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真实的行业故事有哪些

2022-10-30 02:43 作者:国家官方唯一指定 围观:

这三个震撼人心的真实故事,讲透支撑我这些年的终极心法,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国家官方唯一指定韭菜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真实的行业故事有哪些1

今天,给大家讲三个故事。


然后说一说,这十多年来,支撑着我一路走下去,始终不曾放弃的一个终极心法。


1


第一个故事。


是个姑娘的故事,来自于一篇真实的新闻报道。


这个姑娘叫H,2015年的时候,家里遇到了重大变故。


父亲开车撞了人,而母亲在两个月前突发脑出血住院。连续遭遇意外,不得不借钱渡过难关。


于是她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写了一篇文章,又在朋友圈转发了下,准备找300位朋友,每个人借1000元,一共要借30万。


30万不是一笔小数目,H姑娘准备每个月还5个人的钱,还5年。


文章发出后,很短的时间就有300个人相信了她,其中一多半从未见过面,很多还是经朋友转发后新加的好友。


300个人只用一个晚上就找到了。


30万借到了。


H姑娘的难关也挺过去了。


一个月后,H开始兑现还款承诺,第一次还款,还了五个人。


这之后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她一直默默地记着这件事,一个人默默地坚持还款。


到2018年7月20日,H姑娘提前两年,完成了还款计划。


网上借钱,借这么一大笔,还需要一个人一个人的还回去。


300人啊,就算是读书的时候借块橡皮,也基本上相当于把一个年级里,所有班级的所有人都借了一个遍。


更可怕的是,这种借款没有字据,没有监督,谁都不认识谁。


还不还,全靠自觉。


三年时间,很多借给H姑娘钱的人自己都忘了。但她居然真的就这么一个人、一个人,一笔一笔地把钱全还上了。


三年多的时间,借给H姑娘钱的人,除了个别的,大部分人都没有去催促她还钱。一些跟她比较熟的,怕给她制造压力,几乎完全不提这件事。


这之中还有很多人完全不记得了,说“完全忘了”、“一点儿记忆都没有了”、“你是不是搞错了”,看到转账记录才敢确定。


一位朋友收到还款后在朋友圈说:


“今日的感动令我震撼!中午收到一条微信转账1000元,看了名字不认识,不明所以,未收。对方发了个截屏过来,原来是两年多前的一个捐助。(参加过)很多次捐赠,还第一次遇见还款的。”



甚至还有一个朋友已经不在了。H姑娘一直想在微信上加她好友,但就是加不上。后来还另外一个朋友钱时,才辗转知道这件事。


……


换句话说,H姑娘是完全在没有外界压力和外部监督的情况下,完成了还钱这件事的。


这个时代里,还能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


说实话,我很受震撼。


2


第二个故事。


是一个老人的故事,来自于一段真实的经历。


2012年。


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商务印书馆。


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拎着一个厚重的包找到了外语辞书编辑室。


编辑室里的一位小编辑问他:“您要出什么书?”


老人说:“我想要出一本词典。”


“什么名字?”小编辑问。


“《普什图语汉语词典》”老人回答说。


“没听说过啊。”小编辑摇摇头。“大概有多少字呢?”她又问。


“两百多万。”老人仍然是淡淡地回答道。


小编辑这下有点震惊了,赶忙去找编辑室的主任。


当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室主任张文英赶到时,老人从包里拿出了厚厚一摞打印的词典。


后来才知道,这个体量巨大的词典,居然是在路边打印店里印出来的。


在认真翻看完词典后,张文英震惊了,应该说,整个商务印书馆都震惊了。


因为,这本词典根本不是什么打印的“路边货”,而是由国家层面决定、商务印书馆正式立项的“国家工程”。


在商务印书馆的档案室里,他们找到了关于这本词典的记录:


按照全国辞书工作会议的指示,组织编写《普什图语汉语词典》。



时间是1978年。


这意味着,到2012年为止,这部词典编了整整34年。


编这部词典的老人叫车洪才,他当年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才42岁,在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工作,正当盛年。


要编的这个词典,是阿富汗的官方语言,非常冷门。建国以来学习这种语言的不到100人,目前长期使用的也就30多人。


但他们不只是要为这不到100人编词典,更重要的是,要为国家编完这部词典。


当时和他一起工作的还有一个从河北文化馆抽调来的他以前的学生宋强民。


他们乐观预计这个词典大概需要编个两三年。


没想到,中间因为工作调动、人员调整等各种原因,不断搁浅。其间,领导们换了一批又一批,商务印书馆也早已物是人非,没有任何人还能记得当年曾有这么一个编纂词典的计划。


唯一没有忘的,就是车洪才。


已经退休的他,选择继续编辑词典。等到词典真正编完,车洪才已年近80,而他的助手和学生宋强民则在2000年就已经去世了。



2012年4月,去商务印书馆的那天,是车洪才30多年以来头一次再去,他洗好了头,套上一件棕色的皮夹克,就像是去交一份昨天才布置、今天就完成好的工作一样。


但没有人知道,他等这天,已经等了三十多年。


36年前,国家曾经交给他一个“光荣的任务”。但后来,国家都忘了还有这么一个任务,唯有他自己还一直没有忘记。


没有领导,没有同事,没有压力,没有监督,没有进度要求,也没有deadline。


没有别的原因,也不需要任何理由。自己想要的事情,就一定要做下去,自己决定要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完成。


这个真实的故事看得我深受触动。


3


第三个故事。


是一个“富二代”的故事,来自于真实的历史。


我们党早期的领导人里,有个叫彭湃的人。


彭湃是广东省海丰县人,家里是工商地主,据说全县的土地产业,有一半都是他们家的。


彭湃自己曾说他们家,“每年收入千余石租,共计被统辖的农民男女老幼不下千五百余人。”


管辖1500多个农民,这样放在古代欧洲,就得是一个封建小领主了。


彭湃学习非常好,后来去日本留学,考入了早稻田大学专门部三年制政治科。


但他回国后不久,就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然后开始在海丰组织农民协会。


为了能真正走进农民中去,彭湃故意穿着很破的衣服,把自己的皮肤和脸都弄得很脏,跟着农民一起干活,把手脚都磨出茧子来。


白天与农民学习干农活,晚上和农民们一起聊天,渐渐地就和农民们打成了一片。


彭湃分家后,拿着家里的地契去找农民,意思是以后把他名下的土地都分给农民了,但农民们压根不敢信,更不敢要。


于是,彭湃直接一把火把所有的地契全烧了,相当于一把火烧了自己的400多万家产。


彭湃,活着不是为了自己更好的活,而是为了更多人能好好的活着。


除了高尚,还有别的形容词吗?


1924年,彭湃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之后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奉命赴上海,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书记。


1929年,因叛徒出卖被捕,他在狱里遭受了无数酷刑,双腿被打断,却始终不曾变节,而且告诉外面同志不要来营救他,避免牺牲。


“兄弟们不要因为弟等牺牲而伤心,望保重身体为要。“——彭湃狱中绝笔。



彭湃牺牲的时候只有33岁,他有一个儿子,叫彭士禄,是大名鼎鼎的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首批及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父子两代人,为党为国为民奉献一生。


康德说,人类最震撼的秉性,就在于为他人而工作,为后代而牺牲。


如果没有他们这样的人的牺牲,我们现在怎么可能坐在窗明几净的地方,看书读报。


他们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是高尚的。


这段真实的历史,看得我泪流满面。


4


故事讲完了。这三个故事,有两个共同点。


第一,他们都是真实的,真实的人,真实的事。因为真实,所以动人,所以能引人共鸣。


第二,故事里的三个人,有现代的普通人,有牺牲的革命烈士,也有为国家编了一辈子辞典的老学者,他们身上都有一种非常珍贵的品质。


一种坚忍不拔,不为外界所干扰的意志和能力。


这就是自我驱动的力量,也是内心责任和渴望的力量。


自我驱动,是一种比意志力更本质的的东西。它几乎是人的成长逻辑里,最底层的心法和思维。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都没关系,你过去是什么样没关系,你现在是什么样也没关系。


因为内心里,始终有那么一团火。


这一团火只要不曾熄灭,就一切都有可能。


每当我没有动力,缺乏意志的时候,我都会去再去看一看《士兵突击》。我也一直非常喜欢《士兵突击》里许三多这样的人。


为了不晕车,一遍又一遍地去做腹部绕杠,全团考核的时候一次性做了三百多个腹部绕杠;因为班长随口说的“曾经想在这里修一条路”的话,他就当了真,一个人修了一条路……


许三多这样的人,是一个不会精神内耗的人。


我的公众号里,长期有大量留言,知乎也有无数私信,我处理和回复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来信的速度,一段时间不处理,私信堆成山。


而大部分的问题归结起来都是,我如何才能不碌碌无为,如何才能不后悔终生。


但所有人似乎都没有明白一个道理:


他们都在等着世界改变,或者有人来改变他们。


却没有想过,要想改变自己的境遇,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自己。


人,只有在强烈动机的推动下,才可能走出自我觉醒的第一步。


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像是已经提前写好的程序,按照既定轨道走下去。


要想跳出那些既有条件的影响,往往需要付出非凡的努力。


而所有的努力,又都需要内心有强大的意志和旺盛的斗志。


比克服困难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克服困难的动机。——尼采


你必须要意识到,这个世界,是由一群并不比你聪明多少的人所组成的。


大多数普通人能做的事,你也可以做到。


真正决定最后差距的,往往就是内心深处的动机到底有多强大。


-THE END-

真实的行业故事有哪些2

图①:薛景霞正在给刚出生一周的羔羊喂奶。

孟祥安摄

图②:孙宏飞在田间观察水稻长势。

李小夫摄

图③:赵海伶(左)到农户家收购竹荪,与农户交流。

蒙 剑摄

如今,回归乡村创业、就业成为许多年轻人的选择。这些年轻人脑筋灵活、知识丰富,往往能在乡村建设中开辟新天地,成就新事业,成为乡村振兴中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农人”。

孙宏飞的“脑力种田经”

早稻收罢,颗粒归仓。此时的江西省赣州市一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粮食烘干厂里,粮食正源源不断地被送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标语下,是堆成小山的金灿灿的谷子,迎面扑来阵阵稻香。

一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宏飞穿着一件干净的衬衫,一身干练的打扮,手拿湿度检测仪,检查烘干后的谷子湿度是否达标。

别看孙宏飞是个90后,他干“农活”却已有8年时间。他从小跟着奶奶在乡下长大,童年记忆就是在田埂上奔跑,在脐橙树下嬉戏。2014年,怀着对家乡的眷恋,孙宏飞辞去了在南昌的稳定工作,回到了乡村。为了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孙宏飞先后6次前往南昌安义县“拜师学艺”,在掌握水稻种植、农机使用等基本技术的同时,他认为收获更多的是思考。

“5个人负责1000多亩田,每天有200包肥料要下,每个人每天要背着肥料走2.5万步。脸朝黄土背朝天,吃苦受累不说,关键是成本高、效率低,出路在哪里?”

脑筋灵活的孙宏飞心里盘算:“庄稼活不用学,别人咋搞咱咋搞”这样的老黄历再也不能用了。相比于其他行业,像农业这种传统行业,要振兴,更要想法子、出新招。

孙宏飞的第一招就是集约化经营,让土地流转真正活起来。种粮成本高,必须精打细算。

首先要把土地流转的价格降下来。低价流转老表的土地,但老表并不吃亏,关键在于一个字:“活”。用孙宏飞的话说就是“农企合作,一田两用”。

孙宏飞接手的土地,在农闲时可以回流。“老表喜欢自己种点花生榨油吃,我就把最好的土地拿给他们种花生。”孙宏飞解释道,“这样不仅能满足老表的需要,还能通过轮作起到改良土壤的效果,一举两得。关键这样接手的土地价格自然有优势。”靠着这样互惠互利的模式,他成功流转土地3000多亩。

别人地闲时拿来用,价格就好商量。比如冬闲田,孙宏飞拿来种油菜,每年春季油菜开花都吸引不少游客,大伙受益,自然都高兴。这样,他又开发了1.3万亩油菜田。

孙宏飞的第二招就是大田托管:“你的地,我来种。管理归我,粮食归你。”

因为集约化经营,孙宏飞拥有大量农业机具。大田托管服务就是替农民种地,把农民从繁重的田间劳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可以放心务工挣钱,而公司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不仅如此,孙宏飞发挥种粮大户的优势,以较低的价格从厂家购买农资,村民直接从孙宏飞那里买到价廉物美的农资,又能以低于市场成本价租用农机。这样,村民种粮可以节约1/3左右的成本。

“我家30多亩田流转给了宏飞。”脱贫户黄艳毛因为双手残疾,生活曾一度非常困难,“外面190元一袋的尿素,从宏飞这里买只要120元,我还在宏飞的公司学会了养牛,今年养了20多头”。

2015年,孙宏飞开始运用农机为其他农户提供种植、施药、收割等大田托管服务,目前托管面积达6000余亩。

“种田要靠体力,更要靠脑力。”近年来,孙宏飞的公司逐渐壮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越来越好,目前有100多名员工,合作社吸纳了189户成员,解决农村留守人员季节用工200多人,每年辐射带动至少1.5万户农民增产增收。

靠着自身努力和政府支持,孙宏飞不仅赚到了钱,还荣获中国青年创业奖、江西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等称号。致富不忘回馈社会,每年春节,孙宏飞在村子里为70岁以上的老人办团圆宴,把厨师请到村里,杀猪宰羊,跟老人们一起吃饭。他还邀请当地书法协会的会员给老人们写对联,给困难群众发放爱心物资,向学校捐资助学……近年来,他的公司捐赠物资价值已超过百万元。

“我现在拥有多个烘干机、无人植保飞机、脐橙分选机等农业现代化设备,正忙着在年轻村民中培养更多新型职业农民,我希望以后有更多年轻人和我一起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来,乡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孙宏飞说。

薛景霞的“科学牧羊曲”

凌晨5点,天色微亮,薛景霞就起床来到羊场。他边走边看,仔细打量着每头羊的健康状态。作为山东省阳谷县鸿运牧业有限公司创办人,今年34岁的薛景霞回农村创业已有8个年头,依然坚持着早起看羊的习惯。

2014年,从北京邮电大学毕业的薛景霞在北京工作两年后,辞职回到了老家阳谷县高庙王镇前薛村,准备发展养羊产业。当时村里人很不解:“名校毕业,回家来养羊,有啥出息?”

前薛村养羊已有100多年历史,但大多是养个三五头的糊口营生,没有人做过规模养殖。薛景霞通过银行贷款、向亲友借贷筹了100多万元,建起养殖场,引进1137只小羊,准备育肥后出售。

然而,尽管做了不少功课,薛景霞还是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由于对饲料配比、卫生防疫等科学知识掌握不精,科学养殖3个多月就能出栏的羊,薛景霞养了7个月才勉强达到出栏标准,成本大大增加。又赶上羊肉价格走低,薛景霞忙活几个月,反而赔了40多万元。

“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学艺不精、经验不足,优势没发挥出来。”薛景霞总结了管理、营养、免疫、技术等4方面教训,决定重整旗鼓。

在县畜牧局的引荐下,薛景霞来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学习。他看中了该研究所正在培育的一种新的高繁品种“鲁西黑头羊”,带着被子直接在试验羊场住了下来,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和技术人员们一起配料、喂羊、打扫羊舍、防疫、接生,晚上睡觉之前把所学知识记下来。半年后,他掌握了关键技术。这次,薛景霞没有冒进,他只引进了200只杂交母羊。

由于当时没招到技术人员,一系列工作都得他亲力亲为。“特别是做育种工作时,我每天零点起床喂一次,凌晨5点喂一次,下午4点再喂一遍。妻子都抱怨有时间喂羊却没时间喂孩子。”薛景霞回忆说。

在薛景霞的养殖场,每只黑头羊的耳朵上都有一个小小的耳标。薛景霞介绍:“这个耳标是它们的‘身份证’。耳标能够清晰地记录黑头羊的详细情况,为建立健全数据库、优化改良黑头羊品种奠定基础。”随着羔羊成活率不断提高、数量逐渐增大,薛景霞在当地成了小有名气的养殖专家,逐步探索出一条科学化养殖道路,从200只羊的小型养殖场,发展到现在年出栏5000余只的大型养殖场,每年销售近4000只,年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

不花一分钱,村民薛明随就收到了薛景霞的公司送来的3只母羊,在技术员的悉心指导下,他使用统一发放的饲料、疫苗等,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成功培育母羊产下6只羊羔,增收近2万元。

2016年,养殖场步入稳健发展期,薛景霞开始实行“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送羊还羔”,免费发放基础母羊,并统一进行饲料、防疫、配种、销售等管理,截至目前,公司已辐射带动周边200余户群众增收脱贫,据测算,每只母羊每年可为农户带来4000—5000元利润。

在高庙王镇,薛景霞还主动担起农技推广指导员的责任,通过配种前指导、断乳期加强管理、育肥期科学管理的“三部曲”管理方法,带领农户基本实现科学养殖,羔羊成活率逐步提高,养殖户收入也水涨船高。2022年1月,薛景霞因带领村民致富获评“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荣誉称号。

谈及未来,薛景霞信心满满:“现在我的目标是,把公司打造成养殖、繁育、屠宰、销售一体化的现代企业,继续利用公司的产业优势,不断扩大养殖合作户,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

赵海伶的“乡村品牌梦”

三五人围坐在办公室里,谈笑声此起彼伏。仔细一听,原来是一群年轻人在搞直播策划。聊兴正酣时,一个女声一锤定音:“我们下一场直播,就围绕菌汤包的产品优势来推广!”

说话者,正是赵海伶。在四川省青川县海伶山珍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伶姐”是大家的主心骨。2009年从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毕业,赵海伶选择返乡创业,围绕电商做起文章,带动青年返乡就业,帮助周边群众致富。

刚回去时,青川正处在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第一年。当时,青川许多道路还没有恢复,群众大多还住在活动板房里。青川多木耳、蜂蜜等特产,受灾害影响,许多村民的农产品卖不出去,都急坏了。看到不少人或骑摩托、或乘公交班车捎带山货,赵海伶有了主意:办个网店,帮大伙卖东西!

活动板房里,就着微弱灯光,借来一台电脑,赵海伶向平台申请开网店。有了网店,怎样最大限度收集农户的农产品信息?赶到菜市场,一家一家找,要来农户的联系方式,赵海伶拿起电话就打。

青川县西阳沟村杨大叔的蜂蜜卖不出去,正在家里干着急。得知消息,赵海伶连忙赶过去。坐车1个多小时,又走了5个多小时的山路,大汗淋漓的赵海伶终于见到山里的杨大叔。

“我跟你阿姨一年到头住在山里,本想着日子能过得更好,可现在销路是个问题。”握着赵海伶的手,蜂农杨大叔一个劲吐苦水。养蜂的同时,再专门去卖蜂蜜,很耽误时间。

“杨大叔,我负责给你卖,你把蜂养好,再把村民都带动起来,成立合作社,让大家都富起来。”赵海伶信心十足。带着团队,装上蜂蜜,推起推车,赵海伶把一罐罐蜂蜜运出大山。而随着农产品收购联络渠道的建立,网店生意越来越好。

收购销售山货,单靠农户的生产技术,许多产品质量不达标,需要大量供货的时候也供不上。2013年,赵海伶发起成立恒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示范基地。合作社统一租地、发放菌种、提供技术,数十户农户入了股,既拿土地租金,又享受股份分红。如今,合作社的示范基地已经有300亩,还建立起加工厂,很多周边村民和妇女都来这儿务工。

来到加工厂,伴随食用菌生产线的声声轰鸣,李琼手里忙活个不停。在工厂干了8年多,如今她已在青川县城买了房子。“以前在家里没啥活儿,来了这里,一年能挣四五万元。”李琼说,厂里旺季的时候,能有100多名工人,很多都是留守妇女和老人。

筛选、包装、发物流,和李琼一样,叶文峰也在厂里干了七八年。之前在广州一家公司工作,看到青川的网络销售越来越好,自觉还年轻的他,决定回来闯闯。“回来以后就觉得,家乡不只有青山绿水,还有广阔天地。”叶文峰说。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发展走上正轨的合作社和公司突遇波折。“也就是在那时,直播带货进入我们的视野。”赵海伶说,为了适应直播带货需要,公司又吸引了不少懂直播的年轻人加入进来。通过直播带货,海伶商贸的产品知名度越来越高。

“解决了渠道和产品质量的问题,我们要做的是在乡村树品牌。”赵海伶说。如今,在直播带货之外,他们还有了10家实体店,同时入驻了众多商超平台,海伶商贸的蜂蜜、食用菌和木耳等产品广受欢迎。

13年前刚回青川时,当地蜂蜜售价低、销路窄;而如今,借助网络销售和品牌化营销,当地蜂蜜收购单价水涨船高,很多农户因此获利。“现在我们已和4000多个农户合作销售农产品,我的目标就是,让我们本地的农产品品牌叫得更响!”说着,赵海伶又投入下一场直播策划之中。

真实的行业故事有哪些3

红网时刻新闻10月6日讯(通讯员 王平)由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特别指导,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特别支持,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委网信办、湖南省精神文明办、湖南省广播电视局指导,芒果TV打造的微纪录片《这十年》正在热播。今日播出第三十四集《中国制造,永不止步!》,她是现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华人女企业家”“全球商界女强人50强、全球100位最佳CEO”——董明珠,看以她为代表的新时代中国企业家,如何用自己的坚韧和执着锐意进取,推动中国制造业蓬勃发展,让中国创造闪耀世界。

“推动中国制造业前进,我可以不停地战斗”

在业界,几乎所有人都有这样一个观念——“董明珠就是格力电器,格力电器就是董明珠”。一个非创始人的企业家对企业有如此影响力,可以说无出其右者,1954年,董明珠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人家,1975年参加工作在安徽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36岁以前,她的生活也是平淡无奇,没有人会想到,36岁以后的董明珠,却用自己的坚韧和执著创造了让人无不佩服的职场传奇。

1990年,董明珠毅然辞去工作,南下打工。当时已经36岁的她,到了格力电器,从一名基层销售员做起。不知营销为何物的董明珠却凭借坚毅,40天追讨回上一个销售员留下的42万元债款,令当时的总经理朱江洪刮目相看,成为营销界茶余饭后的经典励志故事。这位女强人的创业传奇就是从这里开始。靠着勤奋和诚恳,董明珠不断创造着格力电器的销售神话。

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董明珠对格力电器未来的规划有了自己的想法,格力电器每年有大量的数控机床需求,却并没有能力去打造一个世界一流的数控机床,都要依赖于进口,因此董明珠决定进军数控机床领域。2013年,格力正式进军智能装备领域,攻破了机器人、数控机床等领域的三大关键核心技术,确立了行业领跑者的优势地位。2013年,格力推出了全球首创的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系统,2018年形成了光储直流空调系统,2021年推出的零碳源光储空系统,完完全全实现了零碳排放。2021年,格力电器参加了全球制冷技术创新大奖赛,当时一共94个国家、2100多个项目,格力脱颖而出,获得了第一名。

“有自己的技术,才能去走向世界,为世界服务”

如今,格力智能装备已实现覆盖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仓储物流、智能环保设备、工业自动化五大品类,产品规格超过100种,服务涉及汽车、机械制造、模具、3C电子、家电及医疗等行业。1.6万名研发人员和3万多名技术工人,累计申请国内专利102835项;拥有35项“国际领先”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中国专利金奖2项、中国外观设计金奖3项。

10年飞速发展中,董明珠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中国一定要强大,中国的制造业一定要用自己的技术,用自己的产品赢得世界的尊重。作为家电行业领跑者,格力电器一直秉承自主创新理念,下大力气进行研发创新,实现了诸多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同时在标准制定的国际舞台不断输出“中国智慧”,用实际行动打造“中国智造”示范样板。未来,格力希望不仅能做消费者的产品,更重要的是能为工业企业做贡献,就像格力的数控机床、工业装备、精密模具等,都可以用来帮助别的企业共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董明珠带领团队秉承自主创新理念,不断实现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用实际行动助力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制造强国转变。

下一期节目将走近中国国家短道速滑队运动员武大靖,看他如何以惊人的信念与热爱,超越先天局限,战胜自我,最终打破世界纪录,展现薪火相传的冰雪运动精神。更多精彩,记得持续锁定微纪录片《这十年》。

相关文章