

2.诗歌

汉代诗歌,主要包括文人创作和民间歌谣,而以两汉乐府和东汉末年的文人五言诗成就最高。汉代习惯把采自民间的歌谣称为“乐府民歌”。乐府民歌,以叙事为主,多用比兴铺陈的手法,传世名作更是比比皆是。其中,《陌上桑》《上邪》《长歌行》《孔雀东南飞》等篇目艺术造诣都很高,而《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甚至还达到了汉乐府的最高水平。《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壁”。

而与汉乐府民歌相比,汉代文人写诗的很少。西汉文人诗主要有以刘邦《大风歌》为代表的楚歌,传统典雅的四言诗以韦孟《讽谏诗》等为代表。直到东汉时期,在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下,文人五言诗才开始出现。其中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则是文人诗成熟的代表著作。它的作者大都是些失意文人,诗中所抒发的大都是他们失志伤时、离愁别怨时的忧愤情绪,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早期文人五言诗的典范。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称誉它为“五言之冠冕”,给予极高的评价。

以上,就是中国汉代文学的常考知识了,大家了解了吗?

汉代文学散文分为哪两类3

知识点概要

从秦到西汉是中国古代散文诸体渐趋完备的时期,汉代是中国散文文体兼备期。按刘勰《文心雕龙》文体论所列文体,如颂赞、祝盟、铭箴、诔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论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在汉代已基本全备。后世的文章选本和文体论著作,对文体的分类虽不相同,但汉代的散文仍然可以涵盖其多数文体。如清人姚鼐编《古文辞类纂》,把先秦至清代的古文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13类,这13类文体在汉代也已经全备。汉代散文按内容主要可以分为政论散文,叙事散文,抒情议理散文三大类。

结合作品理解

两汉政论散文成就最高,它是在先秦诸子散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汉初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家主要是贾谊、晁错。《过秦论》、《陈政事疏》(《治安策》)、《论积贮疏》等是贾谊著名的政论散文。这些文章注意总结秦王朝覆亡的教训,对于如何巩固汉朝政权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如重农抑商,削弱诸侯等。贾文逻辑严密,气势奔放,感情激越,具有辞赋的特点。晁错的著名政论有《贤良对策》、《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等,提出了削藩、贵粟、农战结合、屯垦戍边的主张,在维护国家的统一与抵抗匈奴方面都比贾谊前进一步。晁文立论精辟,说理透彻,文字洗炼,风格质朴,其不足之处是略乏文采。贾、晁的政论散文代表了汉代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而且一直被后世奉为政论文的楷模。鲁迅先生就盛赞他们的文章“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文学史纲要》)随着帝国政权的稳固和定儒家思想于一尊,武帝以后的政论散文向着深广宏富、醇厚典重方面发展,由越世高谈转为本经立义。

两汉叙事散文在文体上有较大发展。司马迁的《史记》以人物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创立了纪传体史书的新样式,也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纪元。《史记》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史记》是西汉散文由前期向后期转变时出现的,其风格兼有前期的气势磅礴、感情激切和后期深广宏富、醇厚典雅的特点;其内容既有前期历史反思的余绪,又有后期沟通天地人的尝试。《汉书》继承《史记》的体例,幷且使之更加完善。《吴越春秋》则进一步强化史传作品的文学性,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东汉时期大量出现的碑文,是品核人物风气推动下走向成熟的新文体。至于马第伯的《封禅仪记》,可视为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游记。

书信体散文通常有抒情与议理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品有枚乘《上书谏吴王》,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杨恽《与孙会宗书》等。最为著名的是司马迁《报任安书》,堪称中国散文史上第一篇正面袒露襟怀、抒发怨愤的作品。东汉王充所著《论衡》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字,是一部具有唯物思想与无神论光辉的哲学著作。王充提出了文学的实用性原则,即“劝善惩恶”、“匡济薄俗”。内容方面则要“归实诚”,使“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文学审美方面主张“息华文”、“倡真美”。《论衡》堪称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散文著作,其思想新奇,写作风格也如其所提出的文学思想一样,具有独特的面貌。

加深印象

散文的写作风格、艺术特色与作家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悟密切相关。

政论家的散文,以批评时政、讨论国计民生等相关问题为主,重要的作家如贾谊,晁错等;

历史家的散文,以记叙史实、描绘人物性格与活动为主,重要的作家如司马迁,班固等;

思想家的散文,以研究学术、探讨人生哲学以及社会根本问题为主,重要的作家如王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