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爬茶山的说说(茶山采茶的说说)

2022-10-25 20:45 作者:阿酒姑娘的知识书 围观:

白落梅经典美文:窗下煮茶,平静欢喜,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阿酒姑娘的知识书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爬茶山的说说(茶山采茶的说说)1

世事如茶,明澈清静,多少迷离万象,都会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梅花长在驿外断桥边,茶树植于云崖山巅,众生芸芸,凡来尘往,都有自己的使命。茶的使命,是将繁复给自己,将宁静给别人。


这壶茶,恰似人生,从简至繁,再删繁存简。有时,我怪怨这壶茶,让人喝得太清醒,清醒得无所适从,却始终放不下杯盏。


人生之事,其实很简单。过早悟懂人事,徒添悲凉。提前预知结局,又太无趣。多少触目惊心的风景,也只是云烟一场,与你擦过肩。那些有情的光阴,明明已经倦怠了,是谁迟迟不愿放手。


岁月美好又匆急,怎么忍心伤害。往日的情节,或聚或散,或悲或喜,飘忽而过,淡了痕迹。铅华洗尽,沉静下来的,还是一盏茶。清风碧水,波澜不惊,走过秦汉,流经唐宋,又沾染不了沧桑,什么故事都没有。


我,还在江南,在梅庄。红尘深处,凡人堆里,守着一柜的茶,一庭的花,和一炉清闲无事的烟。檐下听雨,窗下煮茶,月下坐禅,再留一点时光,将不相关的片段,扫落尘埃。


那些不辞万里,跋山涉水奔赴你的人,还会离去,连背影都无意留下。世间情意,如喝淡的茶,再品无味。万般放不下,亦割舍了,灾劫已过,人世自然平静。


今朝,我和茶耳鬓厮磨,相看两欢。明日,我与它水复山重,寂静相忘。



窗下煮茶,平静欢喜


喜爱喝茶,是因了茶的洁净清好。细嫩的芽,被沸水冲洗,似霁月风光,如调琴瑟。茶只是寻常草木,却无论晴雨晨昏,都那般清净,不见忧色。经历无数世事变迁,于任何人,茶都无分别心,给人以明澈,以清醒。


小时候,于茶山采茶、池塘摘莲、竹林拔笋,看花是花,见水是水。柴门小院,淡饭粗茶,以及村里村外的人,我皆觉得是好的,与我相亲。那时,我亦如出尘的莲花,不染俗世,除了父母之恩,不相欠于任何人。


茶的缘分,无恩怨,无缠烦,来者由心,去者随意,如此清淡则免去许多烦琐与挂碍。以后的日子,我在人世,就如这盏妙意自然的茶,散淡宁静,凡是情感,都是多余,任何故事,皆可省略。


我如茶,你亦如是。



芸娘茶


我知道,盛夏会如约而至,有关莲荷的消息,无须问询,她会在某个清凉夜月,悄然绽放,徐徐缓缓。


芸娘,《浮生六记》里沈复的妻子。林语堂先生曾说,芸娘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芸虽为旧式女子,却灵秀天然,聪慧温婉,万千纷繁不落她身。


芸娘与沈复恩爱情长,共游太湖烟波,看沧浪亭风光,千顷云百态,当是无悔今生。闲时,他们剪裁盆树,堆石砌景,野外沽酒,西窗夜话。后迁居姑苏城外仓米巷,栽菊修篱,纸窗竹榻,亦觉幽趣。芸说:"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


芸存冰雪之质,怀草木之心,世间万物与她相亲,为她所用。静室焚香,雅趣天然。"芸尝以沉速等香,于饭镬蒸透,在炉上设一铜丝架,离火半寸许,徐徐烘之,其香幽韵而无烟。"


窗下煮茶,妙意不尽。"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芸娘的茶,仿若一位南国佳人,携一身水墨,温柔恬淡,委婉沉静。若配上姑苏碧螺春、太湖翠竹、西湖龙井,又或是山林野茶,更是别有天韵,清芬怡人。饮罢,自有一种岁序清宁、光阴绵长之感。


世间所有的因缘际遇,其实都不是巧合,在我们未知的时间里,早已有了安排。一支珠钗,一枚翠镯,一首词赋,一盏清茗,乃至万物中任何一种生灵,皆寄存情意,收藏妙心。


何其有幸,与芸娘茶相逢于江南梅庄。这座古城永远带着水乡的气息、深浓的绿意。愿你我结缘,取一小撮芸娘茶,烹天泉水泡之,红尘把盏,香韵尤绝。一小段时光,足以远离人世忧患,清好如初。


人生至简,我们当学会离舍,懂得放下。若可以,做一个像芸娘这般的女子,在乡间小院刺绣缝衫,于纸窗竹榻温酒煮茗,婉约静美,仿若莲花之身,朴素又惊艳。


更如芸娘所说,布衣菜饭,一生欢喜,不必远游,又怎管物转星移,天地浩荡。



洞庭碧螺春


隐居江南十余载,熟识姑苏风物人情。近日读《浮生六记》,一字一风情,一物一性灵。于文,和沈三白心意相通;于茶,与芸娘亦为灵魂知己。


碧螺春,久负盛名,产于洞庭山,染太湖烟雨清风,深得江南恬淡雅韵。《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呼为'吓煞人'。"


一级碧螺春,一芽一叶,茶叶条索纤细灵巧,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


沸水冲泡后,幼芽舒展,白云翻涌,青翠含烟,香气通灵,韵味绵长。


草木本无意,只因烹茶品茶之人的蕙质兰心,而增其文雅气质,使之温柔情深。


饮一壶春色,消解尘虑。

盛半两清风,慢煮流年。



龙井茶


若非西湖的灵山秀水滋养,断然不会有这般芽叶。若非临安的风物人情,亦不会有此等风华和底蕴。


龙井,起源于唐朝,盛行于宋朝。明嘉靖年间,有"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的记载。


龙井,茶扁平光滑,温润挺直。色泽翠绿,形态优美,香气清高,滋味甘醇。龙井,更像一位隐者,神采翩然,气质脱俗。淡而远,香而清,几多疏广,几多雅逸,又几多风流。


爱茶之人虞集有句:"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采茶,不可错过良辰佳节,待茶叶细嫩之时采摘,一刻千金。


品茶,亦不可误了时日。每年人间四月天,我都要去往杭州灵隐寺,坐于竹林石几,喝上一壶新茶,如此方不负春光。


寺院禅音轻绕,隔绝一切尘世喧烦。杯盏中的茶,亦有了禅意,有了境界。这盏佳茗,帝王将相品过,才子佳人品过,市井小民也品过。苏小小喜之,林和靖爱之,东坡居士亦对之情深。


人世间有太多的来去聚散、荣辱悲喜,它始终一种姿态,不惧不忧,温润清澈。


这样多好,前世今生,都在西子湖畔,千秋百代,都是茶。


——本文选自白落梅《人世间有一种清光》

爬茶山的说说(茶山采茶的说说)2


悄悄的,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该是出门踏青的好时节。

春雨如油,几乎一夜之间,嫩绿的新芽就占满枝头。新绿的茶山碧波起伏清香四溢,成行成行的茶树像锦缎一样,延伸进熹微山岚中。



你看一排排嫩绿的茶芽,在晨光里散漫出新生的光芒。


又是一季春茶采摘时,对茶农来说,这是春天的真正开始。采摘茶叶十分讲究季节,茶农和采茶女在实践中总结了采茶的最佳时间,茶谚中反复强调:“前三天是宝,后三天是草。”“清明茶叶是个宝,立夏过后茶粗老,谷雨茶叶刚刚好。”


高山云雾出好茶,我国的许多名茶都来自高山云海之中,福建的“武夷岩茶”,安徽的“祁门红茶”、“黄山毛峰”,江西的“庐山云雾”,等等。

茶圣陆羽「茶经·一之源」写道:

阳崖阴林:子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

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

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高海拔地区,云多,阳光漫射光多,昼夜温差大,湿度大等,有利于茶树的生长,更利于茶叶有效物质的积累。云上的炉峰茶园,亦是如此。


海拔680米的连江炉峰茶山,极目远眺,一览众山小。整个长龙镇有茶山2.36万亩,在炉峰山这里,就有1.3万多亩连成片,站在山顶看过去是一望无际!境内山峦叠嶂,绿树成片,茶园绵延起伏,年平均气温仅16.7℃,素有连江“庐山”的美誉。长龙濒临沿海,受海洋性气候影响,雨水充沛,气候优越,18600亩的茶叶种植面积, 使得大山深处的长龙镇享有"云上茶乡"的美誉。

春季时,山高雾多,翠绿的茶园加上缭绕的云雾,让人如坠仙境,山间造型讲究的寺庙,在薄雾中显得格外别致,而且越往山上走,风景越变化多端。 "春看油菜花,夏季可避暑,秋浓宜登高,冬坐品香茗。"


云上茶园的最高点叫做炉峰。炉峰在连江东北部,介于长龙、透堡两乡之间,海拔 618米,炉峰又名炉山,因山势似香炉,山顶凹陷而得名。炉峰上又有座炉峰禅寺,初建于宋朝,每逢佳节,周边十里八乡的民众都会携家带口,进山登高进香祈福,祈愿来年步步登高,家业兴旺发达。


说起登高,炉峰山可说是登高远眺欣赏美景的绝妙去处。红日初升,若云淡风轻,山下的马鼻透堡平原尽在眼底,更可见远处的大海,可说是风光无限。万亩茶山连片,作为2015年电影《失孤》取景拍摄地的炉峰茶山也由此声名远播,主演刘德华点赞长龙茶山是“福建最美茶山”,更荣获“2018有福之州·最美茶山”之首。

茶山之美,有若梯田,皆是千百年来劳作与智慧的结晶。你看那群山连绵,丘陵起伏,棵棵茶树郁郁葱葱,片片茶园碧绿如染,重重茶山接上云天,构成一幅自然天成的山水风景画。人处其中,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淡淡泥味野趣盎然,缕缕茶香沁人心脾,也许,这就是最淳朴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真实呈现。

依山而起的茶山,形状各异,其中有一座特别的茶山赫然出现在眼前:只见茶山上茶树的排列,犹如一个人大拇指上的“螺纹”。加上山行圆润,当地人笑称为“拇指山”。

世人皆叹黄山云海之奇,我却说炉峰茶山云海奇观也不逊色。春季时,山高雾多,翠绿的茶园加上缭绕的云雾,让人如坠仙境。如果说有仙境,那云海就是人间的仙境,它时而如风平浪静的湖水,时而像波涛诡异的大海,时而轻轻如丝绢,时而又怒气冲霄。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唐代韩翃《宿石邑山中》。

天上的浮云不能与此山平齐,山峦云雾苍苍远望反更迷离。这分明是一幅幅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山水画卷。



云端之上,茶“海”飘香;缥缈之间,云似可及。这便是大山深处的长龙镇茶山,美丽的“云上茶乡”,令人沉醉。

爬茶山的说说(茶山采茶的说说)3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宋.范仲淹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牙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

斗余味兮轻醍醐,斗余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译文:


(一)

每年都是春风从东南方向吹来,

建溪之水最早感受到暖意使得薄冰微开、水流潺潺。


溪边独特美妙的佳茗可是冠绝天下,

传说是修行在武夷山的仙人在古代栽种的。


昨夜响起的新雷发生在什么地方呢?

家家户户便欢笑打闹地穿越云雾上山采茶去。


错落有致的茶芽一片欣欣向荣,

沾着晶莹美丽的露珠散布在茶树上。


整个上午的采摘都没有装满围裙,

只求茶芽精华不敢贪多求快。


团茶的研膏与烘焙,都有着精细工序和雅正式样。

制成的茶饼方如圭玉、圆似明月,极为精美。



(二)

北苑茶正准备要献给天子,

茶山之下各位茶农高手就开始了斗茶。


茶鼎碾磨着的茶碾,用的是黄帝铸鼎铸剑所使用的高山首山铜制成。

瓶子里装的泉水,品质堪比著名的中泠泉水。


黄金色茶碾的旁边,飞起绿色的茶末,

黑紫色茶碗的中心,涌起雪白的茶沫。


斗茶余留的茶味,胜过美酒。

斗茶余留的茶香,超过香草。


斗茶期间的评定级别高低怎可欺骗?

那可是众目睽睽之下,众人指指点点呢。


斗茶获胜了,犹如成仙一般的高高在上。

斗茶失败了,如同败将一般的异常羞耻。



(三)

哎呀,这茶啊!

是大自然赋予的山石之上的精华,

衡量功效灵性当得起是传说中阶前的瑞草。


众人的昏浊,这茶都可以清澈。

千日的酒醉,这茶都可以清醒。


屈原有这茶可以尝试招回楚怀王的魂魄,

刘伶有这茶可以静听得闻雷霆之声。


卢仝饮后岂敢不诵入《七碗茶歌》?

陆羽饮后必定会写入《茶经》。


在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中,

哪会没有茶的璀灿光芒呢?


商山上的四皓隐士,莫要食用芝草修仙。

首阳山上的伯夷、叔齐,莫要采摘野菜充饥。


长安的酒价,因茶味而减少了千万。

成都的药市,因茶效而失去了光辉。


不如在幽静如仙境的地方品饮一盏好茶,

飘飘欲仙的就象是要御风而行。


你不要羡慕花丛中的年轻女子仅仅“斗草”,

就赢得金银珠宝满斗而归。





注:

章岷:字伯镇,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迁居镇江。公元1027年进士,曾任睦洲从事(治所在今浙江桐庐,从事为官名,即州郡长官的僚属)、江州通判、知越州、知福州、知常州、知江州等。曾作《斗茶歌》,已佚失。

春:指春风、春天、春意。有时借指最早上市的北苑茶。

建溪:水名,古称东溪,中国福建省闽江的支流。有时借指建茶。

奇:本义是独特、殊异;引申为出人意料、惊异、美妙,又引申为极、甚、特别。

新雷:最初的春雷。

露牙:即露芽,一般指草木的嫩芽。此处指茶的嫩芽。

错落:交错纷杂、错落有致、参差错落。

一番:一片。

荣:草木茂盛、欣欣向荣。

嘉树:指茶树。

襜(chān):系在衣前的围裙,遮至膝前的短衣。

研膏:一般指研磨茶叶成团,或指团茶。此处指蒸茶后研磨茶叶出膏,为北苑茶工序。

焙乳:指宋代团茶的烘焙成型。

雅制:一般指典范的体格法式、泛指雅正的式样。此处指标准工序和雅正制式。

北苑:指建州北苑贡茶,产自宋代北苑御茶园,位于今福建南平。

将期:正指望、正期待、刚刚准备要。

云外:指高空、高山之上、极高处。

首山铜:指首山所产之铜。西汉司马迁《史记·黄帝本纪》:“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东汉王充《论衡·道虚篇》:“黄帝采首山铜,铸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须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龙,群臣后宫从七十余人。”

中泠水:又名中泠泉、南零水,位于江苏镇江。唐宋时期极为著名的煮茶点茶用水。

黄金碾:指黄金色的茶碾。古称铜为金,铜的颜色就是金色或黄金色。

绿尘:指绿色的茶叶粉末。

紫玉瓯:指产自建州的黑紫色茶碗、茶瓯、茶盏。一般指建窑的黑紫色兔毫天目茶碗。

雪涛:指点茶时的白色茶沫。

余:指剩下来的、之后的、残留的,或者不尽的、未完的、无穷的。

醍醐(tí hú):比喻美酒。

兰芷:指兰草与白芷,皆香草。《楚辞·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王逸 注:“言兰芷之草,变易其体而不復香。”

品第:指门第、等级、名次。此处指评出级别之高低的意思,即评茶。

十目视而十手指:语出《礼记·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这句是说斗茶时大家都在监视着。指:指点,指指点点的意思。

吁嗟( xū jiē、yù jiē):叹息、表示赞美或表示忧伤的叹词。

石上英:指产于山石之上的精华、好茶。英,指精华或美玉。

功:本义指功绩、功业、功劳。此处指功用、功效、品质或灵性。

不愧:当得起。

蓂(míng):又称蓂荚、“历荚”,是古代汉族传说中尧时的一种瑞草。《集韵》:“蓂,蓂荚,尧之瑞草。”

千日之醉:见晋代张华《博物志·杂说下》。传说春秋时期,中山国狄希酿造出一种名叫“千日醉”的美酒。刘玄石饮之,酒醉千日。其家人以为死而葬之,三载后狄希寻之,开棺而酒醒。

刘伶:刘伶(221年-300年),字伯伦,西晋沛国人,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不羁著称,好老庄之学。魏晋刘伶《酒德颂》:“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

敢:岂敢。〈文言〉助动词。

森然万象:指世间繁复的万事万物、自然万物。出自《二程遗书》卷十五:“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

星:形容明丽、璀灿。唐朝章孝标《鹰》诗:“星眸未放撇秋毫,频掣金铃试雪毛。”

商山丈人:指秦末汉初的商山四皓: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四人隐于商山 ,年过八十,须眉皓白,故称商山四皓。

茹:吃。

芝:指芝草、灵芝,又称为不死药、灵芝草,属于菌类,一年生植物。古以为瑞草,服之能成仙。

首阳:山名。相传为伯夷、叔齐采薇隐居处。出自《史记·伯夷列传》载,周武王灭殷之后,“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先生:古代称呼年长有学问的人。出自《孟子·告子下》:“宋牼将之楚,孟子遇於石丘,曰:‘先生将何之?’” 赵岐 注:“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或称致仕者。

采薇:一般指采摘野菜,也比喻隐居山林。出自《诗·小雅》篇名。

仙山:即仙人居住的地方,乃古代汉族传说中的仙境,如蓬莱山、昆仑山等。比喻远离红尘的幽静所在。

泠然:指轻妙之貌,飘飘欲仙的样子。出自《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郭象 注:“泠然,轻妙之貌。”

斗草:又称斗百草,是中国古代的民间游戏,属于端午民俗,渐成节日郊游之典。采摘奇花异草比赛,以新奇或品种多者为胜。唐宋时期极为盛行。此处指“斗茶”,因类于斗草而戏称。

珠玑(zhū jī):一是珠宝、珠玉。二是比喻美好的诗文绘画等。三是比喻晶莹似珠玉之物。






评榜词



《史上最美茶诗》评为26名。此诗是宋代茶歌的经典代表作,是一首史上最著名的描写斗茶场面的巅峰诗作。该诗描绘了宋代最蔚为壮观的斗茶场面,以及斗茶无以伦比的影响力。此诗是范仲淹撰写的“采制茶、斗茶、品茶”三部曲,既是关于宋代建茶的极致颂歌,又是关于宋代茶人的美妙赞歌,更是关于宋代茶美学的无上赞歌。


公元1033年冬,范仲淹因与宰相吕夷简谏争失利,被贬为睦州刺史(约正厅级)。1034年正月,春节刚过,路有残雪,春风犹寒,45岁的范仲淹带领全家离开京城汴京,前往睦州(今浙江桐庐一带)赴任,远去的背影似乎有些萧瑟。半年后,范仲淹调任苏州知州。


范仲淹就任睦州刺史仅半年,却做了不少实事,包括兴办了睦州历史上最早的书院龙山书院及兴建严子陵祠堂等等。同时,写下许多著名诗文:《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茶鸠坑》、《严先生祠堂记》等等,文辞优美,意味深长,都称得上是千古佳作。


你看看,范仲淹《茶鸠坑》:“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轻雷何好事,惊起雨前芽。”诗中有画,画中有声,简直就是一幅令人神往的江南春雨茶山图。


出身福建的秘书官章岷写了一首《斗茶歌》,描写宋代建州茶人斗茶的场景,引起范仲淹的极大兴趣,遂唱和一首《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不料竟成了千古名作,而章岷的斗茶歌却己失传,令人颇感遗憾。






全诗潇洒纵横、流畅生动、朴素隽永,简直是豪放而浪漫,捭阖而入微,极其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激动人心、慷慨激昂的“宋代斗茶图”,更以惊人才华展现了宋代茶美学的无穷魅力,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体感等多个角度切入,涉及色彩、旋律、香味等方面,给予读者既强烈又朴素的美的感受。此茶歌既是精采绝伦的茶诗名篇,何尝又不是一篇关于茶文化的诗史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精采绝伦的“采制茶、斗茶、品茶”三部曲!


第一部分写的是产地、采茶、制茶。开篇“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阐述的是产地、生长环境,也点明了这是一首关于宋代建茶的颂歌。这里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宋朝上市最早的春茶就是建州茶。所以宋代诗作里“春”和“春风”,有时候是指建州茶。当第一批采摘制作完成的建州茶送到汴京的时候,汴京还是寒风凛冽、微微泛绿呢。


二是建州茶的起源。福建地区的茶树,约于汉代自中国西南地区传入。三是独特的茶树生长环境对于茶叶品质有着重要影响。自茶树传入,经过千年的适应和演变,已成为独树一帜的宋代名茶。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露牙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这里写的是采茶。宋代建州贡茶,分为北苑官焙和其它私焙。根据诗作分析,极大可能是私焙遴选,斗茶优秀者作为私贡进献宋朝皇室。


首先是采茶的时令,春雷初发就开始采茶了,大约在春分节气前后。其它茶产区就要到清明前后才开始采茶。


其次是采摘的地点。穿越云雾上山采茶去,这是高山茶。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对于生长环境对于茶叶品质的影响,唐宋时期的饮茶者就精通于此了。


再之是采摘的标准。“整个上午的采摘都没有装满围裙,只求茶芽精华不敢贪多求快。”按诗中所言,必是一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这三类之一,采摘标准严苛,茶芽鲜嫩,极为珍贵。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这句写的是制茶。大意是:“团茶的研膏与烘焙,都有着精细工序和雅正式样。制成的茶饼方如圭玉、圆似明月,极为精美。”因为近千年的时代变迁,当今茶人对此句容易有误读误解的情况。研膏是什么?焙乳是什么?雅制是什么?方中圭是什么?圆中蟾是什么?


宋代的主流饮茶法是点茶法,所以制茶要适应其饮茶方式。宋代制茶主要是团茶,也就是饼茶,属于蒸青绿茶类。宋代制茶有着严谨的制茶工序。宋代团茶制法是采、拣、蒸、榨、研、造、焙等七个步骤。宋代制茶与唐代制茶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膏”(茶叶汁)的处理,也就是“榨”这个环节。唐代制茶是“畏流其膏”,宋代制茶是“务求膏尽”。


宋代建州地区是皇室贡茶的主产区,所以北苑贡茶有着标准而多样化的样式。尤其以小龙团、小凤团、密云龙、龙团胜雪等极为著名。





第二部分写的是斗茶。从“北苑将期献天子”到“输同降将无穷耻”,描写了斗茶的缘由、用器、用水、碾茶、点茶、茶味、茶香、评茶及现场形态;淋漓尽致地描绘了斗茶之趣,也堪称写尽了宋朝建州茶产区的斗茶场景。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写得极美,写得极其生动。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写了缘由,因何斗茶?建州茶,除了官焙的北苑御茶园之外,多为私焙,但是私焙也有极为优异的茶,比如“壑源”就得到了宋朝皇室、大臣和文人的高度喜爱。所以每到春茶上市的时候,建州就有各私焙茶山的评茶遴选,优异者作为辅贡茶进贡。


可想而知,这是多大的荣耀?将给茶山带来多大的价值?此时此刻,斗茶是极为重要的事情,也是非常盛大的春茶季盛事,斗茶所用物品皆为好物,选用顶好的首山铜茶碾,挑选堪比中泠泉的武夷山泉水。碾茶、备水,斗茶即将开始了。





“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黄金色茶碾的旁边,飞起绿色的茶末,黑紫色茶碗的中心,涌起雪白的茶沫。你看,写得多唯美:金碾、绿尘、紫瓯、雪涛!在强烈的颜色对比之下,绿色的茶末纷纷扬扬,雪白的茶沫翻涌而起。很唯美,很动态。碾好茶后,泉水沸腾,经过一番细致的程序后,就开始正式点茶了。


“斗余味兮轻醍醐,斗余香兮薄兰芷。”接下来是品茶。对于担任一方刺史的范仲淹来说,其实生活中所品尝到的北苑茶,基本都是私焙茶,极少能品尝到官焙茶。所以作者是很熟悉建州私焙茶的,也是极为喜爱的。在此诗中,也给予了盛赞:“斗茶余留的茶味,胜过美酒。斗茶余留的茶香,超过香草。”这一句评价,也是极其富有诗意的经典赞誉了。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接下来写的是斗茶现场,尤其是评茶和斗茶众生态。大意是:“斗茶期间的评定级别高低怎可欺骗?那可是众目睽睽之下,众人指指点点呢。斗茶获胜了,犹如成仙一般的高高在上。斗茶失败了,如同败将一般的异常羞耻。”产茶区的私焙茶评比,是很严肃和盛大的事情,代表着荣耀和利益,所以评茶是很严谨的,谁敢作弊?大家都看着呢!赢了就象登仙,输了就象败将。作者笔下,很生动,很有趣,读者恍若如观现场。






斗茶,又叫斗茗、茗战,是盛行于宋朝的一种评茶比赛。其发源于建州(今福建南平)的私焙茶评选,胜者可作为贡茶与官焙一起进献皇室,这是莫大的荣耀,也是私焙茶的价值提升。后期斗茶发展成为宋朝各个阶层都乐于参与的雅玩趣事,堪称全民皆斗茶。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龙团凤饼,指的就是出自北苑御茶园的官焙团茶,而壑源就是私焙中的上品团茶。


斗茶步骤为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烘盏、点茶六步。斗茶决定胜负的标准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茶汤颜色。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等为下。二是汤花,即茶汤的泡沫,以汤花咬盏来定输赢。汤花紧咬盏沿,若汤花一散,汤盏之间就露出“水痕”,所以就以水痕出现的早晚为标准,早者为负,晚者为胜。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曾言道:“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旋而不动,谓之咬盏。……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


宋朝市井斗茶多以“色”(汤色与汤花)而论输赢,而更复杂的斗茶则以“色、香、味、形”为主和以“器、艺、水、火”等为辅进行多样化的综合评比。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有着精彩的论述:“夫茶以味为上。香甘重滑,为味之全。惟北苑壑源之品兼之。……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要须蒸及熟而压之,及千而研,研细而造,则和美具足。入盏则馨香四达。秋爽洒然。”





第三部分写的是品茶、功效与影响力。范仲淹在描绘了精彩纷呈的斗茶场面之后,随之大量引用历史典故,以节奏强烈的排比句子,以夸张豪放的诗句,极力地赞美了茶的神奇功效,以及无边的影响力。并在最后表达了茶人独特的审美观与价值观。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范仲淹赞美茶叶是大自然的精华,是传说中的瑞草,可以洗涤昏浊与酒醉。范仲淹于此,引用了春秋时期“千日之醉”的典故,引用了战国时期屈原《招魂》里的典故,引用了“竹林七贤”之一——魏晋刘伶的《酒德颂》里“不闻雷霆之声”的典故。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在这里有两个不同的视野和歌咏对象,一是“茶”,二是“北苑茶”。如果歌咏“茶”,意思就是卢仝饮茶后如何敢不为之歌唱(茶歌)?陆羽饮茶后如何敢不作经写茶(茶经)?如果歌咏“北苑茶”,意思则不同,而是指饮用北苑茶之后,卢仝岂敢不将北苑茶诵入《七碗茶歌》,陆羽必定会将北苑茶写入《茶经》。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范仲淹感叹道:有了茶,商山四皓就不用食用芝草。有了茶,伯夷、叔齐就不用采摘野菜。有了茶,长安酒价减少千万。有了茶,成都药市失去光辉。你看,隐居的四皓可以饮茶修仙,避战乱的伯夷、叔齐可以饮茶充饥,长安的民众可以饮茶而减少饮酒,成都的民众可以饮茶而有益健康。


范仲淹于此,也是明确阐述了茶的巨大影响力,不仅是所提到的方面或地方,而是对于整个宋朝的巨大影响力。当时,茶税收入占国家税收的10%,这是非常厉害的地方。宋朝的茶道美学,对于审美价值观的影响非常巨大,对于文化普及的影响非常巨大。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这两句堪称是全诗的诗眼,将全诗的意蕴和意境进行了升华。大意如下:“不如在幽静如仙境的地方品饮一盏好茶,飘飘欲仙的就象是要御风而行。你不要羡慕花丛中的年轻女子仅仅‘斗草’,就赢得珠宝满斗而归。”


人生啊,不如品饮佳茗,飘飘欲仙般御风而行。“泠然便欲乘风飞”,出自《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范仲淹于此表达了道家文化中的逍遥之境,极富意蕴。同时,精通茶事的他,也暗喻了卢仝“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的饮茶意境。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唐宋流行斗草,范仲淹在这里戏称斗草,其实是指斗茶,意思是指大家不要迷惑于财货,而忘却斗茶的乐趣;更不要迷惑于财货,而失去饮茶的根本意义。或许,范仲淹还有借言斗草之事,暗讽官场争名夺利、朝堂攻讦构陷的不良风气,而失去了出仕为民的意义。






在这首茶诗里,仿佛感受到了茶山的云雾缭绕、山泉的泠洌清澈、茶物茶器的精美、茶芽的珍稀及茶饼的优雅,还有茶味的芬芳、茶香的悠长和泠然乘风飞的逍遥,这一切,都在范仲淹的笔下栩栩如生、一一展现。


宋代的斗茶,是美的化身。宋代的全民斗茶文化,是人类茶文明史上的辉煌奇迹,也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规模的美学价值观普及行为。宋代在人类文明史上成为“美之巅峰”,也与全民斗茶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因为斗茶,激发了全民的知识积累、美学普及和创造力。



一千年过去了,宋代淡雅的极简美学依然令人心醉。宋文化的自然、清逸、淡雅,体现出宋人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雅致的艺术追求,透过穿越时空的宋服、宋书、宋瓷、宋画、宋院等等,依然时常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


一千年过去了,回望那个文化极度辉煌灿烂的时代,是否也是一种文化上的轮回?抑或是一种文化复兴的启示?这谁也不知道,但我们依然在默默地期待着。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26岁进士及第,曾任广德军司理参军、文林郎、集庆军节度推官、西溪盐官、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睦州刺史、苏州知州、权知开封府、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又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颍州等职。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工诗词散文,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其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文学成就突出,尤以《岳阳楼记》、《灵乌赋》、《渔家傲·秋思》最为著名。其茶诗则以《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茶鸠坑》享有盛誉。



——摘自《史上最美茶诗》,逍遥哥编著。

图片来自网络。




逍遥哥,茶文化学者。《伟大的茶》大型茶文化著作系列首批完本四部茶书:《人类茶简史》、《问茶记:照亮人类文明的茶史巨星》、《茶道之书》、《茶的核心思想》,均拥有完整的著作权,已申请官方版权登记,即将出版。第五部茶书《史上最美茶诗》即将完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