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描写石油人奉献的散文名篇

2023-04-05 00:48 作者:光明网 围观:

致奋斗的你我,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描写石油人奉献的散文名篇1

作者:关铭闻

目光呆滞的烟客、衣衫褴褛的商贩、瘦骨嶙峋的流民……这是百余年前苏格兰摄影师汤姆逊拍摄的晚清影像——一张张枯槁麻木的面孔,诉说着光景困蹙的悲凉。

朝气蓬勃的学生、光彩照人的白领、笑逐颜开的农人……这是近些年苏格兰摄影师布鲁斯镜头下的中国图景——一个个意气风发的形象,昭示着物阜民丰的富强。

判若霄壤的历史嬗变,背后,是一代代国人摩顶放踵、胼手胝足铸就的两个大字:奋斗!

是啊,没有严复、梁启超、林觉民等爱国志士的奋斗,中国就无法睁开昏睡的双眼;没有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等革命先烈的奋斗,中国就无法直起久曲的膝盖;没有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等英雄模范的奋斗,中国就无法挺起崷拔的脊梁;没有黄大年、李保国、黄文秀等时代楷模的奋斗,中国就无法踏出强国的步履……

新百年的新征程,现代化的新使命,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正在呼唤你我更有力的奋斗——

纵情翱翔吧!在追梦人的天宇间;躬身耕耘吧!在实干家的沃野里;勇往直前吧!在奋斗者的新时代……

奋斗者在一线。新华社发

历史不负奋斗者

如今的中国人难以想象: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只身参会的刘长春所带的干粮竟不够果腹,空有一腔壮志的他,因体力不支中途铩羽!

四年后的柏林奥运会,悲楚再现:饥肠辘辘的中国运动员“颗粒无收”!更为悲楚的是,途经新加坡时,还被当地报刊用一幅“鸭蛋漫画”恣意羞辱!

之所以“难以想象”,是因为我们早已把贫弱甩在身后——又是一届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的惊世一枪,那颗耻辱的“鸭蛋”顿成齑粉,刷新了世界对中国体育的印象。

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代代后辈接力奔跑在“刘长春们”遥望的前路上:

我们“跑”出了金牌榜第一位、“跑”出了精彩绝伦的北京奥运会、“跑”出了举世瞩目的体育大国……

我们还“跑”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跑”出了世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跑”出了最繁华的都市、最美丽的乡村、最庞大的陆路交通网、最密集的港口机场群……

永不止息的“奔跑”,改写了一部不忍卒读的苦难史,也铸就了一部辉煌壮丽的奋斗史——每行每页,都浸透着拼搏的血汗;每字每句,都迸发着理想的光焰。

青史悠悠,不负奋斗!

(一)

那是一段晦暗的岁月。摊开“时局图”,犬熊盘踞,鹰蟾噪鸣,沉沉酣睡的中华,被列强瓜分豆剖。环视国内,兵燹纷起,战乱频仍。

外侮迭乘,用什么脱离虎口之厄?内忧不绝,拿什么拯救罹病故国?

不避祸福的名臣、舍生忘死的将领、留学归国的学子、兴办实业的商贾、义愤填膺的农工……无数仁人志士冀望挽狂澜于既倒,回颓风于万一,锄强暴、靖内奸、御外寇、开民智,在历史的暗夜里守护那束孱弱的微光。

当这束微光映照在青年毛泽东身上时,豪气万千的他,在一篇题为《心之力》的文章中放言:“确立伟志,发其动力,奋发踔历,摧陷廓清,一往无前。”

他的恩师杨昌济给这篇文章打了105分,比满分还多5分。这位饱经沧桑的学人坚信,历史的考卷不会辜负矢志奋斗的年轻人。

几年后,当一艘红船载着这批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青年驶入时代激流的时候,尽管眼前恶浪滔滔,坚如磐石的信念却始终屹立在每个人心头:惟有斗浪迎风,击楫中流,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

奋斗者在一线。新华社发

人类历史上,再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历经如此艰苦卓绝的奋斗——

摊开共产党员人数曲线图,一个个锋利的锐角折射出革命斗争的严酷:“四一二”政变,5.8万名党员锐减到1万多人;南昌起义,2万人的队伍打剩800多人;长征抵达陕北时,30万人的军队只剩下不到1/10……

这种打击,对任何一支政治力量来说,都是致命的。挫折和压力面前,不是没有懈怠者、动摇者乃至叛变者。曾出席中共一大的周佛海、陈公博,在高官厚禄面前公然变节;曾参与组建“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的邢仁甫,叛变投敌,恬不知耻写下《效忠天皇》……

然而,每一次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真正的共产党人都能用如磐铁志诠释出奋斗真谛:国共合作失败了,那就捡起枪杆子;城市起义失败了,那就开辟农村新阵地;反“围剿”失败了,那就长征两万五千里……

颠沛横逆、贯石饮羽的革命岁月,他们从不知疲倦,也从未放弃,他们不在乎生死,也没有任何私利。他们每个人的奋斗历程,都是一部大书;每个人的不懈探索,都是一条大道。这部大书,感染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这条大道,引来越来越多人同行。

终于,涓涓细流汇成汪洋大海,星星之火燎彻整个天宇。

历史不负奋斗者!开国大典鸣响的礼炮作证;亿万国民的欢声笑语作证;新中国的朗朗乾坤作证!

(二)

1949年3月,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临行前,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且看李自成进入北京时都做了什么?史载,他与手下只过了三天规规矩矩的生活,就开始朝歌暮宴,花天酒地。当收到敌军向山海关集结的军报时,一众昏醉在美酒香气中的将领竟无一人愿意出征。

结果可想而知,只享受了几十天的高光时刻,李自成便四处逃窜,饮恨而终。自此,历史上鲜有人再提起“大顺”的名号,一代枭雄就这样在时代风尘中沦为笑柄。

三百年前李自成宴会上的那轮月亮依旧明晃晃地悬挂在古都上空。入京前夜,毛泽东用心良苦地警告大家:“‘糖衣炮弹’将成为主要危险,我们绝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

的确,如果在胜利面前骄傲了、懒散了、不再奋斗了,我们党又怎能考出好成绩?

摆在眼前的“考卷”并不容易:1950年,凛冽的寒风嘶吼着从朝鲜半岛吹进我国东北边境。面对欺负到家门口的侵略者,刚成立的新中国,敢不敢、能不能迎战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主义美国?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不能!在他们眼里,好不容易打下江山的共产党人,正在忙着封官拜爵、娶妻生子,刚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又怎愿再回到战场上搏命?

奋斗者在一线。新华社发

他们错了!真正勇敢的奋斗者,绝不会在胜利面前停下脚步,也不会在困境面前低头折节,更不会在威逼面前卑躬屈膝。

不信?且看共产党人的回应:2000万人志愿参军,10个人抢一个名额。国家领袖毛泽东也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凭借“小米加步枪”,愣是将“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打得满地找牙。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正是先烈们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为我们赢得了举世尊重,换来了家国安宁。

抗美援朝,虽然打出了国威,但新中国所继承的,还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生产萎缩,交通梗阻,物价飞涨,失业众多……

又有人断言:“共产党在军事上得了满分,在政治上得了八十分,在经济上恐怕要得零分”。

共产党人又是如何回应?励志冰檗、奋袂而起,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三块石头支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单靠人力搬运,我们建成了攀枝花钢铁基地;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我们建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根治淮河,建设官厅水库……短短3年相当于修建了23条苏伊士运河,我们翻开了水利建设史上的崭新一页。

这些奋斗,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

在一穷二白的岁月里,我们创榛辟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我们只争朝夕,仅用6年时间,就在原子能、电子学、半导体、航空和火箭技术等重点科技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我们独辟蹊径,取得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青蒿素提取等重大医药研发成就,为人类健康福祉作出中国贡献!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我们的发展日新月异,经济总量从世界第11位跃居世界第二;我们的探索扬帆启航,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勃然兴起,“种”出了硕果累累的改革试验田;我们的科技势如破竹,高温超导、“银河”巨型计算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等创新成果为世界瞩目……

正是一个个筚路蓝缕的故事,汇聚成波澜壮阔的历史华章;正是亿万人勇毅坚定的面容,奠基了我们今天的中国模样!

历史不负奋斗者!油花汩汩的大庆油田作证;横空出世的“两弹一星”作证;雪域穿行的青藏铁路作证!

奋斗者在一线。新华社发

(三)

2022年1月26日,农历小年,江西井冈山神山村村民彭夏英贴上新对联,上联:“翻身不忘共产党”,下联:“脱贫全靠习主席”,横批:“共产党好”。

94年前,神山村村民家门口也曾贴过一副对联,上联:“分田不忘共产党”,下联:“幸福牢记毛委员”,横批:“共产党好”。

一句“共产党好”,贯穿了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94年前,我们党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带领贫苦农民打土豪分田地。94年后,我们党已带领中国人民打赢了一场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战役。

共产党人的奋斗,正如井冈翠竹,年年绿、年年长,压不倒、烧不光,可以做蒸饭的竹筒,可以做御敌的梭镖,也可以做建设的屋梁。的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挑着井冈山毛竹做的扁担,走过漫漫长途,将中国革命这副重担,挑进了北京城。新一代的领导人,接过这副重担,带领全国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这副担子虽重,却被厚实的肩膀挑得稳稳当当。今日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安定,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党心军心民心空前昂扬。

扫描几个时空剖面,足以洞见这个时代的活力偾张——

在寥远苍茫的山林间,四川凉山悬崖村的村民们脚下锃亮牢固的钢梯替代了摇摇欲坠的藤梯,老乡们在彩云之上实现了千年梦想;曾经“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不毛之地变为苍茫绿海,戈壁滩上牛羊成群、稻麦飘香;在“山高沟深路难走”的湘西十八洞村,百姓们摆脱了孤悬浮寄、粝食少衣的生活,亲历了“一个都不能少”的巨变……

这背后,是百万驻村干部奔赴戈壁深山、江滨海畔;是亿万中国农民躬耕陇亩,春耕夏耘;是56个民族,14亿人口同时向小康全力冲刺、砥砺奋进!

在浩瀚无垠的苍穹深处,“问天”与“天和”成功对接,两个20吨级的航天器,完美演绎了动人心魄的“太空之吻”。

这背后,是一项项大国重器在宇宙星空、在浩瀚深海、在无数奥秘之境标定的创新高度,是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跃升世界第一方阵的矢志攀登,是向着科技自立自强进军的铿锵步伐。

还有更多——

是十年翻一番的经济总量、是年均千万人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是从“4万万人吃不饱”,到“14亿人吃不完”的飞跃;是从“一根螺丝钉都要进口”,到“220多种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的蝶变;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网,是天蓝地绿水净的诗意家园,是更均衡更优质的教育、更便利更暖心的医疗……

是的,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党,带领信心满怀的人民,建设如日中天的大国,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现今的模样。

历史不负奋斗者!日新月异的发展奇迹作证;石榴籽般紧抱在一起的各族人民作证;全面小康一朝梦圆的幸福生活作证!

时代鞭策奋斗者

1857年,俄国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一篇抨击美国经济学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公开信中,这样阐释人类进步的道路:“它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

他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光明的前途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经历一道道坎坷和困境。

我们的时代发展同样如此:

历经百年奋斗,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机遇一向伴随挑战,崛起从来不会轻松,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梦想的彼岸已在眼前。我们要越过的,正是最惊涛翻涌的那几条江、最崎岖曲折的那几条路、最峭拔兀立的那几座山!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一)

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前方既翻滚着惊涛骇浪,也潜伏着冰山暗礁。我们要以奋斗把握“船到中流浪更急”的形势,化解“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风险。

沐浴着和平年代的暖煦柔光,便有人误以为“岁月静好”,浮想着“马放南山”,抛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论调。

还有人认为,中国有资格“躺平”:多年打拼,中国人已经衣食无忧,奋斗不就是为了享受嘛!“小确幸”有什么不好?“小富即安”有什么不对?

仔细思量,这些论调何其荒唐!

翻遍史册,放眼四方,没有坐享其成的黄金时代,只有稍纵即逝的黄金机会。就像在海上疾驶的巨轮,动力系统一旦停摆,靠着惯性也可以前行一段,但终究会抛锚停航。汪洋大海之中,一艘停止的巨轮,又怎能抵御惊涛骇浪?

历史的“断崖”如此惊心:声色犬马的开元之治,不出卌年,就被熊熊战火烧成焦土一片;沉溺风月的徽钦王朝,短短廿载,就被哒哒铁蹄蹂躏得身辱国破;夜郎自大的康乾盛世,才过两代,就被隆隆炮声轰碎了天朝迷梦。

殷鉴不远,今日中国真到了高枕无忧的时候?不然!

我们的发展,还潜伏着各式各样的风险。改革进入深水区,一些短板开始逐渐暴露:一枚小小的芯片,竟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商品;我们虽然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相当一部分吃的是粗放“资源饭”,挣的是廉价“拼命钱”。

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前车之鉴更需警惕:一些国家在步入中等收入国家后,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问题积重难返;投资消费关系错位,城乡区域发展失衡;资产泡沫濒临破灭,金融风险与日俱增……

虽然中国经济有足够韧性跨过这些陷阱,但险象环生的局部风险,容不得我们半点放松。

中国各领域也都在进行逆水行舟式的“赶考”,经受着不进则退的考验:忽视了生态文明,恶化的自然环境就会“报复”我们的生存空间;停滞了科技创新,落后的技术产能必然拖垮我们的经济增长;轻视了共同富裕,扩大的贫富差距难免动摇我们的社会稳定……

试问,在这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躺平”可取吗?“躺赢”可能吗?不奋斗能行吗?

(二)

这是一个自立自强的时代。我们要在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中笃定前行。

放眼全球,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仍在扩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持续上升。一些西方国家,将我国视为主要战略对手,竖起贸易高墙,挥舞制裁大棒,挖空心思制造事端,目的只有一个——阻碍中国继续远航。

有人认为,面对这些打压,中国要学会“佛系”:西方欺我、辱我、污我、弱我,我们大可忍之、受之、听之、任之,闷声“猫”在一个角落过与世无争的日子,才是明智之举。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今日中国如此大的体量、如此重的分量,不是“低调”就能隐藏的,就像大象不可能隐身于小树之后。

遇到敌视与挑衅在所难免,关键在于我们面对挑衅的勇气和意志。

民族的斫痕何其惨痛:列强的炮火中,昏聩无能的清王朝割地赔款以求苟安;日寇的兵刃下,起初,民国政府试图步步退让委曲求全。结果呢?只留下一个浸染在血和泪中的结论:妥协投降换不来同情怜悯,束手就擒求不来和平安宁。

驰隙流年,星移斗转。东升西降的趋势下,一些西方国家沉浸在国强必霸的迷思和杯弓蛇影的恐惧中无法自拔。对中国,他们既有污名诋毁的狂吠狺狺,也有全面遏制的虎视眈眈。

虽然在挑衅面前,我们已释放出足够的耐心和宽厚的善意,但咄咄逼人的霸权行径告诉我们,忍一时难换风平浪静,退一步未必海阔天空!

即便“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但“佩洛西窜台”“芯片法案”等一系列颟顸无理的挑衅赤裸裸地表明,零和思维蛊惑下的美国只想独占整个太平洋乃至全世界。

试问,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哪个方面容得我们丝毫妥协?

试问,南海、西藏、新疆、台湾……哪个问题容得我们半步退让?

试问,粮食、科技、金融、能源……哪个领域容得我们片刻放松?

面对复兴路上的明枪暗箭、暴雨狂风,“躺平”可取吗?“躺赢”可能吗?不奋斗能行吗?

(三)

这是一个鼙鼓催征的时代。我们要在弥补差距中实现赶超,如期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曾经,有的国人把“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奉为圭臬;曾经,有的国人认为“西方制造”才是品质保证;曾经,有的国人忘了桑梓、却把“他乡当故乡”……

今天,驰而不息的奋斗,已经将这些“曾经”打破。中国人望向世界的目光中,不再有畏葸与盲从,取而代之的,是平视与从容。

平视,让人自信。但是,也不可“忽视”,更不能“无视”。对一小部分人来说,国家的飞速发展好比水和空气,似乎当然就有。他们简单地认为,就像一辆时速120公里的汽车超越时速80公里的汽车一样,中国对发达国家的“超越”只是时间问题。

这样的观点显然是武断的。自工业革命开始,西方的现代化建设用二百多年时间取得了如今的成绩,我们要走出自己的现代化新路,就必然需要加倍的奋斗。

平心而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基础科学、尖端科技、创新机制、人才培育、产业结构等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我们的电脑、手机制造独步全球,但至今没有一套成熟的操作系统;我们的人工智能已位列全球第一梯队,但还有超过500万的人才缺口;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势头正盛,但与欧洲国家深厚的工业底蕴相比,我们还有一段漫长的路程要走……

更何况,以14亿人为分母,我们的人均资源量难称富庶。在这样的背景下,14亿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

无论是千万人口级别的西欧国家,还是亿级人口体量的美国,没有哪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像我们这样艰难复杂——

我们既要建立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又要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我们既要在尖端科技上保持第一方阵,又要在基础科学上攻克难题;我们既要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又要履行碳排放承诺,加强环境治理;我们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扎实解决收入差距问题……

前路漫漫,乱石丛生。一面是“黑天鹅”“灰犀牛”的风险,一面是“制裁棒”“卡脖子”的遏制,中国人越来越紧迫地意识到一个问题:货物可以进口,“创新”无法进口;投资可以引进,“竞争力”无法引进;工厂可以舶来,“高质量发展”无法舶来。

无数事实证明:“买”不来一个现代化、“求”不出一条复兴路、“躺”不赢一个强国梦。

靠什么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靠什么守护四海承平的当下?靠什么开创伟大复兴的未来?

回答这些问题,“躺平”可取吗?“躺赢”可能吗?不奋斗能行吗?

未来属于奋斗者

柳青在《创业史》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个体如此,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按照国家擘画的愿景,再过十几年,我们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过二十多年,我们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对一个绵亘几千年的文明古国来说,几十年恍若一瞬。何其珍贵,这最关键的一瞬,将由你我亲历,将由你我把握,将由你我实现!

未来昭昭,并肩奋斗!

(一)

人的一生该怎样度过?你我一定都思考过这个问题。

“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苏联文学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不朽箴言,铿若环佩!

是啊,身处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每个青年人都应该扪心叩问:

如果只是贪享安逸,宁可“漂”在都市,也不愿到边疆、到基层建功立业,你是否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已?

如果宁愿“啃老”,也不愿意砺身自强、再辟新天,你是否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一生?

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是谁,在该奋斗的时候,轻负韶华、虚掷青春,不管嘴上说得多么冠冕堂皇,也难逾自己心里这一关。

未来,属于矢志不渝的奋斗者。

何处见精神?时穷节乃现!曾记否,长征开始,曾是中国革命遭遇的“最艰危时刻”,而当时留守苏区的陈毅元帅又处于艰危中的艰危!梅山被围、身负重伤,二十多天徘徊于生死线上,可他,留给历史的却是这样的金石之响:“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安危不移其志,生死不毁其节!这才是共产党人定义的奋斗,这就是共产党人一代一代传承的奋斗:

不是么?一辆汽车、一张板凳、一座荒山、一个县城,廖俊波22年惟日孜孜,不遑暇食,为一方百姓铺就一条幸福之路;

不是么?一份报告、一片滩涂、一方讲台、一座雷达,刘永坦60余年呕心沥血,皓首穷经,为万里海疆铸造一道科技长城;

不是么?一口水窖、一盏油灯、一面国旗、一座航标……王继才夫妇32年栖身孤岛,执勤巡逻,为国防事业筑起一座精神丰碑。

……

丹不可夺赤,石不可夺坚。他们的无悔人生凝铸成这样的奋斗格言:端持信念慎初衷,炎凉不肯移精诚!

未来,属于胸怀家国的奋斗者。

人类历史上,不乏熙熙攘攘的权争利斗,耗尽心机的尔虞我诈,追名逐利的无厌索求。但这,哪里称得上奋斗!

真正的奋斗,从不在乎一己之饥饱,在乎的,是民族大义,是时代进步,是生民冷暖;真正的奋斗,不暇忧及世俗的宠辱得失,所忧的,是德不修,志不酬,民不富,国不强。真正的奋斗,不是心慵意懒的“避世”,不是口体之奉的盲逐。它是时代坐标中的个体价值,是社会求索中的激情创造,是民族使命中的铁肩担当。

袁隆平让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吃饱了饭,自己却常常穿着一身只值35元的衣服;卢永根培育的种子播撒在世界各地,家中坐的却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旧沙发;吴明珠让新疆哈密瓜的甘甜溢满中国,留给自己的却是育种田60年的“辛”与“苦”……

一个个卓越的中国人,用一曲曲蓬勃热烈的进取旋律,汇聚成昂扬激越的时代乐章;用一个个无私奉献的人生梦想,凝铸成砥砺奋进的中国形象!

未来,属于脚踏实地的奋斗者。

一颗种子给了躺平的人,只能磨面吃掉,而给了奋斗者,却能创造一片麦浪;一只小羊给了躺平的人,会直接送进灶房,而给了奋斗者,却能诞生一个物产丰饶的村庄。

真正的奋斗者,绝不鼠目寸光,而是胸怀长远;绝不自欺欺人,而是实事求是;绝不凌空蹈虚,而是抓铁有痕!

脱贫攻坚,我们保持“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的踏实。试想,如果只是搞花拳绣腿,又怎能取得今天这样“仓满囤流”的脱贫成果?

经济建设,我们保持“高质量发展”的稳健。试想,如果只为短期的GDP增长,而洞开粗放发展的闸门,“中国号”又怎能抵御狂风巨浪?

生态文明,我们保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定力。试想,如果任由资源肆意消耗,又怎能成就一个万木葱茏的美丽中国?

路遥而不坠其志,行远而不改初衷,登高而不忘俯低,这,就是新时代的奋斗教给我们的道理!

(二)

世上有那么多人奋斗,哪会缺我一个?也许有人有过这样的困惑。

道理再明白不过:如果说,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那么,每个人都不负重,社会又怎能前行?

不信你瞧:“燃灯校长”张桂梅、“炭火教授”赵家和、“烛光老师”叶连平……他们哪一个不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在“大我”的奋斗中成就大写的人生。

他们的奋斗,坚定诉说着一个真理:是风雨洗礼了彩虹,是荆棘翼护了鲜花,是苦难铸就了辉煌,是平凡托举了伟大。

令人欣慰的是,这种奋斗精神,正感染着每一个人。如今的社会,“躺平”论调已日渐式微,奋斗的主旋律下,青年人以梦为马,奋勇前行:图书馆灯火煌煌,校园里诵声琅琅,运动场步履锵锵,写字楼人影幢幢,无数青年奔赴乡村振兴一线、百万毕业生涌向基层边疆……“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的号角,在神州大地激荡着经久不息的回响。

谁不感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首届毕业生中,118名选择留在新疆基层就业,为石油事业奉献青春。这批只有20岁出头的年轻人,在漫天风沙里像胡杨、像红柳一样扎根成长。

是什么让他们甘愿留在这里?

他们说:“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谁不惊叹?创造了中国航天新历史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大多是一些30岁左右的青年,他们继承着“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铮铮誓言,向世人展示着“衣食无忧而不忘艰苦、岁月静好而不丢奋斗”的精神风貌。

是什么让他们锻造了太空奇迹?

他们说:“哪有什么‘天赋异禀’,无非是我们拼尽了全力。”

谁不感动?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们带着户口离开城市,“就算没岗位,也要背着铺盖去西部”,他们裂着嘴唇、肿着嗓子、流着鼻血在边疆教书育人。

是什么让他们勇于奉献自己的青春?

他们说:“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

还有那五十余万驻村干部、百余万乡村医生、三百万乡村教师,在挣脱了贫困桎梏的“希望的田野”上为共同富裕探索新路、用勤劳双手播种丰收、为普及知识拨亮灯芯、为乡土文脉守护火种……

他们也许平凡,却足够坚韧;他们也许渺小,却无比勤恳;他们也许普通,却充满激情。正是这些年轻人的奋斗,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正是这些“了不起”的个体,汇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中国;正是这些平凡英雄,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三)

哪里才是我的“诗和远方”?你我一定都有过这样的畅想。

它可以是扁舟一叶,碧波荡漾;它可以是茂林修竹,曲水流觞;它可以是小城酒吧,美食佳酿……

无可厚非。这是人们心中的“小美好”,代表着一个人的内心向往、审美追求和个性张扬。

然而,在这些“诗和远方”之外,还有一种更广阔、更充实、更大写的“诗和远方”——

这首“诗”,是民族复兴的史诗:雄安新区春笋怒发,一座“未来之城”初露雄姿;长三角巨轮远航,一座贸易枢纽贯通全球;粤港澳大湾区鲲鹏展翼,一座创新灯塔书写传奇;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还将看到,月球科研站探索着浩瀚宇宙、量子计算机运转在精微世界、磁悬浮列车穿梭在神州大地。

这个“远方”,是建功立业的地方:在广袤田野、在无垠太空,在西北边疆、在南沙群岛,在“低碳园区”、在“智造重镇”,我们将看到“新农人”躬身稼穑的身影,“新工匠”潜心工艺的英姿,“新战士”勇敢坚毅的眼神,“新学人”攻坚克难的步履……

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将个人的“幸福梦”熔铸于国家的“复兴梦”。这是更壮美的“诗和远方”,这是更深刻的“诗和远方”,这是更辽远的“诗和远方”。

是啊,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人生的辜负。前辈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奋袂攘襟再辟新程?!

是啊,每一个沉溺安逸的念头,都是对时光的浪费。置身这样的伟大时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用人生的气象万千回应时代的波澜壮阔?!

是啊,每一个故步自封的懈怠,都是对机遇的罔顾。面对如此广阔的前景,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用无悔奋斗亮出生命底色?!

这并不是要求每个人追求人贵官达,优容养望,而是呼唤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效能,只要在社会坐标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我们就是这个时代了不起的英雄。

我们这代人,要全力冲破“卡脖子”的“壁垒”,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补齐产业短板,营造创新环境;

我们这代人,要牢牢端稳“中国饭碗”,巩固脱贫成果,改善精神风貌,推动乡村振兴;

我们这代人,要留住“只此青绿”的“乡愁”,让生态环保、绿色低碳,成为全体国民的风尚。

……

历史不忘开路人、时代不负追梦人、未来不枉有心人。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戈壁大漠、邃谷密林、山川河流、岛屿港口,有多少地方等待着你策马奔腾建功四方;改革重镇、创新高地、广袤乡村、辽阔边疆,有多少领域等待着你我披坚执锐大干一场。

作为新历史的创造者和书写者,我们要为国家贡献什么?要为时代创造什么?要为子孙留下什么?

未来,呼唤奋斗者;

未来,成就奋斗者;

未来,属于奋斗者;

未来,等待着你我作答!

(执笔人:王慧敏、邢宇皓、刘文嘉、王斯敏、卢泽华、谢文)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26日0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描写石油人奉献的散文名篇2

文|李慎柱

来源|《国企》杂志2022年9月号

气象学家说:新疆是西北干旱区;探险家说:新疆是对人体极限的考验。其言背后,只因新疆是我国沙漠、戈壁面积最大的省份,深居内陆,气候干燥,环境恶劣。

就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一代代石油人扎根边疆,前赴后继,在苍茫雄浑的新疆大地上写下最宏伟的石油开发和新疆建设篇章。

在石油保供岗位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十数年如一日地坚守着,从初入职的保供新人到如今的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劳动模范,他始终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工作中,刻苦钻研,勤奋进取,无私奉献。

他就是中国石油集团劳模、优秀共产党员刘定开。

山里孩子,爱说自己是“幸运儿”

刘定开的老家在四川的大山深处。在全国大搞“乡村公路村村通”工程的今天,部分地段至今未通公路,足见其偏远。“推门见山”的童年生活,给了他吃苦耐劳、勤恳踏实的品质。从小受家庭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让他常怀感恩之心去做人做事。

2006年,刘定开从西南石油大学毕业到中国石油物资沧州公司工作,走上了石油保供岗位。在中国石油物资采购中心的16年里,刘定开在这个十分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不断实现着对自己昨天的超越。一次次荣获采购中心和物资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乃至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刘定开总说自己是个“幸运儿”。他深知保供战线上有无数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同行前辈,他们不争名不图利,用务实突出的工作业绩为党旗争辉。而自己做的“无非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一个石油保供人的本分以及一些平凡工作中的坚守”。

大山走出来的刘定开一直心怀感恩,感恩公司和各级领导给了自己机会和舞台。在组织的鞭策和鼓舞下,他不囿于一隅,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从北京到四川,从四川到东北,再从东北到新疆,刘定开扎根保供,不断前行。

平凡岗位,破解无数棘手难题

刘定开与大漠的缘分,始于2006年。

彼时,他刚参加工作不久就开始被派往新疆出差。在塔里木油田“宁肯自己千辛万苦,不让用户一事为难”的标语让刘定开印象深刻。后来无数次遇到困难时,这句话始终勉励着刘定开。

但是真正见识新疆的艰苦是在2008年。嘴唇干裂、流鼻血让刘定开真实感受到了边疆的残酷。这些并没有吓走刘定开,很快他就投入到了塔里木油田轮南输气管线项目保供任务中。有一次,为了催货,刘定开和工人在近40摄氏度高温的生产车间昼夜奋战。运输卸货时,要多次直面大风、沙尘带来的惊魂时刻,每次他都毅然选择坚守现场,积极组织协调,力争推动石油保供工作顺利开展。

2012年,刘定开正式开始常驻疆开展业务,全面负责塔里木油田石油专用管代储代销业务。面对全新的工作内容,他积极调整心态,从头学起,从头做起,快速了解掌握岗位职责和业务政策,很快找准了自己的定位,适应了工作性质和任务的转变。

驻疆10年,刘定开在油田各类业务场景累计为用户解决保供难题近百起,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在保供工作中的先锋旗帜作用。他曾创造过72小时内在全国范围内紧急调运套管至新疆井上的成绩;也曾用12天时间为用户解决过正常生产周期45天的保供难题,通过解决一个个棘手难题慢慢筑牢在用户心目中的信任。

因其多次为塔里木油田解决保供难题,沧州公司被塔里木油田授予“设备物资先进集体”称号,这也是多年来唯一一家物资供应服务单位被授予此称号。

去年10月初接到油田紧急通知,要求为“博孜1至大北11集输管线项目”紧急保供DN1000直缝埋弧焊钢管850米和DN250无缝钢管1585米,并且11月5日之前全部到货。该项目为塔里木油田天然气冬季保供重点项目,事关南疆各地区的冬季居民用气安全。

但这意味着交货周期不足一个月。而按常规生产运输,至少需要两个月时间,且10月正值国内钢厂限电限产,资源异常紧张,保供成为巨大挑战。

在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的情况下,刘定开迅速组织临时专项保供小组,带领业务人员分别奔赴三个生产厂家驻厂催交,在采购中心领导及沧州公司领导大力帮助下,11月1日,第一批物资到达现场,11月4日所有急需物资全部运达,圆满完成此次任务。

争创一流,为党旗增辉添彩

在石油保供面前,越是危急时刻,越需要担当精神。作为一名党员,刘定开多次在紧急保供的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2009年在新疆负责西部管道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竣工资料整理与归档期间,正逢恐怖主义分子和“疆独”分裂势力制造的“七五事件”。刘定开的工作地紧挨事发集中地,是当时最危险的地方之一。一时之间,紧张与恐惧的情绪在员工中间蔓延。公司领导要求员工迅速撤离,返回北京。

面对堆积如山的竣工资料,面对越来越近的专项检查日期,刘定开选择了坚守,此后几经催促方才回到北京。他只在北京短暂停留10天,之后又匆匆赶往现场,直到顺利完成任务。

刘定开用实际行动落实了公司“贴近现场,靠前服务”的要求和“随叫随到,不叫也到”的优质服务理念,彰显出共产党员“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先锋模范精神。“该做的事,不管困难再多,殚精竭虑也要干;该破的障,不管风险再大,开路架桥也要上。”作为一名业务人员,刘定开认为,为党旗增辉添彩的最好方式就是守土有责、完成指标、贡献价值、争创一流,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展现党员在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油气行业低迷。刘定开带领团队全体同事坚定信心、同心协力、认清形势、转变思想、主动应变。通过提升保供能力,提高服务意识,最终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取得较好成绩。

2021年,在石油专用管业务大幅萎缩的背景下,他坚持“不抛弃、不放弃、不服输”的信念,以保持昂扬的斗志鼓励员工。即便住院期间,仍不忘通过居家办公的形式参与到年底最后冲刺决战中。刘定开最终带领员工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

10年驻疆时光,刘定开时刻以工作为重点,以事业为核心。十数年间,刘定开累计出差超过3600天,平均每年有大半年时间往返于各个服务现场,服务区域跨越大半个中国。

逆风前行,扎根在大漠边疆

与所有坚守一线的石油人一样,刘定开最愧对的还是家人。因为缺席了太多陪伴,还闹出过不少笑话。

一次,刘定开刚出差回来,妻子让他去幼儿园接孩子。或许久未见父亲,孩子在看到刘定开的时候,感觉有点陌生;幼儿园老师也从未见过他,出于对孩子安全的负责,坚持不肯让刘定开接走孩子。无奈之下,刘定开只能拨通妻子的电话,让老师确认身份,这才最终接到孩子。

经年累月的分别,导致亲子关系并不亲密,刘定开内心异常苦涩。年迈的父母多次因病住院,刘定开也无法在身边照料,更加剧了刘定开内心的酸楚和愧疚。

随着此类事件的增多,刘定开的妻子经过慎重考虑,十分不舍地辞掉了自己在北京非常喜欢的工作,离开了供职10年、在同行业较有名气的一家通信公司的国际部,失去了不错的岗位和收入,跟随刘定开到了遥远的边疆。

人人都向往大城市的繁华,刘定开和家人却选择了“逆行”。纵然心有诸多遗憾,他始终不后悔。特别是当看到自己的努力换来油田物资的及时到达,看到一口口油井冒出黑色的油花时,作为一名石油保供人,刘定开心中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朝保供,一生无悔。这是刘定开的故事,同时也是无数石油人的故事。

其实,驻疆石油人为了建设美丽新疆,将“家”搬到西部的比比皆是,将“根”扎在边疆亦不乏其人。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许许多多的石油物资人,和刘定开一样,放弃了安逸的生活,选择了寂寞,驻守在荒芜遥远的石油生产一线,立足本职,爱岗敬业,默默地践行以油戍边的历史使命。他们在戈壁滩上坚守,最终守出了新疆石油产业大发展的繁华。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物资有限公司)

编辑丨叶子

描写石油人奉献的散文名篇3


李德生院士在研讨会会场留影。 唐大麟/摄


“尊敬的李德生院士同志:您好!奠基中国石油地质学的世纪功臣李德生院士巨著《地学前缘》两本,李德生院士百岁寿展纪念册、《中国石油企业》第449期都已收到。您亲笔记述在地科院和中国石油总部举行的百岁大寿活动非常高兴,仁者寿,您功高望重,皆大欢喜,祝健康长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虎奋龙骧再铸辉煌!呈上李敬文集一本,饭后茶余过目一笑。祝阖家健康吉祥如意!敬礼!李敬2022年11月17日”


李敬老副部长在写日记。 唐大麟/摄

这是一个月前我亲自拍摄的一封手稿信件,当时受李敬老部长女儿李红老师委托,将此信及一套《李敬文选》带给李德生院士。在前往李院士家的路上,我看到高大的杨树已不知何时成了“光杆司令”,这让我想到正是一年前,也是在这个寒冷的冬月里,我带着一幅李敬老部长书写的寿联,敲响了年近百岁的李德生院士家门,由此发现并见证了李敬与李德生这两位在中国石油界大名鼎鼎人物的一段动人情谊。

中国人自古以来对友谊有很多种分类:忘年之交、莫逆之交、肺腑之交、管鲍之交、物外之交、萍水之交、患难之交……有人说人和人之间的相逢,瞬间即是永恒。李敬与李德生的这段情缘,或许就源自70年前大西北戈壁滩上一次偶然的摩托相会。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我无数次地往返于六铺炕与石油大院之间,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我的采访与写作,而时光也在不知不觉间书写着本就属于它的故事。2021年初秋,我通过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科技咨询中心院士服务部张主任联系李德生院士,希望能在其百岁诞辰之前,对其进行一次采访。然而几轮沟通下来,张主任都告诉我:“老先生暂时不便接受采访”,采访陷入困境。2021年初冬的一天,我翻阅着从网上淘来的一套《李敬日记》,忽然间灵机一动,何不请李敬老部长为李德生院士写一副寿联呢?

之所以请李部长写字,一来是因为我刚为其做过一期专访,和他老人家较为熟悉,二来知道李老喜欢写字赠字。于是,我向李敬老部长之女李红女士征询意见,但因不知其是否与李院士相熟,故并未告知书与何人。虽然顾忌李部长年事已高,但一番思忖之后,李红老师还是答应了我的请求,并告知不要着急,书写情况视李部长身体情况而定,时间可能会很长。得到肯定答复之后,我开始认真琢磨寿联的内容,几易其稿均不满意,于是向好朋友、著名青年书画家张喆老师求教,请其撰写一副符合彼此身份的寿联。张老师愉快的接受了我的请求,并在十分钟后发来了“学养比高峰,寿比南山;德修以世重,福以人尊”的经典文字。我旋即按李红老师要求,将所需书写的内容及格式写好,送到了李部长家中。仅隔一天,李红老师就给我发来信息:“小唐,给李总的寿联写好了,快来取吧,别耽误了你们的事”。

那一刻,我感到李部长与李院士的关系不一般。看着手中用红纸所书写的寿联,其右上由小字书写“贺李德生同志期颐寿诞,正中是所撰内容大字,字体遒劲工整,左侧是小字“李敬”落款及盖章,红纸间衬着金色的祥龙纹、祥云纹图式,既添喜气,又增贵气。我隐隐感到,这或许是李敬老部长憋着一股劲儿在为老朋友书写祝福。


晚上回家继续翻阅《李敬日记——1960-1962在大庆油田》一书,试图寻找他与李德生院士之间相熟的蛛丝马迹。在1960年3月4日这一天的日记中,李敬记录了由川中矿务局支援松辽会战抵达哈尔滨后的第二天,就和李德生一起开会聆听康世恩与唐克两位领导对会战工作的指示的情况,两位首长要求参加会战的指战员们“要实现高速度高水平全面的创造经验。谁能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创造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并不断改进适应发展需要和上述要求谁就先进”,并要求具体做到:“固井100%合格,要求战区党、政、工程、地质领导者在场;电测资料合格;录井资料齐备;油层取芯高收获率;试油资料完整”。在这次会议上,李敬被安排至杏树岗负责钻井会战,而他首当其冲开钻的正是不久前李德生亲自勘察定位发现大庆油田的杏66井。李德生则与童宪章等人负责参加新设在大庆工作组的工程规划。

本文作者收藏的《李敬日记》。 唐大麟/摄

按照之前约定好的时间,我在勘探院专家服务部主任严增民的陪同下,终于来到了李德生院士家中,寒暄过后,我向其展示了李敬老部长书写的寿联,李院士非常开心,指着家里中堂的一副对联说:“这副字就是李部长送给我们的,现在又得一副。”我这才注意到李院士家的中堂所挂竟也是李部长所书的一副对联,只见右上联由小字书写“李德生朱琪昌同志惠存”,正联内容为“志存高远行胜于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剑胆琴心宠辱不惊,求真务实石油报国”,落款为“二零一五年八月一日李敬”。想必李院士本人非常喜欢这副对联,因为他在日后接受我采访时曾专门用这句话作为文章结束时的人生感言。


不久,老干部局收到了勘探院寄去的一封信:

“李敬老付部长,老战友:我院转来你为我期顾寿诞亲笔书写的贺幅,“学养比高峰寿比南山,德修以世重福以人尊”,已经收到,谢谢!

我今天又重读了一遍“李敬的石油岁月”,往事历历在目,从玉门到川中,到大庆,到红村,在北京,特别是在大庆石油会成期间,从杏66#“快干硬上”到“萨156井取心现场会”,往事历历在心,为勘探开发大油田而欢欣鼓舞。你是石油工业的老前辈,历尽艰辛,石油报国。

2022年7月,李德生院士在办公室。 唐大麟/摄

值此壬寅年即将到来之际,恭祝您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李德生 2022年元月19日”

想必读到此信的李敬老部长是非常愉悦的,因为不久之后,李德生院士就收到了一封回信,这封信记叙了他们情谊开始的时间与地点,老部长文笔感人,用情至深,一段激情燃烧岁月的画面跃然纸上。或许在他心里,全天下所有的好词用在他这位老朋友身上都不为过,读之令人感动。只见他在信中说:

“尊敬的李德生院士:拜读百岁院士19日亲笔信,热情洋溢,字迹健美,心态平和,身体健康,幸甚幸甚,非常高兴。1952年10月,我和张鸿飞等11位老兵分别到玉门六个钻井队跟班实习,你的鼎鼎大名就铭记在心,有一天在路上相遇,严寒的气候,狂风飞沙走石促成你我同骑一辆摩托车,握手相识。

70年来伴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兵头将尾的我,耳闻目睹你和翁文波、邹明、刘树人、史久光等老一辈祖国石油的开拓者,精忠报国,为开发石油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爱党爱国爱人民,言行非常感人,使我这后来人发自内心的崇敬,学习的榜样。

李院士对党忠诚,政治责任心强,敬业乐群,勇于担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为人厚道,坦诚直率,做事认真勤奋,真抓实干,含蓄低调,步步留印。学问渊博远见卓识,明察秋毫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坚持真理,宠辱不惊无私无畏。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工作中一些重大事情的正确意见未得到共识,反而受到批评时,能从容对待,努力工作,“行无愧怍心常坦”,你的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卓著的业绩赢得了人们的敬爱,也激人奋进。

李敬佩戴“光荣在党50年”奖章留影。 唐大麟/摄

事实最有说服力,李院士的言行是一部生动的思想政治和石油地质好教材,我要向你老老实实地学习,恭恭敬敬地敬礼,祝愿你健康幸福地活到127岁,庆祝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中国实现第2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强胜、美丽、幸福、欢乐盛况。李敬 2022”


“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这本是陈独秀题赠刘海粟的一幅对联,意喻其无论政治还是学术上都拥有高尚的品格。早已洞穿世事的李敬老部长此时用这句话来形容他的老朋友李德生院士,可谓是恰如其分。马未都在他的文集《背影》中曾写过这样一句话:人生百年,自古就是梦想。百岁寿者,都是人之楷模,仅凭运气无法达到,必须自我修为。我认识的百岁老人并不多,李德生院士恐怕是我所接触的第一位,若以他为例评判,通过过去一整年的采访接触,我对马先生这句话深以为然。

同时我也很好奇,为什么李部长要祝愿李院士活到127岁呢?原来这一年正是我国设立的两个“百年目标”年份之一的2049年,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百年之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此感慨老一辈石油人的感情之纯粹,理想之坚定。


2022年11月13日,勘探院北实验区报告厅内高朋满座,气氛热烈,李德生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此隆重举办。11月14日,中国石油集团在北京举办了李德生院士学术思想座谈会,期间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及陕西延长石油的主要领导悉数致辞,中石油董事长戴厚良院士盛赞李德生院士是国内石油地质学的泰斗,是中国石油工业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并表示李院士为国奉献、艰苦创业、矢志创新的百年人生历程,生动诠释了爱国精神、石油精神、科学精神的实质内核,精彩演绎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光荣传统,是我国石油科技界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他同时号召大家学习李院士心有大我、丹心如炽的爱国情怀,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勤勉求实、笃行不怠的治学态度,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和剑胆琴心、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


李德生院士在戴厚良董事长与侯启军总经理陪同下步入会场。 唐大麟/摄

我有幸全程参加了这两场活动。活动之前,李院士女儿李玉教授曾问我座谈会后是否有时间,她想让我陪她去李敬老部长家送上李院士为寿诞而定制的寿碗及活动资料。11月15日,李院士专门在其画传扉页上给李部长写了一段话,介绍了两场活动的基本情况:

“李敬原石油部付部长,老战友同志:我的百岁生日是2022年10月17日,由于喜逢党的二十大召开,原定“李德生院士百岁学术思想研讨会”改到11月13 、14两天举行。第一天11月13日9时至12时,在勘探院会议室召开,出席来宾约100人,都是本院员工和历年来的老同志、老战友。由马新华院长和窦立荣书记主持会议。第二天11月14日,在中国石油总公司23层昆仑厅15:00至17:00举行座谈会,由戴厚良董事长,侯启军总经理主持会议,出席来宾约30人。现将会议资料一套(李德生院士画传一册、第87页有我和你的合影一张),纪念瓷碗一套两件,和《地学前缘》二本,《中国石油企业》一本,由我女儿李玉送至老干部局,由你女儿李红捎送给你,留作纪念,请予指正。李德生谨赠,2022年11月15日(盖章)”

中国石油展览馆内展出了李德生院士捐赠的素描作品与余秋里、康世恩使用过的物品,李德生院士在焦方正副总经理与女儿李玉陪同下驻足观看。 唐大麟/摄



因李玉教授即将赴美,行前时间紧张,无暇分身,她便委托我将寿礼送给李部长,临行前我们聊天,她问我“你知道去年是谁不让你来家采访的吗?是我,因为我怕老爸太累了,但没想到你还挺能干。”谜底揭晓,我们相视而笑。11月17日上午我将寿礼送到了李部长家,中午时分李红老师便来电话,说李部长要回赠李院士一套书及一封信。从办公室出来取上李部长给李院士的东西,我再一次充当了信使。晚上,李玉教授发来一条信息:老爸对你很感谢!明年见!

我想,我为这两位老人所做的事,放在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中可谓微不足道,但能亲眼见证这两位中国石油界的功勋人物之友谊,我是幸运的。他们这段跨越70年的情谊,也终会随着时间的沉淀,成为中国石油工业史上的一段佳话,历久弥新。


联系方式:010-64523406
投稿邮箱:1029926159@qq.com



编辑:王琳琳

校对:蒋伊湉

审核:王勇 卢向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