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有关梦想的古人故事有哪些

2022-11-06 08:30 作者:封面新闻 围观:

老师荐书丨成都金苹果公学潘晓旭:最贵的宝藏,是你的梦想,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封面新闻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关梦想的古人故事有哪些1

视频加载中...

封面新闻记者 周丽梅 实习生 雷楠欣

潘晓旭,成都金苹果公学教师,高级儿童阅读指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成都市教育系统第六届模拟法庭竞赛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本期《老师荐书》栏目,封面新闻邀请成都金苹果公学潘晓旭老师,给读者们分享书籍《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这本书在1988年出版后风靡全球,畅销160多个国家,登上了20多个国家畅销榜的第一名,荣获了33项国际大奖,已经被翻译成了68种语言,是当今在世作家作品当中被翻译最多的小说,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潘晓旭

书中宝藏是什么?

是你的梦想

这是一部少年追求梦想的寓言故事,更是百年一遇的能改变一个人一生的书,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追寻梦想的方式。小说通过一个看似简单的冒险故事,为大家讲清了追梦之路的相关哲理,令人读来受益无穷。

“我想,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份财宝在等候着他。”《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有这样一句话:当你想要某种东西的时候,整个宇宙会合力助你实现。当你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帮助你。潘晓旭认为,其实不是全世界都在帮你,而是所有的困难都会被你全力以赴的拼劲所克服。她鼓励孩子们向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地努力,总有一天会实现。最贵的宝藏,就是自己的梦想。

亲子共读的时光

会成为孩子内心温暖的记忆

为什么要进行亲子阅读?梅子涵老师在他的《童年书》中这样写道:“不是每本书的阅读都能成为永远的记忆,但是每本书的阅读都会成为永远的栽培。”这也是亲子阅读最大的意义。“也许我们给孩子讲的每一个故事最后都会被孩子遗忘,但我们和孩子坐在一起读书时那份温暖、舒适的感觉一定会被孩子记住。”

德国作家黑塞曾说过,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给你带来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自己。读书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却是人生最容易走的那条路,可以让我们拥有生活的勇气和选择的权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有关梦想的古人故事有哪些2

54岁那年,许路第一次搭乘自制的古式帆船准备远航。

他计划横跨台湾海峡,特意根据天气预报挑了天气好的一天。但船刚刚开出海6个小时,就遇到局部的风暴潮,不得不弃船。站在护航船上,他看着这艘名叫“南台二号”的小型中国传统木帆船慢慢消失在海平面上。

那是2017年,他研究中国古帆船的第十七个年头。相熟的老渔民余龙发跟他分析“南台二号”的失误,他听完,突然冒出一句,“我再造一艘,我们俩再走一趟,怎么样?”

在电话那头,余龙发感慨,“他对这件事多么死心塌地,他不会轻易放弃的。”

许路的经历算不上一帆风顺:过去22年,他参与制造了两艘古式帆船,第一艘船“太平公主号”从中国出发,跨越太平洋,抵达美国,但他因各种原因没登上这艘船;第二艘船“南台二号”因意外的风暴潮弃船了。

他经常和人讲起海尔达尔的故事——这位挪威的探险家为了证明石器时代人类从南美洲迁徙到太平洋中部的学术假说,乘坐仿古的木筏,从秘鲁航行到南太平洋一个海岛上。许路说,他在海尔达尔的故事里找到了共鸣:没有人相信海尔达尔的猜想,刺激了海尔达尔去远航。

而最初刺激他的事是,当他计划驾驶中国传统帆船去远航时,竟然找不到一艘“活着的”、可以远航的古式帆船。这个在福建诏安出生的男人对此感觉意外,在他儿时,甚至再往前,明清时期,福建沿海地区的人们经常搭乘古帆船出海谋生,造船业一度鼎盛。

“既然找不到一艘船,我就想不如造一艘。”他拜访了国内研究古帆船的学者,去图书馆里找资料,但能搜刮到的资料大多是讲述中国帆船的历史故事。

他找不到古帆船怎么制造出来的资料。这让许路一度陷入迷茫,只好去找民间的造船师傅,一点点还原寻找中国传统帆船的制造工艺。

有的造船师傅对这个访客的到来感到意外,“都是被淘汰的技术了,你关心这干什么,我是造船行业的淘汰者,你可别一头扎进来。”也有人愿意把家传的造船技术倾囊相授:中国传统帆船用洋流和风驱动,要是地球有一天能源用光了,人们或许还能用上古式木帆船。

许路回忆,那些造船工匠大多有着相似的人生轨迹:年轻时当学徒,要花三年零四个月给老师傅打下手干杂活儿,再一点点修炼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师傅”,但传统木帆船已经被现代的铁壳船淘汰,老工匠的造船订单没有了,大多人虽然生活窘迫,脾气依旧自负、清高。

一个传了六代人的造船家族,因为订单减少,主业改成做龙舟。还有人甚至把象征着工匠地位的斧头扔到海里,宣布金盆洗手,改行养鳗鱼,直到许路再次请他出山,已经过去20多年。

许路说,他从这些老工匠身上,看到了自己人生的缩影,“我和他们的性格很相似”。

太太乔阳曾经跟着许路一起拜访老工匠。她回忆,每次登门前,许路总是提早买几盒不同口味的馅饼,带上礼物去老工匠家,礼数周全;到了老工匠家,泡杯茶,几乎没有寒暄,就开始聊造船了。乔阳在丈夫身上也看到了工匠的气质,“上来就抄斧头”,用技术说话。

为了撬开老工匠的嘴,许路往往会讲前一位老工匠教授的造船方法,激起眼前老工匠的好奇心,“他们听到别人的造船方法和自己不一样,反而会来追着我问。”

慢慢地,他访遍了福建各个乡镇上百个师傅。对于不是造船专业出身,也没有木作经历、造船经历的许路来说,他拜访的上百个造船工匠,是他的老师。

许路的团队伙伴李金华回忆,许路手里总有个小本子,还带着那个年代稀罕的数码相机拍摄,每天晚上都会整理当天访谈的内容。另一个好友魏军说,许路选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在大家热衷炒房的年代,他扎扎实实地做造船研究,想把海洋文化的一部分保留下来。

从不同的老工匠处,许路收获了7本民间船谱。另外一本记录了清代战船图纸的造船古籍,被一位爱船如命,却依靠做电焊搭钢架营生的老工匠收藏了大半辈子,藏在简陋昏暗的船模作坊里。

有的老工匠甚至没把家传的船谱当成很重要的宝贝,对许路说,“我没研究过,上辈人传下来的,你想研究就拿去,可以不用还了。”

对于许路来说,那些船谱就像“天书”一样,是明清不同时期的工匠,用形意字和闽南语记录下来的。2006年春节,他一直泡在一位工匠家,请对方逐一解释船谱里的技术细节,他再还原成现代人能看得懂的图纸。

这是一件繁琐又要求严谨的工作。许路的妻子回忆,许路几乎忘我地沉浸在造船技术的世界里:早起直接打开电脑干活,有时袜子只穿了一只,衣服只穿到上一半,午饭时间到了,他去小区对门的素食馆买午饭,也捎带把晚餐带回家,不再外出。

他不看娱乐节目、不打游戏,也不去健身房,把时间留给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事。在电话那头,他和记者解释,他既不是媒体报道里刻画的梦想家,也不是技术痴,“我是一个老派的人,只是舍得花时间而已。”

资料越积累越多,2007年,许路和几个朋友合作,要开始造第一艘船“太平公主号”。

在许路的预想里,这艘船从里到外都得是三四百年前的样子——他已经为此积累了足够多的历史资料,还为此辞去了航运公司的工作。太平公主号开工后,固定船只与地面的连接处使用螺栓,许路要求把螺栓全部切掉,改用中国的钩钉,“三四百年前中国没有螺栓。”

造船比预想中困难,尤其是想让每一个细节都恢复成三四百年前的样子,更需要时间和资金。

海砺壳灰拌上米汤,不断槌打后会变成面团一样的黏稠物,用来涂刷船底的木板,增加木板间的黏度;船帆要用棉布制成,村子里懂得绑帆的人,年纪至少要50岁以上了;船身的油漆得用煮熟的桐油,会制作这类油漆的工匠也不多。找到这些工匠,花费了超额的时间。

按照古籍,悬挂船帆的桅杆要用树龄百年以上的福建杉原木,许路四处托人,才从深山里找到两棵合适的杉木,买了这两根桅木以后,许路的账户里只剩几千元了。最难找的是麻绳。古帆船的麻绳要求强韧,能长期泡在水里。许路多方寻找也没找到合适的,最后不得已用了尼龙绳。

许路回忆,当时他和一起造船的朋友都吃不准,究竟还要往里再填多少钱,拖多长时间,才能造出这艘船。和他一起造船的李金华回忆,最初,造船团队用自己的积蓄,但资金超支后,团队不得不外出筹资。

游说和筹资的工作交给了其他人,因为许路一开口和赞助商讲技术,没人愿意听。

有赞助商愿意提供支持,但要求要“太平公主号”用辅助动力引擎系统和船身广告。许路拒绝了,“古代哪有引擎呢,都靠风力和洋流。”而且,古帆船上怎么能出现商业的广告呢?他认为赞助商不了解也不尊重“太平公主号”的初衷。

为此,造船团队里争论过许多次。李金华回忆,许路始终坚持复原古帆船的学术构想,不愿意加引擎。但李金华却说,加上引擎能更加确保航行安全,那是涉及人命的大事。

后来,“太平公主号”依然加上了引擎系统。这艘船前后花费了100多万元。许路没有和李金华一起登船横跨太平洋,李金华说,引擎系统是许路没有登船的原因之一。

“太平公主号”在太平洋上航行了7个月,顺利抵达美洲,返航时却意外和货船相撞, 断成两截,因船体结构牢固,无一人丧生。得知船失事的那天,许路说,这可能是“太平公主号”自己选择的归宿,他的朋友回,“性格和你相似,不为瓦全。”

他把制造“太平公主号”的经历写进新书《造舟记》里,并总结经验:船头的钉头没有做处理,生了锈反而更牢固,船底板按照清代的古籍使用了9厘米的木料,事实证明这个尺寸不影响木帆船横渡太平洋。

《造舟记》的故事写到“太平公主号”沉没就结束了。后来,许路又买了木料想造船,但资金不够,只好把木料送给别人做了龙舟。造船要烧钱,他给博物馆策划展览赚钱,攒钱。

2013年,他又造出了“南台二号”,这一次,他弥补了“太平公主号”的缺憾——找到了能用在古帆船上的、足够强韧的麻绳。“南台二号”最后也加了辅助引擎系统, 因为没有加辅助海事部门很难批准这船出海。

“南台二号”也弃船了,许路比计划提前,回到了陆地。妻子乔阳对此一点也不意外,“就像他早上出门要上班,现在只不过提早回来而已。”她也懂得驾驶帆船,知道船远航的变数太多了,“他有时也会说,一辈子要在海上漂,将来也要死在海上的啊。”

许路如今还想造船。他说,他还在等待合适的时机,攒足够的资金。

近几年,许路想了各种方法,要把中国古帆船的制造技术传播出去。比如,邀请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来参与古式帆船的试航,让更多人体验并关注中国传统帆船。

在《造舟记》里,他把造船相关的技术用表格、图纸、照片等形式写进书里。哪怕他知道,这会降低读者阅读兴趣,但他依然坚持。乔阳解释,“如果有人想要做一艘木帆船,看这本书就可以。”

“我没什么厉害的,最厉害的地方不过是发现了中国帆船技术的重要性,记录了下来,再把老师傅们厉害的技术,传播出去。”许路说。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亚太地区海洋文化遗产的学术大会,他带着1.2米长、10多斤重的船模和中英文标注的图纸去了现场。这个操着闽南口音英语的男人,最后成为第一届学术大会的最佳论述人。后来三届,他还把老师傅带到演讲现场,和他一起合作讲述。

他不擅长讲梦想。乔阳说,“说这个许老师会生气的”。他更愿意讲那些失落已久的技术,站在国际的舞台上,他只是老老实实把老工匠教他的工艺和技术说出来。出书以后,他带上书和茶再次登门,送给老工匠们看。

许路说,在他儿时记忆里,在他多年的研究里,他经常在船厂里看到头戴斗笠,穿着地域服装的惠安女人,挑着沉重的木料。后来老工匠告诉他,这些惠安女人工资比男性工人低,也愿意干更费体力、更脏的工种。

新书的封面绘制了船厂工人造船的场景。许路特意请图书编辑一定要把惠安女人画在封面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晞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有关梦想的古人故事有哪些3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诗人们也是如此,他们的梦多种多样,有相思梦:“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有离别梦:“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有封侯梦:“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有家国梦:“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还有闺梦、清梦、军旅梦等等。

为了方便好友了解,笔者精心选取了十二首关于梦的著名诗词,一起来欣赏诗人们梦中的情思与哀怨吧:

一、《西洲曲》

南朝乐府民歌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这首长篇民歌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成熟、最精致的代表之作。这首诗以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和纯熟的艺术技巧描写了一位妙龄少女对心爱之人的苦苦思念之情。感情细腻纯真,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

西洲”是少女和心爱之人初次相遇的地方,“江北”是这位男子的居住地。时间跨度从初春的折梅相赠,盛夏的湖上采莲,到深秋的莲子入袖、鸿雁南飞、青楼遥望,一直到冬天的天高水阔。

在时空流转的四季更迭中,痴情少女委婉深情地诉说着离别之情、相思之意。最后从现实来到梦境,以“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这一千古名句作为结束,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这首诗里的南风,善解人意,将少女炽热的思恋情怀送入到心上人的梦中。

二、《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这首诗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写于他的晚年,是为纪念亡妻王晏媄而作,以琴弦断裂来比喻妻子去世。

李商隐在诗中回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借用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创造了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情思。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是该诗的精彩名句,李商隐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这两个典故,叙述自己往事如梦、壮志难酬、人生坎坷,犹如一场飘渺虚无的梦境,寄托了诗人遭遇困顿、充满哀怨伤感的心绪。

三、《崇义里滞雨》

唐:李贺

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是谁家的男儿,流落在京城,独自面对寂寞的寒秋?青壮之年抱着羁恨,梦中悲泣,只换得白发满头。

就像一匹干瘦的马,以败草为食,冷雨萧萧,水沫漂浮在寒沟。吏部的旧帘遥看黯然,透过雨幕,只能听见敲更的幽幽之声。

家山远隔在千里之外,在那天边、在那云脚的东头。满怀着忧愁,枕着剑匣入眠,封侯之愿,也许就在他乡的梦中。

李贺字长吉,是中唐时期享有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想象极为丰富,善于引用神话传说,有“太白仙才, 长吉鬼才”之说,被后人誉为“诗鬼”。

唐宪宗元和四年(809)秋,担任奉礼郎这一卑微官职的李贺,受尽了冷遇和排挤。他居住在长安城的崇义里,面对着萧瑟寒冷的秋雨,身处他乡的落寞、怀才不遇的愤怨、壮志难酬的苦闷一起袭来心头,他愤而提笔赋诗,诉说着他怀才不遇、仕进无途的切身感受,抒发了他对于腐败现实的忧愤之情,寄托着李贺自己不甘心沉沦下僚,不满于现状的生活理想。

四、《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水国的秋夜是多么凄凉,蒹葭被笼罩着一层寒霜,寒冷的月色与远处的青山浑为一体,苍苍茫茫。

我的好朋友,谁说我们千里之别就要从今晚就开始?离别后,连相逢的梦它都像迢迢关塞那样的遥远漫长。

薛涛字洪度,是唐朝四大才女之一,她博学多识,多才多艺,“薛涛笺”就是她的发明创造。

在这首诗里,薛涛化用了《诗经》、曹丕《燕歌行》等的名句,用“水国”、“蒹葭”、“霜”、“月寒”、“苍苍”、“离梦”等清丽婉转的语言营造了苍茫、凄凉的意境,真挚细腻地表达了对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怀恋情绪。

这首诗向来被人们广为传诵,成为可与“大唐才子”们竞雄的名篇。

五、《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语言明白浅显,生动活泼,极具民歌色彩,可以说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作者金昌绪的写作手法非常高明,他采用了倒叙的方式,让人情不自禁地逐句看下去,以寻找最后的答案。

诗的首句让人立刻产生疑问,黄莺本来是人人欢喜的鸟儿,为什么要“打起黄莺儿”呢?让人欲罢不能地急于从下句中寻求答案。

第二句诗果然作出了解释,原来“打起黄莺儿”的目的是“莫教枝上啼”。莺歌燕舞、鸟语花香都是春天的美好事物,人们都很喜欢,所以这又来了疑问:为什么药“莫教枝上啼”呢?

第三句诗说明了原因,是怕黄莺“啼时惊妾梦”。但人们还有疑问,她做的是什么梦呢?为什么怕惊醒呢?

诗的最后一句给出了答案:这位闺中女人做的不是一般的梦,而是梦见去了辽西,见到了自己思念已久的心上人。辽西是指辽河以西的地区,今辽宁的西部。在古代诗词里,辽西一般是指战争频繁的戍边之地。

这首闺怨诗,反映了当时征兵制下,广大军人家庭所承受的生离死别之苦,表达了军人家属的深深哀怨之情。

这首诗还有一个题目《伊州歌》,作者变成了盖嘉运,是唐玄宗时期的一位名将。

六、《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五代:李煜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昨天夜里风雨交加, 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得飒飒作响。蜡烛将要燃尽,漏壶已经滴完,斜靠在枕头上, 频繁地躺下、坐起,辗转难眠,愁苦的思绪难以抚平。

人世间的事情,如同一去不返的东逝流水,想一想我这一生,就像一场大梦。只有喝醉酒才能排遣心中的苦闷,别的方法都行不通。

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后,被押往东京汴梁囚居看管,失国之痛使李煜将内心的苦闷寄寓在诗词中。他那些反映亡国之痛、离国之思的词,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他也从一个风格绮丽柔靡的花间派词人,彻底转变为别树一帜的“千古词帝”。

这首词表达了李煜在囚居生活中的故国情思和现实痛楚。

亡国之君的身份成全了李煜的词名,也害了他的性命。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的七夕节,是李煜四十二岁的生日,他写下《虞美人》这首新词,命歌妓作乐咏唱。歌唱声闻之于外,监视之人迅速地报告了宋太宗赵光义。

当宋太宗听到词里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几句后,非常愤怒,杀心顿起,他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死状甚惨。

七、《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四十五岁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已两年。七月的一天,苏轼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游玩,写下这首堪称豪放词的“压卷之作”。

苏轼通过对赤壁附近长江壮美景色的描绘,追忆了周瑜的才略、气度、功业,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表现了苏轼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雄浑苍凉,笔力遒劲,境界宏阔,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美感,被誉为“古今绝唱”。

这首词还流传着一个故事:苏轼和一个爱好诗词的朋友闲聊,苏轼问朋友:“我的词和柳永的词比怎么样啊?”这位朋友很中肯地回答道:“柳永的词,适合十七、八岁的妙龄少女,拿着红牙拍板,婉转浅唱着“杨柳外、残风晓月”。而学士您的词,则需要关西大汉,持铁棹板,弹铜琵琶,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苏轼认为朋友的这个评论非常恰当。

八、《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094年,秦观因为苏轼的缘故被贬湖南郴州。在经过长沙的时候,秦观邂逅了一位铁杆粉丝,她是一位年轻美貌的歌女,每当她得到秦观的一首诗词,就欣喜地反复咏唱,只恨自己无缘与秦观相见。

秦观见她真心喜欢自己的诗词,就亮明了自己的身份。歌女没有想到能够见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偶像,她喜不自胜,非常殷勤地款待了秦观。

缠绵了几天之后,秦观要继续赶路了。临别时,歌女表达了自己想侍奉在秦观身边的心愿。秦观非常感动,就许诺她,等将来朝廷赦免他,从郴州北归之时,就来长沙接她。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七夕佳节的晚上,在郴州的秦观欣赏着美丽的夜空,那迢迢的银河、明亮的牵牛、织女星,使秦观越发思念歌女,就借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典故,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鹊桥仙》。

可惜,这位痴情歌女再也没有等到秦观。六年后,元符三年(1100年)秦观不幸在广西的藤县病逝,享年五十二岁。当歌女得知秦观去世的噩耗后,她不远千里,亲自去为心上人吊孝,最终哀恸而死。

九、《德祐二年岁旦》其一

宋:郑思肖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赤手空拳,难酬报国雄心;遇见朋友,只能空流眼泪。日思夜想,一心梦想统一中国;弱肉强食,古今不免同慨。天颜不远,还能盼望得见;苍苍青天,可能预见未来?朝朝暮暮向南膜拜祷告,但愿重见大宋旌旗回来。

德佑是宋恭帝的年号,德祐二年是1275年,这一年的元旦,郑思肖在已经被元兵占领苏州,虔诚地向南膜拜,祈祷还在临安宋恭帝能收复苏州。随后写了《德祐二年岁旦》诗两首,这是其一。

在诗中,郑思肖抒写了国土沦陷后心中的痛楚和未能为国尽责的惭恨,表现出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和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

郑思肖(1241—1318),南宋爱国诗人 、画家。南宋灭亡后,他改名为思肖,因为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的坐卧,都要向南背北。他善画墨兰,所画的兰花,花叶萧疏,不画土,不画根。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道,土地被番人夺去了,难道你不知道吗?

郑思肖的诗大多表现怀念故国的浓厚感情,真挚动人,“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是他留下的千古名句。

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陈亮,字同甫,南宋词人,是辛弃疾的好友,两人同样因力主抗金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这是辛弃疾寄陈亮的一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

词中回顾了自己年轻时在山东与耿京一起领导义军抗击金兵的情形,生动鲜明地塑造了一位披肝沥胆的抗金英雄形象,描绘了义军雄壮的阵容和英勇战斗的场面,抒发辛弃疾不能收复中原、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十一、《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唐珙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珙(gǒng,古代一种玉器),字温如,元朝诗人,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的父亲是南宋义士、词人唐珏。

南宋灭亡后,元朝的江南释教都总统(负责佛教事务的官名)杨琏真迦,带人盗掘位于绍兴的南宋皇陵,窃取陵中的珍奇异宝,将南宋诸位皇帝的尸骨胡乱地丢弃在草莽之间。

唐珏听到皇陵被盗的消息后,他义愤填膺,自己出资,召集了家乡的一批年轻人,悄悄地用一些假尸骨换回南宋诸位皇帝的真遗骨,埋葬在会稽山上,又移植了几颗南宋故宫里的冬青树,作为标识。

后来,唐珏做了一个梦,梦见几位身穿黄袍的老者,捧着一个像玉一样雪白的婴儿,献给唐珏,并且感激地说道:“以此报答掩埋之德。”

不久,唐珏有了一个儿子,就取名为唐珙。唐珙深受父亲的爱国教育,富有才华,《元诗选补遗》记载:“珙豪于诗”。

元朝居民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作为南宋遗民,唐珙生不逢时,终身未仕,一生郁郁不得志,想念故国,梦想复国,却无可奈何。

秋季的一天,唐珙独自乘坐小船,一边喝着闷酒,一边欣赏洞庭湖的优美夜色。夜色沉沉,秋风习习,天空中群星闪烁,水面上秋波荡漾。酒意触动着唐珙的思绪,他由水波想到皱纹,再联想到因舜帝病逝而一夜白发、投身湘江的湘妃,进而联想到自己,英雄迟暮,故国难回。跳跃的思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在梦醒时分,唐珙写下了这首浪漫而又带有一丝淡淡忧伤的诗,留下了“满船清梦压星河”这一空灵奇幻的千古名句。

十二、《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清:纳兰性德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

教他珍重护风流。

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

珠帘四卷月当楼。

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淅沥的夜雨,滴答出一个寒秋,也恰好将深深的思念,洒上我的心头。你一定要珍重自己,保护好绰约的风姿。你究竟是为谁才生了病?又是为谁才如此娇羞?

珍藏的心意不曾休止,心中的愿望难以实现。我卷起四周的珠帘,且让月光洒满小楼。回想起欢聚的日子,真像一场美梦,纵然是美梦,我也要竭力挽留。

纳兰性德是一个重情、重义、重诺的真男人。对亡妻深深的思念,让纳兰性德写出许多首感人的悼亡诗词,在《南乡子·为亡妇题照》一词里,他写道:“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这一场秋雨,滴打在纳兰的心上,合成了一个愁,织成了一首思念的悲歌。他回想起以前欢聚的日子,真像一场美梦,纵然是美梦,他也要竭力挽留。

人生最遗憾的事其实是比爱人活得长,那独自相思的酸楚,是这个人心中难以触摸的悲伤,并且这种悲伤只能由他自己来忍受、承担。

以上就是笔者精心选取的十二首关于梦的著名诗词,展示了诗人们梦中的情思与哀怨,您喜欢哪一首呢,欢迎好友们一起讨论、分享、转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