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有个热乎的故事

2022-10-25 20:41 作者:一三七团 围观:

新闻故事:寒风虽冷 心却热,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一三七团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个热乎的故事1


职工有困难,支部来帮忙。每年入冬前是阿吾斯奇牧场职工群众进行各类牲畜进行动物疫苗接种的关键期,为保障连队职工畜群疫苗接种顺利完成,二连党支部组织“两委”成员及部分党员,连夜为困难职工解决畜群疫苗接种难题,赢得了职工群众的信任和称赞。

9月29日,阿吾斯奇寒风刺骨,山间已是白雪皑皑,职工黄格格家中的50多头牛因劳动力短缺,疫苗接种一直没有完成。黄格格本人因事在外,父亲腿脚不便,家里只有母亲是主要劳动力,但给牛打疫苗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一个力气活,这时,黄格格第一时间想到了连队党支部。得知这一情况后,连长王新获说:“我们就是为职工群众服务的,再冷再困难也要保障职工的生产安全!”。

出发时已近黄昏,他们驾使着皮卡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缓慢行进。到了地方后已近黑夜,他们立即“兵”分几路,很快就将牛群聚拢于圈舍中,经三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圈内所有牲畜的接种。职工家属林玉兰激动的连声说道:“感谢二连党支部及连队“两委”,大冷天的帮助我们顺利完成了牛群的接种,为我们解决的大问题”(林宏)

有个热乎的故事2

8月23日,据长沙广电“秒闻视频”报道,8月22日,在重庆,重庆16位外甥组团到舅舅家过暑假的故事终于迎来了大结局。

视频加载中...

据舅舅透露,16位外甥在他家住了55天,总共花了他6万的私房钱。

这些花费主要是在吃上,每天给他们做饭花费巨大,平均一天随随便便要吃掉16斤米饭,8斤肉20个鸡蛋 ,还有各种瓜果蔬菜,而且重庆天热,家里五台空调都要开启 。

据了解,这位被网友们誉为“宇宙最强舅舅”的龚玲军是江西抚州人,现在一家人居住在重庆。他表示,家里一共有四个姊妹,而且家里还有一个养女。现在大家都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了,这样一来外甥就逐渐多了起来……86年的他拥有16个外甥,年纪最大的外甥今年都25岁了,最小的外甥也3岁了。龚玲军是一个很幽默风趣的人,和家里最大的外甥也只隔了12岁,两人如同好兄弟一般聊得来,跟外甥们相处的也非常好。

翻看这位舅舅本人的视频账号,全程记录了16个外甥们来过暑假的欢乐时光。离别时,舅舅叮嘱大家回家后要好好学习,有位小外甥大喊一声“我们还会回来的”,舅舅听完满脸笑容。

最后,舅舅表示,休整过后要继续去赚钱,因为外甥们过年还要来。

网友评论

来源:九派新闻、光明网、秒闻视频、新浪微博、网友评论等

编辑:彭茜

齐鲁壹点内容中心

有个热乎的故事3

本篇作者 | Twinsujs

本篇编辑 | 董小姐

当值编辑 | 玄鹤

今日导读

近期, 一个名叫《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火爆了全网,引发各路媒体争先报道,在观看之后,我们不妨沉淀一下思索,二舅的故事,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郁金香辅导员Twinsujs老师,在解读二舅故事的过程中,引入了“精神熵”这个概念。人过度的的思维内耗,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熵”过高的体现,而二舅从容应对苦难人生的故事,恰恰是一部深重的对抗“熵增”的励志诗篇。

对抗精神上的“熵增”,二舅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我们又该如何行动,去对抗我们精神上的“熵增”,从而获得内心的有序和平静?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关于“精神熵”的思考


周三晚间,伴随着夏夜里温暖的晚风,我一边散步,一边打开手机进入读书会,听大家共读一本《少有人走的路》的书。书中提出了一个叫“熵”的概念,引起了书友热切的讨论。


科学家发现,能量在转换的过程中,总是会被浪费掉一部分,并且,这部分能量无法再利用。1854年,一位叫克劳修斯的德国人,将那些在转化过程中浪费掉且无法再利用的能量,定义为“熵”。


他认为,在孤立系统内分子的热运动,总会从原来集中有序的排列状态,逐渐趋向分散、混乱的无序状态,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状态的发生过程中,熵总是增加的,当熵在达到一定数值的时候,系统便会出现能量守恒状态,也叫“热寂”状态。这就是熵增定律,也叫做热力学第二定律。



在我们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体会:追剧、刷短视频非常容易,而看书学习却非常困难;房间经过打扫后干净整洁,只要一周不打扫,就会凌乱不堪;外面的建筑,经过长年的风吹雨打日晒,会慢慢被侵蚀继而老化;电器久置不用,就会坏掉,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的现象,其实都遵循熵增原理。


由此,我们引申出“精神熵”的概念。“熵”是指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一个系统内部越有规律,结构越清晰,熵值就越低。


“精神熵”,用来指代意识趋于无序的状态。还记得你曾经的“内心乱如麻”么?此刻我们的大脑,就像热锅里的气体一样,各个念头之间没有什么束缚与关联,各自撒开脚丫欢快地狂奔,我们的内心一片混乱,当熵值非常高的时候,精神被禁锢,思维反刍,内耗严重。


所谓人的思维内耗,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熵”过高的体现。



二舅的故事,就是一部对抗“熵增”的励志诗篇


人类心灵进化的成长,就是一个与“自然界的熵力”对抗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且过程一定艰苦卓绝,费神、费力、费时。每个人都渴望心智的成熟,突破精神熵,但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呢?


书上说:懒惰的底层就是恐惧,惰性就是一种十分强烈的“熵”的力量,它无孔不入。不管是学习一门新的技术,还是锻炼出一副好的身材,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一定是一个与惰性不断抗争的过程。


对此理论,我深以为然,在这个冗长的暑假,我也每天苦苦地与“熵”进行斗争,力图打赢一场负“熵”保卫战。懒散和堕怠是人之常态,比如面对骄阳似火的夏天,更多人愿意在空调房里安静地呆着。


但是如果长期缺乏运动,工作生活又都离不开各种电子产品,注意力时刻被打断,再加上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比如天气热怕做饭叫外卖等零零总总,我们的机体就容易趋于亚健康状态,肥胖油腻随之而来,压力和焦虑也无处释放,还会带来三高、颈椎病,关节僵硬老化等问题。


我们虽然活着,但总是缺乏活力,这其实就是都市人群的身体之“熵”。


身体是精神的容器,身体怠惰,必然会导致精神的颓废,拿我自己来说,明明我有很多的书要读,很多的文章要写,很多的材料需要整理,可是坐在电脑面前的我,经常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小半天下来,啥正事都没干,还落得肩颈不适、眼睛又干又痒、内心茫然无序。


而就在我迷茫无措的时刻,一个名叫《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映入了我的眼帘,我认真细心地看完了二舅的故事,惊奇地发现,原来,二舅从容应对苦难人生的故事,就是一部深重的对抗熵增的励志诗篇啊!



对抗“熵增”,二舅给我们的启发


面对苦难深重的人生,二舅没有沉沦、萎靡不振,他坚强、坚韧、多才多艺,苦难不能成就他,却也无力打倒他,这是二舅最让人敬重的地方!我们不歌颂苦难,但我们敬重在苦难里依然认真积极地生活着的人。


欲望太多而懒于行动,沉溺虚幻而逃避生活。我们出生开始的时刻,也是熵增开始的时刻。我们会慢慢变老,身体会慢慢用废,思想会慢慢滞后。《二舅》篇也有说:中国人老说“生老病死”,生死之间何苦还要再隔上个“老病”呢?


有人会说:“这不是正常现象吗?每个人都会生老病死,我们遵循自然就行了。”的确,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我们每个人活着的希望,或者说我们每天生活的过程,不就是在对抗这一自然现象吗?


就如同视频中的二舅出门的时候,把姥姥放到车上;去别人家做木工活的时候,把姥姥放到身边的小板凳上;66岁老汉随身携带88岁老母,组成了一个超酷的6688组合。



熵增因为无序自然,就容易陷入内耗,而对抗熵增最好的办法就是行动起来。二舅很少反刍过去、焦虑未来,即使遇到在他屁股上扎了四针的赤脚医生,二舅也只是笑着骂他一句,一瘸一拐地又给人干活去了。


二舅对抗熵增最好的武器就是关注当下,并时刻付诸行动。他不纠结过去,也不焦虑未来,而是选择把当前能做的事做好,除了娴熟的木匠活,二舅还负责帮助村里留守的孤寡老人修缮各种器物。当木工活也做不动了,就全职照顾姥姥,早上给姥姥洗脸,晚上给姥姥洗脚,下午逼姥姥锻炼。


内心敞亮、遇事总有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二舅,不仅克服了身体的残疾,还想出了照顾老人的好办法。比如带老人锻炼时,姥姥每走二十步就得坐下歇十秒,二舅每走二十步就会落后姥姥三米,赶上这三米正好需要十秒,接着走。


反观我们,我们经常懊悔过去、担忧未来、并对当下充满迷茫。我们的生活,处于一个时时刻刻“熵增”的状态。


二舅视频中的金句: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一直在遗憾过去的遗憾。遗憾在电影里是主角崛起的前戏,在生活里却是让人沉沦的毒药。私以为,打败我们的最大的敌人,便是在遗憾中过活,这会导致我们做很多事情都需要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却总是无法行动起来。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纠结于那些我们无法掌控的事情,很多家人带着迷茫无助走进郁金香的大家庭。夫妻不满彼此,父母不满孩子,这或许才是家庭生病的深层原因。可自己不主动改变,却总想着改造对方,这怎么能对抗命运之熵呢?


二舅的故事之所以刷爆全网,是因为他是身陷囹圄却又努力活着的普通人,每个人或多或少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二舅也是身教大于言传最好的榜样。不躺平、不摆烂、活在当下、从容自洽、一步一步沿着台阶攀岩,直至迎来命运伸出的那双和解之手。


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二舅有动力战胜“熵”,能够一直行进在心灵成长的道路上?我想,应该是二舅对家人的深沉的爱吧。爱是一种内驱力,让他有勇气面对困难,有力量战胜挫折,有意志参与决断,并且在自己受到压迫的时候给予自己安抚。



如何对抗我们精神上的“熵增”


我在主持共修的时候,经常面对群友这样的提问:最近有点丧,大环境这么不好,孩子各种状况,内忧外患,看不到前方的路,该怎么办?


我认为,简单的理性行为就是对抗熵增”的最好方式,真切地付诸行动、通过增加一点点确定性带来安全感。


一、少刷手机。手机越刷越焦虑,减少过度的信息裹挟,这是我们迈出迷雾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二、通过观呼吸把自己拉回当下。当你把心安放在一呼一吸之间,聚焦正念,你便是在做一个精神上“减熵”的过程。


三、行动抗熵,做一点接地气的事情。你一定会问:什么是接地气的事情呢?其实,那些我们平常觉得浪费时间、耽误赚钱、不会特别体现你的优秀、你的进步的没有意义的事情,都是接地气的事情,这些事情,我们统统都可以做。


比如侍弄花草、看看喜欢看的书、做家务、整理房间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会让你明白:即使状态不好,我们也可以优先把自己照顾好。


多出去看看绿色、去走走、去抱一棵树、去感知一片树叶、去看看一道光影……那是接地气的生活本来的味道啊。当然,你也可以尝试做一丢丢和自己链接的事儿,比如听一首安静的音乐、抖动抖动身体、翩翩起舞,尽情高歌,认真地洗个澡,都挺好。



我们要允许自己丧,熵增绝不是偶然,而是人们对于想要喘口气的一种真实表达。


波兰诗人切斯拉夫·米沃什在《礼物》中写道:

如此幸福的一天。

雾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个人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首诗,我惊异于诗人行动力的专注,以及专注所带来的内心的平静与安详,或许当我们行动起来,建立了内在的秩序感,也就更能应对外在的各种干扰并守住这份内在丰富的安静吧。


这首诗还让我想起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他跌落尘土,也要尽力开出花来;他一路被贬,就把它当做平生功业;他囿于困苦,亦能自我宽慰排遣。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我们没有看懂二舅或者苏东坡。困顿如他们、残缺如他们、卑微如他们、不幸如他们,都可以拥有这平凡且结实的日子,我们也一定可以!


如果说命运是一件包装丑陋的礼物,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生活的本质后,还能够坚强地面对,并努力的活下去、活的更好,这种对于生命的认知,才是最好的礼物。


这个过程必然辛苦,必然伴随着积极的努力和对痛苦的忍耐。这样心智成熟的过程就是和“熵增”对抗的过程,行动力是最好的支持,生活原本沉闷,但跑起来就有风!


备注:每个人的体质和病症都不太一样,因此,文章中的治疗方式,仅做参考。给郁金香所有投稿及采编故事,默认可以公开。感谢分享自己抗郁路上的故事。


-- end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